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老师潘旭澜先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3 11:0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老师潘旭澜先生(一)
         
王彬
  
  
  
  我的老师潘旭澜先生走了,去往了另一个世界。——这天,是2006年7月1日。
  这些天里,陆续读到一些悼念潘老师的文章。我知道,还有一些悼念潘老师的文章即将发表;我知道,还有一些人正在写或将要写类似的文章。于情于理,我都应该公开发表一点悼念潘老师的文字。但这些天来,大脑时而如冰结的湖面,挤不出半句话;进而又似杂草丛生、百物喧闹的池塘,理不出一点头绪。于是便想,等心情平静后再慢慢写吧。然而,《随笔》的麦蝉女士来电话,说《随笔》想在第五期发表一篇纪念潘先生的文章,已留好版面,并命我来写。又说,潘先生是《随笔》多年作者,读者也期待着尽快在《随笔》上看到悼念潘先生的文字。《随笔》是潘老师生前极推重的杂志,多次对我说过,要重视《随笔》,并希望我也成为《随笔》经常性的作者。潘老师病逝,《随笔》送了很大的花蓝,还发来了唁电。在众多唁电中,《随笔》的唁电因既朴实无华又情真意切而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随笔》命我赶写一篇纪念潘老师的文章,我哪里有推辞的余地。
  中国有一句老话:“多年父子成兄弟”。在我看来,这应该是父子关系的最高境界。当然,这必须是父子关系在多年间一点一滴、不知不觉地变为兄弟般的关系的。这样的关系,意味着两代人之间没有代沟,没有价值观念上的重大分歧;意味着两代人之间有着太多的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意味着两代人之间有着那种甚至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默契和心照不宣。但在中国,这样的终于成了“兄弟”的父子,其实历来是不多的。虽说中国还有一句老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潘老师与我,毕竟不是血缘意义上的父子。所以,我虽然极想用“多年父子成兄弟”作为这篇文章的标题,但终于觉得不妥。我又想用“多年师生成兄弟”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如果真这样,我觉得潘老师未必会怎样见怪,极有可能是在略显惊讶之余,以淡淡的苦笑来默认这种放肆。但这对许多活着的人,是大不敬了,终于不敢。人的一生,会与许多人相遇、认识、交往。但真正重要的人却并不多,无非就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个。这样的人一旦离去,你生命中的某一部分也就被他带走了。潘老师离去后,我几次想对老师的女儿潘向黎说,我失去的,也许并不比你少。——但也终于没有说出口。
  成为潘老师的学生,有着很大的偶然性。1978年,我以农村应届高中毕业生的身份,参加了高考。我记得,那年填志愿可填十所院校,五所重点院校五所普通院校。我第一志愿填的就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此外一项就是“是否服从分配”。那时的人,能被任何一所学校录取,都是天大的幸事,当然填“服从”。何况,如果“不服从分配”,此后几年内就“不准报考”。但后来,所有的志愿都被忽略不计,只有“服从”二字起了作用:先期介入录取的部队院校洛阳外语学院(那时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现在叫什么,我不清楚),在安徽录取十名文科学生,我竟被他们的“法眼”看中。少年时的我,也曾有过一些梦想吧,但我即便是发高烧时,也没敢想过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入学的同时穿上了军装,我从未感到过威武,只觉得别扭。在校期间,虽然外语学得很刻苦,但常常是“瞻望前程,不寒而栗”。我“栗”得并不多余:1982年7月,我被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接进了大别山中。那时我虽然尚不满二十岁,但却常做被活埋的梦。幸好,不到一年,单位就搬到了南京市。南京当然比山沟要好些,但心情仍然是极为苦闷的。那几年,我年年打报告要求报考地方院校研究生,但年年被驳回,且屡遭主其事者的嘲讽、挖苦。1985年12月(或者1986年1月)的一天,《解放军报》上登出了总政治部关于现役军人报告研究生的规定,其中一条是“现役军人可以报考地方院校和研究所的研究生”。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叫“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低头把这句话看一遍,抬头想一想;低头看一遍,又抬头想一想。这样地看了三遍想了三遍后,一转身去了干部科。这回他们无话可说,同意我报考地方院校了,并且说好,一旦被录取,即办理转业手续。报名时,我未多考虑,就报考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潘旭澜老师。当时,一些善意的同事,曾劝我报考差一些的院校。我明白他们的意思。好不容易等来了这样一个机会,应该选择成功的可能性更大的院校。但我自己也不明白,当时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后来我一直觉得,这是相当冒险的。因为报名刚结束,总政治部新的规定就下来了。大意是,本年度已经报考地方研究生者,允许他们参加考试,但考取后不得转业,毕业后仍回部队工作;以后现役军人则仍不得报考地方。新的规定,又让我体验到什么叫“背水一战”。
  但我终于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我意识到命运出现了转机,虽然不能转业将高兴大大地打了折扣。1986年9月,我正式成为潘老师的学生。入学后,潘老师几次对我说,是否录取我,他“考虑了一星期”,原因则在于我的试卷字迹太潦草。我在后怕之余,又有些不解。我平时写字,的确是非常潦草的,而且潦草得毫无章法,完全是一套自创的“文功”。如果是写文章,那草稿就只有我自己能看懂,过些时候,也许连我自己也看不懂。我知道自己有这毛病,在答卷时是有意识地克服了的。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我可以说是最大限度地将字写得工整了。饶是如此,还是差点因字迹潦草而折戟沉沙。后来,当我较多地体味到潘老师做人做事的认真后,我就不以他那“考虑一星期”为怪了。就说写字吧,他除了偶尔有一些笔画十分合乎章法地带点行书的写法,基本上是一笔一画地写。而且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这样。就是写一张最无妨随便的便条,也是那么清清楚楚、一丝不苟。我从没见过第二个人如此认真地对待写字。我有时想,如果他正在那里写一张便条,你告诉他房子快要倒了,他也仍会横是横、竖是竖地把字写完。当然不只是对待写字才如此认真。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写篇文章不容易。”所谓“不容易”,也就是认真得近乎不近人情。他从不会有了一点想法就写,总是要反复考虑、反复掂量。他的文章,几乎没有那种灵机一动之作,总是在脑子里放了很久,少则几个月,长则几年甚至几十年。写完后看看、改改,改改、看看,是自不待言的了。写完后整体性地不满意,觉得没有把想表达的意思说清楚而推倒重来,也决非罕见。几番重写后仍不满意,他就会把这题目暂时放下。从潘老师那里,我悟到一个道理,即人们对待自己的文章,是有着两种心态的。一种把读者的反应放在第一位,能博得读者叫好,就好。至于文章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则在其次;更有甚者,为了换取读者的喝彩,不惜说些连自己也不相信的话。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少见。只要看看有些人今天这样说、明天那样说,就知道他的文章只不过是一种玩笑而已。另一种当然也考虑读者的反应,但是否表达的是自己的真实想法,是否把想说的话说清楚了,则永远被置于首位。潘老师是后一类的典型代表。浮而不实、哗众取宠,从来与他无缘。
  潘老师主编的《新中国文学辞典》,以其全面和准确、以其尊重事实的勇气、以其考察“新中国文学”的民间立场而受到广泛的称誉。潘老师去世后,我曾在他书房里随便翻书。一位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著名学者寄赠的专著,扉页上写着“您主编的《新中国文学辞典》为我写作此书提供了巨大帮助。”我知道,这位学者与潘老师平素并无来往,他也实在没有必要对潘老师曲意奉承,所以这决非客套。这部《新中国文学辞典》之所以成为精品,就因为潘老师异乎寻常地认真。在那个漫长的编写过程中,他不知道生过多少气,发过多少脾气。他多次对我说,为编这部辞典,“至少少活五年”。应该说,当年参加编写的人,谁都不曾马虎过。但你的“不马虎”与他的“认真”之间,实在往往有一段距离,这就难免“挨骂”,难免返工。——有许多词条,是经过多次返工的。在他写作“太平杂说”的日子里,书房里连地板上都堆满了各种史料,每一本里都或多或少地夹着纸条。“太平杂说”采取的是学术随笔的方式,一般不做注释。但却是无一句无来历的。他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应对史实方面的质疑的。“太平杂说”大都数千字一篇。但每写一篇这样的“杂说”,他都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正因为他在论述史实时的严谨,后来的质疑倒并不在史料方面。——一位中文系的教授写出的这样一本书,竟然没有哪位史学专家在史料上提出疑问,即便恨得牙痒痒,也只能在“观念”上说一些业已说了一辈子的话,这本身就是耐人寻味的。
  潘老师认真,但却并不迂腐、呆板和固执。写字工整易认,是他长期对学生的一项基本要求。当电脑开始流行,有人开始用电脑写作时,有一天他颇为郑重地对我说;“现在可以用电脑写作了,写字不再成为问题。我以后对别人的写字没有要求。”我明白,这是在写字一事上为我“松绑”。
  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不少人认为潘老师脾气倔,容易生气。应该说,潘老师性情中狷介的一面确实比较突出。刚投到潘老师门下的那几年,见到他书桌的玻璃板下压着“制怒”二字。这是在仿效他颇为钦佩的乡前辈林则徐。这也说明他在有意识地克服自己这方面的性格。我以为,潘老师性情的这一方面,与他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他是刚成年便陷入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苦难的。从家乡闽南到上海,与其说是求学,毋宁说是求生。虽然留校任教,也仍然因为“家庭问题”受到歧视,被固定在“助教”的职位22年之久。“文革”十年,更是饱受摧残,完全可以说是长期在死亡线上挣扎。婚后多年分居,他只身在上海打熬,师母带着两个孩子在老家苦撑。“文革”结束,他也人到中年了。直到这时,师母和孩子才到了上海,他才结束了几十年的单身生活。我刚到复旦那几年,在与我交谈时,他多次说到,自己是没有青年的。他的意思是说,从未体会过青春的健康、浪漫、欢乐,从未有过青年时期的无忧无虑、轻松愉快。每当说到这些,语气里总充满遗憾。正因为自己的人生如此残缺,他特别希望我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固然常常告诫我们不要虚度时光,但也常常强调,即便是一个学者,也不应该“成为读书写文章的机器”。我在读博士期间,是一个人住一间屋子,晚上总是睡得很晚。他不知从何处得知,便郑重其事地告诫我,年轻时不可太熬夜,身体上的透支是要加倍付出代价的。——他不知道,我每天上午的懒觉也睡到很晚,睡眠时间只比别人多决不比别人少。晚睡只是一种习惯,决非刻意透支身体。他大概觉得我是很用功的吧,后来就常常对我说,不要总在那里读书写东西,有时也和同学出去喝喝酒。——他不知道,我不但常常和同学出去喝酒,更常常一个人在宿舍喝酒,地上胡乱放着的酒瓶总令来访者一进门便一声惊呼。
2#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11:12:4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2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5 19:29 , Processed in 0.10527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