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家教育周刊》:投稿者的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20:14:49 | 只看该作者

原文链接:请不要给编辑退稿的理由(原)

这两天,一位稿件面临被退的作者多次与我沟通。沟通之后,我一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避免编辑找到退稿的理由。我作为一名编辑,同时也是一位作者,面对退稿是十分正常的事。作为作者要发表自己的作品,总要与编辑打交道,总会面对录用和退稿的结果,要想在正规的出版物上面发表作品则必须通过编辑这一关。我想介绍一下编辑和审稿人选择稿件的一些情况,以便作者能够提高自己的稿件被录用的几率。

对于一般的学术期刊来说,实行的是同行审稿机制。审稿人的意见就是编辑决定稿件录用与否的依据。不管同行审稿的质量如何,我以前曾经说过:审稿的目的不是选择出优秀的作品,而是尽量减少低水平作品的发表。审稿就是挑毛病!如果由于自己的原因,一不小心被审稿人挑到比较严重的毛病,那么你作品的命运就十分危险了。

对于水平差不多的学术期刊的稿源一般都不会十分紧张,紧缺的只是高水平的稿件。对于社会科学期刊或一般普及类期刊,编辑总是想在稿件中寻找自己认为好的稿件,往往一个题目就可以吸引到编辑的目光。对于自然科学学术类期刊的编辑或者专家则不然,一般很难对作者的研究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只能是从宏观上进行把握——判断其选题前沿性、研究方法的可行性、论证的严密性和研究的创新性,所以要对稿件进行彻底地否定是比较困难的。稿件如果是被彻底否定了,不是观点的不同就是稿件的学术水平太差或者是与刊物的性质或发稿范围不符,绝大多数稿件往往是被挑到毛病而遭退稿的命运。这样的结果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自己辛辛苦苦的研究成果,就这么被轻易地给拒绝了!

审稿人是在挑毛病,但要否定也是比较难的,所以大多数审稿的结论是比较概括和模糊的:修改后可以发表。大多数稿件都是可以发表或者是修改后可以发表,可是期刊的发稿数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将“可以发表”的稿件全部发表出来。我记得我刚入编辑这一行的时候,老领导就是完全按照“专家”的意见来处理稿件,只要专家没有否定他都要录用,结果手上积压的稿件足以维持期刊出版一年以上,造成期刊的发稿周期达两三年。当人们谈到自己期刊的发稿周期长的时候,也往往是以稿件太多为理由。这些年变了,科学研究的周期在缩短,期刊的发稿速度也在加快。这样的结果就是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发表不出来的稿件就得退还给作者,以便作者另投他刊。而要把大量的“修改后可以发表”的稿件退掉,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编辑也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现实压力。不仅是“关系稿”你得给出一个退稿的理由,就是一般稿件的作者也会与编辑探讨和争辩。要维护期刊的形象和品牌还不能对作者冷漠和无理,因此就要总结和探索评判稿件取舍的条件和办法——这就是挑毛病。也有一些期刊采取回避的办法,就是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没有接到录用通知的就作为退稿处理,这样拖的时间长了作者也就没了脾气,编辑面对作者的压力也就减轻了。可是,注重期刊品牌的编辑都比较注重对作者的尊重,坚持做到:不用则退,退稿要通知到作者,同时会尽量将退稿的意见反馈给作者。这样一来,作者不停地解释和争辩,也就给编辑找来了许多麻烦。所以,使退稿成为一件更加困难的事情。为了退掉一篇稿件总要努力找到一些说得过去的理由,睁大了眼睛挑毛病。

我的一位老编委就多次给我提意见:写作水平这么差的稿件你就应当直接退掉,不要再送给专家审查。我一般情况还没有这么残忍,但处理这样的稿件的确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仅仅如此,作者似乎感觉编辑工作很优越,实际上在我国现在的学术环境之下,编辑处理一篇稿件需要求人帮助审稿。送给专家的稿件如果可读性太差、水平太低或者是多次重审,必然会遭到冷遇或责备。就如同那位老编委对我的多次批评一样。当作者的稿件通过了专家的审查,编辑在处理稿件时还是在不停地找毛病,伺机将自己手上积压的稿件处理掉一部分。我就是将退稿的权力下放给编辑,限定分管学科稿件的录用数量,多出来的稿件就得自己负责退稿。以什么理由退稿?自己去找,原则就是“退稿不退人”!没有办法,这就如同高考、中考一样,录取的指标是固定的,录用指标使用完了以后,其他的稿件就不可能录用,不退就会积压。

当然,期刊的水平如何与编辑选择稿件的能力有相当大的关系。宝贵的录用指标如果录用的稿件不能很好地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那么就要思考是否是将优秀的稿件给退掉了。所以编辑部也是每年都要总结和研讨这个问题,同事之间也是经常交流稿件的处理原则和经验。编辑自己在退稿决定做出之前,往往也会与主编或同事进行探讨和比较。同时,每个期刊也会总结出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以作为稿件取舍的尺度。如我给编辑提出的要求就是:学科是不是本刊的主学科,读者对研究的关注程度,并且还总结出了一些评价稿件水平的“形式标准”等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选出更加适合刊物的稿件,避免退掉优秀的稿件。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比较难以准确区分稿件之间的高下,往往还是一些“毛病”起着决定作用。

在没有明确的尺度、难分高下的情况下,那么一些参考的并不重要的录用标准就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写作水平、配合程度、学风态度等等。特别是在编辑决定将稿件返回给作者修改的情况下,作者应当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这是编辑在反复比较以后做出的进一步的决定。在编辑看来,是准备录用你的稿件,如果不出现意外的话,录用的可能性已经很大了——因为编辑会在后边的审查中将他“选择的理由”提出来,这无异于给你的文章出了一份“推荐”书。如果作者把握不住,再被挑出毛病而被退稿,那不仅是作者的损失,编辑负有“判断失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责任,也一定程度上表明编辑的水平不高或工作存在失误。特别是同一个问题反复修改而达不到要求时,那么编辑是没有办法面对主编或专家——这么点事都做不好的编辑还有什么颜面面对?

所以,不管是在什么环节,只要还没有被录用,作者的任务就是尽量避免给审稿人或编辑提供退稿的理由。理解专家审稿的角度和编辑处理稿件的难处,十分重要,必要时应当对相关意见进行质询,以保证提交的修改说明和稿件能够得到认可。一旦被抓到退稿的理由,那么也就是稿件终止审查的时刻,包括以前作者留给编辑的印象也会成为编辑评价问题严重性的标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11:13 , Processed in 0.09481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