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相关主题资讯专帖:教育博客写作与教师专业成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08: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是职业学习者作者:程红兵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8日



——上海浦东新教师“我选择了做教师”主题演讲比赛决赛点评

我今天来既是担任评委听老师们演讲的,也是一位学习者。刚才一位演讲老师提到了我国最著名的特级教师、上海市的于漪老师有两句话是非常经典的:“我当了一辈子教师,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上了一辈子的课,上了一辈子令人遗憾的课。”这是以一个学习者的心态,来面对我们的工作,面对我们的生活,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十六位老师的演讲,学习了他们关于教育的理解,关于教师的看法,关于他们自己的成长故事。从他们的演讲中,我得出了两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他们的演讲是演讲;第二个结论:他们的演讲不仅是演讲。
“演讲是演讲”的涵义是什么呢?首先一点,演讲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从各位老师的演讲当中,我们看到了他们非常优秀的语言素养。我们的评委都拿到了一个评分标准,其中:演讲要求声音洪亮,普通话标准,要求表达非常清晰,能让我们的听众融进其中,希望演讲的老师语言表达非常流畅,而且激情昂扬,等等,这就是语言的艺术。我们刚才从各位演讲老师的演讲过程中看到了,许多老师的语言确实很有魅力,充满着诗情、充满着画意、充满着人生的哲理。譬如说,一位老师讲到,她借用于漪老师的话说,“课应上进孩子的心中”,我们要的是上进孩子心中这样的课,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话语啊!这是教育思想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刚才一位老师也提到了,教师的职业是什么样的职业啊?是非常危险的职业,甚至是最危险的职业。何以非常危险?她说,“庸医可能害的是一个人,而庸师可能害的是一群人。”这些充满智慧的话语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启迪的。
我们刚才唯一的一位男老师,他的演讲充满着机智啊, 他说:教师是什么?教师就是搬垫子的人。我觉得他讲得是很有道理的。我们看到,今天在演讲的过程中,他不停地帮助其他的演讲老师搬垫子,一会儿搬上,一会儿搬下,他从自己所在场景中悟出了道理,他说教师就是给学生搬垫子的人。这句话语充满着机智,也充满着哲理,是很有意思的。
我们的演讲是演讲,它还需要有内容,要讲真话。说的是真话,抒的是真情。我们刚才听到的,很多老师在演讲中提到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是多么辛苦多么劳累,甚至还有失败的经历,这都是正常的。实话实说,我当老师当了十年以后,还碰到了很多失败的故事,很多失败还是令人沮丧的,让人非常难受的。换句话说,这就是生活的常态啊。我们的演讲能发现生活中的这些东西,很有意思。我们的主题呢?很多老师的主题非常鲜明,围绕着这次演讲大的范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主题非常鲜明非常突出。就演讲的艺术而言,它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就应该做到这些方面的要求。
第二层意思:演讲又不仅是演讲。演讲是什么呢?演讲就是生活本身啊,演讲就是教育本身啊,演讲就是我们老师成长的过程。我们刚才听到了,很多老师提到了关于做教师的梦想。我的想法:梦想不在早晚,关键在于你是有,还是没有。有些老师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开始产生了当教师的梦想,有的是上初中时候开始有了当教师的梦想,有的是上高中的时候开始产生当教师的梦想,我觉得没关系啊,它不在早晚。但是当你走进了教师这个行当,走进了教师这个职业,走进了学校这个园地,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有关于教师的梦想。换句话说,我们作为教师,我们在校园一天,我们身处学校一天,我们从事教师职业一天,就应该始终保有做教师的这个梦想。如何始终保有这个美好的梦想?刚才演讲的教师提到了,以前不知道做老师是怎么回事,走进教师这个岗位之后,才知道老师这个活不是很好干的,老师这个活很累、很辛苦、待遇不是很高,在这个过程经历之后才知道,所谓“为师才知为师难”。上海中学东校的那位老师,描述了她在学校一天的时间过程,从早上六点钟起床,到晚上十一点多钟还在忙,从这一天的工作时间节奏来看,教师的工作的确是非常辛苦的。知道这个辛苦,知道这个劳累,我们又如何始终保有当好一名教师的美好梦想?这是关键所在。因此,我认为:要善于发现我们教师这个职业当中快乐的事情,发现我们这个职业中美好的事情。我们这个职业,与其它职业不同的地方在哪呢?我们这个职业服务的对象是谁?是人,是孩子,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一个个有着鲜明个性的孩子!学校不是工厂,工厂面对的是机器,生产器械的过程中,只是周而复始的单调的重复。但是,学校不是这样,老师不是这样,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是一个个有着个性的孩子,是一个个不一样的孩子,老师工作的趣味就在这里,老师工作的美就在这里。所以作为我们教师而言,我们就要善于发现我们教师这个行业当中非常有趣的事情,非常好玩的事情,非常美妙的事情,可能这就是坚定我们教师职业理想的一个重要的源泉。
另外一个方面还要考虑,我们需要尽可能去获得成功。我们在教师岗位付出了很多的劳动,我们需要获得相应的成功。这个成功是什么?刚才我们的老师们提到了:上好一堂课是成功,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坏习惯也是成功,我们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也是成功,开展了一次活动的成功也是成功,我们演讲比赛获得奖励也是成功。我们应该不断地在教育教学的岗位上,去创造一个个细小的成功。一个个细小的成功能够激发自己,能够鼓励自己,能够使自己更加坚定献身教育的理想和抱负。实话实说,教育这个行业真是不容易的,教育这个行业需要我们去品读,需要我们去关注细节,需要对我们教育生活当中,很多具体的问题给予关注、给予咀嚼。刚才我们有位老师讲得非常好:作为新教师,我们走进岗位之后,我们的孩子就会比较——作为新老师,我们与以前的其他教师有什么差异呢?如果我们的孩子直言不讳的话,他们会告诉你,你可能不如他们以前的老师。刚才第一位老师不是讲到这层意思吗?我们的孩子曾直不笼统地告诉她:你就不如谁谁谁!我们从这句话中能品味到什么东西呢,我们能咀嚼出些什么东西呢?我们是轻易地把它放弃还是好好地它想一想呢?想一想可能就不一样了。再比方说,刚才我们的老师也提到了,她的学生对她说:老师你太瘦了,老师你不能多吃一点吗?再比方说,刚才还有老师提到了,在三八节的时候,我们的孩子祝老师妇女节快乐!这些细节都是非常感人的。如果我们去关注这些细节,我们去品读这些细节,就能知道教师这个行业美在哪里。换句话说,作为一个老师,他要成长,他要提升,他要发展,可能有很多外在的东西,但是更重要的在哪里?可能还在于你内在的东西。内在的东西就是你对生活、对教育、对我们的每一堂课、对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多去寻找原因,多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我们自身就成长了,我们自身可能就会获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作为老师,永远是学习者,开头我就说过这句话,我们永远是一个学习者,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这个学习本身,也正是教师这个职业充满魅力的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学习,我们要读书,我们要读脑,读出很多人脑海中的鲜活的思想。选择什么教给孩子,不容易呀!如何去教孩子,也不容易啊!有位很有经历的老师说了这么一句话:选择什么教给孩子和怎么去教孩子,部分的是道德问题,它不仅仅是一门技能的问题,它需要我们的老师懂得教育的哲学思想,它需要我们的老师懂得教育的价值取向,需要我们的老师懂得生活,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学习。所以我想,作为一个职业教师,他就是一个职业读书人,他就是一个职业学习者!
我预祝我们所有的新教师成为优秀教师。
谢谢大家。
                          2012年5月20日
于华东师大二附中体育馆演讲会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2 00: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教育博客 http://www.szerc.com/blog/
上海市海江小学教育网志群http://www.haijiang.org/blog/index.asp
深圳市南山实验中学教育网志群http://sznx2004.blogdriver.com/sznx2004/index.html
张桥路小学教师教育网志http://www.zqlxx.com/blog/
中国教师博客中心http://js.blogchina.com/
淄博地区教育博客群http://zbsc.zbedu.net/blog/main/index.asp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2 01: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深圳新闻网-晶报
  一个人与一个教育博客群
  访南山实验学校唐晓勇老师

http://news.sohu.com/20060911/n245262473.shtml

  “从2002年年底开始的教育网志推广活动,至今在教育界取得了不俗的成效。在此我们需要记住这样的一些人物,他们和中国教育网志的推广有着密切的关联。
”上海市教育技术协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柳栋如是说。
  其中,深圳惟一被提及的是“校园博客”代表——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唐晓勇老师。
  每个人都有一双天使的眼睛
  唐晓勇的昵称是“唐”,与他一起的是南山实验学校麒麟小学部的三(4)班,在网络上有个“家”,叫做“快乐家园”学习网志。“快乐家园”里有个“天使真情留言”。
  唐在上面写着:“同学们,麒麟三(4)是一个温馨的集体,48名美丽善良的小天使组成了我们温暖的大家庭。天使的法力就是有一双能观察到美好的眼睛,一颗能体会到爱的心灵。大家说,对吗?”
  唐说,这是让每个小同学都用爱的眼睛再去发现与自己相识已久的同伴!随后,三年级的孩子们就这个周内开始在网络上跟帖:
  “你的小天使”写到“胡耀宗你是个聪明的小男孩,如果你上课不要看书的话你就更棒了!!”
  “七彩星星魔法公主”说:“蔡敏你很有爱心,不过你经常做怪动作。”
  “tss”写的是:“陈悦,你在上课的时候非常专注,偶尔会说一些话,而且,课间也非常不错。总体来说你今天的表现挺好的。”
  就这样,每个孩子都认真地当了天使,也认真地重新观察自己身边的同学,也在认真地观察中学会欣赏身边的人。
  这是唐尝试把博客用于班级管理的一个小例,南山实验学校目前有几个班级也尝试了这个案例,效果不错。
  从“工业化老师”到“信息化老师”
  教师节前夕,记者在南山实验学校麒麟小学部见到了唐。唐,今年33岁,穿着牛仔裤,笑容灿烂,年轻风趣。
  因为信息技术掌握得熟练程度,他常被人误认为是信息技术老师,可实质上在南山实验学校麒麟小学部的他,本职是小学语文老师,然后才是信息技术课和综合实践课老师,同时还是大队辅导员、教导副主任。
  与其他老师不一样的是,教学中的他总是能别出心裁地运用信息技术。比如,上小学语文课讲到故宫时,他会下载GOOLEEARTH(地标软件),通过卫星成像技术让学生在电脑屏幕上看到故宫的清晰实图,让小孩子们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而说起自己从“工业化老师”到“信息化老师”的蜕变经历,唐说,1999年刚来深圳时“触网”、接触技术的经历是他的“第一次成长”。1992年在四川开始当小学语文教师的他,生活一直都很“懒散”;1999年8月他只身来到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工作至今。
  刚到南山实验学校时,唐老师对于电脑技术还是门外汉,但是在书籍、光盘和同事的帮助下,以及早6点到晚12点的工作投入之下,他克服了技术门槛的难关。短短一年,2000年6月,他所执教的课例《荷花》就获得了“首届全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交流会”一等奖。此后,获奖成了唐的“家常便饭”。
  从“工业化教师”到“信息化教师”,唐当时这样写过,“因为我喜欢,所以我有了自己全身心的投入。从386到486、586……在计算机的不断升级、更换过程中,我的人生也像在追求电脑升级一样,充满了期待和热望的投入。”而现在回想起来,唐会说,这个阶段只是解决一个技术问题,只是一个开始。
  “写博客是我的第二次成长”
  而这个“开始”,让唐在深圳这样以“信息技术”为教育“制高点”的教育改革前沿阵地,找到了自己的支撑点。除了个人的支撑点,还有一个属于群体的支撑点。
  2003年9月22日是个特别的日子,那是这位生命舞者BLOG书写之旅开始的日子。从2003年到现在,唐的教育网志从第一版到第二版再到最新版,而现在最新版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专题栏目数十个,读书笔记常常有思想的火花迸发。现在此博客每日客浏览量接近3000人次,访客除了深圳本地,还有来自北京、上海、苏州、广州等地的高校专家、教育者。
  “写博客是我的第二次成长。”唐说,“因为有人关注是一种幸福的感觉。”在不断地记录、思考中自己不知不觉成长;也因为这种切身体会,刚写博客不到一个月,他就积极推行他的“教育网志联盟行动计划”。而现在,南山实验学校300多名教师形成了一支团队,有的在博客上写教育随笔,写读书笔记,发表论文等,有的将班级管理建立在网上,与学生互动留言真情沟通,有的也将博客作为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共同“阵营”。
  唐曾在日志“我是一名‘舞者’”中写到:“我常常把自己比作是一名‘舞者’,一名‘快乐的舞者’。虽然知道自己的‘舞姿’并不优美,但我坚持在教育的大舞台上尽情地舞蹈。”而博客将话语权还给老师后,一位教师曾这样写到:在这里,思想的火花开始不断放射,每一个学习者个体开始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思考的力量。
  “当然,老师写博客并不等于老师得以专业成长。博客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种方式去养成一种阅读的习惯,养成一种持续思考的习惯。”今年,唐第一次独立主持的省级课题“基于教育博客(BLOG)的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与探索”获得一等奖。
  北京大学师范学院庄秀丽博士曾这样写,唐晓勇老师的名字,很早就听说,不是因为我是个Blogger,他也是个Blogger,而是因为他,一个学校、一群人成为Blogger,一群有近300人参与的深圳南山“教育博客联盟团队”的成立。
  目前,唐打算推动“南山实验学校教育博客平台”的“转型”,继续完善“教师工作平台”的服务功能,让校园博客走出南山、深圳,与西部学校“衔接”在一起。唐也在尝试着帮助深圳其他学校建立教育博客群。
  唐晓勇
  年龄:33岁个人网志: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原工作单位:成都实验小学现工作单位:深圳南山实验
  学校麒麟小学部
  现工作岗位:大队辅导员、
  教导副主任
  名言:我是一名舞者记者印象:阳光、年轻、健谈、
  风趣,一个在网络里积极而创造着的学习者。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2 01: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晓勇:一个语文教师的“信息化”之路
《信息教研周刊》  记者 韩晓洁
1999年7月,怀揣梦想,二十六岁的唐晓勇踏上了深圳这个开放而有青春活力的城市。在深圳南山实验学校这个以“信息技术”为教育“制高点”的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唐晓勇突然发现“自己数年的积累在瞬间停滞了”。此刻,学习几乎是一种本能的觉醒。 当时的他对于技术还是门外汉的角色,但是在书籍、光盘和同事的帮助下,早6点晚12点的工作投入时间的努力下,他克服了技术门槛的难关。
   他埋头苦学Authorware、Photoshop、Flash、FrontPage等应用软件。因为学习信息技术,他不知道买了多少本书籍,多少张光盘。那时,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照着书本和光盘一步一步地跟着作,把其他老师的课件源程序拿来反复琢磨,进行二次开发。很快,他就掌握了课件制作技术。
唐晓勇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常常会为了课件中的小技巧或者课件中图片色彩搭配不协调而忙到深夜。经过长时间的精雕细琢,就有了花一个多月时间制作的《荷花》和前后修改六次的《颐和园》这类的经典课件。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唐晓勇感到无比快乐,因为正是有了自己的努力才有这样的收获。
短短一年,他的课件、课例和论文便多次荣获国家级奖励,并在各级研讨会中发言。随后的日子里,他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践行,和同伴们一起分享,一起体验信息化给他们带来的欢愉。由于“生活在信息化”中,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深入,以及对信息技术认识的日趋理性,他更关注自身专业的提升,关注学科的内涵。
   唐晓勇不愿意自己的课堂被技术牵着走,被技术带着兜圈子。他开始重新认识技术的作用以及技术应该怎样运用。在备课时,先忘掉技术,首先考虑学科的特性和学科任务。回过头来,再考虑技术的运用。制作课件的过程也是他更新自己,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这一过程让他对技术,对课程的认识也逐步深入。
   他说:“随着信息化运用的深入,课程资源的丰富,现在的教师已经不需要也没有必要像我们当年那样去制作课件了,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准确把握学科内涵,如何准确选择课程资源,让课程资源真正为学生的学科学习服务。”
   随着对信息技术运用和对信息技术认识的深入,唐晓勇深深感受到,信息化运用过程中“人”才是对关键因素。有思想、有内涵、有学识的人会赋予技术更为丰富的内涵。因此,教师的专业素养在信息化运用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2003年10月,唐晓勇开始了自己的“教育博客之旅”,初次接触博客,他就为之深深地吸引住了。拥有了自己的博客,他开始阅读、书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唐晓勇对自己说:“只有不断地学习,我们的生命才有意义,我们的头脑才不会干涸,也才可能永远做一名思考者。”
  在博客上,唐晓勇把自己平时所思考的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反思,自己的读书笔记以及对学生的课外指导等记录下来。一年多来。他在博客上写下了200多篇主题文章,并有多篇文章发表在各级刊物上。
   然而,唐晓勇并不满足于自己领略到博客的魅力。他想,这么好的平台应该和我们老师一起来分享,让他们也加入到教育博客中来。于是他开始实施自己的“教育博客联盟”计划。向论坛的网友、学校的老师介绍博客的理念,让他们了解什么是博客?让老师们从了解博客开始,在运用中逐渐喜欢博客,让其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良师益友。
   2004年2月,经过唐晓勇的努力,短短的时间里,便有300多人加入到“教育博客联盟团队”中来。他们接受了博客的思想,并且乐于加入教师网志联盟。老师们根据自身情况运用教育博客:有的着力于教育叙事研究;有的利用博客开展行动研究,在不断反思中进步;有的利用博客加强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有的把博客作为班级管理的平台;也有老师运用博客开展研究性学习……
   随着教师运用博客的深入,很多老师也开始在班级上让孩子们运用博客。孩子们运用博客的热情感染了家长,很多家长也开始关注教育博客。在彼此感应与碰撞中,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分享学习所带来的精彩!
   有人说,唐晓勇是深圳南山的“博文大师”。唐晓勇认为,要用心对待博客。“平和面对博客,伴着博客一起成长。在博客中书写,思考让我们关注自己的心灵。博客只是一个工具,关键是我们运用工具的人,人赋予博客更多的内涵。对博客的认识从感性回归到理性,从外在关注到内涵,从热热闹闹到心灵的宁静。”
   2008年寒假,唐晓勇和学校的16名老师和3位家长,带领50名7年级、8年级“国际班”的学生,在加拿大温哥华列治文市进行了一次教育考察。在异国的教育环境与理念下,他感觉到了加拿大教师发自内在的健康、自信、阳光;加拿大的孩子很快乐。在感慨着我国教育体制需要变化的同时,唐晓勇说自己也有教育梦想,他要让自己的孩子很快乐。
    “唐老师,居然……把我叫成:‘天下第一,非常温柔’的了,当时,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哩……”这是学生眼中的唐晓勇。在语文教学中,唐晓勇把网络日志、博客等工具运用到教学中,他创建了班级语文学习日志、习作园地、快乐阅读等栏目,语文学习日志里最新一篇的习作名字是《寒假习作发表专栏》,孩子们的回复已经达到了二百多条。在和甘肃几所学校的远程协作学习中,选定了“童眼看广告”的主题之后,作为主题活动的牵头人,唐晓勇带领孩子们一起设计广告、创作广告,让孩子们收获了快乐和创作的热情。有家长在唐晓勇的博客上留言说:“孩子这学期变化是很明显,活波开朗许多,独立许多,对很多问题学会思考。”
唐晓勇简介:唐晓勇,1973年9月生,深圳南山实验学校麒麟分部教导副主任,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研究中心兼职教研员,深圳南山区教科中心教育技术兼职教研员。多年来,致力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与教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先后获得90余项各级奖励,独立主持省级课题:《基于教育博客(BLOG)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与探索》,国家级课题:《教育博客运用的实效性研究》的研究工作。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2 01: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地址:黎加厚老师创新读书参考目录作者:吉奀
    每次黎加厚老师的课上,总会有一个一个的关键字冒出来,那么那些词语从哪儿来?
    首先就来看看这些在老师课堂上出现的书名吧,只要是看过读过这些书,你就会明白这些新名词到底从何而来,有何深意了。
    故此将加厚老师推荐研究生读的一些书做了小小的总结,当然老师思想的活跃性是所有知道他名字的人都有目共睹,所以书目也是流动的,还在更新。大家在读书时也要有选择性的去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最好是看过之后有所感悟和提炼,能够和同学们,和我也行,进行交流,欢迎欢迎。


1、《全新思维
~ 平克 (作者), 林娜 (译者)
内容简介
《全新思维(Whole new mind : moving from the information age to the conceptual age》一书中丹尼尔•平克开创性地向我们展示了引领未来的六种基本的能力——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寻意义——这些在信息时代常常被忽视和低估的能力,正是每一位希望在未来获得职业成功和实现个人梦想的人需要了解并提升的。全书的语言生动平实,包含了丰富的资源和有效的建议。
近一个世纪以来,社会被一种过于简单和重分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所统治,使得这个时代到处都是“知识工人”,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某些工种将在强大的技术力量面前逐渐弱化和消失。律师、会计师、软件工程师,这是以往父母期待我们长大以后从事的职业,但是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未来将属于那些拥有与众不同的思维的人,“左脑”统治的逻辑、线性、计算能力为主的“信息时代”即将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以创意、共情、模式识别、娱乐感和意义追寻等“右脑”能力为主导的“概念时代”。
曾经有两本同样颇具影响的书,《情商》(EmotionalIntelligence)和《现在,发现你的优势》(Now,DiscoverYourStrengths)。
2、《让大脑自由
~ 约翰·梅迪纳(John Medina) (作者), 杨光 (译者), 冯立岩 (译者)
内容简介
《让大脑自由》内容简介:他,华盛顿大学的发展生物学教授、西雅图太平洋大学脑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却总是被镁光灯追逐,有自己的网站和粉丝……。他,引爆了原本冷僻的脑科学在美国的流行,有人甚至称他为“西方的易中天”……。他,用专业的态度和幽默的文笔告诉你,在职场、家庭、学校中,你的大脑如何工作?如何让大脑更好地为你工作?
杨雪老师在自己的博客中展示了她对这本书的读书笔记,用ppt版本的形式和文字版本的两个形式,在她的博客和好看部中都有显示。
【新浪发布的文字书评】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b996f70100ltor.html
【豆瓣相册中的书评-上】: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684406853/
【好看簿发布的书评-全】:http://yangxue.haokanbu.com


3、《紫牛(新版):从默默无闻到与众不同》
~ 赛斯·高汀(Seth Godin) (作者), 施诺 (译者)
内容简介
《紫牛(新版):从默默无闻到与众不同》内容简介:具有生命力的产品或服务应该像黑白奶牛群中冒出的紫牛一样,让人眼前一亮——只有拥有与众不同的产品或者创意,你才能在市场中处于领跑者的地位,你才能取得非同凡响的业绩。如果你希望在市场中甩开那些默默无闻的黄牛,你就得不断改良自己的“紫牛”,并提供充足的养分喂养你的“紫牛”。这,也是未来营销人员应该走的路:创新产品,设计独一无二的营销技巧。
    如果你不希望在市场中成为一头默默无闻的黄牛,而是成为受众人瞩目的“紫牛”,那就读读营销大师赛斯?高汀是如何发现一头头“紫牛”的。赶紧拥有你的“紫牛”,让你在制造产品的同时制造需求,让你的产品与众不同,让你不再有卖不出去的产品。
4、《百万大决定:世界是如何运作的》
~ 詹姆斯·索诺维尔基 (作者), 孟永彪 (译者)
内容简介
《百万大决定:世界是如何运作的》由詹姆斯•索诺维尔基编著。在这本令人赞叹不绝的《百万大决定:世界是如何运作的》中,《纽约客》杂志的专栏作家索诺维尔基致力探讨一个认知上虽很单纯,但实质上却极具复杂度的想法:一大群人比一小群菁英份子,还来得聪明,不论这群菁英份子有多聪慧,前者更擅长解决问题,更能酝酿出革新,更能做出智能决策,甚至能更准确地预测未来。这是一部聪明绝顶但又容易理解的传记,传主是一个点子,这个点子可以教导我们如何过日子、如何选择领导人、如何做生意、以及如何思考这个世界。

5、《紫牛2
~ 塞斯·高汀 (作者), 李智 (译者), 崔校宁 (译者)
内容简介
《紫牛2》里有大量实用的点子,可以帮助你创造一些不同寻常并能够自我营销的紫牛产品。阅读《紫牛2》,学会创造让顾客难以抗拒的非凡产品的方法,其实也便学会了创造奇迹!创造一个有创意的新产品实际上比为普通商品做广告划算得多。记得买早餐麦片时会有免费赠品吗?就算你已经很喜欢麦片了,但仍然是这些免费赠品-一些小巧但很珍贵的东西-令人难以抗拒。塞斯·高汀真的发现了下一个主流营销思想-一个如何一步步快速、低成本地创造免费赠品的可靠方法,一个找到绝妙的点子,并说服别人帮你付诸实现的简单战略。
6、《99头紫牛》
~ 塞斯·高汀 (作者), 崔校宁 (译者)
内容简介
《99头紫牛》案例全部是精挑细选的点子,其共通之处便是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他们都是“边缘优势”的典型代表,是能够推动你不断前行的动力。如果你相信塞斯·高汀,就请尽情享受这些点子吧!紫牛,是一个标志,是指引企业变革市场营销战略乃至经营管理战略的灯塔。紫牛,是一种理念,是企业不顾一切创新产品、全力以赴聚集“喷嚏人群”、群策群力释放“创意病毒”的发展哲学。紫牛,是一套方法,是教会企业如何闪亮登场、如何中流击水、如何化腐朽为神奇的操作规程。

7、《大声牛》
~ ()塞斯·高汀 (作者), 筱莙 (译者)
内容简介
《大声牛》中的故事,融合世界上最优秀的商业理念,通过一系列故事,令人难忘的顾客服务、大胆的设计、加上传奇的领导风范,帮助你变得不同凡响,创造惊人的改变。这里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商业智慧,它们将带给你改变局面的创新灵感,倾听大师们讲述的小故事,在故事中将传授你变得不同凡响的秘诀,只要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你就可以创造一头大声牛,从而一“哞”惊人!

8、《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Malcolm Gladwell) (作者), 季丽娜 (译者)
内容简介
《异类》一书中,美国的怪才格拉德威尔对社会中那些成功人士进行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一连串颇感意外的统计结果:
★英超联赛大部分球员都在9月至11月出生(不信,你可以查查英格兰两大前锋欧文和鲁尼的生日);
★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都出生在1955年;
★纽约很多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开创者竟然都是犹太人后裔,并且他们的祖辈大多是在纽约的服装行业谋生。
为什么对那些成功人士进行的统计结果会这样一致“意外”?这是因为:
★英超球员注册时间是9月。在同龄的球员中,9月份出生的人实际上比8月份出生的人几乎大了一岁,一岁的差距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1955年前后正是计算机革命的时期,如果你出生太早,就无法拥有个人电脑,如果出生太晚,计算机革命的好机会又被别人占去了;
★犹太人律师事务所的成长,是因为他们正赶上企业重组的法律诉讼出现革新的时候,而他们移民到美国的祖辈们的经历又让他们出色地掌握了抓住机遇的能力。
    因此,从《异类》一书中,你能体会到机遇对成功是如此的重要。格拉德威尔为读者指出了成功之路的方向,但怎样把握这份机遇,每个人都需要仔细思考,毕竟,不同人拥有不同的机遇。
9、《引爆点
~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作者), 钱清 (译者), 覃爱冬 (译者)
内容简介
《引爆点》讲述了:我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同事,大家都叫他小新。我们都曾供职于《经济观察报》,他是IT部和商业评论部的记者,而我是隔壁评论部的记者。作为一个报道领域集中在跨国公司及其领袖的记者,他把很大一部分精力集中在跨国公司的产品上了。必须承认,他不愧是我们身边“Google'’式的人物,我们从他那里获知各种产品信息,比如有趣的Google。map,比如新款的苹果电脑,比如iPod的新款式。
10、《决断2秒间
~ 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 (作者)
内容简介
《决断2秒间》讲述在《引爆点》中,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为我们揭示了认知世界的过程,现在,他的另一力作《决断2秒间》,革命性地为我们展示了如何明了我们自身的内心世界。为什么有些人天生就是充满睿智的决策者,而其他人却错误频出?为什么有些人跟随直觉的指引便能抵达成功的胜境,而有些人却在艰难的泥沼中不能自拔?再有,为什么有些英明的决策常常是那些无法向人解释的决策呢? 《决断2秒间》是一本关于“不假思索”的著作,是一本让我们无需冥思苦想、在转瞬之间便作出决策的著作,不过,这个过程并不简单。在办公室,在教室,在厨房,在卧室,你的大脑到底是如何运转的呢?《决断2秒间》让我们见到了这样的心理学家——只需观察几分钟的时间,就能预测一对夫妇是否能白头偕老;我们还遇到了这样的网球教练—— 在网球与球拍接触之前,就能断定这次发球是不是双误……当然,《决断2秒间》也让我们看到了“灵光一闪”的恶果——它“造就”了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它让“新可乐”成了商业史上最大的笑柄之一,它让一个无辜青年葬送在警察的枪口下……《决断2秒间》揭示出,最优秀的决策者并不是那些掌握最丰富信息资源的人,不是那些殚精竭虑、终日冥思苦想的人,他们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11、部落:一呼百应的力量 (平装)
~ 高汀 (Godin.S.) (作者), 刘晖 (译者), 欧阳 (译者), 杨建英 (译者)
内容简介
《部落:一呼百应的力量》让你思考一种机会,一种领导由网民、顾客、投资者、信徒、业余爱好者、读者等构成的部落的机会。这也许不容易,但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难。部落指的是任何一群人,规模可大可小,他们因追随领导、志同道合而相互联系在一起。人类其实数百万年前就有部落的出现,随之还形成了宗教、种族、政治或甚至音乐。互联网消除了地理隔离,降低了沟通成本并缩短了时间。博客和社交网站都有益于现有的部落扩张,并促进了网络部落的诞生——这些部落的人数从10个到1000万个不等,他们所关注的也许是iPhone,或一场政治运动,或阻止全球变暖的新方法。那么谁来领导这些部落呢?如果你不相信自己会成为领导,请再想一下那些行行色色的领导们,他们生来就是领导吗?如果你忽视领导的机会,你极有可能变成一个十足“绵羊”——就是不计一切代价维持现状,只能过着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害怕变化,对未来充满恐惧。

12、《六顶思考帽》
~ 爱德华··博诺 (作者), 冯杨 (译者)
内容简介
《六顶思考帽》中所强调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它只能允许思考者在同一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思考者要学会将逻辑与情感、创造与信息等区分开来。这一概念就是六顶思考帽的方法。戴上任一顶帽子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类型的思考方式。我将在此书中分别描述每一种思考方式的性质和作用。六顶思考帽将使得我们指导自己的思考如同指挥一个乐队一般,我们可以唤起自己想要的。同样在任何会议上,六顶思考帽都有助于使人们脱离思维的俗套而对事物产生新的看法。六顶思考帽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们非常便于思考。
13、《世界是平的
~ 托马斯·弗里德曼 (作者), 何帆 (译者), 肖莹莹 (译者)
内容简介
《世界是平的》3.0版中,托马斯•弗里德曼描述了当代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科技和通信领域如闪电般迅速的进步,使全世界的人们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在印度和中国创造爆炸式增长的财富;挑战我们中的一些人,比他们更快占领地盘。本书3.0版新增两章,更新了报告和注释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均采自作者考察世界各地特别是整个美国中心地带的见闻,在美国本土,世界的平坦化正在剧烈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世界是平的》3.0版一书中,托马斯•弗里德曼首先展示了“全球化正在滑入扭曲飞行的原因和方式”(罗伯特•莱特),揭开这个世界的神秘面纱,深入浅出地讲述复杂的外交政策和经济问题,为读者释疑解惑。作者通过其对复杂外交政策和经济问题的非凡的解读能力,解释了世界的平坦化趋势是如何在21世纪来临之时发生的;这个趋势对于国家、公司、社会和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政府和组织如何才能接受而且必须接受;为什么恐怖分子仍然想继续妄为。
    世界变得平坦,是不是迫使我们跑得更快才能拥有一席之地?
14、《IT不再重要
~ 卡尔 (作者), 闫鲜宁 (译者)
内容简介
《IT不再重要》提出的观点会让你难以想象。你需要的大部分东西都在互联网上——而且还是免费的。其实,很早就有人警告说,传统的微软软件将失去对市场的控制力。今天的计算就如同当年的电一样,正在完成从工具向效用的转变。未来,企业将不再需要自己的数据中心或是桌面软件。类似Google之类的公司将托管全球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其它企业只需付费即可使用。
    这是一场在互联网领域引起轩然大波的激烈论战。这场论争涉及到:IT真的不再重要了吗?我们的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未来的云计算能够“称霸”信息产业领域吗?面对这场论战,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英特尔CFO贝瑞特、通用电气董事会主席杰弗瑞•伊梅尔特等各业界巨头纷纷参与其中,一时间互联网领域“剑拔弩张、硝烟四起”。

15、《本能:为什么我们管不住自己?
~ 特里·伯纳姆 (作者), 杰伊·费伦 (作者), 李存娜 (译者)
内容简介
《本能:为什么我们管不住自己?》内容简介:也许我们绝对信任自己的理智,但是,如果我们能理性地支配自己的生活,那为什么我们的一些决定又常常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我们希望控制过度的消费,但我们却带着信用卡随时疯狂花钱;我们期望忠贞不渝的婚姻,但我们却常受着背叛婚姻的诱惑;我们知道应该远离毒品,但很多人依旧执着地寻求毒品的刺激。
    为什么我们的行为总要和我们的理性过不去?为什么我们总难控制自己的行为?把生物学、心理学应用于经济学分析的领军人物特里·伯纳姆和生物学家杰伊·费伦在这本行为学的经典力作中给我们寻到了答案:不是我们的理智故意和我们闹别扭,而是这个时代实在变化太快。
    我们生活在知识丰富的信息时代,但我们体内却依旧保留着大量远古人类遗传下来的基因。我们其实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洞穴男”或者“洞穴女”,还受着来自动物的原始的诱惑:贪婪、喜欢冒险、不忠或者好斗。
    这绝不是对我们现代人理智的诬蔑,而是一种关怀。《本能:为什么我们管不住自己?》是透视我们现代人身上弱点的一面透镜,通过这面透镜,我们能够更精确地观察我们所处的世界,以便在人类的本能控制我们之前先下手为强。这样,我们就会生活得更心满意足。
16、《谁有故事谁胜出》
内容简介
《谁有故事谁胜出》内容简介:讲故事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人们向别人讲述他们是谁,来自哪里,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相信什么。故事可以抓住回忆,畅想未来,可以对人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力。要想成为卓越的营销人,打造卓越的企业,学会讲故事,把故事讲精彩将会帮助你加深对别人的影响,使人们对你和你所在的公司印象深刻,从而提高成功率。
17、《故事的领导力
~ 史蒂芬·丹宁(Stephen Denning) (作者), 杨斌 (丛书主编), 宋强 (译者)
还写了另一本《故事的影响力》
内容简介
《故事的领导力》内容简介:同样是领导者:为什么小布什这个说话有些结巴、英语并不规范的西部牛仔能当选美国总统?而其竞争对手艾尔·戈尔这位号称是演说家的美国副总统,动用了一系列的叙述方法却依旧落选!为什么甘地这个其貌不扬的“小老头”利用他的语言魅力成功带领印度实现民族独立?而富兰克林这位被人称为“美男子”的美国第14任总统,无论演说多么慷慨激昂。仍然不能促进国家的统一!为什么史蒂夫·乔布斯把苹果公司的经营状况搞得一团糟却仍然赢得员工的爱戴?而约翰·斯卡利为该公司创造了卓越的经济效益.却不能得到员工的支持。最终被迫让出首席执行官的席位!
18、《说故事的力量:激励、影响与说服的最佳工具》
~ 安妮特·西蒙斯 (Annette Simmons) (作者), 吕国燕 (译者) 还写了另一本《故事赢家》
内容简介
《说故事的力量:激励、影响与说服的最佳工具》整合了本来就同源的三个潮流。首先,讲故事的艺术在发达国家正在复兴,说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心灵和情感。其次,企业界人士逐步意识到,步入上升期的公司和企业需要人员全心投入——少一点都是对公司和个人的欺骗。最后,应用心理学正在帮助我们借由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赢得长期的影响。
19、《粘住:为什么我们记住了这些,忘掉了那些?
内容简介
《粘住:为什么我们记住了这些,忘掉了那些?》内容简介:一个生物老师花一个小时来解释有丝分裂,一星期后只有三个学生记得那是什么。一位经理在演讲中介绍了一套新的战略方案,员工们都在热情地点头称是,然而第二天我们发现坐在前排的员工仍在无动于衷地执行旧的战略。为什么有些创意能铭刻在他人的脑海,有些却不能?那些成功的创意是天然有趣,还是被某些方法改造得有趣?
    现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奇普·希思在他这本充满奇思妙想的书中,不仅揭示了能够“黏”在脑中的创意特征,还对能让创意具有黏着力的方法做了阐释。事实上,这也是一本关于后天改造培育创意的书。我们中间许多人竭力使自己的创意能够有效传播,使自己的创意与众不同。这本书在向读者保证:不管你的天生创造力如何,只要一点点努力,几乎所有观点都能够更具黏性;让你的观点粘住别人。
    多人相信能在太空中看到万里长城,很多人深信可乐能腐蚀人的骨骼,但是,只要我们稍加思考就会明白这些都是无稽之谈。为什么这些荒谬的结论能深深印在我们脑海,并且广为流传?而我们对一些不该遗忘的事却轻易忘记:一个生物老师花一个小时来解释有丝分裂,一星期后只有三个学生记得那是什么。一位经理在演讲中介绍了一套新的战略方案,员工们都在热情地点头称是,然而第二天我们发现坐在前排的员工仍无动于衷地执行旧的战略。
    为什么有些事情能铭刻在他人脑海,有些却不能?现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奇普?希思和他的兄弟丹?希思在他这本充满奇思妙想的书中,揭示了其中的奥秘,那便是能让人们过目不忘的事情往往具有“黏性”,例如克林顿竞选时的口号、好莱坞大片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治疗胃溃疡新药的有效推广。它们都遵循着让创意更有黏性的原则。只要你掌握了这些原则,不管你的天生创造力如何,只要多付出一点点的努力,你几乎所有观点都能够更具黏性,紧紧粘住别人的心。
20、《思维导图 》
~ 东尼·博赞 (作者), 巴利·博赞 (作者), 叶刚 (译者)
内容简介
《思维导图》特别提供了一系列刺激练习和大量颇具启发性的图片集和演示这种技巧的原创性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本在全球销量达百余万册的畅销书。书中的思维导图方法将放射性思维和开拓性笔记技巧结合在一起,被人称为“大脑瑞士军刀”。它的出现,在全球教育界和商界刮起了一场风暴。目前全球已有超过2.5亿以上的人在使用它。
21、《长尾理论》~ 克里斯·安德森 (Chris Anderson) (作者), 乔江涛 (译者), 石晓燕 (译者)
内容简介
《长尾理论2.0》书中提到的长尾理论无疑是当代商务人士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曾经,克里斯•安德森在《连线》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首次探讨了“长尾”问题,现在,这篇文章已经成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商业文章之一,而《长尾理论》也以汹涌之势横扫全球。不论是关于长尾理论的溢美还是论战,都代表了其备受关注的程度。如今,关于长尾的一切争执都可以停止了!
    《长尾理论2.0》是克里斯•安德森对所有问题最明确的回答。在此书中,他详细阐释了长尾的精华所在,揭示了长尾现象是如何从工业资本主义原动力——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矛盾中产生出来的。长尾现象虽然是明显的互联网现象,但其商务逻辑本身,却是从工业经济中自然而然“长”出来的,网络只是把酝酿了几十年的供应链革命的诸多要素简单地结合在一起了。同时,长尾理论转化为行动,最有力、最可操作的就是营销长尾,通过口碑营销,长尾理论将在不可能情况下实现销售。所有的行业都有无限多样化的顾客。品种多样化趋势推动了从机构到个人的权利转移,在这一过程中控制着网络对话的人不是营销人员,而是用户。营销长尾带来了可信任的、真实的、自然发展的、自下而上的、基层民众的意见,并最终影响到21世纪消费者的行为。
    建议所有的商务人士都仔细研读这本“杰出而又及时的著作”。长尾理论是众多企业成功的不二法门,它将改变企业营销与生产的思维,带动新一波商业势力的消长。而长尾理论的影响不仅限于企业战略,也将左右人们的品位与价值判断。大众文化不再万夫莫故,小众文化也将有越来越多的拥护者。唯有充分利用长尾理论的人,才能在未来呼风唤雨。
22、《众包:大众力量缘何推动商业未来》~ 杰夫·豪 (作者), 牛文静 (译者)
内容简介
《众包》是继《长尾理论》之后的重要商业书籍。《众包》回答了《长尾理论》遗留的一大悬念。在长尾中作者详细阐述了长尾之所以成为可能的一个基础,但是没有详细解读,《众包》就是对这一悬念的详细回答,是《长尾理论》作者强力推荐的图书,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众包”这一概念也成为一个标准术语被商界广泛重视。《众包》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介绍众包的现在、过去和未来,解释了它的缘起、普遍性、力量以及商业上的适用性,通俗易懂,精彩异常。众包缘起于互联网,当一些公司在网络上公开其产品源代码时,这些产品却意外地得到了大众创意的改进,这些免费的群体智慧促进了商业的飞速发展。如今,众包的事例比比皆是:从维基百科的诞生到2.8 万人通过互联网集资购买低迷中的英国艾贝斯费特联足球俱乐部……众包不仅是一种商业可能,更是商业的未来模式。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大众创意的产品已经超越世界顶尖公司创造出的最好产品。不仅如此,众包还提供了一种假设:人人都是艺术家、科学家、建筑师、设计师……它使人释放出无限潜力,使每一个人得以在不止一种职业上追求卓越。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认识到它的重要价值:IBM投入10亿美元开发众包模型、宝洁组织14万名科学家成立“创新中心”利用众包解决所有员工遭遇的技术难题。假如解决商业社会最大问题的方法已经出现,并存在于活跃的网络中,那我们该怎样去做呢?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2 01: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移动互联技术支撑下的学习变革
——平板触控与无线互联下“云课堂”的创新设计与实践思考
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  唐晓勇
刊发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第5期
前言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以网络为核心的新技术已触及到人类现实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类社会因此正经历着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和平板多点触控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沟通方式发生了深度变革。
近年来,南山实验学校围绕课堂文化建设,以学校办学理念“教育就是播种爱”为引领,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构建以移动互联技术和平板触控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学习环境,探索新技术条件下“云课堂”的教与学的新模式,促进教与学的变革,不断丰富和创新课堂文化内涵。
2010年9月,我们几乎与世界发达国家同步,在国内率先开展平板电脑的教学运用探索,学生通过手持智能化移动终端,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随时随地进行基于云端的“1对1”移动学习,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回顾与思考:顺应时代发展,用开放的视角面对新技术
回顾我校10多年教育信息化的探索历程,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众多突破性的成果,这主要是我们研究人类发展必然趋势,用超前的教育思想与理念,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用信息化引领学校现代化发展,改变师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师生的学习理念、学习方法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求不断变革。
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师生教与学的理念也随之改变:
◇从“不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老师不是合格的教师”,过渡到“计算机教师学科化,学科教师计算机化”。(90年后期)
◇当绝大部分的学校还在使用“粉笔+黑板”的教育教学方式时,我们已经走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打破班级授课制带来的弊病;(2000年)
◇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的有效结合(2001)
◇从网络主题探究式的教学到基于项目的远程协作学习。(2002)
◇从传统的教研到基于网络的主题教研、远程视频实时教研……(2003)
◇从传统的集体备课到远程网络协作备课(甘肃-山东-深圳)(2009)
◇从固定的PC联网学习到基于平板智能触控技术的移动学习。(2010)
◇平板触控与无线互联下多学科“云课堂”模式的创新设计与实践。(2011)
……
这一系列的变化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需求,学校整体发展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逐步形成具有南山实验学校特色的“数字文化”,运用新技术开展教学研究已成为师生的自然需求。
二、创新与实践:移动互联环境下“云课堂”的构建
以平板多点触控技术、无线互联技术和智能语音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从有线到无线,从笨重到轻便、从固定到移动、从复杂到简单,使用方式更趋人本化。
无线互联环境下的平板触屏技术通过手指触摸方式,延伸了人的感官反应,让人机交互方式更人性化,师生的阅读方式、分享方式、教学方式和沟通方式都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同时,师生的互动方式、学习资源的获取方式,以及学习评价模式也将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师生开展随时随地的基于“云端”的移动学习成为可能。因此,我们需要构建新型的学习模式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创生基于“云计算”的“云课堂”文化,培养学生面对未来的“21世纪技能”。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取得了众多成果,为国内开展平板电脑教学运用提供了先期经验和理论基础,特别是在课程资源建设、新型课堂环境打造以及学科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创新探索,形成了独特的“云课堂”文化,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一)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为“云课堂”奠定基础
丰富的课程资源和高效的交互式学习平台是开展基于“云端”学习的基础。由于无线互联环境下的平板触屏技术对学习资源获取方式的改变,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将随之改变。
我们首先对学校原有的交互式学习导入平台进行了全面改造,学校网络平台同时支持PC电脑与平板电脑的浏览与互动,并满足平板电脑对视频库和课例库的高清播放。我们根据师生需求开发基于IPAD阅读的电子书,目前学校数字图书馆已经积累了近两千册供师生自由下载阅读的数字图书。同时,我们根据学科学习的需要收集整理了80多个应用软件,并为师生列装相关的学习软件。目前,我们正着手开发语文、英语交互式电子教材,开展互动学习,创新阅读模式。
根据需求开发多样化的学科课程资源,是“云课堂”得以深化的物质基础。
(二)打造全新教学环境,建设“学习者中心”的“云课堂”
新技术支持下的“云课堂”探索需要全新的教学环境与之相适应。随着平板触控、无线互联和智能语音等新技术的出现,学习模式也讲随之改变,传统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标准已经满足不了新型学习模式的需求。
在实践中,我们大胆创新,根据教学需求把当前世界上最前沿的开放(微软)与封闭(苹果)的两大系统有效整合,建设当前国内最先进的教学环境。
传统教室里的教学资源的调用与演示,主要是老师通过键盘和鼠标操作完成。为了提高演示效果,提升学习效率,我们在教室中配备了WINDOWS8操作系统和多点触控显示器,让所有老师只需轻触屏幕既能完成所有操作,高效而简便,健康而环保。
我们充分考虑平板电脑具有集照相、摄像、录音、投影、视频图片播放、WIFI上网、无线打印、语音识别等功能于一身的特点。我们通过打造高速的无线网络环境,配备IPAD,满足教师移动板书、移动演示需求,师生角色发生转变,课堂中师生互动模式也发生了变革,师生之间通过点对点、点对面及时的沟通交流,分享学习成果,进行多样化的学习评价,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以体现。
全新教学环境的打造,彻底改变了传统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和教学方式,使得构建“学习者为中心”的“云课堂”成为现实。
(三)优化课堂学习模式,构建学科“云课堂”文化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学习模式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如,游戏化的数学合作探究学习;参与体验式的英语互动式阅读;多样式的低年级绘本阅读与创作;海量的数字图书存储与人性化阅读分享;真实与虚拟完美结合的科学体验与探究;“1对1”的演奏、创作与分享的音乐学习模式;多点触控绘画与及时发表分享的美术学习模式等。
在语文学科教学探索中,我们在“语文读写实验”的基础上,创新提出语文学习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绘”五项语文学习能力。我们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运用平板电脑在低年级进行“阅读、写作、绘画同步协同发展”的探索,有效融合绘画与习作教学,顺应低龄儿童“图视化”、“可视化”的认知特点,丰富语文学习的内涵,创新语文学习模式。
同时,平板电脑还为师生提供了海量的支架式思维工具和学习工具,开展基于支架式工具的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成为平板电脑支持教学的一大特点,它改变了师生的教与学的方式,构建出新的课堂环境,创生了“以学生为中心” 新型的“云课堂”文化。
三、问题与反思:任重而道远
经过近两年的“平板触控与无线互联技术”支持下的“云课堂”实践,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反思:教研部门的指导理念、一线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观念与新技术发展和时代需求之间还有一定的落差,这可能是与其自身知识结构和“学科本位思想”等因素造成的;基于学科课程的系统性资源开发严重不足,而这单靠学校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解决的;上级部门的装备标准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这也阻碍了平板电脑的运用研究……
以上是我们在进行“平板触控与无线互联下‘云课堂’文化建设”一些初步的实践与思考。回顾人类历史,技术始终伴随着人类发展,而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会促进人类社会的转变,人类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交往方式也随之而改变。这要求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历史的视角,变革的思维,积极的心态看待技术对学习和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面对新技术的运用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也将上下而求索”。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09: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写作  教师专业成长


    无论是教育还是写作,都是大家烂熟于心的概念,然而将教育和写作联系在一起,便组成了“教育写作”这样一个新鲜的词语。以前,在网络上曾有“教育随笔”的称呼,也有“教育叙事”以及“教育日志”等说法,其实大同小异,指的都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并将其形成书面文字而进行的一种写作活动。笔者认为“教育写作”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一种潮流,它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会跟自己的工作以及工作对象带来很好的积极影响。但是,在我们的身边,进行教育写作的老师毕竟还是一个少数群体,在很多学校,真正进行教育写作的老师所占的比例也是很低的。目前,尚没有出现遍地开花的现象。我们,奋斗在郑州教育战线上的教育写作的先行者们,要做的正是带动我们的周围,一起奋战,形成气候。成长决不仅仅是个人化的行为,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它的发展取决于大多数老师的专业成长,对于郑州市的整体教育来讲,它同样取决于大多数的老师的专业成长。所以,我们可以毫无疑虑的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必须是一种集体行为。
    即便对于当前,也即正在郑州教育博客中坚持写作的这些老师们,真正的开始教育写作业也多是在2004年2005年这么一段时间,尤其是当论坛及博客网站盛行之后。当然,一些教学经历长久经验丰富的老师也有很早便已经开始了教学日志的笔耕者,却也是少数。这种局面跟教师的负担与压力不无关系。很多老师很难能够有空闲的时间坐下来冷静的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此外跟我们的固有思想也有很大关系,在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之下工作的老师们,很难能够产生突破固有工作模式的思想和理论,即便产生了新的思想和理论的花朵,却也很难在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当中盛开。于是绝大多数老师便很难形成“反思”的思维方式或者说习惯。改革开放之后,教育界的思想之花又一次盛开在人们的面前,一时间繁花似锦,百花争艳。老师们大脑中产生的新思想新理念层出不穷,很多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于是一批名师也随之而涌现,如魏书生、于漪、钱梦龙、李镇西等,它们是教育写作的受益者。同时,他们的成长也是中国教育的极大进步和飞速发展的表现。
    那么教育写作该写什么,怎么写,这个问题即便是正在笔耕的老师们可能也很少去仔细的思考,很多老师只是不停地写,不断地记录,却没有去思考为什么而写,这样写作的理论水平便很难得以提高。笔者最初的写作也同样是没有思考的写作,这种写作只是一种记录而已。但写到后来,便不知不觉地想要在理论上有些提高,对于我们的教育而言,如果没有先进的理论,便很难有成功的实践。这也是笔者不停地探索的问题之一,比如,班级的管理,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最科学,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是最健康,什么样的学生是最成功的……每隔一段时间,脑子里总会冒出一些新的想法,便迫不及待的要把它应用到实践,当然成功的是一小部分,大多数失败了。但即使是失败了,也是一种收获,他会督促我们继续思考,为什么这样的方法会带来失败,是方法的原因,还是体制的原因,还是人为的原因,一但找清了原因,我们便可以及时纠正工作方法,改进实践效果,推动教育改革的进步。
    事实上,郑州教育博客里的老师们的写作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同时对教育写作的作用的认识也是较为清晰的。博友兰心蕙质这样说:“我一直很喜欢写东西,特别是一些散文小说之类的,内容也多是些风花雪月,呵呵!近来,在清凉室同志以及南方同志的影响下,正在考虑转型,一位教师,必须应该对自己的专业进行深度的思考,应该形成一些理论性的东西,教育写作,相信必将推动教师的专业化进程!”“所以说,从现在开始,我要开始真正的思考一些东西。我最近读了王宏甲的《中国新教育风暴》,作者在文章中说一个新教育时代已经来临了,这固然不错,可是我们的教育要想真正转型,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改变,变什么?这里我想除了整个教育大环境以外,对教师本身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而一个专业化的教师,本身对这些东西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博友赏心悦目:“关于教育写作,我算是还没有正式启动。工作十余年了,也有一些感想,但是一直没有形成书面的成系列的东西,目前还停留在学习和积累的阶段。我感觉只有动笔去写了,才能暴露自己的短处,才能把一些问题提升到理论化的高度,才能促进个人的专业化发展。实现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转变。呵呵,目标也许太高了!不过,教师至少应该是个思考者。”博友疏影暗香:“我想过写教育叙事,听说对新教师成长帮助很大。上边也要求我们必须写。可是有点忙,教学日记很多时候就成了为应付而写,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从博友们的言论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家对教育写作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老师们思考中的希望,比如教育的转型问题。这是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这是教育进步的表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丰富,对教育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这样就自然要求老师们很快地顺应历史的潮流,努力快速的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年,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应对社会的需求。所以教育要转型,首先是教师要转型,没有教师的转型,便不会出现教育的转型。而教师的转型首先得体现就是的教师的思想的转型。然而思想的改变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并且还可能遇到很多的困难。
    博友兰心蕙质举例:“一位刚出校门的年青教师工作之余,将自己的教育热情倾注在写作上。当他收获写作的喜悦时,一位资深教师对他说:‘还是把精力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吧!’在资深教师‘务点正业’的告诫中,年青教师感到了生活的困惑。条条框框的考核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根本,初出校门的教育激情渐渐消失在日复一日的‘争分’中,理论和实践到底如何有机结合?”这个案例反映出来的问题正是思想与实践的矛盾问题。我们会不断的产生一些新思路,但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惑,这些困惑给我们带来的很可能迷茫,甚或打击。清凉室主人的回复是:“每一个新的理论的诞生都会遇到阻力,这就像“日心说代替地心说”一样,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关键在于我们的坚持!有了想法,你想实践他,别的人由于固有观念的因素很可能会反对你,不要怕,你需要坚持,或者采取迂回的手段,想办法付诸实践!”也许阻力和困难更加能够促进我们的成长。同时,我们的教育写作也会给我们的成长带来巨大的动力,教育写作可以使我们在反思的过程中重新鼓起勇气,找到信心,找出新的方法,以收获更大的成功。博友黄桷树发言:“我认为教育写作应该是事实上的回味,材料上的整理,思想上的思考,理论上的提高,文笔上的磨砺,灵魂上的升华。”这段话很形象的概括了教育写作的巨大作用。这样的过程带来的结果正如博友兰心蕙质所说的一样:“教育写作,应该成为一名教师成长的阶梯,当教育与写作彼此渗透,彼此融合的时候,它的积极意义必将彰显出来。”
既然教育写作有那么多的好处,我们该怎么样坚持这种活动呢?大家都明白,很多事情开始总是很容易,然而越是往里走越是艰难。虽然那里面的风景很美,大多数人却因为放弃而没有欣赏的机会。笔者认为还是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吧!甜甜的柠檬:“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是把博客作为自己的一个个人记录本,所以杂七杂八,随心所欲。但是我们的博客同时又是教育博客,主体是教师,访问者也大多是我们的同行抑或家长学生,因此随意中又有主体,说的都是教育的事,谈得都是教育的话,唱得都是教育的曲。”“开始写些东西是从2004年参加工作,那时候就是在单位的要求下写教育教学日记,但是总觉得是在一种不理想的状态下进行写作,因而情绪影响了一切,所以没有坚持下来。到了2005年受到了江苏省的老师影响,可以说是刺激,展开了个人的记录,不能像清凉室老师这样的被称之为‘教育写作’,因为它比较的浅薄,都是我的一点想法,孩子之间的一些小故事,但是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也发现收获颇丰,能够把生活中那么点点滴滴的事物都记录下来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不是吗?”其实笔者也有过类似的感触:我的写作是受了别人很大的影响,当初是朱永新李镇西们的鼓励使我决定开始,后来华师大的周彬们的帮助让我能够继续,如今,咱们自己的家园(郑州教育博客),是我们的共同的创造天地。其实对于教育写作,也曾经想过放弃,有时候一段时间什么也没有写,于是终日只有虚空的感受。这样的时间大约持续了两个月,最终还是回到了教育博客,继续自己的写作。如今,这已经是一种习惯,再也舍不得放下,写作也成为了我在教育的天地之中摸爬滚打的动力之一。
写作即是思考,思考即是提高,写出你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你就已经走在成长的道路上了。这正是教育写作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09: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基于教育博客的农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调查与思考作者:孙振建等


一、导语
    长期以来,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教师呈非均衡的发展状态,严重制约了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面临着诸多的困惑和障碍,诸如缺乏有效的专业引领,缺乏开阔的人文视野,缺乏持久的内在动力……传统的教师培训往往难以令人满意地解决上述问题。
    基于Internet的“博客”技术,被形象地比喻为“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网络中的信息雷达系统”。教育博客作为一种博客式的个人网站,是教师与学生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blog)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办公时间等),促进师生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记录师生个人成长轨迹。
    教育博客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开放的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它的交互性、共享性、即时性,使得教师可以在灵活的时空当中自主地记录、反思、交流与学习。它为基层青年教师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和自身人文素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南通市教育局主办的“南通教育博客”,正日渐成为通西片中小学青年教师诗意栖息的场所;看博、写博,已然成为他们的一种学习和生活的方式。
    为较为全面客观地了解、掌握通西片青年教师开设和写作教育博客的现状,研究、剖析博客写作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关系,并针对博客写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半年多来,我们对通西片青年教师博客写作及其专业成长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二、通西片青年教师教育博客写作概况及简要分析
    (一)开设教育博客的人数统计
    经初步统计,目前,通西片教师教育博客开博人数为71人。其中青年教师(40岁以内)开博数为65人,占全片青年教师总人数的12.7%;加入“通西教师教育博客群”的人数为25人,占开博教师数的38.5%。
    (二)博客日志的主要类型统计
    1.教育叙事类
    以随笔的方式,通过叙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日常教育事件或从其他途径获悉的教育故事,挖掘其中的教育道理,借此对教育的过程、方式、方法等进行反思,关注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关注教育事件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类日志在目前通西片青年教师教育博客当中数量较多,占到总量的30%左右。
    2.学科教学类
    探讨所任教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关注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展示自己的学科教学设计、课堂诊断(教学反思)、分享学科资源等,侧重于对自我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此类日志占比在20%左右。
    3.教育管理类
    从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青年教师,有时也通过博客来记录自己工作上的一些做法、思考和研究。他们在不断的实践、积累和反思中,畅谈自己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对本校教师开展校本教研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此类日志占10%左右。
    4.生活感悟类:
    青年教师用富有诗意的文笔真实的记录自己的闲暇生活,讲述自己点滴的生活感悟。还包括对一些教育类、人文类书籍的阅读收获,外出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等等。这类日志占到30%以上。
    5.其它类:
    青年教师的一些个人爱好、健康生活常识转载、学生作文阅评等也占到一定的比例。
    (三)部分青年教师相关情况统计
序号
作者
网名
学校
日志篇数
教科研及教学的主要成绩
1
﹡张秀平
赵甸小学
1703
《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学校管理》等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区德育工作沙龙成员;第75期“南博之星”。
2
﹡张燕霞
燕霞齐飞
五接小学
308
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执教多节区级公开课;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去年晋升中学高级教师。
3
﹡戴国军
戴国军
英雄小学
188
20多篇论文在《班主任之友》等省级以上杂志发表;执教区及市级公开课多节;区“名师之路”协会成员;市“教坛新秀”;被评为区第二届“十佳青年教师”。
4
﹡姜文泉
姜文泉
李港小学
63
多篇论文、随笔在《语文教学通讯》《江苏教育研究》《班主任之友》等杂志发表;执教区级公开课多节;区德育工作沙龙成员;区“名师之路”协会成员。
5
﹡陈钰枢
静心成长
英雄小学
59
近20篇论文在《小学语文教学通讯》《江苏教育研究》等各级报刊发表;执教多节区级公开课;区德育工作沙龙成员;区“名师之路”协会成员;市“教坛新秀”。
6
王俊杰
自由的
三叶草
新联中学
81
多篇论文、随笔在《中国教育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学与管理》等核心报刊发表;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教科研先进个人”;指导学生在《语文报》、《全国优秀作文选》等数十家知名报刊发表作品一百余篇;区德育工作沙龙成员。
7
丁锋
苏北以南
新联中学
26
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班主任之友》《江苏教育研究》《语文教学通讯》等核心期刊发表;区“名师之路”协会成员;区德育工作沙龙成员。
8
张小龙
鱼之乐
平潮小学
65
多篇论文在《班主任》《江苏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执教多节区级公开课;区“名师之路”协会成员。
9
黄明芳
淡淡清茶
五接小学
75
荣获区小语赛课一等奖;获通西片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评比第一名;多篇论文、随笔发表。
10
张宝书
几何
新坝小学
110
多篇论文在各级杂志发表;执教多堂区级公开课;系分管教学副校长。
注:① 加“﹡”号教师的博客均曾在《通州教育》“博客平台”栏目中推出;
     ② 以上统计数据自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20日。
    (四)青年教师开博、更新及互动情况分析
    就学段而言,小学教师开博客的人数远远超过初中。而不同学校之间的情况也很不均衡。
    教师开博,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自上而下的要求。在南通市首届“成长杯”教育博客大赛的推动下,一些学校领导发动教师集体开博;二是自发开博。在片内、校内开博老师的带动下,一些教师也开始撰写教育博客。但开博容易养博难。就初步的调查统计看,许多教师的教育博客更新的频率不高,能坚持做到每周一篇的教师还比较少。另外,经常登录到他人教育博客里浏览、点评的人数也不是很多。有少数教师的博客受到关注,本片教师也有留言,但这种互动已经形成了几乎固定的圈子。更多的人还只是习惯于以“游客”身份进行浏览。
三、教育博客写作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分析
    (一)教育博客——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翅膀
    1.在记录与反思中唤醒成长意识
    叶澜教授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博客生活,实际上就是教师自主性成长的生活。
    以通西片李港小学为例,2009年下半年学校倡导教师参加南通市“成长杯”教育博客大赛。老师们开通自己的教育博客后,便开始用日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他们把自己的教学反思、公开教学后的课堂诊断以及平时的读书笔记发到空间里面。在近3年的教育博客之旅中,许多老师在博客中撰写了教育叙事、教学论文,形成了很多鲜活的案例。有多位老师在南通市“成长杯”教育博客比赛中获奖,成为那次比赛中通西片获奖最多的学校。李港小学成为通西片中小学校青年教师教育博客写作的一个缩影。可以说,正是教育博客的写作促发了青年教师成长意识的觉醒,成为加快其专业成长的有力推手。
    2.在分享与交流中提高专业水平
    教育博客具有“发布、分享、交流”的功能,它让青年教师把自己的研修与他人的交流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网络“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聚集了一群充满理想和激情的教师,他们彼此在网络空间里平等地进行信息交互、资源共享。可以说,教育博客不仅唤醒了老师们的“成长意识”,而且,在相互点击中大家感悟着共同成长的律动,聆听着生命拔节的声音。这种青年教师彼此之间的默默关注成为了坚持的源动力。习惯成自然,教育博客的写作已经逐渐成为一些青年教师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要通过个人的学习与实践的反思,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群体中要形成合作的文化与氛围。在“南博”以及其他教育博客里,有许多特级教师或名师的博客。这些资源,对于农村学校的青年教师而言,显得尤为珍贵。他们可以在这里获取很多改进自身教育教学的信息。在教育博客的分享、交流和碰撞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了优秀教师对普通教师成长的引领。
    3.在积累与提高中满足成就动机
    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往往得益于教育理论观照下的案例分析,并逐渐积累、形成富有个性的教育见解与教学创意。课堂上即时生成的火花,只有及时聚拢起来,才能形成火苗,为以后的教学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否则火花稍纵即逝。正是在平时的教育日志中,通西片的青年老师积累了许多有意义的素材。这种积累显现出的成果,在一段时间以后连自己也吃惊不已。李港小学很多老师在省级以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相当部分就是在自己教育博客写作的基础上反复斟酌修改而成的。五接小学张燕霞老师在致“南博”管理员苏斋老师的短消息中这样写道:“南博给我们农村的一线教师提供了学习与练笔的机会,很感谢!一点不夸张地说,我加入南博写下的文章,比我参加工作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文章还多,真的很喜欢南博。也希望自己在南博这个大家庭里能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水平。”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其推动的力量不仅来自于外在的激励,更来自于教师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内在成就感。
    从我们调查统计的情况看,近年来,通西片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崭露头角的,多数是平时教育博客写作勤奋的教师。在这些教师中,有的成为区“名师之路”协会或区德育工作沙龙的成员,有的已经晋升副高职称,有的执教了多堂市、区级公开课,有的发表了高质量的论文,有的已经成为市、区级“教坛新秀”……这些老师都拥有比较高的专业成长自觉。这些年来,他们的成长之所以比较好、比较快,教育博客的写作可谓功莫大焉。
    (二)教育博客——青年教师诗意栖居的家园
    1.教育博客是青年教师的精神家园
    教育博客的外延与教师生活的外延相等。除了专注于专业发展,教育博客还为青年教师的闲暇生活予以文化的观照,教育博客俨然成为他们在网络上构筑的精神家园。我片五接小学的黄明芳老师、赵甸小学的张秀平老师,撰写的日志当中有很多是雅致的浓情的生活美文。张秀平的多篇日志先后在《南通日报》、《江海晚报》、《南通广播电视报》、《通州大众》等报刊发表(甚至一周连发三篇)。而她的“我给女儿写情书”、“努力做一个思想者”、“禾颜悦色”、“五(1)班陈芝麻”“樟园印象”等系列,均引发了博友的普遍关注。这是一位有追求的农村教师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言说。
    值得关注的是,通西片教师博客日志的内容和形式业已呈现多元化倾向。赵甸小学张秀平,开博不满22个月,已发布日志1700多篇,访问量逾40万,年度排行、月度排行始终居“南通教育博客”前列。其博文不仅有优美雅致的文字,还有异彩纷呈的图片、音乐和视频。通西片青年教师的博客空间日渐丰富多彩,他们已经把南通教育博客当做自己心灵诗意栖居的家园。通过文字,他们把生活打点得情趣盎然,把教育装扮得芬芳弥漫。
    2.教育博客是传递温情的交流平台
    实际上,南通教育博客也是青年教师网上交友的平台。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老师们以文会友,陌生的生命因为写博而有了交集。博客给大家带了更为宽广的视域,也带来了深厚的友谊。这种网上的交流也成为生活中的相互关怀。在教育博客里记录了一些感人的事:有老师手上生了冻疮,几位博友在博上进行爱心传递,帮她寻找治疗偏方、药物;通南片南兴小学一位教师的女儿罹患重病,我片多名博友纷纷伸出援手。
    当博客写作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时,老师们的心中就充满一种期待:期待心与心的回应与共鸣。这种彼此相依、互相温暖的状态,让教师的心态变得更加积极,也有助于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即便是生活中有了暗礁,博友们的热情鼓励也带给彼此更多的温暖与信心。
四、教育博客写作存在的一些亟需解决的共性问题
    教育博客,以网络平台承载着教师对教育人生的记忆与思考。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开博“赶时髦”,缺乏自觉与个性。
    部分教师开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赶时髦,或是为了应付检查;也不排除有个别学校管理者做表面文章,搞面子工程。具体到每位博主,他们的写博心态、写博的意志也呈现千差万别。如此一来,教育博客应景而生,虎头蛇尾,善始不能善终,也就不足为怪了。在更多的时候,一些青年教师的博客写作凭的只是一腔热情,然而,“热恋”之后,马上迎来“七年之痒”。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给予切实的关心、有效的引领。
    (二)写博率性而为,缺乏内容与品质。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有的教师博客,就是纯粹的个人相册;也有的教师博客,内容零碎而缺乏规划;还有的甚至几个月都不更新。教育博客,内容上应多以教育叙事、资源呈现和教育评论为主。但即使是博客经常更新的老师,资源多是教学课件和教案的简单呈现,评论也多是缺乏严密思考的零碎感悟。
    (三)用博一厢情愿,缺乏互动与生成。
    一些老师的教育博客已然成为自我宣泄的网络平台,或是展现成绩,或是发发牢骚,或是简单的素材堆积。这在本质上都只是博主的单向活动,缺乏教育应有的互动与生成,自然难以承载教育博客的教研功能。如何在“个人行为”的基础上,使之逐渐成为学习研究的共同行为,进而真正构建起学习研究的“共同体”,并不断扩大这一“学习共同体”的效应,更大地发挥其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独特价值,这应该是青年教师教育博客写作的一个发展方向。
五、结语
    教育博客写作是一种个人研修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似乎无法也不应该通过行政的方式进行推广。但是,鉴于教育博客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独特“推拉”作用,用行政的方式来推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只是,教育行政应该如何作为?
    去年10月,我们组建了“通西教育博客群”,这是一个关注教育教学,并谋求自身发展的草根团队。我们以“读书、阅世、塑己、育人”为己任,倡导“书写生命精彩,享受教育幸福”,共塑人文情怀。创建这个平台,旨在帮助青年教师搭建一个舞台,引领他们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丰富自己、幸福自己、成就自己,为自己开辟一片生长的沃土。
    教育博客与青年教师成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们的研究还很肤浅,我们的工作也只是刚刚起步。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通西督导责任区将引领广大青年教师,坚持把教育博客的写作自觉地与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联系起来,让教育博客的更新常态化,更多地参与互动、交流、分享,真正构建起互利互惠的“学习共同体”,加快自己专业成长的步伐。
    愿更多的青年教师行走在写博这条开满鲜花的成长之路上。抱一腔热血,洒一路汗水,享一路花香!
 
  博文地址: http://blog.ntjy.net/my_blogs/1406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09: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教师博客的作用
博客,尤其是教育博客,它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以我的理解,至少有下面这些作用。
1、博客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便捷平台。博客作为“信息时代的麦哲伦”,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信息交流世界,更为我们的终身学习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一网络平台,加速自己的成长。在欧美,不仅那些著名的学府,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就连绝大部分中小学师生他们都已经将博客工具用于加速了他们的成长。博客有着巨大的写作群体和阅读群体,很多学校都正在全校范围推动采用博客,包括在学校自己的网站上搭建博客平台。教师博客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之快,这一巨大的写作群体和阅读群体呈现在博客的平台之上为教师的“二次成长”提供了契机。
2、博客方便教师之间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博客这样一个近似“零壁垒”的网络新技术,为教师提供讨论问题的平台,可以让一大群志趣相投的教师博友走到一起来。新课程改革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教师个人力量能完成的了的,我们应该通过博客开展多方面的合作、探究活动。由于传统的校内教研模式,受个体背景因素、操作模式、流程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往往很难使所有人互动参与以及建立起真正平等、合作、开放的教研关系。博客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博客中,不管你的年龄、经验、背景等,只要有共同的话题就可以进行交流。通过博客,让自己学到很多,让别人学到更多,博客之间实现了深度交流和沟通;通过博客,使有经验的教师的隐性知识能够被保存和传播,年轻的教师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博客最大功能应该是它的适时性和交互性,利用它组建一个个团队,一个个研究的实体,共同参与某个教研课题的研究。通过交流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及制定弥补的措施手段,因为有大家的支持与帮助,你会少走弯路。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更大范围、更多层面上开展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因此,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改变传统教研模式,利用博客交流教育教学经验。
3、博客方便教师写作教育教学反思。博客本来就是一个网络日记本,写日记就是为了反思,博客是教育教学反思的工具。只是博客记在网上,日记记在本上。开博,让一个网络人抒发自己思绪,这里没有什么障碍,不会存在什么忌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个好东西。通过博客平台教师可以把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通过教学叙事的方式记录下来,从而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反思活动。许多案例证明,专家型的教师都善于在行动中获得知识,他们能不断反思自己的经历并对自己教与学的理念提出质疑。所以博客是教师教育教学反思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学反思的记录积累平台。开博,便于教师写作教育教学反思。
4、博客便于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博客,这一方式将改变教师的孤军奋战的状况。博客技术充分支持“对话、合作、共享”的时代理念,可以说,它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促进了资源的共享。以往教师上一次公开课,都要作不少的准备工作,诸如课件的设计等。现在博客的出现,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师利用互联网的博客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促进了资源的共享。这些教师有共同的爱好与追求,更有一种极强的事业心,他们在交流分享中共同进步,形成“教师博客群”。博客这一形式,或工作方式还是引领孩子科学运用互联网无尽资源。孩子上网,沉迷于游戏,令许多家长焦虑,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教师博客的出现,在许多不知名的教师引导下,小网迷将感受到别样的互联网的魅力,共享许多专业教师的共同辅导。
5、博客便于激活学科学习,尤其是语文学科学习。博客作为一种网络工具,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受的限制,使人们可以通过跨地域、跨国家、跨领域的学习,来得到丰富的学习资源。上了博客,不管是读是写,都是一种非常好的语文训练。里面有许多精彩文章,比报刊上、书本上的许多东西更有想像力、创造力。
6、写博客有利于于提高教师的写作能力。写作日记能促进师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而日记具有私密性,不利于激发师生的写作欲望。而作为网络日志的博客一出生就是为了被别人看,博客给人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这充分满足了部分人士的表演欲望,更能激发博主的写作热情。教师的写作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自己书写博客日志和发表评论,可以达到练笔的目的,长期坚持写日志和对别人日志发表评论,参与交流,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教师之间通过相互阅读博客日志,在增进理解的同时,也能互相借鉴写作方式、写作风格等,从而促进教师写作水平的提高。
7、写博客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完善人格。读写的过程会发生情感碰撞,会受到感染,会扬弃一些东西,从而使我们
8、写博客可以扩大社交圈子,广交朋友。这一点和聊天有共同之处,不展开讲。

三、教师博客的写作

人这种动物的长处就是善于学习,教师这种动物比普通人更要善于学习才行。阅读博客是一种学习,写作博客更是一种学习。教师博客的写作与其他文章的写作方法相同,应该做什么事情写什么,经历什么写什么,思考什么写什么,熟悉什么写什么,发现什么写什么。可严谨,也可宽松;可深入,也可浅出;可全面出击,也可攻其一点;可冗长,可简洁。但我反对一两句话的文字,那是对自己和别人不尊重的行为。因为博客空间虽然是私人建立的,却是公共资源的一种。人家到你家做客,总应该拿点对得住别人的东西招待一下吧。所以我认为,博客也不能太随意太零乱。除此之外,是可以不拘一格的。
下面以我自己写作的几篇小文为例做个分析。
1、 可以写写生活发现
教师是人,就应该有同于正常人和高于一般人的生活发现,我的博客里有一个“生活悟道”的栏目,就写生活发现。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一天,我让人擦鞋,边闲聊边观察,竟感从中来。当晚,就写了一篇《擦鞋禅者》的小文,结尾写道:“一个出生于1962年的擦鞋工,一个游走在天鹅花园小区的擦鞋工,在我的视觉里成了一位禅者,一位行动的禅者。她在她的事业里悟道,力求细节有序和完美;她在她的笑容里悟道,用真诚化解了一种职业的卑贱;她在她的生活里悟道,将清贫的日子演绎得有滋有味。谢谢你,禅者。你擦去了我鞋上的尘土,也洗去了我心头的灰垢。”
几次看过大海之后,有了些许思考,由博大的海想到了博大的人,就写了《一个人的大海》结尾是这样写的:“不需要悲悯,不需要膜拜,却总有滚滚滔滔的浪头推涌而来,这就是大海,这就是海一样大写的人。他们真实的活着,用卓越的行动占领时间和思想。他们是名人,是因为他们开拓了自己的大海。他们的海里,养育了多少活泼的精神,承载了多少不懈的追寻。他们是名人,他们是困苦的思想者,坚韧的行动者。他们扯起猎猎大旗,他们挥动如椽巨笔,不断地增加自己的广度和深度,也便成了海。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大海。成就自己的一方海,才能走向辽阔而深邃。”
2、可以写教育发现
《鞋子·袋子·辫子——要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是我的教育观察积累。结尾是这样写的:我们知道,任何量变都是质变的前提。孩子关注鞋子、袋子、辫子的时候多了,关注学习的时候就少了。爱美的虚荣多了,朴实的品质就少了。世俗的负面影响接受多了,教育的正面影响就听不进去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深远的爱必定是关注细节的爱,是有原则的爱啊。
《一个好妈妈有多么重要——与父母谈家庭教育》是第一次到别人家里做家庭辅导的发现。文章很短。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么深刻的感悟到这一句话的作用,是在一个学生家里,一位初一学生和她的妈妈用行动告诉我的。
“这是一个朴素而整洁的三口之家。我进门的时候,年青的妈妈满脸是笑地迎候着我。茶几上摆满了水果,瘦瘦而腼腆的女儿端来茶水,年青的妈妈递上已经去掉了籽的一块柚子,还递上香蕉。课间休息的时候,小女孩拿来了几盒纯牛奶,分给同伴和老师,最后自己打开一盒,年青的妈妈在一旁微笑的注视着。走的时候,我发现客厅里电视是开着的,却几乎听不到一点声音,又发现自己的皮鞋和其它的鞋子都被摆放得整整齐齐,鞋尖一律朝向门外,穿上就可以跨出门槛。又是一个晚上,我照例去这个学生家。书房的桌上,多了几个很漂亮的玻璃杯,小女孩把准备好的一大壶凉水,倒入一个个杯中。“有点漏。”年青的妈妈在旁边提醒。女孩注意到桌子上的几滴水后,拿抹布擦干,然后将壶子移到托盘上方,小心翼翼地继续倒水,每个人手上都有一杯后,就安静地坐好。“看,上面有标签。”忽然有学生说。我这才注意到手中的杯子上也有写着老师姓的标签。我心头一热。多么有心的孩子,她为了准备这几个杯子和标签,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呢。我又看看书房里的陈设,简单而有序。书架上的书按门类摆放,扬琴上覆盖着干净的罩布。那天晚上讲课,我充满了激情。
“当穿好依旧摆放得整整齐齐的鞋子出门时,我有了很多感触。多少家庭,多少父母,都在感叹世风日下,都在牢骚满腹,却一点也不愿去思考和改变自身。结果是我们身边娇气、傲气、霸气、怨气的孩子越来越多。我所去过的这样一户极普通的人家,母亲和孩子用真诚演绎的对人实实在在的温馨,是这个社会一个平凡的亮点。这样的父母多了,这样的孩子就多了。一个家庭可以不富裕,却不可以缺温暖;一个家庭可以缺说教,却不可以缺父母向善的潜移默化。这是为人的小道理,也是教育的大道理。”
像这一类的文章,是不需要文采的,只需采集生活的一个小点,有点思考就行了。晚报教育周刊记者告诉我,他们很需要这种文章,我写的几篇这类文稿,他们照单全收。
3、可以写教育忧思
大而言之这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小而言之叫发泄不满,鸣不平,用老谌的话说叫放屁,图的是心中痛快。这类文章我写过《还有多少人读书》《德育“缺”德》《智育“少”智》《体育“离”体》等几篇,形成了一个系列,有时间我还会谈谈教研等话题。
4、 可以写教学记录和反思
如《写作因个性而精彩》就是《生活因 而精彩》的阅卷札记。
6月29日,我参加了初二期末阅卷工作,批阅了6本作文。200多篇作文中,打了三四篇90分的,打了20篇左右85分以上的,《生活因父亲的胡子而精彩》《生活因老房子而精彩》这两篇文章被我复印下来了。这些文章都是我眼中写得好的文章,它们在众多的文章里脱颖而出的原因是因为有个性,也就是在作文中打下了自己的印记——既不重复别人的发现和故事,也不重复自己的故事,而是有新的发现和思考。于是我写了本次试卷批阅的讲评。我很多时候看考场作文,基本养成一个习惯,好文章标记摘录、标记、复印,问题文随手写下问题,评卷结束,大多会写下讲评指导文字,上届初三做的几次年级作文指导讲评获得了较好的评价,也得益于这个习惯。如果说我在作文教学上走得稍微比别人远一点,就是因为我喜欢随手记下一点东西,其实我的记忆力一直都很不好。
再如《我这一周》,写的是生本教育实践萌芽的简单做法,就是一种资料。
在这一点上,唐海燕老师是我学习的榜样,她有很多教学记录和反思写得好,她也伴着这种记录和反思在快速进步。
还有教案、案例、论文等专业领域写作和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领域写作都可以作为博客形式。
总之,博客对老师有益,是老师专业成长的很好的途径,希望大家都去一试,教研室也将采取措施推进此事,建立起学校博客群,以更好的推进学校教研工作。

最后,我将以一篇小文《名师是如何“炼成”的》做小结。——
谁是名师?我是名师。何谓名师?有名有姓的老师。你我的名字,首先被学生、家长知道,然后被学生和家长称道,这也就是一定意义上的名师了。
名师是“逼”出来的。很多年前,我就认识了新邵的以快速作文全国出名的杨初春老师,他是一个有点瘦弱的人。我也听过他的课,读过他的专著,很有思想。他的成名有一个直接原因,家中妻子有病要照顾,两个班的学生人数太多,改作文完不成任务,只有让学生当堂完成写作和批改了。被逼改革之后,作文教学的效率和效益都显著提高了。山东的杜郎口中学的升学率从全县倒数第一,进入了全县正数第一第二名。也是一个逼出名师逼出名校的例子。校长崔其升在关系学校存亡的紧急关头,规定老师每节课只准讲10分钟。这一逼,逼出了新课改的成功典型。可见,成名师是要自己逼别人逼的。
名师是“养”出来的。 北京第五中学在前校长吴昌顺的领导下,土生土长了9位特级教师,由一所很一般的学校变成了一所名校,既培养出了名师,又成了名校,自己也成了名校长。说起名师、名校和校长的关系,吴校长的结论是:名师造就名校,名校培养名师。先有名师,才能有名校。他反对“有一个好校长就会有一所好学校”的说法,“这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可以成立,但不具有普遍性。”然而,一个好校长必须为教师成为名师创造条件,“让名师焕发风采,让青年脱颖而出。” 他强调了培养和关爱的重要性。这个“养”自然包括很多内容,如形成培养机制、形成专业氛围、形成激励制度等都是必要的。借用生物学的术语,这叫“异养”,是老师成为名师的外部条件。与“异养”对应的是“自养”,就是发展自我的内驱力,老师提高专业悟道认识,提高学术修养素质是其核心内容。
名师是“挤”出来的。当老师绝不能一夜成名,只有丢掉幻想,老实做事才有前景。怎么“挤”?首先从时间上挤。你想娱乐学习两不误是不可能的。你把打麻将之类的辛劳用点到思考和学习上吧,你少的只是输赢的悲喜,多的却是智慧的财富。鲁迅说过:“我哪里是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罢了。”他是挤时间的典范。其次要从人堆里“挤”。我们有一种从众心理,就是随大流,反正跟着别人就行了。其实,这种做法是靠不住的,因为人家紧走几步就把你甩在后面了。正确的做法是挤出人群,走到前面一点去,你就不会担心落到后面去,那里还会有新颖一些的景致,至少会有清新一点的空气。
名师是“专”出来的。唐代诗人,灿若群星,贾岛能占据一席,其刻苦认真专注是重要原因。这在他自己的诗句中也有所反映。如他在《送无可上人》一诗下自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二句三年得”自然是夸张说法,但他吟诗常常煞费苦心却真有其事。他是苦吟诗人,行坐寝食,都不忘作诗,常走火入魔,惹出麻烦。据说曾出了两次交通事故。一次是骑驴过街,当时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便信口吟出“落叶满长安”之句。寻思上联,忽以“秋风吹渭水”作对,喜不自胜,结果撞上京兆尹大人的车马,被拘一晚。一次是去访问李凝幽居,于驴背上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句。其中“敲”字又欲作“推”字,一时未定,神思恍惚,结果又撞上韩愈的车马。贾岛用专注扎实弥补其天分之不足,终成大器。这一点对老师成名是很有启发的。我们与其满天的麻雀都想抓尽,天天为自己作好高骛远的设想,还不如老老实实做点基础性的的工作。把一个个奥赛题做好,你可以成为奥赛辅导名师;把一篇篇文章钻透写好,你可以成为写作指导名师;把一次次实验设计好,你可以成为实验教学名师。二中的特级教师黄国雄老师,就是因为专注于物理实验教学研究,成为了中国站到世界中学物理讲堂是上的名师。他的成功再次说明,专心投入是多么的重要。
名师是“垒”出来的。老子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老师,应该描画一下自己可能建造的成长之台,然后去寻找合适的建筑材料——“土”,每天搬运一点点筑台之土,台就在长高,我们就可以站在更高一点的地方去观察世界。每天记下一两句的思索发现是可能的,一周读两篇文章是做得到的,一个月写一篇反思总结也是不难的。这样一次次思考、一篇篇文字,就可以垒成事业的“九层之台”。前面说到贾岛,他就有一个垒成功之台的绝招,即备一个“诗囊”挂在驴背上,骑驴时有所得就随时记录下来,丢入“诗囊”。如果我们也备有这样一个“囊”,并且经常往里面装点有利于自己成长的东西,那么名师的称号就会不知不觉地降临到你的头上。
名师是“吹”出来的。首先要“自吹”。自吹就是要敢于把自己“亮”出来。“班门弄斧”的那个人是有勇气的,因为在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外行前面“弄斧”纯粹是做秀而已,而到“班门”去“弄斧”,则要战胜许多无形的压力,甚至要能受得了冷眼和嘲笑。冷眼和嘲笑是人生获得经验和知识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我们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上各种公开课,向各类报刊投稿,向名师请教等等,都是常见的“自吹”的方式。这种方式是修正自己的不足、磨炼自己的意志、推介自己的思想、检验自己的能力的试金石。其次就是“他吹”了。这是一个根据“自吹”生造的词。“他吹”之一是“口碑”,学生及家长、同事及领导、老乡及邻居,都可以为你做宣传,你的形象可以通过他们帮助树立。“他吹”之二是宣传媒介。黑板报、宣传栏、报纸刊物、电视台等是常见工具。“他吹”是建立在“自吹”之上的,“自吹”是建立基础,“他吹”是做大做强。通过多种途径“吹”,名师的形象就慢慢清晰起来。
说起名师,我们立即会想起一串串名字:魏书生、于漪、钱梦龙……他们的成长也就是这样“炼”出来的。他们显赫的身影背后,有一串奋斗的脚印。
谁是名师?我是名师。只有当我们都有了这样的斗志和底气时,我们从事的事业才有希望,我们的人生才会走向辉煌。我们的学校正进入转型时期,是呼唤名师和需要名师的时期,学校正在大力推进这方面的工作,努力成为名师,每一位老师都责无旁贷。
——希望教师博客能为全体同仁的成功成名搭建一座桥梁。
谢谢大家。

2009-8-27


原文链接:http://www.fyeedu.net/info/120581-1.htm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09: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Blog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分析
金陵
苏州市电化教育馆 江苏苏州 215006
摘要本文通过对Blog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原因的分析,提出Blog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技术力量和人文环境,从而使信息化的到教师生命活动之中,促进了都主体闪电战觉醒,使探索中的教育工作者找到了教师专业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B10g;教师专业发展;内在联系
从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把Blog这一社会性软件引入苏州市信息化研究型教师培训,时间不过一年,Blog便在苏州基础教育领域蓬勃发展,成为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工具。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关注:是什么力量推动着Blog与基础教育联姻?能否从这种联姻现象之中抽象出其所以快速整合的内在联系,进而从理性高度与实践层面上自觉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呢?从苏州教育博客网的实践来看,Blog使信息化走出神秘的“金孛塔”,内化到教师的生命活动之中,支持着教师专业发展走向生态化的广阔天地。
一、Blog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性与现实性
技术支持人类活动是信息化的一般特征。但Blog与一般技术不同,它之所以在基础教育领域迅速成长,原因在于Blog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众所周知,新课程使教师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从教育理念到教学行为,从教学方式到教育技能,从课程评价到课程资源开发,都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与实践的交替运动中逐渐达到驾轻就熟、不断完善的境界。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严峻挑战,教师必须实现角色转变,即由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转变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者,即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专业教育研究者。他们所从事的研究,主要不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而是行动研究。通俗地讲,,教师的行动研究就是教师自身为了更有效地从事教育工作,而对自己参与的教育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反思与研究。教师将在行动研究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郑金洲等所著的《行动研究指导》一书中指出,行动研究成果的表述,是“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或行动研究告一段落后,对行动研究的过程进行记录、描写、阐释和反思”,其表达方式主要有:研究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学课例和教学反思。
比较行动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与Blog,我们不难发现:Blog作为“网络日志”记载方式,与行动研究成果表达之“研究日志”,有着内在的联系。行动研究成果表述是Blog的思想内核(内容),而Blog则是行动研究最好的电子载体;Bfog记载的教育故事(叙事)、教学反思形成行动研究日积月累的阶段成果,行动研究则使Blog上原本无序列的教育叙事、教学反思上升为系统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意义上的认识。可以说,Blog方便了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提升了Blog教育记载的质量,两者共同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回顾信息技术进入基础教育的历程,它把新教学方式、多媒体网络呈现方式带给教师的同时,也把更多的资金压力、技术桎梏、精力耗费加在了学校和教师身上。由于操作上的复杂性,课件、网页制作、教学平台、多媒体网络等技术至今没有使众多学科教师得心应手地掌握。Blog这一社会性软件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沉闷的局面,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二:其一是Blog在技术使用上几乎是零障碍的,这使它具备了从技术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能性。只要能够简单操作电脑,会文字录入,就可以快速方便地建立起属于教师自己的个人网站。技术上近乎零障碍的Blog,透露着“零距离”的人文关怀,使Blog具备了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在Blog上,老师们可以十分方便地记载每天行动研究中发生的教学故事,及时积累研究需要的各种信息,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听候调用:反思、写作、引文……都可以得到便捷的服务。尤其重要的是,Blog使老师们从早先上网时的人机对话转化为人与人的对话。每篇日志下面都有一个“回复”或“评论”框,在对话框里填上你要说的话,然后点击“提交”,你的回复就到了这篇日志下,别人看到后可以用同样的方式与你交流。B1。g支持下的这种便捷的跨时空的人际交流,使新课程引发的学习交流需求找到了得以实现的技术工具,这是B1。g对教师生命活动产生影响的重要原因。教师们在行动研究中产生的日志,连同那些回复在B10g网站上日积月累,积淀为老师们可以分享的教育资源。’其二,从心理学角度考察,由于教育工作的艰辛,教师往往有着情感上的双重需要:宣泄与认同。Bl。g以个人出版物的形式来到教师身边,关怀他(她)们的精神生活,欣赏他(她)们的研究成果与思想交流,倾听他(她)们的教育故事与心灵絮语。教师们则愿意在这块属于自己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在这里表达、交流与收获。在B1。g上,教师们可以得到熟悉的和陌生的教育博客们的鼓励与欣赏,在学习与交流中获得知识、智慧和情感上的满足。而且,教师本人在这里的身份也是双重的,既是表达的主体,又是欣赏与认同别人和自己的网志成果的主体。,Blog在技术上支持教师个人表达,使老师们获得了许多在BBS中只有版主才能享受的权利,教师可以方便地上传成果,也可以随时修改已经发表的成果,优化已经积淀的资源,还可以尽情地选择别人的成果链在自己的网志上,成为扩大自己学习半径、甚至行为半径的有效手段。B1。g的开放性,使教师的网志从内容到形式日益精彩纷呈,争奇斗艳,既促进着教师专业成长,也促进着B10g自身的发展。
就经济意义而言,B10g是免费的社会性软件,没有给清贫的教师制造尴尬的麻烦。对于学校来说,要取得自己的B10g社群的管理权,也只需支付很低的费用。
可见,Blog在技术上的低门槛,在情感上的人本化,在使用上的开放性,在经济上的优越性,使它不仅具备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联系,也具备了教师接受这一社会性软件的可能性。
二、苏州教育Blog动态发展分析
B10g在苏州教育界的自觉发展起于2004年4月,最初目的有两个:一是叙写教师自己的故事;二是收交学员作业,并没有意识到B10g将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金陵叙事”(笔者的B10g)的名称,就是当时认识的反映。而真正进入B10g世界后,老师们发现B10g可以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好帮手。因为,新课程使教师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他们必须面对课堂知识结构、控制方式、常规经验等方面的变化。为了应对挑战,教师不仅需要教育理念的更新,而且需要重新建构自己的能力结构,诸如倾听技能、沟通技能、合作技能、学习指导技能、课程设计与开发技能、课堂组织管理技能、学习评价技能、传统教学技能的更新等等。诸多技能中,许多属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性知识”范畴,具有隐性知识的特征。这些“教学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与积累,并非通过理论学习就能轻易地解决,而往往取决于教师在实践与学习中的个人感悟。一般来说,通过公开课活动、教学叙事和教学反思的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头脑风暴,能较好地把这种隐性的知识显性化,使之成为更多教师的“教学实践性知识”,从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但是,这种现实中的头脑风暴受到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制约,形式虽好,却不可能日常性地经常开展。苏州市信息化教育研究型教师突破了这种局限,突破口来自B10g提供的技术支持。经历了Bl。支持的叙事、反思、互动、交流后,老师们发现,就是一个可以跨越时空、随时刮起头脑风暴的网上头脑风暴群!而且,它将不断扩展头脑风暴的规模与深度,这就为教师专业发展找到了不可多得的重要途径。“金陵叙事”的刊头出现群鹤齐汇的图片,就是这一时期思维演进的写照,也是苏州教育博客主体意识觉醒的开始。
这个时候的培训班学员,已经把Bl。g看作教学反思的工具平台、思想火花的冲撞专区、心得交流的自由小屋、科研工作的管理平台。而且,实践的发展继续深化着老师们对B10g的认识,也开发着伴随认识发展的B10g本身的功能:
1.远程技术支持的工具
在学员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难免有技术上的困难,这时的学员互帮互助就可以在网上展开,陆今茂等学员在网上指导其他学员用概念图,传输系统源码……这样,B10g又成了学员们远程技术支持的工具。
2.情感支撑的技术工具
B10g的情感支撑功能是信息化研究型教师培训班的一大发现和重要的收获。去年9月,学员唐颂兵在南通参加全国物理学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比赛中遇到没有料想到的挫折。当天他在B10g上写下《南通比赛有感——什么才是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整合》,表达他内心的痛苦、迷茫、深情、浑沌和消沉。他在日志中写道,“回收站里静静地躺着我的比赛课件,删了他吧,因为他是个错误!再见了!我亲爱的课件!我关机回家,我一定对了,因为我已经作出了选择!”不难看到,他选择了消极的“甩手不干”的不愿选择的选择!这位年轻教师的内心非常矛盾和痛苦,倘若没有帮助,刚刚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中崭露头角的年青人很有可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半途而废。电教馆的老师和培训班的学员立即在Blog上给予情感援助,鼓励、开导他战胜情绪,升华情感。三天之后,唐颂兵在Blog上发表了激情澎湃的日志——《我感到了从所未有的关爱》,他动情地写道:“一直以来,我这个对电教特别感兴趣的普通物理教师,有着一种莫名的孤独。当我在技术上遇到难题时,只有烟陪我;当我为了网络课件的模式苦苦思索时,只有烟陪我;当我为了建立自主资源库埋头苦干时,理解我的也只有烟;当我在南通遇到未曾想的失利时,原本以为可以安慰我的只有烟,可是最大的激励却来自于苏州培训班的各位知音好友。我真是太幸运了!‘冷冰冰’的网络世界给了我从未有过的温暖,从未有过的特别的温暖!我决心在我们学校推广BLOG,尽我所能!我决心在我的交往圈子推广信息化教学,全力以赴!”从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作为学校管理者,完全可以通过Blog了解原本无法了解到的老师们的心声,有针对性地辅以现实的、网络(Blog)的手段,做好教工思想工作,增强教师的情感交流和学校的凝聚力。
3.个人体验的知识仓库
当Blog成为教师自觉的专业发展工具的时候,教师主体意识觉醒的时代就到来了。他们的Blog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呈现出个人资源库的特征。而且,这种资源库与初期的公司开发的资源库和现在的教育专家开发的资源库不同,具有个人体验的色彩,都是最适合Blogger(Blog的主人)本人使用的资源积淀,个人资源库的成片形成,最终会导致资源建设第三里程碑的崛起,与第一里程碑的专业公司资源库、第二里程碑的教育专家开发的资源库一起,成为新课程实践的重要支撑。
4.组织管理的便捷助手
由于Blog在技术上的开放性、零障碍,以及使用上的人本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苏州的老师们对Blog的使用越来越得心应手,并且不断理解与开发着Blog的功能。例如,“金陵叙事”设立“工作信箱”专题,用于传达内部方案,征求意见,引起讨论,帮助决策,后来发展到对外征求意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纩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规划方案》这条日志在"2E作信箱”公布后,首先在电教馆内部引发讨论,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又取消密码,公之于众,广泛征求网络博客智慧,得到了广大教育博客的大力支持,不仅浏览量达806人次,而且回复上的讨论、建议达26条,为“苏州教育博客”改版为网络学习一发展共同体提供了很好的智力支持。Blog的组织管理功能开始被发掘出来。
5.知识管理的数字仓库
苏州教育博客的发展促进了知识管理进入教师专业发展。从最初单凭个人兴趣随意设置几个专题,到根据自己的业务进修需要理性地设计专题,使Blog这一个人体验的资源库从无序走向有序,从封闭走向开放,使Blog既能记录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又能帮助教师持续进行专业学习和发展个人知识的重要工具。从效率角度考察,Blog成为知识管理的工具,降低了教师专业学习的成本,提高了教师工作、学习的效率。从教师角度考察,Blog开始了教师建构与管理个人知识的进程,使老师不仅成为一般的知识工作者,而且成为知识的管理者,发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6.树状结构生态发展的学习路径
假如把最初访问的一个Blog(比如“东行记”)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教师能够从这棵“大树”上发现更多的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有价值的Blog"伙伴”和其他优秀的专题网站,并且方便地链接到自己的Blog上。如果把这些Blog“伙伴”看作二级的“树杈”,在二级的“树杈”上又会发现一个或若干个有价值的Blog伙伴——三级的“树枝”,又可以方便地链接到自己的Blog上……如此不断生长,形成了树状结构的生态化的学习路径。从这个树状结构的教育信息化生命环境中,可以激发教师主体意识觉醒,使他(她)们成为终身学习、自我更新、持续发展的教育工作者,为形成学习型组织、开展信息化形式的校本教研创造了条件。
7.师生互动的激励平台
从苏州教育博客们的实践来看,目前已经开始利用Blog的互动、开放、写作方面的优势,形成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激励的互动平台的探索。尽管这些案例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待提高,但是,由于Blog技术上的零障碍,表达心声的便捷性、情感交流的人本化、促进人的发展的有效性,Blog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师生的互动激励平台。
三、对BLOG在实践中发展的认识
从以上苏州教育Blog发展情况来看,Blog与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在实践中相互促进、动态发展、不断提升的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Blog以其技术上的零障碍和信息化跨越时空的便捷高效的优势,支持了苏州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反思的工具平台、思想火花的冲撞专区、心得交流的自由小屋、科研工作的管理平台、远程技术支持的工具、情感支撑的技术工具、个人体验的知识仓库、组织管理的便捷助手、知识管理的数字仓库、树状结构生态发展的学习路径,都反映出Blog之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通过Blog,才使信息化内化到教师生命活动之中,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技术力量和人文环境,促成了更大范围内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可以说,Blog引入教育,使探索中的教育工作者找到了教师专业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的现实的途径,使教育技术工作者发现了信息化支持教学的真正意义。
2.教师基于Blog的专业发展实践促进了教育Blog的发展。Blog促进苏州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表明,Blog作为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性软件,只有进人教师职业生命活动之中(而不仅仅作为个人出版物出现),才获得了促进教育的意义。它本身并不具备教育功能,但是,由于教育工作者的实践而不断开发出其促进教育的功能,实现着Blog之于教育的价值。于是,Blog在苏州教育界扎根并迅速扩展,苏州教育博客学习一发展共同体、平江教育网志联盟、吴中教育网志、张家港教育博客、常熟教育博客、太仓教育博客、金阊区教育博客等BLOG社群纷纷建立起来,并呈现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鲜明特征。
3.教育行政部门、合作高校、网络上的高校教师,以及苏州教育技术业务部门在Blog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苏州市教育局200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意见明确提出“千名信息化研究型教师、万名教育博客”行动计划;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老师和研究生团队把Blog引入苏州教育,把头脑风暴引向教师工作之中,他们在Blog上关心和指导苏州老师的专业发展,常常热情地给予回复,介绍老师们与全国的优秀博客互联;北师大教育技术学博士庄秀丽给了我们许多远程指导;苏州市电化教育馆的老师们全体参加了Blog实践,把Blog与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并且热情宣传Blog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教师参加实践,他们经常参加网上的教育问题讨论,热情地给老师们回复,与老师们一起成长,起到了组织引导的作用。
由此看来,Blog在基础教育领域发展,并发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离不开这样一些要素的整合:其一,Blog零障碍的技术支撑;其二,教育Blog的主体——教育博客们理性又倾注情感的自觉参与;其三,推动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客观背景——新课改;其四,要素组合——教育博客个体之间“互联的程度和规模将直接决定思想互联的生命系统整体的功能结构”(庄秀丽),实践是Blog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主体意识觉醒的动力,也是学习、反思以及Blog本身发展的源泉。
【参考文献】(略)
文章选自《中国电化教育》(2006.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19 06:41 , Processed in 0.13948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