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61|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教师之友网》向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候选人致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0 08:1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候选人产生  2013年04月01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致读者
  他们是一线教师、教研员,他们是学校校长、教育局长,他们是写故事的人,也是写未来的人。因为生命中得到过书籍的润泽,所以他们深信,读书是件美好的事情。于是,他们用各自的方式,以恒心和智慧将“读书这么好的事”让更多人知道。
  经过读者推荐、专家推荐及个人自荐,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候选人现已产生,2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候选人成为热忱推动读书者的代表,这是他们的荣光,也是所有为推动读书鼓与呼的积极分子的荣光。我们将根据专家评审委员会的意见,从候选人中遴选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其余十位将获得提名奖。评选结果将于4月22日揭晓。
  候选人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李  华 福建师范大学附中教师
  卢化栋 甘肃省庆阳市教育局局长
  周其星 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教师
  张干萍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发展研究室主任
  敖双英 湖南省桃源县茶庵铺镇中心小学教师
  蔡  明 江苏省张家港市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
  刘长明 北京景山学校小学部教师
  童喜喜 儿童文学作家
  汤  勇 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局长
  史金霞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教师
  常亚歌 河南省济源市教育局名师培养工程办公室主任
  潘国英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教育局局长
  孙明霞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学院附中教师
  陈  旭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新生路小学校长
  凌宗伟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校长
  权  晔 北京市第109中学教师
  常生龙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
  陈  煜 新疆奎屯市第八中学教师
  徐锡华 山东省日照市教科所所长
  朱爱朝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小学党支部副书记
  《中国教育报》2013年4月1日第9版




2#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08:11:09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08:13:01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08:16:33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图书出版人吴法源:读书铸就教育梦 2013年04月01日  作者:吴法源   来源:中国教育报
  因为从事教育图书出版的缘故,我有幸和一大批优秀教师深入接触。他们都很有个性,在不同的领域获得了成功。除了教师,他们还有个共同的身份:读书人。在读书方面,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1993年9月,钟志农放弃了黑龙江某垦区教育局局长的职位,回到浙江富阳市当了一名历史教研员。他敏锐地意识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未来趋势,矢志投身于此。50岁时,他开始系统地阅读心理学著作,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举凡社会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学校社会学、哲学等都在他的系统阅读范围内。十余年间,他出版专著、主编教材20余部。2012年,他的专著《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出版,书末列出的参考书就有97种之多,由此可见他的阅读之广、积淀之深。为了追踪心理学前沿理论,钟老师每年都自费参加高端心理进阶培训班。因为阅读,他迅速成为中小学心理辅导领域的专家,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首届“十佳专家”等。2012年春,我到他家中拜访,只见到处是书柜,他的书房堪称一个小型心理学图书馆。他说:“人生很短暂,好书跟人一样,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我不想带着遗憾离开。”
  如果你听过华应龙老师的课,一定会讶异,小学数学还可以这么上:有数学味,更有文化味。如果你看了华老师的书单,更会惊奇于这位小学数学老师的阅读厚度:他读《老子》到了痴迷的地步,书中批注密密麻麻;他读《创新启示录:超越性思维》后,把极限思维运用到教学中。读到什么书,他都想着怎么迁移到数学教学上。因为爱读书,他迅速成长为特级教师。到了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工作,他仍然爱读书、爱买书,每月去一次西单图书大厦,每次都要花掉三五百元。出差在外,他不逛公园,一定要逛新华书店。他坚持不买车,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在地铁里、公交车上,他都会从包里拿出一本书翻看。有不少老师说:“我们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读书。”华应龙老师则说:“因为没有时间读书,所以我们工作很忙。”
  余映潮老师1980年代初曾在湖北监利县做语文教研员。2009年我供职的杂志向他约稿,请他以最短的篇幅介绍他的成功经验。余老师以一篇数百字的文章交稿,让我豁然开朗。这篇文章名为“研究名师,发展自己”。文中说,他曾坚持数年,研究中学语文界的名师:胡明道、于漪、钱梦龙、魏书生、宁鸿彬等。余老师系统地收集、阅读他们的著作、文章和教例,综述、评点、比较,苦心孤诣,乐此不疲。因为系统研究型的阅读,余映潮老师自己也终成中学语文界的名师。他说,他的阅读就是用“大量”来表现“力量”。
  1997年,夏昆老师担任一个全校最难缠的班的班主任。困境迫使他开始关注教学、想办法提高水平。他遇到了学校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老教师——何瑞基。他问何老师:“要把书教好,有什么捷径吗?”何老师的回答让他醍醐灌顶:“有什么捷径?唯一的捷径就是读书!”在何老师的指导下,夏昆从1998年开始阅读《二十四史》,十多年来,他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证实了,读史的确能使人明智,更能使人博大,使人清醒。夏老师的课堂也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学生对他由佩服而喜欢。夏老师也将自己的读书笔记结集,先后出版了《率性教书》、《唐诗的江山》。是什么使一个“无水平、无资本、无成绩”的“三无”教师(夏昆语)蜕变为一个深受学生欢迎、博学而自信的教师,夏老师说,他的绝活正是读书,也只有这样的“绝活”,才是真正对教育教学、对学生有益的。
  在中小学,还有许许多多热爱阅读的老师。在我有限的视野里,这个名单就可以列出数百位。他们有的已是著名教育专家、名师,如于永正、李希贵、吴非、吴正宪、程红兵、窦桂梅、李镇西等;有的是近年来异军突起,广受欢迎的青年名师,如常丽华、管建刚、陈宇、李虹霞、魏智渊、王小庆等。如果要总结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我想一定少不了阅读。他们不求闻达,读书只是为了丰富自己,进而帮助学生。他们就像暗夜里亮着的一盏盏灯,因为有了他们,学校有了书卷气。
  当前的教育正发生着静悄悄但快速的变化,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需要好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以便透彻地认识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了解这一代儿童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况。我们需要各种专业技术、方法,以应对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体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因为种种原因,教师的职前教育并不完全令人满意,许多大学毕业生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就走上了讲台,教师培训也容易陷入形式主义,作为学校和教育部门,推动教师阅读,以阅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就显得格外必要和紧迫。许多地方教育部门以“读书工程”、“师生共读”、“图书漂流”等形式开展读书活动,倘能坚持三五年,这些地方的教育一定会发生内涵上的巨大变化。许多学校建设温馨的阅览室,为教师订阅书报刊,成立教师读书会,建立读书论坛、博客,给教师发购书券,奖励发表文章的教师,为教师举行读书报告会,邀请专家一对一指导,等等,学校面貌都因此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对于偏远地区和一般学校来说,尤其需要重视读书,有充足的好书,有浓郁的读书氛围,偏远的乡村学校一样可以办世界一流的教育。
  教师爱读书,学生也会受到影响,进而爱上读书。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爱阅读才有好教育,读书方能铸就教育梦。(作者吴法源系教育图书出版人)
    《中国教育报》2013年4月1日第9版




5#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09:01:44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中国人阅读率很低?

 在美国和日本阅读率都很高,地铁上飞机上休闲间都能看到很多人手拿一台kindle 或者实体书看书,在美国kindle的销售量是很高的,而国内很少有人用电子书工具,甚至有很多人不知道kindle是什么。日本的地铁上也是很多人拿着小开本,在国内的地铁上很少有人看书,网上雷人视频倒不少。我每次坐飞机往返美日中,大多数美国人都会看书,而大多数中国人只是睡觉和拿着ipad看电视剧。以前也看到有过相关统计说在美国和日本等国的阅读率比中国的高了不只一点点。

  PS:明治年间,俄国人梅契尼科夫在经过常年客居欧美的生活后,于1874年来日本教授外语,后来写有《回忆明治维新》一书。他在书中写道,日本的苦力、女佣、马夫等社会底层人民也常常拿着书看,尽管那些小册子多是通俗小说,但这样高的识字率还是令他吃惊。和在西方国家的切身经验相比,他不吝称之为“异常”。

  那个年代没有电子书,日本一样有很高的阅读率,为何?

  回答一:张英锋

  其实和经济落后、生存压力没有任何关系,恰恰相反,越是渴望改变现实、渴望在竞争中胜出的人,越是应该看书学习,以提高个人的筹码。提问者补充的明治维新的例子就很好。

  核心是阅读动机,中国人在应试教育中将阅读的乐趣消磨殆尽。

  我观察过很多新进公司的员工,当离开学校没有应试压力后,再也不看书!因为应试是一种奖惩手段,逼着很多人看书,但是当奖惩措施没有后,看书的动机就丧失了。

  爱读书的人,他们读书的动机在于阅读的乐趣,是可以持久的。

  其次是阅读习惯,从小到大就没有形成阅读的习惯。

  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形成习惯很重要,在家里,家长如果不读书,整天赌博、看电视、闲扯,怎么会让孩子喜欢读书?当然,这和文革有极大关系,10年,可以让整个民族失去阅读习惯。

  在学校,教科书或教辅书的可读性太差,无人愿读,但为了应试,老师家长又反对看课外书,所以学生无书可读。读书成了剥夺个人自由的代名词。更可怕的是,一听要看书,就有抵触情绪,就觉得很累很无聊,就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形成了条件反射!

  所以你在火车上、飞机上、汽车上,中国人宁愿睡觉、打牌、闲扯,也不愿意读书,大家都想休息一会,这是仅剩的自由。

  但有读书习惯的人恰恰相反,在这些环境能做的事很少,肉体上虽然没有自由,但读书可以使自己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徜徉在思想的王国,乐趣实在太多。

  最后是阅读环境,缺少多方面的正面影响

  读书是需要环境支持的,家庭藏书量是关键的因素。家里如果有大量的书可读,孩子自然会去读。但很多家长是家里没多少书,又不愿意给孩子买书,理由是“买了孩子也不看,纯粹浪费”。其实孩子有没有买书的自主权,如果书是孩子自己选的,读书可能性很大。

  如果在公共场合,当你想读书时,就有人鄙视你装B,在众人面前表演爱读书。为了不虚伪,只能不读书,虽然时间浪费了,但至少自己没被周围的人鄙视。

  结论:中国人潜意识里认为读书是剥夺个人自由,不读书就是重获自由

  但在正常国家,读书是获得精神自由的途径,阅读习惯是改变命运和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素质,从家里到公共场所都是适合读书的环境,大部分人都在读书,你不读书说明你素质低。

  但在天朝,读书人就是书呆子的代名词,多可悲。

  值得庆幸的是,有网络。大家之所以愿意上网,就因为上网是一个完全自主的阅读过程,想看什么就看什么,这是一种享受自由的过程,也满足了现代中国人对信息的渴求。所以沉溺于网络不一定是坏事,网络文学这不也发展起来吗,知乎这不是也有了吗。所以网络不是阅读的竞争对手,只要在获取知识,用什么方式并不重要。

  回答二:清流

  我说这个可能会比较挨枪,但首先我觉得我们和外国人阅读率上的差距确实有,但没有那么离谱,而且这其中也有很多原因,并非国人是否好读书,还要看是哪类书、哪类读者。

  就我在美国的感受,美国虽然普通大众都读书,但多是读通俗小说,就类似于咱们大众读些鬼吹灯、盗墓笔记、还珠格格、我拿什么拯救你XX之类似的,他们是捧着书读,那我们的读者在天涯上追连载也追得很奋力啊,追着打着作者要看啊。一个是纸媒,一个是网媒,所阅读的内容数量和质量上其实没有那么显著的差异,并不是捧本实体书才叫读,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其实阅读差距不大。当然,对我们的书商来说,由于这类书民间阅读量最大,在网上却可以大量免费读到,对他们的收入冲击是挺大的。(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我们网上盗版成风,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图书审查制度太复杂,作者折腾不起,干脆发在网上,一样出名嘛~)

  实际上会去读 non-fiction,就是非小说类读物的,属于纽约时报畅销榜上的那种(就是说不是小说,但通俗易懂、内容浅显、朗朗上口……比如什么中国不高兴、微表情、味道台北之类),美国这边基本以生活已经比较稳定的中产且有过较高教育经历的人群居多,这跟我们读这类书的读者群也差不多。但不得不说,美国整体这个人群占人口比例比我们大太多了,所以从阅读非小说类读物的经济和教育基础上,我们跟美国有差距,经济教育达不到那个程度,又一定要我们的国民跨社会阶层、跨教育程度读书,这就有点难度。

  实际上真正在读有学术性、有深度、教育学习内容密度高的书的,哪个国家读者都不多。美国这边多数也就是你干哪行,读哪行,做美术的呢,家里总得有几本设计、画册什么的,做编程的呢,家里总得有几本JAVA、C++什么的吧,跨学科读学术书的则少之又少,专有名词你也看不懂啊。真正藏书殷实,而且藏的书多数还是读过的人家,在哪个国家所占比例都很低。当然,我们文革时候又干掉了一批这类人,加上我们很多大学图书馆不开放,公共图书馆学术类藏书经常没有介绍信还不外借,可是学术书一般又比较天价,普通人即使有兴趣也买不起、没有地方去看,日常生活中无从接触,阅读上有差距也就没办法了。总不好让人家为了读书倾家荡产。

  最后就是,那总体上来说,我们跟美国读书还是有差距的,就是我们的教育不鼓励读书。我记得在美国小学实习,一年级老师就教给小朋友:读书很重要,但是也很不容易,所以我们要怎么办呢?就要多读。并且美国的教育整体是建立在阅读+讨论上的,而非授课+考试上的。小孩子从小阅读量就大,学习主要靠读而不是靠听,长大了让他业余再读点轻小说,小case嘛。但即使这样教育出来,也有一出校门就再也没读过书的人,因此也不得不说,阅读上还是有个人差异的……

  回答三:张佳玮

  谢邀。

  我国历朝主流观点,读书都是求仕进、求就业、求显达,大家都习惯把读书当苦差,不复享受了。

  我国近年对读书人、理性和知识这些东西,相当不友好,而且是自上至下的不友好。朝廷简直就差打出字样“尔等不要读书,或者只许读朕允许你们读的书”了。

  我们接受的教育里,很少教导人如何寻找好书,并从中获取乐趣。

  读书并不是能“立刻收获快感和优越感”的事情,相比于看电影和打游戏。

  所以了:读书既然是件苦差,乐趣来得少又慢,读书人本身又容易被当怪物,自然阅读率就低了。

  换个例子。如果你每次行房之前,都被父母要求“要光宗耀祖,要后继有人”,而且大家还要指点“这个人很奇怪哎,老是喜欢行房却又不生孩子”,最后你行房的对象还不太美丽性感,久而久之,你也会变成性冷淡。

  来源:知乎
6#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01:27:3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教育报》:虚构的生活


       疑是可以继续读书,疑是一个阅读者,他就是我,我又是书中的主人公。我阅读时成为书中的人物,我以书中人物的方式不停地铺陈自己正在展开的故事。如果没有出差错,我就会坐到靠东面阳台的房间,即使是在大白天我也会打开台灯,灯光让人不孤单,同时有一种故事继续下去的氛围。我从来没有试图摆脱这样的局面:一个人坐在两排书之中,近旁的书甚至会碰到手肘,我暂时不会想到那些更远更宽阔之处,如果要看风景,我也要侧过身去,或者走到阳台外,这样的事情在我坐到桌前之后,很少发生。这里似乎只有一种接着写字的气氛,吐出我的精神负担,不再感到厌恶与疲劳,这就是我一定会选择的工作。

     坐到桌前时我和社会、教育之类的关系往往立刻变成了罩着一层纱布,你可以看清,但你不必看清的关系。我就是喝水,也与在其他地方喝水不一样,玻璃杯子放在我可以毫不费力就能拿到的地方,灯光也映着它,水喝了多少,一眼就看得出来,更重要的是,我一般是一小口一小口的喝水,一点也用不着着急,很可能这就是一种家的感觉,一切都变得松软、知悉。我不须像用力骑单车那样,维持着车辆不倒下来。

     我想到我也身处其中的一个松散的读书组织,姑且也把它称为“组织”,就像真的是“组织”出来那样。一群人,前前后后始终有十来个人坚持着共读一本书,就是在“规定”的某个时间中各自读着同样一本书,然后再聚集在一起分享已读的心得。有时有个指定的人做着发言,其他人再作补充,有时则是大家随意地轮着说。还经常在共同的网络中,和更多的也读着这本书的人,根据事先拟定的题目,自由的互动——你想问什么都可以,你想说什么都可以——不经意之间,时间过了六年,同读的书也积下30多本,为书写下的笔记则有650多篇,还进行了26次月谈会,21次的在线讨论——统计这些数字使人有种地主老财般的幸福,数字总是越数越多,那些书带来的愉悦感有触觉的、听觉的、视觉的,一直回旋在那里,某些精神的享受大概也靠得住,就是靠不住也不要紧,你知道一件不是一定更要做的事,它已经不声不响做了很久,具体的生活暗暗扩充了又一个边界,那里原先空无一人,之后,定会有所不同。

       略为有点奇怪的事,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增加,很多同读者都记下了这件事:从第一次月谈会开始,每一次聚会几乎都伴随着一场雨,有时只勉强下了几滴,像是善意的问答:“下雨了吗?”“下了,就是下几滴你也可以看到。”有时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一直下到积在地上的水都要淹过半个汽车轮胎,终于有人怎么也到不了聚会的现场。还有一次,早已约好的那天刮起台风,聚会只能延期。更惊险的一次则是相约上午在福州城北的金鸡山公园“映山红”茶馆会合,没想到,早晨的风雨竟造成了茶馆边上山壁滑坡。——这样记录下的“事件”近乎虚构,空虚的生活,也许就需要你在记忆中补充这些时间、地点、人物、故事,你如果翻开了一本书,不管它说的是什么,它都还在继续记着自己的“下一句”。
有人说,你们应该为书经常聚会,尤其是在久旱缺雨的时节。
有人问,你们又因为书到底获得了什么——这样的获得最好一句话也不要说。

      不说:坚持——这个词多么奇怪,不说收获、功德、惬意,现在仍然说说“虚构”,某种凭空而来,近乎毫无来历、也不知将来去处的生活,也许是最值得过的:一种“自我虚拟”使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阅读时成为第二作者,在场的“绿色植物”,不断从空气中“攀附”出可能的图景、家园、祖国,同时对它自己而言无论声势多么壮观,对更多的人而言则是悄无声息、匿名生存的状态。我乐于对之尽力想像,这个世界有种种奇妙,有的人是因为对密密麻麻的文字不读不看而走到一起的,有的人则把“全然利己”的“博学”的幻觉,看做世上唯一的光照耀着自己——所有的书都没有结尾,所有的文字都在另一些文字中继续回响。
7#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01:35:32 | 只看该作者
“笨”的人才能做持久的事
一个民间读书会的六年
日子一天一天地走,书要一页一页地读。(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王珺
  3月2日一早,福州三中金山校区教师陈蕾拎着亲手烘制的生日蛋糕兴冲冲地来到福建师范大学附中小礼堂,这里,一场特殊的生日会——福州“1+1读书俱乐部”六周年纪念活动正在举行。为什么选择六年这个节点来纪念?“1+1读书俱乐部”创办者、“生命化教育”倡导人张文质不无幽默地解释说:“原因很简单,五周年时我们忘了这档事,等到十周年,时间又太久了,就选六周年吧,算是一个分享与自我鼓励的仪式。”
  怡情与随性、分享与鼓励从一开始就成为这个“低调开张、高调坚持”的读书会的基调。六年来,读书不断,活动不断,人员的流动也不断。有人走了,就走了,有人走了,又回来,有的人后来来了,一直还没走。
  因为相信无论参与多久总会有些收获,所以这个读书会正如创办者所希望的,在“书目自订、经费自理、自主参与”的“自助”原则下一路坚持下来。
  六年,在人的一生中也许算不上太长,但对于一个自发组织、自觉坚持的民间读书会来说,可谓“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其间的冷暖甘苦,其间的挣扎守候,其间的付出回报,只有亲历过、坚持过的人才品得出个中滋味。
  读书所给予的勇气
  “因为读书和组织读书,你看起来完全不同于一般的中学教师。”这是北师大哲学与社会学院程光泉教授对福建师大附中教师李华的印象。而在张文质看来,这是读书之后的必然结果——“因为阅读的引领,教师自然而然由单一的现实中人,逐步汲取‘理想中人’的气质和内涵。”
  张文质在为本报撰写的《读书:改变你精神世界的分子结构》一文中详述了“1+1读书俱乐部”的“前世”:2007年1月23日晚,在生命化教育群组每周一次的网络在线讨论过程中,福建师大附中的李华老师建议在福州成立一个“自助式”的读书俱乐部,我当即在博客上作出呼应。经商议决定把俱乐部命名为“1+1读书俱乐部”,意为每个人建一个教育博客,每个月读一本书,每个月开展一次“1+1”的读书活动(第一次为领书、导读,第二次为专题讨论),通过读书影响一个朋友、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个班级、一所学校……
  2007年2月10日上午,“1+1读书俱乐部”在福建师大附中图书馆正式开班,张文质和福建师大文学院的余岱宗博士为来自福州的20余位中小学教师导读了美国著名教师培训专家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3月2日晚7:30开始了对这本书的在线讨论,参与者除了俱乐部成员,还有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他们自发地坐在电脑前,热烈、深入地讨论该书读后的感想及困惑,据统计,当晚发言的达700多人次,点击数超过3000次。又过了两周,俱乐部成员聚首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畅谈读这本书的体会和感受。随后,是博客上不断上传的读书笔记。
  对于许多教师来说,教育类的书籍比较“难”读,而专家的导读和“读友”们的互相鼓励、互相督促,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艰涩,增加了趣味。
  福州教育学院教研室副主任杨继红称自己从一开始的怕完不成读书任务、怕看不懂所指定书目、怕被“开除”,到现在的心态年轻、慈悲为怀、看轻功名,“读书使我转向自我、转向内心”。她甚至慨叹:“如果这种读书经历能提前二三十年,我的生活和工作一定会更美好!”
  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几乎每次月谈会都会下雨。大家笑着将其归罪于李华博客的名字:“谁让你叫‘风雨中的美丽’呢?”
  32本书,650多篇读书笔记,26次月谈会,21次在线讨论,这些数字搭上每一次聚会所经历的风雨,搭上来自各地之专家学者的精彩导读(由于经费自理,所以专家均为义务讲座),搭上因书结缘的美丽邂逅(俱乐部中一对年轻人于月谈会相识,并在西湖月夜下的水心桥见证爱情)……写就了这个以教师为主体的民间读书会的“今生”。
  “福州1+1读书俱乐部的六年里有我的三年,时光日历里的故事很多,美好的回忆很多——读了一些书,写了一些读书笔记,认识了一些名师,带动了几位同事。”这是女教师陈蕾参加“1+1”之后的“时间简史”。每个读书会成员的日历上,都和她一样,留有读书的痕迹。
  因为陡峭,所以高贵
  不特别邀请谁,也不勉强什么人参加,张文质希望这个读书会完全是自愿者的集合。组织的“松散”使人舒适,但如此缺乏组织结构的团体何以坚持?“活动的召集人十分重要,一定得是个一条路走到黑的铁杆分子,不管情况千变万化,他都只做一件事。‘笨’的人才能做持久的事。”张文质说。
  李华就是这个“一条路走到黑的铁杆”。
  当了20多年政治教师,现为学校教研室主任的李华,理想是穷尽一生才智去“缔造一片晴朗,让纯洁的心跳跃在无云的天空”,始终自信、沉着、冷静、乐观地把每个学生都看成一个新的世界。她说:“自2005年12月让自己的灵魂在成长博客‘诗意地栖居’,年逾不惑的我的成长堪称飞跃。”
  她在一篇博文中写道:“读书是很个性化的行为,读什么、怎么读是自己的事。过去,我喜欢读散文、小说等文艺类书籍,而对教育类书籍缺乏兴趣,很少涉及。平时更多是凭经验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这些个人的经验、反思和顿悟,鲜活质朴却零散琐碎。20多年的教师生涯告诉我,自己摸索获得的经验是宝贵的,但仅靠个体经验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缺乏科学理论支撑的教师专业成长是艰难缓慢的。”
  作为中学教师,她感到自己迫切需要理论的引领。
  谈及初衷,她说:“与其说当时提出成立区域教师读书俱乐部是我的‘一闪念’,不如说是在网络交流过程中目睹张文质、刘良华、周彬等教育学者尽心尽力推动中小学教师读书、帮助老师们尽快获得专业成长的热忱让我感动,也激励着我在自己读书成长的同时能为促进更多教师读书成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作为读书会的发起者,大家推举李华担任“班长”,而她在愉悦地为大家服务的时候,总是满足地认为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为了督促自己而督促别人才使自己能够坚持阅读、反思和写作”。她坦陈:“这几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重,但不仅没有因此产生职业的倦怠,反而更加豁达乐观,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日益充实和强大。”
  由于俱乐部没有严格的准入制度,2009年开始,先是小学老师来参加活动的渐渐稀少,后来初中老师也来得越来越少了。能够坚持读书并撰写读书笔记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以《杜威教育名篇》这本书为例,只有李华、杨继红、肖晓云、廖旺华、林晓枫、陈琼英、陈蕾和傅润生少数几个人在坚持。这使“班长”李华猛然惊觉,原以为平坦的教师成长之路因为“坚持”突然变得崎岖和陡峭起来。
  一篇题为《因为陡峭,所以高贵》的影评提出“陡峭造就了高贵”的观点,李华由此联想到了教师读书。
  “陡峭造就了高贵”,原来寻常的教师读书写作在当今浮躁、功利的现实社会中变得罕见而高贵起来。就像“高贵的人绝对拥有高贵的爱情(他可以使对方也变得高贵起来)”一样,高贵的教师也绝对拥有高贵的精神(同样他可以使他的学生也高贵起来),而高贵的精神必然陡峭,“因为其卓尔不群的高度注定了它的艰难曲折”。
  “1+1”成立四周年时,张文质曾问李华:“如果俱乐部只剩你一个人了,你怎么办?”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是读书俱乐部中最大的受益者,无论如何我会坚持下去的。”
  凭借书籍自身的魅力和这份读书所给予的勇气,福州“1+1读书俱乐部”最终走出低谷,并且将一种读书精神和方法辐射到全国各地多所中小学,福建师大附中、福州时代中学、福州格致中学、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福州屏东中学、福州井大小学、福州康桥中学、福建师大文博附中等福建省内的十几所学校及湖北、江苏、四川等省外数十所中小学都相继成立了教师或学生的“1+1读书俱乐部”。南北遥相呼应,一起读书。
  读书是一种自我成全
  “1+1”成立之初,张文质对俱乐部成员提了五点建议,李华和“读友”们时常拿出来重温:
  一、张老师说这个俱乐部是我们自己组建,自己要参与的,但一个月读一本书其实也不容易,教学需要勇气,阅读也需要勇气!
  二、张老师希望我们不必带着“任务”去读,也不要急着为写作尤其是“写论文”而读,让我们先把这样的“任务”放一放,包括把自己的“定见”与“经验”也放一放,让我们直接进入文本,与作者相遇,与自己相遇,在克服最初的阅读困难之后,我们会慢慢地获得美妙的发现与惊喜,其实每一本书都是需要阅读者重新“写作”的。他还希望我们在阅读时多多抄录,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还要多与自己对话,也就是多写一些阅读札记,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轻易放过自己的阅读体验。
  三、张老师建议,在阅读时不妨多多联想、回忆,放任自己阅读时引起的触动,回到记忆,对已经过去的生活重新理解,重新判断,获得新的经验,产生对生命更多的珍惜与热爱之情。
  四、张老师说我们的阅读还要反观自己的教育实践,这样的反观也就是直面我们的困难与恐惧,在反省和自我哺育中,去增强教育的智慧,真正成为“自己始终在成长中同时又能帮助学生成长”的人。
  五、张老师希望我们有勇气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与更多的朋友交流,也要有勇气在讨论现场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这些声音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舒展,生命的意义首先就在我们所选择的生活,这样的“生命表现”也许就是我们能够获得的一种幸福。它一定是自我添加与自我成全的。
  “1+1”成立以来,大学教授黄克剑、余岱宗、林少敏、孙绍振、钱理群、程光泉,中学特级教师陈日亮、王立根等都曾义务来讲学。
  在六周年纪念会上,福建龙岩市永定一中教师廖旺华发言细数“1+1”带给他的美好:“2007年7月我荣幸地成为了‘1+1’的一名远程会员。”之后他便坚持参加网络在线讨论交流,还三次赴福州参加了“读书月谈会”。每一次的读书聚会总是笑声不断,掌声不断,始终洋溢着温暖的气息——这令这位来自龙岩老区的教师印象深刻。
  无论是“大”教授还是“小”教师,因为书,因为分享的冲动而坐在一起。这景象,何等美妙!
  每当点开“1+1读书俱乐部”的博客页面,毕淑敏的那段话便跃入眼帘:“日子一天一天地走,书要一页一页地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地读下去。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现出来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3:57:48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揭晓 2013年04月22日  作者:郑国民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者按
  伴着花香和书香,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正在向我们走来。
  在这特别的日子里,由中国教育报主办,全国中语会阅读推广中心、商务印书馆协办的寻找和宣传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活动进入华彩乐章。4月23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校长凌宗伟、福建师大附中教师李华、甘肃省庆阳市教育局局长卢化栋等十位2012年度读书人物将聚首北京,参加《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发布暨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揭晓仪式,并与全国中语会的部分教师分享阅读推广经验。同时,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教师史金霞、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朱爱朝等十位老师荣获提名奖。
  自2004年起,中国教育报每年推出推动读书年度十大人物,主要包括地方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教师、教研员等。他们是中国教育报在基层采访中发现的推动师生读书的典型,他们就像种树的人,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种植书香、种植希望。
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名单
  (按姓氏拼音排序)
  蔡  明 江苏省张家港市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
  常生龙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
  李  华 福建师范大学附中教师
  卢化栋 甘肃省庆阳市教育局局长
  刘长明 北京景山学校小学部教师
  凌宗伟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校长
  潘国英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教育局局长
  童喜喜 儿童文学作家
  张干萍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发展研究室主任
  周其星 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教师
为中国而读
  记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文件曾写道,阅读是每位公民的权利,任何国家都应保证公民享有这样的权利。也有人说,阅读是破解一个民族文化密码的过程,也是继承和创造民族文化的过程。如果要想毁掉一个民族,首先要毁掉其语言,进而破坏这种语言的阅读能力。大家熟知的《最后一课》,在早期选入语文教科书时,有的版本的课文题目为《割地》,其课后练习设计之一是如何理解“失地之痛”和“失语之痛”。《最后一课》之所以被选入很多国家的教科书,是因为这篇课文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语言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同样,我们也可以联想到阅读能力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价值。
  20世纪末,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作了题为《美国阅读挑战》的动员报告,这个报告的目标是让美国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具有独立阅读能力。为此,联邦政府拿出巨额资金来支持这个行动计划。鼓励大学生志愿者进入家庭与孩子们共同阅读,这些志愿者要想参加行动计划,必须经过事先培训,比如知道孩子最喜欢的读物是什么,以及孩子阅读存在哪些心理障碍等。为什么当时提出这样一个计划?克林顿总统说,为了迎接21世纪的到来,美国要想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美国要想在21世纪保持领先地位,要从小学阅读开始抓起,保证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具有独立阅读能力。
  我之所以对这份资料如此感兴趣,是因为当时我国开始研制新世纪语文课程标准。为了解世界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进展,更好地理解美国为什么这样做,当时我特意把这个计划的所有资料翻译成中文,其评介文章《“美国阅读挑战”及其启示》发表于《学科教育》1999年第10期。
  对语文教育而言,把阅读提高到关系一个国家未来、民族前途和未来公民素质的高度,一点也不为过。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们知道,一个人在开始阅读之前,认识的是现实的世界,而阅读为孩子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这个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无限的想象、无限的乐趣。这扇大门的开启,让孩子的精神世界具有了多样性和丰富性。让孩子在二年级末达到独立阅读程度,为保证我国未来的公民在世界范围内拥有足够的竞争优势提供了基础条件和可能。
  按照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二年级学生应该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会写800个左右汉字。经过统计,这样的识字量能够覆盖日常出版物特别是儿童读物90%以上的字。或许有人会问,如果达到这样的目标,是否就可以认为学生具备了独立的阅读能力呢?其实不然。因为一定的识字量并不等同于一定的阅读能力,识字量要转化为阅读能力,还需要相当复杂的过程。就以任何一套目前使用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来说,希望一二年级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上的一百多篇文章(有的教科书前四册的课文数甚至还不到一百篇)就形成独立阅读能力,只能是痴人说梦。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语言材料中逐步感受、理解所识的字,才有可能形成阅读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保证学生的阅读量?这不仅仅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任务,政府、社会和家庭同样承担着重任。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热心推动读书的个人和组织。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是一个社会团体,在教育和文化建设中,理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商务印书馆的鼎力支持下,中语会成立了阅读推广中心。阅读推广中心的成立,缘起于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孟素琴老师推动读书的感人事迹。在河南,孟老师凭着对教育的热忱和执着,在阅读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她因此入选了中国教育报2011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今天,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在全国各地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热切关注下揭晓,这是一次对执着于推动读书者的表彰,也是对创建书香校园、书香社会的有力倡导。无论是阅读推广中心的成立,还是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的评选,在我看来,都是个美好的开始。愿越来越多的校园真正成为读书的地方,愿越来越多的人能感受到读书的力量。(郑国民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
    《中国教育报》2013年4月22日第6版




9#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3:58:12 | 只看该作者
蔡明:阅读存在的地方就是一所迷人的学校
生态语文团队领衔人,一直致力于“阅读生态文化”的建构、推广和实践。
  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的儿子,爸妈让我在大跃进年代出生,命运又使我的中小学在“史无前例”中匆匆走过。1980年,我从中师生变成了偏僻乡村的一名中学语文老师,窘迫工作的尴尬,便开始了漫长的向书“乞讨”的生活。
  1985年春天,我任高三班主任,白天忙于学生,备课时,为了一个典故到处翻查资料不着,求人无门,急得常常想哭。晚上,前半夜完成练习或试题的批改,后半夜完成本科中文函授的自学和复习,午夜前没有过休息的记录。虽然年轻,但还是因为过度疲劳而患了甲肝。不得不住院的日子里,总是偷偷摸摸瞒过医生啃读着《逻辑学》、《文艺学》以及整理出来的读书笔记。
  从那以后,我在讲台上一站就是27年,一直用自己的阅读行动引领着学生一起阅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阅读中拓宽视野、点燃智慧、绽放美丽。即使在应试教育甚嚣尘上的背景下,我也努力坚持和孩子们一起巧读语文教材,一起走进经典,一起读报阅刊,一起徜徉在诗歌的殿堂。对于学生,无论是需要褒奖还是必须惩罚,我的方法只有一个——送给一本好书,与书为友,以书为镜。这里有一个基本判断:读与不读,绝不一样;少读与多读,也不一样;读什么与怎么读相比,读什么又更为重要。有的书不能不读,有的书就是不能随便读,阅读必须讲究生态。
  2007年,因为工作需要,我被调到市教研室工作。我对教研员的定位是教研员不是官,首先应该是优秀的、出色的教员,其次是善于研究、引领、示范、指导和服务的组织者,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现代教研员。我通过语文学科考试内容的改革,增加名著阅读和古典诗文默写的题量和分值等办法,不惜强行推动着阅读教育的落实。目前,张家港市初中语文学科中心组的45位老师中,已经有一批青年人崭露头角,成为大家心中的年轻诗人、学者和课堂教学高手,全市绝大多数语文老师正在按照每月至少一本专著阅读的标准在改变自己的行走方式。
  2010年,我和苏州市中学语文名师发展共同体的30位名师一起,研究着生态语文,探讨着构建阅读生态文化,并把“生态语文教育”列为共同体的总课题,把“教育从阅读开始,教育就是阅读”确定为核心价值追求和行动口号。我和我的团队坚信:对于学生,阅读就是成长;对于教师,阅读就是发展;对于学校和校长,只有把培养真正的读者作为教育的追求,才是高品质的教育。
  在港城内外有了一定影响的一所乡村学校——新塍初中,他们正是因为“广义阅读”而带来了学校的变化和市内外的美誉。2012年秋天,全市语文教研活动,教研组长陈芳向全市语文同行介绍了他们的“广义阅读”,从单篇文本的阅读走向一本书的阅读,走向一个作者的阅读走向一个人文专题的阅读;从文本阅读走向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走向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阅读。尤为可喜的是,全市范围内30所初中(含有关学校初中部)阅读教育都在实实在在地开展和推进。南丰中学、梁丰初中的开放式沙龙阅读、市二中的“责任”阅读等,都成了港城阅读一片片风景。作为一个热爱阅读又以推动生态阅读为使命的教研员,我感到幸福无比。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3:58:33 | 只看该作者
常生龙:用读书充盈精神世界
  支持成立虹口教育系统博慧读书俱乐部,并在教育杂志开设专栏,向全市教师推荐好书。
  我曾是一位物理教师,刚参加工作不久,就发现一些学生在看书或者做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很奇怪的错误,经过仔细的观察和研究,感觉这些错误的根源是学生的阅读素养低下,缺乏必要的科学素养,不能正确理解语义。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给学生提供阅读的素材,让他们自己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开始广泛阅读物理专业的杂志以及相关的书籍,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编辑成《物理报》印发给大家,并给学生提供阅读的线索。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编辑一份报纸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要收集素材,要组织排版,还要刻写蜡板,最后要用手推的油印机一张张地印制出来。其中刻写钢板是最考验耐心的一件事情,字要写得小一些,要在一张纸上传递更多的信息,又要保证印刷工整清晰,还要兼顾版面设计,让其看起来像一张报纸。就是在这样条件下,我每个月都要给学生编印几份报纸,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后来其他班级、其他年级的学生也都纷纷要求读这份小报,我就组织学生成立了《物理报》编委会,请同学们推荐自己读书看报中有价值的资料,经编委会审议之后编辑成报纸。为了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这些报纸还分年级出版。
  在建设中学担任校长期间,我对学生的阅读更加重视了。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提出在高一年级增加两节阅读课,分别用于语文和英语阅读,并将这两节课作为正式的学校课程开设。针对学生的阅读现状,在调研的基础上,我支持教研组提出的低起点、小步走的阅读指导策略。在起步阶段,加强教师对阅读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感受就写上一段文字,字数不限,务求表达真情感。因为没有了写作的压力和束缚,学生们阅读的热情慢慢被激发起来。一年过后,学生的阅读作品集出版了,因为阅读而带来的快乐洋溢在每个人的心头。
  当成为教育局长后,我深知,当一个地区的民众都爱上阅读的时候,这个地区人民的素养和文明程度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为此,通过各种途径推动全区学校的阅读活动就成为了我肩头的责任。
  作为局长,我首先坚持带头读书,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约400篇书评。并且支持虹口教育系统博慧读书俱乐部的活动,在俱乐部中开展读书活动的演讲,向全区教师推荐书目。我还利用深入到基层的机会,就教师们正在阅读的书籍,和教师进行讨论和交流,并向教师赠送书籍。同时,通过“上海市物理论坛”这一平台,我积极促进全市的物理教师开展读书活动,还利用《上海教育》、《上海教学研究》等杂志专栏,经常向大家推荐书籍,分享读书的心得和快乐。
  现在,我有了一个更大的梦想,要在全区范围内开办“书香虹口”读书网站,让全区的百姓都能通过这一便捷的平台读好书,培育浓郁的书香氛围,养成好读书的良好习惯,积极推动“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1:11 , Processed in 0.07664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