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选题策划方法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8 20:26: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选题策划方法论



在谈及图书策划的方法之前,有必要摘出一些其它东西,因为策划的方法千千万万,没有哪一种方法是固定的、绝对有效的;各个方法之间带有一定的兼容性,都可以看做是脑思维的结果;还有,每本书的卖点均不同,即便从卖点类型看,有些书甚至不必过于强调非要扯出一个特定概念。比如,著名作家王蒙的书、作家余秋雨的书,一般的读者都深知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的分量,只要是他们的新书,其名字就是卖点(拥有极强的市场号召力)。
  从心理层面上讲,王蒙、余秋雨、贾平凹、刘震云等人的书,只要充分告知读者,把这个消息以较为全面的方式传播出去,比如网络、电视等媒体,就可以了;在书店自然也是占据最有利的位置啦。我想说的是,类如上述人士的书,群众(读者)自有大量的精神需求,出则必买。还用大肆炒作吗?当然,另有些名人,未必可以提供较为高端的精神资源,不过是满足读者探究其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历程,就需要一定的策划力了。此处不举例。
  上述为第一层面。
  第二层面:从总的策划思想而言,一切都是围绕读者需求展开的,围绕市场而作的,是根据当前社会的热点、思潮,并抓取其内在的逻辑,再加以酝酿,构成一个绚丽的、引人注意的果(提炼卖点),然后由作者把内容固化(成书稿)(从程序上讲,亦可从成稿中提炼优秀的要素,经过重组造成卖点,但无论如何,没有卖点也要整出一个卖点呀)。最后,再经过印刷、铺货等出版发行环节,从而满足读者的需求。
  不过,作为出版的高端环节——选题策划而言,提炼一个优秀的卖点绝非易事,他需要策划者对特定的市场高度熟悉(比如职场书)、对内容的各个要素高度熟悉,并拥有极强的概括、归纳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再辅之以一定的脑思维方法,就可以产生好的构思,融为一个优秀的选题。
  作为一个优秀的策划编辑,在酝酿任何一个选题之前,都应知道:
  ① 市场上已经存在的同类书有哪些?主要的代表是什么?(参考销量)
  ② 不要只看前几名,总体浏览之后,发掘其内在的作书思路是什么?(抓取主要的要点,比如《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关键点有:20几岁、决定、女人等)
  ③ 透视要点的内在逻辑,仔细想哪几个点打在了读者的心坎上?(如上例,20几岁强调了读者年龄段的定位,这一阶段的人渴望什么?女人则强调了受众的群体,一般是卖给白领的;决定这个词作为承接词,起到了强势表达的效果、强调了因果关联,容易引起读者的高度重视,一个决定强化了这个年龄段对人生的意义之重要。)
  ④ 寻找替代。(我们已经知道后续衍生了不少的类似书,比如《20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仅仅一词之换而已;或者更换年龄段,并寻找与之匹配的读者,如“5岁决定孩子的一生”等等。)总之,思维应该灵活,在现有的基础上发散思考。
  ⑤ 应该充分考虑实际意义,因为替换是简单的,但未必有实际的意义。比如王朔的新书《我的千岁寒》,他是原创作品,卖的就是作家王朔的最新创作结果,这一精神资源被读者欢迎是非常容易理解的。简单的替换就没有实际意义,比如“我的万岁寒”,有意义吗?没有。但作为一名优秀的策划编辑,读到这个书名就该引发一系列联想(即便没有实际意义,锻炼大脑思维也好啊),所以,我们不妨做一个思维推演,产生一系列的书名:
《我的万岁寒》
  《谁的千岁寒?》
  《我是谁的千岁寒?》
  《谁是我的千岁寒?》
  《千岁寒是什么?》
  
     《千岁寒与万岁寒》……。
这种推演的思路由简单的替换(我替换成谁)过渡到在要素之间搭建联系了(谁是我的千岁寒?),这样一来,思路就打开了。如果是文化教育类图书,这种思路常常有效——当然,还要进行一番精加工,使之完美完美再完美,一切向读者的需求靠拢!
  现在介绍一些常见的策划思考方法(尽量不举实例了,以免争议。):
  (一)要素组合法。
  我曾经写过“要素观与图书的关键部位”,着眼于图书作为商品的结构,其实,要素是探究结构的最有效方法。一切秘密都是要素的重新组合罢了。优秀的策划编辑擅长在各个要素之间寻找卖点。不过秘密在于这些要素并不是平等的,就词语而言是平等的,但是哪个更能打在读者的心上,就强化哪一个!作为主策划点、主卖点,越鲜明越好啊。
  (二)替换查找法。
  替换法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我不建议把它作为主要的策划方法,这种方法对跟风而言比较有效,有时也会浪费不少宝贵的时间。我想,有这样的意识就可以了。
  (三)提纯概括法。
  这是核心的方法之一(个人理解)。为什么?因为很多图书都是首先考虑内容才去策划的,就是说我大致知道要做一本书(比如职场书),那么,我就研究这种书的有关要素,通过自己的概括、提炼出一个优秀的卖点。这样做可以出新意。
  (四)卡点。
  卡点,并不是一个精确表达。但它形象,因此姑且这样说啦!卡点是对某个特定需求的专项满足,可以通过卡住一个点,实现一种阶段性的跨越。比如有个选题是《初中语文早知道》,就是一种卡点。要知道,一般来说,小学生只看小学生的书籍,初中就超纲了,但,这本书就有效地把初中的知识回馈到了小学生身上,满足了不少小学生(尤其是家长)不甘自己的孩子落后的心理。
  (五)与实际内容高度关联。
  这是策划的重大注意事项,它具有一种实际指导意义。如果你的策划点与内容高度脱节,看了书名(封面等诸要素),却难以识别该书的身份(类别感),恐怕就走向了比较虚的点,比较空泛了。实际被认可的效果就差。
  (六)与内容实际关联较小,但渲染一个美好的效果。
  这与上一点相反。但一点不错,如果你的成品书一看就知道是哪类,没有被读者误解的可能,那么即便是与实际效果关联较小,不过是给了读者一种美好的感觉,也可以引发读者的注意力。很多书都在渲染美好的效果,非常成功,正所谓法无定法啊。
  (七)叫卖式,增强注意力。
  这种方法非常有意思。有的书难以挖掘出较好的卖点,就采用叫卖的方法,借助叫卖的力量引起读者的注意力。在常见的社科类图书中,有甲作者叫阵某名作者的,就可以借助名作者的力量造势;另外,我们经常看见“超级**”等书名,仔细看并没有太大的卖点,所以采用“超级”的字眼,目的是引发读者的注意力。就像当前网络上极为流行的“史上最牛的****”,其实看了未必史上最牛,但它引发你的兴趣,让消费者觉得值得看看,就翻看了。
  (八)合理化数字法。
  数字法是已经泛滥的方法。有的是常见数字、有的陌生数字,最近几年数字突破了100、200,有的变成了1000,还有的变成了2000,比如“文化常识2000”等书,就很成功。所以叫做合理化数字法,就是说,随便你的数字是多少,但是要合理,与内容应高度匹配。数字一般被充分放大,因为在书店我们见到往往都是汉字,一旦一堆数字出现在封面上,引起注意是自然的。不过,我本人有这样的感觉,有些数字的市场价值极大,尤其8,比如38、58、258等等,这种道理很难量化说清,或许和我们的民俗有关吧。著名策划人要力石2009年的新书就采用了数字法:《畅销书策划88法》。呵呵。
  (九)概念压制法。
  有的书概念非常好,但是作为较早上市,概念的表述不是很严密,(请注意:一般的概念需要读者消化一段时间,慢慢流行开,在传播的过程中,渐渐被简洁化、被概念化,由此可能产生新的概念,)这时,市场被先行者暖热,就给了敏感的跟风者以有力的空间。如果把高度提纯的概念加以强化,并在内容上充分做透,超越先行者完全可能!这就是从流行概念压制前者的结果。简言之,我们的内容相似,但我的概念覆盖了你的概念,弥补了你在概念上的缺陷、不足。读者才不管先来后到呢,反正哪个概念更完美,就买哪个!
  (十)寻找张力法。
  有心的策划者在寻找、酝酿策划点的时候,往往构成一种语言表达的张力效果。以免表述过于平庸,无法形成冲击力,这点值得学习。好的书名都有一种冲击力,有的强势冲击,有的弱势(柔性表达)冲击。前者让你的眼睛为之一亮,后者悄悄地走进的你的心灵,效果都非常好。不过,总体的诉求表达要有均衡感,否则会给人以没有落脚点的感觉。
  上述方法比较抽象,但,方法总是抽象的,唯有有心人才能从中揣摩出更深刻的道理来,囿于笔者的从业现实,不便过多举例。
  总之,图书策划的方法不计其数,它是在充分了解市场、洞察读者心理需求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脑思维方法造就的。灵感在其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但往往不是很关键。还是追求方法吧!

来源:中国图书策划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0 02:56 , Processed in 0.15222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