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铁芳:课堂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第三届高级研修班-2013.7.11-14长沙-梅溪湖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9:28:36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为您网搜相关链接:

寻找汉字之母

浙江 刘发建

英文有英文字母,俄文有俄文字母,法文有法文字母,拉丁文均有拉丁文字母。维系我们华夏民族数千年文明史的汉字,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汉字之母呢?

何谓字母

何谓字母?

我翻阅《新华词典》和《辞海》,也从百度上查询到“字母”词条,它们一致定义为:“拼音文字或注音符号的最小书写单位。如英文字母,汉语拼音字母。”显然,这个“字母”的定义撇开了中文汉字,是针对拼音文字而下的。

这个字母概念值得推敲。首先,汉语拼音仅仅是汉字的注音符号,连文字的资格都算不上,怎么能把这样的注音符号定义为字母呢?有指鹿为马之嫌;其二,既然是字母,定义就应该包含所有文字在内,因为任何文字都应该有自己的字母,都有自己的源头。不能说某些文字有字母,某些文字没有字母。《新华词典》和《辞海》等这些中文宝典,为何要自觉地把我们自己的汉字排除在“字母”概念之外呢?

汉字也有横竖撇捺点等最小书写单位。我们写字都是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一点写出来的。难道这横竖撇捺点就是我们的汉字字母?

英文ABCDEFGH……二十六个字母,他们最小的书写单位,也是横竖撇捺。譬如A,有一撇,一横,一捺;譬如H,有一横两竖;但并没有人会把这些最小的书写单位视为英文字母。

ABCDEFG……26个英文字母,每一个字母都是一个最小的发音符号,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完整的发音。只要能够会写会读二十六个字母,就能书写认读所有的英文单词。

表音文字的字母,不是最小的书写单位,而是最小的表音符号。

失魂落魄的识字教学

把字母定义为“最小的书写单位”,导致我们把汉字笔画当成汉字字母,识字教学从而长期陷入教笔画的泥潭。

只要深入一线识字课堂,就会发现我们的语文老师引导学生一遍一遍的横竖撇捺书空、临摹,大量的时间进行笔画教学。教学“木”字是横竖撇捺,教学“荒”字也是横竖撇捺。汉字是方块文字,注重笔画和架构教学固然重要,但为什么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就是一个“木”字?为什么一草一亡一川就是“荒”字?当我们的识字教学把一个个完整的汉字拆分成横竖撇捺的笔画教给学生,教的就不是汉字,仅仅是拼凑起来的一个符号罢了。这样识字教学还有何意义?

汉字是方块文字,有上下左右里外的复杂结构,不像英文单词那样简单的从左到右线性排列。汉字识字教学时,引导学生把握好笔画的长短、高低、松紧、谦让这些笔画的变化技法,自然不可忽视,也可以说是非常重要。但在教学这些横竖撇捺的书写技法时,我们是否让学生明白笔画与笔画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否则哪怕汉字写得再漂亮,也不过是一种书写技能罢了。我们现在的许多书法教学和创作沦落为书写技术,无法上升到书法艺术的层面,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书法教学“不识汉字”。

我们常看到的随文识字,往往是学生阅读或书写中出现了错误,随机让学生反复读几遍和抄几遍。这种识字,重视了汉字的语言环境,却忽视了汉字内部的信息。基本上是“只认字形,不识字理”。 “只认不识”真实的反映了我们识字教学“只教笔画、不教字理”的基本现状。

把汉字拆分成笔画教学的结果是,对汉字的音形意之间不能建立意义链接,只能死记硬背。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越来越多。据高考阅卷的老师说,高考作文几乎是错别字泛滥成灾,以至于前几年酝酿出台“高考作文错一字扣一分”的重典。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一屋子大学生写不出钥匙的奇闻,故宫锦旗书写“撼祖国强盛”的丑闻,温州“723动车事故”美女列车长面对央视镜头大言不惭的说出“救援工作有条不絮”(把“紊”念成“絮”)的笑话了……

2009年两会期间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议案,把汉字繁简之争的老话题又一次激活。倡繁,倡简,看似各有其理。说白了不就是笔画多少之争吗?历史上所谓的“汉字难、汉字落后”等论调,不就是嫌弃汉字笔画繁多吗?不就是觉得我们的汉字只有笔画没有字母吗?其实,像“鑫、犇”这样看似笔画繁多的汉字,假如把“金”“牛”视为字母,不就是一个字母吗?

汉字字母缺席,原本字字有理的汉字,变成一堆笔画拼凑起来的机械符号。我们只见汉字笔画,不见汉字奥妙,识字教学陷入笔画教学的泥潭而失魂落魄。

千百年追寻着你

难道我们的汉字真是没爹没娘的文字吗?

千百年来,我们一直在追寻着这个梦。

东汉许慎历经21年时光撰写的《说文解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从分析字形入手,说解字义,整理540个部首对9353个汉字进行按部分类。开创了以部首归类汉字和检索汉字的先河。从晋吕忱的《字林》、梁顾野王的《玉篇》、明张自烈的《正字通》、清张玉书等人的《康熙字典》等都无不遵循这一体例。即使是我们今人所编的《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也都使用了部首编排法或附有部首检字索引。

根据汉字以形表义的特点,从大量汉字中归纳出部首,就是在探寻汉字的构字规律,就是在寻找汉字字母。凡是具有相同部首的汉字部落群,相互之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意义关系。很多部首具有一定的字母意义,但部首不能完全等同于字母。因为部首的主要功能适用于汉字检索,追求汉字检索的高效与方便,并非是完全从汉字的构字规律来确定部首的。像《新华字典》有的部首只有一个字或者三两个字,这就没有字母的意义。

上世纪电脑诞生,汉字因一时无法通过只有26个字母的键盘输入电脑,电脑曾一度被那些汉字落后论者视为“汉字的最后掘墓人”。随着1983年王永明首创五笔字型输入法的成功,一夜之间掀开了“万码奔腾”的汉字编码时代。寻找汉字之母由许慎开创的“部首时代”进入到了汉字编码的“部件时代”。

五笔字型的部件(也叫字根),多数是传统的汉字偏旁部首,同时还把一些还有少量的笔画结构作为字根,也有硬造出的一些字根。他们考虑的就是如何让汉字快速进入电脑,对汉字的任意切割,有些字根完全背离了汉字的造字规律。

汉字编码, 考虑的是汉字如何适应键盘,没有从键盘适应汉字的思路研究。虽然为汉字快速录入电脑立下汗马功劳,但他们对汉字的任意切割,几乎就是对汉字的糟蹋。譬如“美”,羊大为美,被他们切割成两点++大;“笔”,原本是竹与毛,被切割为:竹子头,再一丿,再两横,再一个弯勾。因为从小用电脑编码输入汉字的缘故,现在社会上一些人写朱、末、串等字时,总把中间一竖拦腰截断,写成“ ”样子。

万码奔腾,随意切割汉字,也是造成不规范汉字和错别字泛滥的一个因素。一些汉字编码专家认识到,出现“万码奔腾”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于汉字的切分部件各不相同。要结束“万码奔腾”的混乱局面,必须有一套符合汉字造字规律的科学汉字编码。因为一个汉字不是你想怎样切分就可以怎样切分,汉字本身具有内在的生命结构。汉字编码要确立“汉字本位”的理念。汉字部件的拆分要合乎汉字的造字规律。1995年,汉字编码专家潘德孚等在《汉字编码简论》一书中,提出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汉字拼形字母。并于1997年出版《汉字编码设计学》,建构了一套369个字母的汉字拼形字母表(潘先生的369个字母的汉字拼形字母表,字母数量多少可以继续研讨,但大家不要一看到369个字母,和英文26个字母相比,就吓一跳。就像我们只要掌握3500常用汉字就可以满足日常用字需要,相比较而言,英语的常用词汇量就达数万)。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提出并建构汉字字形字母表的著作,同时以这一套汉字拼形字母作为部件,成功的研制了一套表形汉字编码。

面对汉字被“万码奔腾”挥刀乱砍滥切,我们语言文字界哑然无声。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文字界对汉字字形的研究不够重视,除了一心想着如何简化,简化再简化,并没有深入研究汉字形的规范与规律,大量“无理简化”的“无理汉字”,正在逐渐改变母语汉字的基因。

潘德孚先生的汉字拼形字母,应该说代表里目前汉字字母研究的最高水平。但是潘先生的学术成果,并没有得到文字界、语言界、语文界和汉字编码界的重视。我们在深以为憾的同时,也应该清醒意识到,研究汉字字母的时代已经来临。

敲开汉字之母大门

汉字输入“万码奔腾”,汉字编码需要汉字字母来规范;“只教笔画、不教字母”的识字教学,需要回到汉字字母的本位。

何谓汉字之母?

要探寻汉字之母,我们还是要回到汉字起源。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许慎这段话的意思是,少量由象形字和指事字构成的“文”是物象之本,随后出现的大量会意字和形声字是由“文”孳乳派生出来的“字”。

仓颉造字虽是神话,但许慎这段话准确概括了汉字“依类象形”和“形声相益”的造字方法。“依类象形”就是汉字最初的象形字,如日、月、山、水、鸟、鱼、人、马……;还有“一、二、下、│、八、小、ㄔ、ㄐ、爻……”这类的指事字,它们都是不可再分割的、具有独特生命特征的符号。“形声相益”就是以“依类象形”的那些不可分割的“文”,用形声和会意的方法创造出大量的形声字(如湖、睛、摸、脏等)和会意字(从,卡,磊等)。形声字和会意字占了汉字中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特别是,现代的“化学元素着周期表”在不断地增加新元素,如氢、氧、镁、碳、……我们都可以用形声造字法解决,而不生造任何新的符号。这也告诉我们,我们的汉字早已具有丰富的造字符号,这种血脉相连的造字法,让我们的汉字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汉字中那些稳固的、具有强大繁衍生命力的符号,不就是我们的汉字之母吗?

前面我们论述了,所谓字母,就是“文字的最小表音符号或表意符号”,英文是表音文字,英文字母是“最小的表音符号”;汉字是表意文字(拼形文字),“最小的表意符号”,就是我们的汉字之母。

譬如,山、水、火、木、土等最小的表意符号。首先,它们各自表示的意思是完整且准确的;其二,它们是不可再分割的,亦最小的;如果把他们再拆分成横竖撇捺点,就已经失去了文字的意义;其三,字母和汉字,不是简单的部分与整体关系,而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有着母子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其四,字母与部首、部件、字根、字元等有一定的关系,但有本质区别,部首和部件等着眼于文字结构,任何一个汉字,不管是有理汉字,还是无理汉字,都可以切分为几个部分。就是同一个汉字,部首、字根、部件,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可以各有不同的切分法;但是字母是不能任意切分的,把汉字切分为字母的过程,就是还原汉字造字的过程。

一个字母就是一个完整的汉字,这种看似“汉字是汉字之母”反逻辑的定义,恰恰说明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最大特征——汉字是对自然万物的克隆,自然万物就是我们的汉字之母。汉字和自然万物有着毫无隔阂的天然通道,汉字和我们的整个世界是融为一体的。

其实,在西方英文单词中,他们并没有“字母”这个单词。最接近于“字母”意思的单词是“letter”和“alphabet”,这两个单词直接翻译就是“注音及拼读符号”。西方人没有字母概念,他们只有拼读符号和单词的概念,我们的汉字才是真正具有母子血脉相承字母文字。

当然,汉字之母到底有哪一些字母,如何科学建构汉字之母,这不是哪一个人能完成的,这需要文字学家、语言学家、语文教学专家以及哲学家、社会学家等各方面力量共同研究,汉字之母比西方的拼音字母,要复杂得多,任务要艰巨得多。



教汉字要教汉字之母

从母语教学的角度讲,教汉字,要教汉字之母。尽管我们的汉字字母表还没有建立,尽管我们要面对许多的“无理汉字”,但是,我们还是要回到原点,回到常识,尽可能从“汉字有理”的角度,解读汉字。随便举几个例子:

譬如“益”字,如果我们把“益”字拆分开来,下面就是个“皿”自,如果横着看,上面就是个“水”字,水从盆里满出来了,就是“益”。“益”本意就是水满了,溢出来了。就是后来“溢”字的本字。

对于“益”字来说,“水”和“皿”,就是构成“益”的2个字母。“水”“皿”与“益”之间,不是简单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部首与部首的关系,他们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具有血缘关系的一个生命整体。“水”与“皿”的结合产生“益”字,文字所表现的意义与客观世界的意义是一致的。

再譬如“看”字,上面是一只“手”,下面是眼睛“目”,“手”“目”结合就产生“看”字,一个“看”字就形象地再现了生活中抬手举目张望的情景。汉字的起源,本身就是对自然万物的再现。“手”和“目”就是“看”的字母。这种母与子生命一体的关系,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血缘关系。

再譬如“美”字,上面是“羊”,下面是“大”,“大”就是“人”。“羊”“大”为“美”,寻找到“美”的这2个字母,“美”就不再是一个简单工具符号,字母所揭示的是我们这个民族以人为美的美学观念,这是我们民族智慧与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把汉字拆分为字母,就是还原一个汉字的造字智慧,就是对自然万物的本质认识;把汉字拆分为笔画,就是对汉字生命的肢解。识字,不单纯是为了阅读和写作,不单纯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识字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启蒙的过程,就是一个获取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的过程,就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在学生的心目中,汉字不再是由看似繁多的笔画机械的、毫无道理的组合成的复杂符号,而是由反应自然万物和承载历史文化的字母结合而成的母子相承,血脉相连的民族文化符号。

教汉字,不要停留在教笔画教工具的层面,要进入教汉字之母,教母语文化的高度。教汉字字母,就要学会有理切分汉字,寻找到那些有意义的字母,然后理解汉字之理之情之美。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汉字我们都能有理切分,因为我们面对的许多汉字已经演变成“无理汉字”了。但这不能成为阻挡我们寻找汉字字母的理由,恰恰说明,我们迫切需要寻找汉字之母,只有真正建立了汉字字母系统,才能让我们这些“无理汉字”回家。

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呐喊

寻找汉字之母的历程,将要面对许多异常艰难的考验。回顾汉字3000多年的发展史,许慎用21年的生命时光铸就了《说文解字》,让无序的汉字整齐的归队;在20世界汉字面临无法进入电脑信息时代的生死考验时,面对“汉字落后论”喧嚣一时,以钱伟长等为代表的一代科学家,拍案而起,潜心研究,历经数载,汉字无法进入电脑的咒语被彻底打破,汉字在信息时代重放光彩。

如今,面对“万码奔腾”任意切割汉字的现实局面,面对识字教学陷入“笔画教学”的泥潭茫然四顾的困境,面对我们的孩子对汉字已经麻木不仁的表情,面对汉字简化运动造成的“无理汉字”越来越多的发展趋势,我们不能沉默和冷漠下去。

无论从汉字的发展历史,还是从汉字研究的现状,有一大批有识之士已经潜心研究多年,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初步具备了建构汉字字母表的条件,我们要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寻找汉字之母,就是寻找汉字之理,就是寻找汉字的血脉。我们的许多汉字已经断了血脉,成了无理汉字。不要等到将来有一天,我们的所有汉字演变成无理汉字,我们的子孙再看不懂唐诗宋词时,我们就只有流着无家可归的泪四处流浪。



寻找汉字之母,就是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捍卫我们的民族文化血脉代代相传。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9:39:28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为您网搜相关链接:
对于华德福教育有哪些误解?
黄晓星


  从2004年成都第一所华德福幼儿园和学校开始到现在,将走过五个年头。在这五年中,华德福教育从一个几乎没人听说过的名字到现在,很多关心教育的人如果说没听说过华德福教育,也许会被人认为落后了。 如果你有小朋友的话,别人会用“你华德福了吗?”来问候你。而且,很多人不但过了华德福的“敏感期”,到了“过敏期”。我说是到了“过敏期”是他们对华德福教育的误解太多了,一提到华德福就有人打喷嚏,同时,也有人接受了华德福之后,几乎颠倒了他们生活。
  1,“我小时候在农村原来的样子就非常华德福了!”
  这样的观点是由于华德福教育提倡自然和天然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更丰富和贴近人性。但是,小时候在农村原来的样子只是外在的环境而已,外在的东西不能说明其本质。西方比较早的华德福学校几乎都是在城市里,如伦敦、纽约、爱丁堡和东京等地的华德福学校,他们没有自然和天然的环境也可以办成华德福学校。
  2,“把教室布置成华德福教室,课程按华德福的走,这样就可以搞一个华德福班。”
    这种做法在全球的华德福教育发展中还没见过 应是具有中国特色。华德福教育不是在形式上模范就“华德福”了,用世界华德福幼儿园联盟主席Susan Howard的话说:华德福教育的本质因素实际上是教育者本身,她塑造和影响着儿童的环境,她不仅是通过各种布置、活动以及一天的节奏来,最重要的是教师个人的特质以及她与外界的关系,包括她与儿童、幼儿园里的其他成人、家长和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以及自然界的各种生命活动之间的联系。这些特质,包括外在和内在的态度和表现,渗透在儿童早期教育的设置之中并深刻地影响着儿童,而她们是通过模仿过程来吸收这一切的。这些童年经历的后果会在儿童成长的后期通过其身体素质、行为倾向以及对待生活中的机遇和挑战的态度上表现出来。如把教室布置成华德福教室,课程按华德福的走,就能达到这种效果,那么,华德福教育也就太容易了。
  3,“华德福教育不提倡看电视,远离现代文明,回到原始状态。”
  华德福学校开始的时候是1919 年,那时没有电视。但是,有了电视之后,不仅仅是华德福不建议小孩看电视,是很多主流的医生和老师通过不少的研究和观察得到的结论,再说,华德福教育只是建议9岁以下孩子远离电视和电子媒体。不是提倡一辈子不看电视。华德福教育比较强调教育中人的因素, 通过电子化的工具教学都不能给孩子直接的体验,到了初中和高中以后,他们要充分利用和掌握电子化的工具。小的时候没有必要去接受太多信息,太多信息未必见闻广,见闻广并不代表知识丰富。孩子需要充分体验学习到的知识,从体验中学习才能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样的知识才是他们真实的体验。
  4,华德福出来的孩子不能适应考试,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首先很多孩子在任何学校本来就不适应考试,在公立学校也考试失败,可是去了华德福就很好, 从华德福 出来之后,也许不适应考试,也许会适应考试。任何学校都只是口头保证考试没问题,可是,结果考试失败了,有问题了也没办法,去找学校算账吗?华德福学校一般不会口头保证考试没问题,只是,在毕业前给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 目前,大多数普通大学毕业生都感觉到很难进入现代社会生活,不适应社会也得要适应,还没听说有人回去找学校算账,因为他们当时,无论是小学,中学或大学,都说是为了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吸引到学生的。 为什么,要华德福学校来保证华德福出来的孩子要能适应考试,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呢?那么学校保证了又能说明什么呢?最近,美国又对华德福毕业生做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非常令人吃惊。
  请http://www.whywaldorfworks.org/d ... aldorfGraduates.pdf
  5,华德福只适合文学和艺术类的孩子。
  根据北美华德福教育联盟的调查,毕业生上大学42%选理工科,47%选文科(包括艺术科)。华德福教育的教学艺术,突出艺术化的教学,这样,学生不会感到无聊,保持学生对知识和求知的欲望。老师会在孩子不同年龄阶段,使用不同的艺术化教学手段。华德福毕业生能保持终生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以及积极面对生活,跟早期艺术和艺术化的教育有直接联系。
  6,华德福不挑选孩子,而是挑选家长。
  很多认同华德福教育的人,未必认同办华德福教育的人以及教他(她)的孩子的老师,这就是信任的问题。华德福教育必须建立在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信任关系上,如果家长对老师和学校一开始就有不信任的东西,入学之后,一旦听到或看到某些现象印证了最初的怀疑,问题就不能解决了。华德福学校也有非常挑战的孩子,要面对挑战的孩子必须要家长的信任和合作。其实,有些孩子的挑战一直到毕业也没停止过,如果学校和家长未能建立起信任关系,家长很快就决定退学了。
  我们在生活中也有过数不清的合作,在某种意义上说,合作就是希望互惠互利,取长补短或双赢,当然也包括了互相利用,狼狈为奸和同流合污等。华德福教育提倡的合作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学校和家长未能建立起信任关系的关键因素就是未能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在你们的价值取向方面,跟家长做充分的沟通,而不是为了吸引家长把孩子送来,去给迎合家长的口味。
  7,华德福老师都是追求精神生活,不顾物质生活的一群理想主义者。
  华德福教育确实是理想化的教育,从事华德福教育的老师确实在实践自己的理想。而很多人却把自己的理想冰封起来,“到发财了、赚够钱了、中了奖或退休之后”再去实现。不同的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理想,一个是未能实现的理想。
  我们通常把追求那些听起来比较渺茫的、不切实际的理想的人,定义为理想主义者。那么,从事华德福教育的老师是做理想化的教育,在实现自己的理想,应该归类为现实主义者。华德福学校的老师看起来都比较清贫,不等于对物质没有追求,就如很多穷人不等于不追求财富那样。那么,为什么德福学校的老师收入那么低呢?这跟社会的价值体系有关。如果社会非常看重孩子接受华德福教育,那么,华德福学校的老师应该得到很好的收入。但是,我们这个社会整体是笑贫不笑娼的价值观占主流,那些理想主义者有些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在文明和盛世的社会里,每一个人都能按自己的价值取向去生活,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现在大多数的人从事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辜负自己的良心、理想和幸福快乐,同时又把自己的理想冰封起来,四处去寻找幸福和快乐感。在物质丰富和实现理想不可兼得的时候,你的选择就决定了你的价值取向。
  8,华德福都是吃素,耕田回到农耕时代。
  华德福教育建立在人智学的基础上,保护每一个独立的灵魂,让他们健康地成长,有键康的身体,未必有一个键康的精神状态,有不键康的精神状态的人,会引起身体不键康。因此,要有一个键康的精神状态 必须要有一个键康的身体。身体实际上是经过人的新陈代谢消化处理食物建立起来的。在我们目前农业工业化生产的现代社会里,添加剂、农药和化肥泛滥,加上环境严重污染的情况下,食品成为了不安全因素。很多华德福学校的老师比较认真地对待食物问题,坚持活力农业中提到的农业和营养观点, 不是要回到原始的农耕时代生活,是用传统的农业耕作就可以有健康和安全食品。
  9,给孩子自由,跟孩子平等对话,什么都让孩子自己来就是华德福。
  华德福的孩子是理解和接受了很多边界之后的自由,华德福老师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的对孩子进行引导, 可是,高中的孩子不需要完全接受老师的引导,但是,他们会主动提出让老师指导,孩子会从 接受老师指导到挑战老师,再到自愿去请教老师,这里包含太多教育理念和教育的艺术的 。
  很多中国家长,受到 “蹲下来跟孩子对话”的影响,缺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不给孩子设边界,结果是孩子控制了大人。 这样的孩子到成人之后,就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或过于自负。美国普通家庭的教育误区就是让孩子过早象大人那样有主见,很多人到了30大学读不完,40岁了也决定不下来是否结婚。50岁才决定要个孩子,可是太迟了,只好收养一个。蹲下来跟孩子对话的真实含义要掌握好,我们说的是不把孩子当一张白纸,不欺负孩子不懂,用william Blake 英国诗人的话:Child is the father of Man“孩子是成人之父". 我们要跟孩子一起成长,如果我们能尊重孩子,孩子让我们成为成人。
  10,“大不了就去华德福呗!”把华德福当做理想的天国,或医治百病的良医。
  华德福教育在教育多元化的国家里,只是一种可供选择的非主流教育之一。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非常理想的教育,但是,也有人去追求其他的更理想的教育。华德福教育不仅是提倡一种健康的教育理念,也在提倡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如果只选择这种教育,不选择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未必是华德福提倡的那种),孩子进了华德福学校也许会被你的价值观混淆,因此,选择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比选择华德福重要得多。认真去审视自己走过的路,做过的事,经过的波折,只要提起勇气去面对,不需要什么高人点阵,你都能知道正确的方向在那里。剩下的工作是如何开始走出自己的困境,再去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如果你的城市也有人办华德福教育,最好检讨它是不是华德福的方法就是,办学的人和老师是否能通过孩子的教育,给那些家长的生活态度和价值体系带来积极的影响,他们是否在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再去看老师如何对待孩子。
  11,华德福教育是如何如何?蒙氏教育氏如何如何?喜欢知道两者的长短,希望能取长补短?
  我们在了解华德福或其他教育的时候,存在着立场混乱的地方。本来对某个教育理念好像已经有了一个观点, 可是,听一些人讨论华德福或其他教育之后,开始怀疑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了其实,自己未必知道,如何形成了某个观点的,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个观点是建立在一种教育理念上的。
  每一个人学习新东西的时候,都会学习自己认为好的地方,当然也是自己能理解并可以操作的东西,这些往往都是比较容易的部分,也就是表面的东西。能体现华德福和蒙氏的教育核心的东西,相信没有化一定的时间去学习和实践是不行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对华德福和蒙氏的理解不会太深入,因此,他们对这两个教育理念
  中的概念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样。 当他们讨论的时候,不得不使用概念,而使用概念起来,说者理解的和听者理解的不一样,有些牛头不对马嘴的感觉,也就引起了争论了。
  没有长时间去学习和研究,并实践华德福教育和蒙氏教育氏,就希望优化组合两者,估计也只能组合到比较容易操作的地方。 香港华德福幼儿园的创办人在英国办了25年的蒙氏幼儿园之后,在英国接受华德福教师培训,在香港办了六年的华德福幼儿园。我问她可否把这两个教育体系做个切低的比较,她说,可以做到切低,
  可是做不到公正。

http://www.waldorfchina.org.cn/

http://xnjyw.5d6d.net/thread-48943-1-12.html
原文地址:华德福英语教学方法作者:辰辰妈妈
学生在华德福学校与外语的最初接触是建立在广泛的亲身体验和情境之下的,逐渐的通过更多的分析学习,学生更具意识的学习外语。从口语到读写认知有一个自然的内在进程,但口语的融入始终贯穿在该过程中。学生的口语和读写能力的建立上,姿势和具体情境占有重要地位。

  基于大部分日常交流的内容并无太多语义和句法规则的事实,华德福学校在外语学习上非常侧重动作姿势,身体语言,模仿表演以及非语言交流领域在整个外语教学大纲中占重要位置。精深透彻的语言学习协调并拓展学生对世界的情感回应。学生不仅变得更加口齿清晰,而且拥有更多表达的内容。因此,外语学习的过程不仅能够满足孩子个体成长的需要,并且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对于语言本身来说,通过尊重语言内在的本质和诉求的教学方式,孩子能够将他(她)的内在精神和语言的精神交融。

  在华德福小学的一至三年级,孩子沉浸在课堂营造的几乎纯外语的氛围中,孩子学习一系列的活动,口语交流(如,问候,日常情境中的问与答),童谣,诗歌,数字韵律,跳绳律动,歌曲和游戏。这些内容的设计都能够将孩子自然的带入该语言的氛围,而无须翻译或解释。一旦在最初三四节课里,特定的课堂节奏和内容模式建立起来,新的内容一点一滴的加入,同时,已经进行的内容仍重复着,并通过内容的变换来拓展。除了口语的练习,学生将各个情境以生动的方式呈现。

  对于低年级段的孩子,并没有必要让他们完全理解听到的意思并重复。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对外语基本的声调组成和结构能够拥有特别的敏感度,而在十到十一岁后,当发音器官的可塑性和神经组织更加定形,延展性下降,这种敏感度就很难再发展起来。这也是华德福学校语言教学方法的重要的事实基础。

  在外语课堂中,授课完全通过口述的语言,如祈使语句,问答,歌唱,背诵(不看文本),并且这些通常都是伴随着动作,模仿和图片进行的。完整的对话也通过背诵记忆,并且在实际的情境交流中,用到大量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而不是抽象的语法讲解。事实上,在一至三年级的外语学习中,孩子系统的接触并练习(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所有外语语法的主要元素,并且已经建立了日常生活普遍使用的词汇量。语言课程帮助孩子参与进入一条语言的河流。这个语言的河流帮助他们塑造语言器官(感知及发声器官),

  建立积极的情境词汇记忆。形成习惯性的表达结构,常用语及语音语调。一言蔽之,孩子被引领进入一个语言的河流,在往后的阶段,这条河流就能够通过被唤醒的意识和能力涌流出来。

-----------------------

2001年8月,我前往英国的爱默生学院学习华德福教育,2003年4月回国。目前国内流行从幼儿园就开始教英语,我的华德福老师埃瑞卡说,华德福不反对幼儿学习第二种语言,关键是怎么学。是每天必须学会几个字母、几个单词或一两句短语,还是让孩子学唱英语歌,朗诵英语诗,培养一种对英语的感觉。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华德福教育提倡后一种,反对前一种。埃瑞卡说不是禁止教读、写、算,重要的是怎样教,她的女儿3岁时让妈妈写名字,埃瑞卡边写边结合名字中的字母形状讲了一个故事。
  我在华德福学校听过小学一、二年级的德语课,老师空手走进教室,一连串优美的德语诗和相应的动作,把孩子们全部吸引住了,我虽然一丁点儿也听不懂德语,但通过老师的教学,我感受到德语的节奏、韵律和优美。孩子们有时站在桌子旁,有时坐在桌子上,或围坐成一个圆圈。老师用德语要求做一些动作,如把椅子轻轻放在桌子下面,或让学生们轮流上讲台。老师用德语说:“跑!跳!蹲下!向左转!”学生按指令做动作,做不出来就换另一位学生。老师还用德语描述一位学生的衣服,如衣服的式样和颜色,或学生的发式和脸形等,其他学生猜猜是谁。德语老师给我的印象太深了,老师不教单词的辨认或书写,只是说。一、二年级满堂德语,孩子们竟然都能听懂。
 华德福教育认为,9~10岁之前,孩子的意识和周围环境还没有完全分离开来,最好不要给他们讲解语法,不要告诉他们什么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等他们有了和环境分离的意识后,他们才有可能观察自己怎样说话,在这之前,只需讲话就可以。
无论是学习母语还是外语,华德福教育很重视口语的表达,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口述比识字、写字和阅读更重要。他们每天用大量时间练习朗诵,如儿歌、诗、散文诗等,还特别注意练习绕口令。斯坦纳认为选择儿歌应把声音要素放在首位,声音比内容或意义更重要。据说智障人听故事时,常因为故事中的声音发笑,他们听不懂故事的内容,而正常人是因为听懂故事内容而发笑。成年人对说话内容的注意远超过对声音的关注,而小孩子可能对声音更敏感。绕口令本身没有意义,但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陶醉在语言的奇妙声音中。
华德福教育最引人入胜的特点是把知识的学习和身体的节奏运动相结合,比如跟着歌谣跳绳,有节奏地拍手或踏步,有韵律诗伴奏扔球,尤其在低年级。即使像我这样的中年人,在接受华德福教师培训时,每次做动作,我都会兴致勃勃地参加。英语课上,老师教我们用脚踩出节拍,先练习原地踏节拍,然后是边走边踏一首诗的节拍。他帮助我们通过身体的动作,理解诗的节奏和韵律。有时他用踏步的节奏来表示某行诗,让我们猜是诗的哪一行。


原文地址:
《华德福教育与中国语言文化的融合之道》内容分享1作者:澜扣儿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9:41:29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为您网搜相关链接:



探究心理奥秘的专家——燕良轼
http://www.changsha.cn 2004年12月30日00时43分 星辰在线
    祖籍湖南桃源的燕良轼,1956年出生于黑龙江省,自1981年毕业后开始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研究,迄今已有23年历史。在这期间,他先后到上海、杭州进修心理学课程,198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完成了硕士学业,近期又圆满完成了博士学业。燕良轼现任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
    燕良轼教授长期潜心钻研心理学理论,深入探究心理活动规律,注重用心理学理论解答现实问题。他在学术专著《创新素质教育论》中,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进行了整合性研究,在国内教育界率先明确提出了创新素质概念,拓展了创新素质教育研究视野,该著作是目前国内最系统论述创新素质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之一。燕良轼在国家一级刊物《心理科学》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智力概念新析》中提出的新观点,被国内多本心理学教材所采用,他的理论见解被称为“燕良轼三维能力结构模式”,得到同行普遍认可。在实证研究方面,燕良轼教授指导课题组完成了《大学生学习自主性量表的初步编制及施测》、《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团体干预》等,对于从学习领域和社交领域研究和评价大学生创新素质提供了理论依据。他在实践研究方面不仅建构出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加工策略理论模型,还编制了《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加工策略训练题》(100余题),对七届在校学生进行了系统训练,为创新教育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应用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燕良轼教授在教学与科研领域辛勤耕耘,多次获奖。目前,他独立完成并公开发表个人学技专著3部,主编、副主编和参编著作1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发表在国家一级刊物上的论文1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有9篇。完成国家“八五”全国教育科学重点项目《综合课与小学生心理素质协同发展和培养的实验研究》,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问题》等科研课题7项。此外,他还在各种报刊上发表科普文章10余篇。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9:45:12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为您网搜相关链接:
教育现象学:原理、方法与课堂学习研究实例

香港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   课堂学习研究中心副总监  李树英博士

http://www.edu11.net/space.php?uid=78&do=blog&id=443281
主持人樊杰:新课标有三个维度,第三个维度难以测量。通过课堂学习研究是可以测量的,还有一个好方法就是教育现象学。教育现象学是李博士的最爱,是什么方法让其领略个体差异,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是什么让其如此衷情?今天就由李博士给我们来讲述现象学。
       李:非常高兴见到大家,希望今天讲得更有趣一些。介绍自己。香港教育学院,有职前培训。(展示教育学院图片)。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展示图片),这里是我的母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 南京师范大学,读研究生(图片),后在外语系做教师,教研室主任,外语系主任,院长,然后到了加拿大阿尔伯特,是一个非常美丽的省份,在此读博。儿子在大学读三年级(父子照片)。做现象学先要了解说话的人,才能说话和叙事。儿子参加全加拿大羽毛球比赛获第三名,相当于内地的全运会。如果让我重新带我会怎么带我的孩子?作为一个家长、老师就是要不断去反思。
     我的研究兴趣:
教育现象学、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科学中的运用;
教师教育、教学的机智(实践智慧)
质的研究方法
课程学研究(运用现象学的方法来研究隐性课程学、运用现象学图式来做课研)
……
     案例:小学老师讲的一件难忘的事情。(梗概)
朱老师,漂亮,和蔼。我英语一般,到初二渐渐喜欢,每天盼望。一次考试终身难忘。英语单元测试,自我感觉顺利,除一个单词漏写,几乎满分。结果给了满分,老师表扬,当时喝了蜜糖一样,这是最高赞赏。其实老师不是没发现,而是在错的单词下划了横线。是为鼓励我,促使我更加努力,更加认真细心。
看一看老师难忘的体验,值得我们思考,用一种现象学的形式发问:
这是一个平凡的小故事,类似的故事可能曾发生在我们身上,为什么孩子对这样平凡的故事印象深刻,难以忘怀,这位老师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一个成绩很一般的孩子为什么渐渐喜欢上了英语,并且每天都盼望英语课的到来?
是因为老师关注他吗,老师与孩子的关系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错误的单词下换了横线,把漏的字母写出来,同时给了满分,老师是不经意间做的,还是这个行动已经成为老师的一种体知呢?
老师这样做好像是有目的的,似乎在对孩子说:“我知道你错了,下次一定要更仔细一点儿哟!”
给满分对孩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老师对孩子的表扬意味着什么呢?
给满分给孩子公平吗?这位教师是位好教师吗?
还有一个最为根本的问题,学习对这个孩子意味着什么呢?这个小小的故事当中有教与学吗?
还有更多的现象学发问……
那位教师当时意识到了她的那个小动作对这个孩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吗?
此刻她还记得这件事吗?
这样的小事对我们的教师教育和教师培训有什么启发呢?
(大多在技术上的培训,我们做到了这些吗?)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去提问,从课程、教育公平等提问。
人的生活体验非常重要。看一幅图画,(大人牵着小孩,自己抱着儿子)当时孩子的体验,我的体验是什么样的?追踪人的生活体验。
现象学对人的探究:重新寻找生活的体验(research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非常好奇……
看图画(南行打工的图片)我会问:离别的体验是怎样的呢?这个小伙子大声说什么?仿佛在说:太太,我打工赚钱了就回来;另外一个小伙子拨开夹缝中看亲人一眼;另外一个脸上的神色非常伤感。
我们可能会好奇:
很投入的阅读的体验是什么样的?进入到另外一个世界是什么样的?
当我们深深沉浸在阅读之中的时候,我们会怎样?
有的喜欢卧着阅读,有的在沙滩里阅读,有的在厕所,有的在黑暗灯光下,……这种体验是存在的,加拿大厕所里干净,摆着书;还有现代的阅读方式:平板电脑;躺在摇床上阅读,叫他他完全不知道;车上阅读,在水里阅读,在外面,(配合多个图片展示)这么多的情况,我们就会想阅读的体验是什么样的呢?
对此,有人研究出了博士论文。我们可以试图创造一种好的阅读空间给我们的孩子们,加拿大的一些图书馆阅览室就提供给孩子这种阅读体验式的空间。
我们可能也会好奇:
以考试为中心取向的课堂学习体验是什么样子的?
(图片:教师上课,学生睡觉,课桌上堆积很多书籍资料)这种体验是什么样子的呢?
图片:小孩在考试,父母在外面蹲着等待。
生活中我们会对许多的体验感到好奇、想知道,但我们却显得麻木不仁,看得多了视而不见,丧失了对某些生活体验的敏感性。
现象学的视角驱使我们感到好奇,去体验,感受……
那么什么是现象学研究方法呢:
它是一个系统地探索人的生活体验的追问方式;
它是研究传统中最具人文价值的一个质性研究方法;
他最具人文性,是因为它尊重的独特性,而不是普通性;
因此我们说他是人文科学研究当中一个强烈的人文视角。
说起科学时,会联想到什么?
通常联想到自然科学、实证科学,以及那些与可见的证据,尤其是数据、模型和公式等,可是……其实科学可以分三类: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怎么区分呢?
(湖北管老师:过去一直将社会、人文混为一谈,现在是不一样的,但是我讲不清晰。)
19世纪末,狄尔泰最早提出,自然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物体,但当研究人的时候是当成一个物体来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主体,人,有主体性,各种社会属性,也研究物,但物就具有主体性,例如中央4台国宝档案节目,研究物,但会当成一个社会科学研究;人文科学研究人和物,更多研究主体间性,你和我的关系。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些重叠。
研究方法自然研究有了不同:量的研究方法(quantitative):可测量(measurable)、可量化;质的研究方法:看不见;变化;影响;潜移默化。
对于人手的研究

     
  
展示图画:医生在学习,剪掉这根筋,看表情,实习生的表情麻木,病人完全被堪称一个物体。这就是典型量的方法。
(展示各种图片)
伦琴射线
病床上,完全变成物体,医生可以接好手指。
老师抚摸小孩的头部,这个手的力量比手术刀的力量更大。
弹钢琴的手,充满激情,非常投入
爱人的手
我们需要体会他的感受  这是一种体验:性格、热情、欢乐……把这种体验描述出来,就是非常好的材料。那么在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握手时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读一篇小文:
爱,是从手的触碰开始,小心翼翼的试探,惶惑犹豫的心情,从指间的轻轻碰撞开始一段痴恋。
直至十指相扣,把握住也就握住了一份心意和坚定,携手走进婚姻,无助时,总有一双手递过温暖。
而在深夜,有人轻抚你日益粗糙的指尖时,慢慢地感触更是要将热泪萦怀。
一旦爱将远去,首先被厌弃的和轻慢的仍然是这双手,所有诋毁的话语和憎厌的神情总是从对手的反应开始。
心手相连。
爱与不爱,都在手上了。——匿名氏
      现象学:由直接的体验开始,旨在描述一个现象不变的特征,区分对这个世界先于理论的体验和对世界的理论的或科学的描述;为探索人的现象提供一种方法。
以鲜活的生活体验为起始点
实践的现象学简单地说就是探究可能的人类生活体验。学生对座位的体验是什么呢?为什么有的喜欢坐后面呢?
现象学转向生活的实践经验。现象学的哲学:研究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实践的现象学:以职业实践、社区和运用伦理学为中心。
       关键词:先于思考的(pre-reflective);先于理论的(pre_theoretical);先于概念化的(pre-conceptual)
例如:小孩走,突然要摔跤,猛然伸手去抓他。这是是前思考的,为什么这样,小时候学了,做个好老师,要关心小孩,当然这样说的时候已经是概念化的。
       梅洛·庞蒂:这个世界不是我所想象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我体验过的世界。
         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人种志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建构主义法、批判理论、语篇分析、文化研究
叙事研究方法:性别研究、心理分析法、结构、后现代、传记式
       关键词:括弧(bracketing)、悬置(suspension)、还原(reduction)、解构(deconstruct)、重构(reconstruct)
现象学方法中所收集的数据
人的生活体验小故事(回忆、描述性的轶事、叙事、白描式的图片、录像、甚至文学作品中的小故事的形式)
这些数据首先应具有描述性,是生活体验的直描,不要夹杂反思的成分。(先要找数据,后面再反思)
       我们如何获取他人的生活体验?
尽量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来生动地描述自我或他人的生活体验,LED数据的要求:纯粹的描述,尽量接近原初的体验。
语言——作为理解人的体验的媒介
有未经反思过的原初体验吗?可能的体验?接近最原初的体验?语言的力量和局限;科学的语言与诗化的语言
运用还原法、括弧法、悬置法去追踪的过程之重要性。
   如何收集数据
现象学的访谈、现象学的写作、文学作品中已有的相关描述;重写和编辑
如何分析数据
焦点讨论、挖掘意义、主体性分析
寻找意义的实例
刚开学,兴致勃勃批改五年级第一张作业,陌生名字记下。发现一张特别,与我要求相差甚远,脏脏的印记,当时生气,肯定没认真画。上课了,环顾一眼,随意点几位同学认识一下。我深深记下那位作业特别的同学,个字高高,一脸憨厚,靠窗口最后一排。上课,不时盯着他,舒缓了心情,观察他完成作品的情况,观察后很吃惊,因为这个学生按照老师介绍的作业步骤一步一步认真画,不满意就擦掉,反反复复,执着。于是及时指导一些技巧,当时的心情就是对待我的一个心爱的学生。
这里面你看到了什么?提些问题?
学员1:我在读的时候,有些地方作了特意的停留。有几个关键词是故意停的。您当时听的时候有什么感受。这直接体验是唯一的道路。请直接体验。
学员2:在这之前,没有和孩子接触前,喜欢下结论。观察后才发现是一个非常欣赏的学生,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
学员3:批改作业的心情是怎样的?看到一步一步修改,当时的体验是怎样的?学生得到老师指导的刹那心情是怎样的?
学员4:体验:看了案例后,想起了类似的现象。实习老师,上课起立,两个孩子高、矮。老师说还没站起来,孩子说已经站起来了。那个孩子本来只有那么高,站起来和别人坐下差不多;眼睛小,你怎么老打瞌睡。
学员5:学生的角度:当这个老师点名的时候心情怎样?课堂当中那样关注他时内心的体验又是怎样的呢?
学员6:老师说很生气,觉得没认真,一定批评。生气的模式?
学员7:是什么促使那位学生直接去找,而是先点名,认识后再处理?对待心爱的学生和不够满意的学生内心感受有怎样的差别?
大家逐渐上升到有教育意义的问题了。在提体验式问题的时候,先要找意义,有哪些生活意义,然后再找主题的分析,关于教育的主题,
现象学的发问:
教师为什么会兴致勃勃批改学生作业?我们的老师是不是兴致勃勃?
看到一张反反复复修改留下脏脏印记保留变形的几个线条,教师为什么生气?你改的时候会不会生气,作为老师为什么会生气呢?
作为教师,通常会怎样表现呢,我们会生气吗?有些老师我才不管呢,错了零分。
这位老师此时对下一节课是否有了计划?是如何计划的呢?如何盘算的呢,一定要好好批评。
教师环顾教室一眼,随意点了几个名字。他为什么而这样做呢?为什么要深深地记下那名作业特别的同学?
上课的时候教师不时盯那名学生看,是什么让教师舒缓了一下批改作业时的心情?
为什么没有直接去找他,是因为孩子在课堂上认真表现吗?
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是一位好老师吗?
最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程决定有哪些决定性的因素,教师是怎样动态的阐释、执行自己的课程计划的呢?
   小体验经常发生,似乎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要寻找意义。(课件展示:在文章中标记了一些语句进行体验。)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
假如你碰巧在观课,作为观察者,我们能观察到什么呢?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教师在上课之前点了几个学生的名字,之后就按照自己的要求一步步讲解,让学生做作业,最后展示了一个并不是很好的作品。更仔细一点,可能会让我们发现教师有几次盯着一个孩子看,有时在观察这个孩子,有时对这个孩子进行一下指导。
如果仅仅是这些,这只是一节再普通不过的美术课,但实际上,通过教师细腻体验的描述,我们却感受到了我们在课堂中看不到的东西。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时随地都会有许多偶然的事件发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些事情在我们备课的时候永远也想不到。
教学很难,因为它需要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素养……;更因为它具有:临场应变性、道德规范性、身体的体知、与学生的教育关系。
针对课程的决策,教育现象学更关注什么??
教育的关系、教育的情境、教育的行动。这三者之间互相影响。
互动环节:
学员1:李博士讲述了各种体验的表现和现象,那到底什么是体验,能用简短的几句话说一下吗,让我们加深理解。教育的行动种我们更多地关注到了外在的行动,其实身体内部也在发生变化,这是否也是体验。
李:体验从几个维度理解:时间性,体验时感受时间很短;空间维度;身体的感觉、感官。还有其他一些,如果能把这三个维度描述出来就具有规范性。


教育现象学:一门新型的教育学
——访教育现象学国际大师马克斯•范梅南教授
本刊特约记者 李树英
《开放教育研究》2005,11(3):4-7.
【编者按】马克斯·范梅南(Max van Manen),系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课程学和教育学研究院主任、国际质性方法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世界著名教育学专家、教育哲学家、课程学专家和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论专家。范梅南教授是教育现象学的开创者之一,《教育现象学》(Phenomenology and Pedagogy)杂志的主编,现同时担任着北美和欧洲六种教育和人文科学研究国际学术杂志的顾问编辑或国际编委。
范梅南教授曾获得多项国际荣誉,主要有:北美教育研究学会“课程和教学研究终身成就奖”,美国人类理解国际学院“人类理解杰出贡献奖”,加拿大教育学研究杰出国际成就奖,加拿大移民杰出成就勋章。范梅南教授在教育学方面的论著和论文颇多,最有影响的包括《教育的机智》、《生活体验研究》、《儿童时代的秘密》、《教学的调子》等。他的许多论著和研究成果已被译成了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挪威语、日语、朝鲜语、荷兰语和汉语,在世界范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现象学; 教育学; 教学机智; 生活体验


    2004年6月初,加拿大著名教育家、质性研究首席科学家、课程研究专家、教育现象学大师范梅南教授应邀首次来到中国进行了学术访问。他兴致勃勃地先后访问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并做了一系列精彩演讲,受到了国内专家和学者们的热烈欢迎。还有不少的教育学者、专家慕名从全国各地赶到会场,聆听他的学术演讲。在北京访问期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曾与范梅南教授有过一次学术对话,之后被刊登在了2004年10月21日的《中国教育报》上。其实,在此之前,Max van Manen的名字在国内教育界就已相当熟悉。他的三本专著《教学的机智》、《生活体验的研究》、《儿童的秘密》一版再版,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其新颖的人文科学教育学视角在中国的教育界产生了极大反响,并向读者打开了一幅全新的教育研究方法的图景。
    在北京,我和范梅南教授有幸认识了《开放教育研究》这本上海出版的学术杂志,并应杂志社执行主编的邀请,就中国学术界(应该也包括开放与远程教育)所关心的问题,不久前我以本刊特约记者的身份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采访了这位世界级的教育大师。
    李树英(以下简称“记者”):范梅南教授您好!您是第一次去中国吧。印象如何?
    范梅南:是的,这的确是我第一次去中国。中国对我来说,一直是个非常神秘的国度,也是我一生向往的地方。这次能够成行并与中国学者做学术交流,我感到非常高兴。在此,请通过《开放教育研究》杂志,感谢中国大学的同行为我这次访问成功所做的友好接待和盛情款待!
    记者:您的著作在中国教育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教育现象学”这个词已开始为大家所熟悉。
    范梅南:在来中国之前我只是有所耳闻,来到中国之后得知中国读者对我的著作如此厚爱,是我始料未及的,我感到非常高兴。我在想,究竟是什么使中国读者对我书里所描述的东西如此地感兴趣?是否我书中所描述的教育情景就是大家共有的体验呢?
    记者:我想,回答是肯定的。您在那些书中描述了大量鲜活的生活事例,受到大家的认同,并引起了人们对教育学究竟是什么、究竟应该关注什么的广泛思考。现在,您能否为关注教育现象学的读者谈谈您对教育学的看法呢?
    范梅南:能够引起大家关注和思考这样的问题,可以说是我一生感到欣慰的一件大事。我从事教学(中小学直到大学)和教育学的研究40多年,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我似乎已找到答案。那就是:教育学实际上就是一门成人(包括教师、父母和其他与儿童成长相关的人)与儿童如何相处的学问。它更多地是一门实践驱动的学科。只是现在,我们的教育家们把它太过于理论化、科学化、技术化了,常常忘记了关注学生本身,关注他们的生活体验。在教学过程、在与学生相处的时候,我们就有点想当然,总以为自己多么地了解他们,以致有时自觉不自觉地犯一些低级错误。
    记者:可能还不只是儿童,可能还包括少年、青年,乃至成人,因为教育学关注的不只是小学、中学,那么,现在我倒要向您请教的是,教育现象学又究竟是什么呢?
    范梅南:接着前面的话题,教育现象学就是想让我们摆脱理论和预设的概念,将我们的成见和已有看法、观点先搁置起来。按胡塞尔的说法,就是将它们先括弧起来(bracket)、悬置(suspension)起来。让我们首先直接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并对它们做有益的反思,从而形成一种对教育的具体情况的敏感性和果断性。
    记者:您能否谈谈教育现象学的起源和发展情况?
    范梅南:我出生在荷兰,荷兰的生活和教育传统是非常生活化的,很具有现象学的味道。荷兰有着悠久的现象学传统,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的博物馆就在附近。荷兰的生存哲学思想对我的现象学教育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影响。我所接受教师教育的乌特支(Utrecht)大学是荷兰现象学教育学的发源地,并深受教育家兰格威尔德(Martinus Jan Langeveld)的影响。我18岁就开始阅读现象学著作,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伽达默尔、列文纳思等都是我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哲学基础。在后来的加拿大教育生涯中,我与他们其中的几位哲学家至今还保持着经常性的学术对话。
    现象学对我的影响直到我在上世纪70年代初来到加拿大之后才开始运用于教育学领域。当时,北美的教育研究方式主要是实证主义和技术主义,于是我尝试用现象学的方法来看待教育学领域的问题,关注生活世界中的体验。我所创办的《教育现象学》杂志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西欧和北美的许多著名教育家都自愿聚集于这本杂志展开学术讨论。可以说,教育现象学作为人文科学的独特视角已经成为了教育界所普遍关注的一门新型学科。
    记者:在许多人看来,现象学是一门很深奥的哲学,运用于教育是否太理论化了?对于这个问题您又是如何认识的呢?
    范梅南:有许多人在不了解现象学的教育实践之前都会这样想,这并不奇怪。现象学自胡塞尔创立之后,一直在追寻生活的原初的体验,并苦苦探寻意识的结构性特征。在现象学泰斗胡塞尔之后,他的弟子海德格尔以及其他的哲学家如梅洛·庞蒂、伽达默尔、萨特等并没有局限于胡塞尔本人的研究,而是放开眼界,不断地探寻现象学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现象学的哲学流派。如超验现象学、解释现象学、存在主义现象学等等。研究那些抽象的概念,并区分它们之间的种种差异是哲学家们需要做的事。从事现象学实践的职业人士对这些不会感兴趣,但了解现象学的基本知识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说,有一批职业家,如医生、教师、心理学家就对现象学很感兴趣。他们关注的并不是现象学的哲学思辩,而是现象学方法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运用这一追溯人的最原初体验的方法、如何将我们已经拥有的成见、概念、理论、看法等悬置起来,而先去获取未经反思的生活体验,然后再来反思。这一点非常重要。
    将现象学方法用于研究和思考教育的问题,就是一种独特的生活取向,一种生活实践的取向。现象学的教育学关注的是学生和教师的种种生活体验,并从中获取有益的反思,从而形成一种特有的教育机智和对具体教育情境的敏感性。它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必须指出,现象学的教育学恰恰反对的是将教育的活动理论化、抽象化。
    作为一个现象学的教育学家,我总是认为“生活世界”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思考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我们教育研究的源泉。
    当然,我也不是完全否定教育的种种理论。各种有益的教育理论对我们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在起着很大的作用。我在这里只是想说,当我们有了诸多的理论之后,我们容易变得自以为是和想当然。这时候,我们就很容易忽视学生的真正的生活世界。
    记者:您将您所发展出来的现象学方法称为“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为什么?
    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以生活体验为教育的起始点,其更关注的是每一学生的个体和独特性。也就是说现象学教育学更加关注的是人本身,其自身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所以,我把现象学方法称作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另外,这个名词也跟我15年前承担的一系列加拿大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有关系。我当时把我所做的研究项目,如生活体验的研究、教学的机智、教学的情调、学校的教育任务等统统叫作“人文科学”项目。以后,这些项目不断地得到加拿大政府的重视和深受学生们的青睐而得以延续,所以,后来我也就将我的这种教育研究方法称作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了。
    记者:您能否为读者介绍一下《儿童时代的秘密》这本书的写作思想和大概内容吗?
    范梅南:当然可以。
    《儿童时代的秘密》这本书是我与荷兰的巴思教授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也是我迄今完成的最得意的研究项目之一。你们也许知道,我有两个孩子。他们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什么话都会和我这个做爸爸的说。以后,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秘密,也渐渐地不会再将全部想法告诉我。这时的我开始产生了困惑。我想:这是怎么回事?孩子们怎么啦?有秘密对孩子是否不健康?父母窥探孩子的秘密是否应该?孩子有了秘密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否有意义?了解这些,对我们这些成年人和教育工作者有什么样的教育意义呢?
    如果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发现,确实有一些“小秘密”伴随着我们成长的轨迹。这些“小秘密”多数来自个人的生活体验,它使我们或焦虑、或烦恼、或困惑……我们把这些秘密深深埋藏在心底;当然,也有一些“小秘密”会使我们感到欣慰、喜悦,甚至有与他人一起分享的冲动。但无论怎样,随着我们一天天地长大,这些“秘密”大部分已经淡化(也可能有些秘密是我们一生的“痛”,但这种体验本身就是一笔人生的财富)。我们很少会去考虑童年秘密的教育意义,也很少会去关注隐藏在童年秘密背后的儿童成长的经历,甚至我们还会认为儿童不应该有自己的秘密——偷看孩子的日记,许多家长就是这样做的——因为凡事“不可告人”,就一定是不好的。这一错觉会使我们常常在无意中伤害孩子的心灵,“冒犯”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样的教育现象学问题源于我们的生活实践,我开始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教育问题。
    我们的这个项目也由此而来。我们开始收集大量有关儿童秘密的故事和历史文献资料,并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发现,秘密及对秘密的体验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的秘密起源于他们的自我意识。在孩子们不愿将某些感觉告诉别人的时候,他们会第一次体会到秘密神奇的分隔力。当他们觉得自己与别人不同时,他们也就有可能获得一种自我认知。因此,孩子们对自己感觉的隐藏就是一种人生成长的标志,是他们成长和走向独立的标志。秘密是人生成长的一个关键的方面:孩子们发现自己有了秘密,就意味着他们内心世界的诞生,能够拥有并保守秘密是儿童走向成熟和独立的一个标志,而能够与自己最亲近的人分享自己的秘密更是儿童成长和成熟的表现。
    记者:谢谢您的生动的解释。您的这本书先后译成了多种文字出版,我认为这本身也说明了您的这项研究的重要意义。起码,我的中国同事在读了您的这本书的中译本之后,告诉我说“他不会再去窥探孩子的秘密了”。
    范梅南:这很有趣。我在澳大利亚接受澳洲电台采访的时候,也有人和我这么说过。其实,作为孩子们的父母,想去窥探孩子的秘密也是出于一种关心,但这种所谓的关心是成问题的。作为父母,应该更多地呵护、保护孩子们成长的空间,即为他们营造一种健康成长的个人空间。
    记者:我想换一个话题,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们都知道您还有一本专著,其书名叫作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中译本的书名叫《生活体验的研究》。据说,这本书作为北美许多高校的关于人文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生教材,其中较多地阐述了您对教育现象学研究方法的观点。您能否在这里为我们中国读者谈谈您在这本书中的学术思想和观点?
    范梅南:应该说,这本书是我的方法论研究心得。我也要非常感谢我的同行和博士生们,他们对我这本书的最终面世贡献也是很大的。书的原名叫“重新寻找生活的体验”,即已经点出了这本书的真正意义——就是通过现象学的方法去让我们的研究指向生活的体验,并从中寻找教育的意义。
    这本书主要回答我多年来所收到的各国教育专家和学者对方法论方面的提问。它具体地介绍了如何从事现象学的教育实践和写作,特别是对阐释型的现象学研究方法提供了大量的研究实例——我们应该如何关注人的生活体验、如何收集生活体验的原始素材、如何建构研究文本等等。
    我在这本书中还讨论了研究与写作的关系。人文科学的研究与工程技术的研究,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文科学的研究中写作也是重要的一环。写作本身也是研究的一部分。
    此外,我最近在我的研究人员的帮助下,开发了一个现象学在线网站,那里有更详细的介绍。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中国读者可以上“
    记者:谢谢您的介绍。据我了解,中国的上海、北京和东北已经有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您的著作,并尝试运用教育现象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中的诸多问题。
    范梅南:是的。他们当中有一些学者确实已经与我建立了联系。
    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也很有价值的学术交流。比如我的博士研究生,他们也正在研究中国的考试现象。多年来,考试的问题讨论得也很多、研究得很多,但却几乎没有人从学生生活体验的角度来研究考试。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问一问自己:考试对学生意味着什么?从生活当中去收集学生考试的各种体验,进而加以反思,我以为对我们从事教育的人来说,对父母和心理健康咨询人员来说,肯定是很有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的。
    记者:您刚才说到了教育的生活体验问题。据我所知,您在《教育的机智》一书中也列举了许多的生活实例,的确非常打动人,让人不自觉地进行反思教育的意义。说到这本书,它的中文版在短短的三年里已经重印五次,可见读者的喜爱程度。我还听说,这本书的其他语种译本在日本、韩国、西班牙、巴西、荷兰、德国、挪威等国家也很受欢迎。究竟是什么原因如此受读者青睐?您能否为我们谈一谈您自己的看法?
    范梅南:我曾接受过3个国家的电视或报刊访谈,去年夏初,又接受了中国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朱小蔓所长的对话式采访。从读者与我共同探讨的一些问题来看,我想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一是我用了大量生活的体验实例,来说明我的教育思想中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教育关系和替代父母的关系,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来对待。别人问我,你认为教学当中什么最重要?我告诉他们,教学的一个黄金原则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没有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的教与学是不可能实现的。我在书中提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微妙的关系,有点像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但又不一样。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仅是在教书,他还在不知不觉中关心孩子。比如在美国,有针对老师的许多规定,大概意思就是,作为老师的责任就是教书,而不能去管孩子其他的事。但我们知道,我们是人,孩子也是人。看到孩子没有学好,老师自然就会问,这孩子怎么啦?教师天性就是这样,总是会关心孩子的,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其次,我想我提出了一种系统的“教学的机智”的概念,目的在于主张从生活世界的实际体验入手来探索教育学诸多方面的问题。
    记者:教育现象学的其中一个努力,就是试图消除抽象化的理论在理解人的生活体验中的重要性。您在书中用通俗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和敏锐的教育体验,从教育现象学的角度,以学生和他们的生活世界为中心,将生活的前思考的种种体验呼唤出来,同时对教育学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十分深刻和有益的思考。《教育的机智》一书,您从头到尾运用了大量的儿童和学生在家庭、学校、课堂的生活实例;您对教育工作者的道德责任和使命所作的思考、对儿童的生活世界的细腻观察和体验,具有很强的共性,能不断地引起读者的共鸣,并使读者对自己作为成人(父母、教师或其他与孩子成长和教育有关的职业工作者)对与孩子和学生们打交道的生活体验进行不断的反思。
    我想,这是您这本书的教育现象学运用的独到之处,也是这本书既能作为教育学的经典,又能不被各种各样的传统和现代教育学理论术语所困扰而成为教育专家和学者、普通教师、儿童心理工作者、家长以及那些与年轻一代成长息息相关的成年人都感兴趣,且值得研读的好书。
    对了,你刚才说到“教学的机智”的概念,您能否为我们的中国读者作进一步地阐释?
    范梅南:谢谢你对这本书的解读。
    “教学的机智”是一种知识,一种包容在你身体中的“体知”(embodied knowledge),一种临场应变的机智。其指向是:孩子的身心发展。它来源于对生活体验的不断反思,自觉的和不自觉的反思,行动前、行动中、行动后的反思,对反思的反思,并通过反思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睿智、机智。我来举个你们中国的例子,这是我的学生也是我的同事在他的论文中运用过的一个例子:
    那是小学四年级的一次语文测试,一向自信的我满以为定能考出前三名。可成绩通报下来,成绩却落了一大截;当试卷发下来后却发现一个10分的题我是能做出来的,可考试时为什么那么粗心呢?强烈的虚荣心使我拿起橡皮擦去错误的答案,写上正确的答案,然后竟颤抖地拿着试卷让老师帮我改正分数。当时慈祥的李老师没点破我,还若有所悟地说:“哦,或许是我错了,有错就改嘛!”他帮我改正了分数,并加了一句话:“人就该诚实,对吗?”分数加上了,可那位李老师意味深长的话却着实让我不安了好一阵子。当然,最后我还是向老师坦白了事情的前前后后……
    例子中的那位李老师就是很有“教学的机智”。也许有人会问我,李老师确实做得不错,非常恰当地处理了一个令人都会感到棘手的问题。那么,你作为教授还有没有更多的办法,教我们几招,让我们以后在孩子的教育中也能用上呢?我的回答是:我已经教过你了。
    记者:这个例子很好,令人产生很多感想。但我却不明白您的最后一句话,怎么说“我已经教过你了”呢?
    范梅南:你再想想,我已经将一个学生的生活体验的描述给了你,你也反思了你自己,也在提问我——这一切不正说明你已经在反思了。通过反思,你对你的教育行动会更加敏感、会更加关注孩子的体验,这就够了。而我做教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种知识,我无法告诉下一次你在技术上将如何做,第一、第二、第三……该做什么?
    记者:看来这在教师教育/培训方面也一定很有意义?
    范梅南:是这样的。不过,我不大喜欢用“培训”这个词。因为“培训”(training)隐含了一种技术的意味。当然,这也是教师很重要的一部分。我更喜欢用“教师教育”,因为“教学的机智”更多是要靠对生活体验的不断反思而形成的。
    记者:谢谢您,范教授。我们约定的访谈时间已经过了不少。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本刊的这次访谈。我相信,中国读者一定会从中获得很大收获的!


教育现象学:走向教师的教育研究——与现象学大师马克斯·范梅南教授对话
朱小蔓 其东
2004-10-21
马克斯·范梅南[加]
 马克斯·范梅南(Max van Manen),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教授、课程与教学研究院主任、国际质性方法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作为世界著名教育学专家、教育哲学家、课程论专家,范梅南教授是“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并担任世界第一本目前也是唯一的一本《现象学教育学》杂志的主编。同时他也是北美和欧洲六种教育与人文科学研究国际学术杂志的顾问或国际编委。

 2004年6月1日,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应邀访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做了有关教育现象学的学术报告。随后,他与朱小蔓教授就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研究展开深入对话,现将这次对话所凝结的知识经验做一整理,以飨读者。

 朱小蔓:2001年以来,范梅南教授的三本著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与巴斯·莱维林合著)先后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中译本。它们向中国读者打开了一幅全新的教育研究图景,并使我们有可能在很短时间里了解现象学教育学在北美及欧洲发展的情况。十几年前现象学哲学还不大为中国人所知,教育现象学在几年前也还不大为中国人所知,非常高兴的是,范梅南教授的这三本著作使得中国教育界对教育现象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和我的学生们长期致力于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研究,对个体的精神发育充满好奇,因而也就格外重视现象学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范梅南:我很高兴您会喜欢用现象学方法来研究教育。

 朱小蔓:您的三本书,我觉得中国的每一位教师都能看得懂,而且每个父母都可以看,不需要接受很多的训练,有兴趣都可以看。因为每位家长和老师都有和儿童相处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最近几年来,中国开始提出教师职业要走向专业化,中国政府也在大力推动教师专业化进程。我个人认为,教师专业化一个很重要、很基本的素质就是教师能够意识到和学生、和儿童应该构建一种什么样的关怀关系,怎样能够从儿童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教育。在这个时候读范梅南教授的书,并且把它推荐给教师,对教师的职业成长是很有帮助的。范梅南教授的书里面讲到,在我们这个以消费为目的,以信息为基础,以广告为驱动的文化中,我们的孩子在尚未成熟之前看到和经历得太多。您关切孩子们现在的处境,他们生活在一个偶然性很多、动荡变迁的社会里,正因为这样,成人、教师和父母都应当看到并有责任帮助孩子们把这种偶然性、选择的可能性变成发展的机会。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我读到这段的时候很感动,我非常敬佩您的就是,您的教育学研究是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是充满爱心的。
 范梅南:年轻的时候,我觉得社会上的小孩越来越多,到处都拥挤不堪,我就不想要小孩了。我也有一种马克思主义倾向,认为现在这个世界世风日下,变得越来越坏,由于小孩子多,出现种种问题,对这些我会一笑了之,与我无关,因为我没有给这个世界造成什么灾难。但是,如果我有小孩的话,我就觉得这个世界上的混乱也有我的一份罪责,我就不能再一笑了之了,我肯定要有一份责任感。这种感觉对做老师的也是同样的,你有自己的学生,你不仅仅要对自己的学生负责,还要对这个社会负责。

 朱小蔓:读过您的三本著作,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现象学教育学的研究体系,或者说它的研究立场和态度,最重要的体现在它追求教育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性和教育研究所具有的教育性上。教育者要考虑与孩子的相处是否具有道德关系,教育研究者要考虑自己的研究是否真正从孩子的幸福和命运出发,是否真正基于对孩子生存和成长的关心。
 范梅南:希望我的书能够帮助中国的教师和父母们优先考虑孩子们的幸福,认真对待年轻人,始终能从孩子们的角度来考虑教育方面的问题。

 朱小蔓:您今天早上说到,对现象学感兴趣是在15岁到18岁读了一些哲学著作,包括一些现象学的作品。我想,除了阅读和受教育的专业经历以外,热衷于现象学是不是也跟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性格有关系?
 范梅南:我出生在二战时期,战后的欧洲有一种现象,人的理想和价值观已经破灭了,当时很多人都喜欢读存在主义的作品。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是有密切联系的,现象学也关注生命,也讲人类的自由,不管你愿不愿意,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你有选择的权利,要对你的选择负责任。我有很多学生喜欢上现象学的课,因为做现象学研究时的感觉和其他学科不一样。现象学注重自我的感受、自我的实现和自我表达的感觉。叙事法也具有同样的效果,表达以后,感觉很愉快。他们常常做完一项,便把草稿发到网上,每个人都这么做。一个班上有十五六个学生,每个学生都可以看到别人做的草稿,然后大家在班上讨论,每个人都发表对其他作品的看法,学生做起来都非常有兴趣。有人把现象学的方法看作是一种心理治疗,我认为现象学的方法只是一种研究方法,但我也相信现象学方法确实可以培养一个人的人性,因为现象学注重相互理解,相互理解得越多,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性就越丰富。所以,现象学方法有助于建构一个人的智慧。
 我有一个离了婚的女学生,带着一个小孩。她在选我课的时候遇到一位男士,这个男学生刚好也有一个小孩。他俩的感情发展得很好。突然有一天,她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继母,因此她选择了“怎样做继母”这样一个课题。我认为这个课题很有意义,和个人的日常生活体验靠得很近。这个男人的小孩很不喜欢继母,在小孩的印象中,继母是很丑恶、很坏的形象。她说了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小孩患感冒要流鼻涕,如果是帮自己的小孩擦鼻涕的话,她擦的是自己的小孩;如果是帮别人的小孩擦鼻涕的话,感觉只是擦那个鼻子。因此,她做出一种反思,就是如何做继母,继母和母亲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到底应该如何处理和孩子的关系。还有一个学生叫达琳,她10岁的时候有一次在车上头枕着妈妈的膝盖睡着了,不幸她妈妈开的车撞车了,她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而妈妈已经去世了。她选我的课时已经30岁了,但自从那件事情以后,在她的内心当中总有一种失去母亲的记忆,不只是失去母亲这样一种结果,而是记忆的一种过程。所以对她来说,对这件事情做一种现象学的研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我对现象学有一种理解,它是对意义的解释,是对充满意义的过程的一种揭示,充满意义和意义不一样。我还有一个学生是做护理的,她的选题是研究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工作关系。医生要把患者的病情告诉当事人,尤其是一些严重的疾病,从医生的角度来说,他只是把患者的病如实地告诉了患者,这好像是一个很科学的问题,但医生从来没有想过患者是怎么接受这个信息的,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阴影。她和另外一位心理医生一起观察一个强迫症患者,医生经常把她观察到的材料反馈给病人去看,这种现象学的方法有助于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有很多人选我的课,最后都要写出一篇论文。

 朱小蔓:您刚刚举了三个案例来说明怎样教学生学会教育现象学方法,这样一个过程您可不可以大致地描绘一下?
 范梅南:我刚才讲的是一个学期的研究任务。我的这门课要进行一年,我的课程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阅读,了解一些现象学的作品,一些哲学思想,包括像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这个阶段大约要花三四个月的时间。第二个阶段主要精力是做现象学研究,写作论文,一般要用五六个月来做这个作业。第一阶段做完以后,我会让学生选课题。首先让他们自己选,选好后向我汇报,发给其他人分享。但通常的情况是选的题目太大,很难具体操作或者操作性不强。有一些学科,比如心理学方面的选题有时太过理论化。老师的作用就是把他们选题的标准具体化,做一个可操作的东西,让学生填表格,比如选题的标准是什么,选题的经验是什么,关于结果的经验有哪些。一般来说,第一次是一页纸,互相讨论,第二次是在这一页纸里面挑一个比较集中的方面再写,然后还有第三次、第四次。

 朱小蔓:怎样指导学生接受教育现象学的训练,刚才您已经说到,首先要读一些现象学的基本著作,然后选择一个有切身体验、有切身感受的题目,开始训练写作。在您的著作中,特别强调回到或直面生活体验,很强调要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创造性地运用词汇去把那种体验到的意义揭示出来。怎样教会学生使用语言呢?学生的天赋和敏感性不一样,如果他不能创造性地使用语言,那么经历和体验中包含的意义可能就揭示不出来,如何去指导他?
 范梅南:在荷兰有一些做现象学研究的人物,这些人物都是非常聪明的,但在荷兰也有很多人认为自己不宜做现象学研究,为什么呢?他们认为自己不够聪明,而做现象学研究是要有一些先天条件的。

 朱小蔓:我理解是一种敏感性,对职业经验和生活经验都很敏感,并且知道用什么语词能够自如、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觉。
 范梅南:现象学研究对人的要求是很高的。但不管你这个人能写,还是不能写,我都会要求你对事件结果获得的经验进行反思,这个应该是可以做好的,至于写得好写不好是另外一回事。实际上,在我课堂里的学员,写出来的东西也不怎么样,也不能够达到发表的水平,但我不介意,因为老师是教会学生对自己的某种经历进行反思。我妻子在一个大学里面上课,我认为她做得非常好,她教那些老师怎样对儿童的经验进行反思,她认为现象学的方法注重的是激发人的一种强烈的反思意识。

 朱小蔓:教育现象学强调对个人经验的关注,您的很多研究也都是指向个人独特经验的,这和我们过去沿用的自然科学标准完全不同。比如,科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科学是一种共通性的规则,是可以不断地无数次重复的,这些显然都不适用于教育现象学,它研究的是个人独特化的经验,是在特定情景中甚至一瞬间才有的个人体验。那么,我们又根据什么说这个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
 范梅南:在北美,科学是一个很狭隘的概念,就是指平时所说的自然科学,可以实证的那种科学;而在欧洲,科学要从它的词根、词源去理解,可能更宽泛一些,也包括社会科学。英语中的“良心”、“道德心”(conscience),表示一起去了解、理解。比如,父母告诉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一种规范在里面,所谓良心就是自己有好的个性,包含规范和价值。

 朱小蔓:您讲的是狭义的科学还是广义的科学?广义的科学是包含人文特征在里面的,人文科学的基本特征是要感受,是有规范的,有价值性的。但是,您书里讲的不只是这个广义上的科学性。我感觉您似乎也强调那种狭义的科学性,您不断地说,要一次一次地写,写到后来主题越来越明晰,要一次次地反思,反思越来越周全。反思是周全的,主题是很明晰的,体验是真实的,有根有据的。所以我认为,您试图捍卫教育现象学的科学性,但令我困惑的是,您一方面讲科学是宽泛的,认同那种人文意义上的科学性,而实际上您还是强调自己的研究具有明确性、周全性和客观根据性。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无论从广义的科学性来说,还是从狭义的科学认识论意义上来说,教育现象学都是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学的研究首先要求一种结构化,只有结构化的主题才能够揭示出意义。不是谁都可以说自己的研究是教育现象学的,它是要经过训练的。不是说每个老师写的个案都是教育现象学研究,他必须反复地写,在不断写之后使主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结构化,这个结构化的过程才能深刻揭示经历的意义。这是一个不断周全的过程,不断明晰的过程,不断逼近真实的过程。我认为,其实您内心还是有一个科学标准的,它很严谨。我是从这个意义上把教育现象学看成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当然,从与胡塞尔连接的意义上来讲也行,因为胡塞尔既强调不能放弃哲学的思辨、系统、反思、批判,同时他又要捍卫他的哲学的科学性、客观性。所以,您的研究和胡塞尔对科学的捍卫是不是有承继关系?
 范梅南:我把研究日常生活经验作为起点,所以要求越来越接近真实。我不只在探讨真理。事实上,真理那一方面,站在欧洲这个角度看,叫做科学,但我自己把它叫做人类科学。我这里有一个关键词,教育现象学看出来的是一种可能的人类经验。这种可能的经验有的人有,有的人是没有的。比如,用E-mail发信,有人用这种方式去联络,那么这种经验对他是可能的;而其他人就没有这种经历,对他来说这种经验就是不可能的。我培养的是人类对于生活的一种感悟,对经验的一种洞察力。所以,我的教育学特别强调面向生活的世界、面向孩子,强调教师、父母面对孩子生存和成长本性时的最基本的经验。

 朱小蔓:我想,一个真正走进了教育的研究者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类型的研究,否则,人人都是一样,大家都可以通过电脑去处理所谓的客观知识,人类社会就太不多姿多彩了。您著作中有一个主要观点,我很欣赏。您认为,感情、道德、理智的关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是可以处理好的,教育现象学的独特贡献正在于能够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把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道德的因素统合在一起。我想这是每一个有良心的教师、有良心的教育研究者所追求的,所希望的。我想请您进一步地解释,为什么您认为现象学教育学的独特贡献在于能够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
 范梅南:一方面,我认为教师也是一个整体,是完整的一个人,他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和学生、班级发生关系的,他不再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如果老师不是一个整体发展的人的话,他也没办法发现和培养一个整体发展的学生。我认为做老师的,尤其是刚刚开始做老师的,千万不能与学生之间保持距离,一定要有办法介入到学生中间去;如果与学生保持距离的话,没办法发展一个完整的学生。
 情感和理智是无法区别的,是无法把它们分开的。比如,做数学题也是一种情感活动,现象学教育学只不过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意识到了这种可能性和统一性。它是一个整体,没办法把它分开,而一旦把它理论化了,也就把它割裂了。学生喜欢一门学科,可能不只是喜欢这门学科,实际上他可能还喜欢这名教师的那种教学风格。我妻子教授语言课,她要求学生写东西,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写出来,然后给老师看,给家长看,同学之间相互分享。时间不长,她就通过学生的生活经历全部了解了学生。学生写这个东西,也是一种文学的学习,要学语法,实际上也是一种整体的学习。我妻子教几种课程,她的教学方法是从教育这个概念介入,而不是用课程与教学那个方法介入的,不是从课堂教学和知识传递介入的,而是有教养的意思,有价值规范在里面。

 朱小蔓:这就是我为什么对您所讲的一体化感兴趣的原因。因为确实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这是赫尔巴特说过的,杜威也反复地说过。但是迄今为止,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常常看到离开教育的教学和离开教学的教育,教育和教学相分离,这样的状况让我们担忧。您用教育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主张把几者统一起来,非常好。我从您这里受到一个启发,如果用教育现象学的眼光和研究方法来看待道德教育的话,我们可以在道德教育的改革中间尝试一些新的办法。比如说生命的叙事,写自己的生活经历,这中间包含智力的因素、身体的因素和情感的因素,是整体化的,会有一种融合在一起的进步,镶嵌在一起的进步。这是我作为一个道德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的愿望。
 今天早上,您也知道了我个人的研究领域包括情感教育。我自己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思考道德情感在整个道德理论体系和实践整体中的作用,到1990年代初开始关心教育领域里作为本体的情感教育的研究,后来提出情感性教育道德范式。这个研究经历使我越来越多地、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关注个人的独特经验,包括情感经验、身体经验、语言经验、时间经验、空间经验、关系经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自己很高兴的是,对情感教育的关注和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在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当中已经得到一定的体现,在道德教育的改革中也得到了一些体现。我想问的是,您是不是认为这种重视个人的情感经验、身体经验、语言经验、时间经验、空间经验、关系经验应该成为现代教育研究的一种趋势,可不可以依此判断现象学教育学总体来说有一个比较乐观的前景和期待;它可能会面临的挑战是什么,会碰到什么困难和问题,比如在北美它实际上还是边缘化的,在中国可能很多人也还不熟悉教育现象学;同时,这种极其个人化的研究也是非常费时费力的,它可能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范梅南:首先,我认为体验和情感应该是相通的。我们一说到体验,使人想到的是情感。目前兴起一个新的教育运动,叫做基于体验的教育。这种基于体验的教育,除了表示通过体验来学习以外,还有一个更宽泛的含义,就是重视学生的体验,看重学生的体验。对学生的体验感兴趣,那就是对学生情感的一种关注。

 朱小蔓:这些年来我一直认为,教育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认知的,感受到什么、体验到什么其实也是重要的,甚至更加重要,只有把教和学过程中的认知和体验相互整合、相互支持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这是我从做情感教育研究一直到现在做情感型教师教育、情感型道德教育研究整个的一条认识轨迹。读了您的教育现象学以后,我感觉到教育现象学使我们坚信研究人类体验可以用一种更加具体的方式去做,比如说描述的方式,解释的方式。
 范梅南:这种教育模式其实也面临着挑战。当你提到情感教育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问你一个问题,是不是有了情感教育学生就会学得更好,比如考试会考得更好。第二个挑战是,要进行教育现象学研究的话,您使用哪一种语言。我今天上午提出了两种语言,一种是诊断性的语言,一种是体验性的语言。因为教育过程本身不完全是一种情感教育的过程,这要看您是怎么考虑情感教育的,您在这个过程中使用怎样的语言。举一个我妻子的例子。她让学生读一篇文学作品,然后写出自己的感受,老师对学生的感受有一个回应,师生之间有一个文本可以进行情感间的交流,这既是一种学习,实际上也是情感方面的丰富和体验。

 朱小蔓:这也是我一再申明的,情感教育不是要技术性、诊断性地调适情绪,而是本体性的,是通过让学生在教育中获得正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他形成对世界的一种完整理解和认识。令人高兴的是,当前中国的课程改革正在试图沿着一个新的方向走,试图把教育的目标丰富为知识的、情感的、能力的。情感态度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的教育目标,所以各门学科中都主张通过课程培养孩子的情绪感受能力,培养情感品质。但是因为这样一个过程刚刚开始,如何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在发生变化,在提高,我们还缺少具体的评估方式。不知道范梅南先生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范梅南:情感意志、情感态度也是一种课程目标,但这个课程目标不能像认知那样教。情感教育的一个理想化状态是让学生发泄,让学生表达出来。我们也可以看一看课堂的氛围是怎样的,师生的关系是否由疏远到亲近,学生的活动是否由个人的活动变成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人际交往的活动,通过这样一些观察可以看出情感教育的效果。应该鼓励老师在这方面继续做下去。写在课程上的东西是一个表面的东西,是一个表面文章,写出来,写得很漂亮,很好,很完整,但课程的关键是老师,老师能不能够敢于敞开自己。如果老师不能敞开自己的话,学生也进不来。在中国可能有一种现象,有很多好老师课上得很好,但实际上他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很亲近,他不能够敞开自己。我开了一门课,叫教学法,在这个课程中给学生们放各个国家的电影,也包括中国的,然后问学生,你观察到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我放了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结果就有中国的学生回答说,在中国根本就不是这个样子的,中国的学生都很听话,很老实,乖乖地坐在那里听,学生不能让老师丢面子。

 朱小蔓:用成人的方式是不是一定能捉得住儿童的感受?教育现象学关心的是儿童能感受到什么,但是要成人去倾听,去观察。成人是不是一定能够准确地把握住孩子的经验?
 范梅南:通过观察、介入,不断地相处。李树英先生(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的译者,现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工作)告诉我他的一次经历。他去一个中学听课,那个学校应该是一所学术性很好的学校。但在听课时,他却发现这所学校并不像他所期望的那样。学生穿的衣服都非常怪,并且坐在课桌上面,当老师说话的时候,学生们自己在讨论一些问题。他现在认为这些学生很好、很直接,但他刚到加拿大的时候,还没接触到具体的文化,他一下子不能接受。

 朱小蔓:这就是文化的差异和社会发展进程的差异。今天,我们遇到的是发展中国家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的教育研究方法要去学其他国家,我们要去学量化的方法,要去参照自然科学的方法,要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但是所有这些方法,我个人感觉都不像教育现象学法这样直接逼近和儿童的关系,直接去了解儿童的感受。现象学教育学关心成人和孩子的关系,关怀孩子的命运,这些都是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教育最感迫切的。
 范梅南:现在这个社会是一个技术化的社会,这种思潮也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许多事情都可以利用技术的手段来解决,人们的思维方式受技术化的影响非常不一致。你知道不能这样做,不能这样处理,但你不知道如果不这样处理,到底该怎么做。大家都知道技术化、工业化有问题,但还是情不自禁地这样做。这也就可以理解教育现象学在北美,在加拿大,其实还是很边缘的。但正如您所说,它应该处在中心。当然,在瑞典、在欧洲这种情况可能好一点。
 现象学一定要和职业挂起钩来,不然现象学就成为哲学。所以,现在往往出现现象学教育学、现象学心理学,还有其他,反正要和你的职业挂起钩来。现象教育学重点研究的是教育学,现象学只是一种方法,教育学一定要有规范价值在里面,有伦理基础,在这一方面中国传统教育做得非常好。中国的传统教育有一定的价值在里面,这是中国非常好的一个传统,千万不要对自己的传统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北美是非常浅薄的。我们说北美发达,主要是指工业发达,我总是很奇怪,人们为什么说中国不发达,可能主要是指技术方面,不是指文化方面,文化方面中国非常发达。在中国,有些地区有非常穷的学校;但在美国,有非常非常多的学校很穷、很脏、很乱、很差,但美国很富裕。如果中国人有钱的话,可能不会像美国那样。美国那么有钱,但美国有很多很多非常差的学校,在中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了。中国的学校穷,主要是因为没钱。中国的文化积累很好,如果中国向美国学习,那是很危险的。

 朱小蔓:正是因为这样,在发展工业化、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我们可能一段时间会把经济、技术看得更重要,但现在,中国领导人也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治国方略。所谓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刚才您也提示我们,要保存、坚守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不能盲目地去追求科技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感觉教育现象学在中国可能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因为中国基础教育人数非常多,中小学校数量多,学生人数多,教师人数多,如果广大教师都能学一点教育现象学运用到如何反思他们的教学和教育实践的话,那将会大有裨益,并且也非常适合中国的教师。这倒不是说一定要跟北美学、跟美国学,而是这种方法的要义,我们是赞成的。因为它具有道德性,它关注儿童,先从关怀开始,所以我比较赞赏、比较相信,我有一种信念,甚至也可以说是一种直觉,如果教育现象学的方法能够被广大中国教师接受并学习的话,会对中国的教育发挥很好的作用。
 范梅南:我到过中国大陆,到过香港,我的一个学生也来自中国,我觉得中国非常好。但我也感觉到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还是西方占上风。东方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想学习好的地方,但是拿过来以后就变坏了。像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在被西方强国影响的时候,有两种可能:一个可能就是越来越好,学西方最好的;另一种可能就是西方的影响传到中国变得更糟。比如考试,中国古代的考试本来是很人文化的,考艺术、考诗歌或者哲学,但现在学习西方的标准化考试。其实在美国考试并不像中国这么糟,包括在加拿大,除了考试还有其他的出路,但在中国考试是唯一的出路,这就很危险。它只选择了少量的成功者,大量的是失败者。因此,我也希望中国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过程中能保存住自己的传统,尽量多地保留一些差异性。

 朱小蔓:非常感谢范梅南教授能和我做这么专业化的讨论。
 范梅南:我也非常感谢能与大家有很深的交流,希望这次交流能在以后的合作中进一步深化。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次林博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际交流处胡玲同志为这次对话做了现场英文翻译,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志欣同志整理了录音初稿,表示感谢!)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9:47:02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为您网搜相关链接:
构建生命教育课堂文化
作者:郭元祥
   我们在涉足生命教育这个领域的时候,视野一定要开阔,不能仅仅把生命教育视为一门学科课程,而要把生命教育作为引领整个课程改革的有力引擎,在实践中把生命教育作为一种理念,作为基础教育的一种途径来把握和深入。
    生命教育研究实践不能仅仅定位于课堂上,生命教育应在中小学课程实施中作为首要的追求,对改变中小学教学发挥核心理念的作用。我想生命化课堂应该具有如下的特点:
    第一,生命化的课堂一定是充满智慧的课堂,而不是堆砌着符号的课堂,即建构智慧的课堂。生命化的课堂首先要充满“德智”,即德性智慧。“德”,是人性的基本价值观,而不是某种政治观念。前些天我遇到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位教授,他在做学校核心价值观研究,这七种价值观没有一个被打上了政治的烙印。生命教育不应该是训导我们的学生的,而应该是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的,而不是驯化和教化。
    生命化的课堂应该充满理智,即理性智慧。任何事情如果没有理性都是很可怕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各种冲突、矛盾和障碍,在冲突中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教师要用一种开放的思维方式。
    生命化的课堂需要一种审美的智慧,即情感智慧。爱德华·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学说。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智慧,而不是位移式地把书本知识搬到学生的头脑中这是教师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第二,关于生命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即生命化的课堂。生命教育的意义取向直接指向生命的成长。教师通过案例、体验等各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喜悦。叶澜教授提出要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课堂应该真正体让现学生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一种活动的状态。生命教育应成为教学的一种情境,一种过程。
    很多人把生命教育理解成为德育的一种,其实,生命教育不是要教训人们怎么样,而是要让学生顿悟、理解对生命的认识。生命教育课堂需要教师虚心、耐心地蹲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对学生说话。
    第三,生命教育的课堂应该是有效型的课堂。有效性,是相对于低效和无效而言的。生命教育一定要是学生原有经验的重组。要引起学生对生命经验的一个新的理解。生命教育的实践过程一定要考虑到生命教育的教学效果。开题报告中提出的一些研究方法——教材教法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管理研究。一定要明确以上研究方法的研究目的是什么,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建立一种教学模式和探讨一种教学经验。要把生命教育向其他学科中延伸。
    下面我想谈一谈如何构建生命教育的课堂文化。
    第一,重构民主的师生关系。
    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权去教一个人如何生存、发展。任何人的发展都有其必然性,我们只能给别人一些劝告。聂教授是做心理咨询方面的专家,心理咨询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倾听、劝告,让学生达到内省和自悟。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要改变话语权的掌控者的角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用心去倾听。泰戈尔曾经说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约会的关系”,是移情,是基于情感的认同,而不是基于任何霸权。
    第二,体验与情感的参与。
体验与情感的参与是审美的两个核心要素。知识可以教授,情感、情商的东西是很难教的,生命教育课需要学生通过体验达到一种认同,让学生达到自我顿悟。
我认为,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几个问题。
第一,案例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读一些故事,说一些真人真事,给学生以情感的震撼。不要以为学生在课堂上流泪了,就是学生感悟了这些事件。教师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感悟到案例背后的东西更为重要。
第二,情境的创设。课堂情境应该是利于学生体验、顿悟的情境,而且是富于冲突的情境。课堂教学的情境不仅仅是讨论交流,把活动搞得很热闹,一个人沉思静静地思考也是一种很好的顿悟,教室里放出温柔的轻音乐,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审美的体验也是很好的办法。
如果从内容来划分,生命教育是最难的一门课程。英国的麦克·尼尔曾经说过,“没有一个问题儿童,只有一个个问题的成人,甚至是整个问题人类。”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儿童的发现》对于指导生命教育的发展都非常有意义,建议老师们去读一读这两本书。
第三,重建一种课堂环境,包括物理空间环境。我发现一些外教总喜欢把教室布置得花花绿绿的。2003年我在日本广岛大学做了一个半月的研究。我发现他们的教室里贴满了学生的各种资料,而我们的教室却不是这样的。一些小学一进校门就是鲁迅的雕像,“横眉冷对千夫指”。我认为,小学课堂就是要活泼天真,富于幻想,我并不是要反对对小学生进行英雄模范和传统文化的教育,我是希望我们要考虑哪些东西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我今天来这里开会,看到咸宁实验小学的走廊里张贴了一些学生的作品这很好,我希望你们把教室布置得更活泼一些,要充满童心、童趣、童真。我希望把生命教育由环境的改造变成一种理念的转变,生命教育不只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种核心的理念。
另外,我想谈一谈对生命教育课程的评价。我想对生命教育课程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评价标准多元化。不要用单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以及课堂教学。不能无论什么课程都看学生的成绩好不好。生命教育课就不能这样评价。
第二,尊重个性。每一片树叶都是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在这个课堂上对于一个问题不是只有一个答案,学生们因个性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选择。这个时候教师要有足够的包容心,要允许学生有各种千奇百怪的答案。
第三,要从生命教育课是否有利于拓展教学资源的角度来评价生命教育。我们不能一提起生命教育就从美国的某某最先提出了生命教育谈起。每一个生命教育的实验教师都应该注意积累和拓展生命教育的教学资源,注意搜集生命教育的典型课例。今后我们再谈起生命教育应该从我们现在研究到什么阶段,有什么新的收获谈起。前几天我看到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出,“该课题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一个具有前瞻性的课题,对丰富和发展我国中小学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个提法很好,它肯定了生命教育课对拓展教育资源的重要作用。




郭元祥:生命教育的教学策略
   教育的真谛在于生命的教化,从此意义上说,一切教育都是生命教育。

  (一)生命教育的现实使命  
  1.教育的宗旨是实现生命的本体意义  
  ●教育需要关注人的生命存在方式、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幸福。
   ●教育不仅仅是“关于真理”的活动,更是“关于命运、幸福和价值”的活动。
   ●“生命关怀”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命全程、生命存在过程、生命存在的方式。
   2.生命教育的本质要求  
  更加关注人   
更加关注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建构  
  更加渴望个性化、特色化
   更加关注人的可持续性发展  
  更加注重生命的成长  
  更加注重对人的本质的探索  
  3.生命教育必须培养生命的价值主体   
生命教育要引导学生安全地生活、有创意地生活、有价值地生活、有责任地生活。
  (1)学习生活的主体  
  ●学会认知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自主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个体生活的主体  
  ●认识自我;   
●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  
  ●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道德自律、对自我负责;  
  ●奠定良好的生活方式的基础;  
  ——情感   
——态度。  
  (3)社会生活的主体  
  ●学会交往   
——同伴交往;
   ——社会交往;
   ——社会性发展:交往中的观念和判断力;  
  ●学会参与社会生活   
●社会责任感

郭元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教师教育资源工作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委员。现任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综合实践活动学术委员会理事长。

郭元祥教授长期以来一直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原理、基础教育改革、学校文化建设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研究项目“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研究与设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研究项目“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与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研究项目“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与实验”、“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发展战略与形象设计研究”等10多项课题的研究。2006年在香港与台湾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坤崇教授启动“海峡两岸能力生根计划”合作研究项目。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日本九州大学、香港教育学院、台湾成功大学等研究机构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在课程原理、教学理论、教育科研方法、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系统变革、生活教育等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教育逻辑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生活与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教师的20项修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等著作15部。
综合实践活动系列研究成果2007年获得湖北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教师的二十项修炼》2010年获得湖北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实验研究成果2010年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成果一等奖。

http://xnjyw.5d6d.net/thread-63689-1-1.html
郭元祥:教育是慢的艺术

秋风、秋菊,晚风、晚霞,忙碌的大学校园开始寂静下来。年轻的妈妈带着蹒跚学步的孩子,年轻的情侣相拥着漫步林间小道,步履稳健的金婚夫妇相伴缓行,好一首舒缓的小夜曲。
在蹒跚学步的孩子旁边,我停下了脚步。只见年轻的妈妈放开学步的孩子,在几步之遥处蹬下来,拍着双手,面带微笑望着颤巍巍的孩子说:“宝宝,过来!”孩子面 露惧色,双腿发颤,双手打开,试着迈开脚步,却又难以挪动。年轻的妈妈没有上去搀扶,依然在原处微笑着、等待着、鼓励着孩子的勇敢和尝试。孩子几次努力之后,终于大胆地挪动脚步,扑向妈妈的怀抱。年轻的妈妈一把把孩子搂进怀里,在孩子粉嫩的脸蛋留下一个幸福的吻,尽情地享受着孩子的成长。从孩子迈开第一个 脚步的时候,成长就开始了,教育也就开始了。
教育恰如教孩子学步。对待学生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不需要越俎代庖。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是必要的。孩子还没有迈开第一个脚步,你就去牵引他,甚至一会儿捉住他的右腿,一会儿抓住他的左腿,帮他迈步,那孩子也许永远也学不会独立迈步。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我们很多教师和家长有太多的恨铁不成钢、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冒进和揠苗助长、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
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而至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 充满着跌下去和爬起来。他一跌到,你就去惩罚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励他自主地站起来,那他也许会耍性子,干脆不起来,等着你来拉扯他。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什么?错误是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学会使用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教师发挥慢的艺术。
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
课程教学改革:理论反思与实践深化(提纲)
作者:郭元祥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一、理论反思
反思一:课程教学的价值体系是否得到重建和完善?
1.在由“普及”走向“提高”的发展阶段,教育的两大核心目标是:均衡发展、优质发展。
●均衡发展一方面涉及教育布局调整、教育资源配置;另一方面涉及人的发展方式、身心和谐、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优质发展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质量的根本途径。
2.课程教学变革应该重建课程教学的价值体系
●处理书本学习与生活学习的关系,实现生活世界的发展价值
●处理好知识与经验的关系,真正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的过程。
----经验具有两重意义:作为结果的经验、作为过程的经验。
----经验有教育性和非教育性之分。经验要有教育性,其基本条件是反思和理性化。
●处理好知识习得与学生成长的关系,实现教学的丰富价值
--发展性教学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过程中“知识教学”是如何进入学生发展过程的?教学即发展、教学即经验改造、教学即解放。
--教学的丰富价值:5i教学

1information,信息搜集与处理

2interest,兴趣培育

3inquiry ,探究能力

4intelligence,智力发展

5intuition,感悟提升
附:
东西方学生发展生态图

东方国家:
知识
knowledge


技能
skill


解题能力ability for

problem-Solving


认真
earnest


勤奋
diligence


刻苦
assiduity


踏实
staidness


谨慎

carefulness

……

西方国家:
实践能力 ability for practice
创造性
Creativity

好奇心
curiosity

兴趣爱好 Interests &


hobbies

自尊
self-esteem

自信
self-confidence

人生观
life outlook

价值观
values


……

反思二:课程教学中的知识立场合理吗?

1.
客观知识作为人类认识的成果”,告诉人们“关于世界的知识(knowledge of the world)”,而不能使人获得“进入世界的知识(knowledge of -and-in the world)”。
●关于世界的知识:物性、对象化
●进入世界的知识:人性、自我感
课程教学不要让学生把知识仅仅作为“事实存在”来接受,而是要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处理与世界的关系。
2.“科学知识”在进入教育活动之前,是作为“公共知识(public knowledge)”并以符号的形式存在的。只有具有了“个人知识(individual knowledge)”的意义,它才能真正具有发展价值。
●课程教学不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公共知识,而是要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建立个人知识。
3.科学知识为人认识与理解世界的概率,以及“假定性的意义”。赖欣巴哈(Reichenbach,H.)说:“一切知识都是概率性知识,只能以假定的意义被确认。”
课程教学不是要求学生接受知识自身固有的假定意义,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多元学习活动,建立个人理解、个体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4.知识理解的条件
(1)知识的依存方式(示意图略)
(2)知识成立的条件
●信念条件(belief condition):人对知识的判断与接受与否。
●证据条件(evidence condition):知识赖以形成的事实依据、逻辑依据等。
●真理条件(truth condition):知识存在一种意义的增值,隐含着知识的“知”与“信”的关系。
5.课堂教学是否真正超越了表层的知识教学?是否实现了完整的知识学习:基于知识内在结构的符号学习、逻辑学习和意义学习。
反思三:课堂教学改革的难点究竟是什么?
1.课程教学变革应从根本上触动传统的知识至上、知识惟一的教育观,触及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触及我国中小学教育长期忽视学生能力发展、以及价值观教学的两大要害。


●课程教学改革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能力发展问题,能不能切实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课程教学改革的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情感与价值观教育问题?
(2002年,本人与台湾成功大学李坤崇教授在香港发起“台海两岸能力生根计划”)
2. 课程教学改革应促进学生能力与思维方式的系统训练和整体提升。
●逻辑思维能力(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分类类比与比较、系统化与综合化、概念判断推理)
●基本学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规划能力、总结能力、反思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
●实践能力(社会参与与社会服务、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
●学科领域的独特能力(阅读与表达能力、思考与判断能力等)
类型
具体化
基础
学力
感知能力
记忆能力
观察能力

想象能力
思维能力
创造能力

综合
学力
规划能力
总结能力
反思能力

合作能力
探究能力
实践能力


学科
能力
语文能力:阅读、表达、文化理解、价值观判断

数学能力:数学运算、空间想象、数学应用、

数学思维

3. 课程教学应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系统培育。
【案例】“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练习15分钟后,老师发给孩子们一种掷骰子玩走棋的游戏玩具。棋子图上用各种动物、连接的方格多层环形图组成,许多方格上写着动物的名称、还有“勇气”、“果断”、“谢谢”、“快乐”、“挺胸”等词语,也有“前进3格”、“前进4格”、“后退5格”、“后退2格”等内容。老师把孩子们分成两人一组,开始玩掷骰子走棋的游戏,老师自己则在教室里巡视和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只见孩子们不时做出勇敢、果断、挺胸的样子,不时按照所掷骰子的点数计算着前进和后退的格数。一会儿,一个小组的两个孩子表现出异常的情况,其中一个孩子手舞足蹈,另一个却是垂头丧气。老师凑过去看个究竟,才发现那个手舞足蹈的孩子所掷的骰子总是5和6,且总遇上前进格,而另一个孩子几次都掷出了1或2的点数,棋子走得非常慢。这个女教师开始与两个孩子讨论开了。
【案例】水的浮力
讲台上摆放着一个装满了水的透明玻璃缸、一大团橡皮泥和一把小刀。科学教师的这节课几乎都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完成的。老师操作实验过程,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第一个实验:老师用小刀切下一些橡皮泥,捏成团,放入水缸中。学生观察发现橡皮团沉入缸底,而水略有上升。第二个实验:老师再切下同样重量的橡皮泥,把橡皮泥捏成小船,放入水缸中。学生观察发现,小船浮在水面,橡皮船与水接触的面积扩大了许多。为什么同样重量的橡皮泥,有的会沉入水底,而有的会浮在水面呢?经过更细致的观察、比较和推理,学生理解了水的浮力性质和浮力定理的计算公式。看到这儿,本以为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可老师接着进行了第三个实验:老师又切下相同重量的橡皮泥,依然捏成团,放在小船上,学生发现小船承载着第二个橡皮团依然浮在水面。这时老师说:“同样是橡皮泥,为什么有的沉入水底,有的浮在水面?那取决于它们各自在环境中的存在方式。一个人的生活也是这样,是成功还是失败,取决于自己在生活环境中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且,当你是一只小船的时候,你能否为别的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人与自然
资源意识
环保意识
节约意识
生命意识

平等意识
和谐意识……


人与社会
生命意识
平等意识
责任感

尊重人格、爱与感恩
人类共同核心价值观


人与自我
自尊、自信、自律
人生观
价值观
理想
信念


人与文化
文化认同
文化理解
文化欣赏

文化判断
文化批判
文化回应

文化精神
文化思维
文化价值观

反思四:课堂教学是否达成了深度有效?
1.从课堂教学有“过程”吗?
(1)转化性和生成性是教学过程属性的基本特征。
●转识成知,转知成智,化知识为能力,化知识为美德;
●将公共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知识;
●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认知、品德情感、品德意志和品德行为,化教育内容为学生的人生智慧,化人类的文化成果为学生的文化品格。
(2)情景化与师生关系结构是教学过程的基本标志
●教学过程的转化性和生成性是由教育过程的具体性、情景化和复杂的关系结构决定的;
●“去情景”“去过程”必然导致教学过程的丧失,“过程”变成“流程”;
●赞科夫提出的“让学生真正进入教学过程”的教学原则(五大教学原则之一);
●快教与慢教。(郭元祥:《教学是慢的艺术》)
(3)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教学目标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鲸鱼重见天日)
●教学内容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方式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4)从“事实”到“意义”
●教学是师生基于文本和多元活动,建立意义场域的过程;
●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关系
2. 什么是教学的深度?
深度教学(Deep Teaching)
(1)Richness,丰富性教学。教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
⑵Recursion, 回归性教学。具有回归性的教学应当能使“一个人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形成自我感”;
⑶Relations,关联性教学。知识中的联系----赋予知识以丰富的背景、经验和逻辑;教育活动中的知识流动,依存于特定的经验和背景。
⑷Rigor,严密性教学。课程中内在的学术逻辑、科学观察、精确性等成分,导致解释性与不确定性的存在。
3.用什么来说明、证明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1)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业成就究竟有多大的影响
OECD所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的数据分析表明,在参加PISA测验的OECD国家中,对于学生的阅读、写作、科学成绩中,学校教学对学生成绩差异的解释率平均为36%。
(3)教学过程评价与检测的科学与技术性问题
●课堂教学等因素在学生学习成绩中的影响率及其差异性分析;
●教学过程检测标准;
●教学过程监控的数据库建设。
反思五: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条件是什么?
1.学习过程的完整性
(1)自主学习
●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能够进行自我认知活动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2)合作学习
●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
●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2.有效的教学情景
(1)教学情景与情境:真实的自然与社会背景;人际交往情景;文本情景;思维空间
(2)师生教学中的交往:有效的沟通方式
(3)有效的沟通情景。
二、实践深化
(一)建立教师的课程理解
教师应回答的四个元问题:
从学生的角度看,究竟什么是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这些课程能够奉献给学生什么?
通过哪些有效的方式能够达成你的教学目标?
怎么评价你现实的教学效果及其目标达成的程度?
(二)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体系化与教学质量标准的建立
1.目标的体系化、具体化、层级化
2.学校应建立学校的学科教学质量标准
(深圳同乐学校教学质量标准)
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结果性目标


1
、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

2
、技能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三)教学方式的深度变革与深度教学
1.“能力生根”的教学:加强能力教育
【案例】
美国一所中学的学生关于“航海问题探究”学习活动中,搜集到了哥伦布的《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启发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a.如果你是哥伦布,你将怎样说服国王资助你航海?
b.和同学们组成小组,列出优秀的领导者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并对自己的领导能力进行测试。
c.日志是一种表达方式。分析所搜集的资料,你能够列举出撰写日志的要领吗?
(1)培养学生的基本学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
(2)培养学科能力
2.价值观教学

(1)课堂中的价值观

(2)价值观的教学
3.教学过程的适度延展与深度有效
(1)从“知识点”教学到“知识结构教学”;从“课文”到“单元”;
(2)让学生切实进入“教学过程”,而不是“教学流程”。
(3)有效的目标设计、有效的学习方式、有效的积累与训练。
(四)教学管理与评价的科学化

1.
学生的学习品质与学习能力的检测
(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中心研制的学生学习品质检测数据库)
2.教师的教学品质与教学能力的检测
(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中心研制的学生学习品质检测数据库)

3.
学生学业成绩分析系统与有效训练
(五)建立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的三重属性
●生命化课堂
----主体人格与地位的尊重、终身发展需要、生命关怀、学做完人
●智慧型课堂
----转识成智、思维方式的培养、创新与实践
●有效性课堂
----高效率、高质量
    讲座PPT
数学思想
作者:郭元祥   
2013518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国旅美学者张益堂的名字传遍全球,因为他为论证欧几里德的“孪生素数猜想”打开了神秘的大门,引起了全球数学界的震惊,世界上一批真正的数学家们甚至聚集在一起彻夜狂欢。据说欧几里德的“孪生素数猜想”是:存在无穷多对差等于2的素数对。它与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一样让无数数论学者为之着迷。
514,《自然》(Nature)杂志在线报道张益唐证明了存在无穷多个之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这一研究随即被认为在孪生素数猜想这一终极数论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甚至有人认为其对学界的影响将超过陈景润的“1+2”证明。尽管从27000万是一段很大的距离,《自然》的报道还是称其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正如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数论教授Dan Goldston所言,7000万到2的距离(指猜想中尚未完成的工作)相比于从无穷到7000万的距离(指张益唐的工作)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自然》的报道称,如果这个结果成立,就是第一次有人正式证明存在无穷多组间距小于定值的素数对。换言之,张益唐将给孪生素数猜想证明开一个真正的。有人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张所做的工作,相当于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9”开启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布朗所证明的“9+9”,比接下来科学家们陆续证明了“7+7”“6+6”……直到46年后的陈景润证明攻下离“1+1”一步之遥却或是最难的“12”
张益堂,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学者,甚至至今依然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一名拿着低薪的讲师,估计之前谁也没有把他当作真正的数学家,甚至已年近花甲,在数学圈已消失30多年,凭什么会有如此震惊世界的成果?数学界有个奇怪的现象:大凡真正有成就的数学家,都是在45岁之前就大功告成了,因此,国际上数学界最高的奖项“非尔兹奖”(奖金100万美元,诺贝尔奖中没有设置数学奖)就只奖励45岁以下的数学家,那怕年龄超过一天也不行,超过年岁的数学家获得巨大的成就,也只能获得“沃尔夫数学成就奖”。让人难以想象,一个57岁的数学讲师,有如此伟大的成就,我觉得与他内在的坚守,特别是他对数学思想的追寻与痴迷密不可分。
今天,博士生张先波来办公室与我讨论博士论文,他的博士论文探讨的正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培育问题。我觉得张益堂现象真值得我们很好地反思我们中小学的数学教育。我们中小学数学教育何曾重视了数学思想的教育?何曾真正培育起学生的数学思想?有多少个数学教师意识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有多少个教师不是把数学当作工具在教、在让学生死记硬背?
数学的本质是逻辑,是思维,是思想,而不仅仅是公式甚至工具。而逻辑、思维、思想是内蕴于数学知识之中的,是内隐的,是被数学知识所掩盖的逻辑意义、思维方式和思想内涵。比如平衡与守恒的思想、系统的思想、结构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转换与转化的思想、相似与相对与相反的辩证思想等等。相比于任何其它学科,数学思想最显著的特征是确定性,不像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的思想或理论,几乎都能够找到一大堆反例来证明其思想或理论的错误。数学思想是确定性思想,所以,数学问题分为确定性数学问题和不确定性数学问题,即使是是不确定性的数学问题也是通过确定性论证得到回答的。数学是需要猜想与反驳、论证与推理的。几百年来,中国没有为全世界提供哪怕是仅有的几个值得真正的数学家们痴迷的猜想,我想,这可能除了与数百年来意识形态对思想的禁锢、对思想的专制有关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教育了。
缺少了对思想的追寻,忽视了思维的启迪,丧失了方法的引领,我们的课堂能够教给学生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堆仅仅依靠背诵而积累的考试过后便远离学生人生的无意义无思想无涵养的符号!无论是数学,还是语文,拟或其它学科的教学,务必走向深度的教学,也就是走向思想的教学、方法的教学、逻辑的教学,意义的教学!我把这种教学称为深度教学。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20:19:16 | 只看该作者
http://zgjypl.5d6d.net/redirect.php?tid=894&goto=lastpost#lastpost

==《中国教育评论网》
加入本次[高研班]现场报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22a8701013der.html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21:31:13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之友网》QQ交流群1291179970

                    欢迎您!




岳麓山下的行者


——我眼中的刘铁芳老师

文/刘艳侠[尔笑]

我并非刘老师的授业弟子,按理说,我写刘老师并不合适,但转而一想,倘若我一个“外人”都能感受他的魅力的话,更可见他为人为学的风采了。



三年前,我和先生还在南京,从未想过把长沙作为未来的落脚点。后来,先生要来湖南师大面试,因为离家远的缘故,并没有太多热情,我说“那里有刘铁芳啊”。他读过刘老师发在《读书》上的《面对生命中“平庸的恶”》一文。在他看来,一个教育学的教授写这样面向全体的文章,必定有着深切的人文关怀和超乎一般人之上的高远理想,他做学问一定不是以知识为目的,而是指向人的灵魂。

就是这样,先生到长沙来,面试后,有意去拜访刘老师;他问我要刘老师的联系方式,可惜当时我没看到短信。没有刘老师的电话,爱看书的他无意间到了教科院附近的“绿叶教育书店”,进去逛一会儿,跟店主聊聊,说起他想找刘老师。店主殷殷地说:“刘老师人很好的。经常到我们这儿来,总是笑眯眯的。”然后,很热情地帮着找刘老师的电话,在记录本子上竟没有发现,还打电话问他儿子,却没有接通。先生谢过店主,直接去了教科院,辗转要到了刘老师的号码。


先生发消息给刘老师,说读过他的文章,很敬佩他的学养,想当面请教。刘老师要先生到家里去,叙谈之后,又邀先生一起吃饭,让先生颇为感动。就是这样一次普普通通的会面,面对先生这样一个陌生人,刘老师展现了他的随和与热诚。


长沙回来后,先生开始打算去师大任教。与先生一起来长沙后,怀着身孕到刘老师家拜访。这是我第一次见他。刘老师白净的脸上一直有蔼然的笑容。说话不紧不慢,声音糥糯。他的母亲泡了芝麻茶给我们,喝一口,是沁香。正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有学生来找他。但见学生随意地坐在沙发上,跟刘老师一家谈笑,没有一点拘束。然后,他们去书房。我和先生有机会看见临窗的玻璃小桌下有一叠宣纸,旁边随意地放着两本杂志,是《读书》与《随笔》。




跟刘老师再有联系,是我发邮件说想报考他的博士。他回我:“好的。期待你能考上。不过读书是很辛苦的,而且我对学生期望很高噢。”随后又特意打电话给我,嘱我好好考。可惜,我那时的时间基本上都用来带孩子,看书不在状态,没能入得师门。

随后的日子,偶尔有一些联系。刘老师知道先生的教师待遇不高,维持家庭开销困难。两次主动帮我联系了文字生意,希望我能挣点钱补贴家用。无奈我才疏学浅,未能胜任。

去年,刘老师知道我一个人在家带孩子,闲暇时候看书,很少与人交流,就喊我去听他的课。我去上课,先生带孩子,女儿小,不习惯没有我。去了一次后,只好作罢。

女儿渐渐长大,经常带她去岳麓山下玩。偶尔遇到爬山归来的刘老师,他会微笑着,亲切地摸摸女儿的头,问我正在看什么书,并一再嘱咐我多读书。

最近跟刘老师发邮件,谈及自身对教育的一些细碎的想法。刘老师回我说,“你的思考其实已经很好了,多读书,细细钻研,一定会有所成的。眼下重要的还是努力考上。这次机会很好,你一定要把握住。”他的鼓励,让人觉得温暖而有力量。

女儿上幼儿园了,见到刘老师的机会就更多些,他也接送女儿。前几天早上,牵着女儿的手边聊边走,忽然听到前方一声朗然的“hi”。抬头来,看见刘老师的笑脸。正是小阳春的天气,道旁的迎春花开了。



九月份刚开学,我打听了刘老师的上课地点,前去蹭课,算是近距离接触刘老师。由于性格内向,我很少主动跟刘老师说话,加之要考他的博士,一旦搭话,似乎是套近乎,更不愿意说了。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的了解,课堂就是最好的地方。他曾说:“如果我是鱼,讲台和学生就是给予鱼以鲜活生命的池塘。”

刘老师的课堂并非传统的秧田式,而是圆桌会议型。讲课也不是体系化的条分缕析,而是看似兴之所至的巧思。他对教育的理解都涵盖在了对社会和生活现象的剖析之中。他会由大学生的自杀谈到人生命的无常,继而要人爱惜生命。他向我们传授他的养生之道,比如每天早上喝一杯冷开水,无论春夏秋冬,在家还是出门,从不间断。他自豪地说,许多老朋友见到他,都说他总也没变。我想,刘老师深知身体是灵魂的殿堂,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体魄,并努力践履,所以仿佛岁月在他的身上从不曾留下痕迹,每次见,总能感受到他的神采奕奕。

刘老师讲课时常是微笑的,诗意盎然。他热爱文学,讲“文学的缺席说明我们更多地生活在物质世界,我们在肉欲狂欢中消解内心的紧张,而没有进入更高一维的追求,文学的意义就是要重建一个破碎的世界、重建世界的完整性”。他举例说有诗人在餐馆朗诵诗歌换饭吃,餐馆老板说“可以给你饭吃,诗歌就不要朗诵了。”这样的故事折射出的人们精神世界的匮乏比单纯的论理更让人印象深刻。他说自然之美,谈到北国白桦林的绚烂,以及天池的皑然世界带给他的审美愉悦所引发的旷古幽思,要同学们多去经历自然,以唤醒内心的情感体验,抵制精神的荒漠化。这样的课堂展现着他的诗人气质,深刻的理性洞见也融入其中。

刘老师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读《理想国》,一句一句地读,引导着大家接近伟大的思想和高贵的灵魂,开启大家的智慧。

也会有突发事件。有一回,课堂上我的手机响了,铃声是公鸡打鸣。我有些囧,刘老师没有任何的意外之感,倒是笑着由此说,“现在的技术真是先进,想让鸡什么时候叫,就什么时候叫。不过我们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捷和娱乐时,也要想着怎样不被它奴役。”大家眼中的小事,在他,都会引发教育上的深刻思考。

又有一回,刘老师讲课结束后,提议大家一起去教科院前的桃子湖游学,大家欣欣然响应,几乎是雀跃着前行。于是岳麓山下、桃子湖畔,秋日的暖阳中刘老师行走在学生们中间,沿着湖边的栈道,侃侃而谈着他心中的教育。远山澄净,微风徐徐,那一刻,我想起了亚里士多德的“逍遥学派”。



我了解刘老师的另外一个渠道是他的“一加一”博客。在博客上,得知岳阳的教师教育培训。因为带孩子,不能前行学习,但密切关注着培训动态。刘老师有过长期的一线教师经历,深知做老师的艰辛不易与责任重大,又具有深切的教育担当。所以他带领团队进行民间立场的教师教育培训,在体制内的技术培训之外,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希求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建设开放性的教师团队,让团队成员成为触动现实教育的心智之眼,成为一粒种子,在其所在的土壤上生根发芽长成树,撑起一片教育的绿荫。

随后,刘老师的团队建立了专门的QQ群来讨论时下的教育问题,为教师的交流与成长提供专门的平台。每周五组织教师就大家所关心的议题进行讨论,帮助教师专业成长。我也在这个QQ群里,只是不说话。刘老师大都是倾听者的角色,只在必要时给予观念上的引领以及理论上的支持,并鼓励一线教师在自身能够作为的地方多做事。

初次进入他博客的人往往会惊讶,作为一个全国知名的教授,一个资深教育人,却转帖了大量当下社会发生的事情,以及人们所遭受的苦难。这其实不难理解,教育本是扎根现实的事业。刘老师曾说:“什么是命运?命运就是你周遭的人。”

在7.23动车事故之后,刘老师在博客上贴了一系列相关报道。有博友说“真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去”。刘老师这样回复:“唉,我可是深深地爱着、留恋着这块古老的土地啊。出去了也只想回来。也许要痛苦一生啊。”

面对人们所遭受的艰难处境,他不断反思由技术至上而带来的价值问题,伦理问题对中国社会的根本性危害。反思在堕入现代性大潮后,如何坚守一份教育的真,并努力如鲁迅一般进行韧性的战斗。

教育,本是一个理想的事业,需要怀抱理想的人去做。无论怎样努力,总也不会达到那个所在。但有北极星的指引,我们毕竟不会迷失方向。所以在苦苦思索追问之后,他所愿就是烛照人前行。烛光,微弱而温情,透着他的审慎而淡淡的悲悯和力量,展现着他温暖人心的教育情怀。

作为先行者,总会有不为人理解的艰辛,所谓“吾行太远,孑然失其侣,吾见放于吾父母之邦矣”。但他依然行走在岳麓山下,行走在通往教育之真的路途上,心怀理想,面带微笑。








陆燕舞《母亲的油糊卷》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2012-12-12




  因为家门口没有早餐店,萱儿上小学之后,我和爱人都是早起到面食店里买花卷做早餐,或者穿过一条街去买葱花饼,顺道再带两杯豆浆。而萱儿似乎更喜欢后者。
  但是冬天一来,天黑沉沉的就要告别温暖的被窝,早早起身,顶着寒风,来回走十几分钟买葱花饼无疑就成了考验。好几次,我和爱人都贪图方便,在小区对面的面食店里买了花卷,然后热了牛奶给萱儿吃。萱儿是温柔沉静的,虽不言语,但看她吃花卷的样子就知道不对她的胃口。五毛钱的花卷,分了一半给她,十分钟了,还不见花卷下肚。咬花卷,不用牙齿,而是用嘴唇一点一点地蹭。磨蹭到时间,就背起书包出门。
  中午刚一接上她,孩子就嚷着饿。
  几次下来,我真是既心疼孩子的样子,又痛恨自己的懒怠和无能。如果我自己能烙葱花饼就好了,既不用早起顶风奔走,萱儿也可以吃到可口的早餐,小肚子饱饱的,舒舒服服、快快乐乐去上学了。
  可是长到这么大,我只见过母亲做馍馍,什么包子、花卷、刀把子、韭菜盒子、洋芋煎饼……吃到嘴里真是美味,就是没亲身实践过。真是应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的样子了。而且,爱人为了锻炼我,专门还买来了电饼铛,可于我而言,它的功能仅限于煎鸡蛋。
  一番深思,真是汗颜,这个妈妈当得太不合格,当即决定在周末痛改前非,做个贤妻良母。
  先发面吧。记得母亲教过我,发面的水必得是晾温的开水,好保证水里没有杂质影响酵母的发酵。晾好了水,才意识到没有发面,幸好还有上次试做面包剩下的干酵母。于是,按照说明放好了酵母,和面,揉面,揉到光滑均匀,再撒点干面粉,放进不锈钢面盆,用另一只盆盖住,放在餐桌上,兴奋地等待着。
  第二天一大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看面发得怎样,希望等到爱人和萱儿起床,就能吃到我亲手做的早餐。打开面盆一看,面还是塌塌的,没发起来。是什么问题呢?记得母亲每次都是晚上发面,放在炕上,第二天早上就好了的。哦,是了,放在炕上,比较暖和,面才发得快。想到这里,我赶紧把面盆挪到暖气罩上,又放了半天,果然好了,面松软极了,布满了蜂窝状的小洞。
  凭着在母亲身旁观察的一点心得,我开始放食用碱,揉匀了,不放心,揪下拇指大的一小块,打着液化气,在火上烧熟了,一闻,没酸味,真佩服自己!
  做什么馍馍呢?爱人和萱儿都喜欢吃葱花饼,其实吃起来和母亲做的油糊卷味道一样,恰好前几日妹妹给了我一包做油糊卷必需的苦豆末。天时地利,就待我潜心实践,以示人和了。
  我把揉好的面一分为二,把其中的一半再揉匀,擀成薄薄的一层铺在案板上,涂上厚厚的清油,在手心里把苦豆、盐、面粉和匀,撒在面饼上,再撒上切得细碎的葱花,卷起来,尽量卷得层数多一些。大概估量了一下,可以烙三个饼,就分成三段。拿起一段,按着刚才卷的方向再拧几圈,然后压平,擀成和电饼铛大小相当,放进电饼铛。几分钟后,香味就飘出来了,再把饼翻过来,涂上清油,稍待片刻,就出锅了。
  我有点不放心,不知道到底熟了没有。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端详了半天,便撕下一小块,放进嘴里,嗯,松软可口,混着小麦、大葱、清油的芬芳,直沁到心里去了,想必爱人和女儿一定喜欢。
  如法炮制,竟烙了六个油糊卷,够我们一家一周的早餐了。
  看着这一摞饼,我突然心里盈满了感慨。我,一个只知读书教书的书呆子,竟也能做出这么美味的吃食。为了女儿,这般费心钻研,只为她可以舒心安泰。就像每日为她梳小辫,让她洁净爽利;就像每夜为她讲故事,让她恬然入梦;就像倾听她的每一份快乐,安慰她的每一份烦忧;就像细心地保留她曾经穿过的小小鞋袜和衣衫,耐心的用文字为她记录成长的点点滴滴……
  原来,这就是母亲的力量,这就是母亲的情怀。是母亲这个角色,这个身份,使一个女人真正融入生活,真正拥有丰富的岁月。这个世界,唯有母亲可以无所不能。
  是的,现在回想起来,我的母亲就是无所不能的。虽然她从小就失了母亲的慈爱,父亲的扶持,可是她为我们姐弟三人,一生操劳,用她的双手,给我们烙芳香的油糊卷;用她的坚韧,为我们撑起了生活的广阔天地。现在,我和弟弟都已执教讲台,妹妹也已成家,我们都已为人父母。抚育幼儿,方知父母之艰辛之用心,方知无所不能的父母双亲,那无所不能背后,深深的爱…



我的学界兄长们

刘尔笑




大概三年前,我跟先生开玩笑说,在学界我有三个哥哥:大哥刘小枫,二哥刘亮程,三哥刘铁芳。现在想来,其实不严谨,刘亮程属于文学界,而非学术界人氏。也许换上刘晓东老师会更合适一些。不分那么细了,中国学界吃条条框框的亏太多了,都说说吧。
    刘小枫,相信很多人已经把他视为大师了。刘小枫的文笔很好,好到别人学不来。没办法,老天赏了饭碗,自己又够勤苦,自然万人仰视。先生说他很“狡猾”,我只觉他圆润得智慧,文字大气而隽永,让人感觉辽阔又温婉。也因此,许许多多的人能够欢喜地透过他的文章,接纳了他的思想。他的学养深厚,思维独到,文字又好,让那么多初读的人无法自拔地被醍醐,从而一生愿伴其左右。可惜,我这位大哥虽然高大,但不够文气,让很多女孩子失望了。也许上了年纪会不一样。对那一天,我满怀期待。
    刘亮程,我没法子去形容他。他的文字只能静静地读,读了让人更宁静,静到融入天地间。我不会想要住到他的“黄沙梁”,因为在我有自己的“黄沙梁”。其实,钟爱刘亮程的文字的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黄沙梁”。仔细地去观察一条狗,耐心地去研究一株树,或者,跟一头驴通灵...... 我的二哥,他会让人想要回归,归于乡土,归于寂寂而又活力无限的永恒天地......
     刘铁芳,一个深情的教育人。我一直觉得刘小枫是理性诗性浑然交融,刘铁芳是诗性之上的理性;刘亮程性灵,刘铁芳性情。教育,本是一个理想的事业,需要怀抱理想的人去做。无论怎样努力,总也不会达到那个所在。但有北极星的指引,我们毕竟不会迷失方向。刘铁芳有苏格拉底的愿望,但未必有苏格拉底的狠心,能够催压着人一点点地看清自己,看清人事。所以,在苦苦思索追问之后,他所愿就是烛照人前行。烛光,微弱而温情,透着他的审慎而淡淡的悲悯和力量,展现着他温暖人心的教育情怀。我的三哥,我跟他是有几分相似的。所以我有时很矛盾,不知是选择一个同类比肩,还是找一个更理性的人去追随。
     刘晓东,一个豪爽的友人。许是因没有太多的现实相关,所以交往得轻松洒脱。也更或许同为一方水土养育的高祖后裔,才在性格上亲如一家?刘晓东老师,其实跟刘小枫有几分相似,在外形上。说话一句是一句,实实在在的,但也鼓励人。还记得在书店短暂而又开心的漫谈,邀约他一起吃饭,他说“我得赶紧回家了,我老婆还在家等我呢。” 说说文笔吧,我们那个地方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就如同被黄土高原的风吹过了一样,少有清新,看看赵本夫的书就知道了。难道是因为少了水,而处处实实在在贫瘠的黄土地的缘故?刘铁芳是把自己的诗人气质融入文章中了,刘晓东同样具有诗人气质,在自己的专著中引用了荷尔德林的诗,很难得了。
    带点认真,带点调侃,写下上面的话。很愿意写点长一些的文字,无奈日光琐屑。等夜深的此刻安静下来,女儿睡梦里的一声轻唤或急喊足以把整个思绪打乱。罢了。

                                              20101029




陆燕舞:我最近收到和正在读的书



今天在卓越亚马逊订的书收到了,是克里希纳穆提的《心灵日记》和林华教授的《学琴日记》。

精装本的《心灵日记》不是很厚,但已经开始读《生命之书》了,我确定同出自克里希纳穆提的这本装帧极为典雅的书里有我钟爱和期待的明净。也许,我不该有这样明确的期待,克里希纳穆提说:“你以何种方式在听?是不是透过自己的企图、欲望、恐惧、焦虑和各种的投射在听?”如果我以明确的期待来阅读,可能就背离了这位导师的讲述。

在阅读《生命之书》的时候,我会想到《心经》。那日读《心经》,当读到“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时,心中竟是一动,有廓然明净空朗之感。有些时日,惶惶不可终日,忧思倦怠,魂不守舍,难道不是心有挂碍,方生恐惧之故吗?执于“有我”“得到”之一念,迷失了对有我与无我之认识、得到与失去之关联,不悟所求“五蕴皆空”,所以堕入苦厄。

克里希纳穆提说:“只有一颗单纯的心才能了解实相是什么。善于分析和算计的心是不单纯的,它总是充满着知识、信息和念头。”

《学琴日记》是林华教授整理的陈树哲教授教学生许雪青弹琴时,小女孩的日记,林教授特意加了标题和注释,帮助家有琴童的父母更好地陪伴和辅导孩子的钢琴学习。萱儿的学琴不是很顺溜,我也为而苦恼,希望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也期待能够对自己的学琴更多指导。

晚上总不得安眠,夜夜多梦。没有办法,就想着便做梦,也做些温婉馨香的梦吧。所以,在床头柜上放了为萱儿买的一套《大自然科学童话绘本》,韩国李尚培和李秀仁的作品,颜色明丽鲜艳,造型逼真又充满童趣。这样的阅读不费心力,多少可以消解白日里的疲累。

床头放着的还有一本比安基的《山雀的日历》,美绘拼音本,也是为萱儿买的。那日,翻到“三月”一章,细细读来,才知道鹌鹑竟然是这样睡觉的——所有的鹌鹑都张开翅膀,飞了起来,四散飞去,飞着飞着突然扑通一声钻进雪堆里!

这样的描写很是触动我,让我对自己所处的世界生出了更浓的兴趣。以前也买了《森林报》,给萱儿读过,相比之下,还是《山雀的日历》更生动些。

汪曾祺先生的《受戒》很久以前读过,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偶然在杂志上读到的《葡萄月令》。每读一遍,眼前就会浮现葡萄的一季生命,恬静的,娇嫩的,蓬勃的,有力的,丰腴的,慈祥的,宁谧的,心里也就生出隐隐的渴望,渴望自己也可以有如此从容厚实的生命。

就为着这篇文章,我从书店里选了四川出版集团新版的彩印美绘《永远的珍藏——汪曾祺卷》。汪老的文字总有我说不出的韵味,特别纯净,特别简单,就像新摘的棉花,还蕴着阳光的明亮、土地的潮润、绿叶的清芬,然后缓缓地,细细地,纺成了线,织成了布,裁成了大褂,质拙,却贴身,暖心。

包里随身带着的是孙绍振教授的《文学性讲演录》。以前从朋友那里借来读过,真是大开眼界,可以说我对文本细读之意义的认识、文本细读能力的提升、文学创作方法主动的运用,都是得益于这本宝典级的著作。读过了,不过瘾,觉得营养丰富,不是一次就可以消化吸收的,所以网购了一本,细细细细地读。

今年开始,计划按照写作时间系统地读刘铁芳老师的著作,就先拿了《走在教育的边缘》。有些文章先前读过,今日再读,也是因为自己的“心理图式”发生了变化,感觉又有新的收获。比如《‘我—你’师生关系如何成为可能》让我知道了自己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职业幸福,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在岳阳,聆听了明霞老师的报告后,我会伏在明霞的肩上泪流满面。“‘我’的整个存在都沉浸在‘你’的绚烂光华中”。而职业追求中,对学生付出若是的“有待”的,我们本身就已经被疏离出了可以洞见自己的境遇。从“有待”到“无待”的转身,是我人生最关键的转折。“‘我’与‘你’的相遇,不仅见证了‘你’生命的辉煌,也焕发了‘我’生命存在的整全。”每一次对铁芳老师的阅读,每一次聆听他的讲话,我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蜕变、新生。

每日的生活,照样的繁琐凡俗,可是,会有这样一些时刻,手捧一卷书,狭小的天地就会扩展,无限延伸,文字变成了月亮,变成了星光,照亮了四面八方,心借此而自由翱翔……



【专业发展】中青年教师要关注的“教师二次成长论”



——卓越教师的成长规律与成长方式  


(本文整理自教育家李海林讲座)

    作者简介:李海林,上海浦东新区洋泾高级中学校长,他对教师的工作情况研究得出当今教师现状存在三种类型:职初教师、骨干教师、卓越型教师。职初教师是指自己都做不好自己事情的教师;骨干教师是指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不需要别人帮忙,也帮不了别人的老师;卓越型教师是指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还能帮助别人,指导别人,让自己进步的老师。他说现在的普通老师,对校长的专业引领意图非常的抵制。校长如果每人发一千元,这个意图执行得很快,但这不是一个校长的专业。这样的事情,每一个人都会做,连傻子都能做的事情。


教师为什么强烈抵制校长对教师二次成长的专业引领呢?他到洋泾中学当校长后他才知,教师的成长是很奇怪的,必须是在全校老师基数大的发展后,老师个人才主动的去自发展,自成长。教师团队是呈金字塔式结构,以团队合作形式发展后,才能推出金字塔上的卓越型老师。最后他得出四条结论:

1、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至少需要两次成长构成。

2、一个教师要走向成功,仅有第一次成长是不够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二次成长。

3、当前教师成长遇到的瓶颈,不是第一次专业成长,而是第二次专业成长。

4、某一些方式和途径,对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是有效的,但对二次专业成长则效果不大,或者无效。

教师成长有三个阶段:第一次成长期、高原期、第二次成长期。



一、教师进入第一次成长期的标志:

1、熟悉教材。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基础的内容。

2、对教学的基本步骤与方法的掌握。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重要的内容。

3、对学生的关注。这个阶段的老师开始形成所谓学生观。

4、有与同伴合作的强烈愿望。其标志是校长和同伴的认可。

5、开始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有的甚至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当作最大的成功指标。

二、教师进入高原期的标志:

1、很难感觉到像前一个时期那样快速成长,相反,他发现自己很多事情都是在重复;

· (参加工作五六年积极性最高,简直能听到自己成长的脚步声)


2、能保持中等状态的教学效果,但即使更努力,也没有明显的提高,不过一般情况下也坏不到哪里去。他打了一个比方,两块萝卜放在一起煮,萝卜还是萝卜,味道没有改变,但放进一块骨头,味道就不同了;

· (第一次发展期稍微努力点就有明显进步,而到了后面,不管怎样努力都没有效果。一般人都会选择退回来,人生就是在关键点把你卡死,扛住了,前面就会一片阳光;反之,就完成了。有时候只需要一次扛住了)


3、工作内容和范围长期没有变化,自己也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可做。偶尔有一些新的尝试,也看不见什么效果;

· (几乎出于本能,会退回来。以本人为圆点,然后是学校、所在县、所在省,所在国家,世界,以圆点为圆心,逐个画圈,卓越型教师至少要超过市级的工作范围)


4、教师发现,自己从同伴那里不能再学到更多的东西,觉得同伴懂的自己也基本上都懂;(主要不是不谦虚,而是进入高原期。公开课大多是由年轻教师上,上公开课的目的是为了大家提意见,提高自己。但常常是“萝卜煮萝卜”,缺乏高屋建瓴的见解和引领)


5、工作热情明显下降,但能维持着基本的工作状态;一部分教师感到工作疲惫;

(工作量很大。职业倦怠。卓越型教师虽然除本职工作外,还有许多社会兼职,但精神饱满。因为他们事半功倍,而且享受成功的快乐)

6、开始关心教学理论,但没有哪一种理论完全说服自己,觉得这些理论都与自己切身的感受不一致。

· (人家的理论至少能够自圆其说,经过千锤百炼的)


他从这个高原期标志得出结论:

1、高原期对教师具有自蔽性,身处高原期的老师不能自觉到自己的处境。教师对同行引领心里不服,这个对教师的毒害最大。教师有问题自己不知道,你也不能抓住他说你现在处于高原期,你要进行第二次发展。这种话不好说,说了,老师会跟你急。

2、据观察,大约有二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教师,终身没有走出这个时期。这是教师专业的悲哀,教师每一天的工作都没有变化。

3、伴随着教师专业发展高原的,往往还有教师人生的一些际遇。如离婚、生病、生活困难等等,教师要走出高原期,格外艰难。




三、教师进入第二次发展期的标志:

1、原先不太关注或不感兴趣的事物,突然或者慢慢开始成为重要的生活内容和工作内容,不仅对教学问题感兴趣,而且对教材、对课程资源、对教学评价、对教师队伍建设、对一定区域的教学管理问题开始感兴趣。(对教材的改造和补充,建立和调动资源,队伍建设就是被一大批教师将你托举起来的卓越型教师且一起进步,……而不是停留在粉笔和黑板甚至多媒体。因此将所有的教室里用上互动性网络)


2、生活圈和工作圈开始突破原来的格局,向外扩展。

· (圈也是舒适圈,人生地不熟,没有地位,需要开发更大的舒适圈,人就是这样前进的,最忌一条道走到黑。但走出原来的圈子,一切可能归零)


3、关于教育教学和人生事业方面的理解开始与同伴区别开来,甚至有明显的不同。

4、开始对某一种理论有热情,甚至成为某种理论的追随者。

· (当你真正恋爱的时候,只看得中一个人。如同用电脑需要用得顺手就行,是否最先进无关紧要)


5、非常注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资料的收集,并且非常珍惜自己的这些资料。

     (他举了一个例子,他在浙江师范大学时,有一位年轻的教师非常的刻苦好学。他觉得这位年轻人有培养的前途,就派他到日本去学语文1年,再派他到欧美学习两年,基本上这个老师对全世界的语文就了解得差不多了。这位年轻教师到日本去学习之后,日方安排他跟一位日本老教师学习语文。不幸这位教师去世了,政府方把老教师一生收集的所有教学资料存放在博物馆里珍藏,还划出一间七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存放。年轻人与工作人员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都没有整理好老教师的那些资料。可见卓越型教师是非常注意收集自己的资料的。)

6、对朋友或者工作伙伴开始有挑选,而且这种挑选不完全是因为与自己的亲疏。

7、在工作甚至生活中的一些方面追求与人不同的看法和作法,表现出对一些固定的看法和作法的不满意。

8、开始在内心怀疑自己过去的一些信念,开始能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批评甚至否定。

· (面对别人的批评怀疑会进入思考而不是对抗)


9、更关注自己的内心,有时会像观察别人一样观察自己。

10、对自己常常有陌生感,感到自己变化很大。

11、既不象过去那样自卑,也不像过去那样自傲,能客观看待自己。

· 跟第一次成长相比,其成长目标更加抽象,虚化。如果说,第一次成长的目标是以“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来表达,那么,第二次成长的目标是以不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来表达。(鲍伯·班福德的“人生下斗半场”:上半场追求成功,这是看得见的;下半场是追求意义,比较虚化;中场就是高原期)
四、第一次成长与第二次成长比较:

1、第一次成长方式主要是模仿;在第二次成长中,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效果这一环节不可或缺。

2、第一次成长主要靠经验的积累;第二次成长主要靠用理论来反思自己的经验。

3、第一次成长主要表现在行为方式的变化;第二次成长更重要的是看问题的立场方法的重大变化。

4、第一次成长很多是自然开始的,第二次成长则有很多是受到较大挫折后开始的,或者是在受到外力的强力推动后开始的。

5、第一次成长所依靠的外部支持主要是同伴的示范;第二次成长所依靠的外部支持则主要是专家的指导。




五、第一次成长与第二次成长有效性调查表

   从调查情况表得出以下五条结论:

1、读书、读书是二次成长的必经之路;

要有从生活的最底层崛起的勇气和力量;勤奋刻苦是每一位成功教师的必由之路;读书、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所有专业人士最经济最直接最快速的民展就是读书。读书有三种:读书以消磨时间叫休闲式读书;读书以认识事物叫学者式读书;读书以解决问题叫问题式读书。而教师问题式读书有五步法:一在身边找问题;二带着问题来读书;三在读书书中获取某种观点、立场与方法;四用这种观点、立场与方法来反思;五在反思中改善行动。

2、教学反思是二次成长的关键;

反思:自己看自己;条件:首先把自己分离为现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前提:建构一个理想的自我;操作:用理想的自我观察、判断和评价现实的自我;教学反思的四个层次:一普通的:备课,上课,自我评价,修改。二更专业的:备课,上课,反馈,修改,再上课,对比,总结。三较高级的:教学诊断。记录、观察、切片、描述症状、同类相并、病理分析、同类病案检索、治疗。四最高级的:课案库建设。教学分类-指标体系-课案-课案原理说明。

3、课例研讨是二次成长最有效的途径;

上课评课:上课评课的焦点在教师;教师作为上课者,它的作用是磨炼上课的技术;教师作为评课者,它的作用是对课堂技术的模仿。

观课评教:观课评课的焦点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关系;教师作为上课者,它的作用是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问题;教师作为观察者,它的作用是从他人的课上受到一些启发。

析课评理:析课评理的焦点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教师作为上课者,它的作用是帮助老师领会到上课的道理;教师作为评析者,它的作用是实现从经验到意识的飞跃。

4、参加研讨会是走向成熟的重要契机;

专业成长的五要素:学:学问(这是一个人的底子);识:见识(决定一个人的态度);才:才华(决定他人是否认识到你的价值);胆:胆略(能否把握住机遇);德:品德(能把事业做得多大)。见识决定态度 态度决定气度:陌生化情境为教师提供逼近自我的外在条件;在现场体验中获得巨大灵感;在一个平台上迫使自己承认己不如人;有利于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帮助教师体验成功;扩大自己的工作圈与交际圈,成就自己的发展舞台。

5、论著是教师专业生涯的重要台阶。

      参加学术研讨会是重要契机。论著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台阶。




教师写作的实质:由默会知识向明言知识转化。默化知识向明言知识转化的意义:一固化经验:经验因固化而不断积累。二促进反思:明言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三提升知识层次:明言就是由个到类的转化。四强化教师的成就感:明言就是立言立说。五有效传播:意会是手把手,明言是心贴心。六形成共同体:明言可以寻找到学习共同体。

教师写作的三个面向:面向自我(不是面向专家)写给谁看,写出来作什么用;面向问题(不是面向命题)思考程序;面向事实(不是面向理论)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老师要应该这样写文章:

1、我在实践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观察);

2、这个问题的实质在哪里?(用理论来思考);

3、从我对问题的实质的理解出发,我从哪一个方面入手开始对实践的改善(行动);

4、改善的结果(观察);

5、对这一过程的反思及初步的结论(思考);

6、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前瞻);

然后,再来一回观察——用理论来思考——行动——观察——思考——前瞻,这样就进步了。

教师写作:临床教学研究

1、从个案出发:具体的研究。

2、行动研究方式:行动者研究如何改善行动。

3、用理论反思:不是研究理论。

4、聚焦任务:我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5、综合性的视角:不是单纯的认知视角。

6、问题意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18#
发表于 2013-6-12 15:31:09 | 只看该作者
http://xnjyw.5d6d.net/thread-46626-1-1.html





孩子的成长,我们共同关注

2011-05-23 作者:唐灵芳


     湖南国防科大附小坚持以德育人,办特色,创名牌。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使在校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工作的主流,责任心的培养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由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宠惯了,他们自立意识和生活处理能力很差,依赖性很强,缺乏责任感的现象较为普遍。如对学习不负责,上课不认真,作业马虎、拖拉;对他人不负责,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同学,不关心家庭成员;同学间不会相互合作等。为此,四年级于5月19日晚上举行了大型家长会,邀请岳阳师范附小的教育专家方少文校长进行了讲座,主题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独立自主能力》。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会场上不时传来阵阵掌声。
    家长会需要我们所有家长重点思考的几个问题,比如:要让孩子学会一生有用的东西,要适当地放权,恰当地放手,有些路要让他自己走,学会担当,家里要充满民主的气氛。当然,这一切的实现,需要家长双方在教育理念上一定要达成共识,要学会心平气和地面对孩子的错误,也需要家长长期的坚持。教育的渗透是潜移默化的,教育的成功,也必然是家长们长期坚持的结果。
        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确实要引起重视。教书育人,现在改为育人教书,也许更为合适。有了责任心,学会了担当,同时懂得了珍惜,这样的孩子,即使不一定成大器,但至少能成为有用的人吧。每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要学会多一份责任,少一分放任;多一份鼓励,少一份训斥;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责备;多一份赏识,少一份自弃。为此我想把《播种》这首诗献给所有爱孩子的家长们:
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行动;
  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习惯;
  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种性格;
  一种性格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
  具有了责任心的性格,就会收获一个金色的人生。


易校长的讲话

湖南民院附小方少文校长在做讲座







认真听讲座的家长们










http://xnjyw.5d6d.net/thread-63676-1-1.html


阴阳剪纸 刘璐 14岁 西安市第55中学 指导教师 张晓明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美术系在市55中学举办美术观摩研讨课
索引号:01341316-2/90158  发布机构:区教育局  
近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美术系与灞桥区教育局联手,在市55中学举办了张晓明老师的一节美术观摩研讨课。参加陕西省国培计划的全省美术骨干教师和灞桥区内中学的美术教师一起参加了此次活动。灞桥区教育局教育科白小全科长与张向阳副科长也全程参与。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落实陕西省骨干教师培训计划,特聘请市55中学美术教师张晓明为培训教师,为此,安排了一节美术观摩研讨课。张小明老师运用新课程理念,创设平等轻松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了美术学科中的一个特点——生活艺术化。
在课后气氛热烈的研讨中,与会教师普遍认为这堂课为他们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要勇于创新,在课堂生活化方面多探索。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致梅溪湖【高研班】刘铁芳教授的信--2013年6月12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7-14 23:35:55 | 只看该作者
张楚廷:更有效的课堂教学
丁文平主持
大家的教学肯定都是有效的,我讲讲如何更有效,提21条建议。
我有本书《教学细则100讲》,21条建议就是从那本书来的。
既然有课堂,就会有班级,首先说一下历史。班级最先出现在欧洲,在我国最早的班级是出现1862年京师同文馆。像我这年龄的人都知道乡里有私塾,不是班级教学。班级教学从19世纪以来遍布小学、中学、大学本科, 到本科以后班级慢慢淡化,研究生阶段班级没有了又变成个别教学,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的关系在这里。班级授课的优点:整体效益比较好,30个班,1000多人,老师少,最好的老师也只有几位,可以最大发挥效益,教学资源得最好的利用;缺点:不容易从个体出发、不容易因材施教。这样课堂教学面临一个问题,怎样发挥它的有点,扬长避短。当初给我的题目,怎么把课堂弄活起来?课堂活跃起来,学生的兴趣就更高,容易受到感染。课堂教学弄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题目,如何把课堂弄活?实际上,我觉得活跃的课堂才是更有效的。我的题目改为更有效的课堂教学,你要活跃才能更有效,更有效一定要活跃。这两个题目是差不多的。
如何更有效?提二十一条建议。既然是建议,可采纳也可不采纳。
1.主要任务还是传递知识,虽不是唯一的,但是通过传授知识来实现的。这样的话,如何更有效呢?首先是有效地传递知识。教育心理学有个词“最近发展区”,学生在发展着,教师去靠近他,离他太远,不行,太近也不好,教学最好能做到靠近其最近发展区,尽量的靠近学生,不要隔得太远。这样就要有个预先熟悉知识的状况,然后从发展的点上再引导他。万一不太了解学生,就要临时调整,调整到接近学生的知识点上。最可能接近学生的发展区。
2.预先有判断,对讲授的知识本身做个判断。一个单元的课程知识点是若干个构成的,彼此之间的关系要弄清,怎么由点构成面,事先得有分析,再综合。这有个过程,需要分析,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估计到所有点就是面,你要重点突出,但重点不一定就是难点,难点设计如何化难为易。(对知识预先的判断,解析和解剖)
3.对已经知道的要点有个相应的教学设计(顺便提一句,教师的语言尽量不要重复,名词不重复,尽量换个话说。这是教师语言修养的问题。学生才会觉得有味道)教学设计考虑三个因素:大概使用什么样的案例?采取什么样的步骤?还配合做一些什么样的训练。中小学不求百分百解决问题,还应配合着课外训练,课外训练有一个恰如其分的问题。过多不好,过少也不好。
4.如果要使课堂活,教师本身要活。用长沙话来说“活泛”。活跃、活泛、活气。语言要活,也要活灵活现的。首先第一印象就是教师的语言活不活,取决于你思想、思维、思路活不活。思想、思路是不是流动着的,大学有这样的体会,不一定能移植到中小学,不知合适否?“活”表现在什么呢?我要让我的思想活跃起来了,就像水在流动。叫做“思想流”。我有一本著作,8月不知道能否出来,叫做《思想的流淌》。我的思想本身也在是流动。自己要活,自己要是一个活水。
5.备课认真。认真到什么地步?我再熟悉的内容也要备。讲过6遍了,第七次抛掉原来的,每次讲都是新的,忘记了过去。创造就是忘记过去,我老创造着,我老不管过去,忘记过去。我为什么能写那么多书,我老创造着。我第7遍讲课时候,语言体系都变了。我写了1100多篇文章,(怎么没有惊讶)不必惊讶,还是惊讶放在心里。英国有个哲学家罗素,98岁,写了1000篇,我写了1100多篇,我才是世界第一,他成了老二。我现在77岁,我还可以写21年。
备课准备若干个方案,就可以比较、选择,一般来讲,有经验的教师和没有经验的教师,前者有多个方案,可以随机应变,年轻的教师是学经验,但可以迅速积累经验。不要几十年后才有经验。
6.讲课时要活,要尽可能用探问性语气,少用句号、感叹号。斩钉截铁的语言尽量少一点。你向学生得出一个结论,获得这个结论的过程更重要。太阳绕着地球,还是地球绕着太阳转?请问你怎么证明?明明是太阳绕着地球转啊?这就是一个问题,能够告诉学生吗?历史证明人们的认识都是太阳绕着地球转,地心说。地心说当时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哥白尼认为不是这样的,布鲁诺被烧死了,不知道历史是死了人的,这种学说是带来了牺牲的。如果讲就要讲牛顿的万有引力,太阳是恒星,有转的方式,居然看到了第九课行星,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才知道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现在说起来轻松,但是历史不轻松。科学家是值得尊敬的。知道科学史对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是一个历史知识是很缺乏的人。
7.讲课时说话是说的一个个句子,句子由什么组成,由词构成。形式逻辑的三个基本要素,实际上还有辩证法,逻辑上有辩证逻辑,用于思维就是辩证逻辑。形式逻辑不讲就去辩证逻辑简直是胡说八道。 比如:坏事就是好事。形式逻辑里面坏事就是坏事,好事就是好事,辩证逻辑里面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坏事会变成好事。据你这个推断,尽干坏事就是干好事。形式逻辑里面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有时候一不一定是一,是辩证逻辑。还有一个,到了党校我就觉得不用上党校的。列宁说的,一般小于个别。与谁说的没有关系,即使列宁讲的,为什么对。有时候小于,有时候大于,内涵上讲理解一般小于个别,外延上相反一般大于个别。生活之树长青,理论是灰色的,单调的。到了理论很少,就那么几根筋,生活千姿百态。一般代表理论。后来我开始写哲学。我写哲学是2003年,可是一发不可收拾,就是我就想大家要有这种韵味。
句子又可分类型,三种基本类型,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学术化语言来说就是三种命题,句子就是命题,实然命题,应然命题,或然命题。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听我的课61人,请他们做选择,结果41选择或然命题。19人选择实然命题,1人选择应然命题,应然命题是最没水平。伟人说关键的是解决问题,其实更关键的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有些领导争权夺利水平高,但学问水平不高。搞政治的要知道,老百姓缺什么,时刻跟着老百姓走。教育是看着未来二十年三十年,是为着未来,自然地为着未来,教育与时俱进不合适。比方说,远古的东西,因为时代的进步就抛弃,也不可以。从两头来说,都不恰当,教育既要面向未来又要传承。三个面向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里面有一个根本的面向没有,面向人或者面向人的发展。教育首先要谋求人的发展;面向未来也要面向历史、面向现代化也要面向传统,面向世界也要面向中国,都要看一看。现代不一定都好,传统的有糟糕的,也有很精华的东西。还有一个问题,教育好像都要看别人,老要教育面向他者,谁来面向教育。
我曾经在中学讲座,党委副书记硬要我坐。我不肯坐。后来我就写了篇文章《我站着》,人开始不会站,七个月开始坐,八个月开始爬,人是因为站着成为人,你不站着而要坐着;人是怎么离开人间的,坐不了,躺了。我讲的都是人生的哲学。
8.尽可能使用诙谐幽默婉转的语句。各位上课幽默吗?诙谐吗?婉转吗?因为婉转更可以意味深长,觉得有余味。语言上的东西很讲究。我跟学生讲哲学,什么叫哲学,词典就是哲学的智慧,智慧之学,我跟学生怎么解释呢?折,就是弯弯扭扭的说法,这就是哲学。就是不明明白白给你讲,直着给你讲就不是哲学。两个吉字,两个士,读书人,吵架,就是哲学。哲学就是吵架炒出来的,不相信没办法,历史一直争论不休,唯物、唯心一直争论到现代。争论的学问。真理不是越辩越明吗?
9.对汉字很虔诚。睡眠的睡,目字旁,眼睛垂下去,睡着了。眼睛珠子还在转,失眠了。一直盯着自己的脚看,你就睡着了。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如何睡得更好》,非常有效。
汉字是91251个。各位认识多少?我大概5000多个,可能认得5500个,能认识6000个很不容易。也是认识了祖宗的1/15。念完高中基本不扩大识字量了,不再接触语文教育,高中都是4000个字差不多。有一个语言学家认识8000多个汉字,我一旦请教他,他就很紧张,衡阳的衡,中间是个什么字,上面是牛角,人用一个缸子顶上去。豆豉,shi,到处查不着,于是查偏旁,也没查到。家里有浏阳豆豉,居然不认识。1414
尽可能让学生说话。你讲课时学生能不能跟你一起说话, 让学生能插话,这种课堂绝对活。最好多使用或然性语句,引导学生也问。学问学问就是学着去问。可做名词,跟见识、知识相联系,但学问也可以是个句子,学是东西,问是宾语,问要不要学,问得宽、深?《学问与“学问”》,学问是问出来的。会问就会有更多的学问。教学,就是教问,好的教学就是教问。结论也要问出来。再举个例子 力,一拳打过来,感觉到疼,为什么,因为用力了,出得很快,什么感觉?就更疼,力与速度有关系,拳头很大,与质量也有关系,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与质量成长比。
10.课堂上有比较好的学生和比较差的学生,重点照顾差生。原因有三:照顾差生整体效果更好,照顾差生比照顾好生更难,照顾差生好生也受益。
11.多从教师自身着眼,从自身去找问题。我曾经是这样问的,你们听清楚了吗?换个问法,我讲清楚了没有?这是从自己出发。当学生感觉很疑惑时,我在思考我讲清楚了没有?怎么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自己身上找毛病。教师要相信有一条,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
12.学会关心。曾经30多所大学副书记在师大开会讨论学生工作。会议开场白,党委书记出席会议,我被邀请讲话,“领导好”绝对在后,当官的好不好关我什么事。张氏顺序就是人的顺序。主持会议是学生工作处的处长。我问:你是不是学会关心啊?怎么学、学好久啊?不毕业啊?你划过阶段吗?别人不喜欢你关心怎么办?后来我写了篇文章,关于学会关心。让学生学会吹牛皮就很好,牛皮很难吹的。
教育学生首先从热爱学生做起,热爱学生首先又得从关心学生做起,关心学生首先又得从尊重学生做起,尊重学生首先又得从平等对待学生做起。师生不一样不构成不平等的理由,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也需要有尊生爱师的口号,我是自由主义者,也是个人主义者,把个人看得比集体更重要。不要靠别人指导,靠别人指导你总是二流的。
我非常愿意了解别人,但我绝不愿意学别人。
做了校长以后,锅炉房打开水,有人碰到我说:张校长,您亲自来打开水?(笑)为什么?校长不应该去打水了。我就开玩笑:我哪是亲自打开水,我亲自吃饭,拉屎拉尿都是亲自的啦。老百姓把校长当成是官。官场上的语言千万别上当。经常会说到百忙中请来作报告,一忙加一忙,两忙,教书忙,当校长忙,同时党委书记也就三忙。怎么会有百忙?校长,也是学问人,教师的首席,只不过是一个职务而已。上面也很信任,于是一做,跟所有党委书记不一样,所以做得很好。
13.在学生面前尽量使用,你能,你行,你再努力肯定更行。不去说“不”。尽量少说或不说。
“不”。伟人说:允许别人犯错误。这句话非常错误,错在哪?犯错误也是一种权利,与你允许不允许没关系,学生犯错时他的权利。他有权利犯错。我有个故事要讲讲,有个数理系大三的学生,来到校长接待室大哭。她说:德育老师刻意问个问题答不出来,罚她站着,大哭。受过警告处分,受处分心安,但是答不出问题,站着,学生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是学生的尊严问题。
伤学生的身和学生的心,最不该做的就是伤学生的心。
我是个好校长,是当代最知名的校长之一,无论三个、四个,我都有名。做得好的理由,特别爱护学生。可三个小时讲我如何爱护学生。我没有罔对校长一职,我在涉外也做了多年校长,加起来,差不多30几年,做了这么长时间的校长,中国第一。
14.如何对待学生行为上的错误,你也当作是出于教师同样错误的时候怎么办,也就是要设身处地。我跟司机约车到田径场参加全国田径运动会,准备提前十分钟到,八分钟还没到。于是我开始跑过去,碰见一辆摩托车,坐摩托车过去的,后悔没记着那个摩托车职工的名字。将近两万人等着我,我迟到了是什么样的情况,我生怕迟到。车队长却忘记得干干净净,写在黑板上,过来一个月司机好对不起对我道歉。我说什么事?他感到很惊异。我误了车,这时候我问:你开车多少年,18年,这样的事情几次,1次,如果我,我至少出两次三次。他就掉眼泪了。
上课好忘我,我好集中。人彼此之间就是这样相处。不要出口就是官腔,就是好平民。别人在我心中,我在人心中,我在人间。有的人是鬼,不在人间。
15.教育的经验积累就变成艺术。教育是个很壮丽的事业,特别值得追求。教育学的名师审定两个人,这个还不能证明,地位高的地方很多人不知道。希望这种最壮丽的事业在每个人身上都显现出来。小学最容易出教育家的,尤其比大学容易出教育家,为什么?一是小学教师最需要教学艺术,小学生更多保有人地天性,小学教师更知道保护和发展这种天性;我所知道的中国教育家1949年以前,陶行知、晏阳初,陈鹤琴,这些教师都有过乡村教育的经历,都有过小学教育的经历。事实上证明,最有名的教师都是小学教师,杜威也教小学,他是儿童中心论的主张者。
16.终身学习。
17.I。信息、兴趣、质疑、直觉、智慧。第一句话,信息比知识更快,知识是信息,但信息不只是知识,教师的信念、态度这也是信息,他也可以看到教师怎么为人处事?兴趣先于目标,兴趣最重要,当你在坚持的时候让你形成新的兴趣;直觉贵于逻辑,质疑重于聆听,比只是听着更重要;智慧高于聪明。
课程哲学,来自于美国,博比特1918年,20世纪中泰勒,课程原理,多尔,说泰勒做的不好,弄了后现代,他弄了4R出来,好大的毛病。多尔说这好,我觉得这个好差,其实和泰勒差不多。我这个5I比那个更好。美国的理论远远不如我这个中国人。
丁文平总结:幽默、智慧、生活化的语言给我们吹牛皮展示自信、独立精神、批判精神,要向他这样吹牛皮。感谢各位!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7-14 23:36:49 | 只看该作者
凌宗伟校长:生命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长沙市开福区教育局教研员
罗炜老师主持



罗炜:早上五六点的时候就看到他发一篇帖子,准时把我们叫起来的这样一位校长,不曾谋面,但是非常的熟悉。今天见到本人,更有生气,有生命活力。说到生命我想起了尼采说过的一句话: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关于生命的话题,从我个人的理解,从上个世纪90年代,叶澜教授:“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开始,我一直从事相关的研究。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用艺术点化生命”,后来编了一套丛书,叫做《生命成长》。关于生命的话题,在西方,从14,15世纪开始,就对生命空前地重视;古希腊和罗马的发现,人是万物的尺度,从文艺复兴开始,一直到现在西方是把生命和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但是在我们中国,在我们这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忽略了,但是现在我们又开始了生命的话题。昨天我还在QQ上和凌老师聊了聊,他告诉我今天这个话题的三个关键词:生命、生活、生长。我想凌老师作为一位校长,一位语文老师,他会用他用生动案例、形象语言来阐述他是怎么理解生命教育的。下面我们有请凌校长。




凌宗伟校长:
我不太适宜用课件讲课,是个信马由缰的人。其实一直不好意思跟刘老师讲,希望最好是让我上一堂语文课,然后再这样扯一扯。因为今天铁芳老师的QQ群就有人说:不要听专家谈什么课堂,首先让专家上一堂课。所以呢今天我想还是从我个人和我们学校的课堂来谈我对生命课堂的理解和认识。


刚才主持人讲,好像生命课堂是近些年才兴起的,其实就我手头所掌握的有限资料,早在80年前就有一位民国的小学校长谈到这个观点。我这里头呈现的就是他在一本叫做《小学国语教学法》教材的开头提到过。我最近的主要精力就在做刘百川先生民国期间的那些小册子的树立工作,准备在近期在大夏书系出版,已经出了陈鹤琴先生,出了关于幼儿教育的几本,接下来可能就是刘百川先生的这几本。他对教学的解读很有意思的,因为这里已经做了一个PPT,我在这里就不照着读了,第一句是原话,下面的是我的转述,因为它是民国的著作,在表述上与我们稍微有点差别。


(“人类应付环境的自发活动叫做学”。学的意义首先是一种自觉,因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的人,他所处的环境必定给他种种的刺激,在这种种的刺激下,他总会有中相应的反应,以适应他所处的环境,这些反应会让他认识到应付环境的变化很重要,否则便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这就是学的起点。以后的学,也总是基于他起初的觉悟的。学的另一含义就是仿效,人类在应付环境的变化的过程中渐渐发现,他自己对环境的自然反应是不足以应付他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的,必须从前人身上获取已有的反应(即所谓的学习方法),作为自己反应的借鉴,这借鉴就是仿效。也就是说,所谓的学是一种内在的需要,是一种发诸内取诸外的,为适应生存环境的一种生命活动。)


因为我是语文教师,我就从语文课谈起,上午刘良华教授和张楚廷教授都谈了课堂的问题,昨天我与铁芳老师谈了我们一直以来的观点。优美完美的课堂往往是靠不住的,现在基础教育最猖獗的就是各种流派和教育模式,以我的观点就是一些无良的教育媒体人和官僚以及别有用心的校长勾搭连环,就推出了中国教育界一个又一个的模式,就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流派。我个人的观点,在当下的中国教育,是无流派可讲的。我跟铁芳老师的观点一样,生命的课堂应该是最自然的课堂,在管理者叫来就是常态课。其实我们现在的常态课也已经不常态了,我们都是做老师的,我又是做管理者的。我们现在还有一个很时髦的做法,叫做“推门听课”,你们想,老师们都在提心吊胆地想着,校长、主任、甚至局长,县长不知道什么时候跑来听课,老师还有安全感吗?学生还有安全感吗? 我出国不多,我只是前年到加拿大去了一趟。我只知道,在西方国家校长要进课堂必须征得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全体教师的学生的同意的。如果他们不同意,即便你是总统都不可以擅自进入课堂。今年3月,我去西安上课,叫做“高效课堂”,我本来是不想去的,因为我是反对这种说法的。因为我们当下的所谓的教育和课堂的效率指向主要是考分。我们所有谈高效的课堂最后的证明就是考取多少北大、清华。前两天有人发我的博客,说前两天人大附中某老师班上30几个人,有20多个上了北大、清华,还有10来个人拿到美国哈弗大学的奖学金,我跟了一条:要不到乡下来教教试试看?有人说他就是从乡下走出来的,我也是从乡下走出来的,现在他再去乡下看看他能培养多少个上北大清华的。后来还有人说他提出33条培养成功学生的经验,有30条是别人的话。


到西安那天上课的时候,走进讲堂,下面学生也都来了,但是学生手上空空空如也,我说“怎么没带教材”,他们说“老师没发教材”。“那知道上什么课吗”也不知道,我说那没关系,我上两堂课,一堂作文课,一堂读文课。先上作文课,后上读文课,上读文课的时候,请工作人员去印教材,等作文课上好了再上读文课。初一的孩子上的初二的教材,“大雁归来”作文课是“成长的烦恼”。上什么课不是我定的,是主办单位定的,我也做了PPT,也给出了预习题,结果学生不知道,带队的班主任老师也说不知道,是西安交大附中的。我不知道是信息传递过程中出了问题,但是在我上课前一天还说了最好能拿到教本。它说已经通知了,但是班主任因为突然有事情,教本送不过来。


作文课,我就把我当天的遭遇跟孩子们讲了,我说对我来讲我今天的烦恼就在这儿,我准备的教材和课文你们都不知道,那同学们你们又没有烦恼。我们现在的新课程提出设置情景,情景是可以设置的吗?关注生命、生活、生长 ,这三个东西关注的都是当下的老师和学生的生长,而并非设置的情景当中的生长。


还有一个很经典的案例,作文课上五分钟过去了,老师才汗流浃背走进来,匆匆忙忙第与学生打个招呼,然后再黑板上写“当老师迟到了”。我给我的徒弟在讲这个案例的时候,我徒弟问了这么一个问题,说这老师是真的迟到,还是设置的。如果是真的,不可怕,如果是设置出来的情景,是相当可怕。这样的情景导致的结果,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去说假话,这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是不可估量的。


我问一个孩子,说你有什么烦恼?小男孩说我的烦恼是喜欢那个女孩。我又问,这种话平时敢不敢说,他不敢说,我说“为什么不敢呢”?“怕挨骂”,我说“喜欢正常还是挨骂正常呢?”其实站在生命的角度来讲, 一个孩子喜欢一个异性,这本身是正常的,但是我们把正常的当成不正常,弄出一个词汇,叫早恋。老师年轻的时候没有暗恋一个异性吗。这个作文课就让孩子慢慢地把自己的烦恼说出来了。其中有一个孩子跟我谈了,他的烦恼是他的父母不允许他跟残疾的孩子来往,为什么烦恼?我当时的答案是父母看不起这些残疾的孩子。孩子说,在这些同学身上看到了许许多多我们这些健全的人身上所没有的优点。我们很少从这个角度想这个问题,当时我深深地向他鞠了一躬,我说:你教育了我,我预设的答案和你的答案完全不一样,这也说明了这样一个思考,我们所预设的种种的教学的环境和问题在许多时候跟学生的实际是相去甚远的。我们经常讲预设跟生成的关系,我过去认为没有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 然而,我现在的反思是,在许多情况下,预设的情景越精妙,课堂上所谓的生成是越虚假的,因为生成被技术主义所控制的生成。比如说,冰心的《墙角的花》,都是说墙角的花是自负,我的学生在我的课堂上的观点是,凌老师,我不同意,我认为,墙角的花是没有丢掉自信,在大家瞧不起自己的时候依然在那开放。各位同仁,孩子的解读有没有道理?我觉得有道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包括老师对文本的解读,跟他个人的生命成长和生活际遇是密切相关的。就这一点,马克思的一本书里面谈到的情景是比较科学的.,他谈的就是我们所要了解的教学情景应该是学生个体的,家庭的,社区的际遇,也就是上午刘老师所说的,我们现在研究教师的太多,而研究学生的太少。生命的课堂最重要的就是要关注生命,是关注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教育教学的情趣就是反映我们当下的一种了生命的状态。我以为生命的课堂首先关注生活,关注生命,最主要的是关注的当下课堂生活,当下课堂生活的实景,而并不是设置出来的。所以课堂教学的流程和模式是很荒唐的,我经常讲的案例是什么,我们同是语文教师,如果课堂教学教朗读,我设计的朗读当然是苏东波的,不会是李清照的,我是读不这个味儿的。同样,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王菲的曲调跟另外的曲调完全不一样,王菲的曲调把苏东坡的味道已经完全破坏了。我讲的意思是对于教师来讲,每个人对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气质是不一样的。凭什么要我跟管老师用同样的方法去教同一篇课文,我上苏东坡的课文跟您上肯定不一样。我以前跟黄老师讲,你上“大江东去”跟我上的不一样,我拿你的教案时没办法上的,你拿我的教案也是没办法上的。对于任何模式和流程我们都要用我们自己的理解和用批判而定眼光去思考去反思。


我这里举两个我老师的课例《台阶》。台阶我也上过,我关注的与他们关注的不一样,他的父亲坐在台阶上洗脚,用刷子在脚底刷,我就问了学生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在脚上用刷子刷,是肯定很不舒服,他父亲很舒服,底层的农民的生活和现代人的生活的差别,你不把这些看上去很反常的细节跟当下的生活做比较,做联想,他是无法理解的,常人都不会做的事情,为什么他写得那么生动,那么形象,为什么要这样写。而我们谈的是什么呢?我们在谈大义,父亲把那个台阶、房子砌得高高的,体现他的地位,但是作为一个普通农民的心态而言,他一辈子就是为了使自家的台阶高一点,有什么错呢?这就是他的生活,为什么要把它拔得那么高呢。我们这些老师把本来很有趣的文字搞得很无趣,让我们这个国度读书的人越来越少。


我手上有一个数据,有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书,在十年前第一版时是1万册,现在第一版只印30005000册,但这个书系这依然是全国图书占有率的最高的,这说明十年过去了,全国读书的人边少了。教师博览的老师说,我们的图书一年增加三五百份,我说是因为遇上了三五我这样的了校长,一次为老师定了几十本。我一个徒弟的反思,“语文课堂的生活,真正属于孩子的、真正守望并铭记的,无非知识,无非能力——是那份与生命对话灵犀一点通的颤栗,是那美好的人性对自我和社会的关照,是我们逐步消弭人性的劣性,舒张美好人生的境界。”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生命的重要的构成和成长的磁源,成为学生人性的生长节点。这种生命化教育的背后,是一种生命的承担意识。


我们学校一个老师,常常在班主任,德育的杂志上介绍他班务工作的文章,叫做邱磊,其实他的地理课上得很好,课堂的状况(课件呈现):
最近的自然地理课,很是让人头疼。那些由扭曲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图,那些岩石的分类判断和转化,以及内外力、气候、洋流,让学生犹如经历一场高度抽象的立体几何、流体物理和演绎推理,叫苦不迭。虽然一直试图将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还原”,以与学生的经验对接,但效果了了。孩子们感到很枯燥,老师也感到很枯燥。
但是他因为读老子,庄子的东西,对汉字很感兴趣。一节偶遇课,带来了转机。因为讲到地形塑造,我以“洲”为例,正说到“洲,指水中的……”下面一个声音突然响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同学们听到,纷纷扭头看始作俑者,并哄笑了起来。课也自然被打断了,有人安慰我说:“老师别在意,他老这样。”
我却心念一动,感觉可以导引一二,遂主动“示弱”,请那位学生谈谈这句话的意思。他有点不好意思,扭扭捏捏地站起来:“就是水鸟在水中歌唱”。一听有谱,便继续“怂样”:“你很厉害,连两三千年前的《诗经》也有所了解。但请问这个‘洲’指什么?”“指水里。”“哦?讲讲理由。” “因为这个字是三点水旁啊”,他倒也直率。
既然说到这里,我觉得,恰是点题的好时机,转身在黑板上画了三个横排的小圆圈,相间处,再添三条呈“S”型的纵线——“古人画三个‘S’表示流水之势,慢慢地,演变成今天的‘水’字;用三个小圆圈表示水中的陆地,比如小岛之类。这整幅图正是我们今天的‘州’字。而且,‘州’是‘洲’的本字,因为后被借用成行政单位了,比如苏州、常州,就只好另造一个‘洲’字来替代。”


什么是自动生成,这就是自动生成,但是我们老师往往缺乏的就是这种对这种不经意跑出来的那句话瞬间的补充和反应的能力,所以我们的课就上的很枯燥。
我们经常要按照一个一个课件的节奏点下去,很有趣的孩子就被我们弄得一个个了无生趣。邱磊的这篇教育叙事在《教育家》杂志上有全文。


第三个片段,是刚才讲的生物老师,班主任工作做得很好的,他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案例。(课件呈现)
生物在我们南通是一个不受重视的学科,孩子喜欢他的课,喜欢生物安全。“上课了,我要求同学们结合书本“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有朝一日如果克隆人真的来了,我们该怎么办?”、“你支持试管婴儿吗?”、“你要一张基因‘身份证’吗?”、“禁止生物武器”等多个话题中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进行讨论,最好一节课结束,实在完不成,连同相关的习题必须在两节课内解决。曹宇程第一个站起来,“朱老师,我们在课前就已经讨论了,书上说的还不够全面。我认为基因工程到现在发展得还很不成熟,要在现实条件下大力推广应该慎重。”我们学校是一个三流的学校,考不起其他的学校的高中生才到我们学校来,一个五年前要关门的学校,我去那边后,在网络上很有名。让孩子主动第去讲。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自我生长的过程,又是推动我们教师生长的过程,因为我们上课的时候应该全面的尽可能地占有相关的最新的信息。我就经常遇到这样的例子。我的博客、qq好友上就有我们学校的学生,又是我就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学生对我,对老师对学校的情况,“最近你对学校有什么意见?”“其他都好,就是小强太厉害了”。我们学校有个老师叫小强,他说的小强是蟑螂,我们不知道,在孩子面前显得很无知。当然,语文老师我们要有这样一个底线,网络语言正规的写作过程中不提倡,但偶尔用用比较好玩。


第四个片段,我们的信息技术课老师,是我们“杜威读书会”的成员,过去根本不写文章。但这几年发了几篇短文章,我们学校老师的文章,用的都是自己的课例,所有语文教学的论文,都是自己的课例,所有学校管理全是用我们二甲中学和其他学校的案例。他的课堂的建构,那种生命意识是我们无法想象的。用二甲校园的图片作为素材。


作为一个老师都不阅读,我们有什么脸面去要求学生去读书,但是现在一个很可怕的情况是,我们是一个制造垃圾的时代,市场上流行什么?“我给传统课堂打零分”“高效课堂”,像我们张校长,刘老师这些专门搞教学的人以后都下岗了,不懂教育的人大喊教育学,我们这些人不都是在传统课堂中成长起来的吗?也是在这样的课堂里成长起来的。真的都是零分,他可能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吗。所以我讲书有可读和不可读之分,我们要读的是教育经典,要读的是张教授,刘教授这样有教育情怀的是真学者的书。但是,有的书也只能读一两句就够了,但有些书是要一辈子去读的。


我们南通,是个应试教育的高原地带,有个所谓的口号“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看什么,看升学考试。那个地方,我们的学校能在课堂教学中三个关注理念来关注课堂的,关键是我们的团队花很长时间去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被压迫者的教育学》。我们的阅读是有主题阅读,我们的20几个人,规定一个月的时间,围绕一个话题,而且都是与课堂有关的话题,去读某一本教育经典,然后,下个月集中起来就是老师用自己的阅读和实践来分享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时间证明,几年下来教师对生命课堂的认识是不断提升的。所以,在这里从我们的经验和个人经验出发,如果真的想让我们的课堂成为生命课堂,必须首先从我们的自身的阅读、思考做起,形成我们对主体性的认识,我们才可能在我们的课堂上践行我们的所谓的生命课堂。


提问:


1.
李老师:反对高效课堂,反对推门听课模式,那么您对杜郎口模式及其追随者你怎么看?


我个人认为这是无良的媒体人,官员和校长勾搭连环的结果。刘老师的书和报告要听,但我跟我团队的人讲,专家的课要听,书要看,更要和专家面对面。我所讲的除了我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还有我的亲眼所见。举个例子,我今年56岁,我到杜郎口去是50岁,50岁的男人泌尿系统都有点问题,去我带着我的团队去参观,下来就找厕所,前前后后10分钟没找到厕所,后来在操场旁边找到的,个人吃喝拉撒第一需要,连这个都没解决,再好的学校都不会是什么好学校。学校中多少学生要有多少蹲位是有规定的,连这个都做不到,你能想象他们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理念有多么先进吗。


一堂课是分三堂课,你看到的课是表演课,他们前面有预设课、应试课。他们附近高中的校长怎么说:杜郎口出来的学生最适宜搞传销。



罗老师:关于杜郎口中学的探讨,曾看过一篇文章,“杜郎口中学的课不是好课”,里面有三个例子,第一个是化学课,说它是压缩饼干;语文课,把学生的窗子关上了;历史课:萝卜炖萝卜,还是一个萝卜。方向错了,什么都错了。
凌校长:我写了篇文章,“警惕,教育模式化的侵犯”,理论依据是被压迫者的教育学,最近将发表,可以关注。




2.
情境,设置出来的情景对教学不好,但是我们在语文教学,呈现出道德教育的方式,英雄的光荣事件,怎么看待教材出现的这种情况?
用虚假教材进行道德教育不是一个很荒唐的事情。我们教材都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做教师的尽可能去还原。我教余光中《听听那雷雨》,所有教材把第二段、第三段删掉了。江青请人来拍的一个纪录片,一个是给中国的,一个带回国,他好像是加拿大人,所呈现的就是中国的愚昧,教材把第二、三段删掉了,说的余光中怀恋祖国,其实是对大陆对传统文化摧毁的担忧。台湾十大工程,有一个和大陆的拆建一样,后来蒋介石做了一个很好的事情,就是文化复兴。余光中的文章就是在那个背景下做出来的,做教师的需要还原背景。


模式化,课堂模式化的方式,生命课堂有没有一天也会变成一种模式化呢?


我们不要用文革的语言,去反对,要以建设性的姿态用我们对课堂的认识,在我们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面做好我们认为应该做的教育。还是在我们的课堂上做好我们的加法和减法。技术不是不要,不满三年教龄的人,是需要的,他必须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但是三年以后,你还满足于按照某种流程和方法来操作,是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教师的,充其量是一个教书匠。如果我们需要模式的话,是基于我个人的,而不是大家都一样的。


罗老师:非常感谢凌校长,点到了我的一个困惑,这个困惑我在来这里的路上我还在想,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到底是复兴哪个时期的教育?今天听了凌校长的一开始对我的提醒,我想应该是我们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育。凌校长以他的体验感悟发现来让我们体会到生命课堂的魅力,没有模式,也没有章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16:49 , Processed in 0.1663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