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30 12:4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故事2006-12-18
http://blog.cersp.com/36524/799173.aspx



    哲学家一生的标志就是他的那些著作吗?在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后面,列上一长串的书名,这种著作等身的荣耀,确实是令人羡慕的。为了思想,哲学家们终生无悔,追随者们不懈求知。我想,哲学家自己的个人经历、生活故事、写作背景及哲学家之间的故事,也是他们思想的一部分,了解这些,有助于理解贯穿于那些著作之中的基本思想方式。

    通过对两本分别介绍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书进行对比(《胡塞尔》、《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我把两条时间线索统一到一条线上来,两个人终于面对面了。他们在我面前成长、会面、结识、工作、闹矛盾,直至一一死去。我仿佛看了一场长长的电影,两位大哲人平凡与不凡之处,都深深地感动着我。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了,世界为之瞩目。同年,一个将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孩子的眼睛也欣欣然张开了。但是,《物种起源》出版这种大事,跟他扯不上一点关系,在这孩子上学的前些年里,没有一个人看出,他会有什么出息。我所指的,不是美国那位杜威,虽然他也是在这一年出生的孩子,我说的,是在当时的奥匈帝国的迈林地区的普罗斯尼茨(今天捷克共和国东部的普罗斯泰邀夫)小镇上的一户平常人家的孩子——胡塞尔。

    这是一个犹太家庭,胡塞尔一家祖祖辈辈都生活于此,做着小生意,过着平静的日子。小胡塞尔像匹强壮的小马,经常与小伙伴们奔跑、嬉闹,他喜欢做的一个游戏是,梦幻般地追逐阳光照射下的烟雾。在中小学阶段,这匹小马一到课堂上就变成小瞌睡虫了,总是睡眼惺忪地打着哈欠。除了阅读广泛并在数学方面表现出一些天才之外,他并不突出,只是,在外人看来,比较怪异,比如他十三岁的时候开始考虑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并时常仰望苍穹,坚定地以天文学作为自己的志向。中学毕业前夕,马上就要“高考”了,老师们对他的成绩直摇头,这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跟现在的本科生一样,补!起早贪黑,突击补习,竟然还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即使是这样,校长对于他的评价是:我们学校最差的学生。这个校长日后再见到胡塞尔不知是不是要做出挖眼珠的动作。

    1876年,17岁的胡塞尔成为德国莱比锡大学的一名大学生,他选修的课程是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哲学入门课。进入大学,如鱼得水,他展开了更加广泛的阅读。并经同学介绍读了一些哲学著作。按说他的大学生活过得还是可以的,并且在此期间,还订了婚,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在当时估计是正常的。但在这所学校两年之后,他主动注销了莱比锡大学的学籍,转入柏林大学继续学习,跟随声名卓著的数学家克罗内克和维尔斯特拉斯研究数学。

    学习了三年之后,他又注销了学籍,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并以其论变分理论的论文获得数学博士学位。这样看来,当时的大学生在学业上比我们自由。不过,有一点让现在的男大学生庆幸的是,当时的男大学生也必须服兵役,在1883-1884年,胡塞尔去应国家号召去服兵役,但这是一位刻苦的小兵,期间仍坚持读书。终于在兵役期满后再度回到维也纳大学,这次是跟随布伦塔诺学习哲学。

    布伦塔诺是一位学识渊博、思想深刻的哲学家,并凭着个人魅力,在年轻人当中很有威望。胡塞尔也被其深深地吸引了。布伦塔诺教授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以纯粹事实为根据的作风,他处理疑难问题的方式,他对各种可能的论据的细致而辨证的考虑,他对各种歧义的辨认,他把所有哲学概念都归结到它们在直观中的原初源泉中去的作法等等,所有这一切,都使年轻的胡塞尔对他充满了钦佩和信任。当时,胡塞尔正面临着痛苦的抉择,他的学术之路,是走向数学还是哲学呢?一个是小时候的理想,一个又越来越感兴趣。而正是这位布伦塔诺教授,以自己的思想及个人魅力,给了胡塞尔信念与勇气,使这个年轻人坚定下来,选择哲学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由这一点可知,精神的导师在一个年轻人成长的道路上是如此重要,导师指引的不只是学生,也是这一学科的未来。

    实际上,胡塞尔与布伦塔诺之间的关系已不仅仅局限于学术方面,他们之间已形成真诚的友谊和令人敬慕的师徒关系。在这位天才的著名哲学家面前,胡塞尔感到自己像一个面带羞色的新手,充满感激与尊敬。但是,在他所创立的现象学方法与布伦塔诺的哲学思想越走越远的时候,胡塞尔非常沮丧,也很无奈。

    1886年10月,布伦塔诺把胡塞尔推荐给在哈雷大学任教的学术朋友,希望胡塞尔能够在哈雷大学获得任教资格。布伦塔诺的推荐信是这样写的:“请允许我把一个年轻人推荐给您。胡塞尔博士,数学家,这几年一直是我的哲学课的热情听讲者。他今年冬天要到哈雷去。他盼望能够听您的课,并同您交往。他正在写一篇关于连续性问题的论文。我还没有看到这篇文章,但看到了他十分勤奋的努力。他想拿这篇文章申请在大学进行哲学教学的资格,并想在哈雷实现这个愿望。我自己相信,这样作,比在维也纳要好一些。我认为,他正直诚实,并且能够比大多数年轻人更严格地对待工作。”言辞之中,可见师之大度,生之卓越,以及师生情之深。

    经过论文答辩,胡塞尔取得了任教的资格,在哈雷大学一教,就是14年,从28岁到42岁,风华正茂的时光奉献在这里。在最初的岁月里,胡塞尔主要致力于研究数学哲学问题,并在1891年取得第一项重要成果——出版《算术哲学》一书,献给自己的导师布伦塔诺。

    就是在胡塞尔刚刚从事大学教学工作的这段时间,在同一国度的一个小镇上,一个天主教家庭里,出生了另一个孩子,马丁·海德格尔。“马丁”是小镇上一座教堂的名字,也是这个小镇的生活韵律,海德格尔与这座教堂以及教堂的钟声有着说不清的缘分。

    这个比胡塞尔小了整整三十岁的孩子,自小就学习优异,虽然家境不宽裕,却依靠奖学金而完成了基础教育。海德格尔即使生在现代,也一定是老师喜欢的学生,不仅天资聪颖,表现杰出,而且有着比较正统的理想,他是一个沉静的孩子,有志于神父事业。这在当时,比起胡塞尔当初想从事的天文学或是后来从事的哲学,是父辈与社会上看来更为正道的方向。就好比如今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金融,而不是考古。

    然而,海德格尔最终也没能继续他的神父梦,在遇到了布伦塔诺的论文、荷尔德林的诗、狄尔泰与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以及胡塞尔的现象学,如此之多的大思想家的思想熏陶之后,这位心思细腻、充满灵性的年轻人终于无法抵挡哲学之魅,他内心中的哲思被唤醒,也坚定地走上了这条将与胡塞尔发生联系的道路。

    1909年,20岁的海德格尔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弗莱堡大学读神学。这个大学新生在入学不久便听说,在哈雷大学有位名教授叫布伦塔诺,这位名教授有位高足叫胡塞尔,这位高足有本书叫《逻辑研究》,于是,立即去图书馆借来该书,带着自己对存在问题的疑问寻找答案。虽然跟如今的很多研究生一样,这位青年也读不太懂这本书,不过,此书在以后的许多年间一直吸引着它。终于在四个学期以后,海德格尔决定了放弃神学,投身哲学。这位优秀的学生广泛研读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并发表了一篇关于实在问题的文章和几篇书评。

    而此时,胡塞尔已调往哥廷根大学教学。从1901至1916年的15年,是胡塞尔在此创立其现象学,并使它达到顶峰的关键时期。他与多位主流哲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保持着友好的学术联系。胡塞尔也成了名教授,通过他的学生,这位不惑之年的教授名扬德国乃至全世界。海德格尔当然是知道他的,心向往之,然由于囊中羞涩,无法转学去往哥廷根。

    在这些年代里,胡塞尔继续做着他的研究,出版了几本书,许多学生聚集在他的周围。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在1914年,全世界人民都饱受战争之苦,胡塞尔与海德格尔也都无法避免。胡塞尔的两个最聪明的学生以及自己的长子都因为战争而丢掉了生命,这对胡塞尔的打击与折磨是常人难以承受的。海德格尔也应召入伍,但因病退出,便在一家邮局工作,以充兵役。那样一段天灾人祸,致使人心惶惶,不过,两位大哲学家以其惊人的毅力,坚持不渝,冥冥之中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着。

    在1916年,胡塞尔被任命为弗莱堡大学新康德主义哲学家里克特的继任者。而就在同年,海德格尔以一篇名为《邓·司各脱的范畴和意义学说》的论文取得了弗莱堡大学的讲师资格。弗莱堡大学风景如画,具有悠久的学术传统,两位有着共同志趣的新人同时进入这所大学,成为同事,并开始建立那种既像师生又像朋友一般的亲密关系。并于两年后,即1918年,海德格尔成为了胡塞尔的正式助手。胡塞尔在海德格尔的身上看到了现象学传统的继续,所以,后来允许海德格尔使用他的全部手稿,并委托海德格尔出版《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甚至到自己快要退休的时候,铺平了海德格尔作为其作为继承者获得教授资格的道路。然而,胡塞尔后来也认识到了,作为哲学家,在一些基本的重要哲学观点上,他们二人的见解大相径庭。这是后话。

    最初在弗莱堡大学共同研究的日子是平静的。胡塞尔为学生们讲课、做报告、撰文、出版专著,并度过了自己的六十大寿,赢得了声名与尊敬。三十出头的海德格尔作为助手,也开设了一系列的现象学课程,在胡塞尔的指导下,一点点地成熟着。

    1922年,海德格尔以一篇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手稿而被马堡大学聘为副教授,这篇手稿中的思想创新力在于他的解释学化了的现象学观。1923年8月,他正式开始在马堡大学任教,并跟自己的老师胡塞尔一样地成功。同年,他开始正式撰写《存在与时间》一书,多年来的思想探究在这时汇成了一条越来越鲜明的思路,此时得以自由展现。到1927年2月,《存在与时间》全文出版,并在短期内就获得了巨大的国际影响,成为本世纪不多的几本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

    于是,在第二年,即1928年,胡塞尔已69岁高龄,虽然思想还在活跃,毕竟体力不济,他要退休了。已取得成就的海德格尔从马堡赶回,正式接替胡塞尔任弗莱堡大学的哲学讲座教授。而此时,两位哲学家在专业关系上已经出现裂纹。

    胡塞尔曾认真地阅读了海德格尔的著作《存在与时间》,然而他对之深感失望。后来在海德格尔写作《什么是形而上学?》时,胡塞尔对海德格尔的反对意见完全公开了。尽管他认为海德格尔的哲学是深刻的,并且在某些方面是天才的,但是,这是“一种天才的非科学的哲学”,胡塞尔认为海德格尔把他的哲学建立在了对现象学的粗浅的误解之上,而且正是胡塞尔竭力反对和在他全部学术生涯中与之斗争的哲学:没有根据的陈述,因而是不严格的哲学。他在海德格尔的思想中,看到了危险的、可能损害科学心灵的敏锐感觉的相对主义和实用主义,看到了某种纯粹的意识形态,这是与科学的哲学不可同日而语的。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伤害了这位老人的心。胡塞尔想起自己曾在1906年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一直在经受着强烈的缺乏明晰性和不断徘徊的怀疑的折磨……只有一种需要吸引着我:我必须记得明晰性,否则我便不能生存;除非我相信我能获得明晰性,否则我便不能承受生命。”自从走上哲学之路,对于他来说,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的明晰性,是他毕生的追求,甚至是生命之寄托。而他好像是在孤军奋战,可是,他已经不再年轻力壮了……

    1929年4月8日,胡塞尔70岁诞辰庆祝会上,海德格尔作了祝贺讲演,胡塞尔给予了热情的答词。他说:“我有从事哲学的需要;否则,我便不能活在这个世界上。”他是怀着一种担忧来说这话的,不是谴责哲学,也并非谴责时代,而是要担起一种责任,这像是使命一般,使他不得不为之不断探索。胡塞尔一直计划撰写一部系统的现象学哲学一般性引论,但是,写如此一个鸿篇巨制实在不易,需要各方面的条件允许,所以一直未能如愿。但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仍全力以赴致力于准备《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等书。

    也是在1929年,海德格尔出版了《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更准确地说明了自己的学说的位置和含义,希望能够消除人们对《存在与时间》的部分误解。三十年代初,以“真理的本性”为标志,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生着“转向”。转向之后,他关心的问题和所用的术语都有较大的改变,但并没有放弃前期的基本思路和立场。

    两位哲学家这段时间虽然联系不太多,海德格尔偶尔致函问候自己的老师,但是,二人都在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追求自己的哲学之路。在1932年7月9日,胡塞尔被“法兰西伦理学政治科学院”授予荣誉院士称号,成为一战后第一个被该科学院授予荣誉的德国人。

    然而厄运再次降临。1933年底,希特勒和纳粹党上台了,国家气氛顿时变得紧张。海德格尔被牵涉进这场政治纠葛中。一开始海德格尔表现得相当积极,或许是希望借此潮流一展自己“匡时济世”的抱负,但旋即失望退出。海德格尔曾短时期当过国家社会主义革命者,并出任弗莱堡大学校长,为期十个月,后辞职并继续从事教学。帮助他从政治黑幕中解放出来的也是他的哲学。他当时的所作所为对他是一种教训。从此以后,趋向于权力的意志对精神的诱惑性问题也被包括到他思考的范围之内。海德格尔的哲学之路始于对果断的思考,经过关于伟大历史时刻的形而上学,最后达到了泰然处之和对世界体贴关怀的思想。

    而希特勒法西斯的上台,胡塞尔的处境更加艰难,他是犹太人,并不因为他大学教授的身份而能幸免。7月20日,卡尔斯卢厄的教育部作出了停止胡塞尔的休假的决定。他减少了各种活动,躲在一个小地方专心做自己的研究写作,以免去不必要的麻烦。而有些麻烦是躲也躲不掉的,1936年1月,德国政府由于胡塞尔的犹太血统而收回其教师资格证书,后又强令他退出由李伯尔特在贝尔格莱德建立的一个哲学组织。面对此种逆境,海德格尔建议胡塞尔逃离德国。于是胡塞尔搬了一次家,找了一个相对安静一些的地方。

    除了政府的麻烦之外,他的生活其实是安静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冷清。虽然晚年的胡塞尔获得了很多学术荣誉,但是由于当局对他实行种族歧视,冒着被迫害的危险来拜访他的人寥寥无几,比起当年家中熙熙攘攘地来往请教的学生来说,是多么地冷清和寂寥。这对于一个身体不好的老人来说,是多么地无奈,他抽烟更多了,这也导致他的身体日益衰弱。阿尔弗雷德·舒茨是那个时候为数不多的几个拜访者中来的比较多的学生,不知道这个时候海德格尔是怎样的,资料上没有找到他的名字,或许,他也处于困境,或许,他在忙着解析哲学史上的重要学说。

    1938年,最后的日子还是到来了。胡塞尔开始神志不清,他很虚弱,说一句话都变得艰难。但是,可以看出,他的精神生命还十分坚强,他对照料他的护士说:“生与死是我的哲学的最后追求。我作为哲学家活了一辈子,我想作为哲学家死去。”1938年4月27日凌晨5时45分,胡塞尔在弗莱堡家中去世,享年79岁。胡塞尔被葬在弗莱堡,他在这里永远安息了,作为一个永远的哲学家。

    走了,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只剩下海德格尔一个人,他过的也不好。1945年,法国占领当局,开始了一场反纳粹行动。由于1933年那段历史问题,海德格尔被列为审查对象,房子被没收,本人则被勒令停止一切公开教学,还时常被唤去回答问题。

    1946年春天,处于被审查状态、并因此而深感苦恼的海德格尔在弗莱堡市中心的木材市场与中国学者萧师毅相遇,由此引起了他们当年夏天在一所小屋里共同翻译老子《道德经》的重要经历。

    那是一所处于海拔1150千米之上的小屋,位于弗莱堡以南二十五公里处,这里一直是海德格尔的世外桃源,休假和思考之所。海德格尔的短文《我为什么要留在此地?》(1934年3月7日)这样描述这所小屋:“它有一块长七米、宽六米的平面面积,低垂的房顶覆盖着三个房间:兼作客厅的厨房、卧房和书房。再往上,是草地和牧场,一直延伸到黑暗的、长着古老高大的枞树的森林边。一切之上,是清彻的夏日天空。在它灿烂的境域中,两只山鹰缓缓盘旋。”

    这是跟童年记忆中那条田野小径一样清雅的景色,赶着牛羊的牧人、拾柴的山里孩子,露出无邪的笑脸,向这位大哲学家招手致意。自然天地的质朴浸入他的血脉,使他的精神生命在这里最饱满地舒展。他徜徉于其中,深深地陶醉了。五十年代以后,海德格尔的生活中没有多少外在事件了,只有思想之火跳跃在这山林中。

    在讲授亚里士多德的某堂课上,海德格尔曾用十分简练的话作为开场白:“他诞生、工作而后死去。”海德格尔希望后人也能这样谈论他自己,因为他的最大的梦想就是,为哲学生活,直至消失在自己的哲学之中。跟他的老师胡塞尔一样的人。他们都做到了。1975年5月26日,海德格尔在他幽静的家乡去世,享年87岁。圣马丁教堂的钟声长久地敲响,回荡在德国上空,为这位无边界的人类思想家送行。

    他们诞生、工作,而后死去。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


参考文献:

[1][美]维克多·维拉德-梅欧著,杨富斌译,胡塞尔,中华书局,2002。

[2]张祥龙著,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三联书店,1996。

[3]李鹏程著,胡塞尔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0 18:25 , Processed in 0.0892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