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举制度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1:24:17 | 只看该作者
都与人才被“挑走”,造成文化相对落后有很大关系。
  
  7.没有“科举制度”社会秩序会乱吗?
  
  更多的人对“科举制度”的赞同是认为“考试”的相对公平性,认为取消统一高考将会出现“文革”时期的混乱和“走后门”盛行,会出现“权力”的滥用和轻视文化的现象。“文革”时期的确取消了高考,对“科举制度”和所谓“资产阶级法权”进行了批判。其实这些并不是文革的真正目的,也不是文革的主要内容,讨论这些离本文太远,就此打住。只要略加研究,不难看出文革的结果是强化了“权力”对社会各方面的干预,有了实行“科举制度”更肥沃的土壤。
  “文革”后恢复高考,当时是十分必要的,但可惜是没有注意剪断教育与“权力”的联系,不自觉地限制了中国高校的发展,使大批希望获得高等教育的青年受阻于校外。今天我们扩大高校招生,允许民营学校,但已经晚了二十多年。主张严格进行高考的理由是在中国高等教育是“稀缺”的,但从没有认真思考为什么会“稀缺”?!而这正是“科举制度”顽固存在的结果。如果学校从来都是依社会的需求来发展的,还会出现“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局面吗?
  取消了统一的“级别”制度,“英雄”是要“慧眼”去识的,这是领导和人事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做不到这一点,只会靠“级别”去识别,是失职。
  
  8.中国知识分子的弱点。
  
  “科举制度”在中国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知识分子缺乏自信心,“科举制度”利用了这一点,反过来又助长了这一点。缺少自信心表现在认为“精神食粮”“价值”低,不相信能在社会中自立。文革中最强调的一点是知识分子离不开工农,只能依附于某个阶层。这个观点来源于“人必须吃饭才能生存”这一简单道理,但忘掉了这是一切动物的规律,而是非“人”的。“没有文化就没有人类社会”更是“真理”。在商品社会中,社会所需要的一切都很容易和“金钱”联姻,文化教育也不例外,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弱化“权力”的需要。作家靠“稿酬”生存,教师靠“课时费”生活,……,这才是今天正常的社会。大家都讲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基础是他能实现靠“卖文”而生活;文革时几乎全体知识分子投入其中,其基础是切断了“文化”与“钱”的联系,“文化”牢固掌握在“权力”手中。所以认清“科举制度”也是避免文革悲剧,使社会有一个正常的政治制度所需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方面是实现了对“人民公社”制度的改革;工业上是对国营企业的改革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商业上是由民营零售商业占主流;而在文化科教卫生方面将是对“科举制度”的抛弃。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1:25:56 | 只看该作者
走近千年科举制度
扁担沟中心学校  马忠涛
今天一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肯定是否定声颇多。认为科举制摧残了人性,限制了学子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顺民”。这些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全面,正因为如此,才有必要对千年的科举制度有一个全新的再认识。
科举制度在中国已经废止了102年了,却被西方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也改变着中国的命运,它究竟是怎么的制度呢?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回到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做一个简单的纵向了解。3000多年前,为治理庞大的帝国,选拔官员和人才成为历代中国帝王最操心的一件大事。除世袭制外,用的最多的一种方法就是举荐制。
然而,世袭制和举荐制的公正性总是不能令人信服,以至官场结党营私、贪腐舞弊之风盛行。可以说当时的世袭制和举荐制都以不适合历史发展的要求了,公元7世纪初,中国历史上选拔官员的一场变革终于出现了―――以进士科为核心的“科举制”。推动这场变革的人,是历史上名声并不太好的隋炀帝杨广。
所谓科举,就是分科取士。考试科目有常科和制科之分。常科是在规定时间里举行的固定科目的考试,制科是皇帝临时设定科目的考试。科举制度重才学而不是重视门第,把读书、科考和做官有机统一起来。由于它基本上是一种公开、公正的竞争激励机制,所以在一开始起到了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作用,同时成为读书人奋发学习的巨大动力。正所谓:“学而忧则仕”。
隋朝的科举制还是雏形,学生参加考试要受到出生门庭、官员举荐等限制。唐朝的科举制取消了考试资格,为普通百姓敞开了参加科举考试的大门。但科举制在唐代也仅仅只是确立,当时真正受到重视的是皇帝临时设立的“制科”。其中考试的公平性存在很大的问题。
宋朝的科举制进一步完善:有“糊名制”,类似与我们今天考试中试卷的密封;又有“朱卷制”,就是找人用红笔来抄写,抄录考生的试卷。这样一来,考官只能见到考生的朱卷,而见不到考生试卷上的笔迹了,避免了作弊的嫌疑。宋太宗还规定,主考官在考前实行封闭隔离,这叫“入闱”,考后才能解除。同时又出现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之后逐步形成了州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的格局。所谓三级考试,第一级是童试,通过童试才能成为秀才;秀才通过省的乡试可成为举人(乡试每3年举行一次,每次考3场,每场3天,共计97夜,考生都在号舍〈单人考场〉里度过。);举人通过会试成为贡士;贡士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考取的就是进士。殿试的成绩分为三个等级,叫作三甲,一甲只有3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从第四名至100名左右称为二甲;余者称为三甲,约200人左右。
其实,今天的人们对科举制还有一个误解,以为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就是八股文。实际上,当时各级科举考试的内容,第一场考八股文;第二场考两种官场应用文,一种是往来公文,一种是根据案例撰写司法判案文书。第三场考策问,涉及到国计民生问题,要求给出对策。比如,丰收了谷贱伤农,该怎么解决?还有每一级考试都涉及到农田水利问题。
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科举制情有独钟,并将之定为大明国策。从此,科举制度形成了规范化,并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
科举制度也影响着世界。其中朝鲜半岛更是不间断地将这一制度延续了900年之久;从1570年到1870年的300年间,英国出版的介绍中国科举制的书籍就达100多种。西方一些国家纷纷将中国的科举制度作为一项先进的文官选拔制度,陆续引入。正如立马窦所言:“国家主持的考试将给每一位有知识的人提供参政的机会。这是一种公平的竟争。”
现在西方行政学的教科书里,谈到公务员制度,都追根溯源承认是中国的发明。很多的西方学者认为,科举制度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文官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礼仪最大的贡献。
公元190592日,张之洞、袁世凯等一批高官联名上奏皇帝,请求废除科举制。随后,慈禧太后发出上谕,从1906开始,一律停止乡、会试。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就这样黯然地退出了历史的大舞台。
据有关的资料统计,在这1300多年中,共选出了800多位状元,10万以上的进士,举人的数量达百万以上。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教授李弘祺认为,“科举制度是因时代而失败的制度,并不是因为本身而失败的制度”。是啊,它曾充满智慧思想的设计,为人类社会树立了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作为一名现代的中国人,此刻我的心底有一股自豪之气向上翻腾,依稀间好像看到了无数穿长衫,攒发髻的先辈们在昏暗的油灯下追逐着心的方向,年复又一年……

2008-12-28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1:26:38 | 只看该作者
科举制度应当如何评价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刘海峰


  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年前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正式下诏,宣布废止科举、兴办学堂。一纸诏书,宣告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永远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这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仅是一场教育革命,而且是一场政治变革,并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迁。今年不仅是废科举100周年,而且是科举制建立1400周年。在科举制废止整整100年后的今天,在此千载一时和百年一遇的时刻,我们很容易产生强烈而深沉的历史感。而对科举制这一具有上千年历史的重要制度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废科举这一重大举措进行全面的研究,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

1 “终古必无废科目之虞”

  在中国历史上,很难找出哪种制度比科举制的影响更为重大而深远的了。科举制对隋唐至明清1300年间中国政治、教育、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科举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形态与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形象。而且为东亚国家的科举制和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所借鉴,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教育也还有深刻的影响。

  所谓科举,就是中国和东亚国家帝制时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自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建立进士科以后,特别是唐代以后,科举制逐渐发展壮大。到中晚唐时期,绝大部分年份都开科取士。甚至到唐昭宗时,唐朝已摇摇欲坠,战乱不断,还年年开科,认真对待科举取士。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6《乾宁复试进士》说:“是时国祚如赘疣,悍镇强藩请隧问鼎不暇,顾??若此”。唐王朝至昭宗时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但还是念念不忘科举取士。晚唐80年间,只有4年停举,除非万不得已,科场年年照开。这4次停举皆因战乱,政局动荡不安,有时连唐皇室性命都难保才无暇顾及开科。

  在“置君犹易吏,变国若传舍”的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仍,烽火连天,政局动荡不安,在短短的52年中经历了5次改朝换代,前后有14个皇帝走马灯似地登上中原政治舞台。但就是在这样动乱年代,除了后梁有3年因考虑“举子学业未精”等原因、后晋有2年因“员阙少而选人多”而停举外,其他年份一如既往照样不断开科取士。而且,各个地方割据政权多数也举办科举考试。可见,朝代可以改,皇帝可以换,但科场却不可不开,这说明科举制在唐代以后已带有强大的历史惯性,能够与时迁徙,与世偃仰,成为跨越时代的一种基本政治和文教制度,科举已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和人文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宋代以后,科举制已成为“帝制时代中国最为重要的一项政治及社会制度”。经历过元代的反复比较,到明清两代,科举制进入成熟阶段,更为稳固和连续,开科成了几乎是雷打不动的社会大事。即使遭遇战乱和大灾等不可预测的事件,也要易地开科或次年补行。例如1900年发生庚子之变,无法正常举行科举考试,但就是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出逃在河南的情况下,1901年12月还下令次年要补行辛丑(1901年)恩科和壬寅(1902年)正科乡、会试。因此有人曾感叹道:“在如此仓黄播越之中,而对下年之乡、会试,尚复兢兢注意,足见当时视取士之典尚为郑重。”因此有的学者认为科举是中国古代社会最为特殊的方面。

  1864年12月,在狄更斯主编的周刊《一年到头》上,刊载了一篇《中国的竞争考试》的文章,谈到科举制的稳定性和独特性,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1866年12月,有位西方人士也指出:“中国的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且持续了一千多年。长期以来,它得到每一个朝代每一位皇帝的认可和支持,得到人民普遍的赞同和接受。”

  科举制的稳定性和规律性是如此之强,周而复始贯串各朝,连一般皇帝都不敢或不能随意改变其制,或者短暂改变之后又不得不恢复原状。明清时期,每逢子、午、卯、酉年的八月都举行乡试,而八月十五考第三场,几乎是500余年一贯制,以至于科举这种社会活动的出现,有点类似于日月和季节变化的自然现象。这是极为独特的。当一种社会制度的运行,任何人都无法凭个人意志加以改变的时候,便说明其体现了某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在科举时代,因为考试选官比其他选举取士方法更适应社会的需求,所以各个朝代皆将其作为拔取人才的首要途径。自五代以后,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或迟或早都采用了科举制。“中国的那些大将军们,成功的侵略者和不可一世的帝王们都在这强有力的科举等级制度无法抗拒的进攻面前,或顽强的抵御之下,为之折服。”包括农民起义军建立的政权如明末李自成建立的政权、清代洪秀全建立的太平天国政权,也都实行了科举制,连中国周边国家如古代韩国和越南,也模仿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科举考试系统。科举制跨越了中国不同朝代和政权以及东亚不同民族和国家而被广泛实行,说明它在古代社会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科场关系大典,务期甄拔真才。” 就像战争意义非常重大因而不能完全交给将军们决定一样,科举在古代实在太重要,对其作重大的变革并不是主管部门如礼部所能决定,而是帝制时代最高决策层,通常需要交由中央各相关部门和宰相商议,最后由皇帝本人作出决断。在1300年科举史上,曾经发生六次有关科举存废的争论,虽然也有过几次中断,不过少则几年,至多30余年便重新复活了,因而清代学者梁章?以为“终古必无废科目之虞”。确实,在各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之中,科举制是最适应古代中国社会的选才制度。

  然而,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坚船利炮的冲击,欧风美雨强劲东来,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起了急剧的变化。特别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之下,求变的要求日趋强烈,科举制也陷入空前的危机,终于在1905年9月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2 “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

  从1898年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到1905年9月科举制的废止,科举制的革废方案屡经反复,往往是改革或渐废的方案刚公布不久,便被后一道诏令所取代和否定,以至原计划在1911年废科举的规划提前到1905年实施。这是一段匆忙写就的历史,这是一段令人眼花缭乱的历史。

  与科举时代几次废科举的尝试皆以失败而告终有所不同,科举制在20世纪初所面临的社会变化是前所未有的。将进化论译介进中国的严复洞悉世事变迁之理,他曾指出:“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科举制遭遇到亘古未有的严重挑战。

  一贯运行有序的科举制,在20世纪最初几年却有点乱了套。虽然统治者还想极力维持科举制的正常运转,但其周期却被打乱。本来1901年应该举行的乡试和1902年应该举行的会试,都推迟了一年举行,而且都改成恩正并科。1903年刚举行过会试殿试,1904年又举行了一科会试和殿试。而且,因顺天贡院被八国联军烧毁,最后两科会试都不在京城举行,这是明清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不仅如此,从考试内容来看,1901年的诏令规定,以后的科场不再考八股文,代之以近代时务,考题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教育,等等,科举制几乎是脱胎换骨了。另外,会试在点名入场等方面都不按常规,有的地方科试还出现闹场的现象。这一切都显露出科举制衰废的征兆。

  山雨欲来风满楼。自1903年以后,张之洞等大臣不断在酝酿废科举的办法,报刊也经常在谈论废科举之事,欲废科举的传闻在社会上此起彼伏,而科举妨碍学堂的现象是导致提前废止科举的直接原因之一。在1903年的时候,尽管京师大学堂已开办有年,且已颁布《钦定学堂章程》,但科举的吸引力还是比新式学堂更大。末科乡试前夕,“大学堂两馆生均已纷纷赴汴乡试,两馆所存学生不过三十余人,每日功课亦不认真,徒存大学堂外观而已。设诸公乡试得意,似较学堂出身为优,想诸公必不肯再入堂肄业,以待三年卒业也。科举误人,岂浅鲜哉?”结果,京师大学堂仕学、师范两馆赴开封参加顺天乡试的学生中果真有7人中举,这还不包括改用他名无法查实及返回本省参加乡试中举者。据1903年底王仪通为《京师大学堂同学录》所作序文中说,该年大学堂学生醉心于举业科名,“至四月间乡试渐近,乞假者盖十之八九焉。暑假后人数寥落如晨星,迨九月中,各省次第放榜,获隽者利速化,视讲舍如蘧庐,其失意者则气甚馁,多无志于学,胶胶扰扰者先后殆九十,阅月而一星终矣。竭管学大臣、中外教习、管理诸员之心思才力,一岁之春秋两试堕之于无形,故谓学堂与科举能两存焉?”

  为了改变世人重科举轻学堂的趋向,兴办学堂,清廷选择了立废科举的办法。先是,直隶总督袁世凯、盛京将军赵尔巽、两湖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两广总督岑春煊和湖南巡抚端方会奏《请废科举折》,认为:“臣等默观大局,熟察时趋,觉现在危迫情形,更甚曩日,竭力振作,实同一刻千金。而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民间更相率观望,私立学堂者绝少,又断非公家财力所能普及,学堂决无大兴之望。就目前而论,纵使科举立停,学堂遍设,亦必须十数年后人材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1:27:03 | 只看该作者
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

作者:张希清
文章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5期

在中国科举制度的研究中,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问题成为最大热门课题之一。1983年至今,仅在《历史研究》杂志上,有关专论文章就有六七篇之多。另外,还有不少学者在专著中进行过专门讨论。但是,至今仍然众说纷纭,使人莫衷一是。

科举制度的定义及特点

目前,关于科举制度的起源众说纷纭的原因之—,是对科举制度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关于科举制度的定义,主要有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分科举人”说。第二种说法是“按科取士、考试进用”说。第三种说法是“三要素”说。如何忠礼认为科举制度“是一种以‘投牒自进’为主要特征,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的选官制度”。第四种说法是“广义狭义”说。如刘海峰认为广义的科举指分科举人,狭义的科举则指进士科举制度。

上述四种定义的表述都不太准确。1993年,我在《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中对科举制度曾下过一个定义,即:“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土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这一定义与“三要素”说颇为相近,但是更为确切。

第一,第一个要素是“朝廷开设科目”。“朝廷”表明是国家规定的统一考试;而“科目”则未加具体列举。因为在隋朝及唐初,恐怕并不一定是“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明经”、“诸科”在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王安石改革科举时就被废除了,以后再未设置;“制举”在南宋以后大为衰微,南宋150多年间,仅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一科,仅于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举行过一次御试,而登科者仅为李重一人而已。元、明两朝不设制举;清朝也不过举行过两次博学鸿词科考试和一次经济特科考试罢了。所以,在科举定义中不必列举具体科目。

第二,关于第二个要素,我的表述是“土人可以自由报考”,用了“可以”,而不是“完全”。因为唐宋时期,士人应贡举,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即可以自由报考,不必他人推荐;但武举、制举,一般必须有官员的推荐,还保留有察举制度的残余。“投牒自进”即自由报考并不是“科举制度”的“必要条件”。

第三,关于第三个要素,我的表述是“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强调了“主要”二字,而不是“—切以程文为去留”。因为在隋唐五代至北宋前期的430多年间,在决定取舍的因素中还有“通榜”、“公荐”等不少推荐的成份;到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之后,既废“公荐”,又罢“公卷”,程文始成为评定艺业、决定去取的唯一根据,即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所说的“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第四,我所下的定义还说明科举制度的实质和目的乃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那么科举制度具有什么特点呢?纵观中国古代的历史,选拔官员的制度主要有世卿世禄制度、察举制度和科举制度等。世卿世禄制度,又称世官制,是一种主要以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选拔官员的制度,主要实行于夏商周时期。察举制度是自下而上考察和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这一选官制度从西汉文帝开始创立,直至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被废除,实行了将近800年。科举制度则是主要根据考试成绩选拔官员的制度,自隋唐至明清,共实行了1300年之久。关于科举制度与世卿世禄制度、察举制度的根本区别,有人认为是“分科举人”,有人则认为是“投牒自进”,恐怕不妥。因为唐宋时期,土人应贡举,固然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即可以自由报考,不必由他人推荐;但是武举、制举,一般则必须有官员的推荐,还保留有察举制度的残余。难道能说唐宋时期的武举、制举不是一种科举制度吗?应如吴宗国在《唐代科举制度研究》中所说:“科举制与察举制的区别仅在于,科举是完全按考试成绩来进行选拔,没有其他附加条件。而察举则不然。”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或曰与其他选官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明乎此,也就比较容易确定科举制度的起源了。

科举制度的起源

关于科举制度的起源,主要也有四种说法。其一是始于汉代说;其二是始于隋代说;其三是始于唐代说;其四是兼顾汉、隋说,如刘海峰认为:“广义的科举指分科举人,起始于西汉;狭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起始于隋代。”

科举制度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既然我们明确了科举制度的定义和主要特点,就找到了解决科举制度起源问题的门径。首先,科举制度始于汉代的说法难以成立。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的贤良方正等科虽然实行对策一类的考试,汉顺帝阳嘉元年(132)的孝廉虽然实行“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但这些考试都不决定取舍,而只决定高下。汉代的察举制度,举荐是第一位的,考试是第二位的。所以,不能说科举制度起源于汉代。

其次,虽然自唐至今有许多学者持科举制度创始于隋之说,但却无法令人坚信不疑,关键在于缺乏隋代科举的直接证据。不过,唐初实行科举制度是不乏证据的。王定保(870-940?)《唐摭言》卷一《统序科第》云:“始自武德辛巳岁(按四年,621)四月一日,敕诸州学士及早(按一作白丁)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覆,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物入贡。斯我唐贡士之始也。”又卷十五《杂记》云:“至[武德]五年(622)十月,诸州共贡明经一百四十三人,秀才六人,俊士三十九人,进士三十人。十一月引见,敕付尚书省考试。”

武德四年至五年首开科举一事,唐人多有记载。根据《唐摭言》两条史料和唐人有关记载可知,武德四年至五年的选官活动,第一,朝廷设有明经、秀才、俊士、进士四科;第二,应举人既有生徒(“学士”),又有乡贡(“白丁”),可以自由报考;第三,州县考试合格方能贡于朝廷,支部考试合格才能赐第、授官。这就充分表明:进士科以及科举制度至迟在唐高祖武德四年已经完全确立。据此,我们即可进而推定科举制度创始于隋。因为武德四年四月科举敕下之日,唐朝建立不到三年,而且仍忙于征讨隋朝的残余势力如据守洛阳的王世充,平定窦建德、刘黑闼等农民起义,以及抵御突厥的进犯。在戎马倥偬之际,唐王朝的首要任务是用战争手段统一全国,巩固政权,无暇在选官制度方面从根本上创立新制。故而可以推断,唐高祖武德四年四月一日敕中所反映的选官制度,应该只是沿袭隋制,并非唐朝新创。正如杜佑在《通典•选举典》中所说:“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至于科举制度在隋代创立的具体时间,又有多种说法,以“科举制度创始于隋炀帝大业年间”较为稳妥。

科举制度起源的历史背景

科举制度的创立决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经济、官僚政治以及选官制度本身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自南北朝始,庶族地主尤其是中小地主为了维护和扩大其经济利益,迫切需要打破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垄断,代之以一种新的选官制度,以便通过较为公平的竞争,进人仕途,跻身统治者的行列。科举制度就是适应这一社会变动而产生的。科举制度在隋代,随着庶族地主的壮大而产生;在唐代,随着庶族地主的发展而发展;在宋代,随着庶族地主完全取代门阀士族而趋于完备。

科举制度的创立也是中围古代王朝维护其统治的需要。第一,在科举制度下,广大土人都可以怀牒自进,贡送朝廷的人数也大为增加了,这样就扩大了王朝统治的基础,同时也便于从中选拔治国安民的统治人才。第二,在科举制度下,取士大权完全在于朝廷,尤其是创立殿试制度之后,则最后掌握在皇帝手中。这样,科举出身的官员不再是举主的门生、故吏,而是“天子门生”了。隋统一中国之后,正是为了扩大王朝的统治基础,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在废除九品中正制之后,创立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创立又是察举制度长期发展的结果。科举制度与察举制度有许多共通之处。第二,二者都是按科举士,隋唐时科举中的某些科目如明经、秀才等,甚至就是直接从察举制度中转化而来的。第二,科举制度主要是根据考试成绩决定取舍,而察举制度从汉文帝时的贤良对策,到汉顺帝时的“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再到两晋、南北朝时的秀才、孝廉对策等,也都包含有考试的因素。官员选拔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贯彻“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这些原则要求不断扩大报考的自由和考试的作用。这些因素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从察举制度的母体中孕育出一种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备也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年之久。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1:28:38 | 只看该作者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从察举制到科举制
 第一节 汉代选官的正途——察举制
一、察举制的确立
二、察举的科目
三、察举制的没落
第二节 魏晋时期选官制度的主导
——九品中正制
一、九品中正制的创立
二、九品中正制的内容
三、九品中正制的弊病
第三节 南北朝后期的科举萌芽
一、南北朝科举萌芽的表现
二、南北朝孕育科举萌芽的原因
第二章 科举制度演变的外部条件与内在机制
第一节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阶段考察

第一章 从察举制到科举制
 第一节 汉代选官的正途——察举制
一、察举制的确立
二、察举的科目
三、察举制的没落
第二节 魏晋时期选官制度的主导
——九品中正制
一、九品中正制的创立
二、九品中正制的内容
三、九品中正制的弊病
第三节 南北朝后期的科举萌芽
一、南北朝科举萌芽的表现
二、南北朝孕育科举萌芽的原因
第二章 科举制度演变的外部条件与内在机制
第一节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阶段考察
第二节科举制度演化的社会因素分析
一、科举制盛衰的经济根源
二、政治因素对科举变革的推动与制约
三、文化传统对科举制度演变的潜在作用
四、民族因素对科举制度演变的影响
五、人口因素对科举制度演变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科举制度演变的内在机制探讨
一、从分科考试到统一考试
二、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的依存互动
三、立法惩弊与科举考试管理的异化
四、科举考试改革思想的嬗变
第三章f4举制度与封建中央集权政治
第一节科举制度是政治的产物
一、科举制度的政治性质
二、科举制度的渊源
三、科举制度是政治的产物
第二节科举的政治机制
一、科举制度的政治机制
二、科举制度的政治效应
第三节科举对政治的作用
一、科场与官场
二、落第士子与政治
三、科举与政治人才
第四节政治对科举的影响
一、历代政治与科举变革
二、科考的政治取向
三、政治权势与科举
第四章科举制度与独尊儒术的封建文化
第一节汉代察举制与独尊儒术封建文化
 ……
第五章 科举制度的规范化与程式化
第六章 科举制度与官学教育
第七章 科举制度与私学教育
第八章 科举制度与社会风气
第九章 改科举、废科举和兴学堂
第十章 科举制度总的评价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1:29:50 | 只看该作者
科举制度:由改革到废止谢放



  科举制是怎样被彻底废除的?这经过了由改革到废止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经历了从变通科举、分科递减到彻底废除这几阶段。变通科举是在保留科举体制的前提下适当变通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还在鸦片战争时期,龚自珍等人即主张废除八股,改试策论。魏源也提出了以“西技”取才的设想。在推行洋务新政之际,李鸿章曾建议变通科举,增试洋务,郑观应也强调兴学校与改科举相辅而行。1888年,清政府在乡试中首开算学科,照章取中一名,第一次在科举中采取了中西学同考。部分地区开始将“新旧学兼通”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如1897年浙江生员汪康年应乡试,解题本有不合科场程式之处,但因引用了“最新天文家言”而受到主考赞赏,依然考中举人。
  戊戌变法期间,贵州学政严修率先提出增设经济特科以选拔人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则奏请废除八股,改试策论。1898年6月23日,光绪皇帝颁布废除八股的诏令,引起了守旧官员和众多考生的愤怨。同年7月4日,湖广总督张之洞与湖南巡抚陈宝箴联衔上奏,提出折中方案,即废除八股文,四书五经仍作为考试内容;调整乡会试的三场顺序,将考试四书五经摆在政史、时务之后。光绪皇帝批准了这一变通方案。不久,戊戌政变发生,清廷宣布恢复科考旧制。
  1901年1月,清廷迫于形势,下诏推行新政。4月25日,直隶总督袁世凯最先奏请递减科举取中名额并增设实科。两广总督陶模和广东巡抚德寿则主张广设学校养成人才后,即将科举停止。7月12日,两江总督刘坤一与张之洞上奏“江楚会奏”第一疏,调和袁、陶等人意见,主张停罢武科,酌改文科,将科举名额分科按比例分配给学堂,十年之后,生员、举人和进士皆出于学堂。8月29日,清廷诏令自第二年起,乡会试一律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停罢武科;但担心停止科举将“失士人之心”,对分科递减之议没有表态。
  1902年年底,直隶总督袁世凯前往南京会晤张之洞,商议改革科举之事,相约联衔会奏。1903年3月13日,由袁世凯领衔,会同张之洞及山东巡抚周馥、署湖广总督端方等奏请分科递减科举名额,原有生员、举人则据年龄大小分别给予适当出路。因军机大臣王文韶等人的反对,奏折交政务处奏议后便没有了下文。
  两个月后,张之洞奉旨入京觐见。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奏派张之洞会商学务,制定学堂章程,张之洞组织有关人员,参照日本学制,于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年)十一月(约1904年1月)完成《奏定学堂章程》,经清廷批准颁行,这是中国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新学制,史称“癸卯学制”。
  张之洞还为科举减额之事游说中枢,经多方疏通,政务处八位王大臣中,有七位表示赞同,只有王文韶仍表示反对。1904年1月13日,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建议从丙午(1906年)科起,乡会试中额每科减少三分之一,三科减尽后,即停止乡会试,所需人才全部取之于学堂。清廷虽然采纳了分科递减之法,但仍然需要10年时间才能完全停止科举。
  分科递减的举措还未及实施,1905年日俄战争的结局——立宪国日本一举战胜专制国俄国,给国人以强烈刺激,在朝野上下要求实行立宪的同时,发展教育以救国强国的呼声也不绝于耳。新学制的颁布虽然促进了学堂发展,但也使科举和学堂的矛盾更加突出,作为“正途”的科举取士对学子仍有较大吸引力,从而不安心学堂课程的学习。袁世凯和湖南巡抚端方对废除科举的态度最为坚决、主张“立停科举,推广学校”。而反对废除科举的王文韶因年老体衰也退出了军机处。1905年8月31日,袁世凯领衔,会同张之洞、端方及盛京将军赵尔巽、两江总督周馥和两广总督岑春煊六人联衔会奏《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在众多封疆大吏的请求下,9月2日清廷颁布谕旨:“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在中国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最终废止。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1:30:56 | 只看该作者
被遗忘的历史——科举制度的世界影响[转帖]





科举制度传入西方

科举制度在中国拥有1300多年的历史,可谓是深入人心不仅如此,它还传到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对东方文明的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是可能还有许多人不知道,科举制度也传到了西方,并且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在西方各国普遍实行的文官制度就脱胎于中国的科举制度。
在推行现代文官考试制度之前,西方各国实行的是“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恩赐制”,顾名思义是由国王(后来演变为总统)来将官司职赠予别人。“政党分肥制”是美国历史上盛行的一种以党派关系分配政府职务的制度,它是在两党轮流执政的背景下产生的。大选获胜的政党通过任命公职报答该党的积极支持者。无论是“恩赐制”还是“分肥制”,都有很大的弊端,使得腐败横行,政局动荡。西方的政治家和学者对此深感头痛,寻求改革却苦无良策。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的科举制度进入了西方政治家和学者的视野,为西方的先官制度带来了一剂良方。
早在16世纪,中国科举制度就由来华的欧洲传教士传入西方。传教士们不仅对中国的物产资源感兴趣,中国科举取士的制度也使他们感到惊奇。在他们所著的《中国游记》、《传大的中国》等书中,详尽地介绍了中国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并推崇有加。这些书籍曾在欧美广为流传,在此后顾之300年间,仅用英文出版的介绍中国科举制度的书就达70余种。除了书籍的传播,一些西方政府官员和学者还通过报告、演讲等形式介绍和评价中国的科举制。如北京同文馆馆长马丁就曾在英国波士顿作题为“中国的竞争考试”的报告;法国的大学者伏尔泰也曾在著作中对中国的科举制做过介绍和颂扬;西方学者卜德将科举制誉为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美国汉学家H·G·Creel则认为科举制度超越了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到19世纪,中国科举考试“自荐入选,统一标准,择优录取”原则的合理性,使西方的学者得到有益启示,逐步发展成适合本国国情的新制度。英国文官制度的创建人诺斯科特和屈维廉两人都对中国科举制心仪已久,他们在19世纪50年代提出并在英国实行的“公开竞争——公平考试”的文官选拔制度,就是从中国学去的。随后,法、德、美等国都先后仿效英国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
诚如孙中山先生在考察欧美各国考试制度之后所说:“英国推行考试制度最早,……英国的考试制度就是学我们中国的。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亦都是学英国的。”胡适也曾说“我在国外的时候,时常感觉到,中国文化对世界的一个伟大贡献,就是公开的客观的文官考试制度。没有一个国家的考试制度,能够像我们这样久远,严密与公开”。
一百年前,科举制在中国由于僵化和陈腐而被废止,却被西方加以借鉴和改革。一百年后,中国又向欧美借鉴,建立公务员制度。……(艾蓬)

————摘自《北京考试报》2004年11月7日第16版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1:31:43 | 只看该作者
科举制度与官衔

来源于:中山日报
  《香山文化——历史投影与现实镜像》自5月出版以来,香山文化研究就如火如荼,这是文化建设的大好形势。研究文化自然涉及历史,而《香山明清档案辑录》又应运而生,及时面世,相得益彰,而文体一今一古,现代文化与古代文化千差万别,阅读历史资料,难免出现今人所不理解的“拦路虎”。如清代官职的总督、巡抚、将军、布政使、按察使、知县、县丞……朝廷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的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童生、贡院、举人、贡士、进士、状元、榜眼、探花等等,都是较常出现的,对于其含义如何,或是不明所以,或是一知半解,这都给理解全文多少打了折扣。有鉴于此,思作扫路之举,曾查阅资料,得其梗概,大有裨益,兹录之以供同好。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文化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古代状元画像

古代状元策

  科举制度 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因实行“百日维新”而一度改变科举办法,废止八股。变法失败后复旧。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废除。
  童生 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入学考试的人的称呼。
  县试 清代由各县县官主持的考试。试期多在二月,应试者向本县礼房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岁、三代履历,并取得本县廪生保结。一般考五场,分别为试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等。事实上第一场取录后便有参加上一级府试的资格。
  府试 经过县试后录取的士子参加管辖县的府(或直隶州、厅)的考试,试期多在四月,报名手续与县试略同,府试录取后,便有参加上一级院试的资格。
  院试 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因学政称提督学院,故称院试,报名手续与县、府试略同,被录取的生员,分别是入府、县学宫,称为入学,接受学宫教官的月课和考校。
  秀才 别称“茂才”。本是优秀人才的通称。汉代后成为荐举人才科目之一。唐代初设秀才科,后渐废去,明清两代,府、州、县学的童生也称秀才。
  乡试 明清两代,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一乡试、二会试、三殿试。乡试是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和各省城举行的考试,由皇帝派遣正副主考官主持。参加乡试的是通过本省学政巡回科考、成绩优良的秀才。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如遇庆典,加科称为恩科,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乡试又称为“大比”,时为八月,又称“秋试”、“秋闱”。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的考试。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由皇帝特派正副总裁主考官主持,辰、戌、丑、未年会试,分三场为正科,如果乡试有恩科,次年也有会试,称会试恩科。会试于二月,因而称“春试”、“春闱”,考中的称为“贡士”,有资格参加殿试,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 会试之后由皇帝对会试取录的贡士在殿廷上亲自策问的考试,也称“廷试”。殿试始于唐代武则天时;殿试后将进士分为五甲之制开始于宋代太平兴国八年;分三甲及一甲只限三人,开始于元代顺帝时。明清两代沿袭,成为定制。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也叫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三称始于唐代,传胪之称始于宋代。
  贡院 明清两代举行乡试、会试的场所。
  两榜 科举制度,由举人考取进士的别称。举人为乙榜,进士为甲榜。
  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试,必须投状(陈述文书),因此称第一名为状头,才有状元之称,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后世沿袭不改。
  榜眼 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北宋初期,殿试录取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意指榜中双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第三名称探花。
  探花 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唐代进士曲江杏园初宴,称“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于此。
  鼎甲 状元、榜眼、探花三名的总称。鼎有三足,一甲共三名,故有鼎甲之称。
  进士 意即贡举的人员。凡是举人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殿试录取者为进士。
  举人 原指被推举之人,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
  贡生 科举制度童生(秀才)一般隶属本府、州、县学的,若考选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就不再是当地的生员,而称为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清两代贡生有多种不同名目。
  武科 专门为选拔武官而设的科目,唐代始设武举。
  此外,科举制度还有繁多的项目,就不一一列举了。
古代科举试卷

古代状元砚

  2006年9月16日《中山日报》“香山”版曾刊登了介绍清代香山名人曾望颜的文章。曾望颜以殿试二甲入仕,先后任庶吉士、翰林院编修、江南道监察御史、河南道事、山西道事、刑部给事中、户部给事中、光禄寺少卿、太常寺少卿、顺天府尹、福建布政使、福建巡抚、闽浙总督、四川总督、内阁侍讲学士等官职。
  兹据所知,注释如下。
  翰林 翰林院翰林是官名,原指文翰荟萃之所在。翰林院是官署名,唐代初置,本为各种文艺技术内廷供奉之处,明清以翰林院为“储才”之地,在科举考试中选拔一部分人入院为翰林官。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起居注,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文件,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属官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翰林。
  殿试朝考后,新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在院学习三年,期满优者留院为编修、检讨,其余分别授官。留院者升迁较速,清代大臣多出此途。曾望颜的入仕,也不例外。
  监察御史 官名。职掌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品秩低而权限广。明清两代,监察御史分道负责,因而分别冠以其道地名。如曾望颜曾任监察御史河南和山西道事。
  给事中 官名。古代朝廷中央设立六部管理全国大事,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下设给事中若干人,抄发章疏,稽察违误,权力甚重,同有建言及进谏的责任。
  光禄寺、太常寺少卿。 “寺”是古代官署名。光禄寺专管皇室酒醴膳馐,太常寺为司祭祀礼乐,兼掌选试博士的官署。卿是官名,少卿是正卿之下的职位。
  顺天府尹 顺天是旧府名,辖地比今北京市还大。“尹”是官名,顺天府长官之意。
  布政使 官名,清代正式定为督,抚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与专属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两司。
  巡抚 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总揽一省军事、吏治、刑狱等,地位略次于总督,从二品。
  总督 清代正式以总督为地方最高长官,辖一省或二三省,总理军民要政,为正二品官,加尚书衔者为从一品。但事实上总督兼兵部(清末改陆军部)尚书及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已成定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19 21:30 , Processed in 0.1142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