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实的心迹,深深 的履痕,文学的佳作 黄济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6 16:1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材信 于 2013-1-26 08:15 编辑

        真实的心迹,深深 的履痕,文学的佳作
               ——读张其俊诗文自选集《履痕心迹》
                                        黄济华
       张其俊君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教授、作家,尤其致力于诗歌的研究与创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出版了《诗歌创作与品赏百法》、《诗艺纵横》、《诗趣百味》、《诗艺管锥》等诗歌研究专著。在诗歌创作方面,他是个多面手,新诗、旧体诗词、楹联、散文诗都写,从童年写到老年,佳作不少。同时还写有许多散文。由作家出版社于2009年秋出版的《履痕心迹》,就是他几十年来诗歌散文创作的自选集。蒙作者惠赠,认真拜读之后,作为老同学和老朋友,禁不住要发表一点感想和评论。
      本集所选作品,最早的是写于1946年秋的一首小诗《天亮了》,这时抗日战争刚刚胜利,作者十二岁,刚刚上初中;最晚的写于2008年。其时间跨度为六十二年,而作品所写内容的时间跨度则更长。这些诗文反映作者足迹所至之处,可说是天南地北。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作者七十多年的履痕与心迹。不仅是作者个人的人生记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变迁。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这些诗文记录了他“作为历史见证人的一分子从旧社会到新社会,从十七年、十年‘文革’浩劫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人生经历和心动轨迹”;“大都是透过个人切身的感受和体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侧影、时代的光芒、人生的价值”。以下就从诗歌和散文两个方面发表一些感言。
      先说诗歌。
      作者在《学诗偶感》中写道:“炉火燃红方吐焰,柔桑尝尽始抽丝。未凝新意休题壁,无有真意莫赋诗,”又在《我心目中的诗》里写道:“诗,是诗人心底流出的叮咚幽泉,/诗,是诗人血管里奔涌的热浪;/诗,是诗人歌喉中互换的风雨,/诗,是诗人瞳仁里喷射的激光。”这可以看作是作者的诗的宣言。
      作者自幼钟情于诗,借诗以言志抒情。他的诗作最能反映他的心迹、思想和感情。祖国情、故乡情、亲情、友情、爱情……尽在他的诗中;褒贬爱憎,大多溢于言表,也不乏含蓄之作。集中给我印象较深的,旧体诗词有《抗旱 谣》、《泉边》、《自度曲•故乡情》、《承德行》、《咏竹》、《一剪梅•重阳节有怀》、《翻叠古人惜时励志诗》;新诗有《心迹》、《故乡的山啊故乡的水》、《渔归情》、《我爱》、《风雨中的架线姑娘》等,还有柔情蜜意的《大学生年代情诗一束》;散文诗则有《新春短笛》、《地震引发的心震》。
      作者对诗艺有深入精湛的研究,他的诗歌创作当然也有更高的艺术追求。如《咏竹》:“未曾破土先生节,许是虚心更凌云。乐为铁肩担道义,甘将劲骨顶乾坤。”托物言志,言简意丰。七绝虽不必对仗,却自然对仗,三四句的对仗尤为工整,难怪作者又将它作为咏竹联呢。写于1957年大学时代五绝《抗旱谣》一二句“地裂心尤裂,禾焦情更焦”,工整的对仗,恰好抒发了作者为禾苗受旱而心焦的强烈感情。而年近古稀的词作《一剪梅•重阳节有怀》——“未老童心,却老童头……无悔螺钉,无悔羸牛” ,“诗尚风流,词尚风流”,似信手拈来,却更表现了作者淡泊潇洒的情怀和诗艺的老到。歌行体《承德行》,篇幅虽较长,写得铺排,但一路写来,如汩汩流泉,清澈流畅,令人读之也畅快,不觉其长。至于新诗,由于作者有传统诗词的良好修养,写起新诗来,也会自觉地发挥传统诗词艺术优长,写得更精炼、更艺术一些,而不像有些缺乏传统诗词修养的诗作者,把新诗写得那么散漫,那么不讲韵律。即使是写散文诗,他也写得比较凝练。如前面提到的那几首新诗和散文诗,这里就不多解说了。
      再说散文。
      本书中所选从大学时代到2008年所写的散文,包括“人生感言”、“萍踪留痕”、“文艺散文”三个方面,有记事、记游、写人、忆昔、感言、议理等等。“人生感言”里的《人生观》、《修养观》、《友谊观》,篇幅短小,但言简意赅,集作者几十年的人生感悟,堪称箴言,有的可以作为座右铭。如“你的瞳仁里映照着别人,别人的瞳仁里也会映照着你”;“成大器者不贪小利,贪小利者不能成大器”;“敢当人前道人短,宜于人后说人长”。“萍踪留痕”写了作者从童年、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几个重要人生阶段,还有为父母写的墓志铭,既有作者自己和父母家人的人生轨迹,也反映了时代的巨变。而作者夫妇经过六年的两地恋之后,终于1961年在几乎一无所有的艰难境况下,举行了富有创意的“旅行结婚”,简直是一出含泪微笑的轻喜剧。这在今天的青年人看来,简直不可理解。这也反映了我们的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至于“文艺散文”,大多比较耐读那回味,这里有游记、抒情散文和文艺性的杂感。其中写于大学时代的《京津 游迹》,还跟我有点关系,是他托我从我们华中师大图书馆藏当年发表该文的院刊里找出来的。作者在文前的按语里也有交代。今天读来,感到特别亲切而有意义。1956年,是新中国的一个难得的好年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向科学进军”,多么令人振奋。暑假中,校团委会组织了三十多个学生到北京、天津旅行,作者有幸参加,回来写成并发表了这篇游记散文。联想到后来我们所经历的曲折与坎坷,这些文字,今天尤其值得珍贵。这也记录了那个难得的值得怀念的好年代啊!
      好了,拉杂写来,就算是我读《履痕心迹》之后的一些粗浅的读后感吧。
                                                             2010.6,5  于桂子山憨夫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0 11:02 , Processed in 0.75425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