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荐书:张楚廷教育思想研究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4-3-19 04: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赵雄辉 :张楚廷的教育人生
http://tangminqian.blog.163.com/blog/static/6469594920085202445425/

1937年1月,张楚廷出生在印尼一个普通的华侨家庭和大多数印尼华侨家庭一样,1927年,他的父母为了谋生而远走南洋,来到印尼经过十年的拼搏,再加上中国人的勤劳肯干,他的家庭在印尼逐渐安定下来,家境也越来越好在张楚廷出生的当年,抗日战争爆发由于通讯的落后,生活在印尼的他们并不知道这种情况1937年底,还处于襁褓之中的张楚廷随着不愿把一把骨头埋在国外的父母回到了湖北沔阳,定居在沔阳一个叫长埫口的小镇上他有一首诗,第一句写道:来自江汉平原的一个村口,这个村口就是指他故乡长埫口,一个宁静而惬意的江南小镇

长埫口也未能幸免战火的摧残张楚廷清楚地记得母亲在他小时候常对他说的一个故事:在一次逃日本鬼子的扫荡时,母亲一边夹着一个包,一边夹(抱)着他,日本鬼子一枪从后面打来,便打掉了一边,逃啊逃,不知打掉了什么,逃到一个可藏躲之处,静定一看,才知道打掉的是那个包而他,则在日本人枪口下活下来了

懂事之后,张楚廷经常想,父亲为何在家境越来越好的情况下离开了印尼?虽然没有直接询问过父亲,但父亲的一句话深深的刻在他的心中,在印尼,华人是三等四等公民为什么?他们所背靠的祖国不强大,还正受人欺凌哩!回到中国来,这才是我们可以成为一等公民的地方

父亲说的华人在印尼三等公民的地位的事实,母亲说的在日本人枪口下幸存下来的故事,他们也许没有想那么多,但从这些故事中,张楚廷认识到了民族的苦难,也从故事中领悟到该好好为自己的国家而活着,为自己国家不要再受人欺侮而奋斗下去深深的民族之情在幼年的张楚廷的心灵里生长出来了,伴随了他一生,成了生命的一部分,并永远未曾丧失

1948年,刚满11岁的张楚廷被父亲送到武昌,就读于张之洞路上的养真小学小学毕业后,在天门乾驿中学(现天门三中)和沔阳中学(现沔阳一中)念了半年,父亲又把他送到汉阳中学(现武汉市三中)在那里,他从初二一直念完了高中,接受了自由的学习

张楚廷在中学读书期间,常常站在晴川阁上,看汉水与长江汇合时的汹涌澎湃;常站在龟山上,看大江东去,遐想无限这就是我的祖国,这就是人民江山,这就是中华大地辽阔的大地走进他的胸中,使得他的心胸变得宽阔,什么东西都可装下去了

在高中二年级时,张楚廷感觉得到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独立国家强大的力量象征,即向当时身为共产党员的班主任老师提出了入党的请求现在谈起这件事情,张楚廷仍然深有感触:那时,我想我是谈不上有什么社会觉悟的,更说不上有什么政治觉悟的但是,也可以肯定,我有了民族觉悟这是最真实可靠的而且,直到现在,我一直觉得,这是我其他觉悟的基础,无可替代的基础

中学阶段的自由学习,自由选读,以及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张楚廷什么都喜欢,文学,数学,物理学,他还参加过篮球队合唱队,做过学生会副主席,甚至怀揣过文学的梦想但是,新中国的工业落后的现状和为了国家的工业化的口号,为响应当时实现祖国现代化理想,他在高中毕业时想学工科身体检查时,发现色盲,理化学不成,工科自然也学不成,最终选择了数学

1955年,18岁的张楚廷考入湖南师范学院学习数学,1959年夏毕业留校,从事数学教学工作

1956年,基于深信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独立解放和复兴的基本力量,基于这一信念和他对民族的情感,19岁的张楚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情况,他加入共产党后,不断受到批评,原因是他的斗争性不强和骄傲自大从1957年起,1960196319661969,他一直是党内重点批判的对象他是周围同龄人被下放劳动接受再教育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位,其中包括1969年去古丈和1975年去卢溪的两次湘西之行

湘西是湖南最贫穷最偏远的地方张楚廷在那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民的贫穷和苦难,他的心真真切切地更加贴近自己的同胞兄弟张楚廷回忆说:我在湘西的那一年,我见到的凄惨事特别多,看到我们同胞的赤贫,我们民族的无尽苦难,我们同胞还过着离原始人不远的生活这也使我日后直至今天,十分容易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而决不会满足中国今天的富裕,使我不再害怕任何困苦,使我永远不忘记自己的民族

他开始思索,开始觉得中国必须有根本的变化张楚廷说:我更懂得了同情和关注,更懂得了满足和舍弃,更懂得了要为自己民族的真正解放而奋斗努力他确信自己只有融入自己的民族,只有与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的时候,才可能是有力量的

1982年,对于张楚廷来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这年6月,湖南师范大学第四次党代表大会,张楚廷以高票当选为学校党委委员,随后又当选为党委常委成员3个月后,他被任命为学校副校长,进入领导层,并全面主持工作

从1982至今,张楚廷已在校长职位上度过了24年的时光,先后就任于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他把做校长看成是报效民族的机会他说:1982,我的国家把一平方公里的土地(湖南师范大学校园的面积)交给了我和我的同事们,这就是960万分之一的土地,把这块土地耕耘好,在这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为我的祖国扮演出一曲尽可能威武雄壮的戏剧来为了我们国家,我要用最大的力气挖掘祖宗给我的智慧就是这样一个愿望,就是这样一个理想,张楚廷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将一所一般院校办成了全国211工程大学;使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在短短几年内,由当初的风雨飘摇,变成一所实力强劲在全国民办高校排名第五的成熟大学

二十多年大学校长工作,张楚廷那种为民族为国家鞠躬尽瘁的意识,没有丝毫的淡化,而是更加明确,更加强烈了他说:由此,我也才感到未愧对校长这一圣洁的称号,未愧对人之为人,未愧对我儿时生活的那个小镇,未愧对我亲爱的祖国

张楚廷曾经在文章中深沉地写道:如果我曾有过一些灵感,那是来自大自然;如果我曾有过一些奇思异想,那是来自历史;来自我的祖宗,我的民族,我的祖国宇宙爆炸,其中出了一个银河系,太阳系在它的边沿,太阳系已生出了一颗小行星,它幸运地有了生命,尤其是奇妙地孕育出了人,从此,它成了一颗有意识的星球,从此,有了美丽和幸福,也有了丑恶与苦难,有了同苦难的抗争,有了对幸福的追求,有了梦想,有了璀璨斑斓也有了我们的祖宗,有了我们的民族,有了我们今天写不完的诗篇,唱不尽的歌谣

我从事教学四十年有余前20年,我操练着欣赏着教学,后一个20年,我琢磨着探索着教学我所写下的,是自然流淌的

自1959年张楚廷从湖南师范学院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四十余年的教育实践之中,不懈的思索,不懈的写作,使他成为了我国大学校长中一位著名的学问家他累计承担过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每一项均如期完成至今,出版学术著作80余部,其中独著30部,与他人合作或主编的著作共50余部发表论文410多篇曾获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中国图书奖一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两项,教育部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奖一项,教育部高等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一项;获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最高教育奖徐特立教育奖,省教委优秀著作一等奖两项,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项,省五个一工程 奖,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家;还获得日本创价大学最高荣誉奖

张楚廷的学术成果涵盖数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哲学等学科门类四十年来,他操练着欣赏着琢磨着探索着教学,实现了由数学研究到教育理论和管理研究再到教育哲学研究的自然流淌

张楚廷大学读的是数学,毕业留校也是在数学系从事教学工作但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原因,1955年进入大学的学生能够真正安心读书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两年,很多数学专业课要么没上完,要么根本没开过课为了胜任大学数学教学工作,他只有刻苦地自学在数学系主任李盛华老师的指导下,加上他长期养成的善学善思的好习惯,很快他有了第一篇数学论文1979年,他出版了第一部数学著作微积分基础1981年,晋级为数学副教授这在当时是一个难得的成绩随后,还出版了大学数学概要复变函数论学习导引数学方法论猜想,一道绕不过的湾等数学著作

1982年,张楚廷出任湖南师范学院副院长对于一个年轻的学者而言,正值学术高产时期的职位提升,有可能带来心态的转变,更有可能陷入学校管理的常规性事务之中而无法从事科研张楚廷说:书记与校长选其一,我会选择校长;管理与学术选其一,我会选学术;政府工作与学校工作选其一,我会选择学校工作我从小养成的理性思维和学习习惯使我作此选择,不告别学术在我担任了学校党政工作之后,我的一个自我目标是:全力把管理与学术结合起来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多年来,除了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他开始观察更多,体悟更多,思考更多,也学习和积累得更多校长这个岗位为他提供了观察体悟思考的许多机会,使他能够近距离体悟教育教学和管理他还希望其他干部也不脱离专业,对于高校的行政人员,他也劝他们尽量结合工作做一些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多一些理性思考

20他开始研读大量教育学经典和哲学经典,研究方向转向教育管理和教育理论的研究从数学专业转入教育学专业之后,他对于教育的观察思考更多更系统了加之他以前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不断的摸索,他的教育学研究有了一个接一个的课题,也就一个接一个出了成果

1993年,张楚廷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教学原则今论年1月,他写出了人力学引论一书 1996年,他又一气呵成撰写了大学人文精神构架陆陆续续,教学细则一百讲教育协同效应研究大学人文精神构架教学论概要一所大学在奋起学校管理心理学数学教育心理学创造与数学子女的培育教育论校长学概论教学论纲教学论与教育素质:中国教育的沉思大学教学学-----,一本接一本著作出版了

2001年,张楚廷受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力邀,出任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校长他说:我希望在我任期里把这所私立大学办得很像个样子我盼望他成为一所高水平的私立大学,我还打算从这里再探索一些可能的改革途径,也结合着再深入思考一下高等教育的理论问题多项的设想催促我加紧行动

主持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工作以来,张楚廷校长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研究更加深入,特别是对教育哲学的研究不断成熟2003年,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部课程哲学专著课程与教学哲学,引起强烈反响,获得了第14届中国图书奖2004年,他又在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部高等教育哲学著作高等教育哲学, 从结构主义落笔,以哲学与历史学的眼光考察现代后现代课程观教学观,对长期以来教育界一直习焉不察的许多观念发出了深刻的追问,洋溢着浓厚的人本主义思想2006年,教育哲学又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他已经讲授过一般哲学,不久必将有更一般的哲学著作问世2007年,他的十卷张楚廷教育文集又隆重推出就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他把自己的学术地位不断推向了新的高度成为了当今中国杰出的富有治校成就的集教育理论著作于一身的校长教育家

对于自信,我看得特别重,甚至于我的基本追求之一就是把学校办成自信的大学,舍此,不能算成功的大学

张楚廷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他有一句口头禅:我非常愿意了解别人,非常不愿意学习别人在这里,他表达了一种不愿意模仿别人的意思他说:即使是同一件事,原理原则可能也差不多,但我希望做起来跟别人不一样,只要有可能,就力求比别人更好,比别人更优

张楚廷的自信来源于小学时期父亲的一次自言自语从养真小学毕业后,他报考了武昌中学,但是落榜了这时,父亲从沔阳来到小学带他回家在路上,父亲自言自语地说道:我这孩子不可能考不取啊?!尽管不甚明白其中含义,但是,在幼年的张楚廷心中渐渐树立起一个信念:父亲相信我,相信我能读书,会读书

父亲打心底里相信他会读书,给他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安慰,还给了他最有力的保护,也造就了他自信的人生之路在他读大学之后,也碰到了不少类似的莫名的问题,而父亲的信任始终在支持着他

1982年,张楚廷被任命为学校副校长,开始主持湖南师范学院的行政工作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学校显得十分落后但如同父亲在他考中学时落榜后自言自语的声音能够清晰地在他耳边回荡那样,他感觉得到的不是现有的落后,而是未来的希望他深信:不在于别人是否看得起你和你的学校,而在你自己证明自己;不在企图去改变别人,而在全力以赴去改变自己这一信念中更有力地蕴涵着这样的信念:我能证明自己,我能证明我的大学办自信的大学已成为他心中最清晰又坚定的目标

由于全国上下长期受就师范办师范的观念影响,师范院校长期处于封闭落后保守的状态,当时的湖南师范大学更是如此张楚廷热爱师范教育,他根据自身的体验来理解师范教育他认为,如果按照就师范办师范的传统观念去办师范是没有出路的要使湖南师范大学成为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必须克服传统观念,按新的思路去办学校

他认为,在大学里,学术决定一切,学问决定一切,水平决定一切,师范大学决无可能例外所谓高水平的师范教育,主要应是两条:一是高水平的教育科学,二是高水平的教师训练而只有其他学科综合协调发展起来了,高水平的教育科学和教师训练才有可能实现没有很高的综合水平,师范教育就失去了真正的基石

基于综合大学办师范的理念,张楚廷致力于多方面的学科建设他申请在师大举办了法律学专业经济学专业哲学专业计算机专业等看似与师范无关的专业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他的这些想法碰到了许多的阻碍比如说,20世纪80年代,他提出想办电脑专业的时候,得到的回答是:湖南省电都没有,还办什么电脑专业面对这种莫名的困境,张楚廷没有当面碰撞,他采取了绕道走的方法他把计算机专家请来,给他十几万元作为开办费后来,在他的精心运作下,迅速发展到几百台电脑,并调入了一批业务骨干就这样,计算机学科发展起来了,整个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水平很快提高,其整体水平可与一些高水平的工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不含科研)相比了;同时,也为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科研水平奠定了基础,积蓄了人才

张楚廷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要求普遍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此时,有教授出来说:学生出去又不是教英语的,更有尖锐的说法:我们学校就成为外国语大学了?面对质疑,张楚廷没有退缩,他坚信自己的做法只会使学校往好的方向转变他聘任了18位英语教授,聚集了一批英语博士事实证明,他的坚信是正确的:在20世纪90年代时,湖南师大学生的四级英语一次性通过率,一直高居湖南所有高校之首

张楚廷说:我热爱师范教育,自信不亚于他人,并深信只有跳出师范办师范,在综合大学之下发展教育科学,才可能有高水平的师范教育无论从愿望,从出发点到策略,到长远目标上的考虑,他保持着自信,并坚定沉着而决不蛮干,争取必要的支持而决不盲目随从,创造最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走自己的路

正是由于张楚廷自信大胆的尝试,18年后的师大变得成熟庄重和生气盎然,为国家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事业做出了人们早前难以想象的贡献同时,它的教育科学水平训练教师的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1996年通过211工程预审,成为全国两百多所师范院校中少数进入211工程的大学之一,成为全国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之一它跳出师范办师范所取得的众多成就已越来越充分地涌现出来,人们多余的担忧大都在其巨大的发展中消失它已经

2001年,张楚廷卸下湖南师大校长职位一年以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董事长张剑波走进了他的家里,力邀他担任涉外的校长这时也是大多数人认为他可以功成身退的时候,再加上涉外当时又处于多事之秋,能否在涉外延续成功,会不会功亏一篑,这些念头并未在他的脑海中闪现过他自信地走向了涉外,并且迅速改变了涉外的现状,让涉外也越来越自信起来了

教育家都应当更看重培养真人,已真的,保真;保真的,才有善和美

熟悉张楚廷的人知道,在看到电视中那些明知只是艺术表演的悲壮情节时,他很容易掉眼泪然而这并不是软弱的表征,却是他内心对真善追求的真实呈现求真求善是张楚廷一生的追求

张楚廷从小就把诚实看得很重读中学时,有一次历史考试,他不及格,同学们不敢相信,认为他是疏忽了但张楚廷觉得,是他没努力,他在需要记忆的方面没有去记忆,不是疏忽,而确是答不出来他没有因虚荣而骗自己读大学时,在五分制的成绩中,有一次考线性规划,他只得了四分,同学们也认为这是不正常不小心的结果张楚廷觉得这是因为自己确实是对程序性环节注意不够把握不准而导致的他又获得了一次不自欺欺人的锻炼机会因为诚实的面对学习,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学习波动也很小从自己的经历中,他认识到了学习知识需要诚实,来不得半点虚假

除了他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保真求善外,在平常的生活中,他也时常注意周围那些真意善意真人和善人,一方面是他亦向往真善,另一方面便是学习真善有很多的人事情在他求真求善的道路上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念高中时,张楚廷和他最好的朋友罗谦怡曾是同桌有一次,他不小心,把罗谦怡的墨水瓶碰倒了,把他的书笔记本弄得面目全非,虽然两个人都设法挽救,可是,全非的面目已经无法再还原然而,罗谦怡的脸色一点也没有变化,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那样,平静和蔼张楚廷回忆说:这样的镇静,这样的宽容,这样的友善,当时的那番情景,间隔了半个世纪,却依然还是那样清晰,那样能够让我效法仅仅这一件事,罗谦怡的名字就让我念了一辈子在罗谦怡那里,他看到了善良,获得了力量

在文革这个特殊的时期,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说假话,但也有一些正直的人不惜代价捍卫自己的诚实张楚廷的老师李盛华就是其中一位李盛华老师担任数学系主任20多年,学识丰富,因为真诚而受人尊敬他曾任学校工会主席,因诚实而没有沾染任何俗气文革中,他在任何人的威逼之下(政治运动中屡见不鲜的威逼)都不讲假话虽饱受侮辱,但他的尊严诚实依然在张楚廷从老师李盛华那里看到了做人的诚实

文革时期的两次湘西之行,张楚廷除了看到民族的困苦外,还获得了一些重要的人生体验假是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而真是一切善良和美好的起点

已有的经历使张楚廷知道了诚实善良的珍贵他说:诚实才能做学问,才能做人,做好学问,做好人

走上党委书记岗位,走上校长岗位,他提醒自己,校长决不是官做校长,这既是获得报效民族的机会,也可能是获得了危险,滋生官'气的危险,学会说谎的危险,当官'当得不像人的危险所以,工作中他对自己定下了这样的要求:不乔装打扮,不装腔作势,不学着说谎,不制造假相他说:我的教育理念中,保真具有极高的地位我既然承担着这样的教育使命,我就需要在道德上从自己做起,自己必真,自己保真

他每年都要做很多次报告,但所有的报告和演讲稿都是他自己写稿子或提纲,自己组织材料,自己去熟悉事实和数据他说这样可以说自己的观念,讲自己想讲的话,保持自己讲话的个性,少一些套话废话,少一些官腔官调,少一些陈词滥调

他曾向师生宣示过,真话不一定都讲,讲出来的一定是真话,大家有权利知道的事情一定讲出来,这段虽宣示过却并不多挂在嘴边的话,他是兑现了的

张楚廷还坚守着一个对社会的承诺:决不在他手上发一份假文凭,百万元千万元也不能卖一张文凭他坚持真理至上,真诚至上他说:只要失去真,大学将一事无成,一无所有,一败涂地

刚到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工作时,学校的景况,令这个始终倡导真的校长十分意外,他发现涉外危机的来源,正是假考假分假文凭2003年,他更换了学院的教务处长向来不找新任者谈话的他,找到这位新教务处长谈话,并与他约法三章:考试必须是真正的考试,评定的分数必须是真正的分数,发出的文凭必须是真正的文凭,就是要真考真分真文凭!

张楚廷觉得,真实,这是一条基本的线,谁都不能越过,舞弊行为是必须惩治而非整治不可的因此,教师参与舞弊,他就惩治教师,即便教授参与舞弊,他也照样惩治张楚廷说:对不起,既然师生都参与了,就必须从惩治教师舞弊行为开始;既然教授也参与了,那就首先从惩治教师中的教授开始所以,当他发现三位教授考试漏题时,毫不留情地依照条例将三位教授的工资都下降了15%,并当月兑现处罚;当发现有的班主任参与舞弊私改分数时,他依章将舞弊者解聘了有一次考试,一共201名学生舞弊,他都无一例外地将其留校察看,属第二次犯规者,退学俗话有所谓法不罚众的说法,他则坚持众也要罚这充分表明了他对真的不懈追求

择善而从是张楚廷一贯的意识从小到大,他都与善相随不喜欢训斥,不喜欢提高嗓门讲话,不喜欢盛气凌人,更不喜欢咄咄逼人,甚至也不喜欢套话连篇根据自己对善的人生感悟,张楚廷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提出至善至美,自立自强的八字校训他说:善和美都是需要学习的,教育也就应担负起这种学习的指导任务来大学不只引导年轻一代学识学问学思学想,而且要引导他们学善,学美,学着善于善,学着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映照,如果有一方(师生双方,特别是教师一方)俨然以教育者自居,或者误以为自己仅仅是教育者,

张楚廷喜欢上课,他认为课堂应该是快乐的,并且他自己在长期的教学中也获得了快乐他更认为课堂上要让学生愉快,他说:教育并不总是在让学生认知,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让学生欣赏,只有这样,才有最佳的教育效益而为了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张楚廷喜欢故事得益于父母的早期教育幼年时期,父母给了他一个有故事的童年,让他感到虽然贫困,却并不寂寞不贫乏

走上教育岗位后,张楚廷发现,似乎所学的教育学并未被用上多少而另一种层面的经验----个人的故事体验却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此,故事便走进了他的课堂,他也带领学生们在故事中漫游和成长在他看来,故事便于理解,是非常好的交流内容与方式在故事面前,不太可能出现教育者的居高临下,不太可能出现说教,更不可能发生训斥,教育者讲述着,实际上,他也跟受教育者一样在聆听着,在被感染着因此,故事最便于实现教育平等

数学在常人看来,似乎只有计算论证逻辑和命题,没有故事而在张楚廷视野里,数学也是一个故事的天下他说:讲授过微积分,我便知道了围绕着微积分扮演出来的千百故事;我讲授微分方程函数论泛函分析,那里也是百千的故事;我讲授过代数几何拓扑,那依然是充满故事的园地当然,必须有计算,有推理,然而,也必然有故事,那是有引人入胜情节的故事 他认为,科学确实有其严峻清冷的一面,然而,科学是人创立的,只要从科学里看到人,就有故事从那一个个精妙命题的出现那里,我们看到人的思想,人的激情,人的智慧;从一个个难题解决的过程那里,我们又看到人的精神,包括人的不屈不挠,人的艰苦卓绝之奋斗他说:我至少熟悉一百位以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这比我算过一万道数学题更重要

后来,当他转入教育学心理学的教学时,几乎如同数学教学一样,而且,更加忘不了讲故事,也觉得更有故事可讲

在故事教学的基础上,张楚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报告风格----聊天式这几年,他每年在校内外有30场以上的报告20余年累计下来,已经作过数百场报告了他的报告基本上保持了聊天扯谈的方式,没有固定的套式,没有多少引用,没有慷慨激昂,也没有对他人的多少指示和教导在张楚廷的用语中,更多使用的是我我们,而绝少你你们,绝少应当必须要之类的用语从另一方面看,也可以说那是故事性的或故事般的

正是这种聊天式扯谈式的教学方式,张楚廷使自己从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身份上转变为叙述者的身份因为他坚信,当受教育者感到站到自己面前的并非教育者的时候,他接受着最好的教育;并且,教育者因此而做出了最好的教育在课堂上,他用这种看似随意的教学,尊重和爱护着每一位学生;在校长工作中,他用这种聊天式的谈话,维护着每一位教师和员工的平等和尊严

可以说,把科学教育哲学与故事融合在一起的教学风格反映了张楚廷根深蒂固的平等观念和人权思想张楚廷说:我从内心深处,从根本观念上,不认为我是一个指点者教导者号召者即使制订校纪校规和决议,他也是抱着首先自己去遵守和执行而不是以只约束他人的心态去参与制订的在湖南师范大学,张楚廷制定了平等礼貌准确高效 行政机关的八字作风平等二字被摆在了第一位,他觉得它是人与人一切健康关系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平等体现了对人天赋权利的认可,平等体现了任何个体的独立人格地位的意义即使后来到了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在制定的工作要求中,平等也同样被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然而,现实中的教师校长要做到平等对待学生,像讲故事那样,大家在愉快中交流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居高临下的感觉常使人得意忘形所以,20多年来,张楚廷总是提醒自己: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映照,如果有一方(师生双方,特别是教师一方)俨然以教育者自居,或者误以为自己仅仅是教育者,就不可能有这种映照

每位教育工作者,不仅在自己所教授的任何科目中向学生展示或揭示必然存在的美,而且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教授活动本身也是美不胜收的(艺术的),从而让美进入学生的心灵,成为他构造自己的丰富资源,获得自己美好的新生命这很可能是教育的真谛,是教育成为一种难得的艺术的根由

张楚廷是学习数学出身的,可他没有人们心目中那种数学家的书呆子痕迹他喜欢体育,常年坚持看球打球,并写有论文体育,大学宝贵的教育资源;他爱好音乐,有时在课堂上为学生们高歌一曲,也曾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校歌作词他深信马克思的话: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自己的;他在创立的教育公理体系中专门设立了一条美学公理;他把学校当花园一般建设,把教学作艺术般锤炼,把报告变成聊天,充满幽默与诙谐他总能营造出让人感到美妙而轻松的意境,让工作学术和生活充满情趣,即使在他主持的党委会上,也总是让党委会洋溢着欢声笑语,在欢愉与自由中形成庄重的决议

他有诗人一般的想象,能写就诗一般的高深教育论著即使在他的教育哲学著作中,也到处可以见到他的诗情画意他说:教育是介入,不是干预;教育是启迪,不是外加;教育是建议,不是命令;教育是促进,不是安排;教育是辅导,不是取代;教育是交谈,不是唠叨;教育是亲近,不是摆布;教育是权利,不是恩赐;教育是欣赏,不是耳提面命;------教育是人在自己走向自己时的可信赖者,可求助者教于有声,育于无声,教育于有声无声之间完成使命他就是用这样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他那丰富的思想

张楚廷对生活总是那么富有激情,充满感激年届七十之时,他曾做得一首自题诗,诗曰:

诗的前四句朴实无华,却有充满想象的比喻他用最能凝聚人们情感的村口吟诵着故乡,他用寄托自己感情的热土二字来歌颂他生活过的中华大地,他用帛竹来表达给人无限智慧的圣书圣典,他用锄头来描绘自己在教育领域里耕耘的方式后四句更是荡漾着他诗人般的夸张和幻想他把形成宇宙的大爆炸人格化为一声怒吼,他把古希腊世界皆数的哲学思想用诗的语言表达为日月星辰的一缕素数(素数乃数的基本成分),他把自己笔耕不止的成就视为在人间的文明大地上用锄头开凿了一湾溪流,他把并不平坦的一生比一束鲜花,笑对坎坷他常将自己的一生视为民族的赋予,一丝一毫去珍惜,认为那既是珍爱自己,也是珍爱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宗,他是如此恭恭敬敬地伺候着上天赋予的这一切

张楚廷是一位师长,又绝对是学生的一位朋友;他是一位行动者,也绝对是一位思想者;他是一位教育家,却永远是一位布衣平民;他运用诗一般美妙的语言,却说着人间的大实话;他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立个性,却视自己与众人一样为上天所赋予

2#
发表于 2014-3-19 04: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楚廷:男,1937年出生于印尼,祖籍湖北。当代教育家,数学学者,教育学学者,心理学学者。原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湖南师范大学数学教授,教育学教授,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张楚廷曾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10年,任湖南省科协副主席10年,现任湖南省政协常委,省科协荣誉委员。1983年开始先后两次出任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共10年,1981年任数学系主任,1982年任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全面主持学校工作),1986年至2000年任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共15年,总计执掌湖南师范大学校政共计18年。2001年被聘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校长。曾是数学专业教授,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工作性质的转变而开始转向教育学专业,90年代初始任教育学教授,从事教育学研究己15年。在担任多项党政工作的同时,从未间断教学与研究,先后培养硕士生、博士生30多名。
  
  担任的学术职务有:全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师范院校"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武汉中心学术委员,湖南省教学质量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累计承担过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每一项均如期完成。至今,出版学术著作80余部,其中独著著作30部,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数学及管理学.合著16部,主编30部。其中独著的30部是:
  
  《课程与教学哲学》(国内第一部课程哲学专著,获第14届中国图书奖)、《高等教育哲学》(国内第一部高等教育哲学著作)、《大学教学学》、《教育论》、《教学论纲》、《校长学概论》、《人力学引论》、《教学论与教育》、《教育协同效应研究》、《大学人文精神构架》、《教学论概要》、《教学原则今论》、《教学细则一百讲》、《学校管理学》、《一所大学在奋起》、《子女的培育》(儿童心理学)、《学校管理心理学》、《素质:中国教育的沉思》、《猜想,一道绕不过的湾》、《数学与创造》(创造心理学)、《数学方法论》、《大学数学概要》、《微积分基础》、《复变函数论导引》、《数学文化》、《教学理论探究》等,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南方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
  
  先后发表论文300余篇(只计独撰),分别发表于《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师范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中国高教研究》、《中国大学教学》、《课程、教材、教法》《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南开教育论坛》、《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以及《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纸。
  
  曾获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中国图书奖一项,全国教育规划成果二等奖一项,教育部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奖一项,教育部高等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一项等。获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最高教育奖——徐特立教育奖,省教委优秀著作一等奖两项,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项,省"五个一工程"奖。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曾获日本创价大学最高荣誉奖。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刘献君教授以朱九思、张楚廷为案例讲述了大学战略(见刘著《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眭依凡教授以朱九思、曲钦岳、张楚廷为案例讲述了大学理念(见眭著《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北京大学高教所前所长喻岳青教授在全国高校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宣读论文时指出,当代最优秀的大学校长是匡亚明、朱九思、曲钦岳、张楚廷。全国共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四个(华中理工大学高教所,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北京大学高教所,厦门大学高教所),均对张楚廷做出了很高评价。
  
  眭依凡教授在其博士论文中说道:"朱九思为政治家,张楚廷为学问家,曲钦岳为科学家,同样成为当今中国最杰出、最有治校成就的校长教育家。"曲钦岳"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教育理念,成为学有造诣、富有建树的教育理论家。"朱九思"以他高教理论的深厚功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家。
  "朱九思以他高教理论的深厚功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界的先行者之一"。
  "张楚廷校长则集教育理论著作等身,成为影响极广的教育专家"。
3#
发表于 2014-3-19 04: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朝耕夕作,吟聚教育诗篇----张楚廷的教育人生

赵 雄 辉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当我凝视着他出版的三十多本著作之时,当我每月读到他发表的最新论文之时,当我坐在他的课堂里愉悦地思考之时,当我的博士论文得到他的点拨而产生灵感之时,当我与他在办公室久聊而不想离去之时,------我总会有一种自豪、兴奋和满足感。因为在我的教育科研生涯中有幸遇到了他,他教导我追根溯源研究教育问题,他让我学会了在教育科研中享受到快乐,他激励我前行,他使我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信心。


他,就是张楚廷教授。


他的教育人生为我们带来太多太多的启示,值得我们认真品读。


为民族强盛,鞠躬尽瘁

“如果我曾有过一些灵感,那是来自大自然;如果我曾有过一些奇思异想,那是来自历史;来自我的祖宗,我的民族,我的祖国。”

1937年1月,张楚廷出生在印尼一个普通的华侨家庭。和大多数印尼华侨家庭一样,1927年,他的父母为了谋生而远走南洋,来到印尼。经过十年的拼搏,再加上中国人的勤劳肯干,他的家庭在印尼逐渐安定下来,家境也越来越好。在张楚廷出生的当年,抗日战争爆发。由于通讯的落后,生活在印尼的他们并不知道这种情况。1937年底,还处于襁褓之中的张楚廷随着“不愿把一把骨头埋在国外”的父母回到了湖北沔阳,定居在沔阳一个叫长埫口的小镇上。他有一首诗,第一句写道:“来自江汉平原的一个村口”,这个“村口”就是指他故乡长埫口,一个宁静而惬意的江南小镇。


长埫口也未能幸免战火的摧残。张楚廷清楚地记得母亲在他小时候常对他说的一个故事:在一次逃日本鬼子的“扫荡”时,母亲一边夹着一个包,一边夹(抱)着他,日本鬼子一枪从后面打来,便打掉了一边,逃啊逃,不知打掉了什么,逃到一个可藏躲之处,静定一看,才知道打掉的是那个包。而他,则在日本人枪口下活下来了。

懂事之后,张楚廷经常想,“父亲为何在家境越来越好的情况下离开了印尼?”虽然没有直接询问过父亲,但父亲的一句话深深的刻在他的心中,“在印尼,华人是三等四等公民。为什么?他们所背靠的祖国不强大,还正受人欺凌哩!回到中国来,这才是我们可以成为一等公民的地方。”

父亲说的华人在印尼三等公民的地位的事实,母亲说的在日本人枪口下幸存下来的故事,他们也许没有想那么多,但从这些故事中,张楚廷认识到了民族的苦难,也从故事中领悟到“该好好为自己的国家而活着,为自己国家不要再受人欺侮而奋斗下去。”深深的民族之情在幼年的张楚廷的心灵里生长出来了,伴随了他一生,成了生命的一部分,并永远未曾丧失。


1948年,刚满11岁的张楚廷被父亲送到武昌,就读于张之洞路上的养真小学。小学毕业后,在天门乾驿中学(现天门三中)和沔阳中学(现沔阳一中)念了半年,父亲又把他送到汉阳中学(现武汉市三中)。在那里,他从初二一直念完了高中,接受了自由的学习。


张楚廷在中学读书期间,常常站在晴川阁上,看汉水与长江汇合时的汹涌澎湃;常站在龟山上,看大江东去,遐想无限。“这就是我的祖国,这就是人民江山,这就是中华大地。”辽阔的大地走进他的胸中,使得他的心胸变得宽阔,什么东西都可装下去了。


在高中二年级时,张楚廷感觉得到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独立、国家强大的力量象征,即向当时身为共产党员的班主任老师提出了入党的请求。现在谈起这件事情,张楚廷仍然深有感触:“那时,我想我是谈不上有什么社会觉悟的,更说不上有什么政治觉悟的。但是,也可以肯定,我有了民族觉悟。这是最真实可靠的。而且,直到现在,我一直觉得,这是我其他觉悟的基础,无可替代的基础。”


中学阶段的自由学习,自由选读,以及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张楚廷什么都喜欢,文学,数学,物理学,……他还参加过篮球队、合唱队,做过学生会副主席,甚至怀揣过文学的梦想。但是,新中国的工业落后的现状和“为了国家的工业化”的口号,为响应当时实现“祖国现代化理想”,他在高中毕业时想学工科。身体检查时,发现色盲,理化学不成,工科自然也学不成,最终选择了数学。


1955年,18岁的张楚廷考入湖南师范学院学习数学,1959年夏毕业留校,从事数学教学工作。


1956年,基于深信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独立、解放和复兴的基本力量,基于这一信念和他对民族的情感,19岁的张楚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情况,他加入共产党后,不断受到批评,原因是他的“斗争性不强”和“骄傲自大”。从1957年起,1960、1963、1966、1969,他一直是党内重点批判的对象。他是周围同龄人被下放劳动、接受再教育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位,其中包括1969年去古丈和1975年去卢溪的两次湘西之行。


湘西是湖南最贫穷、最偏远的地方。张楚廷在那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民的贫穷和苦难,他的心真真切切地更加贴近自己的同胞兄弟。张楚廷回忆说:“我在湘西的那一年,我见到的凄惨事特别多,看到我们同胞的赤贫,我们民族的无尽苦难,我们同胞还过着离原始人不远的生活。这也使我日后直至今天,十分容易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而决不会满足中国今天的富裕,使我不再害怕任何困苦,使我永远不忘记自己的民族。”


他开始思索,开始觉得中国必须有根本的变化。张楚廷说:“我更懂得了同情和关注,更懂得了满足和舍弃,更懂得了要为自己民族的真正解放而奋斗努力。”他确信自己只有融入自己的民族,只有与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的时候,才可能是有力量的。


1982年,对于张楚廷来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这年6月,湖南师范大学第四次党代表大会,张楚廷以高票当选为学校党委委员,随后又当选为党委常委成员。3个月后,他被任命为学校副校长,进入领导层,并全面主持工作。


从1982至今,张楚廷已在校长职位上度过了24年的时光,先后就任于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他把做校长看成是报效民族的机会。他说:“1982,我的国家把一平方公里的土地(湖南师范大学校园的面积)交给了我和我的同事们,这就是960万分之一的土地,把这块土地耕耘好,在这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为我的祖国扮演出一曲尽可能威武雄壮的戏剧来。为了我们国家,我要用最大的力气挖掘祖宗给我的智慧。”就是这样一个愿望,就是这样一个理想,张楚廷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将一所一般院校办成了全国“211工程”大学;使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在短短几年内,由当初的风雨飘摇,变成一所实力强劲、在全国民办高校排名第五的成熟大学。


二十多年大学校长工作,张楚廷那种为民族、为国家鞠躬尽瘁的意识,没有丝毫的淡化,而是更加明确,更加强烈了。他说:“由此,我也才感到未愧对校长这一圣洁的称号,未愧对人之为人,未愧对我儿时生活的那个小镇,未愧对我亲爱的祖国。”


张楚廷曾经在文章中深沉地写道:“如果我曾有过一些灵感,那是来自大自然;如果我曾有过一些奇思异想,那是来自历史;来自我的祖宗,我的民族,我的祖国。宇宙爆炸,其中出了一个银河系,太阳系在它的边沿,太阳系已生出了一颗小行星,它幸运地有了生命,尤其是奇妙地孕育出了人,从此,它成了一颗有意识的星球,从此,有了美丽和幸福,也有了丑恶与苦难,有了同苦难的抗争,有了对幸福的追求,有了梦想,有了璀璨斑斓。也有了我们的祖宗,有了我们的民族,有了我们今天写不完的诗篇,唱不尽的歌谣。”


从数学到哲学,自然流淌

“我从事教学四十年有余……前20年,我操练着、欣赏着教学,后一个20年,我琢磨着、探索着教学。我所写下的,是自然流淌的。”

自1959年张楚廷从湖南师范学院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四十余年的教育实践之中,不懈的思索,不懈的写作,使他成为了我国大学校长中一位著名的学问家。他累计承担过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每一项均如期完成。至今,出版学术著作80余部,其中独著30部,与他人合作或主编的著作共50余部。发表论文410多篇。曾获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中国图书奖一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两项,教育部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奖一项,教育部高等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一项;获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最高教育奖——徐特立教育奖,省教委优秀著作一等奖两项,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项,省“五个一工程” 奖,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家;还获得日本创价大学最高荣誉奖。


张楚廷的学术成果涵盖数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哲学等学科门类。四十年来,他“操练着”、“欣赏着”、“琢磨着”、“探索着”教学,实现了由数学研究到教育理论和管理研究再到教育哲学研究的自然流淌。


张楚廷大学读的是数学,毕业留校也是在数学系从事教学工作。但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原因,1955年进入大学的学生能够真正安心读书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两年,很多数学专业课要么没上完,要么根本没开过课。为了胜任大学数学教学工作,他只有刻苦地自学。在数学系主任李盛华老师的指导下,加上他长期养成的善学、善思的好习惯,很快他有了第一篇数学论文。1979年,他出版了第一部数学著作《微积分基础》。1981年,晋级为数学副教授。这在当时是一个难得的成绩。随后,还出版了《大学数学概要》、《复变函数论学习导引》、《数学方法论》、《猜想,一道绕不过的湾》等数学著作。


1982年,张楚廷出任湖南师范学院副院长。对于一个年轻的学者而言,正值学术高产时期的职位提升,有可能带来心态的转变,更有可能陷入学校管理的常规性事务之中而无法从事科研。张楚廷说:“书记与校长选其一,我会选择校长;管理与学术选其一,我会选学术;政府工作与学校工作选其一,我会选择学校工作。我从小养成的理性思维和学习习惯使我作此选择,不告别学术。在我担任了学校党政工作之后,我的一个自我目标是:全力把管理与学术结合起来。”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多年来,除了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他开始观察更多,体悟更多,思考更多,也学习和积累得更多。校长这个岗位为他提供了观察、体悟、思考的许多机会,使他能够近距离体悟教育、教学和管理。他还希望其他干部也不脱离专业,对于高校的行政人员,他也劝他们尽量结合工作做一些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多一些理性思考。


20世纪90年代,他开始研读大量教育学经典和哲学经典,研究方向转向教育管理和教育理论的研究。从数学专业转入教育学专业之后,他对于教育的观察、思考更多更系统了。加之他以前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不断的摸索,他的教育学研究有了一个接一个的课题,也就一个接一个出了成果。


1993年,张楚廷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教学原则今论》。1995年1月,他写出了《人力学引论》一书。 1996年,他又一气呵成撰写了《大学人文精神构架》。陆陆续续,《教学细则一百讲》、《教育协同效应研究》、《大学人文精神构架》、《教学论概要》、《一所大学在奋起》、《学校管理心理学》、《数学教育心理学》、《创造与数学》、《子女的培育》、《教育论》、《校长学概论》、《教学论纲》、《教学论与教育》、《素质:中国教育的沉思》、《大学教学学》-----,一本接一本著作出版了。


2001年,张楚廷受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力邀,出任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校长。他说:“我希望在我任期里把这所私立大学办得很像个样子。我盼望他成为一所高水平的私立大学,我还打算从这里再探索一些可能的改革途径,也结合着再深入思考一下高等教育的理论问题。多项的设想催促我加紧行动。”


主持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工作以来,张楚廷校长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研究更加深入,特别是对教育哲学的研究不断成熟。2003年,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部课程哲学专著《课程与教学哲学》,引起强烈反响,获得了第14届中国图书奖。2004年,他又在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部高等教育哲学著作《高等教育哲学》, 从结构主义落笔,以哲学与历史学的眼光考察现代、后现代课程观、教学观,对长期以来教育界一直习焉不察的许多观念发出了深刻的追问,洋溢着浓厚的人本主义思想。2006年,《教育哲学》又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他已经讲授过一般哲学,不久必将有更一般的哲学著作问世。2007年,他的十卷《张楚廷教育文集》又隆重推出。就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他把自己的学术地位不断推向了新的高度。成为了当今中国杰出的、富有治校成就的、集教育理论著作于一身的校长教育家。


建设自信大学,坚持不懈

“对于自信,我看得特别重,甚至于我的基本追求之一就是把学校办成‘自信的大学’,舍此,不能算成功的大学。”



张楚廷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他有一句口头禅:“我非常愿意了解别人,非常不愿意学习别人。”在这里,他表达了一种不愿意模仿别人的意思。他说:“即使是同一件事,原理原则可能也差不多,但我希望做起来跟别人不一样,只要有可能,就力求比别人更好,比别人更优”。


张楚廷的自信来源于小学时期父亲的一次自言自语。从养真小学毕业后,他报考了武昌中学,但是落榜了。这时,父亲从沔阳来到小学带他回家。在路上,父亲自言自语地说道:“我这孩子不可能考不取啊?!”尽管不甚明白其中含义,但是,在幼年的张楚廷心中渐渐树立起一个信念:父亲相信我,相信我能读书,会读书。


父亲打心底里相信他会读书,给他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安慰,还给了他最有力的保护,也造就了他自信的人生之路。在他读大学之后,也碰到了不少类似的莫名的问题,而父亲的信任始终在支持着他。


1982年,张楚廷被任命为学校副校长,开始主持湖南师范学院的行政工作。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学校显得十分落后。但如同父亲在他考中学时落榜后自言自语的声音能够清晰地在他耳边回荡那样,他感觉得到的不是现有的落后,而是未来的希望。他深信:“不在于别人是否看得起你和你的学校,而在你自己证明自己;不在企图去改变别人,而在全力以赴去改变自己。这一信念中更有力地蕴涵着这样的信念:我能证明自己,我能证明我的大学。”办自信的大学已成为他心中最清晰又坚定的目标。


由于全国上下长期受“就师范办师范”的观念影响,师范院校长期处于封闭、落后、保守的状态,当时的湖南师范大学更是如此。张楚廷热爱师范教育,他根据自身的体验来理解师范教育。他认为,如果按照“就师范办师范”的传统观念去办师范是没有出路的。要使湖南师范大学成为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必须克服传统观念,按新的思路去办学校。


他认为,在大学里,学术决定一切,学问决定一切,水平决定一切,师范大学决无可能例外。所谓高水平的师范教育,主要应是两条:一是高水平的教育科学,二是高水平的教师训练。而只有其他学科综合协调发展起来了,高水平的教育科学和教师训练才有可能实现。没有很高的综合水平,师范教育就失去了真正的基石。


基于综合大学办师范的理念,张楚廷致力于多方面的学科建设。他申请在师大举办了法律学专业、经济学专业、哲学专业、计算机专业等看似与“师范”无关的专业。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他的这些想法碰到了许多的阻碍。比如说,20世纪80年代,他提出想办电脑专业的时候,得到的回答是:“湖南省电都没有,还办什么电脑专业。”面对这种莫名的困境,张楚廷没有当面碰撞,他采取了绕道走的方法。他把计算机专家请来,给他十几万元作为开办费。后来,在他的精心运作下,迅速发展到几百台电脑,并调入了一批业务骨干。就这样,计算机学科发展起来了,整个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水平很快提高,其整体水平可与一些高水平的工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不含科研)相比了;同时,也为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科研水平奠定了基础,积蓄了人才。


张楚廷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要求普遍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此时,有教授出来说:“学生出去又不是教英语的”,更有尖锐的说法:“我们学校就成为外国语大学了?”面对质疑,张楚廷没有退缩,他坚信自己的做法只会使学校往好的方向转变。他聘任了18位英语教授,聚集了一批英语博士。事实证明,他的坚信是正确的:在20世纪90年代时,湖南师大学生的四级英语一次性通过率,一直高居湖南所有高校之首。


张楚廷说:我热爱师范教育,自信不亚于他人,并深信只有跳出师范办师范,在综合大学之下发展教育科学,才可能有高水平的师范教育。无论从愿望,从出发点到策略,到长远目标上的考虑,他保持着自信,并坚定沉着而决不蛮干,争取必要的支持而决不盲目随从,创造最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走自己的路。


正是由于张楚廷自信、大胆的尝试,18年后的师大变得成熟、庄重和生气盎然,为国家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事业做出了人们早前难以想象的贡献。同时,它的教育科学水平、训练教师的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1996年通过“211工程”预审,成为全国两百多所师范院校中少数进入“211工程”的大学之一,成为全国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之一。它跳出师范办师范所取得的众多成就已越来越充分地涌现出来,人们多余的担忧大都在其巨大的发展中消失。它已经成为一所“自信的大学”。


2001年,张楚廷卸下湖南师大校长职位一年以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董事长张剑波走进了他的家里,力邀他担任涉外的校长。这时也是大多数人认为他可以“功成身退”的时候,再加上涉外当时又处于“多事之秋”,能否在涉外延续成功,会不会“功亏一篑”,这些念头并未在他的脑海中闪现过。他自信地走向了“涉外”,并且迅速改变了涉外的现状,让涉外也越来越自信起来了。



追求真善美,矢志不移

“教育家都应当更看重培养真人,已真的,保真;保真的,才有善和美。”


熟悉张楚廷的人知道,在看到电视中那些明知只是艺术表演的悲壮情节时,他很容易掉眼泪。然而这并不是软弱的表征,却是他内心对“真、善”追求的真实呈现。求真、求善是张楚廷一生的追求。


张楚廷从小就把诚实看得很重。读中学时,有一次历史考试,他不及格,同学们不敢相信,认为他是疏忽了。但张楚廷觉得,是他没努力,他在需要记忆的方面没有去记忆,不是疏忽,而确是答不出来。他没有因虚荣而骗自己。读大学时,在五分制的成绩中,有一次考“线性规划”,他只得了四分,同学们也认为这是不正常、不小心的结果。张楚廷觉得这是因为自己确实是对程序性环节注意不够、把握不准而导致的。他又获得了一次不自欺欺人的锻炼机会。因为诚实的面对学习,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学习波动也很小。从自己的经历中,他认识到了学习知识需要诚实,来不得半点虚假。


除了他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保真、求善外,在平常的生活中,他也时常注意周围那些真意、善意、真人和善人,一方面是他亦向往真、善,另一方面便是学习真、善。有很多的人、事情在他求真、求善的道路上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念高中时,张楚廷和他最好的朋友罗谦怡曾是同桌。有一次,他不小心,把罗谦怡的墨水瓶碰倒了,把他的书、笔记本弄得面目全非,虽然两个人都设法挽救,可是,全非的面目已经无法再还原。然而,罗谦怡的脸色一点也没有变化,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那样,平静、和蔼。张楚廷回忆说:“这样的镇静,这样的宽容,这样的友善,当时的那番情景,间隔了半个世纪,却依然还是那样清晰,那样能够让我效法。仅仅这一件事,罗谦怡的名字就让我念了一辈子。”在罗谦怡那里,他看到了善良,获得了力量。


在文革这个特殊的时期,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说假话,但也有一些正直的人不惜代价捍卫自己的诚实。张楚廷的老师李盛华就是其中一位。李盛华老师担任数学系主任20多年,学识丰富,因为真诚而受人尊敬。他曾任学校工会主席,因诚实而没有沾染任何俗气。“文革”中,他在任何人的威逼之下(政治运动中屡见不鲜的威逼)都不讲假话。虽饱受侮辱,但他的尊严、诚实依然在。张楚廷从老师李盛华那里看到了做人的诚实。


文革时期的两次湘西之行,张楚廷除了看到民族的困苦外,还获得了一些重要的人生体验——假是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而真是一切善良和美好的起点。


已有的经历使张楚廷知道了诚实、善良的珍贵。他说:“诚实才能做学问,才能做人,做好学问,做好人。”


走上党委书记岗位,走上校长岗位,他提醒自己,“校长决不是官。做校长,这既是获得报效民族的机会,也可能是获得了危险,滋生‘官'气的危险,学会说谎的危险,当‘官'当得不像人的危险。”所以,工作中他对自己定下了这样的要求:“不乔装打扮,不装腔作势,不学着说谎,不制造假相。”他说:“我的教育理念中,保真具有极高的地位。我既然承担着这样的教育使命,我就需要在道德上从自己做起,自己必真,自己保真。”


他每年都要做很多次报告,但所有的报告和演讲稿都是他自己写稿子或提纲,自己组织材料,自己去熟悉事实和数据。他说这样可以“说自己的观念,讲自己想讲的话,保持自己讲话的个性,少一些套话废话,少一些官腔官调,少一些陈词滥调。”


他曾向师生宣示过,“真话不一定都讲,讲出来的一定是真话,大家有权利知道的事情一定讲出来”,这段虽宣示过却并不多挂在嘴边的话,他是兑现了的。


张楚廷还坚守着一个对社会的承诺:决不在他手上发一份假文凭,百万元、千万元也不能卖一张文凭。他坚持真理至上,真诚至上。他说:只要失去“真”,大学将一事无成,一无所有,一败涂地。


刚到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工作时,学校的景况,令这个始终倡导“真”的校长十分意外,他发现涉外危机的来源,正是“假考、假分、假文凭”。2003年,他更换了学院的教务处长。向来不找新任者谈话的他,找到这位新教务处长谈话,并与他“约法三章”:考试必须是真正的考试,评定的分数必须是真正的分数,发出的文凭必须是真正的文凭,就是要真考、真分、真文凭!


张楚廷觉得,“真实”,这是一条基本的线,谁都不能越过,舞弊行为是必须惩治而非整治不可的。因此,教师参与舞弊,他就惩治教师,即便教授参与舞弊,他也照样惩治。张楚廷说:“对不起,既然师生都参与了,就必须从惩治教师舞弊行为开始;既然教授也参与了,那就首先从惩治教师中的教授开始。”所以,当他发现三位教授考试漏题时,毫不留情地依照条例将三位教授的工资都下降了15%,并当月兑现处罚;当发现有的班主任参与舞弊私改分数时,他依章将舞弊者解聘了。有一次考试,一共201名学生舞弊,他都无一例外地将其留校察看,属第二次犯规者,退学。俗话有所谓“法不罚众”的说法,他则坚持“众也要罚”。这充分表明了他对真的不懈追求。


“择善而从”是张楚廷一贯的意识。从小到大,他都与善相随。不喜欢训斥,不喜欢提高嗓门讲话,不喜欢盛气凌人,更不喜欢咄咄逼人,甚至也不喜欢套话连篇。根据自己对善的人生感悟,张楚廷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提出“至善至美,自立自强”的八字校训。他说:“善和美都是需要学习的,教育也就应担负起这种学习的指导任务来。大学不只引导年轻一代学识学问学思学想,而且要引导他们学善,学美,学着善于善,学着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


科学与故事同行,独树一帜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映照,如果有一方(师生双方,特别是教师一方)俨然以教育者自居,或者误以为自己仅仅是教育者,就不可能有这种映照。”


张楚廷喜欢上课,他认为课堂应该是快乐的,并且他自己在长期的教学中也获得了快乐。他更认为课堂上要让学生愉快,他说:“教育并不总是在让学生认知,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让学生欣赏,只有这样,才有最佳的教育效益。”而为了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故事经常成了他课堂的主角。


张楚廷喜欢故事得益于父母的早期教育。幼年时期,父母给了他一个有故事的童年,让他感到虽然贫困,却并不寂寞、不贫乏。


走上教育岗位后,张楚廷发现,似乎所学的教育学并未被用上多少。而另一种层面的经验----个人的故事体验却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此,故事便走进了他的课堂,他也带领学生们在故事中漫游和成长。在他看来,故事便于理解,是非常好的交流内容与方式。在故事面前,不太可能出现教育者的居高临下,不太可能出现说教,更不可能发生训斥,教育者讲述着,实际上,他也跟受教育者一样在聆听着,在被感染着。因此,故事最便于实现教育平等。


数学在常人看来,似乎只有计算、论证、逻辑和命题,没有故事。而在张楚廷视野里,数学也是一个故事的天下。他说:“讲授过微积分,我便知道了围绕着微积分扮演出来的千百故事;我讲授微分方程、函数论、泛函分析,那里也是百千的故事;我讲授过代数、几何、拓扑,那依然是充满故事的园地。当然,必须有计算,有推理,然而,也必然有故事,那是有引人入胜情节的故事。” 他认为,科学确实有其严峻、清冷的一面,然而,科学是人创立的,只要从科学里看到人,就有故事。从那一个个精妙命题的出现那里,我们看到人的思想,人的激情,人的智慧;从一个个难题解决的过程那里,我们又看到人的精神,包括人的不屈不挠,人的艰苦卓绝之奋斗。他说:“我至少熟悉一百位以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这比我算过一万道数学题更重要。”


后来,当他转入教育学、心理学的教学时,几乎如同数学教学一样,而且,更加忘不了讲故事,也觉得更有故事可讲。


在故事教学的基础上,张楚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报告风格----“聊天式”。这几年,他每年在校内外有30场以上的报告。20余年累计下来,已经作过数百场报告了。他的报告基本上保持了聊天、“扯谈”的方式,没有固定的套式,没有多少引用,没有慷慨激昂,也没有对他人的多少指示和教导。在张楚廷的用语中,更多使用的是“我”、“我们”,而绝少“你”、“你们”,绝少“应当”、“必须”、“要”之类的用语。从另一方面看,也可以说那是故事性的或故事般的。


正是这种聊天式、“扯谈式”的教学方式,张楚廷使自己从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身份上转变为叙述者的身份。因为他坚信,“当受教育者感到站到自己面前的并非教育者的时候,他接受着最好的教育;并且,教育者因此而做出了最好的教育。”在课堂上,他用这种看似随意的教学,尊重和爱护着每一位学生;在校长工作中,他用这种聊天式的谈话,维护着每一位教师和员工的平等和尊严。


可以说,把科学、教育、哲学与故事融合在一起的教学风格反映了张楚廷根深蒂固的平等观念和人权思想。张楚廷说:“我从内心深处,从根本观念上,不认为我是一个指点者、教导者、号召者。”即使制订校纪校规和决议,他也是抱着首先自己去遵守和执行而不是以只约束他人的心态去参与制订的。在湖南师范大学,张楚廷制定了“平等、礼貌、准确、高效” 行政机关的八字作风。“平等”二字被摆在了第一位,他觉得它是人与人一切健康关系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平等体现了对人天赋权利的认可,平等体现了任何个体的独立人格地位的意义。即使后来到了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在制定的工作要求中,“平等”也同样被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然而,现实中的教师、校长要做到平等对待学生,像讲故事那样,大家在愉快中交流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居高临下的感觉常使人得意忘形。所以,20多年来,张楚廷总是提醒自己:“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映照,如果有一方(师生双方,特别是教师一方)俨然以教育者自居,或者误以为自己仅仅是教育者,就不可能有这种映照。”


无论管理和学术,总有诗情画意

“每位教育工作者,不仅在自己所教授的任何科目中向学生展示或揭示必然存在的美,而且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教授活动本身也是美不胜收的(艺术的),从而让美进入学生的心灵,成为他构造自己的丰富资源,获得自己美好的新生命。这很可能是教育的真谛,是教育成为一种难得的艺术的根由。”

张楚廷是学习数学出身的,可他没有人们心目中那种数学家的书呆子痕迹。他喜欢体育,常年坚持看球、打球,并写有论文《体育,大学宝贵的教育资源》;他爱好音乐,有时在课堂上为学生们高歌一曲,也曾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校歌作词。他深信马克思的话:“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自己的;他在创立的教育公理体系中专门设立了一条“美学公理”;他把学校当花园一般建设,把教学作艺术般锤炼,把报告变成聊天,充满幽默与诙谐。他总能营造出让人感到美妙而轻松的意境,让工作、学术和生活充满情趣,即使在他主持的党委会上,也总是让党委会洋溢着欢声笑语,在欢愉与自由中形成庄重的决议。


他有诗人一般的想象,能写就诗一般的高深教育论著。即使在他的《教育哲学》著作中,也到处可以见到他的诗情画意。他说:“教育是介入,不是干预;教育是启迪,不是外加;教育是建议,不是命令;教育是促进,不是安排;教育是辅导,不是取代;教育是交谈,不是唠叨;教育是亲近,不是摆布;教育是权利,不是恩赐;教育是欣赏,不是耳提面命;------教育是人在自己走向自己时的可信赖者,可求助者。教于有声,育于无声,教育于有声无声之间完成使命。”他就是用这样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他那丰富的思想。


张楚廷对生活总是那么富有激情,充满感激。年届七十之时,他曾做得一首《自题》诗,诗曰:

来自江汉平原的一个村口,

依在上天之下的一片热土,

手捧祖宗馈赠的一箱帛竹,

肩扛朝耕夕作的一把锄头。

曾闻铸就宇宙的一声怒吼,

凝望日月星辰的一缕素数,

吟聚人间诗篇的一湾溪流,

敬伺毫秒构筑的一束冬秋。


诗的前四句朴实无华,却有充满想象的比喻。他用最能凝聚人们情感的“村口”吟诵着故乡,他用寄托自己感情的“热土”二字来歌颂他生活过的中华大地,他用“帛竹”来表达给人无限智慧的圣书圣典,他用“锄头”来描绘自己在教育领域里耕耘的方式。后四句更是荡漾着他诗人般的夸张和幻想。他把形成宇宙的大爆炸人格化为“一声怒吼”,他把古希腊“世界皆数”的哲学思想用诗的语言表达为“日月星辰的一缕素数”(素数乃数的基本成分),他把自己笔耕不止的成就视为在人间的文明大地上用“锄头”开凿了“一湾溪流”,他把并不平坦的一生比一束鲜花,笑对坎坷。他常将自己的一生视为民族的赋予,一丝一毫去珍惜,认为那既是珍爱自己,也是珍爱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宗,他是如此恭恭敬敬地伺候着上天赋予的这一切。


张楚廷是一位师长,又绝对是学生的一位朋友;他是一位行动者,也绝对是一位思想者;他是一位教育家,却永远是一位布衣平民;他运用诗一般美妙的语言,却说着人间的大实话;他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立个性,却视自己与众人一样为上天所赋予。


张楚廷常说,他就是他!

4#
发表于 2014-3-19 04: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楚廷做客至善讲堂2012年03月15日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记者 蔡丰盛 实习记者 周彦 严雯雯))3月14日晚,至善楼学术讲堂座无虚席,掌声阵阵。我校博士生导师、原党委书记、校长张楚廷教授做客“至善讲堂”,带来题为“素质,在哪里”的精彩讲座,副校长杨小云主持讲座。
杨小云简要介绍了张楚廷的相关情况,并对张楚廷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张楚廷表示,教育应当秉承“把自己培养成自己”的理念,关注个人的发展,而非抽象的集体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建立在个人发展的基础之上,只有着眼于个人,提升个人价值,丰富人生意义,才能更有作为,更好地为民族和社会作出贡献。
张楚廷指出,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应该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他强调,在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求智慧,学会思考,学会理解,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和古人、哲人对话,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更高大的自己,真正促进个人素质的发展。
在张楚廷看来,“素质”的内涵就是“不断吸收知识以促进质的提升”。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教育真正回归内在,回归到人本身。张楚廷说,湖南师大是最早注重素质教育的学校之一,也是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他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好的知识环境、创造更好的文化氛围,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互动环节中,张楚延耐心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并以“做人与众相同,做事与众不同”寄语在场师生。
最后,杨小云作总结。他表示,听张楚廷教授的讲座往往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像冬日里的一把火,给人温暖,更像夏日里的一杯清茗使人难忘。他希望同学们向张楚廷教授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教务处副处长、评建办常务副主任李香华等与300余名师生一同聆听了讲座。
编审:西米

5#
发表于 2014-3-19 04: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面发展实质即个性发展

发布时间:2005-11-15 文章来源:转载自《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4月  作者:张楚廷
 
   摘 要:全面发展的“全面”主要不是一个量的概念。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关注体现全面的基本方面而非一切方面。个性发展的理念不仅更靠近了创造教育,也对德、智、体、美形成更确切的理解。衡量社会发展积极意义的基本标志之一是社会为丰富个性的充分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条件,衡量教育的积极意义的尺度更应在此。
       关键词:全面发展;  个性发展;  马克思学说
 
半个世纪来,“全面发展”一直写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上。它的不变性、一贯性,正表明了这种方针的生命力。然而,教育方针的确定性,并不妨碍教育思想的活跃性。事实上,这一方针虽然基本未变,却并非丝毫未变,比如,延续了四十余年的“德智体”就在数年前为“德智体美”的提法所替代了。教育思想的活跃对方针的完善和更准确的理解都有积极的作用。教育方针的确定并非教育思想的静止,就像一部经典的文本一直被解读着,文本未变,而在不同的解读者看来,它的结构和形象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甚至同一解读者在不同时候看到的同一文本的形象也可能发生变化。
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面发展学说一直有着不同的理解。基本的理解有两种:一种为“德智体全面发展说”;二则为“能力全面发展说”。 [1]我们仍然可以认为,这是对同一文本的不同解读。
本文是再次习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时候,从马克思理论的启示中,对全面发展的实质提出一些看法。不能认为这种看法是对马克思理论的一种解释,更不会自命是对马克思理论的唯一正确理解,而其他的理解都是曲解。本文是从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获得启示之后提出了一个命题,如:“全面发展,实质上是个性发展。”下面,将论证这一命题。显然,这一命题既区别于“德智体全面发展说”,又区别于“能力全面发展说”。
 
   一、人的发展的地位问题
 
首先,我们暂且不说“全面”,而仅就人的发展来作一番讨论。
   孔子主张“全人生的学习教育过程”。[2]
苏格拉底盼望人像“一无所有”的神仙一样“接近于神性”,“接近于完善”。[3]
柏拉图理想的人是“使睿智和激情这两部分张弛得宜配合适当,达到和谐”的人。[url=][4][/url]
亚里斯多德将人的灵魂分为三部分,但认为教育目标应“顾及人的灵魂的各个部分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5],亦成为和谐的人。
圣西门、欧文的理想是“每个人所受的训练和教育将使他们能够用最好的方式尽量发挥本人的全部才能和力量”[6]
席勒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的人。[7]
王国维的“完全之人物”,陈鹤琴的“健全之人格”,都体现了全面、和谐、整体发展的思想。
古往今来,一切优秀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都特别看重人的发展。马克思当然属于这一类思想家、哲学家。马克思更为高明的是,他既从人来看人的发展,又从社会的发展来看人的发展,并且,他认为人的充分发展是在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的。因此,其社会理想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人的发展与生产发展相协调的理想。
共产主义是什么?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的回答:那是“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们全部才能和能力”的社会[8];那是一个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url=][9][/url];“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10]。人的发展在未来社会理想中的核心地位及这一理想得以实现的“为个人本身所驾驭”得到保障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个方面。
有学者以为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只是从社会关系去看的。这很可能是一个误解。“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11]自己;“自由自觉地活动恰恰是人的类的特性”[12];人是“把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13]的生命体;“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些话应当可以澄清这种误解;这些基本的看法是如何与社会变革联系起来的呢?“德国惟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从宣布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理论出发的解放”[15],“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是十分明确的回答,对社会问题考虑的立足点是人,人的解放,人的发展。这样明确的结论,这样重要的理论,显然是对德国以外的任何国家都有效的。
 
二、全面发展的“全面”主要不是一个量的概念 
 
人的发展是一个目标。可是,需要进一步问:人应当有怎样的发展?“全面发展”是基本的答案之一。可是,还应该再问:为什么要全面呢?
把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的思想仅仅归结为社会需要,这是另一个误解。恰恰相反,正是马克思指出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资本主义时代)、那时的社会影响和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为着人的全面发展应当去改造社会、变革社会,让社会变得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应当努力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既是基于人的解放,基于“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理论的,又是基于对人的本性的进一步分析的。“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6]人有“多种多样的志趣”,多种多样的“个人才能”。[17]这就既表明了全面发展的必要性;也说明了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再加上社会变革和教育进步就可以谈论现实性。人的“多种多样的志趣”、“才能”的潜能为全面发展提供可能性;人的解放的目标则提出了全面发展的必要性;社会变革及生产力的解放即为全面发展提供现实性(或者说,生产力的解放为着人的解放)。
在理想的社会里,“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18]。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与生产力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而且还是与生产劳动性质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更具体的设想是,生产力发展要达到那样的水平,乃至人们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经由“全面流动性”来保障全面发展。这还需要教育,“教育就会使他们摆脱现代这种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19]。人并不自然地能够有效地全面流动,教育为此提供条件,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进行的有效活动便可提供有效的流动条件。
马克思的论述从多方面告诉我们,全面发展的“全面”主要不是一个量的概念,“全面”不是指包罗万象的一切方面。我们把相应的理由分列如下:
1 人有“多种多样”的志趣和才能,这里说的是“多种多样”,不可能在个体上表现为一切的“种”,一切的“样”。全面发展的“全面”不如理解为多方面的发展、多种的发展、多样的发展。
2 作为人的类(马克思常这样说),其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进程;处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现实的个人的发展,是其所处历史条件下的相对的多方面的发展(个体的差异亦与一定条件下的教育、环境等因素有关)。
3 全面发展,实际上是发展着走向全面,我们只能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谈论全面,这是从历时性来看全面。从共时性看全面,那便是每个片刻之下的相对全面,亦即相对片面。从结果上看,无论发展多么全面的个体,他也是在由相对不太全面的进程中走向相对全面的。
4 如今,随着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蓝领”与“白领”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化,劳动的转换加快。“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每个人一生要换7次工作”[20],多次的转换会促进多种的发展。一方面,生产门类的极度增多,工艺及产品更新速率的加快,促成了转换的加快和增多;另一方面,终身教育支撑了人们在这种增多和加快情势面前转换的可能,然而,这个7次是经由1次、2次、3次……才到达的;即使到达7次,也还不是包罗万象的全面。但是,可以说,生产力的发展,教育的有效,正让人逐步摆脱“片面性”,逐步告别“畸形发展”(均系马克思曾使用过的话语),并处在走向全面的行程之中。
每位教育工作者几乎都能品味到,我们念叨全面发展数十年,而在这数十年里片面几乎跟我们形影不离。可是,片面的阴影虽然时刻笼罩着,我们却从未放弃对全面的追求,教育的理想像不灭的火焰燃烧着。
片面与我们形影不离,我们也就时刻在与片面打交道。那么,该如何与片面打交道呢?事实上,我们并不需要见到任何片面都去出击。比如说,如果学生在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之中片面地向着数理或片面地向着生化,这是无须十分在意的;学生在琴棋书画之中是偏爱棋还是偏爱画,这如果也叫片面的话,也是不必在意的。所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那些可能导致人的畸形发展的片面,防止那些可能妨碍人的充分发展的片面。比如说,专注数理而忽视文史,这种片面就是对人的正常和充分的发展十分不利的,应予克服的。
因此可以说,全面发展所特别关注的是某些基本方面(而非一切方面)的发展。对此,我们在下一个问题的讨论之后还会进一步阐述。
 
三、全面发展,实质是个性发展
 
我们还是先看看马克思恩格斯是怎么说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说,取代资本主义“物的统治”的新的社会形态的特征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21]。这里说到了全面发展,但落脚点却是以其为基础的自由个性。而且,马克思又一次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与理想社会联系起来。
马克思在说到“多数个人”与“个人”的关系时,提到了“‘人’类的才能的这种发展”,“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22]这里强调的是个性发展,而且是高度的发展。
马克思在指出剩余劳动的历史贡献时说,它“为发展丰富的个性创造出物质条件”[23]。人创造的剩余劳动为人自身的个性发展创造了条件,或者说,人在创造剩余劳动之时就是为自身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已过去的历史为发展丰富个性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未来则要为发展自由个性而创造更好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在更多的地方说到了发展人的才能、能力、志趣、需要、爱好……[24]虽然这些均未直接指明是个性,可是都属于个性的范畴。
这样看来,从内容上说,马克思所说的主要是个性的发展、丰富个性的发展、自由个性的发展。若主要从量的方面讲,是全面发展;若主要从内涵方面讲,是个性发展;综合起来讲,全面发展实质上是个性发展。注意到这一点,并不是要抛弃全面发展的提法,却是要引起对全面发展的实质的关注。看来,确有一个对全面发展需要全面看待的问题。
这里,有必要对个性概念稍加说明。
哲学意义下的个性是相对于共性而言的,共性乃一切事物共有之特性,个性乃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
美学、艺术学意义下的个性有不同的两个侧面的含义,一是指作家的风格,即创作个性;二是指作品个性,或形象个性。
心理学意义下的个性更有所不同。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的、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1)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 (2)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3)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即性格;(4)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25]当然,需要、爱好、志趣等亦属于倾向性心理方面。可见,马克思所言之才能、能力、志趣、爱好、需要等都是心理学意义下的个性。
个性是独特的,但每个人具有独特个性这一事实成了人的共性;个性不是单一性,个性正是复杂心理的综合构成,犹如“他们的需要就是他们的本性”一样,人的个性即人的本性。
有一点需要作历史的分析。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心理学尚未脱离哲学母体而成为独立的学科,因此,不能说马克思是在作为独立学科的心理学意义下言及个性的,却可以说,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是以更宽阔的哲学视野关注着人及其个性和个性发展。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心理学意义下,个性与人格是同义词,因此,个性发展即人格发展,整个精神面貌的发展。但是,在伦理学和法律学意义下,人格有不同的含义,其涵蓄相对狭窄。这进一步说明应在心理学意义下来理解个性。
由于个性本身就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是“总和”,是“整体”,是“整个精神面貌”,因而,个性发展包含有全面的意思,而且不只是全面,它还有综合、有层次、有结构,这就不只是量的含义。一方面,个性是“整个精神面貌”,另一方面,个性又是“独具的心理特征”。[26]所以,个性发展意味着全面与独具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因而,个性发展既包含了“个人独具的心理特征”的发展,又包含了“整个精神面貌”的发展。
如果把全面发展的“全面”只作量的意义下的理解,那么很容易质疑:假若方方面面都还可以,却也都只是平平,那好吗?实际上,如果“全面”意味着一切方面,那么一切方面的高水平发展亦非可能,而一切方面的平平发展又没有多大意义。这进一步表明个性发展更准确、更深刻地体现了全面发展的积极含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全面发展实质乃个性发展。
四、全面发展,应是一些基本方面的发展 
 
全面发展的“全面”主要不是一个量的概念,毕竟,它又有一定的量的涵义。这就又让我们要回头来讨论一下由基本方面体现的全面。
华罗庚从小喜爱数学,后来又终生从事数学科学,可是,华罗庚还有很好的人文知识底蕴,同时他又表现出极好的整个精神面貌。这就可以说是一种协调和和谐的发展,也可以说他是极优秀的个性发展。如果只从量的方面考虑,不要说一切方面,就在体育方面,由于他生理上的缺陷,他与特别需要下肢力量的体育活动就基本无缘;而且,仅就知识领域而言,他“独具的特征”就是数学,亦非方方面面,即令是数学,在其一百多个分支之中仍有他不熟悉的方面,却不能由此认定他不是全面发展。
姚明从小喜爱篮球,现在以篮球为职业了,可是,他不仅打球,他还从各方面去学习,同时,他与人为善,善解人意,他自信而谦逊,他明晰且带几分诙谐的谈吐表明了他的修养,他对集体的爱护和对于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也充分表明他的“整个精神面貌”。他的发展极具个性,同时,能说他的发展的是畸形的吗?他在一些基本方面的发展足以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这种个性发展的优良。如果又单从量的方面看,仅就体育而言,他也只限于球类,又仅就球类而言,乒乓球、曲棍球、……他也不行了,却不能由此认为他不是全面发展。
究竟是哪些基本方面呢?甚至要问:何以为基本?何以为体现了全面的基本方面?考虑的依据仍然应当是有利于个性的充分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
已有研究者指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都指能力的发展”。[27]而马克思关于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28]体力和脑力的发展当然构成了发展的基本方面。
可是,一说到能力,就大半如某些诠释那样仅指智力的范畴。其实,若如《心理学大词典》那样将能力视为“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必需的个性心理特性”[29],那么,能力也不一定只属于智力范畴。不是有一个“学会关心”的口号吗?关心、关爱、热忱、……这已经不单属于智力范围了,可是,在这些方面也需要学习,这是需要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善解人意,善以为人,这种善当然也是能力,却不完全是智力,准确地说,此乃道德智慧的范畴。所以,能力的发展(个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应当是理性智慧、实践智慧、道德智慧等基本方面的协调发展。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在全面发展方针的贯彻中所实际表现出来的问题,与其说是没有充分注意方方面面或一切方面,不如说是没有充分注意一些基本方面。
人的基本方面,从大的方面说就是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在心理方面,基本的应是认知心理的发展和非认知心理发展,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对非认知心理发展的忽视,而非认知心理发展对于人的全面发展,乃至对于认知方面的发展都具有格外的重要性。
在认知领域也可以说上一些基本方面(可称之为第二层次上的基本方面),又有逻辑能力和直觉能力构成的基本方面,在知识方面,则有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合理构成(尽管不同的人可能有很不相同的构成,但是,任何一方面的严重短缺都影响个性充分发展,尤其是作为一个现代人的发展)。
当把全面发展的实质理解为个性发展时,亦便于我们对道德教育有更确切的理解。从个性发展来看待德育,那么,道德发展应当包含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基本方面的协调发展,而不能将德育仅仅理解为道德认知问题(眼下德育实践中的症结之一)。
当然,可以说全面发展中的一些基本方面就是德、智、体、美。可是,正是对个性发展的理解能够帮助我们看清这些基本方面的关联与交叉,看清楚它们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从而让我们从一个立体的角度更好地透视全面发展。
个性不一定导致创造,没有个性发展则是肯定没有创造的;个性的不充分发展很难走向创造,个性的充分发展是走向创造的必由之路。把全面发展理解为平均发展、方方面面的平平发展,是远离了创造教育,把全面发展理解为个性发展则是更靠近了创造教育。
不必担心个性发展会与社会发展有悖。实际上,每个人个性的充分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源泉,而且,“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0]。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话,是他们关于理想社会的基本观念之一。实际上,这些话告诉我们应当更多思考的是:如何让社会发展来更好地保障人的个性发展、自由发展。我们放眼看看今日之中国社会,它进步繁荣的实质便是为中国人的自由发展、个性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条件;那么,今日中国之教育应当怎样表现自己的进步和繁荣呢?答案实是十分明显的。
 
参考文献:
[1][27]瞿葆奎等.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563.
[2]孙培青等.世界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56-61.
[3][4][5]任钟印.世界教育名著通览[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6,36-38.
[6]欧文选集: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3.
[7][德]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06.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1979:373.
[9][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1972:649.
[10][16][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1960:330,333,333.
[11][12][1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经济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51.
[14][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1956:461,467; 461,467;326,333.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1971:331
[19][24][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1958:370,370,490.
[20]中国建设报.2003-04-02
[21][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1979:104,532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1974:124.
[25][29]朱智贤等.心理学大词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25,458;225,458.
[26]顾明远等.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433.



6#
发表于 2014-3-19 04: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浅近而优美的方式传递深刻
——且谈张楚廷的《教育哲学》
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帅晓梅

    一、为什么选择《教育哲学》?
    作为女性读者,哲学是颇让人视为畏途的,而选择张楚廷先生的哲学思想来谈体会,这无疑是需要更大的勇气的。
    这个勇气的来源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在台大法学院演讲时谈到的一个观点,她说,哲学是什么?欧洲有一种迷宫,是用树篱围成的,非常复杂。你进去了,就走不出来。每个人的人生,当然是一个迷宫,充满了迷惘和彷徨,没有人可以告诉你出路何在。哲学就是当我们在迷宫里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夜空中为我们指路的星斗。她说,“哲学使你从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从而有了走出迷宫的可能” 。这使我找到了读哲学的部分理由。
    第二个理由则是我在读书批注中写到的:作为教研人员,确乎需要读一些“形而上”的书籍,做一些“形而上”的思考。“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谓“道”与“器”二者之间的关系放在教育教学领域来看,应该就是观念与技术的关系吧。多读一些形而上的书籍,或可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甚至影响到我们的人生旨趣和态度。由此开始了我的教育哲学的阅读之旅。
    二、《教育哲学》的主要观点赏析
    本书一共有8章69节。作者通过考察和反思我国教育学思考的观念事实,提出了教育要回到教育的最基本,即人本身上来的观点;基于对于人的最基本的哲学思考,构建了一个“教育公理”系统,表达了其不懈的理想与现实追求。
    1、鲜明的人本理念
    人本理念是作者展开教育哲学研究的一个“基点”。本书处处流露出作者对人本身的尊重,正如作者所言,“从最基本的意义来说,’人是什么’,或者,’生命是什么’,无疑是教育必须面对的第一问”“;“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抓住了这个根本就抓住了教育的根本”。     
    打开这本书,几乎每一页、每一段都在说“人”,可谓通篇见“人”。  比如书中的一、二级标题就有18个“人”字。有趣的是,在“关系中的人”这一章的第七节“人与个人”中,作者对马克思著作中的“人”字也做了统计,以此证明马克思对“人”和“个人”的看重。
    我想这一定不是巧合,而只能说明对“人”的研究是所有一般哲学必须面对的一个核心问题,更是教育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作者的人本理念还体现在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情感阐释着对“人”的思考和对教育的期待:
    他热烈高歌人的神圣和尊严:“人是神圣的和复杂的。” “教育的根本在于发展人的可发展性”。他说 ,“人们希望人成为高大的人,人也就把这种希望寄托给教育,唯愿教育能使人真的高大起来”。并由此提出,“教育的使命就是让人像人,让人更高大。”
    2、执着的审美追求
本书除了始终秉持着人本理念,还执着地表达着对美的诉求。
    作者在第二章“人是什么”中以“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为题专门设立一节来阐述其教育哲学的美学基础和审美追求。他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因美而幸福地生活,人因美的消逝而消逝。”“因此,若把美育作为教育的附属品,那应当仍然是需要重新郑重思考人是什么的时候。”“而且,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质疑,丢却了美育,教育还是人的教育吗?”
    在第四章“美育的功能”中作者还不厌其烦地论述美育不仅使人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完整的人,同时美学还具备社会、经济和政治功能。
    在“教育的自我觉醒”一节中,作者甚至还给出了一个包括美学公理在内的教育公理系统,进而指出“美育是更高层次的教育,甚至可以说,离开了美育不能想像出有效的教育。”
    作者不仅在自己的哲学中追问着教育之美,同时,他也试图构建和呈现美的哲学。
哲学之美主要寓于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之中。作者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了个性鲜明、深入问题本质的内容体系。他对天、地、人、我及教育的论述纵横捭阖,深入浅出,充满灵性和智慧的美好。哲学表达也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哲学是否可读和可亲近,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它的表现形式。作者的哲学充满着结构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实事求是地讲,与其说是这本书的哲学思想吸引了我,还不如说我首先是被作者灵动的文采、严密的逻辑、诗意且极富个性的语言所打动。作者具有一种对文字的天生的驾驭能力,而这种语言文字的趣味恰恰切合了我的审美取向。
    以下是我的几处读书批注,从中或可感受到我所经历的“悦读”体验:
    ① 哲学,原来是可以这样浅近、通俗而优美的。艰深晦涩、诘屈聱牙、繁冗呆板的面目居然会被随意亲切、浅近简洁甚至是俏皮幽默的方式所取代。有时,甚至会令人忍俊不禁,会心一笑。
    ② 作者偏有这样的本事,将严密的逻辑、思辨、推理包裹在看似随意、散淡且趣味横生的文字里。
    ③ 他是学数学出身的,但他对语言似乎具有天生的驾驭能力,驾轻就熟的程度说明他已然从语言与思维的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是我喜欢的表达。
    3、深厚的哲学情结     
    作者的哲学探究过程是在欲罢不能的层层追问中展开的。而这种不懈追问,源于一种浓烈的哲学情结。   
    他十分推崇恩格斯的论断——“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这里的“理论思维”指的就是哲学。他多次阐述哲学对于一个人、一所大学、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他不无艳羡地谈起德国哲学的繁荣对于德意志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意义。
    他说,“在德国,自康德以后,它拥有多少位世界顶级的哲学家啊!……这些人,首先都是大学培养出来的哲学博士。…… 还应注意的是,德国能培养大哲学家的大学遍布它的东西南北中。……  与那些世界顶级哲学家出现的同时,是大量世界顶级的德国科学家。 “上述现象的产生难道是偶然的吗?哲学在强盛的德国社会里只是枝枝叶叶的东西还是那座大厦的根脚?”
    他由此反思:“我由我的教学想到我们学校,又想到我们国家。”“哲学本是让人思考的,教人发问,然而在尤其不应当只有记忆和背诵的地方,却只有这些。哲学应当是给人智慧的,为什么它没有给人以智慧了?”
    他痛惜,“教育的贫乏源于哲学的贫乏”,“哲学的贫乏与教育的贫乏几乎同时存在”。同时,他又对哲学的发展寄予厚望。他在后记的结尾处说到:“无论是从实际的教学看进去,还是从自己生活的国土看出去,还是从今天看过去,展望未来,都让我努力思考哲学,学习哲学,讲授哲学”;“我深信,中国进入了一个可以让哲学大大繁荣起来的时代。”
    尽管我作为读者,对后一个论断提出了一个小小的悖论:“哲学繁荣的时代必是思想繁荣的时代,而在当代中国,市场繁荣、经济繁荣,唯独“思想”的喉咙是喑哑的。浮华的文化背景下注定是诞生不了思想家的。”(摘自我的读书批注)但我却因此看到了他对哲学、对教育的热爱和期待,这种热爱是能让人油然而生敬意的。而这也是鼓励我选择读哲学、谈哲学的动因之一。
    三、阅读收获
    1观念意义上的深化
    阅读这本书的第一个重要收获是让我们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①关于教育的逻辑起点。
    循着作者对教育诸多问题的考察路线,能让我们获得关于教育起源、教育特性、教育过程和目的的全景式的图解,而最终追溯到教育的本源。
    作者从一些蕴含了原点考察意味的问题入手,如“教育是什么?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才是教育的最根本?我们应从怎样的角度考察教育?”,同时,对问题的考察又是从已有的思想或观念开始的。他说:“我们不仅要思考教育的事实,还要思考教育的观念事实,后者将是我们的重点。”
  他指出了我国教育观念的以下事实:认为教育的基本特性是社会性;教育是被政治、经济所决定的;教育是经济的基础,教育是生产力;教育不是别的,是文化。在澄清这些观念乃至背后深层的政治、文化背景后,那个本源性的问题便凸现出来,亦即教育的基本问题在于教育本身,在于教育的特殊对象——人,这就是教育的原点。
    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什么,显然也是对人的研究,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研究,对一切与教育有关的人的研究。我们的工作重心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种促进一定是建基于对教师的可发展性的研究、对他们的发展规律的研究之上的,从而寻找到最佳的促进教师发展的路径。——摘自我的读书批注
②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一般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教育方针中提出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全面发展的“全”侧重在量的意义的表达。而在本书中,作者指出:全面发展的“全”主要不是一个量的概念,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个性自由发展。全面,并非一切方面,所有的方面;全面发展,应是在一些基本方面的发展。
    他提出这样的质询:“我们期待的发展,是全的发展,好的发展,还是合理的发展?”
他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大量论述,总结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都是落脚在人的发展上的,而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又是落脚在个性、自由个性的自由和充分发展上的,落脚在人的解放,落脚在个性的解放上的,离开了个性发展和个性解放怎么去说全面发展?”“可以说发展个性就是发展多样性,发展丰富性,发展创造性。”这些鲜明的主张对我们深刻理解教育的根本目的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2、方法论意义上的获得
    阅读本书的第二个,也是最重要的收获则是方法论意义上的。
    作者在前言中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指出:“形而上学,整个哲学,是概括在方法里面的。”
    对于教育问题的研究,方法论当然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坚持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这一贯穿全书的基础方法之外,我们还能学习到一些足以深刻影响思维方式的研究方法。
    ①分析方法
    在第一章第一节中对于“教育是什么”的问题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解构问题的思路:
    “这个困难的问题,我们也可化难为易:先问’教育的起源是什么’’教育的特性是什么’,’教育的过程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等等,这样,很可能使’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变得比较好回答一些。一层一层去探讨,去逼近”。
    ②研究方法
    比如:“从关联中看问题,从联系中去发现,去探寻事物的特性。这种研究方法不仅普遍被运用,而且确实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再如他在评说有的学者提出“教育是文化”的说法时提出,“这是用更宽外延的概念来阐述外延相对较窄的概念,然而,……当我们用属概念去界定种概念时,还要考察一下我们是怎样理解属概念本身的。”这些研究方法对我们的教研工作都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
    ③追问方式
    读张楚廷的哲学,你会强烈地感受到:哲学是一门“问”出来的学问。本书通篇都是作者的询问、诘问和追问。追问根本,追问基点,追问问题中的问题,追问问题后面的问题,从而不断走向对元问题的探究。通过一串又一串的追问,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作者思维的路径,这种寻根究底式地追问体现了作者对学术研究的基本态度和基本方法,这对我们的研究工作无疑是一种有益的示范和启迪。
    ④批判意识
    思想使人成为万物之灵,思想的力度在于批判。批判是哲学思考的基本方式,真正的哲学应该是质疑、批判、反思的结果。张楚廷的教育哲学正是在这种充满逻辑力量和个性魅力、富于激情和想象力的理性批判基础上“生长”出来的。
    他构建教育哲学体系的过程总是与批判相随的,比如在“教育社会性问题”、“教育就是教育”、“人有没有本质”、“人与个人”、“关于全面的’全’”、“在泛化中窄化”、“’灵魂工程师’论”等章节都是通过建设性的批判来张扬作者的立场和主张的,而这些批判无一不能使人产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以上所有这些方法论意义上的获得都是“渗入式”的,我不能说出读了这本书就能产生多少眼前可以看到的、现实而确切的价值功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种阅读是富于启迪性的,并且我深信一定有一些看不见的东西比如思维方法、比如话语模式正悄然进入我们的潜意识中,融入我们的认知体系,潜移默化为我们认识、理解、思考和表达教育的方式。
7#
发表于 2014-3-19 04: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所大学的命运是怎么改变的

                         报告人:张楚廷  2007年5月4日


张楚廷:原湖南师范大学校长。为湖南师范大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杨叔子院士曾经评价 “ 这些年来,在综合类院校中,发展最好的是南京大学;在工科类院校中,发展最好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在师范类院校中,发展最好的是湖南师范大学。 ”

  

在此整理了张楚廷校长报告的精彩片断,以供自己日后仍能从整理的片语中感受一位七旬老人的激情与幽默。张校长所表达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学校的命运怎样改变,同时兼而有个人的命运。如果从后者的视角来看,这篇报告对每一个人都是受益的。同时附加了一些自己的零星想法。想法并不成熟,也许还有些 “ 自以为是 ” ,但正如张校长所说 “ 必须自以为是 ” ,按一天八个小时工作制来算,七个半小时应自以为是,半个小时自以为非就够了。


  

1 广播站是侵犯人权的地方

    张校长谈到湖南师范大学二十多年来发展中所获得的一系列突破和荣誉的时候,话锋一转,说, “ 不要以为我是什么都能做到,也有我做不到的事情。曾经我想把我们学校的广播站撤掉就没有成功。广播站是个侵犯人权的地方,你想听也得听,不想听仍得听。还说曾经湖南师范大学的一位老广播员总用带着浓厚的湖南腔把湖南师范大学念成 “ 湖南稀饭大学 ” ,令张校长郁闷很久。


2 我们曾经在全国排第118名;118名是什么意思呢?当时全国高校只排到第117,其余全是第118---二十多年前湖南师范大学的地位。


3 我做事情,绝不靠动员,不搞发动;也不靠贴标语,喊口号;我靠的是校长心目中凝聚的能量;靠校长心中的火焰能够燃烧多久;靠校长的意志和信念;靠校长是否聚集了多少持续奋战百折不饶的将士。


4 与其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学校的命运不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动起来没有,而在校长领导们动起来没有;不在于你现在有多么落后,而在于你的思想观念现在有多么与众不同;


5 你看到机会了么?看到机会你抓住机会了么?没有机会你能创造机会么?(个人感想:机会不是稍纵即逝的,机会只是转了个弯或者暂时转移,机会无处不在)


6 我从不调动别人的积极性,我只调动我自己


7 经常逼着自己的人也是可以逼得自己更聪明的人


8 谈到如何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时候,张校长谈到以下几条原则:

  我们有一个 “ 财从材来 ” 的观念;是因为我们没有人材,所以我们穷,而不是因为我们穷,所以没有人材;因此,钱财是从人材那里来的;

  我们有广为开放的系统;(广开渠道引进最优秀人才)

  我们奉行来去自由的政策;(尊重人材的自由选择权)

  我们有教师第一的校风;老大是教授,行政人员是老二;最好的房子是教授们住,领导们只住三四流的房子;最好的车子是教授们坐,学校最好的皇冠车在我任职期间只坐过一次;最好的位置(开学典礼)是教授们的(湖南师范大学开学典礼先介绍教授,后介绍校领导);面子也是教授们的(政协和人大都是教授去);票子最高的也是教授们拿。

  情感也是一种富有;和教授们搞好关系可以留住他们;注意一点,我和他们是自然地成为朋友,没有功利。

  我们有高度包容的气度;(问题教授要不要?)人是因为骄傲了才水平高,所以我喜欢骄傲的人;一个没有真正骄傲过的人是不懂得谦虚这个道理的,爱因斯坦就是这个例子,虽然他谦虚,那是他骄傲完了才开始谦虚的.

  废止消极平衡,以积极平衡作为推动力。


9 不怕在别人面前尴尬,就怕在自己面前尴尬


10 命运的改变靠突破;我不相信模式,也不相信定位;我没有位,我时刻往上跳

   
个人感想:这句话最使我感动,也引发出很多思考。在目前大讲定位的年代,说出这番话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同时也将是备受争议的;只有当一个校长具有超非凡的洞察力和魄力,才能领导一个学校四面突围;张校长是独一无二的,他的魄力,他的思维方式,他的激情,他的幽默,他的诗人般浪漫的情怀,他的现实主义都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学的,再加上湖南师范大学高速发展的年代背景,因此我认为,湖南师范大学的成功是不可被复制的。而在目前,大多数的高校需要的不仅仅是激情,更多的是需要从实际出发,因此定位很重要。     
    成功的方向是多维的,成功没有模式;因此,张校长可以在八十年代末就洞悉建设综合性大学的必要,因此广建学科,将湖南师范大学建设成目前的综合型大学;其他学校也可以在资源竞争如此激烈的二十一世纪,集中有限资源,重点建设自己的优势学科,而不是追求“大而全”。曾经我以为二个模式是相悖的,是“此成功便彼失败”的道理,后来明白,成功的方向是多维的,每一个学校甚至每一个人的成功模式都不可能是一样的,我们要做的,不是好高骛远一味模仿,而是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有限资源和自己的优势,在走实每一步路的同时,尽可能比别人看得更高,想得更远,然后尝试着往上跳,而不是跃进。


11 我非常愿意了解别人,但不愿意学别人;

   不说别人已经说过的话,不做别人已经做过的事


12 必须自以为是


13 不怕不智慧,就怕去模仿


14 (作为一个学校领导)不要跟政府对抗,但也不要跟着政府转(否则结果只能是平庸,因为政府本就是一群平庸的人)


15 当得不像校长了,才能当好校长


16 教育工作者最神圣职责是教育,但 “ 教育 ” 如此神圣的字眼绝不可轻易说出。

8#
发表于 2014-3-19 04: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教育中重新发现“人”
——读张楚廷校长《课程与教学哲学》
鞠晨曦

    从事物的原初状态出发而不是从既有的观念出发来审视我们眼前的世界,审视我们的教育,这是我在阅读张楚廷校长的《课程与教学哲学》时最大的收获。这部具有开创意义的教育哲学著作与我们通常读到的同类著作相比,有许多独特的地方。这首先表现在它并不是对西方教育哲学的“复述”,虽然书中的一些章节介绍了布鲁纳、皮亚杰、多尔、车里霍尔姆斯、马克思、涂尔干的学说,但更多的是提纲挈领式的评述、思考或批判;其次,《课程与教学哲学》远不止是一部出于玄想的著作,著作者对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现状的深刻反思,对一些人们已经耳熟能详教育律条、箴言的重新审视不但恰中肯綮,而且闪烁着思想和实践的光芒;更重要的是,著作者把自己的对教育的长期思索和对结构主义的改造、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的继承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这些思想也许并不刻意构筑完整的体系,但存在着一个居于核心的思想——对人的关注和尊重。
       一、从结构主义出发
     结构主义是《课程与教学哲学》叙述的起点,但著作者并没有完全在结构主义基础上构建自己的教育哲学,“重点在探求结构主义的改造”(见《课程与教学哲学·前言》)。书中提出的“五I”课程观正是改造和思考的结晶。
     结构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一股思潮,是基于对萨特等人的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反对而提出的。结构主义强调“结构”是物质的本质特征,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整体优于部分,深层结构优于表层结构;强调对事物的共时性研究。结构主义的影响波及哲学、文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结构主义不是一种哲学,而是一种方法论。结构主义思想进入教育学领域始于20世纪20-40年代,当时教育界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和行为心理学,崇尚实效而忽视理论学习,导致为附庸现实而忽略真正的学术基础的弊病泛滥开来,于是,一些教育家开始用结构主义改造教育,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就是美国的布鲁纳。
     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中》指出,学习行为“不但应当只把我们带往某处,而且还应当让我们日后再继续前进更为容易”,因此,在课程观上,他认为课程改革要忠于学科的基本结构,并“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科在内容上应该是螺旋式的;在教学上,他强调学习的最后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主张发现学习和启发式教学,注重教学中的直觉思维。虽然同样使用了结构主义的视角,但《课程与教学哲学》关注的不限于这些,而是从布鲁纳学说的结构主义内核—结构的内涵、结构的普遍性、结构的重要性及其依据、结构在课程中的地位、结构主义背景下直觉主义的可能性—出发,由此追溯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来源——皮亚杰的发生学结构主义。皮亚杰的重要性在于,他开始摆脱早期结构主义(主要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共时性研究的片面性,注意到事物的进化和结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皮亚杰也因此被认为是前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即解构主义)过渡的中间人物。这种追溯使《课程与教学哲学》超出了结构主义,并为改造结构主义做好了铺垫。
     《课程与教学哲学》对结构主义的改造也不完全是遵循后现代的原则来进行的,因为“后结构主义大体上是试图抛弃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的某些合理性方面使这种抛弃也十分为难。拆构主义与结构主义的双方对立常常能给双方都未料到的更多理性思考,这种思考的深刻性,又往往在于把拆构主义的质疑的合理性和前一种合理性(即结构主义思维方式的合理性——作者注)拼加起来(《课程与教学哲学》第55页)。”消解结构主义的科学主义因素,摒弃对知识和课程作单纯的共时性的结构分析,放弃对主体的先验性认识,强调学科界限的模糊性,同时并不迷信后现代主义主张的符号世界的不确定性,这些就是《课程与教学哲学》“拼加起来”的结果,其直接的后果就是超结构等概念的提出和“五I”课程的构建。虽然关于结构主义的改造作者只在第四章作了简单的阐述,但在结构课程论中对课程和学科界限的分析时,在对视角结构的应用时,在对泰勒、不卢姆等后现代课程观的分析时,在对科学与科学主义的甄别时,在对和谐课程观的阐述时,都显示出这种改造痕迹。
     通过对结构主义的改造,我们从《课程与教学哲学》得到了亚结构、软结构、近结构、视角结构、超结构等概念,这些概念都是从元结构生发出来的。亚结构与近结构使结构不再是静止的,而是辩证的、运动的;视角结构使结构变得更具多元性和层次性;超结构使文化、精神进入到结构的领域,从而消除了结构主义的科学主义倾向,使结构主义更具普遍性、兼容性。从这个角度说,超结构是对结构主义进行改造的最重要的概念。
       二、在教育中重新发现人
     对人的关注是《课程与教学哲学》的灵魂。这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实际具有难以想象的复杂性。这首先因为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解答本来就是人类社会的千古难题,著作者在书中列出的关于人的定义的长单反映了人类思考自身的轨迹;其次,教育中的人具有什么样的特殊性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悬而未决;最后,教育最终要培养怎样的人,仍然是一个千年常新的话题,并将继续被讨论下去。对中国的教育界来说,长期以来对“人”的漠视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重新在教育中确立作为生命个体的有尊严的人的地位,已经刻不容缓(关于这一点,在《课程与教学哲学》中的每一个章节中都深刻的反思和检讨,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书中对“人”的阐述可以引导我们作如下思考:
     1在何种程度上看到人?一个简单不过的事实是:教育过程永远离不开人,教育政策的制订者、教育事业的组织者、教材的编撰者、教学的执行者、受教育者都是人,这是人尽皆知的。但是绝大多数人的认识就到此为止,人在这里被简单化为上述几个概念化的符号,而不再存在一个一个的作为生命个体的人。许多事实可以揭示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的这种把“人”简单化的倾向:当教师对学生采取满堂灌输的授课方式时,是否想到过学生作为人的能动性?当许多人在体罚或责骂学生的时候,是否想到过学生作为人的尊严?当我们一味抱怨学生素质低下的时候,是否想到过人是不能根据智力或别的心理因素来划分等级的?当我们过分强调纪律性的时候,是否想到人还有更基本的权利是自由?由此推论下去,我们在制定教育制度的时候,是否把有利于每一个人的发展作为制度的最根本的出发点?教育的终极目标到底是培养某种接班人和建设者,还是一个一个的全面发展的人?
     如果我们不能对上述问题做出肯定的回答,就不能说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看到了人。仅仅知道教育对象是人是不够的,关键是我们对教育中的“人”的认识达到了何种程度。《课程与教学哲学》对此有精彩的论述:“医生工作的对象是人,却是病人;律师工作的对象是人,却是被告人和原告人,也是特定的人;监狱长工作的对象是人,却是受监禁的人:唯有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是发展中的人,是可智性化、理性化的人,是拥有灵性的人,也包括心理、生理上已有缺陷的人(《课程与教学哲学》第329页)。”因此,张楚廷校长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对‘人是什么’的问题不感兴趣,那就是对教育没有兴趣(《课程与教学哲学》第329页)。”
     2人是什么?作为教育者,我们追问“人是什么”并不是要从哲学上最终解决这个问题——事实上没有人能最终解决这个问题——而是要由此对教育产生一个比较明了的认识。《课程与教学哲学》中列举了中外哲人给“人”下的二十多个定义,这些定义分别从生物学、哲学、社会学、法学的角度阐述了人的本性,启迪着我们对人的思考,并由此而生发对教育的追问:处于教育中的人应该是怎样的。
     对人的认识必须从人作为生命的个体开始,舍此,一切玄妙的论述都是虚幻的。曾经把人高度概括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马克思在更多的场合是这样来表达对人的认识的:“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以上三句皆转引自《课程与教学哲学》)也就是说,我们首先必须从眼前的事实和现实的经验出发来认识人。教育者面对的是与自己一样的七情皆具的学生,他们就是我们的儿女、兄弟、姐妹和朋友,教育者在学生面前没有特权,也不是真理的代言人。这一点既不会因为他们以教师的身份走进课堂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教师的智力、道德水平的高低而改变。因此,我们必须以推己及人的方式来对待每一个学生——像孔子和庄子所说的那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
     作为生命个体的人必然是拥有尊严与自由的人。“对于尊严的渴望,对于自由的渴望,对于美的渴望,都是人的需要,都是人的本性所在(《课程与教学哲学》第332页)。”人就是那种渴求尊严与自由的动物。这是在《课程与教学哲学》中反复论证过的观点,也恰恰是经常容易被教育者忽略的一点。我们总是乐于在学生面前构建绝对权威,并以这种权威侵害学生的尊严和自由。真实的情况是:我们只是学生面前的另一个年纪大一些(有时甚至并不略大)的生命个体。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基本自由,是我们实施教育的开始。
     人的自尊与自由还必须有一个基石,以确保自尊与自由不会变成狂妄与无羁,这个基石就是人的自我认识(或者叫做“内审”)的本性。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这样描述人的这一特性:“人被宣称为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正如一切科学总是需要一个假设的前提一样,我们可以把“内审的人”作为教育的前提,即我们要确信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具有这种内审的特性和能力,由此而避免那种“往一个人的灵魂中灌输真理(柏拉图语)”的自作聪明的做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人的尊重和宽容。
     正像《课程与教学哲学》中所阐述的,我们不能单纯凭借“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定义来理解人,人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内涵的丰富性,从这种丰富性出发,我们应该摈弃任何单纯从教条出发的教育思想和做法,把学生当成内涵丰富的“人”来看待。
     3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如果我们已经从“人”的角度进入到了教育中,紧接着的问题是:对于人的教育应该如何进行,最终要把人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
     教育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人,但处于中心地位的应该是学生(即受教育者)和教师(即教育的执行者)。明确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有一句经典的格言揭示的正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表明,是教师塑造着学生的灵魂。这几乎已经成为教育上颠簸不破的真理了。
     但是《课程与教学哲学》对这个真理提出了质疑:人的灵魂是否可以按照外在的蓝图来塑造?如果能,那么批量地生产灵魂是否有违教育的精神和人类的本性?教育最终是通过什么才成为现实?由此出发,作者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句具有哲学意味的大话,事实上,只有人类才能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能做到的是,引导学生让他成为自己灵魂的工程师。
     除了师生关系,《课程与教学哲学》还提出一个新概念:学生内在的“我我关系”。前一个“我”是当下的我,后一个“我”是学生想要成为的那个我。我我关系揭示出的是这样一个真理: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的灵魂才能最终变成现实,教育的目的不是按照既定的蓝图塑造灵魂,而是“让学生自己成为他自己”,因为“学生自己的蓝图最终还是他自己描绘的”。
     在表述教育的目的时,我们习惯于用“社会主义接班人”、“现代化的建设者”、“社会需要的劳动者”这样的词汇来表达。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来看,我们也许确实有这样的需要,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在成为接班人、建设者、劳动者之前,首先必须成为他自己,必须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正因为如此,《课程与教学哲学》重提了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并以此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什么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与“片面发展”相对的,首先,“全面发展主要不是一个量的概念”,也不是一切方面都得到高度的发展,而是基于人的“一些基本方面的发展”;换一种说法,就是“发展着走向全面”。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培养单纯的“工人”、“医生”、“工程师”“教师”、“经理”,而是造就德、智、体、美各个方面都有相当发展的具有个性的人。由于一切发展都只能是“我”的发展,因此,全面发展的本质就是个性的发展。
       三、人本主义的和谐课程观
     在《课程与教学哲学》的九至十二章,作者阐述了自己的课程哲学观点:人文精神引领下的和谐课程观。从对中国教育的科学主义倾向、社本主义根源的反思中,作者把教育拉回到人这个中心议题上来了。著作中的充分而明了的阐述完全用不着我在此作更多的复述。我在此只就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作一些简单的提示:
     1“五I”中的人本含义。在理解《课程与教学哲学》提出的人本课程观之前,我必须提到五I课程观——信息(information)、兴趣(insterest)、质疑(inquiry)、智慧(intelligence)、直觉(intuition)。从逻辑上来看,五I课程观是结构主义改造的直接结果,但是,我在阅读时确始终觉得它是人本课程观的一个基点:它是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制定的一个课程目标体系,正如著作者所说的:“课程应当给学生‘五I’,或者说‘五I’构成课程(《课程与教学哲学》第136页)。”
     五I首先体现出的是人的主体性。信息、智慧来源于传统的课程理论,但使用“信息”而不使用“知识”;使用“智慧”而放弃“智力”的表述,使五I更具开放性。兴趣、质疑、直觉则直接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强调了人的能动性,已经包含有“自己培养自己”的思想。
     2对教育中的科学主义和社本主义的扬弃。科学主义是起源于19世纪初的实证主义,其始祖是现代社会学奠基人孔德。由于过度强调人类理性的万能,过于依赖实证的研究方法,过分强调事物的精确性,从而鄙视乃至放弃思辨,使人类的思想进入一个完全刚性的世界,科学主义最终带来的后果是:人的异化。科学主义在课程论中的体现之一是:无限抬高实证性课程的地位,忽视甚至无视人文课程、社会课程的作用。科学主义在中国则直接反映在一句流行的话语上:“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虽然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但是像《课程与教学哲学》这样从根源上阐述的并不多见。
     对涂尔干的社本主义教育观。《课程与教学哲学》作了这样的批判:“教育的普遍性使得教学目的的多样性是不可避免的,但社本主义教学观力图使其只具有单一性,单一性的社会目标。也许社会目标本身未必单一,但其多样性亦以单一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者说是单一目标下的实质依旧(《课程与教学哲学》第254页)。”作者把更多的笔墨放在社本教育观在中国造成的影响:社会本位掩盖了“人性”,人被抽象为一个社会的符号或工具,使教育变成无人的教育。
     3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观。在这里要提示的是:人文引领的课程观不但不排斥科学课程,而是要用更符合人的心灵的观念来改造科学课程;和谐的课程观并不是简单的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适量的人文课程,而是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个目标出发,改造科学课程、社会课程、人文课程,使三者实现内涵上的融合。书中提出的许多创见,则有待读者细细揣摩,例如,在改造科学课程时提出的“质疑重于聆听”、“反思高于理解”、“超越高于适应”、“直觉高于逻辑”、“体验高于经验”等观念。
     通观全书,我们发现这本著作恰好站在一个独特的位置:它不是现代主义的,也不是后现代主义的;不是结构主义的,也不是解构主义的;不是发展课程论,更不是玩弄符号的游戏。我们在这里看到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的融合。人文引领下的和谐的课程观,其实就是中国教育的一剂良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00:36 , Processed in 0.2878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