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考试”走向“测量与评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2 15:4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考试”走向“测量与评价”  ■周文胜
  在我国,对学业质量的监测,一般由教研部门承担,尤其是学期末的区域统一考试,地市级、县区级教研室要组织开展命题、施测、阅卷和分析。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没有规范化、专业化的要求,各地在学业测量与评价实施方面虽不尽相同,但许多问题都普遍存在,需要认真梳理和反思。
  学业测评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对学业测评进行反思,应该把对“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考后怎么办”四个问题作为思考的原点。
  为什么考?分析许多地方在学业测评中的做法,考试的目的仿佛只是为了在一段时间的教学结束后,得出一个结论,给各方提供一个判断依据。这个判断依据就是考试科目的分数数值,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校长、教师、家长、学生以分值的排序来判断教和学的效果。
  怎么考?对于大规模测试而言,纸笔考试显然是成本最低、组织最方便的测试手段。由于对考试目的片面认识,“怎么考”这个问题已不再重要,仅需要关注过程的公平性,让考试结果成为令各方信服的证据就行。
  考什么?试题命制多依据命题人的个人经验,最普遍的做法是把高考、中考的测试内容、考查要求、呈现方式作为命题依据。
  考后怎么办?数据简单处理,分数简单相加,以总分、单科分、平均分等统计量排队,排名靠前一定好,排名靠后肯定差。
  由于在上述四个方面的认识不到位、做法不科学,结果就是偏离了教育的本义。
  在评价方式上过分依赖纸笔测验,较少采用问卷、观察、作品展示等手段,不能够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从而造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只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窄化了教育的目的。
  依据个人经验的命题无视国家课程标准对学业质量的规定,且由于缺乏专业的测量学知识,试题在内容领域和认知层次上超越标准要求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教师随意拓宽教学内容、拔高要求,客观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了学习兴趣。以考查记忆、再现能力为主的试题,导致教学中机械记忆、重复训练的简单做法大行其道。考试结果的滥用,加剧了竞争,对应试教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恶化了育人环境。
  改进学业测评的思考和实践
  评价是导向。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郑州市以学业评价改革为突破口,进行了一些探索。
  树立全面的学业质量观。学业质量是指学生经历课程学习后在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变化程度和发展状态,也就是说,学业质量指向的是学生通过课程或学科的学习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质量观决定评价观,学业测评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过程,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又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心智的成长,既要关注学业成绩,又要关注成绩背后的成本。
  实施基于标准的评价。我们一直坚持以“基于标准的教学”为课程实施取向,教研员引领教师深入解读课程标准,细化分解内容标准,使之具体化、可观察、可测量。坚持学业测评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命题团队在制定命题框架、双向细目表时要对课程标准要求的主干知识和核心能力进行准确表征,力避偏题怪题,强调结合生活、联系实际,在新情境中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坚持学业测评的专业性。一方面将评价能力作为教研员的核心能力,聘请命题专家、测量学专家开展系统培训,提升命题团队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借助专业力量实施学业测评。郑州市在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指导下,连续两年以“建立中小学学业质量分析、指导、反馈项目”为依托,开展了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绿色评价实验。此外,我们还在高中探索实施增值性学业评价,从起点看发展,激励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学力基础的学生都能看到进步。
  强化学业测评的诊断与改进功能。除纸笔测验外,我们以问卷、课堂观察等手段搜集了更为全面的评价信息;普及了信息化阅卷系统,通过计算机局域网阅卷,不仅提高了测评信度,还获取了更加丰富的数据,为诊断和改进教学提供了依据;建立了信息化学业质量分析平台,通过学生试题表现与问卷统计的关联分析以及学生在各知识点、不同题型、不同认知维度的表现分析,为学校改进课程管理、教师改善教学、学生查找问题提供可视化分析报告。
  此外,我们强调教研员在学业测评中要渗透研究意识,试题命制要结合学科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系统思考,通过大规模测试获取数据,深入挖掘数据蕴含的研究价值,发现、提炼、推广教学层面的有效经验,聚焦、生成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学业测评应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开发学业质量标准。由于课程标准只有内容标准没有表现标准,且许多学科关于内容标准的描述较为笼统和概括,这就使得实施“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十分困难,构建学业质量表现标准,必须走在前面。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的描述更具体、更明确,也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这样教师把握教学尺度就有了规范的指引,学生的学习也就更具方向感。另外,学业质量标准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质量,同时将学习中的过程质量纳入评价指标体系,这将有效弥补课程标准在学生学习过程管理方面的不足。
  加强对学业测评的评价。学业测评存在的不专业、不规范、不正确等问题,制约了教育的健康发展,尤其是高利害学业水平测试体现的评价导向是否正确,应该给予足够警觉。应该建立机制,对学业测评试题进行评价,及时发现、纠正考查内容和要求方面存在的问题,防止错误导向使教学背离正确的方向。
(作者系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主任)
2#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15:46:40 | 只看该作者
学业测评教师谈落实多元评价有许多困难
  ■贾玲

  为落实课改精神,我县把原来单一的以分数作为学业测评结果的方式,改变为评等级、写评语、填写成长记录袋三种方式。前两项统一涵盖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里,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运动发展、审美与表现、学业成绩表等多方面的内容。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在校的作品,全面显示学生成长足迹。

  这种等级+评语+成长记录袋的方法,摒弃了过去由教师独自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现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评价更客观、更丰富,使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都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但鉴于我县学校大部分为农村学校等原因,真正将多元评价落实下去有一定难度。比如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多,父母不在家,让年龄较大、知识水平偏低的爷爷奶奶参与多元评价确实有难度。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多元评价缺乏了解,认为学校是在推卸应尽的教育责任。所以,大部分教师坦言,家长评价部分仍旧是学生自己填的。

  学校也没有将多元评价完全落实,仍然单一地运用考试这种书面测评的方式,用分数决定学生学业等级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性转变。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很多,一方面家长仍然看重分数,认为其他评价可有可无。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的热情都慢慢冷却了。另一方面,学校仍把考试成绩作为考核量化教师工作的依据,考试仍旧是悬在教师和学生头上的“斯摩达克斯之剑”,一统天下的还是侧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书面考试。
(作者单位:河南省舞阳县教研室)

小学毕业考核仍是为了排名
  目前,许多小学毕业考核的目的还是以分数排名确定就读学校,分数高的学生可以进入重点学校,这跟就近入学原则格格不入,仍然是以分数论英雄。重点学校录取主要通过学生毕业考核的成绩来确定,六年级学生考上重点学校的数量成为影响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指标。这导致所有学校都只向分数看齐,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了考上重点中学夜以继日地进行题海练习,有的教师为了功利不惜违背师德与良心,有的家长也为望子女成龙凤不惜辛苦,有的学校也为了名利随波逐流。
(郭少青 广东省鹤山市鹤城镇三堡小学)

应从“以考定教”到“以考导教”
  “以考定教”的思维模式牢牢占据着教师的头脑。以语文为例,现行教材不重视语文知识体系的完备,这种模糊性造成教师教学的不确定性,每个人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组织教学,极有可能与出题者的意图不太吻合,造成事实上的教考分离。但实施教考合一,教师又将严丝合缝地围绕考点组织教学,结果造成千人一面的过度训练式课堂。如果能形成“以考导教”的评价方式,这样的评价会更有发展性,柔性引导比刚性评判更有活力。
(吕新辉 浙江省慈溪市慈溪实验中学)

学业测评应辅助教育目的
  一位在中国工作的美国家长感慨说,中国的学业测评标准不一,大多数学业测评偏难,孩子在学业测评中体验到的不是成就感,而是挫败感。我理想中的学业测评应该是这样的:题目是经过对所测评的对象进行仔细调研并通过论证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比较熟悉的,难度应该是不高的,形式应该是学生愿意接受的。教师、学校乃至教育行政部门在对学生进行学业测评时,要有针对性,要让学业测评发挥其原本的巩固、反馈、矫正、发展、激励等功能,让学业测评发挥风向标作用,辅助学校实现教育目的。
(李富波 江西省宜春实验中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5 08:28 , Processed in 0.12721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