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成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30 21:0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成立
2007年8月8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和南京大学共建“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领导、南京大学校领导及双方的其他代表出席了签字仪式。仪式由教育部语信司副司长王铁琨主持,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周宪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

根据协议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将由教育部语信司和南京大学共建共管,教育部下拨启动经费20万元,南京大学给予相应的配套启动经费。中心将服务于国家语言工作目标,深入开展国家语言政策、语言规划理论、以及国际语言战略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完成相关的科研项目。签字仪式上,校长助理周宪代表南京大学对教育部语信司在南京大学设立“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表示感谢,并表示南京大学将在协议的基础上,配合语信司,在资金投入、办公场所、人员配置等方面保证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并希望中心很好地为国家目标服务,加强国际间学术交流,发展出强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团队。

李宇明司长在讲话中指出,语言战略是国家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大国都在制订自己的语言战略,以利用语言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社会语言的矛盾突出,外语战略也需要调整。因此,我们的工作与国家和世界的形势,与构建和谐的语言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成立“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是在做一件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希望中心具备国家意识和文化使命感。李司长要求中心把国内外的语言现状分析好,提出战略与对策,积累丰富的科研成果与资料数据,构建相关的教育体系,发展学科。李司长进一步指出,中心的科学研究工作要实现多学科交叉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要对相关学科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能够代表国家来组织相关的科研工作。

“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徐大明在签字仪式上发言,报告了中心的筹备情况和已经开展的研究工作,对发展中心的事业提出了规划并表示了决心。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徐兴无、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处长陈敏等出席了会议。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21:09:12 | 只看该作者
陆俭明:汉语与世界 2008-12-8  
女士们、先生们,同学们:
  今天我的演讲是樱美林大学给出的题,叫"汉语与世界"。这是命题作文。这个题目很大,今天我只能谈些自己的认识与体会,算是一份答卷。能得多少分?由大家来评判。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首先要说这样一层意思,那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做一个文化人。文化人,顾名思义,就是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在当前,强调这一点,我觉得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什么这样说?我们知道,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时代。这个时代特征决定了,在21世纪,知识将作为一种无形的经济成为信息时代经济的主要特征。当今已经显示,今后将进一步显示,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竞争,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都将具体化为知识,特别是高科技知识的竞争。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个人的发展潜力,其根本依据将是整体的科技水平,教育水平与教育质量,人的素养,人的知识结构,企业和机关的管理机制与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等等。
  而在当今时代真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人,要具有两个必备的条件,一个条件是要有较高的母语水平和较好的母语素养,另一个条件是要学习、掌握一种或两种别的国家、别的民族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人,才能使自己不断接受高素养的教育,包括文化教育、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
  在具备较高的母语水平和较好的母语素养之外,为什么还必须学习、掌握另一种或两种别的国家、别的民族的语言呢?我们知道,语言是沟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无形的桥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要进行交流,就必须通过语言这座桥梁。对每个个人来说,学习掌握一种或两种外语,就等于给自己装上了翅膀,可以飞得高看得远。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信息高速公路已经通向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进入千家万户,国际交通也越来越便捷,因此大家都说现在的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成了地球村了。现在,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但是彼此交往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障碍,那就是语言不通。因此,在当今时代,学习和掌握好外语,这对一个年轻人来说,那太重要了。我们注意到,在全球迎接21世纪的前夕,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曾在一次演说中说了那么一句话:21世纪的每个年轻人,必须掌握三种语言,除了母语之外,必须学习、掌握两种外语,这样才能适应21世纪时代的需要。安南先生的话是正确的,有前瞻性的。在座的后生,在座的同学们,就都是属于21世纪的年轻人,就都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可见,学好外语,对年轻人来说,那是时代对他们的要求,也是国家对他们的要求,也是自己生存的需要。
  现在回过头来说汉语,就是你们所说的中国语。据我所知,现在越来越多的日本学生和部分日本成年人选择学习中国语。我觉得,这应该说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知道,中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提出并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政策以来,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中国经济开始复苏,而随着中国进入WTO和"申奥"成功,以及上海申请世博会成功,特别是在经历了上个世纪90年代亚洲两次大的金融风暴之后,中国经济更是飞速发展,每年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8 %左右。这为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开始为世人刮目相看。
  大家知道,中国历来是一个和平的国家。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张骞就作为友好使者出使西域,也就是现在的中亚细亚;后来唐代又有僧人玄奘去西天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取经;明代郑和更是七次下西洋,远及非洲一些国家。去年是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张骞、玄奘、郑和都是友好使者。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强大的国家,但是中国的使者前往各国带去的是中国的商品,中国的文化和友好的种子,带回的是各国的商品、各国的文化和友好的情谊。他们都是真正的友好使者。我们都应该向他们学习,都应该做这样的友好使者。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人民,新中国历届领导人一再向世界宣布,"中国决不称霸,现在不会,将来不会,永远不会称霸"。中国有广阔的市场,有庞大的廉价劳动力,而且社会稳定。中国这一环境,为国外企业家、投资家提供了最理想的投资场所。现在的客观现实已经是,不管你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要发展本国、本地区的经济,为了自身的利益,都得跟中国打交道,都要跟中国做生意。跟中国打交道,做生意,只要遵守国际经济游戏规则,都能达到"双赢"的目的,互相得利。而要跟中国打交道,要跟中国做生意,世界各国都深感存在着一个困难,那就是语言上有障碍。所以,现在中国的年轻人都很重视外语的学习,大家学习英语、日语、德语、法语、韩语等,而各个国家都急需大批会说中国语、懂得中国文化的人才。这样,现在各国有识青年纷纷学习汉语。我们看到,进入21世纪后,"学习汉语热"在世界许多国家不断升温,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达3000万。这里不妨介绍些情况:
  据报纸报道,在美国,大学委员会原先估计全美国大概有300所左右的中学要开设中文课,但一调查发现,有2347所中学要求开设中文课。此外,美国教育部已经决定,中文列入AP课程,而且将于2007年开考。
  在法国,2004年由国家教育部出面举办全国中文教学研讨会,我有幸应邀出席了那次探讨会。由国家教育部出面举办全国性的中文教学研讨会,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据法国教育部官员在会上介绍,从2003年到2004年,学习中文的人的增长率为38 %多,而其他语言的增长率只有2-3%,有的语言甚至是负增长。2004年,法国总统希拉克有一次还说了那么一句话:我们的年轻人选学中文,将是一种最佳的选择。这都说明,在法国,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民间和政府的重视。
  在我们的近邻韩国,到处都是教授汉语的语言学院,HSK证书成了韩国年轻人成功应聘的重要的必备文件。
  日本的情况,大家最清楚,不用我多说。
  在泰国,教育部要求各中小学都要开设华语课。
  新加坡历来分英校和华校,英校过去是不开设中文课的。前年政府教育部宣布,要求英校也要推行双语政策,要对在英校就读的华族学生开设华语课程。
  在印尼、菲列宾、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学习华语的人数也是直线上升。
  以上说的是海外情况。现在看看外国学生到中国学习的情况。这几年来学习人数也是直线上升。请看:
        留学生总数  专门学中国语的留学生
  2000年    5万多      3万多人
  2001年    6万多      4万多人
  2002年    8万多      5万多人
  2003年    9万多      7万多人
  2004年    11万多      9万多人
  2005年    13万多      10万多人

  在以往,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国际形势和各种条件的限制,除少数国家外,多数国家要学习中文的学生不能在本国国内学习,得到中国来学;而我们也难以走出国门在海外讲授汉语。在那样的年代里,我们基本上是将外国学生招进来,在中国境内向他们教授汉语。"对外汉语教学"的名称由此得来。从道理上来说,学习外语,主要应先在本国国内进行学习,打好基础。然后根据需要到目的语国家进行深造。因此,过去那种"招进来"进行汉语教育的情况,这应该说不是一种正常的状况。
  去年七月,中国在北京举行首届世界汉语大会。这届大会,当时成了世界各国媒体报道的热点。而这一届大会也成了我国汉语教学的转折点、分水岭--开始变"招进来"为"走出去"。在这方面我们国家的有关部门,特别是中国教育部国家汉办给以了大力的支持。譬如说,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向海外派遣从事汉语教育的志愿者,启动以推动世界汉语教学为目的的"汉语桥工程",这些都是积极开展世界汉语教学的重要举措。
  总之,中国人要走向世界,世界各国的朋友们要走出国门进到中国,而汉语就成了互相沟通的桥梁。汉语跟世界已息息相关。
  当然,汉语目前在世界上还是一个弱势语言,但是她正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注目,受到各国年轻人的亲睐,正逐渐成为热选的外语。现在,在越来越多的外国青年和外国朋友眼里,中国充满了巨大的商机,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又拥有神秘古老的文化;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学好汉语。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学好汉语,就意味着掌握了与世界五分之一人口交流的机会,就意味着能进入中国的文化宝库,也就意味着拿到了进入拥有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的钥匙。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特别是年轻人。他们学习的目的也逐渐趋于实际,那就是为了了解中国文化,为了了解当今中国,为了能取得一份直接或间接跟中国有关的、不错的工作。他们日后,或在本国国内工作,或被派往中国工作,或自己到中国找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汉语与世界无疑也越来越贴近了。
  前面说了,现在越来越多的日本学生和部分日本成年人选择学习中国语。我觉得,这应该说是一种正确的选择,而且可以说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应该看到,现在在日本,精通中国语的人才不是多了,而是还很不够,与实际需求有不小的距离。大家选择学习中国语,这无疑就增加了自己日后的就业机会。
  日本是中国的一衣带水的近邻,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中日两国人民有相同的肤色,有相近的文化。在漫长的中日两国关系史上,虽曾发生过一些令两国人民都不愉快的事,但是友好相处始终是主流。历史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必须正视,但历史是前人写下的,我们更要向前看。中日两国人民都渴望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永远是友好的邻邦。中日两国人民心里都很清楚,两国只有友好相处,才能互利,才能双赢;彼此才不会受到损伤。友好相处将永远成为主流,这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坚定信念。在座各位,或是从事教授中国语的老师,或是从事日中友好事业的热心人士,更多的是学习中国语的学生,大家选择教授或学习中国语,这不只为了自身的工作,更在于肩负起了构建中日两国、中日两国人民友谊大桥的重任。这是一个光荣的使命。我作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现任会长,向大家致敬!
  语言,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有声语言,也就是口语。这是语言最基本的表现方式。所有人类语言都是有声语言。一是书面语,这是用文字记录的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加工的一种语言形式。大家都知道,口语,也就是有声语言,有它的局限性,那就是要受到时间、空间两方面的局限。文字的创造与使用,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巨大标志。人类文化、各民族的文化的保存与传承,有各种形式与手段,如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但最重要的是语言,特别是书面语言。书面语,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与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的主要载体。了解这一点很重要。这就告诉我们,学习外语,既要学习、掌握好口语,更要学习、掌握好书面语。拿学中国语来说,如果只是学习掌握口语,不学书面语,那将使自己成为一个能看中国书报的哑巴;而如果只学口语,不学习掌握汉语书面语,那将使自己成为一个能说中国话的文盲。我们又学中国语的口语,又学中国语的书面语,那就使自己既能跟中国人自由地交谈,又能大量阅读中国文献资料,这就能方便地了解中国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情况。这样也才能真正使你成为一个中国通,一个汉学家。
  学习中国语,对日本学生来说,相对于西方学生来说,要容易一些,因为没有"过汉字关"这个问题。但毕竟是学习一种外语,真要学好也并不那么容易。那么怎么才能很快地学好中国语呢?有什么诀窍没有呢?诀窍有,那就是要牢记三句话:
  第一句话,要"勤"字当头。学语言,是口耳之学。中国有句俗话,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意思就是说要"勤练"。只有勤练,才能不忘;只有勤练,才能巩固;只有勤练,才能很快学好。具体说,学习中国语,就是要勤听,勤写,勤记,勤思考。
  第二句话,要锲而不舍,意思是说要坚持。在学习过程中,无论在发音上、在词义的理解与掌握上,在语法学习与运用上,在说话写作上,肯定会遇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与问题。如果你们遇到、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与问题,一定要坚持。在求知的问题上,贵在坚持。
  第三句话,"脸皮要厚"。我们在生活上不能脸皮厚;但在求知上,特别是在外语学习上,一定要脸皮厚。中国语学习也不例外。所谓脸皮厚,是说一定要大胆开口,大胆说话,不要怕说错,不要考虑别人会不会笑话你。我们建立孔子学院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学习、弘扬孔子的教学思想。大家知道,孔子不是姓孔名子,孔子的姓名是孔丘,"孔子"是当时大家对他的尊称。后来大家更尊称他为"孔圣人"。就是那位孔圣人,在《论语》里记载,他去大庙要"每事问",并认为这是符合"礼"的;他提倡"不耻下问",而且他身体力行。孔圣人尚且要不耻下问,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更要"不耻下问"。这里重要的你要记住:第一,老师决不会笑话你,更不会责怪你多问;第二,万一有人笑话你,那是笑话你的人不对,是笑话你的人的错,不是你的错。
  上面这三句话,也可以说是学好中国语的秘诀或者说诀窍。如果你们能按照这三句话去做,准保学中国语会学得很好,会说得很好,会写得很好。
  就谈到这里,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祝大家成功!谢谢大家。
最  后,刚才石川忠久先生演讲结束以后,朗诵了他为庆祝樱美林大学孔子学院的创建而写的一首七绝。我不怕献丑,来和一首。题目就叫"和石川忠久诗",我朗诵一下:
    阳春三月入东瀛
    待放樱花情结深
    孔子先师人敬重
    谆谆教诲共同心

附:石川忠久诗:
  泗洙分水入樱林
  烂漫花开喜愈深
  今识成仁先圣义
  朝阳门外老师心
      --庆贺樱美林孔子学院创设
            丙午春月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21:13:33 | 只看该作者
李宇明:中国的话语权问题


  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参加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也感谢四川大学为会议所作的精心准备。我今天不是讲话,只是个学术发言,从学术的角度谈谈中国的国际话语权问题。

  刚才宣读的几封贺信,都谈及中国走向世界的问题,具有学术远见。是的,今天讨论学术,必须考虑中国走向世界这个大背景。一个国家走向世界,一个国家发展强大,重要的是在国际各领域都要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当前,中国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但是还不大,有话语权的领域还比较少。例如在科技领域,汉语不能作为世界一些主要会议的用语,中国学者必须用其它语言来阐发自己的学术观点。话语权的获取受制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等诸多因素,但语言文字也会起很重要作用。中国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应该考虑怎样通过语言规划、学术研究来促成中国在世界领域的话语权。

  五十年前,中国开了两个重要的语言规划会议:1955年10月15日至23日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同月25日至31日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这两个会议的成果,最后都形成了国家语言规划的文件,即1956年1月国务院批准的《汉字简化方案》,2月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这两个会议、两个文件,奠定了现代汉语、现行汉字的规范的基础,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年和明年,分别是这两个会议召开和两个文件发布50周年,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准备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并籍此对我国五十年来的语言文字工作进行理论总结,对未来语言文字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在总结五十年和规划今后语言文字工作时,必须考虑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问题,这也是我想讲这个话题的原因之一。

一 中国的外语战略

  从语言规划方面考虑中国的话语权,首先要研究中国的外语战略。打开网页,翻开报纸,不断看到关于母语和外语关系的论辩,这些论辩形成了中国语言生活的一个热点。

1.1投入多产出少

  百余年来,我国都非常重视外语教育。近些年来更加认识到外语的重要性,相继出台了许多政策以鼓励外语教育。我国的外语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之一是投入多产出少。现今中国的家庭投资,相当部分在教育上。再深究起来,这些投到教育的资金主要用在哪些方面了呢?相当一部分是在外语上。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学外语,购置大量外语学习的书籍与器材;各级各类学校都在争相推进外语学习,“外汉双语教学”似乎成了奋斗目标。但是外语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
外语并非人人都能学好,“全民学外语”的观念不符合语言学习理论。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在语言学习上,有人是天才,有人则愚钝,用一个外语水平标准要求所有的人,不科学。当然,也不能指望所有的人都能通过外语来了解外国,必须重视翻译工作,起码得把世界上一流、二流的精神产品及时翻译过来。
语言学习不是为考试,而是为培养语言能力,培养学习者口语和书面语的交往能力。语言能力不是仅在课堂上就能教出来的,而是要在语言环境中“用”出来。我国有极大的外语学习需求,有庞大的外语教育活动,国家、家庭、学习者为外语学习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却没有与之相称的外语使用场合,没有形成合适的外语应用环境。学习是从书本到书本,学习的动力是应试,应对升学考试、晋职考试、出国考试等等。即使外语学得倍棒,多数人除了出国之外,并无大用场。创造适合现代中国的外语生活,是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且可以使外语教育投入得到回报,利于扩大国家的世界影响。

1.2外语语种单调

  外语教育的语种过于单调,绝大多数人学习的都是英语。很显然,世界不只一种或几种语言,中国走向世界也不只是跟一种或几种语言的国家打交道,单调的外语语种教育显然不适合开放的国家需求。
过去学习外语,目的主要是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等,而今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外语学习、外语教育应有些新目标。比如:通过外语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向旅居中国的外国侨民提供语言服务;为在中国召开的国际大会提供语言服务等等。这要求外语教育的语种要丰富多彩,切合实际。应提倡对英语之外的其他语种的学习。当然,世界语种数千,不可能也没必要种种都学,应遴选出鼓励学习的主要外语语种目录。制定主要外语语种目录,应从三个方面考虑:

1)国际语言生活中比较重要的语种;

2)近期内我国需要提供语言服务的语种;

3)与国家安全关系密切的语种。

1.3英语是什么

  英语是英美等国家的语言,同时也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普遍的语言,是中国乃至世界外语学习人数最多的语言。此时此刻,应当思考:今天的英语仅仅还是属于某几个国家某种文化吗?英语在未来有无可能成为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

  人类寻求共通语的努力已进行了千百年。千百年来,人类设计了许多人工语言,最有名的当属柴门霍夫创制的世界语。最近,一批德国学者还在致力发展类似于世界语的the KOD communication system。历史表明,人工语言要发展为世界通用语,相当困难。有专家认为,英语通过进一步的“国际化改造”,或能成为世界通用语。此言果若应验,我们就要认真考虑:

1)在我国语言生活中给英语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2)怎样积极参与英语的“国际化改造”;

3)除英国英语、美国英语之外,澳洲英语、印度英语已经是重要的英语变体,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英语变体;

4)有无可能把Chinese English(或称Chinglish)发展起来,并考虑怎样利用它往英语这一“国际语”中灌注本民族的成分,以使英语更便于表达中华文化。

  总而言之,如果没有外语,没有很好的外语教育,中国就不可能走向世界,就不可能较快争取到较大的国际话语权。目前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学外语,而是怎么学好外语、怎样看待外语、怎样制定外语战略的问题。

二 汉语的国际传播战略

  汉语走向世界,是我国政府、学者和人民大众都在思考、都在谈论的话题。国际社会的确开始敞开胸怀接纳汉语。有人把这叫“汉语热“,有人说汉语在国外还没那么热。不管热度如何,汉语正在大踏步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是不争之实。

2.1简体字与繁体字

  走向世界的汉语包括口语和书面语,汉字是记录汉语的工具,是汉语书面语的载体。但因历史原因汉字出现了简体和繁体之异,在海外华文教育中,在汉语的世界教学中,需要协调简繁关系,更需要协调用简体字教学者和用繁体字教学者之间的关系。

2.2 大华语

  在普通话大步走出国门之前,汉语方言已由华人带至世界各地,成为汉语走向世界的先遣队。世界各地的华人不仅使用方言,且在方言的基础上,在普通话的影响下,形成了超越方言的带有区域特色的华人共同语,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语。在汉语走向世界的征途中,需要协调普通话、台湾的“国语”、港澳的“社区语” 和海外的各种“华语”之间的关系。陆俭明、郭熙等先生近年来提出“大华语”的概念,很值得重视。华语,是以普通话为基础的现代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语。理解这一定义,并依此进行海内外各华语变体之间的沟通,对华文教育很有帮助。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方面有明确标准,这些标准是海外学习汉语者的学习目标,但在教育实践上应有弹性。比如,新加坡的华人语音不一定如北京人那么标准,香港同胞的普通话也不一定要达到内地播音员的水平。教学中怎样处理标准与弹性,怎样确定弹性的限度,都是一些新课题。

2.3 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在汉语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应引起足够重视。实事求是讲,外国人掌握汉字有相当大困难。只是汉族人在国内交流,仅有汉字也许就够了。如果要汉语走向世界,如果要汉语帮助国家走向世界,只有汉字恐怕不够。外国人学汉语,常需借助汉语拼音。想成为汉学家的外国人,当然应熟练掌握汉字;但是对于不同目的的汉语学习者,掌握汉字的水平可以不同;也许还有一些人,可以不识汉字,只使用汉语拼音,这就需要汉语拼音读物。我们现在还有汉语拼音读物吗?

  《汉语拼音方案》不是文字方案,但是方案的设计的确考虑到了文字的许多性能,如隔音符号、分词连写、大小写系统等,都超出了注音功能,带有文字的性质,这是前辈为汉语拼音留下的的广阔应用空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法律规定汉语拼音具有“拼写”与“注音”双重功能,可以 “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这是汉语拼音在必要时可以作为书面语载体的法律依据。

  汉语拼音作为注音工具,基本合适。从利玛窦设计拉丁化汉字到上世纪50年代,出现过千百种拼音方案或拼音文字方案,《汉语拼音方案》是在这千百种方案的基础上优选出来的。但是,汉语拼音如果拼写汉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比如分词连写(包括成语连写)的问题等。

  还要看到,汉语拼音有助于国际话语权的获取。中国的知识产权,比如我国科学家创造的术语,我国打造的各种品牌,用汉语拼音表达比用汉字表达更易进入拼音文字国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是使用拼音文字的。历史上曾有过将汉字改为拼音文字的主张,自切音字运动以来的百余年的实践表明,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汉字不大会被拼音所代替。但是,在中国走向世界、在汉语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切不应忽视汉语拼音的作用。从渊源上看,汉语拼音的出现受到西方拼音文字的影响,但它已经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现代汉语书面语的一种表达符号,是中国人自己的东西,就像阿拉伯数字一样。

三 汉语在虚拟世界的地位

  世界已经不只是一个现实世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那就是“虚拟世界”,由计算机网络构造而成的电子信息世界。现实世界的生活越来越依赖虚拟世界,虚拟世界也越来越深地介入现实世界。获取话语权,不仅是现实世界的话语权,也包括虚拟世界的话语权。

  虚拟世界对汉语提出了新问题。目前,计算机处理汉语的能力还较为低下,比如网络检索,一点鼠标就可能给你成百上千条信息,且不说其中有多少垃圾信息,即使都是相关信息,也只能浏览前面的若干条,无法毕读,人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网络安全仍然是大问题,目前尚无有效手段进行满意的网络过滤,计算机还缺乏语言智慧,或者说计算机汉语处理还没有真正开始,还处在文字处理阶段,顶多是字词处理阶段。机器自动分词还是一个关口,未登录词的识别也是难题。

  有人估计,到2005年底,用英语负载的信息大概占整个网络消息的50%弱一点,非英语负载的信息大概占50%强一点。不懂英语,将失去约50%的网络信息;只懂英语,仍然会失去约50%的网络信息。因此,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外语教育引起特别关注。汉语在互联网上发展非常快,已经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网络用语。因此,如果不懂汉语,也将失去很大一部分网络信息,更何况汉语在网络上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网络是由各种规范标准构成的,我们需要建立汉语网络的各种规范标准,需要建立网络中中华语言的各种标准,并努力争取这些规范标准的国际化。有人一听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就摇头,会问语言文字还需要规范标准吗?若在计算机出现之前提此疑问,倒可理解,但在迈入信息时代的门槛时再提这样的问题就与时不合。没有规范标准,包括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计算机网络怎么运行?比如,内地的汉字编码用GB,台湾的汉字编码用Big5,相互发送电子邮件往往出现乱码。外国的许多计算机字库中没有汉字,无法显示中文,懂中文的人在国外,常得用英语或汉语拼音与大陆人士交流。这说明建立汉字国际标准的重要性。

  促进汉语汉字的信息化,不能光靠计算机学家、信息学家,语言学家应负起历史使命。最近,人们不断议论语言学家在很多场合“缺席”或“失语”的问题,如近些年进行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改革,有人就说中国语言学家“缺席”了,“失语”了。母语教育关乎民族未来,语言学家本来责无旁贷。如果在计算机语言处理领域语言学家再失去发言权,那就更遗憾了。当然可以找出多种推卸责任的理由,如文科知识背景了、社科基金钱少了,同计算机界合作就像是当雇佣工人了什么的。但是作为一个学科,作为一代人,绝不能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

  语言研究手段必须与时俱进。今年11月12日-13日,国家语委在北京大学召开了“语言学研究手段现代化问题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都希望能够整合各种语言研究资源,为语言研究开发一系列软件,建立共建共享机制,促进语言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语言研究手段现代化了,又会推动语言文字的信息化,增强我们在虚拟世界的话语权。

四 余论

  话语权是个大话题,牵涉到方方面面,上面所谈的三个方面只是个引子。比方说,教育发展了,中国的学位对外国人有吸引力了,但是拿中国的学位需要对他们有中国语言方面的要求吗?科技发展了,但是科技论文不用汉文表达,产品广销四海,可是产品包装或是说明书上都是洋文,没有一个汉字,这算是有话语权了吗?

  话语权不是自然而来的,甚至不因国力强大、科技昌盛、教育发达就自然拥有。有许多国家,富得流油,可是在国际上并没有什么话语权。中华文化同西方文化很不一样,汉语汉字同西方的语言文字也很不一样,因此获取国际话语权的困难比西方许多国家都大。国际话语权的获取,需要有识之士的精心谋划,需要全民族的自觉意识。

  当然,我们也要学会关注人类共同发展的问题。不能站在中国看中国,或者是站在中国看世界,应该站在世界看中国。比如,全世界有那么多语言那么多文字,我们要不要了解了解、研究研究?世界上有的学问,我想我们都应该了解,都应该研究,都应该拥有。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我们都应关心!这才是真正的走向世界,才能获取国际的话语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20:46 , Processed in 0.11722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