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小如和德彪西(肖复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5 15:0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吴小如和德彪西(肖复兴)

2013年01月04日
来源:文汇报 肖复兴
  读吴小如先生的学生编写的《学者吴小如》一书,最过目难忘的是小如先生的冰雪精神,赤子之心。特别提及其少作对名家以及他的老师的评点,直言不讳,率真而激扬,真是令人格外感喟。因为面对今日文坛见多不怪的红包派发、商业操作的吹捧文章,这样的文字,几成绝响。
  看他批评钱锺书:“一向就好炫才”,说钱虽才气为多数人望尘莫及,但给读者“最深的印象却是‘虚矫’和‘狂傲’”。他批评萧乾的《人生采访》文字修饰功夫“总嫌他不够扎实”。他批评师陀的《果园城》“精神变了质”:“失败的症结不在于讽刺或谴责,而在于过分夸张讽刺成了谩骂,谴责成了攻讦。”他批评巴金的《还魂草》拖泥带水,牵强生硬,“一百多页的文字终难免有铺陈敷衍之嫌”。
  就是自己的老师,他的批评一样不留情面,敢于指手画脚。比如对沈从文的《湘西》等篇,他说道:“格局狭隘一点,气象不够巍峨。”“作者的笔总还及不上柳子厚的山水记那样遒劲,更无论格古情新的《水经注》了。”对于废名,他直陈不喜欢《桃园》,因为“没有把道载好”,“即以‘道’的本身论,也单纯得那么脆弱,非‘浅’即‘俗’。”
  这让我禁不住想起法国音乐家德彪西。2012年,是小如先生九十岁寿,又是德彪西诞辰150周年。两位年龄相差整六十岁的人,直率的性格以及对待艺术的态度,竟然如出一辙,遥相呼应一般,相似得互为镜像。
  年轻时的德彪西,一样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他说贝多芬的音乐只是“黑加白的配方”;莫扎特只是“可以偶尔一听的古董”;他说勃拉姆斯“太陈旧,毫无新意”;说柴可夫斯基的“伤感太幼稚浅薄”;而在他前面曾经辉煌一世的瓦格纳,他认为不过是“多色油灰的均匀涂抹”,嘲讽他的音乐“犹如披着沉重的铁甲迈着一摇一摆的鹅步”;而在他之后的理查·施特劳斯,他则认为是“逼真自然主义的庸俗模仿”;比他年长几岁的格里格,他更是不屑一顾地讥讽其音乐纤弱得不过是“塞进雪花粉红色的甜品”……他口出狂言,雨打芭蕉,几乎横扫一大片,肆意地颠覆着以往的一切,他甚至这样口出狂言道:“贝多芬之后的交响曲,未免都是多此一举。”“过去的尘土不那么受人尊重!”
  有意思的是,无论小如先生,还是德彪西,这样直率甚至尖刻的批评,当时并没有惹得那些已经逝去的大师们的拥戴者,和依然健在的被批评者火冒三丈,或是急不可耐地反批评,或者带有嘲笑的口吻说其“愤青”一言以蔽之。这种对于年轻人的宽容,既体现了那些学人作家与艺术家的宅心宽厚,也说明那时的文化氛围,如当时的大气与河流少受污染。这是一种文化的生态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作家、艺术家与批评家,万类霜天竞自由,才能够一起相得益彰地成长。
  于是,就像小如先生年轻时以那样对前辈与老师直率的批评,和对艺术与学问的真诚态度,步入他以后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学问之门,德彪西也是这样,打着“印象派”大旗,以其革新的精神,创造了欧洲以往从来没有的音乐语言。在他32岁时创作出《牧神午后》时,法国当代著名作曲家皮埃尔·布列兹(P·Boulez),就曾经高度评价并预示:“正像现代诗歌无疑扎根于波特莱尔的一些诗歌,现代音乐是被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唤醒的。”
  说起那些少作,小如先生说自己是“天真淳朴的锐气”。燕祥说他是“世故不多,历来如此”。天真和世故,是人生与学问坐标系中对应的两极。我想,这应该就是小如先生的老师朱自清所说过的那种“没有层叠的历史所造成的单纯”吧。学者也好,文人也罢,如今这种单纯已经越发稀薄,而世故却随历史的层叠,尘埋网封,如老茧日渐磨厚磨钝。自然,如小如先生和德彪西年轻时的那种“天真淳朴的锐气”,也就早已经刀枪入库,只成为了可以迎风怀想的老照片。
  但是,我一直以为,小如先生也好,德彪西也罢,他们年轻时的那种“天真淳朴的锐气”,其实更是一种如今文坛和学界所匮乏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存在,文人之文,学者之学,才有筋骨,也才有世俗所遮蔽下独出机杼的发现和富于活力的发展。
  小如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再有些人,虽说一知半解,却抱了收藏名人字画的态度,对学问和艺术,总是欠郑重或忠实。”对于今天的学术、艺术,或作家与作品,这段话依然有警醒的意义。对待上述的一切,我们很多时候确实是“抱着收藏名人字画的态度”,有些谦卑,有些妄想,有些世故,有些揣在自己心里的小九九,便有些欲言又止,有些王顾左右而言他,有些违心的过头话,有些成心的奉承话,甚至有些膝盖发软,有些仰人鼻息,只是没有一点脸红。


2013年01月04日
来源:文汇报 肖复兴
  读吴小如先生的学生编写的《学者吴小如》一书,最过目难忘的是小如先生的冰雪精神,赤子之心。特别提及其少作对名家以及他的老师的评点,直言不讳,率真而激扬,真是令人格外感喟。因为面对今日文坛见多不怪的红包派发、商业操作的吹捧文章,这样的文字,几成绝响。
  看他批评钱锺书:“一向就好炫才”,说钱虽才气为多数人望尘莫及,但给读者“最深的印象却是‘虚矫’和‘狂傲’”。他批评萧乾的《人生采访》文字修饰功夫“总嫌他不够扎实”。他批评师陀的《果园城》“精神变了质”:“失败的症结不在于讽刺或谴责,而在于过分夸张讽刺成了谩骂,谴责成了攻讦。”他批评巴金的《还魂草》拖泥带水,牵强生硬,“一百多页的文字终难免有铺陈敷衍之嫌”。
  就是自己的老师,他的批评一样不留情面,敢于指手画脚。比如对沈从文的《湘西》等篇,他说道:“格局狭隘一点,气象不够巍峨。”“作者的笔总还及不上柳子厚的山水记那样遒劲,更无论格古情新的《水经注》了。”对于废名,他直陈不喜欢《桃园》,因为“没有把道载好”,“即以‘道’的本身论,也单纯得那么脆弱,非‘浅’即‘俗’。”
  这让我禁不住想起法国音乐家德彪西。2012年,是小如先生九十岁寿,又是德彪西诞辰150周年。两位年龄相差整六十岁的人,直率的性格以及对待艺术的态度,竟然如出一辙,遥相呼应一般,相似得互为镜像。
  年轻时的德彪西,一样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他说贝多芬的音乐只是“黑加白的配方”;莫扎特只是“可以偶尔一听的古董”;他说勃拉姆斯“太陈旧,毫无新意”;说柴可夫斯基的“伤感太幼稚浅薄”;而在他前面曾经辉煌一世的瓦格纳,他认为不过是“多色油灰的均匀涂抹”,嘲讽他的音乐“犹如披着沉重的铁甲迈着一摇一摆的鹅步”;而在他之后的理查·施特劳斯,他则认为是“逼真自然主义的庸俗模仿”;比他年长几岁的格里格,他更是不屑一顾地讥讽其音乐纤弱得不过是“塞进雪花粉红色的甜品”……他口出狂言,雨打芭蕉,几乎横扫一大片,肆意地颠覆着以往的一切,他甚至这样口出狂言道:“贝多芬之后的交响曲,未免都是多此一举。”“过去的尘土不那么受人尊重!”
  有意思的是,无论小如先生,还是德彪西,这样直率甚至尖刻的批评,当时并没有惹得那些已经逝去的大师们的拥戴者,和依然健在的被批评者火冒三丈,或是急不可耐地反批评,或者带有嘲笑的口吻说其“愤青”一言以蔽之。这种对于年轻人的宽容,既体现了那些学人作家与艺术家的宅心宽厚,也说明那时的文化氛围,如当时的大气与河流少受污染。这是一种文化的生态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作家、艺术家与批评家,万类霜天竞自由,才能够一起相得益彰地成长。
  于是,就像小如先生年轻时以那样对前辈与老师直率的批评,和对艺术与学问的真诚态度,步入他以后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学问之门,德彪西也是这样,打着“印象派”大旗,以其革新的精神,创造了欧洲以往从来没有的音乐语言。在他32岁时创作出《牧神午后》时,法国当代著名作曲家皮埃尔·布列兹(P·Boulez),就曾经高度评价并预示:“正像现代诗歌无疑扎根于波特莱尔的一些诗歌,现代音乐是被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唤醒的。”
  说起那些少作,小如先生说自己是“天真淳朴的锐气”。燕祥说他是“世故不多,历来如此”。天真和世故,是人生与学问坐标系中对应的两极。我想,这应该就是小如先生的老师朱自清所说过的那种“没有层叠的历史所造成的单纯”吧。学者也好,文人也罢,如今这种单纯已经越发稀薄,而世故却随历史的层叠,尘埋网封,如老茧日渐磨厚磨钝。自然,如小如先生和德彪西年轻时的那种“天真淳朴的锐气”,也就早已经刀枪入库,只成为了可以迎风怀想的老照片。
  但是,我一直以为,小如先生也好,德彪西也罢,他们年轻时的那种“天真淳朴的锐气”,其实更是一种如今文坛和学界所匮乏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存在,文人之文,学者之学,才有筋骨,也才有世俗所遮蔽下独出机杼的发现和富于活力的发展。
  小如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再有些人,虽说一知半解,却抱了收藏名人字画的态度,对学问和艺术,总是欠郑重或忠实。”对于今天的学术、艺术,或作家与作品,这段话依然有警醒的意义。对待上述的一切,我们很多时候确实是“抱着收藏名人字画的态度”,有些谦卑,有些妄想,有些世故,有些揣在自己心里的小九九,便有些欲言又止,有些王顾左右而言他,有些违心的过头话,有些成心的奉承话,甚至有些膝盖发软,有些仰人鼻息,只是没有一点脸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 03:50 , Processed in 0.07442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