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先生》为当今教育立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30 22:1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先生》为当今教育立镜


                                                                             展示民国十大先生的人格风骨——《先生》

                                                                            视频推荐:http://v.qq.com/zt2012/xs/

        什么是先生?如今字典里说:对有一定地位、学识,资格的人可以称为先生。但古汉语“先生”一词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而并非所有人都可称为先生。“古者称师曰先生”,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配称作先生。师者,须传道授业解惑,为师者必须智如泉源,行为表仪。否则,教师就只能沦为贩卖知识的嘴上饭碗。如此看来,“先生”这两个字,本身是有着厚重意义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称谓,更代表自己的修为和一种精神的建立,还包涵别人的一份尊敬景仰。千年前,范仲淹也曾浩叹:“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在民国初期,由于社会的动荡,涌现出许多心系国家的“先生”。这些当年的学者、政要、作家、名士,纵有诸多称呼,终不及“先生”二字来得亲近且大气。他们或温文尔雅、或慷慨激昂,但都深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理。时代已过、身影犹存。先生们的形象和思想仍在影响着现代中国人。可以说,这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文化薪火相传,全赖“先生”支撑。

         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他们开风气之先,不坠青云之志。他们的人格风骨、思想情怀、学术风范,莫不是时代的榜样。在波澜壮阔的民国文化、烽火连天的抗战守拙和大江大海的南渡北归中,他们宛如一座座顽强的灯塔,各自照亮一方山河!

         最近,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先生》一书,以早前十集大型纪录片《先生》为基础,结合《新周刊》的“先生”专题文章,以上述十位先生的个性经历为经,中国社会变革为纬,将其传奇般的命运经历、性格才情、学术作为,以及他们的善良、无奈、焦虑和欢喜,在点点滴滴中渐次呈现,充分反映了先生们贴近群伦又卓尔不群的独特全貌,让读者走近他们,走进那个时代,从而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风骨,了解这个民族文化的传承。

        那时的先生们,普遍学贯中西,但更想回归祖国致用;热心时政,更愿意为国家担当。他们生于乱世,颠沛流离于战火,却不求苟全性命、不求闻达,一心以弱身抵御强世。

         那时的先生们,不擅争评职称,却更擅长个性教学;有知识,也更有情趣;有性格,也更讲人格和品格;教学相长,倾力爱护学生;不独守三尺讲台,更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展示大国民风范。

        那时的先生们,既清贫又富有,不仅有激情,还有理性;他们不断张扬民主、科学,并努力推动国家的进步,为后辈的成长和民族的兴盛赢得时间和空间。

         或许胡适的儒雅理性会惹来激进主义一派责骂,梅贻琦办校的脚踏实地从小做起又可能招人小瞧,晏阳初、陶行知和梁漱溟等的俯身乡村致力平民教育更可能会让当今的名校教授们不屑一顾……却仍然不能影响先生们的个性分明、风骨卓然,不管是早早去世的、留在大陆或去了台湾的,每个人都足以辉映后世。

       纵观百年国史已有镜鉴: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教育衰,纵四海平定歌舞升平也社会浮躁。教育为国之命脉,而先生又为教育之魂魄。从这一点来看,《先生》更像一面镜子。正如《先生》纪录片的制作人邓康延说的那样,通过这种方式还原了先生们当时的经历和思想,希望以古烁今,给现代人带来一徐清澈古韵之风……但为现今中国教育,立镜一面,呼喊十声。 肖七

延伸阅读

      蔡元培:大学教育的长者,小学课本的童心

      先生所提倡的“兼容并包”、延揽人才的教育体系,奠定了中国大学的根基。在他看来,大学需要多元的思想碰撞,无论是革命派的陈独秀,还是留辫子的辜鸿铭,只要有专长都能到他的大学里教书。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曾想用美育来代替宗教,他还能“大学者编小课本”。

      胡适:儒雅之河,静水流深

      相比较鲁迅,我更喜欢胡适温文尔雅、待人和善,他甚至能说“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他曾写信劝说周氏兄弟:“我是一个爱自由的人,我最怕的是一个猜疑、冷酷、不容忍的社会。我深深地感觉你们的笔战里双方都含有一点不容忍的态度,所以不知不觉地影响了不少的少年朋友,暗示着少年朋友朝着冷酷、不容忍的方向走,这是最令人惋惜的。”胡适对白话文和白话诗的坚持,无论遭多少人骂,他照样去做。他用理性的、温和的方式开出一条天地相通的大道。

      马相伯:为叫醒中国,自称是“叫了一百年的狗”

      在他百岁时,上海时尚杂志《良友》登出他的肖像,国共领袖同声道贺,而他梦里不知身是客,喊着杀敌,客死异乡。他的百年人生与中国的百年屈辱抗争平行,寿高则多辱,而他倾囊于一个复旦,抬升着东方的希望。如果我们今天还能听到老人嘶唳的吠叫,一是后辈敏感的心,二是国情使然。

       张伯苓:津门一户南开,进出多少荣辱

      先生影像憨态可掬,却是行走江湖的侠士。当年左翼愤青指责他建校募集的是官僚乡绅的臭钱,老先生讷讷地说:我就是个挑粪工,用粪土培育你们鲜花啊。先生一生只做南开一件事。蒋介石敬重他,抗战最艰难时依然资助办学,败退台湾时留下飞机待他南渡。蒋介石临终前还向儿子蒋经国询问伯苓先生百年纪念会的筹备情况。后来,先生最后连南开的校门都进不了。那些愤青开始把粪桶泼向一生向善兴学的老人。

      梅贻琦:联大八年寒梅,清华一径新竹

      先生瘦得风骨、默得儒雅,至今回望西南联大的旗帜犹显妖娆。赴美后,他一直紧攥着“庚子赔款”的钱袋子,甘于自我拮据。实际上,即便当年执掌西南联大,太太为了补贴家用也要做饼去卖。1955年,梅贻琦回到台湾新竹筹措清华大学复校,上面催着要快要大,但他坚持先从研究所一步步办起,蒋介石也只能认同。许多年后,印证了先生是对的。今天的台湾清华,规模不及台大的一半,排名却在台大之前,更无须比照对岸硕大无比的胞校。

——引自《我看十大先生》(口述/邓康延,采访/丁晓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21:14 , Processed in 1.17923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