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思想和技术,都很重要--写给《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主编李玉龙先生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7-29 16:00:57 | 只看该作者
心向学生那畔行:能力课堂的探索之路
  1999年底,一个共军少校决定离开他服役了14年的部队,决心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可干什么呢?当时他感觉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怀孕生产之外似乎还没有什么他不能干的事,但选择过多其实也就是没有选择,因此,一落实到具体干什么,他的心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于是他为他的选择设定了一个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参数:月薪不低于2000元人民币.他想得就这样简单,他本就是一个简单的人.因了一个极其偶然的机缘,当一家名为《教师之友》的杂志愿意为他支付这个数字时,他一个猛子就扎了进去.
  2003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在一个装备简陋的办公室里,两个人相对而坐随便地说着什么.一个人说,在诺大的一个广州城,也没有几个人在思想啊!刹那间,空气似乎凝滞起来,两个人静默了.屋内一灯如豆,更觉这夜得黑.少顷,对面的那个人情绪慢慢好了起来,又开始说笑了.因为,一个全新的教育媒体的框架在他的大脑中已经酿造有些时日且已基本成型,一个教育媒体的雄心在呼唤着他,在鼓荡着他,固然他明了周遭的氛围,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是的,他是一个有点想法并时常为自己的想法而激动而冲动而顾不上细细拨拨打算盘的人。
  2004年,也就是去年,《教师之友》雏形略备,也鼓捣出了一点声音,虽然他感觉还远不能说满意,但客观上说,离他心中的那个标靶毕竟前进了一大步,他和他的同事还为这个杂志做了更长远的规划,甚至预备了好几颗大当量的核武器.他有信心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里将这个杂志整成一个他认为的在当下条件下所能逼近极限的那种状态.
  其实,杂志还只是一个平台,更令他兴奋的是支撑这个平台的力量在日渐一日的壮大.徐州第一回青年教师论坛,翔宇第一期高级研修班,借助一个个子平台的推出,这力量在聚拢、在交汇、在碰撞,这些都是中国教育界的有生力量啊!这些力量的聚合,不产生火花是不可能的,不形成新的教育生产力也是不可想象的.
  ……
  当然,他知道,中国教育更需要的是一丝一缕的建设.因此,他可以坐在办公室几个小时一点也不挪窝地阅读一篇篇稿件,即使有些或者连作者本人都不怎么当回事的文章,他一样读得滋滋作声;他在各大教育论坛长期潜水,在K12的早期,他把各个论坛的帖子翻了个底朝天;他到学校最希望的是坐在教室里认认真真地当一把学生.在他的学生时代,他也从来没有这么认真过.于是嘛,他慢慢地也被启发出一些思考.今天,在这个方桌上,他愿意把其中的一部分提供出来供大家批评.
  以上,是2005年10月22日下午“第一线教育方桌”第一次活动上主讲人李玉龙的发言。
  2004年底,《教师之友》杂志倒掉之后,原执行主编李玉龙和成都地区一批心怀教育理想的朋友一起,隔周举办“第一线教育方桌”,教师、校长、学生、家长、教育研究者、教育媒体从业人员……济济一堂,探讨教育变革的大方向,探索教学实践的点滴推进。
  从那时起,他和同道者开始进入教育的核心,站到了真实的课堂上,亲身体验、反思、探索课堂变革的具体方向。
  至2007年《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创刊前,他们已经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思路,可以称为“有思想的技巧”,主要是以问题提起课堂,以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把一贯以知识接受为目标的封闭的课堂变成了一扇通向不确定的未来的窗。
  2008年第3期《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上的一篇课评《走在老路上,还在老地方》,阐述了这本杂志秉持的课堂理念:
  课堂是师生共同开辟道路的探险过程,而不是由教师事先探测好道路带领学生直奔目的地的团队旅游;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感受分享和思维对话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真理在握,再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告诉学生。
  最好的课堂,应当是“一个思维激荡、灵感勃发的场”,应当能够生成“创造的契机和新的生长点”,应当是师生在平等对话中共同探索真理的发现之旅。
  遗憾的是,在现行教育体制中,能够以此为教学目标去实施教学的可操作空间一再缩减。2008年杂志创刊后,小学和幼儿园文章比例不断加大的原因也在于此。中学,尤其是高中,基本上已经完全沦陷于“应试”,实施真教育的空间越来越小。
  从某种意义上说,争取教育就是在争取未来,就是在争取能让未来世界变得更好。但这种拉锯战,需要极大的忍耐和长久的付出,非有发自内心的灼人热情和忘我的不懈付出不能坚持。
  从2008年到2012年,以李玉龙为首的第一线教育研究团队,先后在石家庄、成都两地的多所学校为据点,开展课堂培训。并提出“原课堂”的理念,回到教育的原点——学生,呈现真实碰撞的课堂——原生态,引领学生探索真知、求索真理——原道。以问题链为基本环节,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出发点,以儿童认知规律和学科发展脉络为经纬,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思维为目标,让课堂回归真实的人性,还原学习的本相,真正使课堂成为孩子成长的助燃器和推动力。
  2012年底,在多年课堂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李玉龙把“原课堂”的理念进一步明晰为——能力课堂。提出以能力编织课程的构想,让孩子超越漫长的知识积累过程,从大量重复和机械记忆中解脱出来,孩子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一切信息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文本,直接站在能力的跑道上往前冲!
  2013年春,实施能力课堂的办学计划提上议事日程。像磁铁一样,能力课程的构想很快引来同道者的关注,大家很快一拍即合:把学校办起来!
  新事物被接受的过程,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但是我们的信心源于对孩子的了解和对自身积淀的确信,不管哪种课堂,最有发言权的都是孩子。一个孩子哪怕只上过一次这样的课,就可能被激起内心埋藏已久的一些想法,甚至燃起一个梦想,因为,正如李玉龙在一篇课评中所言,我们的教师,山一程水一程地走过来,始终“心向学生那畔行”!
        来源:问对学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86cc3c70101myms.html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6:03:40 | 只看该作者




欢迎订阅2014年《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



 




   老师教我人之初,
  我教老师弹珠珠。
  彰显孩子的视角,
  探寻教育的奥秘。


  欢迎订阅2014年《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
  每期8元,全年96元。邮发代号44—72


  强烈建议:直接通过杂志社订阅,收杂志更快更稳。


  订阅办法:


  1、首选淘宝“新教育杂志专卖店”  

    2014年预订链接


  2、其次可以通过银行转账
  户名:李玉龙
  账号:6227 0038 1401 0256 703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成都市第八支行会计科
  请您一定在转账后
  发邮件(xjymzz#126.com,请将#转换为@)
  或电话028-85234326
  或电话、短信18980032123
  告知您的汇款时间、金额和订购份数、姓名、详细地址、联系方式。


  3、邮局汇款(全年96元)至: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晋吉南路146号交大庭院10栋2单元3A
  李玉龙收
  邮编:610045
  请一定在汇款单附言栏内填写详细地址、收件人及联系方式。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05:36:52 | 只看该作者
一份杂志的前世今生兼谈投稿方向









本文为初次接触杂志的人提供一个简易的路径。

小编曾在一个征稿的帖子里对杂志选稿的方向做过一个简短的总结,以为投稿的朋友提供一个参考的方向:

如果是从《教师之友》时期就开始看杂志的读者,回顾所来径,会发现一条不那么清晰但依然有迹可循的脉络。大致说来,是从批判逐渐转向建设,从普泛的教育人文关怀渐渐走上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从追究教育外部环境的言说回归教育自身肌理的探寻,从一步一步摸索大前提的定位到一点一滴探求小事情的改变,从强调理念渗透到关注日常操作。

鉴于很多新朋友可能不太了解从《教师之友》到《读写月报 新教育》是怎么回事,小编整理了下面的目录,以供参考。



关于《教师之友》杂志,可以参考以下文章:



1.梁卫星《一份杂志,方生方死的宿命》http://www.diyix.com/showt.asp?fid=42  这篇文章对2004年《教师之友》杂志栏目设置所做的分析相当精到。

梁老师于2009年在《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连载长篇教育小说《成人之美》,后以《成人之美兮》为名出版单行本。这是一本注定要载入中国教育史和中国文学史的作品。



2.阿啃1919《一个人的教师之友——兼谈<教师之友>的意义》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 ... 3&PostID=789180

阿啃1919是杂志的核心作者蔡朝阳老师的网名,2012年第6期《读写月报 新教育》专题《积极生活》对蔡老师有详细介绍: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69b78301016529.html



3.钱佳音老师《一些事件正在赶往昨天的途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0b81a60102ejz4.html

钱老师也是《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的核心作者之一。



4.童蓓蓓老师《我们走》: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 ... amp;PostID=11640662

童老师在天涯是著名ID“午后的水妖”,在教育在线论坛是著名ID“小狐”,是《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创刊后的第一任编辑,后曾任《中学语文报》主编、杭州“越读馆”专职语文教师。



2004年底,《教师之友》杂志改名,原编辑队伍解散。库存杂志大半化为纸浆,目前有少量2004年《教师之友》在我们的淘宝店发售。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8096562247



2005年,“第一线研究中心”成立,核心成员为原《教师之友》杂志主创团队。“第一线研究中心”定期举办 “第一线教育方桌”活动,并编辑出版电子杂志《教育飞船》。因为种种原因,这份精美的电子杂志只做了三期,感兴趣的朋友,请在此文后留下电子邮件,可免费赠阅。

2007年底,《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开始筹备,2008年创刊。杂志创刊前两年的相关信息,可参考: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564756462_0_1.html

2008年至今的杂志总目录帖:http://bbs.eduol.cn/thread-361540-1-1.html





每每翻阅2000—2004年的《教师之友》杂志,小编总有时光停滞的感觉,因为其中谈到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比如身为“应试”高手的教师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深刻反思,比如对教育本质的学理探究,比如对教育改革的思考和探索,比如对农村教育的关注与讨论……其中介绍的新的教育理念如今对大部分教师来讲依然是新鲜的。比如成都华德福学校创始人之一黄晓星老师《迈向个性的教育》一书首发是在2001的《教师之友》杂志,连载了6期。比如《灰姑娘》的美国课堂,也是在《教师之友》杂志首发,被《读者》杂志转载后广为流传,今天看来依然鲜活。

如果是《教师之友》时期就开始看杂志的老读者,对小编前面的总结可能体会更深:

从批判逐渐转向建设,从普泛的教育人文关怀渐渐走上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从追究教育外部环境的言说回归教育自身肌理的探寻,从一步一步摸索大前提的定位到一点一滴探求小事情的改变,从强调理念渗透到关注日常操作。

再次重复这段话,是想表达,对杂志来说,最难的路已经走过。但是对很多教师个体来说,这条路可能还没有开始。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如果失去了观照世界的天空,没有一种核心价值观的统摄,所谓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可能就是一种伪教育的持续走偏,所谓的关注日常操作就可能成为毫无意义的一地鸡毛。所以,很多时候,当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的时候,当无意义的重复让人感到疲倦的时候,除了多问几个为什么,还要及时为大脑充电,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打开视野,跳出日常琐碎,锻炼自己的“第二视力”。

而对于新教师来说,如果从《教师之友》杂志开始读起,完全可以为自己绘制出一个可实施的专业化发展的路径。




来源:《读写月报 新教育》新浪博客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4:33:07 | 只看该作者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6:40:05 | 只看该作者

0


李玉龙·教育简历
    2000年进入《教师之友》杂志,其后数次主持杂志改版,至2004年,《教师之友》杂志成为全国唯一一份凭借高品质赢得2万份发行量的教育杂志,策划的“那一代”名师批判引发一场教育大讨论;
    2004年创办“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后成为全国优秀教师的黄埔军校;
    2005年创办第一线教育网,担任第一线研究中心主任;
    2007年底创办《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任执行主编;
    2011年创办“第一线校长学校”黄埔班;
    2013年8月,创办问对学堂。

李玉龙:只有对新世界的探求才让我心潮澎湃
                          
        李玉龙,国内著名教育媒体人,被誉为中国教育的侠义之士。2000年,李玉龙从特种兵转岗为教育人。近13年,他的脚步没有停歇,大刀阔斧地做了许多有价值的事情,博得许多好评。他说:“不整出点新东西,那叫浑身不自在,那叫了无生趣,那叫没有存在感。”他是一位希望影响中国教育进程的民间人士,他有着怎样的思考和见解呢?请看《温州教育》本期专访。
      《温州教育》:您从一位特种兵转岗为教育人,做得如此出色,太让人惊叹了。您曾经说过“中国的教育是一片沙漠”,何以如此认为?
    李玉龙:不是沙漠,难道是绿洲?不过,关于教育的种种问题,现在我已经没兴趣说了。
    干吧!因为我在这里,因为我实实在在地站在中国教育的沙石之上。
   《温州教育》:从《教师之友》到《读写月报新教育》,从第一线教师高级研修班、校长黄埔班到问对学堂,您不断创新的思想源泉和行动激情来自哪儿?
    李玉龙:不整出点新东西,那叫浑身不自在,那叫了无生趣,那叫没有存在感。
只有对新世界的探求,才让我心潮澎湃,才让我有最带劲的投入感,也才能让我获得饱满的高峰体验。
   《温州教育》:怎么理解你提出的“原课堂”?它与目前那些流行、时髦的课堂话语系统(讲台上的公开课、日常的课堂教学、以洋思、杜郎口等学校为代表的本土校本课堂改革话语和以王荣生、顾泠沅等人为代表的课程理论实验话语等)的差别何在?
    李玉龙:原课堂有几层含义:
    第一、让课堂的出发点回到教育的原点——学生。
    第二、课堂行进过程的原生态。自然才能有道,真实才有价值。
    第三、课堂是师生共同探索真知、寻求真理的场所。所谓“原道”是也。
    其实,这些都是常识,都是大白话。课堂本来就该是这样的啊!因此,原课堂不是发明,而是发现。不是无中生有整出来的一个新玩意,而是本来就存在的课堂真义。或者,更准确点说,是把笼罩在课堂上空的雾霾吹散后显现出的瓦蓝瓦蓝的天空。
   《温州教育》:为什么您现在对能力课程探索情有独钟?它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
    李玉龙:曾经,知识就是力量,但在信息化的今天,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知识贬值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曾经,我们认为能力是从知识训练中来,其实,相当多的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联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密切。
    知识管一时,能力管一生;知识是外在于孩子的,而能力是长在孩子身上的。
爱因斯坦说,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忘掉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在我看来,忘掉的是知识,剩下的就是能力。
    中国教育,几乎所有的教学都围绕着背诵和重复来进行,这种变态的知识膜拜必将让位于能力的真正获得和发展。
    不仅中国,全世界的教育体系都以知识传授为目标。但孩子绝不是传承知识的工具,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未完成的世界!
    在世界范围内,我们首次提出用能力编组课程。我们提炼出想象力、感受力、表达力、思维力、审美力、行动力、创造力等七大“元能力”。就像绘画中的“三原色”可以调出万紫千红,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所需的各种能力,也可由这七种“元”能力合成。
    从知识课程向能力课程的迁移,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上,就是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变。
   《温州教育》:您认为目前教师阅读和写作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如何破解?
    李玉龙:关于阅读,我有两个提法:有方向的阅读,有坡度的阅读。
所谓方向,是从一个教师均衡的知识结构推出来的。知识就是力量,结构化的知识最有力量。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人类文化视野,这三部分并非彼此孤立,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结构。我们不妨把这个结构视为一个“漏斗”,漏斗嘴的注入方向当然是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原点,以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人类文化视野这三个板块的知识为主体,构建一个均衡的动态开放的系统,这是我们建立的一个教师知识结构的模型。缺哪块,补哪块,方向不就有了吗?
    所谓有坡度的阅读,是指要选择点有难度的书来读,自觉地构建一条倾斜向上的阅读曲线。
    关于写作,我是强调教育含金量的。没有创造性的教育实践,这样的写作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文从字顺而已。
   《温州教育》:目前,温州提出并区域推进“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项目。该项目立足温州实际,倡导日常课堂要以“教为中心”转为以“学为中心”。具体而言,拟从关注精品课、优质课的不良倾向,转变为关注“家常课”;从关注“名优教师”到更加关注“每一位普通教师”;从“关注好生”到关注“每位学生”。在为期五年的时间里逐步推进课堂变革与学习转型,形成温州作为经济发达地区课堂变革的瓯越特色。对此,您有何建议?
    李玉龙:没有具体的课例,我不可以胡说。
    做教育这些年,如果说有一点心得,就是:教育的原点是学生。打开学生这个开关,教育的源头活水自会滚滚而来。
   《温州教育》:“那一代”、“我有这样一个母亲”、“插班生林可树”、“儿童的秘密”等专题总是让读者出其不意、惊叹不已,请谈一谈还有哪些有价值的专题正在酝酿?
    李玉龙:可以保守点秘密吧?哈哈。
目前中国教育的实践水准不足以托起一本我所能满意的教育杂志。
    对现在的《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我当然也不满意,但即便如此,我也可以自负点说,这仍然是最好的教育杂志,是对教育有热情有想法的老师的首选杂志。
每年都会折腾的!2014年的折腾正在酝酿中。
   《温州教育》:《温州教育》作为一份小刊,有着自身局限,在未来的岁月里如何做出影响?
    李玉龙:刊无大小。
    做一个有野心的编辑,整一份有雄心的杂志,搭一个刺激点的平台。
    温州是一个地缘意味最鲜活最生猛的城市。我对日正兄有信心,我对《温州教育》充满期待!
【附录】李玉龙经典语录
    生根有技术的思想,开花有思想的技术。
    课堂一放开,老师就哭了,老师一哭,我们的课堂就有救了。
    让思考在教室里激荡,让答案在风中飘。
    课是上给孩子的,所以,由学生来评课是他们天然的权力。
    课堂有正数、负数和零课堂之分,正数课堂不用说,负数课堂就是那种上还不如不上的课堂,零课堂就是上和不上一个样的课堂。
    在别人停步的地方再朝前走一两步,就是创造性教育实践的入口。
    理想和现实并非不可连接。
    来源:《温州教育》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5:39:58 | 只看该作者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5:40:40 | 只看该作者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5:41:25 | 只看该作者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5:41:57 | 只看该作者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13:22:44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之友》杂志2003年第9期‘卷首语’:
                                                  思想和技术
新的一个学年已经到来,第19个教师节也越来越近。
每年做第9期杂志,心中总是充盈着激情,也难免有几丝惶恐。在这个全国千百万教师自己的节日,我拿什么奉献给你?这对身为《教师之友》编辑的我们确实是个问题。
继2000年组织“一线教师、一流学者对话”,2001年“把祝福献给普通的教师们”,2002年“想象一个教师节”之后,今年我们联合包括农民、工人、科学家、人文学者和公务员在内的11位非教育界人士,共同为大家推出“桃李不言”这个专题。设置教师节的本意就是力求在全社会倡导“尊师重教”的风气,虽然现在一些庸俗的市场风气泛滥,但在这11位非教育界人士的心中仍然滚烫着对哺育他们的恩师的浓浓深情。在他们娓娓的言说中,我们或可寻得一些宽慰,也可品位自己肩上的责任。
7月底参加首届新教育实验研讨会,感概良多。客观地说,目前新教育实验尚处在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再通俗一点,就是“做与不做大不一样”,新教育实验制定的这样一条原则当然是切合实际的。但当大家“行动”起来后,接着的一个问题也许就是,什么样的行动才能取得更大的收获?是一般性的行动呢,还是那些蕴涵着独立求索精神、不乏思想火花闪烁,而又具有很强的“技术含量”的行动呢?答案无疑是后者。行动有高下之分,成长也有快慢之别。每个人的情况或有不同,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要求大家一起去完成那种高水准、高级别的“行动”,但这种自觉追求的意识似乎人人都不可或缺。
其实这种既有“思想底子”也有“技术含量”的行动也是《教师之友》所提倡的。如果说这种取向在前几年还有些朦胧,在今年第7期《教师之友》改版以后就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明晰的目标。在“教育在线论坛”的一个回帖中,我们的一个编辑写下这样一段话:
好教师的特征固然有很多,不同的好教师也有各自鲜明的一些特点,但共性的因素,可以提炼出两点“思想和技术”。自觉的思想追求和练达的技术操作合二为一构成一个好教师的内核。
一个网友就此发贴问:“思想和技术哪一个更重要?”这种比较是不好回答的,因为二者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是不可分割的,自然也无法比较。没有思想关照的技术,其行必不远;而没有技术支撑的思想,也难免流于空疏甚或就是瞎想。
因此,作为一本服务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标的综合性杂志,《教师之友》将办刊理念表述为,“致力于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有机融合,提倡有思想的技术和有技术的思想”,也就很容易理解。
本期的不少文章都是我们依照此理念编发的精品,如“方法”栏目《追求课堂教学现场化》《咬紧课题不放松》等。需要说明的是,《追求课堂教学现场化》一文的作者吴礼明老师数易其稿达6次之多,而《咬紧课题不放松》一文所叙述的吴江实验小学为了一组相互串联的课题已经坚持了12年之久,并且现在仍在继续,这样一种精神和韧劲值得我们学习。
除此之外,像“场景”一栏的《第一次掌声》《窗外》,“记事”栏目的《师恩不言谢》等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行者”这一次向我们走来的是清华附小的特级教师窦桂梅。窦老师也参加了这次新教育实验研讨会并为与会老师带来了一次难以言述的精彩讲座。不少老师会后说,听了窦老师的讲座,感觉到与窦老师在水平上有一种巨大的落差,不管是思想和技术。看完她的这篇《一路走来》,也许我们可以寻找到一些如何减少这种落差的方法。本期我们用两个篇幅集粹上期的“每期一卷关于历史”的答案。本刊独创的这一方式自推出后,得到一些读者的“强烈”肯定,甚至一些兄弟刊物的编辑也忍不住要“一试身手”。相信这种对自己现有知识体系的一次系统化、开放性的整理会给每个参与者有意识地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产生一些促动,更何况有些题目还融有某种趣味的成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7 02:21 , Processed in 0.13955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