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州民俗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6 10:0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广州民俗研究



  广州民俗研究广东是我国一个具有特殊人文结构的省份,聚居着汉、壮、瑶、苗、黎、满、回、畲等民族,汉族中又有风格禀异的广府、客家、潮州三大民系,还有古书上称为“蛋族”的水上居民这些特殊的人群社区,产生了不少富有特色的民俗。

  广州作为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她凝聚了不同历史时代民俗文化的遗迹,结集了具有浓郁的南国色彩的民俗瑰宝;加上近代海外民俗的影响和中西民俗文化的撞击,使广州的民俗不但蒙上了一层神秘古奥的色彩,也沾上了不少浪漫飘逸的洋味。这一切,早已引起了中外民俗学家的注意,成为人们研究的好课题。

  一、历史源流概略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将赵佗曾于广州自立门户称帝,号称“南越王”,传了五代,历时93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出兵南下,灭南越国,从此岭南便成为汉朝新置的郡县。

  历史上中原人较大规模入越有四次。第一次是秦朝时发卒50万戍五岭。第二次是汉武帝派伏波将军率数十万大军南征,留守岭南九郡。第三次是北宋时高宗仓遑南逃,部分中原人随隆太后散落珠江三角洲。第四次是南宋末年,大批将士及庶民随帝南下,流散珠江三角洲一带。大批中原移民南迁,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也带来了中州的古俗;南北民俗的融合,形成了后来广东民俗的特异风貌。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而最能代表广府民系的应该说是广州方言区的群体。

  (一)清代以前的民俗研究

  岭南地区开发较晚,有关它古代的历史记载本来就不多,专门的民俗史料更是寥寥无几。史籍中有些零星的记载,大都出自外地人的手笔,不甚准确,以下辑録一些,供研究者参考。

  《汉书·高帝纪》:“粤人之俗,好相攻击。秦南海尉佗,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粤人相攻击之俗益止。”

  《隋书·地理志》:“俚人有铜鼓者,群情推服,本之尉佗,尊为倒老。则粤俗同化,岂俟唐宗以后乎!”

  《汉书·郊祀志》:“粤人勇之言粤人俗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粤巫立粤祀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帝百鬼,而以鸡卜,上信之。粤祠鸡卜,自此始用。”

  《朝野佥载》:“岭南风俗,家有人病,先杀鸡、鹅等以祀之,将为修福。若不差,即刺杀猪、狗以祈之。不差,即刺杀太牢以祷之。更不差,即是命也,不复更祈。死则打鼓鸣钟于堂,比至葬讫。初死,旦夕大叫而哭。”

  裴渊《广州记》:“豪富女子,以金为大钗,执以叩铜鼓,号为铜鼓钗。”

  任昉《述异记》:“越俗以珠为上宝,生女谓之珠娘,生男谓之珠儿。”

  《南中八郡志》:“槟榔,土人以为贵,款客必先进,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

  蔡绦《铁围山丛谈》:“今南人喜祀雷神者,谓之天神。祀天神必养大豕,目曰神牲。人见神牲,则莫敢犯伤。又,遇逐恶气、禳疾病,必磔犬,与古同,殊有可喜者。传谓‘礼失求诸野’,信然。”

  吴处厚《青箱杂记》:“岭南谓村市为圩……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圩,不亦宜乎!”

  段公路《北户録》:“广州米饼,合生熟粉为之,白薄而软。”

  明《天山草堂集》:“粤人习海,竞渡角胜,而大舟比常制犹异,十余年始一举。船广可三丈,长五之。龙首至尾,金光夺目,迭彩如层楼。上饰童男女,作仙佛鬼神及古英雄,凡数十事。旋转舞蹈,冒之以幔,数里外望犹可见。”

  梁绍王《两般秋雨庵随笔》:“粤人以蛎房灰染红,包浮留藤叶食之……其食也,满口咀嚼,吐汁鲜红。”

  《广州岁时纪》:“七月初七日,俗传牛女相会之期,一般待字女郎,联集为乞巧会。先期备办种种奇巧玩品,并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等等,极钩心斗角之妙。”

  类似的记载还不少,内容涉及面亦很广,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迷信禁忌都有;多少带有一点猎奇性质,资料也比较零碎。除上文所引各书外,还有徐坚的《初学记》、欧阳询的《艺文类聚》、黄瑜的《双槐岁抄》、赵叔盎的《千佛塔记》;以及历代所修的府志、县志之中,也有零星记载。历代文人诗词,如方信孺的《南海百咏》等,描述广州风俗的亦不少。特别是大量的《广州竹枝词》、《羊城竹枝词》、《珠江竹枝词》,纪及广州风情的更多。着名的如清人王士祯的《广州竹枝词》:“潮来濠畔接江波,鱼藻门边净绮罗。两岸画栏红照水,船争唱木鱼歌。”“海珠石上柳阴浓,队队龙舟出浪中。一抹斜阳照金碧,齐将孔翠作船篷。”屈大均的《广州竹枝词》:“边人带得冷南来,今岁梅花春始开。白头老人不识雪,惊看白满越王台。”“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等,所写的便是一幅幅广州的民俗风情画。方信孺的诗集《南海百咏》,每首均有题记,实为民俗风情的记録。如《走珠石》题记曰:“在湖南,旧传有贾胡自异域,负其国之镇珠,逃至五羊,国人重载金宝,坚赎以归。既至半道海上,珠复走还,径入石下,终不可见,至今此石往往有夜光发,疑为此珠之祥。”诗云:“底事明珠解去来,当时合浦已堪猜,贾胡不省何年事,老石江头空緑苔。”此类诗集,与民俗专着的作用已相差无几。

  专门记及广州风土人情的书,从现存资料看,最早可能是晋代的《广州记》,可惜此书现已失传,现在能见到的是元人陶宗仪辑録的。汉代议郎杨孚的《异物志》,也是清人曾钊辑録的,比《广州记》稍为详尽,但亦非原来版本;还有唐代郑熊的《番禺杂记》,是陶宗仪辑録的。现在能见到的较完整的版本,可能要数唐代广州司马刘恂的《岭表録异》了。宋代有周去非的《岭外代答》、王韶之的《始兴记》、朱的《萍洲可谈》。明清以来,此类书籍逐渐增多,着名的有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李调元的《粤东笔记》、范端昂的《粤中见闻》、闵叙的《粤述》、檀萃的《粤囊》等,下文将有专章介绍。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有一节《广州时序》,对广州的岁时节令风俗,作了系统的记述,后为各种专着、志书广泛引征,影响深远,对研究广州民俗十分重要。

  这一时期的广州民俗研究,值得注意的还有几本书。

  一本是明代的《花笺记》,又称“第八才子书”,共6卷,叙述梁生、杨女之爱情故事,描写深刻细腻,恳挚动人;德国着名诗人歌德读后给了很高的赞誉,郑振铎也认为它是粤曲中很好的一种。另一本是《二荷花史》,又称“第九才子书”,共4卷,分67则;叙述白莲与丽荷、映荷二女恋爱结缘之事,文采缤纷,内容脱俗,甚是动人。此二书以木鱼书句格写成,在珠江三角洲一带流传甚广,是广东说唱文学之名篇。1824年英国人汤姆把它译成英文,1836年德国人辜尔慈把它译成德文,使之驰誉国际书林。再一本是清代中叶招子庸的《粤讴》,一卷,凡121首,妙语如珠,在珠江三角洲广为传唱;1904年,当时的香港总督金文泰还把它译成英文,题名《广州情歌》;葡萄牙人庇山把它译成葡文,介绍到欧美各地。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称招子庸为“最早的大胆的从事于把民歌输入文坛的工作者”。粤讴成为岭南地区开一代诗风的重要文学形式,以至清末民初,省港各地报刊都还辟有粤讴专栏。

  在通俗故事和笑话中,值得注意的有《警富新书》、《王大儒供状》和《俏皮话》等。《警富新书》又名《九命奇冤》,叙述梁天来与凌贵卿恩怨讼案。除小说、戏曲外,还有木鱼书《梁天来》,潮州歌曲《新造广东案警富新书》等。《王大儒供状》叙述才子王大儒与丫环彩凤之风流公案,文见《岭南即事》。《俏皮话》为佛山人吴趼人(1866~1910)的一部寓言力作,共126篇,先散载于光绪年间各报刊上,后连载于《月月小说》,1909年由上海群学图书社印成单行本。此书承继了我国古代寓言的优良传统,以辛辣的笔触,巧借各种虚拟的形象,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各种丑恶面目,对研究世俗社会甚有裨益。

  (二)辛亥革命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民俗学的发展

  1918年至1949年,是我国民俗学史上的一个不平凡的时期,也是广州民俗研究的最光辉鼎盛的时期;被誉为“中国民俗学发祥地”的中山大学就在广州,一批为中国民俗学冲锋陷阵的骁将其时也在广州。

  如果说清代以前的广州民俗研究,基本处于自发、分散、记述的状态的话,那么,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已成为人们自觉的、有组织的,以研究为主的人文科学。1918年,北京大学几位有新思想的教授,在校长蔡元培的支持下,向全国征集歌謡,稍后就成立了歌謡研究会,出版了《歌謡》周刊,不久又成立瞭风俗调查会。这批骨干,于1926年转到了当时国民革命策源地广州的中山大学,有顾颉刚、容肇祖、董作宾和陈锡襄等。在当时一些新派领导人物的支持下,于1927年成立了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作为语言历史研究所的一个机构。参加人员校内有:傅斯年、顾颉刚、董作宾、容肇祖、余永梁、黄仲珍、钟敬文、杨成志、刘万章、魏应麒、夏延域、陈锡襄、何思敬、崔载阳、庄泽宣。校外成员有:丘峻、谢云声、娄子匡、赵简子、刘培之、钱南扬、罗香林、袁洪铭、叶德均、张清水、萧汉、周振鹤、翁国梁、招北恩、容媛、黄绍年、温仇史、王翼之等。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成立,正式打出了民俗的大旗,先后编辑出版了《民间文艺》周刊、《民俗》周刊以及60多种民俗丛书;举办了民俗传习班龢民俗物品陈列室,进行了为时两年的云南民族调查,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成绩卓着,影响非凡,为我国民俗学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期间,他们建立的民俗物品陈列室,陈列品万余件,曾公开展览过,有部分物品后来曾运到杭州西湖展览,博得观众好评。民俗传习班,于1929年4月23日开班,计有学生22名,后来大多成了民俗研究的骨干;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我国一流的民俗学家。他们从文学、史学和人类学的角度,逐渐移足于民俗学,使之成为一门系统的、独立的学科;还进行专题民族调查,并出了大量成果。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杨成志、容肇祖、史禄国等1928年到云南去,留滇两年,系统调查西南民族情况,搜集民族民俗用品1000多件,其中有许多倮倮族的经典。出版了西南民族研究专号、瑶山调查专号、广东民俗概论专号、疍户专号、云南民族调查报告;并出版刊物及丛书,计有《民间文艺》周刊1927年11月1日至1928年1月10日共12期。《民俗》从1928年3月21日创刊,到1933年6月13日止,出版了123期。1936年9月15日复刊,改为16开本不定期刊,出版了二卷,各4期;至1943年12月停刊。民俗丛书近60种,计有:杨成志、钟敬文着《印欧民间故事型式表》、赵景深《民间故事丛话》、杨成志《民俗学问题格》、崔载阳《社民心理与各种社会制度之起源》、刘万章《广州儿歌集》、《广州民间故事》、《广州谜语》、钱南扬的《谜史》、顾颉刚、刘万章的《苏粤的婚丧》、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一、二、三册、钱南扬的《祝英台故事集》、《王昭君专号》、奉宽的《妙峰山琐记》、钟敬文的《楚词中的神话和传说》、清水的《海龙王的女儿》等,还有《民俗》的各种专号:《神的专号》、《槟榔专号》、《中秋专号》、《旧历新年专号》、《传说专号》、《歌謡专号》、《广东民族专号》、《山海经研究专号》等。未列入丛书的还有钟敬文的《蛋歌》、《民间文艺丛话》、杨慧甫的《潮州的习俗》、伍应麟的《三水蛋民调查》等。他们办这些刊物,出版这些丛书,除了学术的、文艺的目的外,还明确提到了要用民间文艺达到改革社会、教育群众的目的,提出了创造新文化的口号,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在《民俗》周刊里,有大量研究广州民俗的文章,如傅守宝的《广州回教谈》(67期)、曾傅轺的《广州瓦屋考源》(119期)、黄伟夫的《广州市卜筮星相巫觋堪舆统计表》(82期)、刘万章的《巴公的广州过年日记》(53~55期)、刘万章的《广州神诞表》(41~42期)、商承祚的《广州市人家的神》(41~42期)、容肇祖的《广州的买地卷》(60期)、李建青的《广州十八甫得名的来历》(67期)、刘万章的《关于金花夫人》(36期)、愚民的《广州地方传说的片段》(72期)等。还有《民间文艺》上许德明的《白鹅潭传说》、刘万章的《羊石传说》、容肇祖的《广州巫歌》、鸿钧的《广州童歌》、许厚基的《越秀山麓客民唱山歌的风俗》等。辑録了大量的广州民俗史料,系统地介绍了广州地区各民间节日的风俗、起源、传说,并对许多民俗事象作了专门的考究,出了许多专号,其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都很高。

  与此同时,他们还精细调查了东莞的城隍庙,顾颉刚还绘下了《城隍庙图》。容媛的《东莞城隍图说》,作了系统的考证,证明宋代已有此庙,城隍受过明太祖的敕封,赐伯节仪仗,暨异锦龙缎一端,印曰“东莞城隍之印”;逐年三月三日、九月九日,有司少牢致祭。这些考证,于今已成为不可多得的史料。在同一期《民俗》专号上,容肇祖还写了一篇《关帝现身图说》,针对城隍受封、关帝显圣的历史背景,指出许多神鬼原是皇帝捏造出来,无非是要证明他们是真命天子。他还剖析了一些所谓“关帝显圣”的“妙文”,实际都是出于某种政治目的,假神道以惑人的一种愚民政策。

  这一时期广州民俗研究再值得一提的是1922年出版的胡朴安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编“广东”目下,都有专门记及广州之风俗。搜集各地方志及笔记、游记、诗词中记及广州风俗的史料,汇集于一处,给后人提供了不少方便。就中所引一些方志及笔记,现已不多见,从中还可看出这些地方行政区域的沿革。诗词所引,如明代孙碿的《广州歌》,简直是一首广州风俗歌,把当时竞龙船、斗百草、食扶留、敬槟榔、饰素馨等风俗,写照无遗。宋人刘克庄的《即事》四首,不但写出了“烟花二月时”广州“居人空巷出,去赛海神祠”的情景,还留下了“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的名句。下编择其风俗之精华,写下了《广州岁时纪》、《广州之中秋节》、《广州之七夕》、《广州之金花夫人》、《广州之密蔷薇陋俗》、《广州之娘妈会》、《广州之麻蛋烧猪》等章节,记録了广州的许多重要风俗,有些还略加注释和考究。其搜罗之宏丰,民俗兴味之浓厚,功不可没。

  (三)1949年以来的民俗研究

  建国后,由于种种原因,广州的民俗研究和全省、全国一样,停滞了30多年;民俗学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东西,仅在建国初期结合民族调查做了一点工作。

  50年代初期,广东省民族委员会在调查识别畲族成分的过程中,对饶平、潮安、海陆丰以及粤东客家地区的民俗事象作过初步的研究,对珠江三角洲、西江、东江、北江地区的水上居民(民)作过调查;还对从化吕田、乐昌坪石、龙门蓝田等地的少数民族,作过民族识别,也收集了一些民俗材料。这些工作,大部分是由当时在广州的民族工作者进行的。后来,他们曾整理过一些故事、歌謡,如吴启彦的《勇敢的打拖》、王越的《宝筒》;还有澎湃的传说、海陆丰革命歌謡等;有的还被改编为舞蹈、戏剧,搬上了舞台,受到了群众的好评。1953年,广州还举行过一次全省性的民间艺术会演。1958年,全国出现了一次“新民歌运动”,广州也不例外。在这期间,潮州籍的暨南大学教师杜侗根据民间题材创作了黎族民间叙事诗《甘工鸟》。“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间文艺蒙受了极大的灾难,只有一些讽刺“四人帮”的笑话、歌謡在民间流传。1987年,广州民间文艺研究会正式成立,编选了《广州谚语、俗语、歇后语》一书,市群众艺术馆还出版了《白云杂锦》小报,发表了一批民间文学作品龢民俗资料。1983年春,还举办了以沙湾飘色为主的民间文艺庆新春大游行。关汉、王伟轩编的《广东民间故事选》中正式发表了一组广州民间故事。叶春生、刘克宽编的《广州的传说》和叶春生编的《广州的故事和传说》分别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和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叶春生整理的一组广州故事《花地为何花似锦》还获得了全国民间文学评比三等奬。陈摩人、萧亭的《瑶族歌堂曲》获二等奬并获广东省首届鲁迅文艺奬。但只限于口头作品方面,民俗研究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1958年,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开设了民间文学概论课,出版了一些专着,如谭达先的《民间文学散论》、《民间童謡散论》等。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写了关于太平天国和大革命时期歌謡的研究文章,但为数不多。60年代初期,广州音专,广东省、广州市群众艺术馆先后举办过一些理论培训班;华南师范学院也开设了这门课,并结合教学,组织师生下乡采风,搜集整理了一些民间故事。

  打倒“四人帮”后,广州民间文艺理论研究略有起色。1980年广东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了理论组,先后在广州召开了三届学术年会,出版了《广东民间文艺论丛》,至今已有10期,发表了许多广州学者的论文。如管林的《试论反映华侨生活的客家山歌》、陈子典的《广东儿童歌謡初探》、叶春生的《论粤讴》、陈宏文的《试论图腾遗迹与民间动物舞蹈》、韩伯泉的《黎族民间故事的民俗因素》、张跃虎的《黎族传统民歌简论》、颜志图的《广东说书概说》等;其中叶春生、张跃虎的论文还被全国第二届年会选用,叶文获得广东省第二届鲁迅文艺奬。另外,徐冼尘主编的《民族民间艺术研究》亦出了二期,发表了一批民间文艺理论文章;李毅刚等编撰的《羊城掌故》,集纳了许多有关广州的民俗资料。

  在此期间,省内五所高等院校先后恢复或开设了民间文学概论课。广东民族学院从海南迁至广州,把民间文学列为中文系的必修课程,编写了《黎族文学概论》。1980年春,中山大学恢复了这门选修课,并于1986年恢复出版了停刊半个世纪的《民俗》杂志(内部发行)。广州师范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和暨南大学也相继开设了这门课和一些专题讲座,许多县市举办了理论骨干培训班。特别是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开展以来,促进了民间文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又有一批理论着作问世。如叶春生的《简明民间文艺学教程》、郭精鋭的《神话与民俗》、《神话与科学》、邓启龙的“外国民间文学研究系列”、韩伯泉的“民族民间文艺研究系列”、陈摩人的《西江龙母的民族学考查》等,陈文还获得了第三届鲁迅文艺奬。

  在香港,原广州学者谭达先出版了“中国民间文艺理论丛书”一套11本,引起了海峡两岸学者的关注,台湾出版商翻印了这一套书。

  1983年,客家民俗爱好者率先成立了客家民俗研究会,创办了《客家民俗》报。1984年,广东民俗学会成立,其成员大部分为广州的民俗学者。1986年,中山大学学生组建了民俗学社。《客家民俗》、《岭南民俗》、中大《民俗》等报刊相继问世,广州的民俗研究得到了加强。潘雄的《民俗学与民间创作的关系》、《民俗学的源流与广东汉区民俗研究的任务》等专文,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

  这一时期的民俗研究,广东最活跃的领域是客家民俗文化源流的探讨,广州学者萧亭、陈宏文等曾在《客家民俗》中发表了这方面的文章。此期间,广州文化出版社出版了黄乃钊等人着的《广州人:昨日与今日》;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和社会问题研究室合编的《广州的文化风格》,对广州的传统文化,包括民俗文化和新文化的特征进行了剖析,观点新颖,资料翔实,对研究广州新民俗很有裨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3:12 , Processed in 0.09302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