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思想和技术,都很重要--写给《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主编李玉龙先生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6: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订阅2014年《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



 




   老师教我人之初,
  我教老师弹珠珠。
  彰显孩子的视角,
  探寻教育的奥秘。


  欢迎订阅2014年《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
  每期8元,全年96元。邮发代号44—72


  强烈建议:直接通过杂志社订阅,收杂志更快更稳。


  订阅办法:


  1、首选淘宝“新教育杂志专卖店”  

    2014年预订链接


  2、其次可以通过银行转账
  户名:李玉龙
  账号:6227 0038 1401 0256 703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成都市第八支行会计科
  请您一定在转账后
  发邮件(xjymzz#126.com,请将#转换为@)
  或电话028-85234326
  或电话、短信18980032123
  告知您的汇款时间、金额和订购份数、姓名、详细地址、联系方式。


  3、邮局汇款(全年96元)至: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晋吉南路146号交大庭院10栋2单元3A
  李玉龙收
  邮编:610045
  请一定在汇款单附言栏内填写详细地址、收件人及联系方式。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05: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份杂志的前世今生兼谈投稿方向









本文为初次接触杂志的人提供一个简易的路径。

小编曾在一个征稿的帖子里对杂志选稿的方向做过一个简短的总结,以为投稿的朋友提供一个参考的方向:

如果是从《教师之友》时期就开始看杂志的读者,回顾所来径,会发现一条不那么清晰但依然有迹可循的脉络。大致说来,是从批判逐渐转向建设,从普泛的教育人文关怀渐渐走上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从追究教育外部环境的言说回归教育自身肌理的探寻,从一步一步摸索大前提的定位到一点一滴探求小事情的改变,从强调理念渗透到关注日常操作。

鉴于很多新朋友可能不太了解从《教师之友》到《读写月报 新教育》是怎么回事,小编整理了下面的目录,以供参考。



关于《教师之友》杂志,可以参考以下文章:



1.梁卫星《一份杂志,方生方死的宿命》http://www.diyix.com/showt.asp?fid=42  这篇文章对2004年《教师之友》杂志栏目设置所做的分析相当精到。

梁老师于2009年在《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连载长篇教育小说《成人之美》,后以《成人之美兮》为名出版单行本。这是一本注定要载入中国教育史和中国文学史的作品。



2.阿啃1919《一个人的教师之友——兼谈<教师之友>的意义》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 ... 3&PostID=789180

阿啃1919是杂志的核心作者蔡朝阳老师的网名,2012年第6期《读写月报 新教育》专题《积极生活》对蔡老师有详细介绍: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69b78301016529.html



3.钱佳音老师《一些事件正在赶往昨天的途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0b81a60102ejz4.html

钱老师也是《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的核心作者之一。



4.童蓓蓓老师《我们走》: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 ... amp;PostID=11640662

童老师在天涯是著名ID“午后的水妖”,在教育在线论坛是著名ID“小狐”,是《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创刊后的第一任编辑,后曾任《中学语文报》主编、杭州“越读馆”专职语文教师。



2004年底,《教师之友》杂志改名,原编辑队伍解散。库存杂志大半化为纸浆,目前有少量2004年《教师之友》在我们的淘宝店发售。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8096562247



2005年,“第一线研究中心”成立,核心成员为原《教师之友》杂志主创团队。“第一线研究中心”定期举办 “第一线教育方桌”活动,并编辑出版电子杂志《教育飞船》。因为种种原因,这份精美的电子杂志只做了三期,感兴趣的朋友,请在此文后留下电子邮件,可免费赠阅。

2007年底,《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开始筹备,2008年创刊。杂志创刊前两年的相关信息,可参考: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564756462_0_1.html

2008年至今的杂志总目录帖:http://bbs.eduol.cn/thread-361540-1-1.html





每每翻阅2000—2004年的《教师之友》杂志,小编总有时光停滞的感觉,因为其中谈到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比如身为“应试”高手的教师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深刻反思,比如对教育本质的学理探究,比如对教育改革的思考和探索,比如对农村教育的关注与讨论……其中介绍的新的教育理念如今对大部分教师来讲依然是新鲜的。比如成都华德福学校创始人之一黄晓星老师《迈向个性的教育》一书首发是在2001的《教师之友》杂志,连载了6期。比如《灰姑娘》的美国课堂,也是在《教师之友》杂志首发,被《读者》杂志转载后广为流传,今天看来依然鲜活。

如果是《教师之友》时期就开始看杂志的老读者,对小编前面的总结可能体会更深:

从批判逐渐转向建设,从普泛的教育人文关怀渐渐走上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从追究教育外部环境的言说回归教育自身肌理的探寻,从一步一步摸索大前提的定位到一点一滴探求小事情的改变,从强调理念渗透到关注日常操作。

再次重复这段话,是想表达,对杂志来说,最难的路已经走过。但是对很多教师个体来说,这条路可能还没有开始。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如果失去了观照世界的天空,没有一种核心价值观的统摄,所谓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可能就是一种伪教育的持续走偏,所谓的关注日常操作就可能成为毫无意义的一地鸡毛。所以,很多时候,当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的时候,当无意义的重复让人感到疲倦的时候,除了多问几个为什么,还要及时为大脑充电,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打开视野,跳出日常琐碎,锻炼自己的“第二视力”。

而对于新教师来说,如果从《教师之友》杂志开始读起,完全可以为自己绘制出一个可实施的专业化发展的路径。




来源:《读写月报 新教育》新浪博客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4: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6: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0


李玉龙·教育简历
    2000年进入《教师之友》杂志,其后数次主持杂志改版,至2004年,《教师之友》杂志成为全国唯一一份凭借高品质赢得2万份发行量的教育杂志,策划的“那一代”名师批判引发一场教育大讨论;
    2004年创办“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后成为全国优秀教师的黄埔军校;
    2005年创办第一线教育网,担任第一线研究中心主任;
    2007年底创办《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任执行主编;
    2011年创办“第一线校长学校”黄埔班;
    2013年8月,创办问对学堂。

李玉龙:只有对新世界的探求才让我心潮澎湃
                          
        李玉龙,国内著名教育媒体人,被誉为中国教育的侠义之士。2000年,李玉龙从特种兵转岗为教育人。近13年,他的脚步没有停歇,大刀阔斧地做了许多有价值的事情,博得许多好评。他说:“不整出点新东西,那叫浑身不自在,那叫了无生趣,那叫没有存在感。”他是一位希望影响中国教育进程的民间人士,他有着怎样的思考和见解呢?请看《温州教育》本期专访。
      《温州教育》:您从一位特种兵转岗为教育人,做得如此出色,太让人惊叹了。您曾经说过“中国的教育是一片沙漠”,何以如此认为?
    李玉龙:不是沙漠,难道是绿洲?不过,关于教育的种种问题,现在我已经没兴趣说了。
    干吧!因为我在这里,因为我实实在在地站在中国教育的沙石之上。
   《温州教育》:从《教师之友》到《读写月报新教育》,从第一线教师高级研修班、校长黄埔班到问对学堂,您不断创新的思想源泉和行动激情来自哪儿?
    李玉龙:不整出点新东西,那叫浑身不自在,那叫了无生趣,那叫没有存在感。
只有对新世界的探求,才让我心潮澎湃,才让我有最带劲的投入感,也才能让我获得饱满的高峰体验。
   《温州教育》:怎么理解你提出的“原课堂”?它与目前那些流行、时髦的课堂话语系统(讲台上的公开课、日常的课堂教学、以洋思、杜郎口等学校为代表的本土校本课堂改革话语和以王荣生、顾泠沅等人为代表的课程理论实验话语等)的差别何在?
    李玉龙:原课堂有几层含义:
    第一、让课堂的出发点回到教育的原点——学生。
    第二、课堂行进过程的原生态。自然才能有道,真实才有价值。
    第三、课堂是师生共同探索真知、寻求真理的场所。所谓“原道”是也。
    其实,这些都是常识,都是大白话。课堂本来就该是这样的啊!因此,原课堂不是发明,而是发现。不是无中生有整出来的一个新玩意,而是本来就存在的课堂真义。或者,更准确点说,是把笼罩在课堂上空的雾霾吹散后显现出的瓦蓝瓦蓝的天空。
   《温州教育》:为什么您现在对能力课程探索情有独钟?它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
    李玉龙:曾经,知识就是力量,但在信息化的今天,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知识贬值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曾经,我们认为能力是从知识训练中来,其实,相当多的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联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密切。
    知识管一时,能力管一生;知识是外在于孩子的,而能力是长在孩子身上的。
爱因斯坦说,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忘掉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在我看来,忘掉的是知识,剩下的就是能力。
    中国教育,几乎所有的教学都围绕着背诵和重复来进行,这种变态的知识膜拜必将让位于能力的真正获得和发展。
    不仅中国,全世界的教育体系都以知识传授为目标。但孩子绝不是传承知识的工具,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未完成的世界!
    在世界范围内,我们首次提出用能力编组课程。我们提炼出想象力、感受力、表达力、思维力、审美力、行动力、创造力等七大“元能力”。就像绘画中的“三原色”可以调出万紫千红,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所需的各种能力,也可由这七种“元”能力合成。
    从知识课程向能力课程的迁移,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上,就是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变。
   《温州教育》:您认为目前教师阅读和写作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如何破解?
    李玉龙:关于阅读,我有两个提法:有方向的阅读,有坡度的阅读。
所谓方向,是从一个教师均衡的知识结构推出来的。知识就是力量,结构化的知识最有力量。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人类文化视野,这三部分并非彼此孤立,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结构。我们不妨把这个结构视为一个“漏斗”,漏斗嘴的注入方向当然是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原点,以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人类文化视野这三个板块的知识为主体,构建一个均衡的动态开放的系统,这是我们建立的一个教师知识结构的模型。缺哪块,补哪块,方向不就有了吗?
    所谓有坡度的阅读,是指要选择点有难度的书来读,自觉地构建一条倾斜向上的阅读曲线。
    关于写作,我是强调教育含金量的。没有创造性的教育实践,这样的写作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文从字顺而已。
   《温州教育》:目前,温州提出并区域推进“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项目。该项目立足温州实际,倡导日常课堂要以“教为中心”转为以“学为中心”。具体而言,拟从关注精品课、优质课的不良倾向,转变为关注“家常课”;从关注“名优教师”到更加关注“每一位普通教师”;从“关注好生”到关注“每位学生”。在为期五年的时间里逐步推进课堂变革与学习转型,形成温州作为经济发达地区课堂变革的瓯越特色。对此,您有何建议?
    李玉龙:没有具体的课例,我不可以胡说。
    做教育这些年,如果说有一点心得,就是:教育的原点是学生。打开学生这个开关,教育的源头活水自会滚滚而来。
   《温州教育》:“那一代”、“我有这样一个母亲”、“插班生林可树”、“儿童的秘密”等专题总是让读者出其不意、惊叹不已,请谈一谈还有哪些有价值的专题正在酝酿?
    李玉龙:可以保守点秘密吧?哈哈。
目前中国教育的实践水准不足以托起一本我所能满意的教育杂志。
    对现在的《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我当然也不满意,但即便如此,我也可以自负点说,这仍然是最好的教育杂志,是对教育有热情有想法的老师的首选杂志。
每年都会折腾的!2014年的折腾正在酝酿中。
   《温州教育》:《温州教育》作为一份小刊,有着自身局限,在未来的岁月里如何做出影响?
    李玉龙:刊无大小。
    做一个有野心的编辑,整一份有雄心的杂志,搭一个刺激点的平台。
    温州是一个地缘意味最鲜活最生猛的城市。我对日正兄有信心,我对《温州教育》充满期待!
【附录】李玉龙经典语录
    生根有技术的思想,开花有思想的技术。
    课堂一放开,老师就哭了,老师一哭,我们的课堂就有救了。
    让思考在教室里激荡,让答案在风中飘。
    课是上给孩子的,所以,由学生来评课是他们天然的权力。
    课堂有正数、负数和零课堂之分,正数课堂不用说,负数课堂就是那种上还不如不上的课堂,零课堂就是上和不上一个样的课堂。
    在别人停步的地方再朝前走一两步,就是创造性教育实践的入口。
    理想和现实并非不可连接。
    来源:《温州教育》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5: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5: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5: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5: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13: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之友》杂志2003年第9期‘卷首语’:
                                                  思想和技术
新的一个学年已经到来,第19个教师节也越来越近。
每年做第9期杂志,心中总是充盈着激情,也难免有几丝惶恐。在这个全国千百万教师自己的节日,我拿什么奉献给你?这对身为《教师之友》编辑的我们确实是个问题。
继2000年组织“一线教师、一流学者对话”,2001年“把祝福献给普通的教师们”,2002年“想象一个教师节”之后,今年我们联合包括农民、工人、科学家、人文学者和公务员在内的11位非教育界人士,共同为大家推出“桃李不言”这个专题。设置教师节的本意就是力求在全社会倡导“尊师重教”的风气,虽然现在一些庸俗的市场风气泛滥,但在这11位非教育界人士的心中仍然滚烫着对哺育他们的恩师的浓浓深情。在他们娓娓的言说中,我们或可寻得一些宽慰,也可品位自己肩上的责任。
7月底参加首届新教育实验研讨会,感概良多。客观地说,目前新教育实验尚处在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再通俗一点,就是“做与不做大不一样”,新教育实验制定的这样一条原则当然是切合实际的。但当大家“行动”起来后,接着的一个问题也许就是,什么样的行动才能取得更大的收获?是一般性的行动呢,还是那些蕴涵着独立求索精神、不乏思想火花闪烁,而又具有很强的“技术含量”的行动呢?答案无疑是后者。行动有高下之分,成长也有快慢之别。每个人的情况或有不同,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要求大家一起去完成那种高水准、高级别的“行动”,但这种自觉追求的意识似乎人人都不可或缺。
其实这种既有“思想底子”也有“技术含量”的行动也是《教师之友》所提倡的。如果说这种取向在前几年还有些朦胧,在今年第7期《教师之友》改版以后就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明晰的目标。在“教育在线论坛”的一个回帖中,我们的一个编辑写下这样一段话:
好教师的特征固然有很多,不同的好教师也有各自鲜明的一些特点,但共性的因素,可以提炼出两点“思想和技术”。自觉的思想追求和练达的技术操作合二为一构成一个好教师的内核。
一个网友就此发贴问:“思想和技术哪一个更重要?”这种比较是不好回答的,因为二者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是不可分割的,自然也无法比较。没有思想关照的技术,其行必不远;而没有技术支撑的思想,也难免流于空疏甚或就是瞎想。
因此,作为一本服务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标的综合性杂志,《教师之友》将办刊理念表述为,“致力于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有机融合,提倡有思想的技术和有技术的思想”,也就很容易理解。
本期的不少文章都是我们依照此理念编发的精品,如“方法”栏目《追求课堂教学现场化》《咬紧课题不放松》等。需要说明的是,《追求课堂教学现场化》一文的作者吴礼明老师数易其稿达6次之多,而《咬紧课题不放松》一文所叙述的吴江实验小学为了一组相互串联的课题已经坚持了12年之久,并且现在仍在继续,这样一种精神和韧劲值得我们学习。
除此之外,像“场景”一栏的《第一次掌声》《窗外》,“记事”栏目的《师恩不言谢》等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行者”这一次向我们走来的是清华附小的特级教师窦桂梅。窦老师也参加了这次新教育实验研讨会并为与会老师带来了一次难以言述的精彩讲座。不少老师会后说,听了窦老师的讲座,感觉到与窦老师在水平上有一种巨大的落差,不管是思想和技术。看完她的这篇《一路走来》,也许我们可以寻找到一些如何减少这种落差的方法。本期我们用两个篇幅集粹上期的“每期一卷关于历史”的答案。本刊独创的这一方式自推出后,得到一些读者的“强烈”肯定,甚至一些兄弟刊物的编辑也忍不住要“一试身手”。相信这种对自己现有知识体系的一次系统化、开放性的整理会给每个参与者有意识地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产生一些促动,更何况有些题目还融有某种趣味的成分。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13: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鸿雁长飞推荐的读者随想:
请允许我把一首十四行诗送给大家,并借此开始我的发言。
有一缕沉思去追寻
有一抹厚重做专题
有一筐故事在场景
有一点灵犀于方法
有一方天地在课堂
有一腔豪气打底色
有一串解析铺路径
有一串脚印连行者
有一道眼光看海外
有一席谈吐围茶座
有一丝牵挂回家园
有一壶温暖送朋友
也许,这十四行诗,在大家的眼里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也许,这十四行诗在大家的心里只能泛起细小的涟漪。但如果我告诉大家,这十四行诗浓缩了一本杂志的十三个专栏——追寻、地图、专题、场景、方法、课堂、学理、底色、路径、行者、海外、茶座、家园,你们是不是会感叹编辑老师们视角之独特、匠心之独运呢?搜寻一下我们的大脑,翻阅一下我们的记忆,可曾记得见过如此的新颖务实板块?如果你有机会翻开它,扑面而来的不仅有高屋建瓯的理性思考,也有清新淡雅的生动场景。为教育而歌,为教育而泣,这就是让我一见钟情又深深挚爱升华了我的专业生命影响了我的选择的《教师之友》。 《教师之友》是在我极度迷茫之时走到我的跟前的,曾几何时,在我朝气勃发的身影中隐藏着迷茫,在我阳光明媚的笑语里蕴含着惆怅。我是一个幸运者,虽然我不能用辉煌来形容近十年来我的教师生涯,但我也的确得到了各级领导和许多老师特殊的关爱,我拥有好多好多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我作为濮阳的唯一参加省优质课比赛,作为河南的唯一参加黄河流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和其他五位老师一起代表中国大陆几百万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两岸四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和港澳台老师同台做课,作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在华东师范大学接受培训,在培训班上我代表语文班和其他班的老师交流汇报研究成果,我亲自接受过小学语文界领军人崔峦、蒯福棣老师手把手的指导,所有这一切彰显着我的幸运。也正是因为这一份稀有的幸运,让我曾一度迷失了自我,我羡慕与我同龄的王崧舟、窦桂梅老师,但如那般的幸运有几人能够负载?所以,我苦闷,我焦虑,我觉得自己站在一座高高的山上,前进有路,但那条路不归我自己掌握。那份彷徨和苦闷是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 可以说,《教师之友》就是在我的对自身发展的思考的视角达到最低限度的时候向我走来的,是在我大脑中对自身发展超越之路走入绝境的时候向我走来的。 它的脚步是那样的轻盈和安静,但这安静和轻盈带来的却是金风玉露相逢般的惊喜和陶醉。我忘情地阅读李玉龙、薛瑞平、干国祥等一大批优秀的人那根系教育、滚烫于心、紧贴地面、向上生长的理想。这荡漾在他们心中的勃发的理想,在我这里却成了一道开启心智的大门,那“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时迸发出的学习和奋进的热望让我熔化在这一本薄薄的杂志中,熔化在了那一篇篇理性的思考和生动的场景中。于是我知道了什么是“沉醉不知归路”。于是,我第一次带一本教育杂志出差,于是,我第一次在人声鼎沸的肯德基餐厅,笑语喧嚣的公共汽车上忘情地阅读专业,我深深地感到我的教师生涯因《教师之友》的介入而精彩,我的专业生命因为《教师之友》的融入而厚重。 的确,走进《教师之友》,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变化首先体现在淡化了技术的复制,关注了思想的提升。 这里我所说的技术,很大层面上指的是教学方法。难忘记,过去的十几年间,我们为了准备一节公开课,几个老师在一起挑灯夜战想点子,夜不能寐找方法。你老我新、你新我创、你创我亮的方法构建,关注的不是学生的学习,而是听课老师和评委的眼球和掌声。做课老师亦步亦趋,唯唯诺诺,费力讨神地建构起了线段式、直线式、图形式课堂教学结构。直到前不久,一说公开教学,立即跳入我脑海的字眼还是技术。但是经过这许多年的搜寻、借鉴和实践,哪里还有那许许多多亮丽的技术可供我们复制?看看薛瑞平老师的《赠汪伦》、《猴王出世》,看看干国祥老师的《丑小鸭》、《斑羚飞渡》,我不能不深思,他们的课堂为什么如此精彩隽永,大相无形?范美忠老师《也谈对干干课堂的评价》一文帮我解开了心中的迷惑,他是这样说的: 干干的课堂,体现的是诠释的语文,所谓诠释的语文,就是回到了高度的个体性、主观性、多元性、不确定性、对话性、生成性以及开放性,从而跟个体生命体验相关,这种不确定性和生成性以及思想和生命气息使课堂充满不可预料的创造的魅力,使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场。 这是一段十分拗口的文字,在进行了六遍深入的阅读后,我开始反思我原来的教学出于哪一个层级,我开始在大脑中建构“诠释性语文”的轮廓——“高度的个体性、主观性、多元性、不确定性、对话性、生成性以及开放性”是他的特点,“不确定性和生成性以及思想和生命气息将使课堂充满不可预料的创造的魅力,使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场”是诠释性语文所表现出的鲜活的课堂形式。而这种课堂形式靠的不是技术的煽情,它的建构来源于老师大脑中对语文教学目的指向的认识,也就是说来源于他的思想。技术的学习是复制,而思想的建构却着眼于创造。建构教育思想远比复制教育技术更重要,这是我走进《教师之友》获得的首次思想的提升。 如果范美忠老师的文章建构了我对语文教学的再认识,那么,那一组对以魏书生、于漪、钱梦龙“那一代”的深刻批判则进一步冶炼了我的思想,让我也走进了自我反思的历程。 是的,教育的反思是一种艰难的行为,因为,每一种反思都要触及到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抑或是自己抑或是别人。对自己的反思是一种切肤之痛,对别人的反思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所谓的反思就是批判!1997年,因年少无知我与北京文学组织的那次语文讨论擦肩而过。时隔七年,我看到了《教师之友》发起的对“那一代”名师的批判,就在那一抹厚重的“专题”中,蔡朝阳、景诵、白尘、卢军几位三十多岁的新生代的老师首先刊发文章,尖锐的指出了三位已经被神化、圣化的名师的教学要害,言辞之激烈,确很是少见。文章一经发出,即引起轩然大波。我的阅读地点是在飞驰的火车上,我字斟句酌地读、沉静理智地思、和魏校长热血沸腾地议。那是一种怎样的阅读呀,那是一种融入血液的阅读,那是一种怎样的思考呢?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思考。反对的文章,赞成的文章,一线教师的文章,专家学者的文章,好读易懂的一读而过,百思不解的反复咀嚼,二十多篇文章的学习既是一个静纳百川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极度提升的过程。到现在,文章中很多很多理性的语言还洋溢在我的心头: “任何陈旧和过时的思想都不可能长久地顶住新的需要”的箴言,让我明白了,与时俱进对于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对他们并不缺乏尊重,只是对他们的综合评价需要放到历史的长河中来沉淀,需要放到学术的天平上去考量”的思想,将送给我一双辩证的科学的眼睛,唐锋卢老师关于“复制式”语文能力的论述,让我警觉回首我的过去,陈亚东先生“范式”的解说又让我理解了批判对于科技进步、教学改革的重要。 二十多篇关于“那一代”的反思和批判,读得十分艰难,但艰难之中冶炼了我的思想,艰难阅读,值得! 走进《教师之友》彻底改变了我的阅读思路,这是在专业思想提升中生成的一个让我惊喜的“副产品”。解剖一下自己,我是最最不喜欢阅读专业知识的,每当拿到教育教学杂志,首先翻阅然后翻阅最后翻阅的一定都是教学案例,课堂实录,为的是偷得一点亮亮的技术。窃以为,多看课例也就如多背古诗一样,积累多了自然而然就达到了“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的境界。所以,才不去费力讨神地看那些所谓的教育理论。是李玉龙老师引我走进了理论的阅读的殿堂,他告诉我,一个老师,只有技术那会匠气十足,你的技术只有注入了思想,才能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于是,我读史金霞的自我解剖,我读茅卫东的反思批判;我读陈亚东的范式争论,我读唐卢峰的文化观察;我读叶澜教授的“生命课堂”,我读来自美国的黄晓星的主流、非主流教育;我让夏中义老师的科学精神纯净我的气质,我请肖川博士关于价值的认识引我走进教育的真义。这些文章的阅读难度非常大,但是我不敢放下手中的书,我不敢停下手中的笔。因为深深地明白,这些文章我之所以读不懂,是因为我的大脑中在这方面是空白,我相信,能读懂一点我的认识就会提高一点。在这一段时间的阅读中,我真切体会到了什么是“啃书”。就这样,我陶醉在有坡度阅读的领域,六十度角、七十度角,八十度角的文章我都阅读了,都深入骨髓的阅读了:那字里行间密密麻麻的小字记录的是我的迷惑、我的反思、我的顿悟、我的感想、我的批判、我的计划。阅读反思反思阅读,数遍的反复以后,别人的文字就这样融入我的血液、我的生命,就这样真正的属于了我! 如此读的多了,我的眼睛也变得更挑剔了,我不再喜欢儿歌式的文字,我开始欣赏中学老师、大学教授的大气与沉静。小学、初中、高中,虽然学段不同,但却不存在教育思想的反差,有的只是同一思想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深度的差异。读这些高水平的文章,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高屋建瓯的妙处之所在。正如管建刚老师指导学生阅读写作时所说:学生要想写好作文,读书是必需的途径,但读什么书呢?首先,绝不是什么优秀作文选,因为,作文选上的作文是小学生写的,在老师的眼里是优秀,是满分作文,你读它,学习它,学七成只有70分,学八成只有80分。要想使孩子真正具有优秀的作文能力,一定要读真正的书,作家的书,流传已久的书。作家的书在老师的眼里是200分的。孩子读这种书,学五成也是100分。所以,我们老师也一样,应该读有坡度的文章,读流传已久的书。那样即使学五成,我们也可得到100分。 相当长的时间阅读专业,让我觉得自己的内心变得越来越理性,我感到,有一棵大树在我的脑海中生成,但,遗憾的是,它每一次生成的都是一根或直或弯或粗或细或冲天或下垂的条条枝干,那粼粼的虬枝,让我感受到了苍劲挺拔的美,但我不怎么喜欢,我是一个感性的人,我喜欢枝繁叶茂,鸟语花香。而这些,我只有到名著中去寻找,让它们那历经时间的冲刷积淀下来的美丽的文字来为我的生命之树注入春天,于是,在这一种急切的企盼中生成了阅读名著的愿望。在薛瑞萍老师读书笔记的引导下,我开始观察鲁迅的《野草》,开始步入狄金森的诗园,我在《苏菲的世界》里徜徉,在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汲取营养。沉醉不归,乐此不疲。5月12日,在参观红旗渠回来的路上,伴着电视中美美的歌曲,我美美地陶醉于《茶花女》玛格丽特的绝世容颜和悲惨命运之中。反复的阅读震撼我心灵的段落,投入的背诵荡涤我思想的文字。“我是相信一滴水能反映大海的那种人。孩子是小的,但他包含着成年人;脑袋是小的,但它蕴藏着思想;眼珠只是一个小圆点,但它能一览无余的看到整个世界。”多么优美、多么富有哲理的文字,如果轻易地放走它们,那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除却背诵无选择!就这样,不同名著中的不同名言在不同的地点、用不同的方式融进了我的思想,每融入一点,我都能感觉到心中的那棵满是虬枝的大树正在一片一片地生长出嫩嫩的绿叶。我开始体会到薛瑞萍老师的读书感受:名著渊深广袤,雄浑朴茂,如精金美玉,如高山大海,是一片沉睡的沃野,你在那里付出的每一份心力都将获得回报。 专业阅读必不可少,文学滋养尤为重要,如果把教育理论建构的看作骨架,那么文学阅读生成的就是血肉,骨架和血肉相依相偎,才能让我们拥有完整的生命。这是我在阅读中生成的深刻的感受。 有人说,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选择又决定了我们三年后的生活。 老师们,为了三年后我的生活依然丰富多彩,为了三年后我不被社会、被时代、被学生、被我的孩子所淘汰,我把读书作为我今天的选择。我对自己说:在以后的日子里,即使蜘蛛网尘封了我的炉台,即使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会固执的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沉醉读书,相信未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15:04 , Processed in 0.23837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