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年教师要树立教科研的过程意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2 14: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青年教师要树立教科研的过程意识




    当下,不少青年教师一谈起教科研,就与某某教师完成了多少个省、市级课题,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多少篇论文获奖等成果联系在一起,将教科研与做课题、写论文划上了等号。更有甚者由于功利心的驱使,错误地认为搞教科研写论文就是为了将来晋升职称积累“资格”。因为认识上存在误区,他们的所谓教研工作只不过是外部压力或功利驱使下的被动的短期行为,理论学习或专业阅读不求甚解、浅尝辄止,实践探索无法深入,少有感悟。于是乎,为了写论文,有的一味堆砌案例,有的跟着“潮流”走,有的东拼西凑,到处找理论支撑门面,有时还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  
    其实,“成长即结果”,这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报告、论文只是教科研的成果之一,是教科研成果的外在表现,教科研工作更为直接的成果是青年教师在教科研过程中内在素质的养成和职业精神的提升,比如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奉献,对学生的热爱、尊重与了解,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的转变,专业知识、教学经验的丰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技能、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读书、思考、交流、合作、创造的意识与习惯等等。青年教师在教科研工作中的短期行为,是由于他们对教科研工作的过程缺少价值认识,没有树立教科研的过程意识。  
    一、教科研过程与成果的关系  
    过程,是指事物发展的中间状态,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序。结果,是一定阶段,事物发展的最后状态。过程与结果是辨证统一的,同一事件既可以看做是某一过程的结果,同时他又是将要发生事件的一个过程,两者是相对存在的。只有重视过程,把事情向预先设定的方向引导,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结果是过程发生、发展孕育而成的必然,过程是一定结果的必经之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没有过程,何来结果,如同没有坚实的地基就不会有万丈高楼一样;而没有结果,或不要结果单纯地追求过程,就会失去行动目标,丧失积极性和主动进取的精神,当然,结果的丰硕与否与个人在过程当中的主观努力、付出有直接的关系,有时因各种客观的、不可避免的外界因素干扰,使过程与结果不能呈现出一一对应的、绝对的正比例关系。但这绝对不应当成为轻视过程的理由。  
    教育科研是借助教育理论,以有价值的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应的科研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教育科研可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其中最适合一线青年教师的教育科研是应用性研究。应用性研究着重考虑如何将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与教育实践联系起来,开辟应用的途径,探索搞好教育工作的规律,以及如何通过实践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基础理论。毋庸置疑,教育科研的目的之一是“出成果”,这种成果必须是能够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减少教育实践盲目性,使教育实践更为有效的经验总结、教育规律和理论;这种成果更应该是进一步激励一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加强理论学习、专业阅读和实践探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之源。没有脚踏实地、深入底里、环环相扣的研究过程,就不会有深度表达并有效指导教育实践的研究成果。  
    二、树立教科研的过程意识  
    (一)阅读过程即研究  
    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教师,本来就是最应该阅读的群体。此次课程改革,无论是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改变,无不渗透着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如果没有对新课程理念的透彻理解,就很难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改变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无从谈起。比如,教材中有许多“留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仅靠几本教参在课堂上打拼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阅读,尤其是专业阅读。  
    专业阅读毕竟不同于消遣性阅读,它有理解上的难度,需要通过专业交流来不断地加深理解。面对这种有难度的专业阅读,教师需要查阅资料、独立思考,也需要质疑、交流、切磋,以达到吸收和领悟的目的。从思考到接受,从理解到联想,从质疑到解惑,从广泛交流到有所感悟,教师的阅读力、思考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才会逐渐提高,这样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修炼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成长的过程。  
    (二)实践反思过程即研究  
    “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是教学反思的基础,尤其是当理论用于实践,相互碰撞又一时难以融合时出现的真问题、真困惑,更值得认真反思。  
    教科研要根植于课堂教学实践,一线青年教师开展教科研最适合的研究应当是“实践加反思型的研究”。教育理论、教学原理,只有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才能深刻理解,运用自如,才能生成新的理论和观点;只有反复深入的实践,才会有丰富的经验,才会获得有价值的实证,才能发现真问题、真困惑,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学习寻求答案,经验才可能上升为个人的见解或理论。青年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在日常教学生活中,要不断地想自己的教学问题,做自己的管理工作,说自己的教育故事,讲自己的教学之道;要不断反思“教法”陈旧之处,暴露教育“困惑”之点,探寻问题解决之径。这种以检验理论、寻求答案、化解困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为指向的丰富而深人的实践过程,难道不是研究的过程吗?  
    教育教学反思,其实质就是教师经常性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回顾、观察、诊断、思考、修正,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日后的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应当学会自我审视,重在坚持“三问”研究:一是课前反思——“我充分了解学生了吗?”二是课中反思—— “我的教学过程是否高效有序?”三是课后反思——“我总结教学得失了吗?”在这“三问三答”的过程中,不仅有回顾、观察、诊断、修正等环节前前后后所费的思量,同时还伴随感动、兴奋、自信、遗憾、酸楚、失落等丰富的情感体验。如果能趁热打铁,将所有这一切及时付诸文字,加以必要的归纳、浓缩、推敲、斟酌,那将是多么完整的研究过程!  
    (三)交流合作过程即研究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闭门造车,则造不出好车”。教书育人从来就不是封闭的作坊式的劳动,而是开放的互动式合作过程。教育教学中有许多规律需要教师以多样化的合作共同发现和利用,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形成集体智慧。青年教师应当经常参加校内外组织的集中备课教研沙龙、师徒结对、校际交流、网络研讨等活动,养成与他人研究合作,与同类学科教师的研究合作,与不同学科教师的研究合作,与校外专家研究合作的习惯,借助他山之石,分享集体智慧,亮出个人见解,撞出思想火花。这种双向、多向的交流互动,不仅是研究,而且加速了各自研究的进程。  
    (四)选题过程即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首先都必须确定研究的中心问题。教育科研的选题是教育科研的起点,是整个研究工作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题选得好,方向对头,可以捷足先登,后来居上,突破一点,带动全盘。,否则,可能事倍功半,劳而无获。  
    教育科研的选题,应当遵循必要性、前瞻性、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等原则。对一线青年教师来说,确定选题还应当特别考虑职业特点、自身优势、实践成果、专业特长以及个人志趣等客观条件,选题切忌好高骛远,而要力求“真、小、实、深”,“以校为本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即“微型课题”研究更值得尝试,这是一种着眼“教学小现象”的行动——感悟式“小论题研究”,也是学习、实践和研究三位一体的职业行为。“微型课题”论题的选择过程,就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过程。  
    “论题”即是一个问题。青年教师要注意问题意识,这里所说的问题不是“事故”,而是困惑、不解。它要求我们从教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育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高。  
    “论题”即是一个主题。不少青年教师都有写教育案例、教育日记的习惯,但常常感到所记内容比较凌乱,零散、随意。应当定期将这些内容加以梳理,在梳理中发现一条或几条可以贯穿相关内容的线索,从而提炼出一个有研究价值的主题。  
    “论题”即是一个愿景。一线青年教师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教育案例和教育经验,总结案例与经验中的得失成败,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将会在先进教育观念、教育理想的驱使下产生对未来教育生活,教学状态的憧憬和勾画,或对一种教学模式的构建等。这种产生愿景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更是青年教师在教科研工作中形成的一笔无形的财富。  
    不过,青年教师还要走出“微型课题”研究泛教学化误区。论题选择行动研究不仅仅是对教学的一般性思考和感想,它需要经历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等环节研究的过程,包含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反驳假设、提出新的问题”四个步骤,要通过教育实践检验假设,并不断修正已有的解释,形成新的见解,从而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课题的结论和论文的发表只是教师教科研活动的一种表达方式,但这种只停留在文字上的成果并不是教科研本身,更不能成为教科研唯一的目标。青年教师最重要的教科研成果应该体现为全面成长和进步的过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22:25 , Processed in 0.41080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