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查有梁:模式建构的方法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9 21:4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查有梁:模式建构的方法论



提要:1.本文论述了什么是“建模方法论”:建构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的方法。它是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在一定的抽象、简化、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性;它是作为中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建构新型客体的一种科学方法。从实践出发,经概括、归纳、综合,可以提出各种模式,模式一经被证实,即有可能形成理论;也可以从理论出发,经类比、演绎、分析,提出各种模式,从而促进实践发展。模式是客观实物的相似模拟(实物模式)、是真实世界的数学描写(数学模式)、是思想观念的文字表答(语义模式)、是客观现实的形象显示(图象模式)、是情感体验的声音抒发(音乐模式)。
2.“建模方法论”的重要意义:它是现代科学方法的“大综合”、是信息化社会的“新工具”、是帮助人们开拓创新的“金钥匙”。
3.定性建模方法。定性建模方法的要点是:抓住主要特征;认识基本过程;确定关键词语;给出简要表述;形成子模式群。
4.定量建模方法。定量建模方法的要点是:充分认识原型;选择数学模型;找出求解方法;设计运算程序;给出操作模式。
5.“问题—模式”谱与五大类模式:(1)白色系统问题——决定模式;(2)灰白系统问题——程序模式;(3)灰色系统问题——预测模式;(4)灰黑系统问题——试探模式;(5)黑色系统问题——描述模式。
6.建模三层次:个别、特殊、普遍。应用尝试性和探索性的归纳与演绎。
7.“建构模式”是一个过程。根据“原型”来“建模”; 针对“问题”解决来“建模”; 从“理论”出发来“建模”。
8.建构模式,超越模式。认识建模方法的局限性;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这就是最好的模式。
关键词:模式  建构  方法论
1.什么是“建模方法论”
把各门学科中,建构各种各样模式的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起来的理论,称为“模式建构的方法论”,或“建构模式的方法论”,简称“建模方法论”。它要论述建模方法产生的基础和背景;研究模式的普遍性、特殊性和局限性;探索定性建模和定量建模的方法;探讨模式的分类;阐述建模的原理与原则;回答如何建构模式、选择模式、应用模式。“建模方法论”属于认知科学领域的科学方法理论。
从建模方法论的高度看,对什么是模式,作者给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定性叙述:
建构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的方法。它是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在一定的抽象、简化、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性;它是作为中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建构新型客体的一种科学方法。从实践出发,经概括、归纳、综合,可以提出各种模式,模式一经被证实,即有可能形成理论;也可以从理论出发,经类比、演绎、分析,提出各种模式,从而促进实践发展。模式是客观实物的相似模拟(实物模式)、是真实世界的数学描写(数学模式)、是思想观念的文字表答(语义模式)、是客观现实的形象显示(图象模式)、是情感体验的声音抒发(音乐模式)。


什么是模式?简要地说它是一种科学操作和科学思维的方法。

上面的“定性叙述”,首先指出了模式离不开“原型”,指明建构模式(包括各种模型)是按照下列的认识过程进行:
图1  原型与建模
这指出了,模式是作为认识过程的中介的科学方法。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模式”是对“原型”的否定,重新认识和改造的“新型”是对“模式”的否定。整个认识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的哲学范畴有:内容、形式、需要。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根据需要的变化又会发生变化。模式既要看内容,又要看形式,同时还要看需要。在这一过程中,要用到相似、简化、抽象等多种科学方法。
上面的“定性叙述”,还指出了要提出模式总是从问题开始,按照下列的过程进行:
图2  问题与建模
这指出了,模式是作为一种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问题解决的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人类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是:问题明确后,人们往往是应用直觉思维,猜测或搜索出一些假设、法则、原理、方案去尝试解决问题。许多情况下,可以概括为建构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式。一旦建立了一个尝试性的模式后,人们往往是应用逻辑思维去求解这个模式,进而应用于一个具体实例上,得到结果,从而去证实、修改、检验模式。这一过程同样不是单向,而是双向的。在这一过程中要用到直觉、逻辑、模拟等多种科学方法。
上面的“定性叙述”,还指出了模式是处于实践和理论之间的中介方法。模式既不等同于实践,也不等同于理论,但它与实践、理论均有紧密联系。从实践上升为理论,或用理论指导实践,通常按照下列过程进行:
图3  理论与建模
这指出了,模式是沟通实践与理论之间的桥梁。起着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的作用。这一过程同样是双向的。即一方面,可以在实践基础上,经概括、归纳、综合而提出模式。模式是一种假设,在未经证实之前,它决不是理论;模式只有经过实践验证,被普遍证实之后,方才可能上升为理论。另一方面,可以在理论指导下,经类比、演绎、分析而提出多种模式,进而到实践中加以应用,以解决不同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要用到概括、假设、演绎等多种科学方法。
最后,作者对“什么是模式”的定性叙述,还逻辑地述论了模式的分类:
当然,还可以根据不同性质的问题、不同的学科领域,从不同角度研究模式的分类。这是“建模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2.“建模方法”的重要意义
建模方法是现代科学方法的“大综合”;建模方法是信息化社会的“新工具”;建模方法是帮助人们创新的“金钥匙”。这是我从事教育研究和科学研究40年来的切身体会。
(1)科学方法的“大综合”
从图1、图2、图3可知:从“原型” 、或“新型”出发建构模式,要应用“简化、抽象、相似”等科学方法;从“问题”或“求解”出发去建构模式,要应用“直觉、逻辑、模拟”等科学方法;从“理论”或“实践”出发去建构模式,要应用“演绎、假设、归纳”等科学方法。建模方法不是单一方法的应用,而是要灵活应用多种方法。所以说:建模方法是现代科学方法的“大综合”。“大综合”的方法,才能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2)信息社会的“新工具”
从图1、图2、图3可知:建模是“原型”和“新型”的中介,有利于将“原型”变为“新型”;建模是“问题”和“求解”的“中介”,有利于问题的求解;建模是“理论”和“实践”的“中介”,有利于理论联系实践。“中介”的角色很重要。信息化社会,需要一系列“建模”作为“中介”,方能形成网络。所以说:建模方法是信息化社会的“新工具”,是信息加工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农业社会的工具,工业社会的工具,虽仍然有作用。但是,新世纪、新时代,是信息化社会,更需要建模方法这种“新工具”。
(3)开拓创新的“金钥匙”
从图1、图2、图3可知:将一个“原型”,尝试性地建构为一模式,研究这一模式的优劣,扬优去劣、加以修改,方能创造出一个“新型”;从一个问题的求解中,得到个别的模式,使之抽象为更一般的模式,从而创造性地解决更多的类似问题;从理论上研究“可能的”模式,从实践研究“可行的”模式,两者结合,加以优化,就形成更加有用的新理论,更加有效的新实践。所以说:建模方法是帮助人们开拓创新的“金钥匙”。“金钥匙”可以打开智慧的大门。“知识就是力量”,普通的“钥匙”能够打开“知识的大门”;在现代社会,“智慧更有力量”,打开智慧的大门,需要“金钥匙”。
(4)图式与模式
我们说“建模方法”是“大综合”、是“新工具”、是“金钥匙”,它为什么有如此普遍的功能呢?
应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可以从“微观上”给以说明。“发生认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识,来源于活动。这与人类的认识,来源于实践,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相容的。儿童在活动的基础上,在大脑之内建立起认识的“图式”。“图式”即脑内的“模式”。人们总是用自己已经在脑内具有的“图式”去认识事物。如果一个事物能纳入已有的“图式”,这就是“同化”;反之,如果一个事物不能纳入已有的图式,就要调整改造,重建已有的“图式”,这就是“顺应”(又译为“调节”)。主体的“图式”能再现客体,客体符合主体的“图式”,这种状态,即是“同化”与“顺应”的平衡。图式→同化→顺应→平衡,人类的认识就是这样发生的、发展的。
脑内的“图式”具有普遍性,人人脑内皆能形成“图式”。将这些“图式”,建构外显出来即“模式”。“模式”即脑外的“图式”。用实物、数学、语言、图象、音乐,去分别建构与脑内“图式”相应的“实物模式”、“数学模式”、“语义模式”、“图象模式”、“音乐模式”,就是“模式建构”。这就是“建模方法”具有普遍性的“微观机制”。
换句话说,无论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无论你承认,还是不承认,脑内的“图式”是客观存在的,脑外的“模式”也是客观存在的。“图式”要“外化”为“模式”;“模式”要“内化”为“图式”。“建模方法”是人类普遍应用的科学操作和科学思维的方法,这就是“建模方法”重要意义之所在。


3.定性建模方法
科学研究有两大主要方法: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从建模方法论看,则有两种建模方法:定性建模方法与定量建模方法。
定性建模方法的基本程序如下图所示:
图4  定性建模的基本程序
建构模式,大多数是“定性建模”。怎样构建“定性模式”呢?基本程序是:
①建模目的。明确建立模式所达到的目的。
②典型实例。通过调查研究,找出一个较好的、较典型的案例。
③抓住特征。从理论上分析案例,概括出基本特征和基本过程。
④确定关键词。进行“语义比较”,确定表述这一模式的“关键词”。
⑤简要表述。通过讨论,征求意见,对这一模式给出简要的定性表述。
⑥具体实施。具体实施这一模式,要充分体现出模式的特征和过程。
⑦形成子模式群。通过实践的检验,针对不同情况有所“变换”,从而形成一系列更为具体的“子模式群”。
⑧建模评价。将设计与实践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获得建模成功与否的结论,以便改进。
上述每一个阶段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联系的;所有上述过程都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多向的。要经过反复修改、反复检验、反复总结,最后才能构建一个较好的模式。
定性建模方法的要点是:
——抓住主要特征(在调查研究、理论分析基础上);
——认识基本过程(在明确目的、典型分析基础上);
——确定关键词语(在抓住特征、认识过程基础上);
——给出简要表述(在集体讨论、统一认识基础上);
——形成子模式群(在具体实施、反馈检验基础上)。


4.定量建模方法
在模式建构中,定量建模会逐渐增多。特别是较为广泛地使用电脑,为定量建模提供更加强而有力的工具。
定量建模方法的基本程序如下图所示:
图5  定量建模的基本程序
怎样建构 “定量模式”,基本程序是:
①建模目的。明确建立模式所达到目的。
②认识原型。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统计数据,对原型进行定量分析。
③初步模式。尝试构建一个初步的定量模式。
④数学模型。进行数学分析,抽象出一个模式。
⑤求解方法。通过分析与计算,给出模式的求解。
⑥实施程序。运算比较复杂则需要写出电脑运算程序。
⑦最终模式。进行具体运算,进一步纠错,证实程序的正确。
⑧建模评价。对设计的程序进行维护与解释,从而推广定量建模的成果。
上述每一个阶段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联系;所有上述过程都不是单位向的,而是双向的、多向的。要经过反复修改、反复检验、反复总结,最后才能建构一个较好的模式。
定量建模方法的要点:
——充分认识原型(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基础上);
——选择数学模型(在原型分析、数学分析基础上);
——找出求解方法(在数值分析、计算研究基础上);
——设计运算程序(在尝试求解、电脑实验基础上);
——给出操作模式(在纠正错误、证实程序基础上)。

5.“问题—模式”谱与五大类模式
“建模方法论”认为,建立某种思维模式,总是为了解决某类问题。按照问题的简单性、复杂性,或者说按照问题的因果性、随机性,或者说按照获得信息多少的具体情况,可以在“问题谱”上划分为5大类问题。从而形成5大思维模式。
1.白色系统问题——决定模式
人们能完全明确该系统的信息,这种系统称为白色系统,例如,引力二体系统、简谱振动系统是属于白色系统。解决白色系统问题所采用的思维模式是“决定模式”,其特点是实验设计,系统控制。
2.灰白系统问题——程序模式
人们能大部分明确,小部分不明确该系统的信息,这种系统称为灰白系统。例如,电路网络、飞机系统,是属于灰白系统。解决灰白系统问题所采用的思维模式是“程序模式”,其特点是控制过程,预见行为。
3.灰色系统问题——预测模式
人们能部分明确,而部分不能明确该系统的信息,这种系统称为灰色系统。在灰色系统中,能够明确的信息与不能明确的信息,两者的比例尚难确定,例如,大气系统、生态系统,是属于灰色系统,解决灰色系统问题采用的思维模式是“预测模式”,其特点是搜集信息,预测未来。
4.灰黑系统问题——试探模式
人们能小部分明确,大部分不能明确该系统的信息,这种系统称为灰黑系统。例如,人的心理系统,社会系统,是属于灰黑系统。解决灰黑系统问题所采用的思维模式是“试探模式”,其特点是假设试验,观念探索。
5.黑色系统问题——描述模式
人们完全不能明确该系统内的信息,这种系统称为黑色系统。例如,人脑记忆系统,夸克系统,基本上属于黑色系统。解决黑色系统问题所采用的思维模式是“描述模式”,即是整体洞察,专家选择。从白色系统→灰白系统→灰色系统→灰黑系统→黑色系统,沿着方向看,系统的复杂性、随机性增强,应用模糊表述、定性程度增大。
从黑色系统→灰黑系统→灰色系统→灰白系统→白色系统,沿着此方向看,系统的简单性、因果性增强,应用精确表述,定量程度增大。
6.“问题—模式”谱
上述关于问题与模式的论述,可以用“问题—模式”谱表示,简称“Q—M谱”:
图6  “问题—模式”谱(Q—M谱)
从图6所示的问题—模式谱看,绝大多数系统是属于灰白系统问题或灰黑系统问题。纯粹的白色系统问题和黑色系统问题是极少的。在实际中,对于灰白系统问题,人们倾向于用“程序—决定”思维模式;对于灰黑系统问题,人们是用“试探—描述”思维模式。
由问题—模式谱,我们可以认识到“程序—决定”思维模式的应用条件,它的优点及局限性;我们也可以认识到“试探—描述”思维模式的应用条件,它的优点及局限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不同问题的解决,应用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难以判断其“好”或“坏”。重要的是认清它们的应用条件、优点及局限。

6. 建模三层次:个别、特殊、普遍
1.尝试性和探索性的归纳与演绎
在科学方法论中,从个别到普遍(一般),称之为归纳法;从普遍(一般)到个别,称之为演绎法。在“个别”与“普遍”中间,加上“特殊”,“二体”变“三体”,问题就复杂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
“个别性、特殊性、普遍性,这就是全部《概念论》[①]在其中运动的三个规定。其中,从个别到特殊并从特殊到普遍的前进,并非在一种样式中,而是在许多样式中实现的”。[②]
恩格斯强调“归纳”和“演绎”是对立统一的,其过程是在“许多样式中实现的”,这给作者很大启发。作者在研究“建模方法”时,将个别到特殊,称之为“尝试性归纳”;将从特殊到普遍,称之为“探索性归纳”;将普遍到特殊,称之为“探索性演绎”;将特殊到个别,称之为“尝试性演绎”。
图7  尝试性的归纳、演绎与探索性的归纳、演绎
无论建构“个别模式”、“特殊模式”、“普遍模式”,其要点都在于要“简化”;然而,具体应用各种模式时,又是丰富多彩的,趋于复杂。“建构模式”要应用好“简化”与“复杂”的辩证法。这正如恩格斯指出,“是在许多样式中实现的”。也可以理解和重新翻译为“是在许多模式中实现的”。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在个性中存在着共性。”[③]
这启发我们认识“建模方法”中,“个别模式”、“特殊模式”、“普遍模式”,三者之间,相互包含、相互转化为辩证关系,非常重要。这是辩证法的“精髓”,也是建模方法的“精髓”。

“建构模式”要应用孔子提倡的“叩其两端”[④]
的方法。一端是从实例建构出的“个别模式”,另一端是古今中外已有的“普遍模式”。“建模方法”要充分应用“叩其两端”的方法。除了叩“个别”和“普遍”这“两端”;还要叩“原型”与“新型”这“两端”;还要叩“问题”与“求解”这“两端”;还要叩“理论”与“实践”这“两端”。一旦领悟“叩其两端”的方法,作为“中介”的“建构模式”便能够逐渐系统化、科学化。

7.“建构模式”是一个过程
1.“原型”与“建模”
根据“原型”来“建模”有一个过程:其一,是开始建构的“粗坯型”的模式;其二,是动态建构“修改型”的模式;其三,是最后建构成相对“稳定型”的模式。
从“原型”出发,建构模式的过程是:
图8 第一类建模的过程
2.“问题”与“建模”
针对“问题”解决来“建模”也有一个过程:其一,是以具体问题出发,首先建构“个别的模式”;其二,是分类抽象出“特殊的模式”;其三,是推广上升为“普遍的模式”。
从“问题”出发,建构模式的过程是:
图9 第二类建模的过程
3.“理论”与“建模”
从“理论”出发来“建模”也有一个过程:其一,首先根据某一理论,建构理论上可能的模式;其二,是结合实际情况,建构实践中可行的模式;其三,经过多次实践检验,建构起可信的优越模式。
从“理论”出发,建构模式的过程是:
图10 第三类建模的过程


8. 建构模式,超越模式
1.建模方法的局限性
建构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它包括了:建模、选模、用模、评模。
我们一旦把某种“模式”固定化、僵化,这种不科学的“建模方法”就有很大的局限性。
如果违反建构模式的科学方法,那么,建模方法的局限性就非常明显:
——不认清原型,过分简单;不抓住实质,过分表面化;不理解内容,过分形式化——这样应用模式方法不可能是成功的。
——不认识问题,过分单一化;不了解条件,过分片面化;不分清类型,过分复杂化——这样应用模式方法不可能是合理的。
——不检查,盲目地使用模式;不变化,僵硬地使用模式;不组合,孤立地使用模式——这样应用模式方法不可能是有效的。
建构模式,掌握模式,最终是为了“超越”模式。在强调建模方法重要的同时,充分认识建模方法的局限性,这是十分必要的。不要作茧自缚,因循守旧,依样画葫芦。要学习“少林派”、“武当派”的武术,达到炉火纯青之时,浑然一体,左右逢源,决不是一个“招式”,一个“招式”的机械组合。应用建模方法时,也应当从“有模之术”,到“无模之境”。正如“此时无声胜有声”一样,我们应努力达到“此时无模胜有模”。建立某种模式,最终都应“超越”这种模式。认识这一点,才是理解了建模、选模、用模、评模的精髓。要发展、要变化,这正是辩证法的精髓。应用模式方法,不能离开辩证法。
2.无模之模,乃为至模
从整体上看,建构模式的过程是:建构—超越—再建构—再超越。从建构模式,到超越模式,又到建构更高水平的模式,然后又超越。“建模方法”,仅仅是现代科学方法中的一种综合方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一般地说,任何方法都有局限性。四川成都的“宝光寺”有一著名的楹联:“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建模这种方法,同样是“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画家石涛在《画语录·变化章》中写道:“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所以,作者在《教育建模》中强调:教育有模,但无定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这就是最好的模式。
人类认识的发展总是:从问题到问题,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对于相应的“建模”来说总是:从建模到建模,建模永无止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6 04:06 , Processed in 0.09990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