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帖特供:区实小黄利平老师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3 12:5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体质健康:国外如何让孩子动起来  2013年06月03日   作者:吴东发 徐凯 张新桐 陈智勇 罗朝猛   来源:中国教育报
  国外调查显示,21世纪的青少年比起20世纪中叶的青少年,平均每天要少消耗600卡路里的能量。其实,目前国内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也不容乐观。有专家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其中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肥胖、豆芽菜型孩子和近视孩子的数量急剧增长。如何让孩子的身体棒起来,并拒绝“小胖墩”和“瘦猴子”,已经成为全世界都在受困扰的难题之一。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本版组织稿件探寻“国外如何让孩子动起来”,从而为国内提供借鉴。——编者
为使儿童保持匀称身材,爱尔兰卫生部部长和孩子们一起骑单车。CFP供图
    英国青少年特别喜欢户外体育锻炼,而足球和英式橄榄球是最受欢迎的户外体育运动——
英国:崇尚体育的传统影响孩子
  ■吴东发
  英国很少有“小胖墩”或“骨瘦如柴”的学生。那么,英国中小学生“保质保量”的秘籍是什么呢?
  首先,英国青少年的饮食习惯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英国青少年特别是华裔,饮食多元化,不偏食、不挑食。土豆、小麦、大米为主食,蔬菜水果样样吃,而牛排烤肉保证了营养和热量。
  其次,由于英国是一个岛国,气候温和且湿润,除了冬天苏格兰和英格兰的部分地区气温较低外,其全国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如春。夏季最高气温也不过26至28摄氏度,很少出现极端天气。这样的温和湿润气候,特别有利于户外体育锻炼。
  再其次,英国人崇尚体育的传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体育运动习惯。英国青少年特别喜欢户外体育锻炼,而足球和英式橄榄球是最受欢迎的户外体育运动。
  具体而言,可以从英国家庭和学校有关体育教育或参与体育的活动情况来解析。
  英国法律规定中小学生每周不少于两次校内体育活动。同时,英国在公共体育场馆或设施方面较强。例如,分布在英国各地的绿色草坪或公园特别多,直接导致足球这项大众体育活动在英国非常普及或普遍,因为有场地进行足球训练或比赛。当然,足球这项体育运动特别消耗体力,也是最能锻炼身体的运动之一。
  此外,英国有大量的体育运动俱乐部,特别有利于补充学校体育教学的不足。英国家庭为子女报名参加各类体育俱乐部比较普遍,这样青少年可以根据个人兴趣或爱好去选择参加各类体育运动项目。(作者单位:明德东方国际文化交流(北京)中心)
  告诉孩子,在竞技性体育活动中,名次或者结果并非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锻炼了身体,强韧了意志,收获了友谊——
西班牙:为孩子动起来“支招”
  ■徐凯
  在2012年欧洲青少年柔道比赛中,西班牙一举夺魁,获得4金5银9铜的成绩。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西班牙一贯重视青少年健康密不可分。据了解,西班牙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出台了《青少年体育活动与健康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并详尽地阐述了青少年体育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调动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手册》认为,青少年不愿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有很多主客观因素,例如对童年时期的户外活动失去了兴趣,不喜欢体育活动的竞争性,因家长催促其参加体育活动而感觉烦躁等。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喜欢的体育活动,不管是足球、篮球,还是滑雪、击剑。
  其次,家长要告诉孩子,在竞技性体育活动中,名次或者结果并非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锻炼了身体,强韧了意志,收获了友谊。
  再其次,很多孩子会抱怨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户外活动,其实并不是时间不够,而是分配不合理。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设计一个合理的时间表。
  最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不爱听家长或者老师的话,但是对于伙伴的话却是一呼百应。因此,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跟好朋友一起参加体育活动。
  帮助并促进青少年进行体育活动
  众所周知,全社会都有责任帮助和促进青少年进行体育活动。《手册》表示,不能将体育活动当成惩罚孩子的方式,具体而言如下:
  家长可以经常鼓励孩子参与体育活动,了解孩子喜欢观看的体育电视节目,帮助他们选择有兴趣的活动,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到孩子的体育活动中去,为他们添置专业的体育服装和用品,并教会孩子正确理解体育精神等。
  老师、教练和夏令营组织者可以按照国家体育标准设置体育活动项目,确保学生使用专业的体育服装和用品,强调体育活动的参与性、活动性和娱乐性,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项目选择等。
  学校可以每天设置一定时间的体育课程,并开发一些可以终身参与的体育活动,例如跳舞、跑步等。同时,学校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参加一些耗费精力少的运动,例如散步等。在课余时间和假期,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健康教育节目,并且鼓励教职工参与体育活动。
  社区休闲体育活动负责人则可以将竞技性项目、非竞技性项目、趣味性活动和全民参与的简单活动有机结合,建造更多的公园、公共泳池、自行车道、散步长廊等公共活动场地,并确保体育设施达到安全标准,确保体育教练水平合格。
  最后,健康专家可以为孩子提供参与学校或者社区体育电视节目的机会,为孩子提供体育活动咨询,努力化解一些体育活动和社会风俗习惯之间的矛盾,并为孩子制定短期和中长期体育锻炼计划。
  为青少年提供健康而均衡的食谱
  体育锻炼会消耗能量,因此青少年需要一份健康而均衡的食谱。其实,并没有“好”或“坏”的食物,只有合理或不合理的食谱。《手册》提出,一份合理的青少年每日食谱应当包括2至3份奶制品,例如牛奶、酸奶、奶酪等;2至3份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例如肉类、禽类、鱼类、莴苣、鸡蛋和干果;6至11份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粗粮,例如面包、谷物、大米和面条等;2至4份水果;3至5份蔬菜;2至3升的饮品;谨慎食用富含脂肪、油、盐和糖的食物。
  “最好多吃粗粮和天然食品,少吃精细食物和加工食品。”《手册》认为,每种食物吃多少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年龄、体重和体育活动水平来合理设置。《手册》还强调,除了合理膳食之外,必须保证孩子每天8至10小时的睡眠时间。
  调查还显示,早餐对于青少年而言非常重要。同时,糖果、零食和富含盐的食品,只能少量摄取。此外,每天应该喝2至3升的水,如果活动多了,还可以喝得更多一点。除了水,还应该喝天然果蔬汁,而各种富含咖啡因的碳酸饮品应该尽量少喝。运动型饮料也绝对不能成为青少年时期的常用饮品。(作者单位: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外事办公室)




2#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12:52:34 | 只看该作者

  在瑞典人眼里,新鲜的空气以及学会如何和大自然相处与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同样重要。张新桐 供图
  瑞典小朋友在外面玩的时候经常将身上弄得脏兮兮的,但家长在旁边不会制止——
瑞典:教会孩子亲近大自然
  ■张新桐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瑞典是世界上最适宜儿童成长的国家之一。其实,保护儿童的法律、儿童所享有的自由和亲近自然的权利是瑞典儿童能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户外运动很重要
  瑞典中小学每周至少有一次体育课,而男生和女生都要参加各种体育课程和体能训练,例如足球、篮球、游泳、田径和跳高等。当然,除了一些体育课程,参加户外运动也是主题之一,以让小朋友尽可能多地亲近大自然,而活动项目包括滑雪等。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校园后面是一片森林花园,经常看见成群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在里面玩耍。甚至在下大雪的时候,也可以看见几岁的小朋友。瑞典小朋友上学时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户外度过,因为在瑞典人眼里,新鲜的空气以及学会如何和大自然相处与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同样重要。
  同时,瑞典家长也非常重视孩子的运动。而且,政府会举办一些儿童运动赛事,如迷你儿童赛跑(0至6岁),青少年赛跑(14至19岁)及瑞典最大的19岁以下群体赛跑。
  注重孩子的抵抗力
  经常可以看见瑞典小朋友在外面玩的时候将身上弄得脏兮兮的。例如在商场的地上爬来爬去,在泥坑里踩来踩去。然而,家长在旁边不会制止。他们认为,把孩子困在完全“干净”的环境中毫无必要,倒不如大方地让孩子们亲近他们所喜欢的环境,并增加他们的抵抗力。
  在瑞典,绝大多数孩子都不打疫苗,但是每年会到医院做眼睛和牙齿的常规检查,而且这些都是免费的。在饮食方面,瑞典中小学每天都会提供免费的营养午餐。当然,食物质量也是绝对过关的。
  心理教育不忽视
  除了生理上的健康教育,瑞典对儿童的心理发育也极为重视。例如,瑞典的老师会问学生,如果将鸡蛋从25米高空扔下,但鸡蛋不能摔碎,应该怎么做。这是瑞典中小学为孩子举办的“扔鸡蛋”比赛中的重要一环,并希望通过这种特殊的“游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主动性。
  此外,据了解,从10岁开始,瑞典学校就会安排学生的性健康教育,通过幽默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了解人体构造等。(作者单位: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3#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12:52:55 | 只看该作者

图片为俄罗斯的孩子在锻炼中。(资料图片)
  造成美国青少年肥胖和超重的主要原因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少体育活动。一些美国学校正在通过技术和科技手段推进美国学生减肥——
美国:电子设备显“神威”
  ■陈智勇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的最新统计表明,过去10年,美国青少年的肥胖和超重情况日趋严重。据统计,美国现有1/3的学生超重。肥胖已成为学生健康问题和学习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造成美国青少年肥胖和超重的主要原因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少体育活动。要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政府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包括家长)健康的饮食习惯。为此,美国的名人纷纷做出表率。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每年都在白宫与华盛顿当地小学的孩子一起,开垦土地、播种果蔬。白宫菜园作为当地小学的一个教育基地,米歇尔所做的努力是让白宫的一个小菜园带动美国全国小学和家庭的菜篮子,真正让孩子们“无视”垃圾食品,并建立健康的饮食观念。同时,美国的一些学区通过法案已经将一些垃圾食品,包括可口可乐等碳酸饮料请出了学校。
  其次,要让学生动起来。美国教育部的调查表明,美国高中二年级大约只有一半的学生参加体育运动项目。而且,美国全国大约有2/3的高中生达不到推荐的参加体育活动的标准,即每周中有5天的运动要达到每天至少有60分钟心跳加快和喘粗气的状态。
  为了促进美国学生动起来,一些美国学区开始利用“技术”手段来监督和掌握学生的全天候或特定区域、时间段的运动和休息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达到需要的运动量,得到足够的休息。
  美国密苏里州帕克威学区、纽约州长岛湾岸学区和新泽西州南橘学区购置了电子监视器来监督学生的运动情况。例如,密苏里州帕克威学区在2011年春季试点后,2012年春季开始为学区2500名小学生买了400个电子监视器。这种监视器外形如手表一样,肥胖学生只需将它戴在手上即可。这种电子监视器可以记录和传送学生每周7天,每天24小时每时每刻的心跳,热量消耗情况,走路步数,以及睡觉情况,并实时传给一个专门设立的数据库,供得到授权的人查阅、分析和评估某学生的运动和相关数据。当然,要给肥胖学生戴上这个监视器,首先得征求家长的同意,由学生自愿参加,并且保证数据只能为得到授权的人使用。
  美国弗吉尼亚州学区使用的是另一套电子设备,并在3个小学进行实验。这套电子设备实际上是一套创新的无线频率识别扫描仪,被安装在学校的操场和田径场,然后给学生发一个个人电子识别卡。当戴有这种电子识别卡的学生从安装有扫描仪的地方经过时,他的信息将被扫描,当他从另一端出来时,又将被扫描一次,这样学生跑步或走路的距离就会被计算,自动输入系统的中央数据库,从而了解该学生的运动状况,并提出更好的运动频率和安排,达到减肥的目的。
  对电子监控学生的运动,支持者认为是一个十分有效的促进学生运动的方式。纽约州长岛湾岸学区体育主任特纳表示,“这是一个向学生肥胖症开战的有力武器。它‘实时’提示学生我活动了吗?因此,我们想给学生一个动起来的机会”。反对者则担心学生身体的生物指标及隐私被泄露。他们认为,学校做得有些“越俎代庖”。而且,每个电子监视器花费90美元左右,这会加重学校的负担,并成为该项目是否可以持续的问题。(作者单位: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北京代表处)


4#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12:53:35 | 只看该作者
图片为日本的孩子在锻炼中。(资料图片)
  日本从娃娃抓起,以“体育”、“保健”和“营养午餐”为抓手,全社会上下联动,共同构筑起提升中小学生体质的机制——
日本:“三驾马车”伴随孩子成长
  ■罗朝猛
  日本学校最新保健统计调查数据显示,以17岁为例,日本男生身高平均170.7厘米,女生身高平均158厘米,明显高于他们的祖父母和父母同期身高水平。据了解,日本从娃娃抓起,多管齐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体育课:日本中小学课程中的“硬课程”
  日本中小学严格执行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的基于《学习指导要领》的体育课程标准,开齐开足所有体育课程,完全没有打折扣和“缩水”的现象。为提高中小学生的体质,日本2006年修订的《体育振兴基本计划》把“通过振兴竞技体育提高中小学生体力”作为新的对策之一,把防止中小学生体力下降的目标改成提高中小学生体力。日本文部科学省根据此目标提出了六大举措:一是开展提高中小学生体质的实践活动;二是加大宣传报道增强体质健康意义的力度;三是开展以提高中小学生体质为目的的实际调查;四是与社区和家庭协作开设适合中小学生参加的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五是充实体育课和课后运动内容;六是培养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保健教育: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器”
  日本改善中小学生体质状况的另一途径就是实施保健教育,其具体路径,一是将保健教育上升到法律高度,依法实施保健教育;二是将保健知识融入到日常的课程体系中;三是将保健教育落实到日常的检查与指导细节中。
  在日本,与学校保健相关的法律多达18种。日本政府认为,学校保健是保证学校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
  以日本《学校保健安全法》为基准,日本文部科学省适时对原有的《学校环境卫生基准》进行了修订,其主要内容包括害虫防治等。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学校要达到规定的卫生条件标准。如此详尽的学校环境卫生标准,就为保障学生的体质健康搭建起了第一道保护屏障。
  为落实保健教育,日本文部科学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分别编写从小学到高中的健康指导小册子。初中小册子名为《不可替代的自己,不可替代的健康》,通过易于接受的“问与答”的形式将健康教育注意事项贯穿其中。日本文部科学省每年进行的学校保健统计调查项目包括营养状况、肥胖症等达15个之多。东京都2012年公立学校保健调查显示,学生到学校保健室或医疗机构定期接受诊治率高达99.2%。
  东京都在其出台的《打造健康学校推进计划》中,强调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习惯,确立儿童、学生是健康生活的主体,明确地域、学校、家庭在打造健康学校活动中各自的责任。
  免费午餐:保障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与发达
  1954年日本颁布了《学校给食法》,使学校供餐制度以法律形式得以确认和规范,这在世界其他国家绝无仅有。《学校给食法》的宗旨是保障学生摄取适度的营养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日常生活饮食的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为充分保证学校午餐的营养均衡,日本政府从营养成分和食物种类两方面对学校所提供的午餐给予严格的规定:每餐206克牛奶和适量水果雷打不动;严格按照儿童所需营养科学配餐,为儿童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且不会发生因营养过剩造成心脏、心血管等疾病。
  日本学校免费提供午餐制度具有很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学生摄入配置平衡的营养,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发育成长。
  正由于日本中小学注重体育、实施保健教育和提供免费营养午餐,日本人的身高有了很大提升,体质得到了很大增强。(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中学)
5#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17:56:13 | 只看该作者
新课程理念下传统体育游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津南区咸水沽第七小学 张爱丽

2011年版《体育课程标准》中指出,“我国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应大力继承和发扬”。受其启发,我们确定了以“开发传统体育游戏资源,转变体育教学方式”为目标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验。在学习吸收新课程理念的同时,我们还研究了一些国外的课程改革信息。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都曾致力于开发与利用丰富的传统体育游戏资源,他们取得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加拿大作家戴维的《生命的故事》一书中有一段文字:“将我的童年与今天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孩子们的童年相比,差异之大令我震惊。他们没有可以用于嬉戏玩耍的森林、河流、沼泽。于是,他们常去的地方就是矗立在各地上的购物中心和电子游戏厅之类的地方。孩子们成长在一片缺少生物的荒漠即一座座水泥迷宫之中……”我们开发老游戏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有所发现,从父母那里学习一些他们小时候的游戏,以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给学生开发更多的游戏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远离屏幕一小时,快乐健康一百分”活动。
一、课程开发的动机与条件
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条件,没有丰富课程资源的支撑,再好的课程目标也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落实。
我区是一个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有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游戏项目。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孩子的家长多是从传统的农耕工作中走出的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对于小时候的传统体育游戏如数家珍。然而现在随着农村土地的整合,大部分家庭都搬进了高楼大厦之中,孩子的游戏只剩下面对大大小小屏幕的娱乐活动,缺少了肢体的游戏活动。这不仅违背了孩子们成长的天性,而且造成了学生体质的下降。在我们学校有一个较大的土操场,基本土质较好,是孩子们嬉戏的乐园,非常适宜传统体育游戏的开展。我校的体育教师大多是从农村成长起来的,并且从五零后到八零后的都有,对本地区不同时期的传统体育游戏涉猎较为广泛。
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是我们教师进行传统体育游戏课程资源开发的宗旨,也是我们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方向。有一次,我看到操场上有一些废纸,学生没人理会,我过去捡起一张折叠了一个小飞机,在操场上飞了起来,学生看到后,兴奋地围了过来。我顺势鼓励他们自己探究学习各种折叠飞机的方法,并指导他们如何把飞机飞得又高又远。学生的兴趣之高让我惊讶。这种我儿时简单的游戏让孩子们玩得如此兴致勃勃,真让我没有想到。这些放飞飞机的方法不仅可以成为投掷练习的一个项目,还锻炼了学生的颈肩和四肢的肌肉。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只要是学生爱学的、想学的,他们就一定能够学好。
因此,我们确定开发“传统体育游戏”校本体育课程资源,实现对学生体质和灵活性的培养,传承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并使其发扬光大。我们一致认为,以此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整合和优化课程结构,更新和拓宽课程内容与功能,建立生动、灵活、高效和多元的化课程模式。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理
我们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本着边开发、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的工作思路展开的。资源的搜集和整理是课程开发的开始,力求从游戏中体现出趣味性的同时,还要体现出体育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我们搜集和整理资料的途径有:学生向家长学习,向周围认识的人学习;教师整理搜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师生共同走访有相关经验和爱好的人员;查阅图书和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对传统体育游戏进行嫁接改造。
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 学会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了去查找资料和向他人请教,知道了联想与创新。这个过程也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与感情,增进了他们对地方历史文化的了解,沟通了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使孩子们懂得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三、地方传统体育游戏课程的内容
地方传统体育游戏历史悠久,项目繁多。进行课程开发的第一步需要对其进行归纳分类。我们首先根据活动场地要求,把它分成了传统体育运动游戏项目和传统体育活动游戏项目。
1. 体育运动游戏项目
“斗鸡”。每个人只有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向前架起来,用手抓着,膝盖向前。然后以膝盖为武器与其他人对撞,不能维持平衡而双脚先着地者为输。
“握手平衡”。两个人反位站立,四个脚在一条之线上,摆出类似于马步的姿势,前脚相抵。两个人的手握在一起,通过向对方施力和放力,尽可能使对方失去平衡而获胜。这种游戏的架势颇有一点“太极”的感觉。
“推手平衡”。两个人面对面站立,相隔一定的距离,用双手推对方。首先失去平衡而挪动脚步者为输。这种看似简单的游戏,却还是有一定的技巧性,用力过小,容易被对手推到,用力过大,容易扑空而失去平衡。
“骑马打仗”。三个人一组,一个人弯着腰,一个人在前面牵着,还有一个人骑在弯腰者的背上。两组对抗,使对方摔下来就获胜。
“掰手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掌相握;另一种是手腕接触。掰手腕算不上游戏,但是流行程度很高,是不错的锻炼力量的方法。
“老鹰抓小鸡”。这个游戏往往是老师教的,既有“官方”的特点,又有“民间”的特性,有一定的流行度。
“抓沙包”。把一个沙包高高扔起,在沙包落下之前把桌上的若干个沙包抓到手里,然后用同一只手接住落下来的沙包。与“丢沙包”相比,道具一样,但是玩法完全不同,容易被人忽视。
“手推车”。两个人一组,一个人双手着地,双脚被另一个人从后面抬起,然后向前爬行。爬得快者获胜。这个游戏比较艰苦,对锻炼学生的体质很有效果。
“跳橡皮筋”。这是女孩子玩的,规则简单,但是步法还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对女孩子来说,是一种不错的运动和娱乐方式,但是不知道现在的小女孩还玩不玩这种游戏。
“编花篮”。围成一圈,一个人的腿搭在另一个人腿上,然后一边跳着转,一边念着顺口溜。 这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和竞技性的一种运动方式。
“纸飞机”。没有固定规则,偶尔比一比谁飞得远,飞得好看。
“纸风车”。做好纸风车之后,拿着跑就行。虽然很简单,但却充满了童趣。
“滚铁圈”。这是一种融消遣和锻炼为一体的运动。小时候没有条件做铁圈和推手,看着别人推,相当羡慕。后来,即使有条件,也不好意思玩了。
2. 体育活动游戏项目
“弹球”。把对方的玻璃球打出界外者获胜。
“翻绳”。拿一根毛线,两边接起来,在手中经过一定的变换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这是一种消遣性的游戏,其中似乎蕴含着一些几何与拓扑学的原理。
“扎家”。用削铅笔的小刀在较松软的土地上投掷,谁划线的地方面积大谁为胜。
“砸娘娘”。把砖头立在前方,砖头分别代表皇帝、皇后、哑巴官、打手等。没能把砖砸倒的算输。这个游戏主要锻炼学生投掷的准确性。
“砸四角”。一人把“四角”放在地上,另一人用自己的“四角”往对方“四角”旁边用力砸,靠气流把它冲翻,也有直接往“四角”上砸的。
“背二角”。两人个拿出一叠“二角”,谁的多谁就把两叠一起放到自己的手背上,然后把 “二角”抛起来,用同一只手去抓,抓到的归自己,没抓到的(掉到地上)由对方再用同样的方式抓,直到所有的“二角”被抓完。
“拍毛片”。拿着从小商店买来的“洋画”,凑在一起放在桌子上,采用“拍”和“吸”两种方式让洋画翻过来,连续翻身为胜。
“划拳上台阶”。两个人首先站在台阶的最下面一级,互相划拳,胜者上一级,看谁先到最上面。这个游戏其实挺适合儿童休闲娱乐的。
“叶茎较劲”。两个人把各自的叶茎交叉在一起,然后反方向拉扯,看谁能把谁的拉断。
我校的芦苇工艺美术课程资源经历了近十年的开发研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我们的传统体育游戏课程资源开发与芦苇工艺美术课程相结合,既丰富了我们的开发内容,还使得体育课更具文化性、地域性和趣味性。比如:结合“芦苇枪”开发了抗日小游戏,学生不仅玩得兴趣盎然,而且体质、灵活、机智等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了发展。利用芦苇编制的“风火枪”编排了武术套路,既安全还很具锻炼实效。利用“苇风车”进行的接力跑活动,很具趣味性,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
四、对传统体育游戏校本课程的实施
校本课程实验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成败。让传统体育游戏更适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根据场地要求,把“掰手腕”“翻绳”“抓沙包”等活动场地要求小的安排室内开展,丰富了室内课的内容。把场地要求不大的安排小室外课,如“砸四角”“拍毛片”等。再有就是像“斗鸡”“滚铁环”等这样的安排大场地活动。
再有,通过加强课前准备,规范规则和步骤,完善课程设置的梯度等方法,解决其中的问题。我们还充分挖掘活动中的艺术性、时代性,让更多的知识蕴涵其中,以便对学生进行更充分的教育。
以上所说的这些传统的体育游戏,在引入体育课程的时侯,不要原封不动地照搬,要根据现在的条件加以改进,使其更安全、更具积极意义。
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我们实验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关注学生的体质和技能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大多游戏需要小组合作完成,所以我们就以学生的自评、互评为主,教师的点评为辅的评价方式,在充分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五、开发实践的成效及反思
通过对传统体育游戏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学生中已经出现了一个可喜的变化。他们不仅仅继承发扬了优秀的民间传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老游戏,他们还懂得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学会了主动地在一起讨论、探究和互相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合作与探究是学生遇到问题时候,首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下课后经常听到孩子们这样说:“这节课真有意思!”学生之间不经意的交流,让我们感到老游戏带给了他们快乐。
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起到了有效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突破口的作用,而且还很好地起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的作用。把新课程资源与其他体育课程中学习内容的整合,体育课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懂得了整合新旧知识的技能和整合课内外知识的方法。他们还把体育课中的学习方法灵活有效地带入了其他学科以及生活中,促进了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总之,通过对老游戏课程资源的开发,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探究,学会了整合,更学会了合作。
在实践中,也暴露一些不足,值得我们反思。其一,我们在构思制定课程开发方案之初,就应该把其他学科一同纳入到实验中来。站在学校整体的高度上进行全方位、多学科的实施,既增强了学科间互补,整合起来也会更加流畅自然。其二,我们不能为了老游戏而开发老游戏,应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要。把游戏中的一些内容稍加整合就可以成为很具时代性和体育锻炼效果的游戏了。其三,应当深挖游戏内容的教育意义,把老游戏做得有深度比有数量应该更为重要。
实践证明,利用传统体育游戏开发课程资源,是在农村中小学最贴近生活实际的做法。因为只有在丰富的课程资源的保障下,课程改革的设想才能变成实际的教育效果,教育才能与时代接轨,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走进课堂,使教学“活”起来。它又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能够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程不仅仅是教科书,更是师生参与的体验,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学习过程。 要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前提是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让学生共享传统文化的光辉,积极走近自然、参与社会、体验生活、感悟历史、传承文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2.关槐秀,《民族传统体育游戏》[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9
3.季浏、汪晓赞,《小学体育新课程教学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4.孟文砚、吴纪安,《体育教学拓展游戏》[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责任编辑:周庆榕)
6#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20:32:02 | 只看该作者
国学经典教育的尺度与分寸
杜霞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摘要:现阶段,面对围绕国学经典教育所产生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态,应重新确立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的尺度与分寸,即从价值功能上看,应科学理性地看待国学经典教育的功用,而不是一味地追捧或贬损;从资源选择和设计上看,应在保持传统文化根气的同时与现代观念意识进行智慧对接与整合,而不是简单地泥古、复古、照搬经典;而具体到教学方式和作用途径上,则应力求让国学经典教育成为“唤醒”与“激励”,而不是“灌输”与“规范”。
关键词:国学经典教育  中小学  尺度  分寸
感应着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嬗变与价值多元,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在后来的发展中也鲜明地体现出了“观念混变”的状态,即新旧观念和不同的声音处于一个互抗互斥、是非莫辨的博弈状态。倡导者从弘扬传统文化、接续文化根脉、提升国民人文素养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大力褒扬推崇,而否定者则着眼于国学经典中隐含着与现代思潮相抵牾的陈腐观念,倡导国学实则是让传统中的糟粕死灰复燃,而近年来声势浩大的读经诵经活动,也因为与儿童本位的立场相违背而遭到了否定一方的批驳……这种众声喧哗、莫衷一是的状态,不仅让“国学”的面目愈加暧昧复杂,也给中小学的国学经典教育实践带来了挑战与困惑。因此,在现阶段,如何重新确立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的尺度与分寸,是回归国学经典教育的本真自然状态,让“国学经典”真实发挥教育作用的关键所在。
一.从价值功能上看,如何科学理性地看待国学经典教育的功用,而不是一味地追捧或贬损
1.“全球化”挑战下国学经典教育被负载了过于沉重的文化使命
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挑战的来临,对各民族文化多元性的倡导和坚持,已作为一种理性与自觉的文化选择而日益得到广泛的认同,“国学”作为民族固有精神文化的载体,也被赋予了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大任,成为“全球化”浪潮冲击下复兴中国文化、重塑民族之魂的一种策略与应答。
但“国学”到底是什么?是“一国所有之学”,还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一国固有之学术”,亦或是像钱穆先生所说的:“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 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从对国学的种种阐释中,我们不难感受到这是一个历史性很强的概念,它诞生于思想文化激烈冲撞的转折时代,隐含着特定的问题意识与文化诉求。“经典是被时代不断地发掘和选择的,经典具有的现实性价值是由它所涉及人类问题的基础性、基本性、原创性所决定的。”故而当强势的经济文化进行全球性扩张之际,相似的历史命题使得“国学”在西方他者的映照下被又一次召唤出来,而理论界也在对“国学”的辨析中逐渐达成了基本共识: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的总称。
面对以“普世”、“普遍”的面目出现的强势价值观,弱势民族固有的价值与传统都会受到极大的冲击,也极易产生道德摇摆与价值真空,而这时,“追本溯源”往往就成了迷惘之时本能的文化选择:如果在森林里迷了路,最好的办法是回到起点——这句来自西方的谚语,也正印证了读经运动倡导者们的“意义诉求”:“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生存数字化、文化多元化浪潮汹涌发展的当今世界,如果我们不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号召青少年儿童诵读我们传统的文化经典,那么我们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有成为文化上的流浪民族的危险”。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儿童读经被赋予了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深远意义,是立国兴邦、挽救中国文化于危亡之地的长远之策。
面对“国学”的兴起,刘梦溪先生曾质疑:历史已经跨越百年后的21 世纪, 我们是否还需要原封不动地维持当初那种涵义的国学?的确,当中国固有学术和传统已在现代诠释中获得新的生命时,倡导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也恰恰应该立足于中国现实的文化土壤。在此,我们姑且不去辨析那个被理想化和固着化的“国学”是否能够堪当民族复兴的大任,更为重要的,国学一旦被提升到经邦济世之学的高度,被奉为“救世”的神药,其作用也就会被无限夸大,难免不陷入被“神化”命运。在习惯于跟风造势的现实语境中,这般“天将降大任于国学也”的架势,潜在地又会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有可能对现代观念还依旧薄弱的中国教育造成无形的束缚与压抑:“文化存续这样的大事, 这是成人的任务, 窃以为不应强加到小孩子头上, 不必亦不便从幼童抓起。把成人的任务强加到孩子身上, 让孩子痛苦地做力不能及的成人们的事情, 那是我们文化的坏传统。”而国学经典教育一肆染上浓重的“事功”色彩,它还会唤起对功利主义教育传统的消极记忆,引发潜在的反感与抵牾,影响着对国学经典教育的接受与实践。周作人就曾经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期著文反对儿童报》的国耻号》和《小朋友》的《提倡国货号》,期望“教育者授与学生智识的根本,启发他们活动的能力,至于政治上的主义,让他们知力完足的时候自己去选择。
我们说,当下倡导国学经典教育,需要的是一种纡徐从容的心态。今天我们重视国学,“不在于它能够为现代性的多元化提供一种特别的路径,而在于它作为人类文明的源头,能够为今天反思共同的现代性提供最重要的资源。”同理,我们今天探讨国学经典教育,应该着力思考的是“国学”能给我们时下的教育提供怎样的文化和思想资源,而不是从国学那里寻求包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
2.过度理性审视造成对国学经典教育价值认识上的虚无主义
“国学”之所以招致一部分人的反对和批驳,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国学中隐含着蒙昧、专制、强权等几千年中国封建思想的糟粕,批驳者往往援引鲁迅等新文化大家对于传统的态度来作为论据,指出国学与现代教育观念意识的背离:“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人的痛苦换来的。”而“国学”承载和表达思想的方式,也很难企及西方哲学体系的严密性与逻辑性:“所谓“国学”,大多是些经验感悟的东西,而缺乏充分而严格的论证,这是思维方式上的严重缺陷,这也使得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
我们不赞成将国学奉为文化复兴的大力神丸,然而,以西方的契约精神、自由伦理和公民社会为尺度来反思与审视国学,难免又带来另一重危险。前者极易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而后者则一不小心就坠入民族虚无主义的文化空巢。恰如近来网上流行的那首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其实,“经典”、“传统”不会因为我们简单地写几篇拥戴或者反对的口号文章而存亡或消失,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不是因为它已经成为死去风干的古老标本,而是已经渗透到当下并参与着我们的现实生活。既然我们无法割断与历史、传统的联系,那么对于传统,怀着一种“温情与敬意”去接受和理解,也许是一种更为审慎和理性的态度:“在世界文明体系中, 许多民族对自己的传统尤其是源头性的传统, 并不采取一味的理性的态度和方法, 而是在相当意义上虚拟出一个美好的源头性的传统。传统, 尤其是源头性的传统, 因其不可“解释”,首先应该是人们认同的对象, 而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理性反思的对象。”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永恒主义教育家赫钦斯曾这样来理解经典:“经典著作乃是每一个时代都具有当代性的书籍。例如,苏格拉的对话提出的那些问题,对于今天来说,就是同柏拉图写这些问题的时候同样地紧迫。”——阅读经典,也是阅读当下,国学经典教育也正是通过重新回到族群记忆的文化源头,在对人类生存基本性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中,为我们的当下生活寻找新的生长点。
二.从资源选择和设计上看,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根气的同时与现代观念意识进行智慧对接与整合,而不是简单地泥古、复古、照搬经典
1.泛道德化倾向导致国学经典教育资源选择设计上的局限
每每问及时下幼儿园和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开展情况,常常能听到肯定而自豪的回答:我们那里的孩子都能背《弟子规》、《三字经》。于是,我们看到,五、六岁甚至三、四的孩子,有多少“余力”尚且不可知,却能够摇头晃脑地“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而不少学校也把感恩、孝道作为凝聚校园文化的核心,不仅在校规校训、环境建设上处处体现,而且还通过浓墨重彩的报告会、宣讲会,重申孝悌之义,礼赞传统规范,常常是讲到动情处,大人孩子泣涕涟涟,台上台下哭声一片。
儒家道德标准和伦理观念,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而且贯穿始终,这一传统对中国几千年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一些消极作用,在此不想展开论述。回归传统道德、重申人伦规范和礼仪修身——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对我国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道德滑坡价值失衡的社会文化现实的回应,但毋庸讳言的是,由此引发的泛道德化倾向,却已成为当前国学经典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所谓“泛道德化”,就是道德意识过度膨胀,成为评价体系中具有决定性的主导意识和话语,体现在国学经典教育中,则是“国学”成了“道德”的代名词,成为服务于“道德”和表达“道德”的工具。而把“国学”与道德教育而且是传统道德教育划上等号,不仅给国学经典教育染上了浓重的功利色彩,而且导致了国学经典教育在资源选择和设计上的局限。一旦聚焦于修身齐家的道德教化功能,势必忽视国学经典自身所涵容的文化、历史、思想、学术等诸多精要,造成对国学经典的片面解读,正所谓道德障目,不见森林,而且过分专注于道德伦理层面,也会在资源的选择上带来盲目和偏差:只要是涉及此类内容的文本,便不分良莠一并收入。在2005年度、2006年度出版的众多面向儿童青少年的国学经典读本中,都不约而同地把被国学大师吕思勉称为无甚精义的《孝经》收入其中,从中不难看出编选者惟道德是举的标准,而这种思想指导下,难免又把传统的糟粕塞进了二十一世纪孩子的书包。
2.增强国学经典教育的阐释性,从简单的复古、泥古走向与传统的对话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恰恰是因为超越时代的一种永恒性,但这种永恒性,并非意味着经典的固定不变、不容置疑,也不代表着我们必须要对经典无条件的膜拜和推崇,陷入复古、泥古的窠臼。解释学家伽达默尔认为,从理论上说,文本的意义不单决定于文本之中,不是在文本之内,而是未决的,在理解和解释中才固定下来。而我们今天探讨国学经典教育,也必然是立足于现实语境中的一种理解和阐释活动。“阐释不仅仅是对作品的意义进行阐释,还能对其无意义做出合理的解释。且阐释不仅面向作品,还可面向艺术家,面向社会环境。因为阐释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达成某种规范和统一,而是为了使批评更加丰富,更有内涵和包容性。”
增强国学经典教育的阐释性,力求与传统对话,正是一种“历史主义”态度的体现。但另一重风险是:伴随着大量阐释性文本的诞生,原始的经典著作往往被有关经典的注解和解释性的作品所取代,而一些信马由缰式的过度阐释会使真正的经典变得面目模糊,语焉不详。尽管如此,一些成功的阐释活动还是让我们看到了“超越”的可能性:既然研究主体既不可能从“当下”抽离到经典诞生的语境中去探究,也不可能绝对地处于“此时此地”的“真空”之中,那么“他可以经过主观努力而保持一定的距离”,“意识到自己处于历史之中并不排除以客观化方式认识历史的愿望”。而这种愿望的达成,在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对历史阐释的“限度”与“高度”的清醒认知:“限度”关乎于释义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以及文本与历史环境的吻合性等,而“高度”则意味着阐释活动必须企求其所置身的历史语境的“最高认识水准,这样的“认识水准”将尽可能“消除个人视域的盲区,利用学科规范摒弃个人私欲导致的偏见,将个人的趣味提高到历史文化的水平线上。”
3.国学经典教育读本在内容遴选和设计上应秉承西方现代“发现儿童”的基本立场,充分考虑如何“立足儿童”
文艺复兴之前,儿童观念在西方并不存在,文艺复兴运动孕育了西方社会的“儿童意识”,儿童开始被看作是发展中的人,儿童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被发现、儿童的人格和个性发展也得到重视。在我国,五四时期“人的发现”催生了“儿童的发现”,西方先进的儿童观与教育观也经由新文化运动者们的绍介传入本土。周作人在他那篇著名的《儿童的文学》中曾说:“儿童在生理心理上,虽然和大人有点不同,但仍是完全的个人,有他自己的内外两面的生活。”因此,小学校里的正当的文学教育,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儿童自身的特性,不仅要顺应满足儿童之本能的兴趣与趣味,还要培养并指导那些趣味,并唤起以前没有的新的兴趣与趣味。而今天我们实施国学经典教育,也应该秉承西方现代发现儿童、解放儿童、捍卫儿童的基本立场,充分尊重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杜绝枯燥的教训主义,以“兴趣”为先导,力求理性与感性的圆融,灵动鲜活、循序渐进。
对于学龄前及低幼年级的儿童来说,从情趣活泼、注重意象意境营造的古诗文入手进行国学经典的熏陶,要比背诵抽象说教的“人之初,性本善”来得更加亲切自然。像明代戏剧家李渔编写的《笠翁对韵》,已被一些出版社作为国学经典列入到语文新课标的必读书目中。作为一本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笠翁对韵》不仅声韵协调,琅琅上口,而且行文活泼,富于形象感,其内容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并且融进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常用典故和俗语。选取这样的文本作为国学读本,可以使孩子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感受到华夏民族古典语言的精妙与美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此类文本通过韵律和形象慢慢切近儿童,契合儿童的情感和认知特点,避免了概念化抽象化的道德说教,无形中缩短了国学经典与当下文化的距离,让儿童在一日日的平仄对仗诵读温习中,慢慢培养对古典语言文化的一种“语感”,而这种“语感”,也为他日后进一步研习更高端的国学经典著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从作用途径和教学方式上看,如何让国学经典教育成为“唤醒”与“激励”,而不是“灌输”与“规范”
1. 理性看待诵读的作用和价值,警惕某些僵化保守的教育理念借国学经典教育“复活”
自本世纪初开始, 各地涌现出大批具有国学启蒙性质的私塾, 这些私塾大都将读经”为主要教学方式和内容,从而掀起了一场颇有声势的“儿童读经运动”,由此也引发了教育界文化界的诸多探讨与争议。诵读作为传统语文教育所特别重视的一种方式方法,注重对语言的整体感受和直觉体验,通过反复诵读,在一种浸入式的语言学习中去领悟文本的意趣神髓,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汉语自身的多义性和模糊性。然而,也必须看到,在儿童理解力和感悟力还未能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一味推行填鸭式灌输和不求甚解的死背,无疑是与现代教育观儿童观的背离,对“儿童”生命世界丰富性和独特性的忽视与压抑。
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隐含着我们持有怎样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对读经运动怀有质疑态度的刘晓东认为:“中国近百年来引进的西方教育大致囿于教育内容和教育体制方面, 但西方教育背后的近现代立场和观念并没有真正抵达中国。”当下我们所要警惕的,正是在成人本位教育观的支配下,一些僵化保守的教育观念借“国学”复活。
每每论及国学,人们大都会引用鲁迅所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作为实施经典教育的原则,但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这取舍之中的智慧,却不是简单的八个字所能理清的,它取决于我们如何界定和理解国学经典教育,如何在现代教育理念的烛照下去探索传统的现代性转化。因此,倡导诵读经典,特别需要理性地认识诵读的作用和价值,选择适宜不同年龄儿童诵读的文本,同时注重诵读引导的策略以及辅助以其他的手段和方法。同时还要认识到,诵读并非国学经典教育的唯一形式,应努力开发富有特色的国学课程,丰富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的形式与手段。
2. 改变国学经典教育从属于语文和品德教育的状况,逐步走向独立和统整
考察目前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大都作为语文教育或者思想品德教育的补充、拓展或者延伸。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一些儒家典籍如《论语》等也被纳入了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显示出国学典籍课程化的趋势,有利于国学教育的普及和深入。但从属于语文教学这一学科限定,却使得此类课程极易等同于文言文教学:“这种以古典语言学习为中心的经典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往往因解决语言学习上的障碍的需要,把语言的学习同思想的训练和文化的积淀割裂开来,执著于训诂考据,而忽视了义理与文化上的观照与省察。”
“学术分科是对已有知识图景的归类。归类的目的在于方便系统化的研究,但是,当归类的结果变成系统知识的碎片化,或者漏掉了已有知识中的一些重要内容,那便必须重新考虑归类的合理性。”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初中、高中学段可以把国学经典作为一门独立的选修课开设,将先秦经、子之学,两汉史、集之书有选择分阶段地纳入到课程中,从而给学生架构一个统整的国学框架和体系。在这方面,深圳新安中学吴泓老师的经验值得借鉴,他引导高中年级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语文专题式学习和研讨,在教授《论语》这一专题时,让学生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通过读、研、写、评几个环节,开展自主探究式阅读和学习。学生选定的论题涉及到《论语》的各个方面,如仁、礼、忠、信、义、智、德、勇、孝、大同社会、济世理想、和为贵、和而不同、名与实、入世与出世、君子与小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材施教、尊师重道、养生有术等等。而在一轮扎实有序的读写训练完成之后,又采取辩论会的方式,以“孔子的思想在现代中国有没有学习的必要”为论题,对孔子的当代价值做深入的研讨和辨析。据统计,从开始“陈述立论”到“总结陈词”, 同学们总共发言106 人次, 而直接引用《论语》原文达70 多处, 涉及到的历史事件40 多例, 著名人物20 多位。这样的“实战演习”不仅有效地检验了学生自学探究的效果,而且超越了语文教学的边界与限制,兼顾了《论语》思想与文化的丰富性。
3. 作为一种素质教育的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应具备超越性的文化追求
2010年春节,在为纪念“西学东渐”第一人——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逝世四百周年举办的展览上,一处名为“辉煌的‘无用之物’”的展厅引起了观者的兴趣,这里陈列着与利玛窦同时代的意大利著名绘画大师拉斐尔、提香等的佳作,还有当时欧洲人使用的一些器物和工艺品。这些艺术品,如果用物质世界的标准去衡量,也许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与价值,但他们又确实可以称之为“辉煌”,因为正是这些“无用之物”,构筑了人类灵魂和精神的意义坐标。可以说,国学也正是这样“辉煌的‘无用之物’”,它关涉的是国人生命素养的根基之学,正如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谈到的:“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国学经典教育,与其说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技能的训练,不如说是一种文化人格、文化生活的养成。
近年来起始于扬州的“亲近母语”项目,主张母语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帮助儿童走上幸福清明的人生之路,而不是片面追求语文教学的效率,因此,在国学经典阅读的设计中,他们同样贯彻“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的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循序渐进,纡徐有致,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涵泳,在涵泳中领悟,因为“学识涵养、风度气质是无形的,是长期熏陶、滋养而成的。所以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口吃成个胖子。故而不能性急,性急则气躁,自然会心浮。”正是在与经典的持久而自然的“亲近”中,达成对人类母体语言文化的深层体认,将国学经典教育转化为一种有意味的文化和生活形式。
总之,只有真正建立起一种超越性的文化追求,我们中小学的国学经典教育才有可能摆脱教育工具论、功利化的束缚,突破应试教育的分数魔咒,使国学教育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全人教育和素质教育。
          (原文有注释,此处略去;原载《教育学报》2012年第1期)
               《新华文摘》2012年第12期全文转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22:55 , Processed in 0.12264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