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叶开著:《莫言评传》是挺好的一本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3 15:3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作家一辈子可能写出几十本书,可能塑造出几百个人物,但几十本书只不过是一本书的种种翻版,几百个人物只不过是一个人物的种种化身。这几十本书合成的一本书就是作家的自传,这几百个人物合成的一个人物就是作家的自我。
  ——莫言

内容简介
  莫言说自己小时候之所以想当一个作家,就是想一日三餐都吃上香喷喷的饺子,就是想取石匠女儿当老婆。
  这种理想,现在看来比较“低级”,在当时那个连过年都吃不上饺子的年代,却无疑已经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想象力了。一个安分守己的、对自己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逆来顺受的普通青年农民,谁会像他这么狂妄呢?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饥饿年代
尘土中出生
活水的记忆
土地与家族
饥饿的孩子
嚼嚼的权力
身份的暧昧
食草的家族
历史的暗示
乡村的光影
第二章 求知年代  
精神的粮食
虚伪的教育
神奇的右派
恐怖的老师
精神的囚徒
造反的道理
人生的导师
快乐的阅读
情爱的教育
劳动的训练
第三章 出走年代  
美好的食物
土地的唾弃
柔软的棉花
城市与乡村
好铁也打钉
弟走从军行
藕断的逃离
螳螂和车轮
战士级教员
古董级战士
第四章 激情年代  
艰难的提干
长城古道边
初访编辑部
魂梦的故乡
野性的风景
曲线上大学
秋收百斗谷
一起拔萝卜
罪过与惩罚
东北乡考古
内心的秘密
第五章 收获年代  
强盗的颂歌
历史的鬼魅
时代造英雄
不死的父亲
红高粱般红
欢乐的苦闷
人格的蠹虫
叙事的浅滩
小说的敌人
沸腾的土地
脑袋的矮人
左手禁右手
后语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莫言生平年表
莫言主要研究资料汇編
莫言评论文章主要篇目




前言
  《中国当代作家评传丛书》在三年前出版过四本之后,受到了普遍的好评,再接着往下出似乎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但我作为主编,并未积极响应,我知道,不少名作家对于过早出版自己的评传还心存疑虑,而要找到可以信任的评传作者,更非易事,约稿计划就被我耽误了下来。感谢策划编辑杨莉女士的坚持,她的敬业精神,使我确信做这样一件事情是有意义的——几个月来,当我陆续读完这几本评传的校稿时,更是坚定了这一看法。我自思对莫言、韩少功、余秋雨、张炜这几位作家并不陌生,他们的作品我大多读过,和他们见面交谈的次数也不算少,但没想到,这几部评传还是改变了我对他们的固有认识。以前读他们的作品,多少是有一点抽象的,现在结合他们的人生,重读他们的一些作品,感受就完全不同了。因此,我越发相信,以评传的形式来谈论一个作家,或许是当下最值得探索的话语方式之一。
  我一直不太欣赏那种脱离作家主体单一评论作品的文字。我当然知道,文学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但中国文学的核心精神是讲作品背后要有人的性情和胸襟,中国的文学和中国人的人生是互相参证的,所以林语堂才说,“中国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而按钱穆先生的观点,“中国人生几乎已尽纳入传统文学中而融成为一体,若果传统文学死不复生,中国现实人生亦将死去其绝大部分,并将死去其有意义有价值之部分。即如今人生一儿女,硌赋一名。建一楼,辟一街,亦需一楼名街名。此亦须在传统文学中觅之,即此为推,可以知矣”。确实,中国人的人生,在许多时候是追求诗化、艺术化的,在一个没有宗教传统的国度,这种人生的参照,多半就是文学了。
  从终极意义上说,文学是描写人生、理解灵魂的;作家笔下的人生,必然和他自己的人生大有关联。知人才能论世,知人才能论文学。正是基于这样的看法,我平时在阅读作家作品之余,一直很留意作家的书信、札记或采访——这些只言片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往往会成为我了解作家内心世界的重要通孔。如果读作家的自传或回忆录,这样的了解就更全面了。遗憾的是,当代作家不知是出于谦逊还是出于避讳,很少写自传性文字,难道他们的人生素材都在自己的作品中用尽了?我看未必,只是他们没有这种写作自觉而已。
  这套丛书中的传主,都生于上世纪四十、五十年代,他们的人生,可谓是共和国历史的生动见证,尤其是他们的青少年时期,那些在苦难、惊恐中所夹杂的激情和理想,恐怕是下一代人所难以想象,也无从经历的——这些人生感受的直接讲述,有时可能比穷尽心力的文学创作更有价值。索尔仁尼琴说,一句真话比一个世界还重。那么,一段真实的人生呢?我是特别有兴趣去了解作家的人生历程的,对每个作家的出生地更是悠然向往,我相信,一种文学气质的养成和一个地方的地气是有关系的,一种写作和一种人生也必然息息相关。但据我所知,这四位传主,除了余秋雨写有“记忆文学,《借我一生》之外,其他的,都没有正式写过自传性文字,而他们这几个人的人生,又恰恰都是有一点传奇的——莫言笔下的童年记忆,韩少功住在乡下的生活,张炜在松树林里的书院写作,包括余秋雨的风雨人生,都具有一般作家所没有的传奇色彩,让人充满遐想。尽管加缪说,传奇不是文学,只是故事。可是,在今天这个虚构和谎言遍地的时代,我们缺的,也许正是可靠的讲故事者;以自己的人生做底子的讲故事者,就更少了。为此,我平时是很愿意读一点别人写的自传或回忆录的,这些文字,或许有美化传主自己的嫌疑,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用胡适在《四十自述·自序》里的话说,“这是不妨事的,有训练的史家自有防弊的方法”。只要我们能从那些自叙性的文字中找寻到一些有价值的碎片。从而观察到一个人和一段历史的特殊关系,这就够了。至于记忆是否有偏差,对事实的描述是否有选择性等,实在是不必认真追究的。稍有理论常识的人都知道,任何的记忆和事实,一旦成为历史,它的真实性也就随之消失了。任何人记住的都只是自己生活世界中一小部分的经验和常识。记忆的选择性,决定了人在多数时候是永远不知道真相为何物的。有时,你以为自己看到了真相,其实你看到的很可能还是假象——这个世界,谎言和欺骗总是比真实多得多。所以加缪还说,不在于生活得更好,而在于生活得更多。
  当我分享别人的人生时,会特别留意那些别有意味的细节,以及作者在回忆过程中的复杂心理。丹麦哲学家克尔恺郭尔说,“回忆就是想象力”——这话是在提醒我们。任何人的回忆都不会是记录历史真实的可靠文本,它只能是想象的文本,是作者想象力的一次语言旅行。假如你渴望在这些回忆中核对历史的真实,你也许会失望,但当你试着进入作者的这些想象时,你也许就会有阅读的快乐。克尔恺郭尔还专门辨析过“记忆”和“回忆”这两个概念之间的不同。他在《酒宴记》中说,你可以记住某件事,但不一定能回忆起它。“回忆力图施展人类生活的永恒连续性,确保他在尘世中的存在能保持在同一进程上,同一种呼吸里,能被表达于同一个字眼里”。而简单的记忆,记住的不过是材料,它因为无法拥有真实的、个人的深度,必定走向遗忘。因此,从哲学意义上说,回忆有时比记忆更有价值,精神的真实有时比经验的真实更为重要。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5:35:06 | 只看该作者
评叶开的《莫言评传》作者:梅 隽

-

-

-

  叶开先生著的《莫言评传》(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是一本在写作上富有个性,并且在视角和观点上颇有创见的传记文学作品。有过传记创作经历的人大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为同时代的名人作传无异于一次冒险。因为同处一个时代,传主与作者实在“太近”了,这种“近”不免造成写作上或多或少的压力和犹豫,因此可能难以传达出传主的全貌。惟其如此,为当代作家作传自然就是一件很不轻松的事情。不仅需要传记作者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睿智的眼光、深刻的分析,更需要一份“不虚美,不隐恶”的传记操守。而叶开先生所著《莫言评传》便是这样一本难得的当代作家评传。叶开先生是文学博士,主修中国现当代文学,并且自己也已经有多部长篇小说出版。他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理论功底,而且也在文学创作实践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作者既然具有这种理论和创作“比翼齐飞”的文学素养,也就在大前提上保证了这本《莫言评传》的高质量。
  莫言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自不必说,作为新时期以来在创作上屡有创新和突破的“天才型”作家,他自然而然地成为当下评论界追捧的热点和关注的焦点。关于莫言的学术论文已经难以胜数,全面研究莫言创作的专著也有张志忠的《莫言论》,杨守森、贺立华的《怪才莫言》,和一本也可看作是莫言精神“自叙传”的《莫言王尧对话录》,这些专著在不同方面对莫言和他的作品进行了有价值的解读。那么与这些作品相比,叶开的《莫言评传》又有何特点,这些特点又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呢?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独特的传记叙述策略
  
  叶开在本书《前言》里说“我虚构了一个莫言”。用“虚构”一词自然暗透出他在叙述莫言上运用了非常规的传记创作手法。在叶开看来,“在新时期以来的代表性作家里,莫言即便不是最有天才的作家,也是最有创造力的作家,最富写作韧性的作家。”(《前言》第2页)所以在《莫言评传》里,叶开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这“创造力”产生的前因后果和这“韧性”背后来龙去脉的追寻和探索上。在丛书主编谢有顺先生写的《序》里也谈到:“所谓评传,简单的说,就是要求对作家的‘传’与对作品的‘评’并重,把作家的人生和作品当作一个整体来省察和观照,做到‘传’的亲切、真实、全面、丰瞻,‘评’的客观、公正、系统、权威;‘传’与‘评’相互对照,相互理解,从而达成和一种文学、一种人格进行深度对话的可能。”评传的这个特点使它具有了“从一种人生机遇里来体察一种文学的生成。”如此看来,评传作者不应该只充当一个忠实的“书记员”角色,同时还要担当“解说员”的职责。在《莫言评传》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这方面的努力。
  为一个作家写传就是“进入”一个作家的过程。因此“进入通道”的选择往往很重要,因为读者要通过这个“进入通道”所呈现出来的景象了解传主。所以如何找到一条好的“通道”就成为一部传记优秀与否和表现传记作者功力的很好说明。作者叶开采用了一种可以称为“互现”的方式“进入”了莫言。在介绍莫言的成长经历时,作者一方面用客观的资料进行叙述,同时又在莫言的作品里找出与这些成长经历相同或相似的情节进行比照,这样一来就可以很直观的看到传主的生活和精神是如何投射在其作品中的,那些作品又是怎样隐藏着一个真实的传主。就如同作者引自托马斯·沃尔夫的那段话:“一切严肃的作品说到底必然都是自传性质的,而且一个人如果想要创造出任何一件具有真实价值的东西,他便必须使用他自己生活中的素材和经历。”(《评传》第222页)这也证明作家有种无法克服的写作本能需要,会不自觉的将自己放在作品里。所以说用“作品”说话和作证的这种“互现”是一条很好的进入路径。叶开用这种方式讲述传主莫言,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由传主生平、作品和创作经验所形成的三位一体的全面、丰富而复杂的莫言形象。对于表现传主而言,这样的叙述不仅是全方位立体式的,同时在探寻传主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成长上有着极大的直接帮助。例如叶开在对莫言的早年生活进行描写时抓住了莫言小说中“孤独”和“饥饿”两个主题,然后结合莫言的童年经历和那个时代的总体背景开始一步步地呈现莫言。这就将小说主题带入莫言的真实生活,不仅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时期的传主,而且明白了作品主题的来由。在描叙那个缺衣少食的饥饿年代里人们的生活状况时,作者又从莫言的回忆性散文《忘不了吃》中所描写的对食物的追求,既而联系到莫言的小说《透明的红萝卜》里黑孩的意义。如此这般不仅为读者展示了那个时代中莫言的生活本相,而且也从侧面解释了莫言童年生活的那个时代对其本人有着怎样的心理影响和精神记忆,这种童年记忆又是如何体现在作家的作品中的。正如英国“新传记”体的代表人物斯特雷奇说过的一句名言:“未经解释的事实正如埋藏着的黄金一样毫无用处。”(斯特雷奇《罗马的新历史》)事实上一部传记的主要任务就是解释传主,这种建立在传主生平诸多经历上的“解释”应该是一位部优秀传记作品的构成要素。作者叶开用这种方式对与传主有关的事实加以解释也使得文中“评”的部分更具合理性,从而也就更有说服力了。
  在叙述策略上,叶开还看到了另一种“成长变化”。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又是一种动态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人的身份和社会角色自然也是多样的。叶开就眼光独到地专门将此身份的改变作为莫言人生经历演变的“前缀”来更加直观的表现莫言的成长以及不同身份下莫言的精神状况。他有意识地突出这些身份,并用来修饰莫言的人生。从社员莫言到民工莫言,从民工莫言到士兵莫言,从士兵莫言到干事莫言,在这一系列的身份变化中读者可以清楚地读出作家莫言的“诞生史”,读懂了不同的人生角色和机遇给予了莫言丰富的精神财富,以及这笔财富在其作品中又是如何产生影响和发挥作用的。叶开也通过这样的叙述真正的做到了“从一种人生机遇里来体察一种文学的生成。”(《序》第5页)
  另外,叶开还非常注重对传主的某些生活细节进行着力的描摹。这种着力的方式对于莫言形象的呈现有着重要作用。因为传记里的传主总是生活在一种复杂的内外部矛盾之中,只有做到揭示矛盾,通过一些细节化的故事和生活场面才能使传主的性格和形成这种性格的原因表现出来,让传主的形象真实丰满。在《莫言评传》里,作者将传主生活细节的描写,传主的作品与创作经验的研究相互结合,为探索传主莫言的创作历程提供了一个新颖而深刻的视角。例如作者从莫言四岁时打碎一个热水瓶的经历,看出了传主内心曾有的恐惧感,又从莫言童年时掉进粪坑一事以及莫言自己对此事的描写,发现了莫言在人生不同的时期心态上的微妙变化。正如作者所言“掉进茅坑里是很多乡村孩童的共同记忆。”区别是作者敏锐地发现了这个记忆对传主的影响,既而又用莫言的文字证明了这种影响的客观存在。事实上,往往人生中的“细节”是可以放大到理解传主的精神变化和他的其他作品里的。对此叶开也说道:“一个人的青少年和童年时代,如果不加以细节化的记述,不进行严肃认真的发掘,就很有可能成为一种粗线条的传奇——而传奇往往是不可靠的。”(《评传》第95页)这种感想或许也是作者叶开根据自己的创作经历而触发的吧。
  作者就用这些叙述方式在莫言的人生里进进出出,像个导游一般带领着读者“观赏并了解”着一个作家的人生历程、创作历程和心路历程。这种建立在对大量资料进行必要而细致的整理、比对和筛选工作上的叙述,能够深入到传主的深层精神层面。所以说叶开在这里用的叙述策略既达到了以评带传的目的,又完成了对传主形象和性格的深入浅出、匠心独具的刻画。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5:35:39 | 只看该作者
  二、严谨求实的考证精神
  
  传记的生命在于真实。一部传记的作者应该在选用资料时有一种职业的严谨求实作风,一来是对传主负责,二来也是避免读者的误读和以讹传讹。在《莫言评传》里,从作者叶开的种种努力可以看出他在写作时的严谨求实。在目前几本权威的当代文学史著作里,介绍莫言的出生年份都是1956年。但是叶开告诉读者莫言真实的出生时期并非现在常用的1956年3月25日,而是1955年2月17日。这种差异自然不是一种记忆模糊产生的结果,叶开便通过事实告诉了读者这种差异背后的真相,并且对于其所隐藏的历史秘密又生发出了理解莫言的一个新视角。作为传记作者理应坚守“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往往真实的力量更能打动人心。用平常眼光看来,莫言为了提干而修改自己的真实年龄,是件不很光彩的事情。可是当读者在作者叶开的笔下看到“一个曾经背着八十多斤石头,走几十里路”的莫言时,在这些真实的行为里,便看到了一个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努力的莫言,感受到了一种人与命运抗争时的韧性。这一切实录都是完成莫言形象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从严谨方面来看,叶开做得更是有点“不厌其烦”。例如分析莫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红高粱》时,叶开更是严谨而认真地从故事真实的历史背景考察起,分别从莫言自己、莫言的朋友和莫言的大哥三处来说明这个历史背景的真实面貌。历史永远不能重返,可是这样的考察就会更加接近历史的本源。叶开在这里也间接证明了一部优秀文学作品背后总有着真实而复杂的生活源泉。紧接着在书中第五章《不死的父亲》一节,作者又开始用大篇幅对莫言写作《红高粱》时是否受到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影响展开细致而缜密的论述。莫言自己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持否定的态度。而叶开却通过考证《百年孤独》的中译本出版时间和莫言《红高粱》的创作出版时间,两个文本的叙事风格以及莫言自己的某些谈话录得出了一个与莫言不同的结论——“莫言于1985年春天甚至是提前到1984年下半年读到了《百年孤独》,1985年秋天开始写《红高粱》。”并且强调“莫言如果想绕开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悄悄地溜走,否认这部长篇小说和《红高粱》之间有关系,那么他应该寻找到更加有说服力的证据来才行。”这样的严谨考证既是对传主真实创作历程的必要注释,又证明了在当代中国文学历程里一个新时代的文学风气是作家们不可能回避的文学史事实。
  在这种写作态度下,对莫言的形象介绍反而起到了一种很好的效果。不仅加深了读者对传主的理解,而且彰显了传记作者自身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所具有的理论素养和知识储备,使这部评传也更有学术分量。
  
  三、多维视角下的传主观察
  
  法国哲学家丹纳在他的代表作《艺术哲学》中提出了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对艺术的影响作用。其实对于一个人来说,这种影响更加深刻和直接。在《莫言评传》里,叶开在关注传主个人的成长经历之外,将视角放到了传主的家族、传主所处的时代、甚至传主生活的地域上。在这种多维的视角下,一些看似与传主的成长没有紧密联系的事物浮出了水面,使读者知道了它们是如何成为影响传主成长的潜在原因,传主又受到了它们怎样的影响。
  从对莫言家族的描述中,作者叶开看到了其家族遗风在莫言人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告诉了读者现实中莫言的“我爷爷”不仅真实存在,而且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从对莫言所置身的新中国实施文字改革的这一时代事件的议论里,作者看到了由此带来的传统文化的割裂对莫言世界观潜在的影响。再到对高密东北乡这片土地的“三不管”特征和村里那座教堂的交代,引出了由这片土地所造就的人们性格中的狂野和虔诚。可以说,叶开从这些独立于传主之外的事物上找到了一条传主精神性格发展过程中剪不断的“脐带”,莫言也就是通过这根“脐带”获取着支撑他的文学世界的巨大能量。
  这种多维视角的观察加深了评传本身的厚重,每个视角所构成的不同层次叠加在同一个人身上又凸显了一种政治社会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宏大主题,这不但拓展了这部评传的思想内涵,而且对传主的刻画也更加入木三分。当然,这部评传也并非完美无缺。例如在交代一些时代背景时略显繁冗,特别是在讲述一些完全脱离传主之外的历史故事时有些拖沓,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记内容联接上的松弛和不连贯。不过总的看来,为一个处在“进行时”的人物对象作传,同时又在无法把握其真正完整的人生内容的情况下,作者叶开用自己的文字和讲述已经抓住了传主莫言的“精、气、神”,他让读者看到的是一个“人”为了改变人生所做的努力,然后才是一个“作家”莫言的诞生。一本《莫言评传》当然没有囊括全部的莫言,在听到莫言说他自己还写有几百首诗时,叶开在文后注释写到:“那么本书写到的就是三分之一个莫言,其他三分之一是他的家庭和爱情,还有三分之一大概就是诗人莫言。”(《评传》第326页)这是不能避免的遗憾,因为“他的精彩故事,还在继续”。叶开已经如自己所言“虚构”了一个莫言,一个“有故事”的莫言。传记终究不是历史文本,虚构也未必是件坏事。无论是作者的有意为之,还是因为有时强做“无米之炊”的写作需要,“虚构”让传主少了几分刻板,多了几分生动;少了几分脸谱化,多了几分个性化。同时,一本评传如果没有一定主观上“虚构”的参与,也就不能称之为“评”传了。
  爱默生说过:“确切的说,没有历史,只有传记。”在很大程度上,历史就是各种传记的总和。换言之,一部传记也可看作是对历史的有益补充。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一个尚在成长中的学科,要想真正把握其中的过程,对作家进行个案的具体研究就更有必要了。所以说建立在个案研究精神上的《莫言评传》也对方兴未艾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和借鉴的个案研究资料和研究策略。某种程度上,这部评传甚至也有着“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的间接作用。所以,应该对《莫言评传》的作者所做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他“虚构”的莫言是如此精彩!
  
  梅隽,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5:36:1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叶开的《莫言评传》(甫跃辉)


  2008年09月22日





文汇读书周报 甫跃辉
千言万语,何若莫言。王德威如是说。可莫言的“廖贤弟增湖博士”偏要迎难而上,大干特干,把莫言拴在笔尖腾挪跌宕。一朝风雨变幻,莫言这个写作皇帝忽然发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自己大权旁落,命运不能自主。莫言忐忑不安地说:“你一定是写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家伙。”“廖贤弟”缓缓道来:“我是虚构了一个莫言……”双方如释重负。——虚构不是说谎。可参看在评传中多次出现的美国学者杰姆逊的那句话:第三世界的写作是寓言写作。
    “虚构”让这本莫言评传与众不同。
    作者明白,“要给正当盛年的莫言写评论,是一件相当冒险的事”。莫言以后还会有大量作品出来——那些作品可能会给现在所作的论断几个大耳光,莫言已有的作品又相当庞杂,不动用点特殊手段是不行的。面对这些作品,面对莫言,作者相当巧妙地用一根线把所有材料串了起来:莫言对故土的逃离和回归。作者说莫言用母爱来串联《丰乳肥臀》,一穿一个准,他用故土来串联莫言和莫言的作品也是一穿一个准。整部作品因此获得了强有力的叙述推动力,莫言在作品中活了,仿佛一个小说人物,不再是一个遥远的被研究的对象。
    作者一再提到路遥的《人生》。莫言和高加林一样,为离开生养自己的那片具有强大吞噬力的土地奋斗着,他先是到棉花厂当了临时工,又想方设法入了伍,接着是艰难地提干,艰难地发表小说。莫言最初的小说和他的生活走了相同的轨道,都是要逃离故乡,巴不得淘洗干净身上的土气。不想这些小说贫弱无力,如同离开大地母神盖亚的安泰。莫言辗转混战,无意中在故乡打下一小块土地,坐上《白狗秋千架》,晃到了天边,尝到了甜头。福克纳有约克纳帕塔法,马尔克斯有马贡多,鲁迅有鲁镇,莫言从此也有了自己的领地:高密东北乡。他苦心经营,打家劫舍,颐指气使,称霸称王,将这片窄小的土地建造得浩荡无边。莫言在现实中没有成为高加林第二,但他在精神上和高加林没什么两样,他梦想娶个“日弹钢琴三百曲”的贵族老婆,最后却打道回老家,找了个石匠的女儿。《莫言评传》的叙述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莫言人生和作品的这一轨迹。故乡是一扇门,一旦打开,是令人目眩神迷的莫言文学王国。
    莫言对故乡说尽好话,也吐尽苦水,有一天,他发现身体里那口喷涌的水井填满泥沙,无话可说了。“莫言发现自己站在一个浅滩上”,周围一个人影没有。旧有的激情已然消退,新的时代正在到来。作者调用了一份很有意思的材料来说明莫言此时的状态:莫言在家中的葵花地里打苍蝇。一份平常的材料,在这里成了一个精当的细节,一个绝妙的隐喻。
    莫言又想离开故乡了,他去了《酒国》,然后消失了。
    之后,莫言的妻女也离开了故乡,来到莫言身边,莫言和故乡割断了肉体上的联系。但他的精神短暂地逃离后,却又从迷乱的《酒国》返回,用《丰乳肥臀》为高密东北乡文学王国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莫言年轻时,一回老家过寒暑假,总能带回好多小说,以致同学说最怕莫言回老家。故乡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催生了莫言的文学想象力。从《酒国》回来后的《丰乳肥臀》,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莫言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终至“左手禁右手”。《莫言评传》到此为止。莫言很重要的《檀香刑》和新近的《生死疲劳》不过一笔带过。看似“遮蔽”,实则如一个富有张力的小说结尾,给人留下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莫言以高密东北乡作为领地,评传作者则以莫言作为领地。作者在虚构的莫言身上做着真实的莫言在高密东北乡所做的事。在“莫言”这片土地上,作者就是王,因此作者能够丝毫不顾莫言的反抗,对《红高粱》是否受到《百年孤独》的影响一查到底,穷追猛打。作者除了在“莫言”这片土地上挖沟筑墙,招兵买马,还不忘像莫言一样发动“游击战”,不时出击,声东击西,“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对许多问题发表看法,给“莫言”这个文学王国增添了不少野景。莫言和《莫言评传》的作者,都在寸土之上称霸称王,成就了了不起的事业。
    “虚构”使《莫言评传》和正襟危坐的学术论文大不相同,谐趣生动、饱满有力的文句读起来非常愉悦,欲罢不能。我向朋友推介这本书,说,读这书像读莫言一样快乐。如果我说的不算,那举个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我在轻轨一号线上读这本书,旁边坐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他的头渐渐扭过来,然后,定在书上,不动了。过了几站,他忽然说,这书叫什么名字?我把封面翻过来让他看,他很用力地看了一会儿,点点头,说,我也去买一本,这才放心地下车。
    《莫言评传》  叶开著  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5:37:25 | 只看该作者
读叶开的《莫言评传》:倾近一个丰饶的灵魂 2012年10月26日
来源:大河报 


1



  《莫言评传》
  叶开 著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08年4月初版
  2012年10月15日
  修订再版
  定价:35元
  倾近一个丰饶的灵魂
  ——读叶开的《莫言评传》
  □杨莉
  《莫言评传》是国内唯一一部关于莫言的评传,它全方位解读莫言的人生与作品,揭示莫言成长与写作的秘密。该书曾经莫言本人校订,内容权威可信,且图文并茂,独家收录有莫言本人提供的50余幅他不同生活时期的照片。
  作家的人生和作品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塑造、彼此影响的。一个作家就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作家也是一部简易的文学史。大凡深度参与了一个时代的文学演变的作家,他的作品中一定有着个人内心印痕和时代经验相交织的奇异景象。在《莫言评传》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人生,就是其灵魂的历险,而其作品,则是这一灵魂的叙事。叶开揭开了一个作家灵魂中最为生动的景象,以及在莫言虚构的作品内部,丝丝缕缕地传递着的作家的灵魂信息,从而耐心细腻地披沥了一个作家是如何炼成的。莫言那些不为人知甚至羞于人知的人生经历,他作品内外的故事与传说,都在叶开机智风趣又不无深度的叙述下款款流出。莫言的人生和作品被作为一个整体来省察和观照,作者以其能与莫言的心灵息息相通的心灵质地和思想高度,尽最大心力地进入了莫言,进入了莫言风云变幻、复杂丰饶的文学世界。
  《莫言评传》让我们看到了莫言故乡风物的奇异景象,他的干农活能上升到劳动美学高度且擅长讲故事的爷爷,那些身上带有余占鳌风采的乡里乡亲;看到了一个作家的成长轨迹:少年时期的莫言因长时期处于饥饿状态而学会了用肚皮思考世界,用牙齿探索人生;他因为“富裕中农”的家庭出身而遭受的诸多白眼与歧视,被剥夺了上中学的权利;他从11岁到18岁长达7年时间里,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所历经的精神上的黑暗,学会了和大自然对话;他在县棉花加工厂当了三年临时工,为逃脱乡村,多次报名参军却屡遭失败,最后侥幸蒙混过关;当了四年兵后为了符合提干的年龄限制,找人把自己年龄改小了一岁,所以他从此有了两个版本的生日;他小时候之所以有想当作家的梦想,不过是想一日三餐都吃上香喷喷的饺子,想娶石匠的漂亮女儿当老婆;他在当兵看不到出路之时迷惘苦闷,发疯阅读和写作,屡次投稿才终获发表;最后身受川端康成的启发,忽然间豁然开朗,学会了小说叙事,获得价值解放的顿悟与文学的惊醒;成名之后在部队被迫写检讨被迫给出版社写信要求禁止和销毁自己的《丰乳肥臀》,并因此退出了部队……这些莫言人生中的诸多重要片断,也每每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同身受,像当年的莫言一样时而惊魂时而狂喜。涉及到莫言人生经历的“传”的部分,作者写的都是一些基本事实,而非传奇化了的场面和对话,它最终的旨归务必真实、可信。这样写出来的评传,在观察、理解传主的心灵世界和艺术世界上,贯注着作者特殊的写作真诚。
  《莫言评传》也极富耐心地呈现了莫言创作的历程,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开解莫言作品的钥匙:孤独和饥饿是莫言最开始创作的源泉之一,从肉体的饥饿发展到精神的饥饿,是莫言文学创作的核心秘密之一。还有一个创作秘密则是,莫言对故乡的爱恨交加,对故乡的肉身逃离和精神反刍,所以莫言才超越了地理学意义上的故乡,给自己创造出一个精神家园:通过经营“高密东北乡”,莫言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与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湘西、马尔克斯的马孔多等相似的文学地理。作者还揭示了莫言的小说是如何在两个不同的时空中展开的:一个是残酷现实,细腻生动地展现当前乡村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风貌,其核心主题是“饥饿”和“不公”;另一个是浪漫世界,以强大的想象力推进到被官方历史严厉遮蔽的微暗世界,关键词是“生命力”和“人性”。
  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收获》的资深编辑,也是莫言多部作品的责任编辑,叶开不仅精于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评论,自己也从事小说创作,深谙文学创作之道,可谓写作莫言评传的最佳人选。既是和莫言的人生、灵魂对话,又是具有独特发现的研究专著;既让我们分享了莫言的人生,也让我们分享到莫言创作中很多别有意味的细节,是这本书的独特价值。因为叶开不仅谙熟莫言的生存经历和作品内涵,也令人信服地推衍了莫言的作品与其人生经历之间的隐秘关系,尤其关注那些微不足道或不为人知的地方如何在他的笔下自成一体,焕发生机,从中揣测作家的内心真实和精神危机。这样的书写搭建了通往莫言精神世界的一座桥梁,而读者也因此洞悉了人所不知的艺术秘密。
  《莫言评传》精彩内容爆料
  A
  饥饿中的少年莫言,在乡村中探寻食物和想象食物中,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心智。
  在这种困苦而自由自在的生长过程中,莫言跟自己生存着的周边世界建立起了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大人们都忙着干活,没有人管小孩子。莫言和其他小孩子一样,被大人遗弃在家里,在村里,就像小猫小狗一样,自己寻找食物,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小时候,莫言“能在一窝蚂蚁旁边蹲整整一天,看着那些小东西忙忙碌碌地进进出出,脑子里转动着许多稀奇古怪的念头”。
  对于小孩子来说,最简单的世界,都呈现着复杂而危险的面貌。
  莫言记得的最早的一件事情,是在1958年,四岁左右时,把一个珍贵无比的热水瓶给打碎了:
  我们两个村庄,一个叫大栏村,一个叫平安庄,两个村子是连在一起的。吃饭的时候,要到大栏村那个公共食堂打饭,打开水,提着瓦罐打稀饭。起初要求所有的人必须在食堂用餐,后来允许打回家去吃。起初还有干饭,后来只有稀饭了。到了只有稀饭的时候,公共食堂——这一所谓的新生事物,距离灭亡已经不远了。我记得自己提着一个热水瓶,装着一瓶热水,“啪”的掉在地上,热水瓶打碎了。当时的农村家庭,有一只手提的热水瓶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一般家里面用的是瓦罐,在外面蒙上一层麦草,垫上一个草袋……打碎一个热水瓶,我吓得就跑掉了,钻在一个草垛里一下午没敢出来。到了晚上,我听见母亲喊着我的乳名叫我,声音很温柔,不像要打我的动静,才从草垛里钻出来,看到母亲正站在星光下喊叫我。
  打碎了一个珍贵的热水瓶,这个弥天大祸在后来的莫言嘴里说得很平淡,实际上,我们小时候都有这种经验,那种大祸临头的恐惧感,没有经历过的人不能体会。
  马尔克斯有一个擅长讲故事的奶奶,莫言则有一个神奇的庄稼活能手的爷爷。
  这是一位给予莫言无穷想象力的爷爷。
  莫言的童年,几乎就是围绕着这位与众不同的爷爷和花鸟鱼虫而展开的。在很多小说里、散文里、访谈里,莫言都用尊敬和悠然向往的语气谈起这位神奇的爷爷。莫言在1985年写成的短篇小说《大风》里,直接写到“我”跟随爷爷一起去大洼子割草的故事。在《红高粱》里,他的叙述切入点,就是“我爷爷”。这位神奇的爷爷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了儿童时期和少年时期的莫言以极大的情感安慰和想象空间。在最新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里,莫言通过与众不同的“全国唯一的单干户”蓝脸的人物形象,再度向自己心目中最为尊敬的爷爷致敬。
  对于蒙昧时代的莫言来说,他受到的最为有效的教育,就是爷爷的言传身教和广阔无边的野外世界了。
  莫言像那个时期多数的孩子一样,长着一个永远不知道餍足的巨胃。为了打压饥饿的暴动,少年莫言给一生都没有过上好日子的母亲增添了无穷的烦恼。
  莫言生不逢时,他出生在一个极其不合适的年代。当他开始长身体需要大量的食物和营养时,遇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饥寒交迫的粮食大匮乏。在天灾和人祸的双重打压下,乡村的孩子变成了啮齿动物。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5:38:07 | 只看该作者

文/李伟长  东方瞭望周刊7-31

叶开说:“给盛年的莫言写评传,是一件相当冒险的事情”。所谓评传,也即“传”与“评”之结合,既要亲切真实的“传”,又须客观与深切的“评”。

叶开紧抓住盘桓于莫言内心的焦虑感,分饥饿年代、求知年代、出走年代、激情年代和收获年代五章来书写莫言,每一章分别对应一段特殊的中国当代历史,和莫言的每一次人生抉择。

在叶开眼里,莫言热爱土地,又憎恨土地,渴望逃离乡土,却又无法割舍对家乡的依恋,是典型的从中国乡村走出来的知识分子。莫言经历了一个对故乡从爱到恨,再到爱的心理转变。莫言后来发现,他所经历、所看见、所感受并“恨”着的那个乡村世界,并不是一个不值得表达、不应该被书写的世界,相反,他一直有意淡漠的乡村情结,却如高粱酒一般在莫言心里发酵膨胀。

“逃离和回归”是莫言生活的核心,是莫言文学王国形成的核心通道——叶开理清了这条脉络。他认为,莫言创作的全部秘密就在于,对故乡的肉身逃离和精神反刍,以及企图超越地理上的故乡概念,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莫言笔下的故乡“高密东北乡”,恰如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湘西凤凰。

对莫言跌宕生平的叙述,显出了作者作为一位小说家的才情。叶开用狂放不羁的小说笔法,并不拘泥于外在真实,常常对特殊时代情境下莫言的心理进行虚构。在这里,莫言就是作者笔下的一个小说人物,一个角色:忍着饥饿长大,躲着掖着看书,写书,离开乡村到回归……莫言和他的文学空间是一个大磁场,叶开在对抗并试图操纵这个磁场,将其切割,重组,造出一个属于叶开的莫言。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叶开看来,《天堂蒜薹之歌》是莫言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苍山县四叔惨死的蒜薹事件为背景,对乡村权力与乡村百姓的对峙进行了大胆叙写。《酒国》套用一个悬念小说结构,通过“酒”传达出了莫言对这个国家的想象和理解,在反思传统文化的弊端,以及反映社会现实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叶开认为这两部着力关照现实的作品是莫言文学王国中的重要部分,体现了莫言关注现实、反思传统的现代知识分子的良知。

“在传达乡村和农民的苦难的力度上,《天堂蒜薹之歌》一点都不弱于《中国农民调查》。”叶开甚至写下这样的评价。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5:39:27 | 只看该作者
  文\海南日报记者  蔡葩
  作家的人生和作品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塑造、彼此影响的。一个作家就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作家也是一部简易的文学史。大凡深度参与了一个时代的文学演变的作家,他的作品中一定有着个人内心印痕和时代经验相交织的奇异景象。而今捧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莫言,更是如此。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0月15日,河南文艺出版社以最快的速度隆重再版《莫言评传》,立即受到市场的紧密追踪。《莫言评传》的再版,为读者找到一扇了解莫言的窗口,看莫言是如何从管谟业成长为莫言的。
  近日,海南日报记者联系了《莫言评传》的策划、河南文艺出版编辑杨莉女士,了解了《莫言评传》(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的幕后。
  四年前已预言莫言获奖
  海南周刊:从一种人生际遇里来体察一种文学的生成,这正是《莫言评传》写作独有的优势,也是一出版就受到极大推崇的原因。请问成书过程是怎样的?
  杨莉:读者现在看到的新版《莫言评传》,最初是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推出的“中国当代作家评传丛书”之一,与其同时出版的有《余秋雨评传》(栾梅健著)、《韩少功评传》(孔见著),本来计划还有《张炜评传》的,因为作者一直没能交稿,这本书就没能出版。4年前,该套丛书主编、著名评论家谢有顺曾预言莫言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4年后,此言成真,经莫言本人认真修订的《莫言评传》成为读者了解莫言的最早版本。该书以全新的面貌告诉读者,莫言是怎样炼成的。
  海南周刊:要了解莫言,仅看莫言的作品是不够的,还要看莫言的人生,从一种人生际遇里来体察一种文学的生成,才可能完成对一个作家最深切的理解与对接。然而,对于传记作者叶开,读者知之不多,他所写的《莫言评传》有多少可信度?当初为什么要选择他来为莫言做传?
  杨莉:应该说,由叶开为莫言做传,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叶开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收获》杂志的资深编辑,曾担任过莫言多部作品的责任编辑,莫言的一些重要中篇及长篇小说的首次发表,都是出自他手。工作之外,他与莫言也交情深厚,对莫言的生活、性情和创作都有深入的了解与理解,能很好地“进入”莫言;更便利的是,他的博士论文就是写莫言的,在莫言研究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做过很多的功课;尤为得天独厚的是,叶开本人也从事小说创作,深谙文学创作之道,出版过2部长篇小说和1部小说集,再加上他过目的中外优秀作品繁多,精于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评论,所以说,叶开可谓写作《莫言评传》的最佳人选。
  海南周刊:据说这套丛书的主编谢有顺曾预言莫言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及的?  
  杨莉:说来有趣,当时叶开由于工作忙碌,本不想应承这事的,谢有顺当时就跟他说:“莫言如果获诺贝尔奖,你就是莫言研究顶级专家,谁也绕不过你。”就这样,他被拉入“贼船”。———真没想到的是,谢有顺竟一语成“谶”———这真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谶言。叶开为写作此书,前后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通读了莫言的所有作品和有关他的研究资料,付出了巨大心血。殊为难得的是,这本书在2008年出版前,还得到了莫言本人的校订———莫言在极其繁忙地在各大洲飞来飞去的间隙,花费大量宝贵的时间,一词一句地对这部书的一些细节进行了核准,使书中的诸多谬误插翅飞走了。在编辑过程中,作为该书的责编的我也与莫言通了电话和邮件,他亲自发来了他不同生活时期的70余幅照片,有他7岁时与堂姐的一张合影(他童年时期的唯一一张照片),也有他21岁初参军的照片,有他在集市上买香油的照片,也有他和战友们的合影,还有他和母亲当年为电影《红高粱》剧组做饭的照片,他在北海道滑雪的照片……这些极其珍贵的照片都被收入《莫言评传》中,让读者亲切地看到作家莫言成长的印迹,这些图片为该书增色不少。
  所以说,这部中国当前唯一一部关于莫言的评传,不仅图文并茂,内容也非常权威可信,它全方位解读了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的人生与作品,揭示莫言成长与写作的秘密,既是和作家的人生、灵魂对话,又是具有独特发现的研究专著。
  莫言亲自修订《莫言评传》
  海南周刊:《莫言评传》的再版,历时不过4天。这算不算是一个出版奇迹?
  杨莉:是的。可以说这是本社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出版奇迹。2012年10月11日晚7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来,举国兴奋。当晚8点,我就和社领导联系,商议第二天马上动手做《莫言评传》的新版,当晚也与作者叶开取得了联系,请他将书完成后又写到的与莫言有关的文字发给我,好收进新版的书中。美编连夜设计出来了封面,把诺贝尔文学奖的标识、首位获诺奖的中国籍作家等信息元素放入封面。2008年版的封面偏学术范儿,风格沉稳厚重;新版的封面以红色作底色,传达出中国人终获诺奖的喜庆色彩。封底以黑色粗体色醒目地告诉读者:这是“中国当前唯一一部关于莫言的评传,并经莫言本人校订”,以传达该书的令人信服感。
  莫言的小说一直在两个不同的时空中展开:一个是残酷现实,细腻生动地展现当前乡村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风貌,其核心主题是“饥饿”和“不公”;另一个是浪漫世界,以强大的想象力推进到被官方历史严厉遮蔽的微暗世界,关键词是“生命力”和“人性”。这两条藤蔓分别蔓延,各自结出了丰硕果实,并在彼此吸引中渐渐靠近。以莫言自己的说法,在他200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中缠绕在一起,胜利会师。目前,海南图书市场已经购进莫言的系列作品,《蛙》、《红树林》、《生死疲劳》等,《莫言评传》自然成为读者追读的对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6 20:36 , Processed in 0.07780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