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影人就是一个影像偷窃者(陆元敏 吴 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9 21:0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摄影人就是一个影像偷窃者(陆元敏 吴 亮) 吴   亮:又见面了,我们还是从你的《苏州河》说起,上个世纪末,你反复给苏州河拍照片,拍了几万张,先说说这事。陆元敏:好像这个也反复说了好几次,没什么新东西了——主要还是工作关系,从宝山文化馆调到普陀文化馆,当时我住襄阳南路,每天上班都骑个自行车从徐汇区到普陀区,必经之路就是苏州河武宁路桥一带,那时正好是90年代初,我得奖拿到了一只照相机,海鸥300,有一个比较满意的镜头,35毫米的,就想用它拍一些照片……我家里有本画册,可能是三四十年代的,外国地理杂志之类的画册,我家里本来不可能有这种画册,这本东西不过是我妈妈用来夹鞋样子的,她给我们小孩做鞋子,先做个样子,剪下来以后就夹在这本图画书里面。这本书里有个很大的栏目,拍欧洲哪一个城市,我感觉这城市的河流和苏州河非常的像,我每天上班要经过苏州河,一下子,怎么发现和看到画报里的照片这么相像,手里又现成有一个35毫米的镜头,正好试一下这个镜头,随手就拍了几张。

吴   亮:就这样很偶然地开始了,你不会想到后来竟然拍了那么多吧!
陆元敏:原来根本没有这样想,我觉得蛮好玩的,就是我在我拍的苏州河看到了类似三四十年代画册中的影像……另外呢,那时候上海的变化已经很大了,但就是这个苏州河两岸几乎没什么变化,一路上还能看到我小时候的一些印象。

吴   亮:你现在退休了,但你还是带着一个照相机,我知道你一直随身带个照相机,走到哪儿拍到哪儿,在街上好几次你无声无息突然出现在我面前,照相机拿在手里,你说你正在办事路上或者下班路上。你总是在上下班途中随手拍照。你和很多专业摄影家有很大区别,很多摄影家全世界走,他们接受一个任务,和出版社签一个合同,然后去一个和他全然没有关系的城市,去某一个遥远的地方,那些城市或异国他乡和他的生活全然没有关系,他就是以专业摄影家身份去拍……你不是,你首先是,在你日常生活的沿途将所看到的一切拍下来,假如没有照相机,你也天天看到这些东西,只是没有拍下来而已,我了解你所以我知道你拍照片非常随意,但是人家会觉得这是一个专题计划,一个庞大的历史记录,会赋予它很多意义和色彩,你刚才说因为得奖拿到一个照相机,你想试一试,这不会是你用过的第一台照相机吧?
陆元敏:我接触照相机特别早,那时候在农村,我1968年到崇明,在崇明农场我做过电影放映员,1976年回上海,被分配到一个研究所,他们觉得这个人也会摄影什么的,就让我做了专门拍摄工程照片的摄影师,这样我就有了拿照相机的机会,但这个照相机只一个工具,和自己后来拍照没有什么关系,而且,这个研究所使我不大舒服的就是,它的照相机我不能自己使用,只能在工作上使用。

吴   亮:那你什么时候有一架自己的照相机的?
陆元敏:那是80年代以后了,这个照相机比较差,当时很贵,一百二十块买了一只120上海海鸥,方镜,这个年代照相机大,要偷拍很难。我想办法把那个包挖了一个洞,把这镜头伸在外面,拍起来取景很困难,基本上没有拍到真正的好照片。

吴   亮:你为什么说,你要偷拍?
陆元敏:为了安全,拍照片这个事情还是应该有一种隐秘性的。

吴   亮:是不是担心你不征求人家同意拍照片,会被他们被阻挡?
陆元敏:其实我也没有碰到过这种事,就是老感觉自己心理有障碍。

吴   亮:你不愿意被人家发现你在拍他。
陆元敏:如果发现了,我很难面对,出去拍照片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情,如果弄得自己很难堪,就没意思了。

吴   亮:你曾经对我说过,你小时候看到一些家里的老照片就很喜欢,好像你还讲过这样的话,这些人当时都活着,现在都死了,他们都是你家里的前辈,你就想,“我有一天也会从照片中消失掉”,然后你就开始怕死了。死谁都怕,但是你当时就有这种想法,你觉得只有照片能够把他留下来,当然这种说法比较哲学了,摄影承担这么重大的任务,把活的东西留下来……你后来拍了无数照片,不可能你拍的每一张照片都是为了保存某个活的东西,那些东西和你没有什么关系,你拍大量的照片,那些对象你都不认识,你也不想认识,你不是记录自己,你是记录别人,记录陌生人,你想过这种动机吗?这种按动快门的快感来自什么地方?
陆元敏:这是一个太偏深奥的问题,一开始不会想这些……实际上,我拍了几十年照片,中间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的迷茫,应该怎么拍?后来有一天我突然明白了,就是照相机一拿到手里,你就要保持一种兴奋。原先我给自己拍,给一些自己很熟悉的朋友拍,给家里人拍,我都很兴奋,我不会浪费一张底片,这种兴奋感我还是要找回来,从此以后我很顺利,就是只拍和自己,完全和自己有关系的人,环境,那些和自己没关系的,好像就……

吴   亮:可是你照样大量拍摄那些陌生人,街上的人。
陆元敏:他们还是自己周围的人,这个城市的人,还是和我的记忆有关系的人,再远一些的我就不会拍了。上海我都觉得不是太安全,到其他城市更没有这种安全感了。摄影让我兴奋的还有一个地方,就是摄影对我是很幸运的一件事,我这个人记性不大好,摄影可以替我把很多事情记下来。

吴   亮:很多摄影家就喜欢拍一些陌生地方,异国情调,风情,风俗,破旧的地方,落后的地方,全都能拍出他们认为很精彩的照片。你正好相反,对陌生地方你按不下快门,有一次到北京去,你在胡同里转来转去就只拍了一张照片。
陆元敏:难得一去的地方,这个地方以后对我也没有什么回忆的,好像就不大值得我去拍。

吴   亮:你反而要拍那些熟的地方?
陆元敏:越熟越好,我是反反复复不大容易厌倦的一个人。

吴   亮:你现在也用数码相机了。几年前你说,陆元敏要是用数码相机是不可思议的。现在你终于用了,你还同时用胶卷拍照吗?
陆元敏:几乎就不用胶卷拍了。

吴   亮:周明还坚持用胶卷。
陆元敏:对,他说的,他要坚持到最后。

吴   亮:你为什么一下子会接受数码的?
陆元敏:开始就是迫不得已,一个,我原来使用的胶卷没有了嘛,乐凯胶卷,很廉价的,现在市场上还是有,可是价格不再是我过去拍的这种,过去一块多一卷,现在可能几十块了。第二,就是担心这个胶卷以后就完全没有了,我必须找一个数码代替一下,可能以后这个乐凯胶卷还会有……现在看来,你既然走到数码了,习惯了,觉得也一样,而且更直接,拍了就可以马上看到。

吴   亮:我发现有一个区别,你用廉价的乐凯底片,这个底片可以随便拍,当时一天你拍许多卷,回到家都不冲洗,会过一段时间后一起冲洗,你常常在冲洗的时候发现了意外的影像,因为你在按快门的一瞬间不知道拍下的是什么结果,拍坏了,拍错了,都有可能,但恰恰这样反而会有意外收获。有些朋友说,陆元敏的好照片往往来自被认为是拍坏的照片,拍的时候,你不知道结果,你全留下来了。现在你有了数码相机,我觉得麻烦了。上回我见你拍照,我们都上年纪了,你也老花了,拍完一张照片以后你就要看看屏幕,我问你,假如你觉得拍得不满意你怎么办?你说“我会删掉”,好,你开始没有坏照片了,因为你会在第一时间就把它删掉。
还有一个问题——你可以当下就检验,看看我这五秒钟之前拍的照片是什么样子,期待感没有了。你以前告诉我,在按快门到冲印之间,你有一种期待感。
陆元敏:对,这个数码相机最大的不好,是马上删除,其实等于在销毁自己的罪证一样,拍得不好,很差的水平,马上可以消除掉。但现在数码相机也可以找到这种期待感觉的,我最近用的几个数码相机都是不能回放的,直接就拍。

吴   亮:不让自己立刻看。
陆元敏:可以回到家里在电脑上看,这个和胶卷,和冲洗时候的感觉差不多,在电脑上也会很激动,可能会看到一个好的照片。

吴   亮:你用乐凯底片那会儿,可能曝光原因,或者底片可能过期,受潮,也许器材的原因,精度不够,不是很精确,很模糊,颗粒粗,甚至于早几年有些同行不太以为然,他们都拥有很好的专业相机,说起陆元敏照片,就说就你吴亮喜欢,他们认为你很不专业,我恰恰觉得这些都是你作品当中非常迷人的部分。但是这些因素在你的目前照片中,现在我不大能看到了,你自己感觉有吗,比如偶然性,适度的损坏。
陆元敏:我自己有这种感觉,我以前有意识用这种最廉价的,这种照相机有一种不可期待的东西,经常会坏……

吴   亮:高度精确的照相机,像素特别好,我觉得你不适合。
陆元敏:我觉得,像素越低越好。

吴   亮:有点模糊,不确定性。
陆元敏:对。

吴   亮:记得前几年你做过一段时间的多次曝光试验,两个影像叠在一起,现在还在做吗?
陆元敏:这还是胶卷时代,现在已经不做了。太费脑子,要计算。

吴   亮:计算不是你的长处。
陆元敏:我也是最不喜欢计算的一个人,多次曝光要计算,这次曝光和下一次曝光,这个其实我很不擅长,但我蛮喜欢这种新的方法,我可以玩上半年、一年,把时间都打发在里面,也蛮有趣的。

吴   亮:回头说说,当年你在崇明,放电影放了几年?
陆元敏:可能要有四五年了。

吴   亮:那个时候已经接触照相机?
陆元敏:工作中还没有接触过,但是在生活里已经接触了。我们休假回上海,大家会借台照相机,相互拍照。借照相机,这个印象还是很深的,大家非常迷恋拍照片,在农村里,在床头上,不断地看这几张照片,可以带来很大的乐趣。

吴   亮:后来你回城,就因为你有这段放电影的履历,就分配你做摄影?。
陆元敏:他们认为我是摄影师,其实我只是个放映师。

吴   亮:你为自己拍照片,已经是80年代后期了?
陆元敏:真正自己拍,刚刚明白这件事,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所以有些人问我,你在1976年到1989年之间在干吗?

吴   亮:我也要问这个问题,在干吗?你把罪证毁灭掉了。
陆元敏:毁掉了,拍得不好的都毁掉了。(笑)

吴   亮:陆元敏作为一个摄影家,是从90年代开始的。
陆元敏:90年代初,年龄已经这么大了……其实我起步很早,真正拍,时间不算长,我很幸运,90年代初,我抓住了这次机会,老上海将要大规模变化的一个尾巴了。

吴   亮:我注意到,你的《苏州河》中有许多街头偷拍,公共场所,拍一个人在弄堂口东张西望,你逼近人家的背影,一个人闭着眼睛晒太阳,几个老人在聊天,一个傻瓜趴在窗口,我都有记忆;或者在桥头上,你离有些人很近,你还拍早上穿着睡衣出来倒痰盂的女人……另外一部分,大量的室内照片,都是你的亲人,你亲戚,你的父母你的妻子,你的一些朋友,其中有些我认识,本来不认识,老看老看就认识了,后来我碰到了这些人,这是私人性的照片,它不完全是你的日常记录吧?
陆元敏:不是,当时确实有一个计划……也是因为看家里的照相本嘛,看看有几张我父亲早年的照片,他拍照片的时候还年轻,和我拍照片的年龄差不多,我突然觉得很奇怪,这个年龄,应该是我站在这个照片里面的,现在我看到的是一个和自己长得很像的人在照片里面,所以就想,也拍一下这种照片,就是像拍留念照一样的去拍,接下来就找了一些朋友,在自己的家里,就让你坐在一个自己觉得最熟悉最舒服的地方,拍一张照片。

吴   亮:把他们请来,并不是日常当中的一个事情,而是特意请来为他拍照。
陆元敏:都是很熟悉的。

吴   亮:很熟悉,所以大家都很放松。
陆元敏:对。

吴   亮:他们处在一个知道被你拍照片的状态。
陆元敏:知道,当然知道。

吴   亮:你在街上拍的照片,所有的照片,都是偷拍?
陆元敏:街上我是偷拍,我是特别注意安全的一个人,一般对方不大会看到我,旁边的路人也不大注意我。

吴   亮:我在街上碰到你几次,我看见你在拍照。
陆元敏:因为你认识我。

吴   亮:在长乐路碰到你一次,还有一次在复兴路,你手里都拎着照相机,照相机有两包香烟那么大,这么大的照相机你要举起来对人家拍一下,人家不会发现你?你有些照片是离对象很近的。
陆元敏:有时候我可能真是在自己欺骗自己,觉得旁边没有人看,其实吴亮不是看到我了嘛,就是啊,但是只有自己以为没人看到,就可以了。有时候我凑得很近也没事,人家不大会发现,如果我发现这个人对我有点警惕,我就避免拍他,再好的镜头也避免。

吴   亮:你拍街上的人,显然是对某些人的形象和动态发生兴趣,走过来的人匆匆忙忙,一个读报的人,小贩,骑自行车的人,发呆,看热闹,莫名其妙的什么人都有。但既然在大街上,这些人的背后总会涉及一些特定的街头背景,这个背景我很关注,很多人也很关注,因为它有一种氛围,一个地形,我们很熟悉的城市气息,有些地方,其实你刚才说的90年代,上海的已经变化很大了,苏州河两岸当时虽然还没开发,还有你的童年、少年时代的一些记忆在里面。所以呢,照相机镜头就是这样的一种东西,就是当你无意识地拍摄都市街头行人的时候,他们背后的东西全部装进了镜头,留下了你当时未必需要的历史记忆。
今天我们称之为历史记录的这些照片,其实当年的拍摄者并没有记录概念,可能就为拍一个人,结果人并没有留下来,他背后这个房屋,我们一看,还在,或者房子也没了,变成另外一个什么了,是吧?那么你在家里给朋友拍,给亲人拍,你就喜欢拍照片留念。时间过了几十年那么长以后,想象一下,比如说这个照片里的人,他们的家已经今非昔比了,这个房间不一样了,这个楼道,这个院子,这个窗子都不一样了,甚至房子不存在了。想象你重看这些照片,你会有什么感觉?
陆元敏:你刚才说的背景特别有意思……背景,我觉得这是无意之中带进来的,拍的时候根本没想过。所以现在有些人,朋友或者记者,常常对那个东西感兴趣,比如一个报社的牌子,或者什么杂志的门口,他们会对我说,陆元敏,你拍过什么什么大楼,拍过什么什么桥。其实我拍的时候完全是无意中把它们带进去的。

吴   亮:那肯定是无意。
陆元敏:现在,反而这种无意识拍下来的东西,会在照片里更有意思。

吴   亮:但是另外一种,你可能就不是无意识的了。比如说你有几张照片,我曾经问过你所处的位置和角度,你说这是在四川路桥邮政局大楼上,某一个窗口你往下拍,你很清楚地记得这个角度,是吧……或者你在外滩,你有些俯瞰的镜头,外白渡桥,下雪天下雨天什么的。当时你在我的顶层画廊窗口里也拍过,海伦宾馆,九江路,从窗外往下拍。这时你很清楚这个镜头里面是什么,空茫茫的远景,下面一片建筑,一个宏观背景。你像站在山顶往下看,这种照片你也拍了不少吧。
陆元敏:不,不是很多的。几乎这种从高楼向下拍的,都是正好是借了一个什么机会,或者一个朋友介绍,他们要拍什么画册,带我一起上去的。

吴   亮:你就顺手在窗口拍几张。
陆元敏:比方我们文化馆正好要拍普陀区的建设成就,要拍什么照片,我顺便再拍一些我自己需要的照片。

吴   亮:那可能就这些照片,被杂志和画册用得最多,我们重复看到这些照片的概率也多。好,我们不管它……也就是说,你实际上对背景是没有特别兴趣的,你关心的还是在镜头前面活动的人。
陆元敏:对,背景是无意识带进去的,像这种从高往下拍的照片,如果我有意识了,有意识要拍苏州河了,肯定会托熟人找一些比较高的角度来拍。那时候我真是想过找个什么房子很高的这种单位,但是这对我来说是不大容易的一件事情,我觉得很麻烦,要去打交道,跟人家联系,把一件本来蛮好玩的事情,变得没趣了。我还是步行沿着苏州河这样拍,看着行人拍,心情蛮好的。

吴   亮:那么外面,包括我本人,无意当中会把你变成一个上海的影像记录者,或者一个历史的记录者,现在看起来这是个错误判断。真相是,陆元敏就是一个瞬间的城市记录者,他无非对这些瞬间感兴趣。
陆元敏:其实只是在玩一种游戏,我觉得。

吴   亮:你说什么?是你在玩游戏,还是我在玩语言游戏?
陆元敏:我在玩游戏,摄影真是,我觉得真是很奇妙的,可以把一个影像定格下来。有了数码技术,现在太容易看到影像了,摄影发明带来的这种好奇感,我觉得完全减弱了。

吴   亮:那你现在还对胶片摄影有好奇感吗?
陆元敏:这种好奇是根深蒂固的。

吴   亮:你还是有得拍。
陆元敏:对,我还是有,只要有一个什么照相机拿在手里,我都会蛮兴奋的。这个东西能够记录其他的东西。每个照相机不一样,镜头的不同,焦距的不同,它们还是有不一样的感觉,我对它一直会很有新奇感。

吴   亮:我可不可以把你比喻成,你好比是一个对影像的,一个偷盗者,得手以后你都来不及看,你偷了很多,拿到家把这些东西拿出来,慢慢地看,看看我今天偷到了什么,你有这种快感。
陆元敏:摄影人就是一个影像的偷窃者,呵呵。

吴   亮:你认为不只是你,所有拍照的人都是这样?
陆元敏:都是这样,都是……我其实很想回复到过去老的照相机的时代,把自己蒙在一个布头罩子里面,一个内心非常胆小的人,就是在这个照相机里找到了安全,他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又能把自己蒙起来。

吴   亮:人家看不见你。
陆元敏:以为人家看不见你,就像鸵鸟一样,钻在沙子里,其实人家都看着你。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21:02:20 | 只看该作者
观念就是偏见,摄影就是沙里淘金(周 明 吴 亮) 吴   亮:你现在已应答自如了,是不是常常接受采访的结果?周   明:那不是,我是吃开口饭的呀,教师嘛……其实一开始,我1984年进入教师这个行当真的很痛苦,就觉得开口很不适应,从小到大我都喜欢安静,不太善于表达,尤其不喜欢主动开口讲话,站在讲台上我就觉得很痛苦……但二十多年了,应该说我已经适应这个工作了。

吴   亮:你似乎仍然和摄影圈同行不是来往很密切,对他们的活动,展览,所谓的潮流,你都是有距离的。
周   明:对,这个跟我的性格有关,我偏向于内向,喜欢静……还有跟我拍摄思路也有关,我的摄影跟其他人有所不同,再说,平时大家在一起交流的也不是摄影,实际上就是人际交往。

吴   亮:我第一次看你的个展是几年前,在莫干山路罗永进“全摄影”空间,作品不多,黑白的,宽幅,大部分是俯瞰式的,很远的镜头,或中远距离的……让我惊讶的是,你拍的虽然是上海,繁华的大城市,大白天,照片中居然就会没有一个人。当时我就想象你要么用电脑剔除了人,要么等待一个没有人的时间,明明是白天,在什么时间段会这样空空荡荡呢,我很疑惑。另外,不管这个照片最后怎么做出来,周明看到的这个景观,或者说他希望给我们看到的,他所展示的大城市这一面,冷漠,异化,和人没有情感交流,没有历史内容的大工地——当然以后我们也许可以说出它的历史内容——我现在讲的历史内容,是当下生活细节,哪怕是一件衣服,一堆废弃物,垃圾,你什么都没有,你就是拍出了纯粹的一个物理空间,一堆建筑物,就一个天际之下不断扩张的建筑群轮廓。
周   明:你说得很准确。

吴   亮:那就和你前面的说法有点类似,你不大愿意和人交流,你不爱拍人,你现在能够流利地说话是因为你做了老师的缘故,是迫不得已,你的本性没有改变。你在无意识中把摄影看成这样一个东西,你试图和你不想交流的对象进行对话。
周   明:那倒也不是……当我拿起相机进入到摄影状态的时候,我可以真正回归自我,我用不着给谁一个交代,用不着考虑倾向于谁,迎合谁,外界的影响我可以彻底忘记。

吴   亮:你的意思是,当你拿起照相机面对这个大城市,面对你所拍摄的物,在这个时候,你想的是回到你的自我?
周   明:其实就是我在城市生活多年的一个心境,刚刚开始进入摄影创作时我的镜头都是瞄准人的,你看我最早期的照片,你会看到城市里各种各样的人,按照顾铮的说法是不避琐碎,80年代嘛,有乐观,有幽默,也有一点嘲讽……到现在,应该说已经历了三个阶段,我把它整理成上海崛起的三部曲,第一部曲叫“卸妆”,在地面拍,平视,眺望的,2001年到2006年。然后2006年到今年第二部曲,全部俯瞰。今年开始准备第三部曲,按照平视、俯视的逻辑,那应该要仰视了。

吴   亮:你拍世博园不就是仰视了吗?
周   明:仰视的镜头比较多,必须要避开人,我要把这个建筑放在空旷的天空这样一个背景下,但是世博园并不在我的这三个系列中,它是游离出来的,是一个应景专题。

吴   亮:你拍的世博园有种无中生有感觉,像杭州灵隐的飞来峰。
周   明:不是刻意的,世博会的这个专题,我取名叫“海市蜃楼”。我并不是想暗示什么,但是再过十年后,你会发现我的这个应景专题其实非常主观。

吴   亮:你的这个三部曲,它的对象不变,都是上海。你认为你是想表现这个城市的一种多维关系呢,还是你对它的感觉变得更多面,所以要各有侧重地呈现它?
周   明:两种状况都有。

吴   亮:记得三年前,我在莫干山路看你的个展,第一次见你,你打扮非常得体,戴一顶呢帽,戴副入时的眼镜,黑衣服,非常典型的上海人,你用上海话和我打招呼。印象中你很温情,很注重细节,但这个摄影家的作品是比较观念的,好像与上海保持一种距离。你曾经被我认为是一个来自外省的摄影家,在你的履历中,你出生于西安,后来知道这是因为你父母当年支内,所以你才生在那里,你十五岁以前一直在其他省市,在北方,以后又在东北,你的童年,不像陆元敏他们从小在上海长大,对上海很有感情。
周   明:我的内心深处有两面性……我十五岁来到上海,到现在我都已经生活了三十多年了,虽然我们这代人年轻时被荒废了,没有受到好的教育,不过你要再说我不是上海人,这肯定也是说不过去的。但在我的精神层面,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上海人,也就是说,我拍上海,不会固执地去表现所谓的上海情结,去拍那些世俗的上海味道,比较老派的那个上海,这个在我是没有的,我没有这种主观动机,我感兴趣的是当代,它的现在时,它的进行时……至于摄影观念,我有一个变化过程,在我早期是比较鄙视所谓观念摄影的,我觉得摄影应该更多地记录,你就本本分分记录,老老实实记录,不要玩什么花招,当时我的那些照片确实也是这样。但现在,真实地讲,我已经不喜欢我以前的照片了,那些照片就是记录,内涵少,实际上就是缺少观念,立场也少了一点,我现在的摄影是有观念的,尽管这个观念跟当代艺术的那个观念不尽相同……

吴   亮:能不能告诉我,你的观念,它的核心是什么?
周   明:我所谓的观念,第一,要有自己审视世界的立场,自己的一个看法,如果仅仅认为摄影是记录,拿起相机就可以拍,只要给它戴一个纪实的帽子它就能成立,这样就太肤浅了。第二就是在拍摄之前就有自己的成见,哪怕是偏见……我现在的这个三部曲,就是有这个成见或偏见的。

吴   亮:我前后两次看你照片,我的强烈印象,你所呈现的这个上海,正在诞生一个新的城市景观,它们都来自建筑又不像建筑,我觉得这些建筑都是一些无以名状的怪物。很奇怪,首先这些建筑不在被居住与使用当中,而且呢,好像它们也不可居住与使用,我觉得……说难听一点,它们有点像废弃的监狱或还没有启用的仓库。
周   明:这个照片能够让你看出这一点还是蛮欣慰的,我确实想拍出城市中的那种乖张,荒谬,荒诞……还有荒芜的那种感觉。城市在我们的意识形态中,在官方的宣传中,它欣欣向荣,它在飞跃发展,但我注意到了它的另外一面,它可能只是迎合了权力意志,它并不符合普通人的人性。

吴   亮:也许有人会向你提出疑问,说你所描述的这样一个城市是不真实的,因为这座城市实际上充满了人,你故意把他们疏漏了。好比你把舞台上的演员全赶下去,然后你对观众说,这是一个空的舞台,这里完全没有活人的气息。
周   明:我在拍摄中没有使用任何导演的手段,也没有后期制作,什么剔除呀、添加呀,都没有,我全是实地拍摄,只不过我拍的这些景物被常人所忽视,或者大家平时都视而不见,即便看到了也认为这不代表上海,但我认为这就是上海,而且是最真实最本质的上海。

吴   亮:但是你显然是刻意选择一个角度,选择一个时刻。
周   明:其实我并不用刻意去选择,我出门拍照带两个相机,分别装上不同的镜头,一个广角,一个普通镜头,背只很小的包就四处转,我没刻意去选择什么时间,为了哪张照片在那里等一两个小时,从来没有。

吴   亮:你怎么能够找到那些大白天几乎没有人的地方,现在上海不可能有这种荒无人烟地方。
周   明:有的,事实上是有的,关键在于只要你决定按照你的意向来进行拍照,你想要拍到这样的照片,你就一定能够拍到,即便在南京路、外滩、浦东陆家嘴我也能拍到这样的照片。

吴   亮:除非你不拍街面,仰拍。
周   明:对对,我的第二部曲就是俯瞰,最后就得仰拍了——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看见一幢高楼能够上去,上去以后居然还有一个窗口,或者露台,你已经运气很好了,所以别无选择,要得到一张好的照片,刻意选择的机会并不多。我只能大量拍,再沙里淘金。

吴   亮:前面你给我做了一个简单描述,我们这年纪的人,进入文化艺术这个行当在80年代,青少年时代我们基本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育。
周   明:对,都很匮乏。

吴   亮:那么你开始摄影,得看技术方面的书,那时看大师作品不那么容易,起步晚,要走很多弯路,慢慢摸索,和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他们很早就摸照相机,看得多起点高……我们这代人的特点是绝无仅有的经历与经验感受,但尽管如此,80年代以后,尤其90年代陆陆续续有那么多摄影大师翻译介绍过来,照片,展览,画册,我很想知道,在这二十多年当中你受到哪些人影响,或者很喜欢哪些人?
周   明:确实像你说的,我们当时就是一个饥荒的时代,饥不择食,在饥荒的时代你能够找到一样东西,就会不假思索地接受它……第一个对我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布列松,我最早期的照片可以说就是在复制布列松的模式,以至于在我最早开始摄影的头五年里,有人甚至就说我是中国的布列松,当时我也沾沾自喜的,哎哟,觉得这个评价蛮高的。很快我过了这个阶段,复制别人,是自己的无奈,虽然它也为我留下了一些有价值的历史纪录,但你不能持久的这么模仿下去。
第二个对我产生影响的是罗伯特·富兰克,一个瑞士人,他的摄影方式颠覆了布列松,就是说,不讲究“决定性的瞬间”,画面的营造感觉不是很浓厚,更多的在随意当中,怎么样让这个画面产生一种视觉冲动。还有一个是捷克的约瑟夫·库德卡,他对我的影响不是在摄影的技术层面,精神层面上更多,他流浪,四海为家,到处漂泊。

吴   亮:他应该还健在,库德卡的作品非常狠,他有野性。
周   明:没错,就是有野性,他不遵守技术规范,但他本身又成为一种技术规范,非常震撼……我是一个杂食动物,没有哪一种东西能够天天出现在我的餐桌上,不太可能。

吴   亮:你在大学里教摄影,现在的摄影已经数码化了,传统胶片除了我们这批人还有记忆,还会使用,年轻一代早不用了。我们不能想象现在一个孩子在用胶片拍照片,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一个数码相机在玩了,你面对这样一些孩子,你还能教他们什么呢?
周   明:数码技术的发展确实非常迅猛,到今天,数码摄影在技术层面上来说几乎无可挑剔,谁再对它说三道四我觉得已经没有任何理由,但是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起码在上海,我是还坚持传统的摄影工艺,用传统胶卷,我就这么一个人。胶卷生产现在量很少,成本就比较高了。现在还是有不少人坚持用胶片拍照,我跟他们不一样,我不光用胶片拍,后期放大我都是手工,在上海能够保持这么纯粹的作业方式是非常少了。

吴   亮:原因是什么呢?你喜欢手工,与数码比,你觉得两者不同在什么哪里?
周   明:原因很复杂……首先我搞了这么多年,在这个上面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相对来说我这个手艺呀,已经达到了得心应手的地步,这个时候我如果放弃它,实在可惜,我再搞数字那一套,能比年轻一代做得更好吗?我对这点并没有太多自信,这可能是一个原因。第二,传统手艺做出来的照片,视觉效果跟数码照片毕竟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只要有技术支撑,有设备支撑,我可以做到显而易见,现在我就是希望能够让这种视觉效果的不同做到显而易见。

吴   亮:你坚持手工,是不是和你身后这部莱卡放大机有关?
周   明:正好相反,我用这些老机器跟我的这种固执有关。现在很多玩照片的人,纷纷把以前的设备处理掉,在这个淘汰过程中我就捡到便宜了,只要看到好的,我就收进。像这台莱卡,当时售价都要十几万了,我现在一万多就买下,反而便宜了。

吴   亮:成了收藏品,老古董理应更贵嘛。
周   明:没办法收藏,谁家里放这么个笨重东西,对吧,再说这个机器失去使用价值以后,一般拍照的人那种收藏冲动是没有的。你看像这台,意大利的,新买的时候大概要八九万块钱,当时一个朋友放在家里看着碍手碍脚,他说你倒是有用,给你吧!我说我是有用,但是太笨重了,他说便宜一点让给你,我说你能便宜多少呢,最后三千块钱成交……我这里空间其实很有限,但只要看到有这么好的品质的机器流离失所的话,我就会有买下来的冲动。前不久我在二手市场上发现一个特别好的,价格又非常诱人,我自己没法买了,就说服我的学生去把它买下来。

吴   亮:你现在对那些被淘汰的机器,不是收藏,你是在收容。
周   明:没错,你的这个归纳非常准确,这里面有感情因素。

吴   亮:除了收容,心里面不舍,还因为你坚持用手工放照片也有关系,它们是有使用价值的。
周   明:对,我现在三个放大机,除了这个莱卡,这个是最常用的,我的放大机需要考虑跟我自己的作品片幅相匹配。因此我的每一台放大机都被我改造过,这个圈子里朋友们佩服我的,就是我的动手能力比较强。

吴   亮:就像有些人开车喜欢动手改造……还有个问题顺便问问,讲到收藏,老爷手表,老爷照相机,老爷车,都很经典了,你是一个例外,因为你的放大机还在用。当然,开一部老爷汽车很酷,你这笨重的莱卡放大机也很酷,你可以向你的朋友炫耀,以它为荣,其他呢,你有其他收藏吗?
周   明:我没有其他收藏,我觉得拍照实际上就是一个收藏。

吴   亮:我看你这两个房间里全是你的照片。
周   明:也可以那么说吧,这个架子上就有一百本样片,我的样片都是我一张一张手工放出来……有了数码技术以后,现在影像泛滥,影像取得太轻而易举了。那么,在轻而易举的数码影像这样一个背景下,我觉得坚持使用胶片,手工放大,它才是难能可贵的。其实在许多年前,美术界就一直诟病这个摄影,认为摄影可以轻易复制,无限复制,但是跟现在真正可以无限复制的数码影像相比,传统的摄影工艺的这种手工放大制作,不再是无限复制的了,我不能想象我的一张底片居然能够放出一百张照片,这种可能性是没有的。

吴   亮:技术上是做不到?
周   明:不是技术上做不到,而是时间上做不到。我没有这个兴趣,一张底片,我去放它一百张照片,我不说成本的问题,我根本没这个兴趣。好的照片永远在后面,这是个悬念。我怎么可能把以前的几张照片,翻来覆去在那里放大?另外我讲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人我这里来了以后,会产生两种情况,一种对我说,他以后再也不弄传统照片了,因为他看到了当中的真相,手工照片太艰辛,太复杂,太费钱了,承受不起,放弃得了。还有一种正好相反,说“啊呀,我着迷了,看来数码照片这个东西,太没劲啦!”

吴   亮:人人都会玩,他就没劲了。
周   明:就是说,他见识到了手工技术的这个世界,这个世界非常值得探索,更加有意思。

吴   亮:那么会不会以后坚持用手工来拍照,和用胶片放大,会成为一个小的,一小撮的,秘密的一个团体。他们有内部的一种喜悦,外人所不能分享。
周   明:不是以后,现在就是这样。

吴   亮:以后还能保持吗,可能这个人数,要比中国人拿毛笔的人还少?
周   明:相对来说,业余玩书法什么的,可能人数更加多些。

吴   亮:书法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日常需要。
周   明:冷门,我现在出去跟人交流,更多的是交流摄影,假如交流后期制作什么,我能够交流的范围就很少,太少了,没几个人在搞这个,你交流什么呢。

吴   亮:作为一个摄影家,你不可能每天翻看个人作品的收藏,就像当年菲律宾马科斯夫人,她鞋柜里有六千双鞋子,她不会每天看,但她一定知道这里面是全她的鞋子。你呢?某一天你打开自己作品夹,你肯定会如数家珍,因为这是你的作品你对它们很熟悉,这时你会不会被自己的某些作品打动,或者再次吸引?
周   明:这个大概可能性很少。

吴   亮:假如我让你自己挑出你十幅作品?
周   明:我可以试试看……从根本上说,我不是一个自恋的人,即便我有那么多照片,几千上万张照片。经常性有这样的情况,比如要办一个展览了,人家就会问,挑哪几张照片,哪几张是最好的?对这个问题我会非常回避——因为我觉得,你让我挑出最好的,这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

吴   亮:意味着别的都不好。
周   明:那倒不是……而是说,我拍照的时候有一个统一的构思,就像一个作家,他写了一篇文章,你一定要让他说,这篇文章中哪一句话最好。

吴   亮:你十五岁到上海,1960年出生,1975年,70年代,你家里有照相机吗?
周   明:我家里的第一个照相机,我想想是什么时候……我们家,我父母,实际上一直到我喜欢摄影,他们平常也会说,他们在部队,部队工资比地方上还是多很多,说那个时代的战友啊,什么人的家里买了莱卡,或者苏联仿莱卡的那种相机。

吴   亮:哈苏。
周   明:哈苏还没有,哈苏太专业,普通人是不会用的。就是说,实际上按照他们的收入呢当时买个好一点的照相机还是有可能的,但他们好像从来就没有动过这个脑筋。我真正拿到手,拿到自己家里的一个照相机那是很晚了。应该在1980年,我已经读大学了,我记得很清楚,一个当时的海鸥203。

吴   亮:对,当年都用203。
周   明:它是一个折叠式的,一打开是一个皮腔。当时这个相机,二十三块钱,它是个处理品,出于什么原因处理我不知道,反正不是你随随便便在商店里能够买到,还是要通过内部,走后门什么的才能弄来。相机买回来后,我就拿在手里摸,我妈妈说“你放下,放下,不要去摸这个东西”。

吴   亮:为什么?
周   明:她说“你的手,你的手啊”,我的手容易出汗,她说你手汗多,摸了照相机它要生锈的。我特别郁闷,我说你知道嘛,照相机是铝做的,怎么会生锈呢?但没办法,我不敢去动它,就放在抽屉里,好好的放在那里。这第一台相机后来在长风公园遗失了,一次班级搞活动,我把照相机放在包里,挂在树上,就这么丢了。

吴   亮:后来那些照相机,现在还保留了多少个?
周   明:十几台,大概十几台吧。我的个人趣味,都以机械相机为主。

吴   亮:样子都蛮好看。
周   明:蛮特别,应该说蛮特别。

吴   亮:虽然没有恋物癖,但是你还是恋照相机癖。
周   明:没有,我没有恋照相机癖,我有时候,硬要说有什么癖的话,讲得夸张点,有点恋技术癖,拨弄这个手动的相机,其实是一个技术活。

吴   亮:就像喜欢手动档汽车一样,不用全自动照相机。
周   明:是这个道理。

吴   亮:我想也是,我虽然没摸过枪,我想象中扣扳机的感觉,和按发射按钮的感觉肯定很不一样,扣扳机肯定更爽。
周   明:你讲到就是扣扳机和按快门,这个比喻蛮有意思,很好的一个比喻。不过扣扳机呢,它是在消灭一个东西,扣一次扳机,你感觉就好象已经消灭了一个目标,哪怕你脱靶了,没射中。但是按快门,它不是要消灭,而是要制造什么东西,会有这样的区别。

吴   亮:或者说,是截获了一个东西。
周   明:对呀,就是获取了一个东西,是这样的。

吴   亮:你十五岁到上海,与上海建立了若即若离的关系,不管你对上海的日常生活有没有兴趣,你可能比较麻木,迟钝,但是你既然在拍照,你的镜头已经替你在看上海,我想你肯定应该对上海有些不一样的感觉,或者有些不一样的想法,上海人的形象以前曾经出现在你的作品里,现在你又把他们赶走了,为什么?
周   明:刚刚来到上海的时候,我内心是对上海人蛮抵触的,我很不喜欢上海人。为什么呢,可能就是,我从北方过来,自己已经是一个北方人了,觉得上海人真的就像现在全国人民看上海人的那种感觉,觉得上海人心胸比较狭窄,比较自我,比较矫情,比较排外,小心眼,比较经济动物。就是这样的一种成见或偏见。随着自己慢慢融入到上海,现在我对上海人不讨厌了,喜爱不喜爱,那是另外一回事情,但真的是不讨厌了,这可能是不自觉的,慢慢的我变成上海人,同化了,就没有这种排斥感了。

吴   亮:讲讲世博会吧,你觉得怎样?
周   明:为了世博会政府投入了很多精力,对它期望很高……我前后大概去了十四次,我每次去,没有任何激动,没有,只是工作,我用的相机比较笨重,每次去就带十个片夹,二十张片子,我避开上午,上午人太多了,我都是下午去,等到片子拍完我也就离开了。世博会是一个很奇怪的秀场,就是作秀的地方,这也造成了我对它这样的一个强烈观感,最后使我拿起照相机给它用摄影的方式固定下来了,现在出现了一种虚实相间的照片记录,如果要我自己归纳,我这个照片是“虚伪”的,所谓“虚”,是说它只有中心是清晰的,其余全部是虚的,边缘是虚的,非常非常虚。所谓“伪”,它外形是失真的,是主观的,是“假”的。

吴   亮:为了表达本质,你把它拍得很空洞,而且都有点变形。
周   明:拍出它的那种假模假样的样子,或许是我的偏见,对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5 01:53 , Processed in 0.08868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