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站务[34楼]:本站新版功能设计最终方案=定稿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06:44:30 | 只看该作者
越来越多的网站开始转型,从文字为主的页面设计,走向图片为主的设计风格。这种“新读图时代”的潮流,已经影响到一代人的阅读习惯,从PPT设计,Word文件设计,到网站设计,“图形传播”成为新的时代传播范式。
IBM诞生百年的纪念日,http://tech.sina.com.cn/z/IBM100/

乔布斯辞去苹果CEO,一个时代的落幕,http://tech.sina.com.cn/z/jobsresign/index.shtml



2011年中国云计算大会,http://www.ciecloud.org/2011/live.html


新读图时代:返校5贴士,http://dongxi.net/b10Ps/print

911十年,http://dongxi.net/zhuanti/911.html





大学生调查, http://dongxi.net/b08K6/print




社交媒体,http://dongxi.net/b05QS/print







3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08:50:42 | 只看该作者
个人传播与公众议题的兴起及其影响 - [Today1.0备份]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www.blogbus.com/today2100-logs/10700389.html




  摘 要:个人传播的兴起是互联网发展最显著的一个结果,公众议题的兴起又是网络个人传播发展的结果。公众议题突起于媒介议题之外,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也暗藏着互联网的解构力量,并对传统新闻媒介实现其社会功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强化和改进传统新闻宣传,应该积极探索使两者良性互动的策略。
  关键词:个人传播;公众议题;传统新闻传播;网络传播;互动
  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全球各主要国家狂飙猛进,并给人类日常生活带来了令人诧异的改变。网络已成为网民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CNNIC今年最新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现有上网用户总人数达7950万,其中70.9%的人经常在网上获取新闻信息。现在,已经没有人怀疑网络对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新闻实践构成了巨大挑战。据Editor&Publisher杂志的研究发现:约有三分之一的网络新闻读者对传统媒体失去兴趣。其中,电视收视人数已下降35%,无线广播听众下降25%,报纸订户下降18%。①这种以个人为主导的“电脑中介传播”已成为国际传播学界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可以将其视为个人传播时代正式到来的标志。
一、个人传播在网络社会中的兴起
  当今互联网在社会使用中日益显示出“网络个人化”和“个人网络化”的重要特征,这使它成为一种“新的公民社会”。作为“个人的媒介”,互联网本质上是一种由所有人对所有人进行的传播,它将人们引入现代个人通讯的梦想,即达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任何一种方式与全球的任何一个人连接”的目标。显然,从中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个人传播、小众传播在社会生活中的兴起。
  在早期传播学中,“受众”的内涵直接导源于社会学的“大众”概念,它是一个由所有阅听人构成的“集体”的集合。即使在现在,它仍然意味着非特定的、属性模糊的众人,也暗示了媒介的强大和受众的弱小。而在网上,受众不再是庞杂、冷漠的或一盘散沙式的存在,其内涵已分化为二,一是靠近心理学中的“个体”,二是靠近政治学中的“公民”、“公众”;换言之,它既是个性鲜明的单个网络用户,又是可以自发组织起来的权利意识强烈的公众。而在特定的网络社区,这些个人传播者在内在特征(精神活动和生活方式)的某一方面具有高度同质性。正如网络社区的倡导者、美国网络社会学家霍华德·莱茵歌德所言在网上,“话题就是地址”,即是说不同特征的个人在网上非常容易寻求到适合自己的传播空间。
  本文将个人传播定义为:以个人名义透过个人媒介及其专业通信软件所进行的信息传递的过程和行为。这类媒介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流行的新媒介,如BP机、手提电话、网络计算机、互联网等。本文仅论述个人传播在网络中的发展与影响。显而易见,从大众传播到个人传播,从集合性受众到分散性个人、公众或小众的加速变化,表明单个的人在社会信息交流中已获得空前的主体地位。
19世纪30年代以降,大众传媒不断傍依科技发展,并凭借现实制度日益巩固了其无上的传播权力,它提供主流意识形态的解释框架,对个人和社会有一种影响、组织和操纵的支配性力量。从客观上说,由于自身性质和媒介特点的限制,大众传媒不可能完全开放成公众的讲坛,它必然有选择地传播受众意见中那些与其观点和立场一致的、符合主流价值导向的信息。因此,受众享有的只能是极为有限的传媒接近权和话语权。
  基于个人的直接使用,互联网堪称人类迄今为止拥有的最具活力的复合型新媒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最为理想的。它使现代传播点对面的、单向的、集中的星形传播模式被取代为点对点的、多对多的、双向的、水平散布的网状模式。作为社会信息和意见的海洋,网络实现了由媒介“push”到个人“pull”的转变。在技术上,人人出版一份“我的日报”也是完全可能的。这种变化的意义是:一方面,传者与受者不再泾渭分明,传统上自上而下的不对等的传播关系、地位得到近乎实质的改变,即原来不得不被动选择的受众变成了自我授权的公众或个人;另一方面,这也强化了传播中个人的特质和需求的差异。所谓“在网上,我就是我”,张扬自由平等、主体精神和鼓励个人需求正是互联网的精神。一句话,网络用户通常是基于“使用与满足”的心理行为模式来主动寻求或生产、理解并传播所需的信息。
  可以看到,普通个人在网络传播中主体地位的激剧提升,使传统大众媒介承受着无情的“挤压”。这不仅表现在它在社会传播结构中的不二地位受到挑战,而且,新闻传播在理念和行为层面也将面临诸多新问题,大众传播的实际效能总体上有被消解的威胁。
二、个人传播凸现公众议题
  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两位新任的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和温家宝在视察时,分别对广州的一线医生和北京大学学生说自己在网上看到了大家的有关意见。两位领导人在不同场合提到网上言论,这表明党中央对网络舆论的高度关注,也标志着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媒介生态圈中的重要一员,并开始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本文所指的公众议题是指与传统媒介议题具有相对意义的、来自民间的或公众个人的议题。在传统社会中,尽管人人对周围环境都有自己关心的或视为重要的事情,但由于大众传媒的兴盛和大众话语的喧嚣,日常的人际传播和真正源于民间的话语总被隐匿在社会的后台。从传播控制来说,这一结果主要是大众传媒通过组织、设置自己的议题而实现的。
  1972年,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在一篇研究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影响的文章中提出“议题设置”假说。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能力,它通过新闻报道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来影响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①简言之,处在信息流上游的媒介议题具有公共或前台的性质,可以影响甚而支配社会公众的议题;通常,各类公众之间难有直接、经常沟通的机会,只能高度依赖传媒表达自己的意见、愿望和要求。
  而在网络传播中,个人传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网络社区中极度兴盛、张扬自我意识的人际信息来往。其间,人(网络用户)即媒介,人即意味着信息。用户也担当传统的受者角色,更日益显示其作为信息源、生产者与传播者的重要意义。每个人都可以将个人关心的话题(信息、言论或问题)置入社区,在第一时间得到各种新闻,内容无所不包。比如,克林顿绯闻案、我驻南使馆被炸、大韩航空公司空难、印尼排华暴乱事件等,都是由网民在第一时间在网上大量发布的。有些事件性新闻被公开后,还会在网络公众中得到迅速、广泛的扩散和议论。
  个人传播的繁盛必然带来现代公众议题的兴起。在网上,公众并非某个网站全部注册用户数量之和,其性质主要表现为一定网络社区的个人集合,而且任何类性质的公众或个人都可以构建自己的网络社区。在聊天频道、BBS、OICQ、新闻组、地下网站等各种网络人际社区,相同、相似的议题或某种认同正是聚集社区人口的重要纽带。没有共同兴趣的人不会集合在一个特定社区,而透过个人传播的信息绝对是个人最感兴趣的,正所谓在网上“我到处发现我自己”。所以,尽管都是陌生人,很多时候即使是网民个人的议题也可以成为网络公众议题。换句话说,各类公众之间和内部直接、多向的交互作用使各种事物或议题都能迅速地找到众多同盟者,当然也包括反对者。2003年“8.4”事件(侵华日军在齐齐哈尔遗留化学武器泄露)发生后,国内的“爱国者同盟”等7家网站迅速发起“对日索赔百万网民签名活动”,历时仅一个月即征集1119248个网友和12518个网站签名,如此性质的信息扩散在传统媒介上是难以实现的。这表明,网络公众的确有自组议题的足够能力。
  另一方面,由于团体认同、从众心理等非理性因素的催化作用,人们常常丧失独立思考而对某个事物形成较为偏执的意见或信念。加之网民之间缺乏直接接触机会,当一个网络议题达到讨论的强度,这种偏执意见更容易被极度放大为某种强烈的集体想像。②而经由社区内外多级、繁复的传播扩散,在相当范围内得到足够认同后,这个意见最终会衍生成实际的网络舆论。
  进而言之,网络与日常现实息息相通,网络公众议题来自于后者,也完全可能形成某种现实的社会舆论。当网上议题或舆论足够集中、强大时,势必引起传统媒介的注意,尤其是后者舆论与其相左时,网络公众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共同抵制的强大声势和规模,甚至发展到令现实无法忽视的程度。例如被称为2003年网上公案之一的湖南女教师黄静裸死案,用Google以关键词“黄静案”搜索可得到各类网页达74400个,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该受害者朋友为其组建的网站,其内容大部分是来自于网友们的各类收集、留言、建议、祭文等。①江西德兴市某教师还为此联合《现代教育报》记者发动了网上网下签名、写呼吁书和募捐等活动。②在众多网友和媒介的支持下,数次促进公安等有关部门组织对该案的重新核查,最终全程推动了案件的处理进程。
  应该说,网络公众议题在较大程度上折射了个人和整个社会公众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及其态度、意见和情绪,表达了人们要求改变传统信息流通现状,并尝试构建自我世界的愿望。显然,这对新闻传媒的议题设置和传播效果是不无潜在威胁的。
三、公众议题对大众传播过程与效能的影响
  1.从独白到众语:把关人的再造
  “把关人”是传统主流媒体对社会信息传播最骄傲、最具操作性的特权象征。媒介把关表现为职业传播者有权接近信息源,有权过滤信息的量、质和表现形式,以此组织舆论、确定导向等。这个过程通常是单向、封闭的。尽管信息把关是任何传播行为都需要的策略,媒介把关更是保障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必须,但在客观上,这种对所有信息和知识的标准化、扁平化与平均化处理,既使受众不得不被同质化,也形成了主流舆论“多种媒介、一种声音”的特征。③尽管其中可能存在弱小的异质声音,这仍使大众传播在不少时候犹如一场独角戏,变成独白或呓语。
  在网上,公众议题的兴起是和把关人机制缺失紧密相关的。互联网有先天的技术、制度与信息上的多种优势,它本身没有权力中心或把关人,它高度开放、自由参与、快捷互动。这种平民化风格使其在改变社会权力结构方面确有进步意义。人们既可以像接触传统媒介那样获知标准化的信息,也可以在人际互动中自由接触、传播和放大符合主体意向的信息。这样,网络实现了从“一元”到“多元”,从“独白”到“众语”的转变,原来处于社会结构最底层或主流话语圈最边缘的人也有同等的话语权。④处处可闻自由的气息和反叛的声音,而传统、权威或主流的话语被淹没其间。用李普曼的话说就是,人们再也不是“坐在最后一排的聋子式的观众”。因此,包括网络在内的任何媒介对信息与舆论的垄断都变得相当困难。相应地,整个网络社会的舆论也呈现为“一种媒介,多种声音”,更多地具有某种解构的力量。
  具体来说,人在网络虚拟空间其真实肉身和社会身份特征已经缺席,这种“屏幕的安全性”意味着众多与肉身相联的、具有压抑或惩戒作用的现实因素消失了,尽情地指向自我、表达自我和满足自我成为网络个人主要的心理动机。在这个自我授权的信息平台上,理论上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以未经编辑、删减的形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于是新闻来源由原来相对封闭的控制状态进入高度自由的开放状态。这一点,从2001年7月的广西南丹矿井事故、2003年10月的哈尔滨“宝马车撞人案”时网上嘈杂的言论即可一斑。
  可以看到,由于网络排斥中心,个人传播对传和受的界限破除和社会边界的隐匿,或者说个人对传媒的接近权、话语权和监督权的实质性增加,将使传统大众传播的内部过程变得更为复杂,其间人际互动的影响更大。而新闻宣传中严格的“观念一律”、“正面报道为主”和惯常的“报道方针”或“主题先行”也将显得乏力,因此新闻媒介其传统的政治角色将面临巨大考验,对网络将导致“无政府主义”倾向也并非无理由的忧虑。
  然而,网络的海量信息并不意味着绝对美好。人们已经体验到网上信息严重超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虚假信息泛滥、有效信息相对不足、有用信息的搜索处理难度加大等等,都使具有成熟把关机制和较高操作能力的传统媒体更显优势和重要作用。除去把关的信息技术因素外,职业把关的机制乃至把关人的角色心态、行为方式和内容都面临调整。
  2. 由封闭到互动:议题设置的科学化
  在大众社会中,大众媒介遵循的只能是大多数原则,以满足大多数人需求为主。议题设置是传媒对信息进行把关以实现舆论导向的具体表现,是保证媒介社会功能得以实现的必须的重要策略。当网络公众议题的突起后,传统媒介势必被相对削弱原来单方主导议题的高势能地位,其实际设置效力将大受影响。
  网络公众议题来自日常与个人,但并非完全不受到当下媒介议题的影响,不过后者不再具有决定性意义。个人电脑一旦进入互联网,它就具备一种分化性的力量,使个人成为传播主角被推上社会生活的前台。重要或不重要的事总是由公众甚至是个人(比如新闻组、新闻短信的订户)说了算,信息传播便由单一、封闭中心变为“草根式”的四野弥漫,原本多样、复杂的个人日常议题得以突出,同一性质的公众也会推出自己的议题。可以注意到,受众的兴趣和选择已成为网络新闻有无价值的决定性因素。2000年“9.11”事件发生后,相关新闻几乎占据了所有网站新闻板块的头条位置。新浪网在事发约10分钟后即发出第一条新闻,其专题在随后24小时内共发布590余条信息。在2002年9月南京严重食物中毒事件中,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在事发当日上午即贴出第一条消息,随后发贴量猛增,最多时论坛在线人数高达2万人。①如此议题安排在报纸、广播和电视上都是不可能出现的。
  在新媒介传播生态环境中,科学化的议题设置机制和过程研究应该被提上日程。要看到网络用户与传媒受众是两位一体,当个人无法从传统的硬性传播关系中得到满足,议题设置就如同空中楼阁。在此,网络公众议题成为一个具有母体或背景意义的参考框架,传统媒介组织议题时必须加强与它的互动。
  事实上,网络公众议题对传统媒体调整和改进议题设置具有促进作用。现在,源自网上的热门话题已在传统媒体上占有越来越明显的位置,一些媒体也积极从网上寻找信息或热点话题,比如黑客、闪客、博客、一夜情、网络游戏和社会问题等等。2002年11月16日,一个名叫“我为伊狂”的网友发表了18000千字题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网文,随即引发各地网友和深圳社会各界的轩然大波。南方都市报为此迅速策划了大型专题报道《深圳,你被抛弃了吗?》,并发动人们寻找该网友。次年初,这位证券研究者、真名为呙中校的网友在报社的引荐下,与深圳市长于幼军面对面对话,畅谈深圳的现在与未来发展。期间,诸多报纸的前后报道与网络互动,并在网上网下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关于城市定位与发展的热烈讨论。
  3.自由致混乱:螺旋何以沉默
  媒介不但可以设置议题,日复一日的报道还能构建出具有压力作用的“意见气候”。“沉默的螺旋”正是对大众传播在舆论控制方面所起作用的一个理论比喻。该假说的提出者德国学者诺伊曼指出,大众传播可以影响人们对周围“意见环境”的判断,因为经由它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其广泛公开性而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这种认知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扩展过程。最终,它导致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即舆论的产生。②
  弱势意见之所以沉默是因为人有害怕孤立的社会天性。既为天性,它在网上也不可能消失。但是,如传播学者鲍尔所说,受众是“顽固”的。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匿名的、集群式的交流显然可以有效减轻弱势意见者的害怕心理。当少数派获得同等的发言权,并可从众多同盟者那里获得社会印证和支持进,认知失调便得以减轻,而且他们完全可以制造出足够强度的舆论。
  使螺旋沉默,本身就是“传者本位”。传统新闻宣传重在传播的社会控制或教育说服功能,而个人传播是“个人本位”,它强调平等、公开和交流,拒绝权威、秘密和控制。在网上,一个人要做的事主要就是“用文字说话”,要让他人知道自己的存在唯一的选择就是打破沉默,这使网上的个人议题更有机会演化为公众议题。比如,2001年3月24日,一位名叫“城山村人”的网民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贴出《铁路,你究竟怎么了?》一文,反映自己在重庆火车站购票时所遭遇的不正之风,很快引起众多网友强烈应和,并最终得到铁道部领导的重视和及时处理。如前所述,网上一些突出的公众议题也完全可能转为传统媒介的重要议题,甚至影响其舆论导向。又如,2003年黎家明的艾滋病自述、木子美的性爱日记在网上公布后,为数百万网民点击,一时间议论纷纷,迅速成为一些传统媒体转引追逐的热点新闻。
  反过来说,由于过度自由或游戏式的角色扮演,个人传播将使多方、多样且琐碎的公众议题演变为分散的、失序的、缺乏建设性的网络舆论。一旦被别有用心者有组织、有计划地利用,可能导致类似于“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给社会带来难以估计的危害。因此,这个“意见的自由市场”未必有真正的自由,也未必完全有利于社会的整合。
  
  人类已经进入多种媒介大渗透、大融合的新传播时代,各种渠道或传媒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动态关系,各种传播势能越来越复杂,社会思潮也更加多元、混杂,任何国家、个人、组织和机构都不可能垄断信息。但网络个人传播公信力较低,使社会信息的有效流通、控制和管理难度非常之大,其间许多理论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宏.网络启示:后传播时代的到来[J].现代传播,2000,(6).
  [2] 郑智斌.飘在网海——网络人际传播论[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2004.
 (注:本文为2004年11月华中科大与清华大学主办的“新媒体与传播革新”研讨会入选论文)
3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08:51:36 | 只看该作者
网络虚拟实在的普遍意义 - [Today1.0备份]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www.blogbus.com/today2100-logs/10701135.html

  相信就是存在。真实的存在是因为我们“相信”其存在。
                    --计算机时代的口号
1、新的存在与经验
  A、现代原始时代
  对于本书所论课题来说,首先要关注的就是网络虚拟实在及其社会应用对人类经验和内心生活所产生的特殊意义。基于大众化的使用,虚拟实在技术使网络空间摇身一变为一种新的社会空间。可以说,这个社会空间一经形成,也就开始了重塑和变革由传统工业社会所构建的社会形态、社会结构及其社会关系的进程,并创造出崭新的实践经验。
  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存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性,后者进步的根源在于前者的不断革命。麦氏在1960年代即指出,人类塑造工具,工具反过来塑造、改写着人类。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或传播技术都是人的延伸,它们的进步都将引起人类事物在规模、步伐或类型上的变化。美国传播学者梅罗维茨则强调,媒介变化必然导致社会环境的变化,现代电子媒介的广泛使用已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社会环境,这种新环境对人的行为重新塑造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它所传递的具体信息。
  从媒介与传播的角度看,作为“媒介高速公路”的互联网也是对社会媒介大环境与传播关系的包容和重新构建。麦氏显然看到了媒介技术不可扼止的发展使社会进化过程向机器形态迁移,他将60年代以后广播电视、电子计算机及其他电子传播媒介大行其道的时代称之为新部落文化阶段或电子文化阶段。在这一阶段,电子媒介、空间卫星扭转了传统上由交通等带来的“非村落化”(detribalize)趋势,使地球变成一个“环球村落”。麦克卢汉这样说:“电子信息运动的瞬时性质不是放大人类大家庭,而是非集中化,使之进入多样性部落生存的新型状态之中,”即“重新部落化”。人类社会将重新回到类似于原始时期的群居生活方式,即以口头传播进行交流,以全部感官整体把握世界的、彼此十分接近的时代。
  被称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的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对媒介发展的论述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麦克卢汉理论对于网络的意义。莱文森认为,人类媒介发展整体上呈现为一种“人性化趋势”。他说,我们凭借媒介来拓展传播和交流,以求超越传统上耳闻目睹的生物学局限。然而,在早期的人的延伸中,我们也可能失去了远古时代的某些生物学传播成分,因此我们渴望回到昔日“自然传播的故乡”。以此观之,网络媒介就是要把人类带入到所谓“货郎叫卖全村可闻”的新部落时代。
  的确,互联网是加速人类重新接近的新力量,人们正在惊讶地亲历到麦氏所说的“地球村”(global village)和“重新部落化”。在此,网络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大众社会的人类传播面貌,不仅使现代大众传播分化为小众传播,甚至可以说进入了以个体的自由和旨趣为依归的个人传播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时代的地球村是原始人际社会的现代回归,即建基于更加高度发达的信息与通讯技术的现代“原始时代”。其间,电子媒介更加彻底地消灭了全球范围内的空间和时间的边界或差异,使这个村落真正成为一个完全同步的、“瞬息传播”的和个人对个人直接交往的世界。
  B、新的存在和经验
  把电脑看作是一个精密的数字化计算器早已过时,因为数字化已经渗透到人的生存之中。在麦氏对未来新奇世界的描述中,重新部落化的时代是一个“深度卷入的世界”。这不仅是说,人人都可以籍由电视、电脑、喷气飞机和空间卫星等媒介进入一个环球舞台,也暗含着人体在媒介中的延伸和人的意识的深度卷入。事实上,人类通过技术不断延伸自身,这一实践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麦克卢汉曾详细地探讨了媒介技术与人体及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他把人类最早由口语传播转到拼音文字传播视为第一次媒介革命,由拼音文字到机器印刷为第二次革命,而从机器印刷到电子媒介则为第三次革命,这分别又是人的三次延伸。其中,拼音文字是从听觉空间向视觉空间的延伸,而传统机械化时代的各种工业品延伸了人的肢体和自身空间,后起的广播、电视之类的现代电子技术则完成了从肢体走向整个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麦克卢汉认为,电脑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已经开始了自我延伸的最后阶段,即“意识的技术模拟阶段”。用他的话说就是,“我们对超感官知觉和神秘意识的痴迷,就已经预示了意识的延伸。”
  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人类延伸自身的本领历来令人自己都感到惊诧。可以说,从人类的意识或精神被对象化为某种外在的承载形式那一刻起,也就同时埋下了虚拟实在的种子。当今正在发展的网络虚拟实在只是这一历史持续发展的一颗美艳的花蕾,它是一场科学技术与人类精神完美结合的革命。按麦克卢汉的说法,电脑多媒体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它使人的感官由过去媒介延伸所导致的失衡恢复到自然状态的平衡。那么,网络虚拟现实的技术本质就在于它是对人的神经刺激和意识活动的整体模拟。作为人类社会生命进化的加速器,电脑和网络将是人类精神劳动全部功能的延伸,即“人类大脑的真正外在化”。由此,人类意识与意识实践也将开始全面的技术化。
  尼葛洛庞帝用“数字化生存”这一概念,来指称媒介的技术演进和它对人类社会实践的根本性影响。他预言:“计算不再只是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尽管从表面上看,网络虚拟现实只是人类传情达意在方式上的改变,而本质上它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环境、存在形式和经验形式。互联网已经显现了社会实践方式将发生根本变化,并正在给人类日常生活经验形成重要影响。人们已经注意到,在目前那些以人际交流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网络空间中,所有能被视觉化的信息都可能输入到参与者能够经验到的虚拟世界中。而作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高级的“人机系统”,网络空间不仅延伸了人体,而且还在努力地把人的神经活动与意识本身迁移到电脑世界。或者说,人的所有实践活动将从过去基于物质和能量的物理空间转移到基于网络虚拟空间这个的电子新平台。
  显然,虚拟实在对人类社会实践带来的基本影响是空间意义的改变。在物理现实中,空间是人之存在和经历的先天条件。而虚拟空间本身就是经历。它“可以随着人们对它的探索而产生。它们不但本质上是语言的空间,而且是在人们对它的体验过程中产生的。”①当人在主体意向的指引下,以鼠标和电子速度非线性地瞬间来往于各个虚拟地点时,虚拟空间即同时被不断揭示、创生和扩张。可以说,空间就是行为,行为显现空间。由于虚拟空间随主体行为而开放、延展,“身体”便在这种持续的不确定中分散在各个空间。于是,个人身体失去了定位功能,再也无法用自身的理性来解释肉身主体位置的中心性。
  另一方面,人在超越现实空间的同时也意味着超越了现实时间。虚拟空间在不断的敞开、显现中,其生成与缩放不仅与物理地点无关,甚至与物理时间都没有关系。如麦克卢汉所说:“电子的速度会取消人类意识中的时间和空间。即使事件一件接一件,也不存在任何延迟的效果。”在虚拟空间中,时空的压缩将使绝对、统一的物理时间标准不复存在,因为时间会在主体的全身沉浸中变得相对化。这种时空的边界的消失,时空存在和时空经验的改变必将对自我和心灵的体验产生难以言说的影响。
  在社会历史哲学的层面上,人类社会实践可以被认为是人所特有的相互往来关系的一种方式,即一个人在与其他人的相互关系中的一种存在方式。作为一种“中介革命”,虚拟技术可以用于中介人类的一切活动和每一个事物,甚至包括创造一个新的自我,从而使生命获得了一种新的存在形式。而且,基于网络对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承载,网络世界也将带来当代社会格局和文化价值层面上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完全可能因其被日趋广泛利用而形成全新的赛博文化(cyber culture)。
  与此同时,互联网和网络社会的崛起不仅改变了哲学本体论中“现实”、“真假”之类的传统观念,也直接深化了关于“存在”或“经验”的概念。如前所分析的,虽然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但其中的实践活动是日常生活世界的一部分,一个人的网上生存也正在成为可以真切意识到的自我的一部分。正如保罗·莱文森所说,媒介的“改进”越来越不象媒介,倒是更像生活。也可以说,这一社会经验是一种被网络世界“类型化”了的大众经验。而且,一旦获得了某种现实真实性,它就是一种新的“精神性存在”或“精神性实体”。因此,网络社会经验更多的像人们在音乐的旋律舞动中与某个心灵的对象直接交流。乐音的流动是线性的,而音乐的想象却是奔突跃动的。它与广播电视、电影、戏剧、文学等等的媒介经验有着根本的区别,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现实经验,而非媒介经验或虚拟经验。因为人们在虚拟现实中的行为是人际互动的,是发生在真实主体间的现实而直接的关系。
  当然,网络也完善、深化了对“传播”的认识。传播就是“我”与“你”的自由对话,传播的真谛就在于两颗心灵的交汇与沟通。这是一个属于新“部落人”的直接而混沌的电子交流乐园。
2、网络虚拟实在的心灵意义
  A、虚拟实在与自我、心灵
  虚拟实在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它创造了互联网这个网络虚拟空间。如麦克卢汉所说,人体任何一部分的延伸最终都会影响到整个心灵与社会。网络空间在延伸人体的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的“所知”和“所为”,使人获得了一种新的精神存在。因此,网络虚拟不仅意味着一次具有改写人类历史力量的革命的到来,也暗示着一种直指人类心灵或本性的可能性。
  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所指的是形而上的人的理性。笛卡尔认为,身体的知觉是不可靠的,他把“思考的自我”或理性的心灵理解为一种对立而核心的存在,即把自我放在脱离于外部世界的形而上学的中心位置。美国技术哲学家唐•伊德对此评论说,在某种意义上,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同时创造了“主体”和“外在世界”。①但是,网络虚拟实在对传统的主体和客体概念带来了冲击,它似乎能同时带来两种可能。
  从自我感知角度说,笛卡尔所说的在目前的网络虚拟空间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因为网络社会实践剔除了人的肉身存在,构成了纯粹主体意向的自由空间。当人肉身原地不动,而事实上却处于虚拟空间各处时,就仿佛进入了那种自我中心式的心灵状态。而且,人们完全可以在网上构筑出一个新的自我世界,进而可能导致一种更加形而上的自我中心主义式的存在。因此,有学者甚至称网络空间是一种新的宇宙。但另一方面,笛卡尔式的抽象主体性以及自我绝对的确定性又受到怀疑,它将因为网络人际互动性和网络主体创造的多重可能而变得无法确定。换句话说,自我与他人、世界之间存有更复杂的相对性关系。
  学者黄厚铭认为,网路空间主要是由“信息、位元乃至于思想、想象”等构成的特殊空间。有人则把网络虚拟空间视为一个人类精神交感的公共环境。人们越来越相信,网络虚拟拓展了人类自我和心灵的空间,为人的发展带来了可能。任何人都可以为自己在网络世界中的自我赋予性别、某种形象与心理上的属性。国内有学者调查发现,在网络空间中,超过半数的网络使用者在面对自我时,选择了精神自我这一核心的呈现。黄厚铭曾这样说,“网际网路之所以会脱离原来的国防用途,而朝着人际关系上的挪用,其实是人们以网路隔离作用的保护为前提,利用其连结功能寻求与他人心灵接触的表现。”这话是颇有意味的。
  由于网络虚拟实在含有充分的可能性和创造性,主体的自我在这个特殊社会空间中可能是漂移的、不稳定的,呈多元发展的。其间,外部世界也将在人的网络经验中得到重建。如果同意网络可以创造一个新“自我”、“此在”和一个新的可以意识到的“外部世界”,那么,人们将会看到,在网上肉身的真实自我与创造的“自我”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对立或割裂的。而在某些网络痴迷者那里,却又可能是融为一体的或者混淆不清的。在以后的有关章节分析中,我们将分析网络交往在对主体、自我与经验构成的这种越来越重要的直接影响。网络世界将进一步证明,人的自我世界或心灵世界远非绝对抽象和有确定的中心,而是充满了内容和生机、飘移和迷乱。
  麦克卢汉早就指出,任何媒介对人的延伸都会同时带来对整个心灵和社会的影响。当代社会心理学大师和创始人之一的米德在谈到自我、心灵与社会的关系时指出,自我的形成离不开与他人、社会的互动,心灵在本质上也是社会的。他说,人的心灵就产生于“当社会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或者说出现在该过程所涉及的任何一个特定个体的经验之中时”。现时,网络以模拟物理现实的方式成为一种社会存在和经验的新形式,同时也是以虚拟现实方式异构而成的一种心灵敞现与个体存在的新形式。罗杰·菲德勒说得好,“电脑媒介也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社会化和界定自己的方式。”由于网络将开始一个无须肉身在场、无须物理空间的新的“社会过程”,在这个多维度的“心灵空间”里,具有社会本性的人类自我和心灵都必会受到新的影响和改变。正如迈克尔·海姆在谈到超文本(hypertext)写作时所说,超文本写作打破了传统印刷的词语所要求的线性序列的思维方式。当人们跃入超空间(hyperspace),用计算机读写时,整个心灵架构也就随之改变了。
  B、虚拟实在与心灵空间
  即使对于传统上的物质空间,德国社会学家西美尔也这样指出:“远近不只是物理空间的距离远近问题而已,相反的,空间是一种心灵现象”。对此,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分析得更为精细,他曾以“桥”为比喻对“空间”做过如下分析:“桥是独具方式的一物;因为它以那种为四重整体提供一个场所(Statte)的方式聚集着四重整体。但只有那种本身是一个位置(Ort)的东西才能为一个场所设置空间”。在这里,“四重整体”是指天、地、神与人。显然,网络是一种非线性的多向度时空,它抛弃了传统上的物理地点、场所或地域性(locality),将重新构建一个新的四重整体――电子时代心灵飘荡的空间。
  一个人有没有可能为自己构建在他看来是真实的心灵世界或心理社会?按照舒茨的“多重现实”的看法是完全可能的。可以说,网络虚拟实在生成的新的四重整体正吻合了人类心灵空间无边发散的特性,并且它在社会感知和经验形式这个非常基本的层面上改变了人与信息、他人和世界的关系,这使它在延伸肢体、神经系统与意识的同时也延伸了人的心灵。正如每个网民感同身受的,一个人当他步入网络,打开一个个通向世界的视窗,他就进入了一个蕴含着无限可能和创造的、多向度的心灵创造空间。这样,网络世界似乎就是人类需要的一个“跃迁”(leap),一个精神的或心灵上的跃迁。①
  国外有学者已经证实了网络虚拟空间中的心理实在体验的特征。这包括,有限的感知经验,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份,平等的地位,超越空间界限、时间被延伸和浓缩、永久的记录,易于建立的大量人际关系,梦幻感以及黑洞体验(blackhole experience)等等②。的确,人人都可以亲身体验到网络虚拟带来的一种美妙的自由自在的临场感。在技术上,衡量这种体验强度的标准就是感官信息的延伸(extent of sensory information)、感觉器的控制(control of sensors)和改变环境的能力(ability to modify environment)。而这三项主要也是心灵上的指标。
  海姆在他的《从界面到网络空间》中文版序言中甚至比较了VR与中国的太极和气功。在他看来,“身”与“心”之间可以在一个“和谐理解的世界”中结成亲密的伙伴关系,这种亲密关系正是太极、气功传统的基本教义。他说,“VR通常将意识送出使其沉浸在一个虚拟世界中,而太极与气功传统通过将注意力渗回入自然机体的本源中以实现一种有益的反平衡。”由此说来,在海姆所说的身心“沉浸”这个层面上,网络虚拟实在与心灵之境之间当有某种契合性。人们通常说的网络比现实更“真实”,不仅是说它是一种具有客观真实属性的现实经验,在本质上是因为网络空间带来了类似于“我”与“万物”交流的,即与人类精神交流密切相关的心灵体验的实在与真实。
  从另一角度看,任何一种媒介或技术总含有对使用者的外显规则和潜在控制。网络技术创造的新空间其背后也隐藏着改变人心的“议程”。海德格尔曾指出,语言机器通过机械的能量和功能,对语言中可能有的用法的模式预先做了规定和校准。现代计算机不仅灵活,它更容易让人们相互适应,当人们使用它时,思维过程和思想处理便在适应中得到改造。
  具体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包括的各种应用软件本身即为一种格式或规则。一个不熟悉键盘或浏览器的人得首先从认识电脑或学会应用软件开始,而无法通过网络正常地从事阅读或交友等这样非技术的活动。反过来,如果对这一技术了如指掌,那么技术在人的活动中就会变得像现象学中所说的“透明”,好比透过一片无色玻璃看物体一样,人们对技术本身已熟视无睹。其结果是不再将技术视为一种外部工具,而更倾向于视之为“第二皮肤”或“精神假体”,技术便成为人性的一部分。雪莉·特克甚至认为,电脑就是人的“第二个自我”(The Second Self),因为它似乎正在提供一个“心灵的模型”。因此,人们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就是一个人与技术相互对话和协商的过程,其间,人自身也必须得以适应和改变。
  人们稍加注意即可发现,尽管技术本身带来了约束或限制,但今天的技术越来越深刻地适应着人的需要,高度顺应人的身与心,它以给予人创造的自由而蒙蔽了对人的限制。这样看来,网络空间对人类在心灵意义上的影响和改变,像是一场“缓慢地震”,这种改变是它作为人性化的技术对人的不知不觉的“改写”中形成的。有科学家甚而担心,当科技一旦让机器最后学会了人的感觉,人与机器、虚拟实在与真实实在将可能无法区别,进而引发类似于麦克卢汉所说的界限的“内爆”(implosion)。
  尼葛洛庞帝说,“比特没有重量”。没有重量就是“轻”的世界。它既意味着网络世界与人的心灵世界有着特殊的天然吻合,也意味着网络人生消除了从物理到心理的禁锢与拖累,这是比特与原子截然不同的法则。尽管有人对于网络构筑和沟通人类心灵的可能性不抱乐观甚至是鄙夷的态度,而对那些善于心灵体验者来说,网络绝不仅仅是一个盛装信息的器物,而是一个电子的心灵牧场。
  美国19世纪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超验主义者爱默生曾这样说过,个人的自我是“海”,所有他人的自我是“洋”。基于人的使用,网络就成为一片汪洋大海。一个人只要融入其间,即置身于整个世界,并可能进入一种新的如海德格尔所言的“敞开的存在”。也只有向他人、世界和自然敞现,人与人才能达成真正的心灵的交汇和沟通。但很多时候,当人们遨游于网海,又仿佛飘忽于空中的一片羽毛,心灵似有归依而又晃晃悠悠无所着落。
  (注:更多内容请见原著《飘在网海--网络人际传播论》,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2004.9 today2100@sina.com


3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06:36:14 | 只看该作者
=站务管理备忘录本站新版功能设计最终方案-2013。11。8定稿

1,会员‘实名注册’要求/本站‘手动审核’方式不变!!文明办网,公益服务,严把‘入口关’!!


2,增加新功能:

------本站已购买400电话[免拨打者长话费],竭诚为注册会员服务;

------添加网站背景音乐,添阅网之趣;

-------在网站首页合适位置开出[公益广告位]。[应用范围:
为各教育报刊组稿征订/为教育界同道之新书发布/为有价值的学术会议会讯传播/为各地中小学校园文化推广/为教育学术团体重要会议成果推介。。。提供无偿友情服务]

------增加网站首页‘窗口弹出式’飘浮‘公益广告位’,应用于‘近期教研活动信息发布’等用;
http://www.shelib.org/ShelibSchool/index.asp

------[公益广告区]必须能使用动感标题/相关图片[!!!!];

http://www.21shte.net/main/index.asp


http://xcsf.hbxc.cn/xcsf/ShowClass.asp?ClassID=6



-------使用新域名后,必须用英文域名才能搜获,要解决收录问题


-------新设《教育QQ群‘群讨论’集粹》专栏,诚邀江苏南通凌宗伟校长主持该栏目,已获凌先生应允。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476&_dsign=d3e76ec5


3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2 00:54:52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04:12 , Processed in 0.07673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