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词最要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27 17:2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词最要命
作者:子虚



    小时候读书,首先溺于其中的,是繁花似锦的形容词,还有精妙的比喻,聪明的衬托。
    现在想起来,那其实是一个必然——人对世界感兴趣,总得先受点“色相”之诱啊。那些个形容词,不就是女人的眉笔、胭脂、口红之类物件么?当时涉世尚浅,愣是体察不到很多的心灵美。阿弥陀佛!
    后来,渐渐悟到了动词的传神。说起来,动词基本上都是中性的,这是动词的本质所在。我想,对动词的领悟,大概也包含着人对世界的客观性的逐渐承认。也就是说,距离所谓“客观真理”不再还差十万八千里。
    现在,阴差阳错搞起了所谓教育科研,渐渐地,对名字越来越忌惮。这种忌惮愈加深重的时候,让人简直不敢动笔。生怕一不小心,弄出个什么南辕北辙的笑话来。
    想,其中,大约已经开始酝酿着康德所言的“敬畏”。
    比如,新世纪伊始,中国教育界便主动配合政府口径,大谈“创新教育”。从中央级大报,到普通基础学校校长先生的发言稿,里面都充斥着“创新”二字。说实在的,我在自己的文字和讲话中很少敢于引用。我想,首先,得知道什么是“新”;其次,知道“新”的前提大约还得明了什么为“旧”;其三,“新”的标准为何,大约有多少条基本指标?其四,就基础教育而言,喊几句口号就会“新”么?孔子说过,“不知生焉知死”,套用之——不知旧焉知新!
    再比如,每一所基础学校都在讲质量抓质量,“质量”从来就是中国基础教育排行第一的关键词。我还是不敢轻易说,尤其不敢把质量说成“分数”。于是,经常留心各种会议、会议上的名家大家,也留心各种教育杂志,试图发现“质量”的正解。结果,很失望——大家只是拿“质量”这个语汇来使用,可几乎没有谁坐下来仔细端详过“质量的面孔”。最近,博客上流行着一句哲学家的话,所谓“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我赞成。并且,又想移植一下,解为——未经审视的概念不值得用!
    在“转变观念”甚嚣尘上的今天,做教育还是做学问,如果不能静下心来郑重对待名词,我想,所有的“转变观念”,大约只能沦为“转变概念”,不会有更好一点的结局。
    假期结束了,大片的空闲消失了,博客玩不起了。怎么办?
    写点短文吧。于是,便有了这篇——名词最要命。
2006年2月19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6 19:06 , Processed in 0.11571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