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科研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3 13:1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科研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
——谈三中分层教学课题研究
          顾晓霞      
内容提要:在寻求教育规律的过程中,课题是我们工作的平台和支架,解决
工作中的真问题是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多年的实践证明,探求教育工作中
的真问题、真规律,找到适合的过程与方法,没有教科研不行;带领教师从
“教书匠”走向教育家,没有教科研不行;使学生和教师从分数的枷锁中解
放出来,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没有教科研不行。这是我们的真体会、真感受。
主 题 词:教育科研    解决    教育教学    问题

教育科研是一项揭示教育规律、探索教育领域中的未知、研究已知的过程。教育科研成果具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学校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按规律办事,而科研正是指向规律、指导实践、创造性地认识和行为的过程。因此,科研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结合我校“十五”科研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围绕着教育科研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谈一些体会。
一、我们的做法
“主体、主导、主动、和谐的分层教学”是我校现已结题的“十五”区级课题之一。课题的确定源于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真问题。五年前,正值全市初中招生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学校初中招生从原来可以部分择优改为体改校、实验班招生以后的“电脑派位”。新改革下的生源变化让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师们都面临了以下一些新问题:
在学生整体平均水平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如何调整方法,保证质量?如何使教师们在新的情况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认识、能力和水平?如何解决好大班额授课情况下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的和谐发展?如何在同一授课条件下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及多种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真问题”!
记得当时初一年级学生比以前的差异很大,问题学生很多。有个学生,小学学了两年多外语,到了初一,竟然连26个字母都默不出来。就是这个学生,曾抓住他喜欢的女生就亲,看到同学的钱就拿,父母都是火车乘务员,经常整月整月不在家;还有的孩子九九乘法表背不利落、一张完整的便条写不出来……。这样的情况许多兄弟学校的例子也很多。
教师在认知基础参差不齐的课堂上,在保证教学进度的情况下无时间、也无精力顾及太多的呈现不同方面问题的问题学生,而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理念是“使每个受教育者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在现实和教育理想的矛盾中,教师们如何完成“负责每一个”这样的使命呢?此时,埋怨和牢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在变革中失


顾晓霞:三中党支部书记。邮编:100034
去学校和教师发展的机会。因此教科研成为我们面对问题、研究问题、借以提升全
面工作的首选方法。
在生源变化带来的新问题中,我们利用教科研整合管理和教师资源,确定在新问题中的研究方向,集中学习研究解决问题。利用教科研解决真问题的切入点我们选择了主体、主导、主动、和谐发展意义上的分层教学。
教育的个别性问题实质上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不是表面的分数, 而是内在的学习需求、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自信心和毅力等等。这些素质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小学六年中,每个学生的教育教养背景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如果我们无视这个背景的建设和完善,一味把学生当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机器,最终是使学校、教师、学生在疲于奔命中盲目发展。
生源的改变实际上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情景,提出新要求,对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发展过程的能力提出了挑战。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对学生的不同学习习惯的需求关注不够,研究学生不够,在考虑如何准确地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方面投入得太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习惯不相适应,从而使一些学生的学习陷于被动,不能主动积极思维,产生严重的分化,部分学生甚至厌学。从心理学角度讲,中学时期是叛逆性较强的时期,顺应而后引导,引导而后转变,应该是最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方法。因此当教学方法和学习习惯产生矛盾时,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既要适应学生现有的学法,又要有利于学法的改进和优化,使教学对象在和谐的过程中进入学习的主体位置,才会有学生的主动自觉学习,才可能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转变。将教师的热情引导到研究活动中,教师的发展也才能更加主动。
按照以上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依据认知方式、学习特点、个性心理品质等特点开始分层教学的科研课题。我们依托了中科院心理所等科研部门对学生的包括智力水平、认知风格、亲子关系和学业水平等进行科学前测,这样,既可以得到科学规范的分层依据的基础上,又使参与研究的教师得到科研人员的指导和认识和理论上的提高。 2000年10月,学校在数学和外语两科开始了心理素质分层教学实验。
三年的试验使这届学生的全面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仅整体状态大大好于往年,还在中考中得到了很好的成绩,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一致认可;学校相关的区级科研课题顺利结题,一批教师受益于研究过程;全校教师的教学研究气氛浓厚了,用教科研解决真问题的自觉性增强了;在学校建设的科研氛围中,众多教师在“十五”科研的多个课题中取得好成绩。
二、我们的体会
反思工作过程,我们有这样一些体会:
  (一)教科研应该成为管理者和教师们的一种自觉的职业工作状态
学校和教师每天都面临着大量的问题、矛盾、变化和发展,教育教学的生成性、过程性特点使我们的工作始终处在创造性地活动之中,机械地用一成不变的办法对待这个工作,会使我们自己在消耗中变得平庸和疲惫。利用教科研的方式解决真问题应该成为所有教职员工自觉的职业工作状态,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在多赢的实效中得到成功和提高的快乐,这应该是学校和教师发展方向。
分层教学的研究很多学校都在开展或已经在不同的方向上研究并得到了一定的成果。但通过三年的实践,我们的主要收获是得到了多赢的实效。它包括:
1.学校开放的学习心态
我们的分层教学研究引入中科院心理所的研究课题,从心理层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养特点进行了心1到心4班的分层。这种切入方法:一是建设了一种在问题面前学习研究的姿态;二是从拓展视野的角度引入了社会教育资源;三是利用问题,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新层面的学习、认知、提高;四是将责任、成就、能力等通过教科研更好地结合。五是整合教育资源,拓展学习领域: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邀请家长参与计划,邀请心理学家、教育家和相关专家为家长、教师和学生作报告,邀请专家和学生家长进入课堂听课。
三年来,学校教师们的相关科研论文获市区级奖七篇,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十余篇,在每年一次的学校专题研讨会上交流的几十篇。《班级授课制中的共性与个性》、《让心灵自由呼吸》、《论心理分层班学生在自然班中的合作学习》、《心理分层数学教学对策》、《心理脱敏与课堂评价》、《给学生放飞的翅膀》等多篇论文得到参与课题实验的教师们的共识。
2.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多层面开展研究
由于课堂教学中搭建了分层次教学的平台,那么围绕着这个平台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就成为教师三年来的主要工作,其中包括:
(1)不同层次课堂教学的差异及对策;(2)不同层次中个性化的作业、测试及辅导研究;(3)不同层次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评析;(4)不同层次间师生的合作教与合作学;(5)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平衡问题;(6)不同层次的课堂管理问题;(7)不同层次学生心理辅导与教育对策;(8)不同层次的不同特色家长会;(9)学生在不同层次新组合中成功体验的积极作用。
    3.在新平台上学校管理的创新
管理的生命力在于发展的动态过程。有了在教科研平台上新的发展过程,管理更好的引领、互动、合作、服务作用就有了更难得的时机。三年来: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针对性加强,专题性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更明显;教师在新情境中新问题的成就感和积极性更强。
由于教师对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注,师生关系更融洽。在中考前的告别会上,很多学生声泪俱下地谈起他们三年来在老师帮助下成长的过程。还是那位当初默不出26个字母的学生(考上了自己满意的职高),把自己的衬衣脱下来,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给他在衬衣上签名留念。他还找遍了学校的各级领导,一一话别,情景之感人,在往年是不多见的。
三年来,学校主要领导的论文:《研究学生,提高质量》、《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班级授课中的共性与个性》、《从三“新”一“德”看转变观念,改进方法,提高质量》等既是学校发展的纲领,又是教科研工作的指导,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益。
(二)教科研为教育教学反思和遵照客观规律快速发展提供途径
三年来在分层教学中,教师通过个案分析反思学生在不同教育教养背景下更快发展的规律;开展通过非智力因素的挖掘与训练促进智力发展的探究;从学生共同学习中共性与个性的研究看教育教学对策……
总结我们的工作,在教育科研寻求规律的过程中,课题是我们工作的平台和支架,解决工作中的“真问题”是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多年的实践证明,探求教育工作中的真问题、真规律,找到适合的过程与方法,没有教科研不行;带领教师从“教书匠”走向教育家,没有教科研不行;使学生和教师从分数的枷锁中解放出来,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没有教科研不行。这是我们的真体会、真感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07:59 , Processed in 0.10313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