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别推荐】'中国的教师主流是愚昧的'引发的讨论文集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7:19:16 | 只看该作者
超越本能,学会思考
茅卫东


有位老师经常在讲座时问同行:“教过的你的老师有很多,哪位老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老师们有的说是小学的老师,有的说是幼儿园的老师,还有大学的、中学的老师,甚至函授时的老师,难忘的原因大致有:这位老师曾经给我过真诚的关怀;这位老师在我最自卑的时候鼓励了我;这位老师曾讽刺过我,让我很受伤;这位老师的课讲得非常棒,让学生非常喜欢听;这位老师总是认真备课、上课,一丝不苟,每次走进教室衣着非常整洁;等等。

估计很多老师不会觉得这样的答案有什么不妥之处。如果这位老师没有遗漏重要的回答,比如“没有老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之类,那么,我想说,从这些答案中,我感觉到可能很多教师的视野比较狭窄,从学生时代到职场生活,他们关注的重点可能一直是自己,或者与自己紧密相关的人和事,他们重视诸如个人情感、生活条件、社会地位等日常生活层面的东西,缺乏精神层面的关注和思考,而这样的人往往缺乏安全感,处于随时防御的状态。



注意,我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或者说下这么一个判断,当然是基于问题和答案,但更是基于回答问题者的身份——教师。如果拿这个问题问其他职业人群,估计也会是这些答案。虽然我没有作过调查,不过报刊上不时会有一些回忆老师的文章,大体就是这个样子。但作为教师群体的回忆,这样的回答我以为是值得思考一番的。

有道是:“教育学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如果我们认同这个观点,那应该也可以接受下面这个看法:教师的工作是帮助学生成长。既然是帮助别人成长的工作,那就应该了解人的成长过程,了解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点。注意,只是了解,不是研究。教师所教学生的年龄不同,了解的重点自然也不一样。不过,有一些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的共性的东西,或者说一些常识,应该与教师本人年龄、所教学生年龄以及所教学科无关,是我们都应该了解的。

这里只说一点:成长是基于本能(自我)、超越本能(自我)的过程。而这一点,我认为很多同行并没有很好地完成。



每个人生下来时都差不多,完全是靠生存本能以及成年人的照料存活下来。稍长大一点,看到喜欢的物品,不管它是谁的,也不论贵贱,更不会考虑是否安全,总是想占为己有。尽管那个时候孩子还没有发展出“自我”意识,也不会有“社会或世界”的概念,但孩子具备占有本能,他看上的,就应该是他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孩子会用他唯一的武器——哭闹——达到目的。这时候的孩子非常非常的“自我”,同时又同样强烈地依赖成年人。

幼儿园和家的最大不同,在于家里成年人一般都比较纵容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总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也就不用和他讲道理,满足他就行了。进入幼儿园可能是多数孩子第一次正式的社交行为,在这里,孩子们被训练被教育接受“这个世界不是我说了算”的事实,开始掌握社交规范。孩子慢慢有了“自我”意识,也开始摆脱本能对自己的完全支配。

从小学到中学,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同时也越来越社会化。青春期的叛逆,无非是要证明,他不再像婴幼儿那样需要完全依赖成年人。相反,他想要自己做主完全独立,不再需要成年人唠叨和支使。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最终能否真正成熟,真正地成长起来。以我的观察,国人大多数最终没能“鲤鱼跳龙门”,徒有成熟的生理外表,内心还是停留在了青春后期甚至更早。很遗憾,教师这个群体也是如此。



不成熟的典型特征有三个:一是没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无论年龄大小总是渴望得到别人尤其是前辈和领导肯定,后者其实是由前者决定的;三是始终对未成年时受到的伤害或得到的帮助记忆犹新,想起来就可能引起情感的强烈波动,这和第二个特征是相互作用的。若有兴趣,每个人都可以此衡量自己,看看能否对号入座。

说大多数人没有人生观、价值观肯定不对,有是有,但不是自己的,是父母老师教的,是爱周围人的影响学会的。这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全经不起考验。生活稳定幸福的时候,谁也不会觉得有问题。一旦受到质疑,很多人就会觉得自己被骗了。就好像你走在路上,有人非常热情地塞给你一个苹果,你推辞不了,看着苹果也确实诱人,就带着上路了。走着走着,突然又跳出一个人来愤怒地指责你偷苹果,你立即交出苹果,严正申明:“这是人家给我的。”

是的,苹果是人家给你的,那观念呢?别人可以把苹果塞到你手里,总不可以敲开你的脑袋把观念放进去吧?



因为没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很多人特别需要有人指导,离开前辈指点离开领导指示,这些人就寸步难行。前辈表扬,心情舒畅;领导批评,郁郁寡欢。一些年轻教师特别愿意把学校看成是自己的家,总是希望校长像自己的父亲自己的母亲一般关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也是因为心智不成熟,精神世界没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支撑。

这样的人当教师,真的只能是误人子弟。他自己还只是个司机,去哪得由别人说了算,又怎么有能力去指点学生何去何从呢?对,他可以教学生怎么开车,可是开去哪里呢?有人批评说,中国的学校教育现在已经沦为职业培训了,原因就在这里吧。



对自己未成年时受到的伤害或得到的帮助记忆犹新,这为什么也有问题?因为这种记忆会随时把人拉回到自己未成年的心理状态或者说精神状态。现在大家对人的智力成长的几个关键期比较熟悉了,而对人的心理成长的停滞这个问题认识可能相对不足。简单地说,如果一个人回忆起未成年时的经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反应,那基本可以断定,这个人的心理发育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严重的话,可能他某方面的心理发育已经停滞在那一时期,尽管他已经长大成人。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童年的经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状态。有些人因为受到伤害的时候年纪很小,长大后已经记不清发生过什么,可是心灵创伤严重影响着以后的生活,因此需要接受长期的心理治疗。

如果教师这个群体回忆以前自己的老师,留下的印象大多是某老师对自己多么多么地好,从相反的角度看,是不是表明这个老师当年从家里得到的支持不够?如果回忆多是被伤害的经历,那就不用细说了。



为什么那么多人成熟不起来?

从宏观层面上说,我们的主流文化一向不鼓励人走向成熟。不论系统的儒家经典或佛教思想,还是通俗版本的《弟子规》《二十四孝图》《菜根谭》《曾子家训》……都是教人服从,服从师长,服从权威,服从世俗,鲜有教人质疑鼓励思考的文字。直到今天,我们虽说已经打开国门,可是文化教育上面还是一脉相承,没有改观。任何还能睁眼看中国的人,应该不需要我再举例说明了吧?这种文化浸淫之下,除了搞些小发明小创造,怎么可能有领先世界的创新之举。所谓的“钱学森之问”,不过一个死结而已,类似于问别人:“死人为什么不会说话?”

从个人层面上讲,很多人还是无法摆脱生存本能的束缚,或者说虽已成年但基本还是被本能驱使。这个本能就是趋利避害,以求自保。主流文化之所以成功,就是它成功地放大了人的求生本能,“跟着我,有肉吃”,不听话?满门抄斩灭九族!一代一代威逼利诱,终于成功地塑造了大多数国人的生命基因,那就是:“只可跪着生,决不站着死”,能从狗洞里爬出去是有智慧有勇气的象征。最后,谁想直立行走,不劳官差动手,职场同人邻居路人早已一哄而上将其摁在地上了。这也是难得的一次自我实现的机会,完事还可以哼哼:我们活得像条狗,天天吃肉啃着骨头。

从技术层面上说,我们缺少心理分析。我国的心理咨询起步比较晚,至今除了几个大城市发展良好,其他地方可能还是举步维艰,心理咨询的从业人员也是鱼龙混杂。许多人通过考试获得了从业资格,可是就像不少人拿到了驾照但还不会开车一样。因为缺少这种氛围,很多人一般只能从是不是遵守社会习俗,有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来衡量评价一个人,不会去关注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其实不少教师,包括很多名师,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就像前面所说,虽然这些教师平时的工作没有问题,甚至有些可能还是学科带头人,但他们其实一直处于一种缺乏安全感,随时准备防御的状态。一旦受到批评和质疑,很容易或极度伤心或勃然大怒。



这种不成熟状态,归根结底说,就是一个人的心理发展严重滞后,真正支配其行为的更多的只是趋利避害的本能,精神的追求则是一件奢侈的无法想象的事情。

这样的教师,往往不能区分面子和尊严,或者说他们非常在意面子,却忽视尊严。比如,他们非常在意职称和荣誉,却并不一定愿意认真备课上课。他们非常重视对学生的管理和控制,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尊重自己,对胆敢质疑自己的学生可能会想尽办法让他们丢尽颜面。而在学校领导面前,这些教师可能会像一只乖乖羊,习惯性地流露出谄媚讨好之态。领导的一句表扬,会让他们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领导有所要求,不论公事私事,都比自己的老爹老娘交待的事情还上心。

这样的教师,一般渴望温暖,不愿意讨论独立人格。他们喜欢把学校比喻为“家”,把校长当爹妈,如果校长年轻比自己大不了几岁,也要认哥叫姐。不少校长也非常受用,大会小会总是要求老师们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自己当然也有家长自居,努力当一个“慈祥的爸爸”。很多校长和很多普通教师一样,心理也是很不成熟的。因为职务的关系,不少校长心理其实更为扭曲。

这样的教师,他们的工作目标就是让学生考出高分,让领导满意。他们不会想到学生的成长问题,也不愿意花点时间去考虑社会和自然的事情,因为没有这个能力。他们只能把视野聚焦在学校,在校长的指挥下努力抓升学率。本性善良一点的,会用些小手段,让学生开开心心拼分数。狠一点的,就直接要求学生“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我的话说得有些难听了。中国民族泱泱五千年文明,怎么也有几件文化遮羞衫的。不过,总是捉襟见肘,就回到本文开始的那段文字吧。身为教师,很多人观察事物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其他职业的人甚至和没受过多少教育的人没有什么两样,完全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完全以生活功利为标准。说老师的好与坏,总逃不出关心自己鼓励自己或者伤害了自己这个范畴。可能这不能怪回答问题的老师,因为他们的老师当年除了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之外,可能也确实不曾做过、也不会做、不便做其他什么事。想来他们的生活也很无趣,差不多也是“吃饭睡觉打豆豆”一类吧。哪怕他们中间有少数人的课上得很精彩,也只是局限于课堂,局限于那点可怜的知识,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也没有对学生性格的塑造或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什么作用。所谓的敲门砖,其实一直存在着。



如果年轻教师不想重复这条老路,或许可以思考一下:我想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吗?教师职业的意义就寄托在职称和荣誉上吗?我将会以什么姿态存在于学生的回忆中,也和我的老师一样让学生只记得我对他们的好和坏?……”

如果有谁觉得思考太累,只想像福贵那样活着就好,那我建议尽快换个工作,别再继续败坏教师这个职业的声誉,尽管它差不多已经身败名裂了。个人以为,身为教师,最愚昧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家不都是这样吗?”

你我是教师,应该思考,而不是满足于像动物那样活着。

4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7:20:01 | 只看该作者
贾 玲: 多给老师自我发现的眼睛  

读海之韵老师的文章“中国的教师主流是愚昧的”心情无比的沉痛,我赞同海之韵老师的观点,我也是教师,直接和间接几乎天天和学生、老师们在一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内心学处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乡村教师,所以,我觉得每一句话都直击到要害,是在批评我自己。文中所谈情况诸如“真正的问题是,极度缺乏严肃思考的兴趣,缺失智识的好奇心,对自我和外部世界缺乏探索的热情……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共融和对话,躲在一个狭小的自我内找寻存在感,充斥着个人的自恋或自怜。”等等,真实的概括了我身边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老师现实问题。

很感谢海之韵用这么精辟的语言这么准确的表达出大多数老师的现状,但反省自己,我更多的却觉出了老师们的无助和悲哀。如果海之韵的发现能为改善老师们已有的现状起些许的作用,哪怕让老师们背负起诸如此类让人伤痛的大实话,那又有何妨?

  做了多年的乡村教育,耳濡目染的以上种种问题,我也常常陷入自责与迷茫之中。回顾课改之初,十多年前,我县曾经搞过大规模的课改活动。印象最深的是当时观摩课上推行的课始出示学习目标,把本节课所到达到的三维目标全列出来,并让小学生齐读,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读书水平和理解能力都有限,所以老师读完,学生读,下面老师都有异议,觉得对小学生(最其码低年级学生)来说,没有意义。但是,当十年之后,我听课时,发现有的老师仍旧在低年级不折不扣的效用此法。课后我和老师们交流了很多,谈他们的生活、心态。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关键是老师们缺乏思考的兴趣,缺乏自主探索教改的热情,更懒于去质疑,不愿意发出自我声音!因为老师们觉得这些没有用!

  那么,什么才最有用?想想老师们的话,在功利化思想为主流的今天,指导老师们工作努力方向的是学校的制度、考核的目标,这些最有用!而在我接触到的乡村教育,对于课改的量化,是个盲区。家长、社会信奉的是分数,而诸如师爱、教研这些无法量化的却对于教育来说非常重要的因素,无法量化,无法给出定性的激励措施,而正是这些非常重要的“软”目标,会更容易给人以走关系、走捷径之嫌,所以,在乡村学校内,学校层面没有制定硬性的此类规定似乎情有可原。反而教师认真搞科研是容易贴上“奇葩”的标贴的,比如有极个别的老师写写反思,读读教研类的书,也被很多老师同行们认为是不务正业,甚至是匪夷所思的事情:“教学教学,就是教学,写那么多文章,读那么多书干啥!”如此,最实用的方法是提高教学成绩,在评优、晋级方面走在前列,而和此无关的其它有弹性的目标,老师们不愿意关注,觉得不务实,不实际。

所以,我们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评价老师时,都要想一想,是什么造成了老师们的这种现状?是什么蒙住了老师发现自我的眼睛?是什么促使老师心甘情愿的不去做真实的思考?而愿意人云亦云的走下去?

形成被人逅病的现状,教师有责,却负不了全责!

让优秀老师发挥带动、影响的作用,给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别在自己狭隘沉旧的小圈子里闭门造车,让他们在拓展视野在思想受到震憾之余,能够主动的反思自我,不断的更新自已的教育观念,使教育走出等同于教学的简单的技术层面,使教育从关注每一个生命做起!

  而所有这些,都需要从关爱教师成长的角度出发,激活老师的自我成长意识。让均衡教育从均衡师资做起,从均衡薄弱地区教师的现状做起。在无力改变大环境的之时,则更需要我们学校领导等有关部门从点滴实事做起,多给老师自我发现的眼睛,让他们能够经常睁开蒙昧的双眼,不断的发现自身不足,从而能够站在时代教育的前沿,最终使我们的孩子能够享受最理想的教育!



4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7:21:56 | 只看该作者

公立学校的教师究竟有多么糟糕?

文/皮皮狼

在中国可以说。公办学校教师即主流教师群体。

我见到过有的公立学校的老师(领导),对私立学校恨之入骨,原因不外乎:第一,私立学校抢走了好生源。第二、私立学校教师待遇比他好。

我当时就奉劝这位教师说,你要感谢私立教育,正是因为有了私立学校,你才有可能涨工资。中国教师涨工资最快的那几年,就是私立学校飞速发展的时期。现如今温家宝搞了义务教育,逼死了大部分私立学校。私立学校大量教师回流公立。教师于是就不涨工资了。

把这两个现象联系在一起,并非巧合。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规律,当私立教育兴起。必然用高工资吸引优秀教师。必然引发公办教师的辞职潮,公办学校涨工资是为了留住人,我们可以设想,如果私立教育不存在,公办教育一统天下,凭什么给你涨工资啊?法国有工会闹罢工都不涨工资,一盘散沙的臭老九们连个工会都没有。没有私立学校高工资引发的辞职潮,怎么可能有大规模涨工资?



公办教育之造成的公办教师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恶变(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奴化”)罄竹难书,例如:教师行业中流传着一个奇怪的口号,叫做“减负”。这个口号在一个健康的行业是不可能存在的。在一个付出与收获成正比的行业,减负意味着减少收入,唯有在干多干少拿一样的钱的行业。少干一点是一点。

君不见,学校里人人想干的行业是教务员,图书馆理员这些岗位,真正的一线班主任,人人都不想干。干活偷懒这是什么心态,奴才心态——反正不是给我干的。干多少好坏与我无关。

教师减负需求的产生,本质上是因为行业规则的不合理。而教师无人去质疑行业规则。主流的教师都是去钻空子。利用规则为自己谋利。这不是愚昧是什么?这不是无耻是什么?

还有,就是待遇等级化所带来的浮躁与教育动力的丧失。公办教育是绝不许拉大教育待遇差距的,因为这由此带来的是矛盾直指公办教育的软肋——他是“公”的,意味着公平,统一。公办教育激励教师更多是依靠隐性的“好处”而不是显性的制度。例如:晋升的机会(做官和评职称都是等级化体制的具体产物)。

这导致的是大量教师根本不去关注孩子的教育需求,而是关注上边的压力。而“高考”这一教育根本性的游戏规则的设立,则把教育的本质需求成功的统一的转移到应试教育上去,可以说,教育部门运用高考指挥棒,成功的把教育异化为应试教育。并且使用等级化的待遇等手段。使得教师无法抗拒上边的压力。从而使得“真正的教育”在公办教育体系中几乎荡然无存。


海之韵的话说“教育秩序不由市场来塑造,就要由权力来塑造,”。在权力的指挥棒下,教师的主流完全丧失了教育的真正的动力。而是完全屈从于权力的指使。这不是道德沦丧是什么?



这些主流教师们(含基层的教育领导)的愚昧和道德低下。更多的是源自教师群体就像死水一滩,任何行业都有淘汰机制,不适合做这个行业会被自然淘汰。我常用厨师和教师做比较,厨师做菜不好吃,自然就会离开这个行业,去找他更适合做的行业。可是,你看到有几个教师因为教学不好而离开教师行业的?

除了那些禽兽教师被赶出过教师行业之外。我们见过有几个教师因为不适合教学而离开教育行业的?

把一个人从一个行业赶出去的原因居然是因为他底线低到禽兽不如。可以想象,这个行业能留下一群什么人。

所以,任何人都不要拿什么特例来告诉我中国教师群体有多么好。特例永远说明不了问题,也不要拿什么CCTV和中央统计局的数据来告诉我,中国教师群体有多么好。他们的统计比谁都,更不要用国际奥数比赛的成绩来说事,那些孩子几乎没有一个有后劲的,我相信一句话,什么样的游戏规则塑造什么样的人。

一个被权力严密控制下的群体,没有淘汰机制的群体。被等级化,被奴化。被各种荒诞教育故事包围着的群体。
他们的主流就是愚昧而道德沦丧的。任何有智慧和道德的个人在里边都是出类拔萃的异类。

4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7:25:23 | 只看该作者
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救赎  


一、改变自我 接受现实

中国教师报记者  茅卫东
        青年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初,多怀有激情梦想,对教育有美好期待,对自己信心十足。遗憾的是,激情与梦想被现实撞得灰飞烟灭的不在少数。
       电视剧中,英俊潇洒的青年教师与冲动反叛的年轻学生斗智斗勇,教师总能把握住学生的心理,学生最后也总是会给老师面子,关键时刻,还可以携手对付校方或家长。而在自己的教育生活中,一些学生却是软硬不吃,让他写检查,他说“老师你是想树立自己的权威吧”;与他谈心,他说“老师你是想感动我吧”。学生把老师的心理摸了个门儿熟,正好与电视剧反了过来。有的学生干脆给老师来个“非暴力不合作”,任凭老师怎么处置,他就是不吭声。稍成熟一点的学生也会配合一下老师,你批评他时,他会连说“是是是”、“对对对”、“好好好”,一改身,就像啥事没发生过。这种“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的学生,可能老师们多少也接触过一些。还有些小公主,小太子,老师见了都想绕着走,怕被他们欺侮了。


        “如今的学生怎么会这样?”很多老师有此感叹。特别是一些有一定资历的老教师,可能相对来说更难理解现在这些在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这些学生可比当年“红旗下的蛋”棘手多了。而青年教师在头疼学生难管理、难教育的同时,可能还会对学校、对校长产生困惑甚至愤怒。一边说着“为了一切学生”,一边想法子把调皮捣蛋的学生弄出校门;一边说着“教育关系到孩子的未来、民族的未来”,一边组织孩子说谎造假……“校长怎么可以这样?”“教育怎么会是这样?”诸如此类的质疑可能不少青年教师曾经有过。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有人说,在中国,生活的精彩总是远远超越艺术家的想像力。教育也不例外。教育影视中的故事,总不如教育现实曲折艰难。其结局,也未必都能如教育影视故事中那样有大团圆般的美丽灿烂或温馨动人。

        怎么办?改变自己!


       “当你改变不了现实时,你只能改变自己!”这句话想必现在大家已不陌生。这话很有道理,毕竟“鸡蛋碰石头”的确算不上明智之举,13亿人吐个唾沫能淹死人了,13亿颗鸡蛋碰块巨石,未必见得能把石头碰碎了。即使碰碎了,那也是蛋石俱毁,没有实际意义了。所以,改变自己是不错的选择。
        

        关键是,改变自己的什么?

        有的青年教师转型很快,撞了几回南墙,马上放弃了自己的教育理想梦。怎么能出成绩就怎么来,领导喜欢什么自己就做什么,一切以获得权力的认可与赞赏为标准与动力。这与其说是改变自我,不如说是放弃自我;与其说是适应社会,不如说是同流合污。

        我所说的改变自我,是改变自己对学生的期待,改变自己对校长的期待,改变自己对当前教育大环境的期待,不陶醉于自己构想的美好却是虚幻的教育氛围,直面教育现实。尽管这个教育现实可能与我想像得很不一样,很让我失望,但,这就是我所处的教育环境。我的工作,不能是基于梦幻,更不是在想像中进行,而是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面对现实的校园、现实的学生开展的。

二、坚持自我,理解现实


        期待可以改变,自己的信念不能轻易放弃。事实上,如果信念被现实撞了两下就趴下了,严格说来,这也不是什么信念。
        坚持自我,就是坚持自己的教育信念。

        用最朴素的话来说,教育是一项良心工作。教育者所思所言所行,都可以首先扪心自问:这是发自我内心的吗?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现实教育环境不尽如人意这是事实,是不是到了教育者必须出卖自己的良心才能工作,非违背自己的良知无法生存的地步,我想并不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的“卖身”(包括出卖自己的灵魂),的确是为了“求荣”,而不是迫于生计。只是在这个物质化时代,很多人以为,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料,舍此无他。所以,良知与良心,都成为了可以出售的物品,更不用说肉体了。这是另一个严肃的话题,暂且按下不表。


        对一个不甘平庸的教育者来说,坚持自我是起码的要求。一个人失去了自我,剩下的只能是对感官刺激的追求,无异于行尸走肉。因此,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很自然地应该坚持自我,不会轻易为流俗击倒。坚持起码的教育原则,是教育成功的基本条件。罗列一下,这些可以算是基本的教育原则:

        教育应该给孩子带来快乐,孩子是教育全部的出发点与归宿;
        教育是鼓励人向善的活动,是为了大家更美好的生活;
        教育要教人鉴别真伪,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欺瞒不是教育;
         ……

        谁都明白,现在的教育出了问题,放大一点说,现在的社会出了问题。所以,这些基本的教育原则被很多人忽视,甚至有的人会觉得太可笑,太理想化了。问题出在哪里?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不会“躲进小楼成一统”。他在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在与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同时,会细心观察,认真思考这些现实问题。

        黑格尔说:“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句话被很多人误读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很多人将黑格尔的话演变为“存在就是合理”,并以此化解对现实的各种批判。如果真是这样,黑格尔就不会是举世公认的哲学大师了。


        “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它的真实意思是,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有其产生并存在的原因(勉强也可以说成“理由”)和条件;哪怕人们对某些事情厌恶甚至恐惧,它们也有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条件。当它们存在的条件依然存在,即使人们厌恶甚至恐惧,这些事情依然会存在。另一方面,一切符合发展规律的事情,即使目前产生的条件还不具备,早晚它也会出现的。这就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因此,对一个有所追求的教育者来说,停留于对现实事物的喜恶还不够,还要努力去了解事物背后的东西,了解社会百态以及其发展演变。对社会的了解,就是对教育的理解,就是对人性的把握。一个成熟的教育者,不会轻易用道德的标准去评判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现实,更不会轻易给学生贴上什么标签。他在坚持自我的同时,会对自己所不满的社会和他人抱有一种真切的理解之同情,同时也会对社会和教育的未来充满热情而又理性的期待。


       三、强大自我,改变现实

        “大家都这样,我能怎么办?”这是很多青年教师共有的迷茫,有人甚至以此作为自己退缩、放弃的理由。很多人因此期待出现一个英明伟大的人物,一举改变现行教育体制,为大家创造一个理想的教育环境。

        体制肯定是需要变革的。有道是:“好的体制让坏人变好,坏的体制让好人变坏!”中国教育的很多问题,深究起来,多与教育体制有关,这方面的相关论述也有很多。

       有了一个好的体制,一切就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不然!一个期待英雄拯救的民族,能否出现英雄是个未知数;英雄出现了,能不能拯救大家同样是个未知数。

        回首一百多年来中国走过的道路,从洋务运动到“清朝立宪”,从辛亥革命到民国建立,从青天白日到斧头镰刀,制度建立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息过。但我们今天依然在期待体制创新,而且只是期待,最多再加以一点深情呼唤。


         原因可能有很多。从“人”这个角度来看,可以总结概括为两点:
        
       第一是主政者的思路。是想建立一个“宪法之下的共和“,还是要建立一个“一人(党)之下的民主”,这是非常考验主政者远见、勇气与胸怀的选择。

        第二是普通民众的心态。当年阿Q上了大堂,虽然边上的长衫人物命令他““站着说!不要跪!”阿Q却总觉得站不住,身不由己地蹲了下去,而且终于趁势改为跪了,觉得还是跪着踏实舒坦。如果国民都是这样的素质,见了当官的就自觉矮了三分,甚至自觉小了一辈,都巴巴地期待着当官的夸自己两句,与自己握个手,留个影,那么任何民主制度到最后都会成为花架子,只有“为民作主”的主旋律涛声依旧。


        阿Q心态至今流行,一个很简单的现象就可以判断。很多人抱怨基层民主选举不够公开透明,但抱怨归抱怨,投票时并不落后。似乎很少有人意识到,弃权,也是自己的基本权利。“领导让我投票的!”这是部分人的解释。既然领导的话都要听,那么体制创新又从何谈起?除非领导自己想玩点新鲜的。“我这一票投不投无所谓,改变不了什么!”这是另一些人的解释。这些人可能没有想到,如果什么时候他的一票能够定乾坤了,这是民主还是专制?民主,就是这一票一票算出来的,而不是哪个人说了算。因此,珍惜自己微不足道的权利,发挥自己微不足道的作用,这是民主体制需要的共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体制创新并不只是为官者的事情,它同样需要普通民众的积极努力。这种努力,可以从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行为开始:不再把当官的视为道德楷模、正义化身、真理代表,意识到为官只是为官者的一份职业;不再期待为官者的赏识,更不会为了得到为官者的赏识甘心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肉体;不再期待一夜之间能够体制创新,而是有所选择地有理有节地拒绝旧体制的诱惑……


        个人认为,这种理性的拒绝甚至比所谓的“合理化建议”——这个词总让我想起“上书”——更能真正推动体制创新。小时候,小伙伴在一起开开心心,若有哪个人惹火了大家,招到大家的一致反对:“你再这样,以后我们不跟你玩了!”这话绝对有相当的威摄力,会让这个触犯众怒的调皮鬼赶紧讨饶“改邪归正”。

        或许有人想到了,还说不定谁不跟谁玩呢?是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你们再这样,我不跟你们玩了!”如果这话是建立在慎重思考后的理性选择,那这个人就是英雄,有勇气有胆识。


        我相信,这样的人是有的,而且应该会越来越多。他们是有强大自我的人。他们的选择,不是狂妄,而是自信,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不是叛逆,而是珍惜,对自己人格的珍惜;不是摧毁,而是建设,为了自己和他人美好的未来。

        你我就是现实的一份子!强大自我,放弃不正确的期待,清除内心里的奴性,让现实的改变从自我的改变开始吧!

4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7:27:33 | 只看该作者
4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0:58:56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对话”为何不能平等

文/凌宗伟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被誉为被压迫者的“教育圣经”。与英国戴维·伯姆的《论对话》一样,是为数极少的阐述对话问题及其实质的著作。


弗莱雷在谈及师生关系的时候一针见血地指出,“仔细分析一下校内或校外任何层次的师生关系,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关系的基本特征就是讲解。这一关系包括讲解主体和耐心的倾听主体。在讲解过程中,其内容,无论是价值观念还是从现实中获得的经验,往往都会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可言。教育正承受着讲解这一弊病的损害”。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育就变成了一种存储行为。学生是保管人,教师是储户。教师不是去交流,而是发表公报,让学生耐心地接受、记忆和重复存储材料。这就是‘灌输式’的教育概念(‘banking’concept of education)。这种教育让学生只能接受、输入并存储知识”, “教师认为学生的无知是绝对的,教师以此来证实自身存在的合理性”。


也就是说,我们总是习惯于将自己摆在一个居高临下的位置,总是以为我们预设的教案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我们所教授的总是学生欠缺的,更是他们需要的。所以,我们根本不会去思考我们的预设到底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需要到底有没有差距。在我们眼里,学生就是“储存器”,就是“保管人”,我们意识不到,“只有通过交流,人的生活才具有意义。只有通过学生思考的真实性,才能证实教师思考的真实性”。


从对话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新课程理念里面的“教师是平等的首席”的说法是不是也有问题,首席就是主席,就是能说了算的,既然这样,何来“平等”?


然而“对话”应该是一种碰撞,可能会达成的某种共识,或者各自把各自的观点阐述出来。存疑,也就是没有形成共识;平等,需要相互尊重,但是相互又要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有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而不是为了求大同存小异。尽管会有共同的认识,可能会有一个交集。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它还不仅是平行的,可能还是扇形的,是扇形展开的。如果总是交集了,也许就没了自我。所以,对话一方面要有开放的心态,要能悦纳不同的声音,不能迷失自我。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习惯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他者交流,并且非要弄出个是非来,甚至不惜以骂街的方式讨伐对方,这是不是对话应有的姿态,也许是另外的话题。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常常将师生关系视为“我对你”的关系,而没有看成“我和你”的关系。这就难免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了。而在真正的教育对话中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中心,你就不可能,你更不可能以真理的化身出现,也就不存在什么“首席”与“非首席”的问题。对话的实质在于相互启发、相互悦纳、相互影响、相互改变,共同生长。


当然,我们讲教育要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成就人,但每一个人都个性独具,如果一味强调殊途同归,最后归结到一点,就好比学校的“跑操”一样,用一样的音乐,一样的队形,一样的步伐,大家都一样了,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什么“对话”了!
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0:59:40 | 只看该作者
4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6:49:03 | 只看该作者
做悲观的理想主义者
文、谢云【江湖一刀】


乐观而不盲目。悲观而不绝望。对于人生,社会,世事,我一直都说自己,是悲观的理想主义者――悲观,是基于我所感受和体味到的现实状况,理想,则源自内心深处,对美好未来的期求和渴望。
赫拉巴尔说:“我实质上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和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我是个两栖类和合用一堵墙的两间房。”读到这句话,我对这位声名显赫、却言行低调的捷克作家,顿生惺惺相惜的好感,甚至想伸手去触握一下他从天国伸过来的手。尽管他的悲观和乐观,成就了那些伟大和作品,而我,只能偶尔写些自娱也娱人的短小文字。
因为有对美的向往、对未来的期盼、对人性趋善的理解,所以我乐观。但是我知道,美也需要创造,梦想的实现不能只通过做梦,在现实与未来之间,有长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不盲目。我用双眼仰望天空,也用双脚触踏大地。我用微笑透露我的相信,也用思考传递我的隐忧。我用行动表达我的热情,也用沉默和回顾,反省我的所作所为。
然后,我用文字,写下自己的泪和笑,悲和喜,爱和痛。
对现实,对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状况,我有种种不安,甚至因困惑而疑虑,因疑虑而悲观。但鲁迅先生说,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使我明白,悲观没什么不好。适度的悲观,既能让人冷静,警醒,也能让人慨然振作,奋力前行。很喜欢胡适先生的一句话,人生本没有意义,人自己给它什么样的意义,它就会有什么样的意义。我愿意接着说,所有的终极意义,也许都是空白和虚妄,除了在过程中所体会到的意义。所以我曾感叹,意义不在意义本身,而在对意义的追寻里――这样的意义,也许不宏大,不高亢,不振奋人心,但它真切,实在,能够给荒凉的人生以安慰和温暖。
以我有限的阅读和感受,所有深刻的灵魂,其实都蕴藏着悲观——那些长久影响了人类生活的大师,他们的思想、著述、作品,几乎都是悲观的,或者,都带着悲观的底色。由幸福而走向幸福,固然是美好的,但经历痛苦后体验到的欢乐,也许才是真正的欢乐,深刻的欢乐。就像《欢乐颂》,在贝多芬的交响曲里,也排行“老九”,经历过《英雄》、《命运》、《田园》的铺垫和渲染。这样的顺序,既体现出创作的“经历”,也意味着“追寻”的过程。
因此,我悲观,但不绝望――人生是苦的,好在还有梦。梦想是好的,虽然梦终究会醒。像东坡先生那样说“人生如梦”,或者太消极,那我愿意说,人生的漫长,正好够我们做一场大梦――在梦即将到来之时,在梦将醒未醒之际,我愿意努力寻求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教育,已经有无数多的诠释,无数多的概念与定义。我愿意简单地坚信:教育是美好的事――教育的最大意义之一,应当是让人因受教育而美好,或者说,在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美好,因所受的教育而感觉到生活的美好,感觉到尽管现实不够美好,但是还可以对美好保持向往和期待。很多年前,我曾写过一句诗:“对美保持不败的向往,这是人类最后的一次机会。”尽管那首诗,与教育没有任何关系,但在我思考教育时,在我梳理和总结自己对教育的思考时,不自觉地,一次次想到这个句子。
我也曾经用“我越陷越深越迷惘/路越走越远越漫长”这句歌词,来言说我与教育的关系。当然,是与中国教育,再具体些,是我和我所从事、接触、了解的现实教育。沉重,艰难,困境重重,困厄多多。我甚至说过,当今中国的教育,是让人“热爱到恨”的事,就像货真价实的爱情:“爱得越真,伤得越深。爱得越重,伤得越痛。”但是,伤得再深、再痛,依然在爱,甚至是,热爱;不可救药得,就像一场持续不断的高烧。
从“一线”到“一点五线”后――尽管刚到进修校时,朋友曾疑问:“年纪轻轻的,怎么就到‘退休校’了?”但我始终不觉得自己是在“二线”,当然也没在真正的“一线”,所以用这样折衷的说法――对教育,居然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言说。这一方面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对教育有了更深切的体认,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教育现象有了更丰富的观察角度和机会。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敢说自己已经多么清醒或清楚,但回头的时候,毕竟更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更能看出风景中不同往常的意义。
或许有人会说我“站着说话腰不痛”,但我依然要坚持记录,坚持诉说。就像我说过的,发出自己的声音,表明我们的存在。而在我的文字里,尽管不乏暗漫、沉重、忧伤、痛苦,但内心里,依然保有梦想和激情,保有对未来的坚信和执着,保有对可能美好的教育面目的期盼和祈望。甚至可以说,我所有有关教育的文字,都建构在教育意义的求证中,建构在对可能美好教育的追求和期许中。整整20年的从教经历中,我有过多次离开的机会,但再三思虑,我主动选择了留下,选择了在自己熟悉、热爱的土地上的坚持——我坚持着行走、思考,坚持着清醒地做梦,坚持着对未来抱有“不败的向往”。
而且我看到,在我的身前,身后,还有那么多的同行者,从沧桑中走出来,在烦难里站起来,历尽劫波,他们所要寻找的,依然是蓝天、是太阳、是黄昏的灯火、是林中的清泉、是勇敢者的号角、是孩子脸上永恒的微笑――那或许是人间最美好的风景。
乐观而不盲目。悲观而不绝望。对于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教育,我愿意做这样一个悲观的理想主义者。
4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6:50:16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之友网》QQ交流群1群291179970

                    欢迎您!
5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5:31:43 | 只看该作者
海之韵:和博友的一段对话
K:你怎么有点越战越勇的味道?是不是有火入魔啊?
海之韵:怎么可以这么说?
K:当初那个《阅读者的体贴和写作者的审慎》我觉得非常好。现在你好像只看到别人博文中的问题看不到合理之处。
海之韵:只是在帖子下回复时争论啊。有些人理解力的确太低下了。你给我找找我损过的人中,他们的话有啥合理性?就说说昨晚那个叫光明使者的评论,她语气是好,但理解上错得不能再错。
K:  以我的感觉,有些人虽然观点不同,但生活中人品并不坏,并没有你说的那么不堪,同样,你也没有有些人说的那样。
是不是大家本应该站在同一立场的,却自己打起来了。
K:“真正需要警醒的人,上网的人就意味着都成长得好了?以我的观察可未必。”
这个话,更像是斗气。你说得当然有道理,人家说的也有合理之处啊。
海之韵:你还有没有理解力啊?
K:你现在肯定认为我没有了。我当然以为我有。
海之韵:哎
K:如果你认为这个人无可救药,你还跟他们废什么话?
显摆?无聊?你总是希望你的话对别人有影响吧?
海之韵:那句话是针对她文末那句说的。“而看到批评文章的老师大多是这些重视自我成长的优秀老师,真正需要警醒的人,极少关注教育网站和相关文章”————她的言外之意是,关注网站的人,就是重视自我成长的优秀教师,还用了“真正需要警醒的”字眼,言外之意是上网的这些人,他们已经达到优秀了,而且也不需要警醒的。这个理解还不愚蠢?
你的理解力确实在这个问题上没了。
你如果看明白了我给那个晓君的回复,就不会这么理解我了。你看看她如何理解教育变革的,竟然心理咨询上用的那一套。还接纳啊,人不干预,教育自身如何如何,你看明白这是啥思维?
K: 上网的当然不等于优秀了,我怎么可能连这点理解力都没有。但是相比从不上网不谈教育的那些老师,他们上网了,就有可能多了一个改变的机会。
海之韵:你这句就是你自己的意思了,如果你承认了上网当然不意味着优秀,就不会觉得我说的有啥问题,因为我完全是针对她的观点反驳的,因为她的意思就是认为上网了就是优秀教师。你用你自己扩展出来的而非她本人的意思来说我没看到她的合理性,这有点匪夷所思,你思维不够清晰。
其实一篇文章不一定是有对有错的,有的就是全错。不用试着在一个文里,看到错的,又非得找到合理的。就好比争论,不让步和辩风没关系。不一定在辩论中,非得认同对方,好像这才叫倾听,有的观点,一出口,就知道深度和正缪。因为不是所有的观点,都是深刻得需要仔细的思考好长时间才能判断,有的一看便知。而且能判断出观点深层的依据
K:改变教育体制当然用心理咨询那一套不够,但作为个人的一种心理调适它也是有作用的
海之韵:改变教育体制当然用心理咨询那一套不够,但作为个人的一种心理调适它也是有作用的——这个“但”,从何而来?我说心理咨询对个人没作用了吗?你为啥往那扯呢?貌似我否定对个人了?
但是就个人而言,我也可以谈谈。心理咨询对个人问题的解决也是有限的。
K:有人是狡辩是自我解脱,也有人是真没想明白,你这样的说话方式,把本来有可能改变想法的人直接打死了
海之韵:我真不像你那么有耐心,有些人我看理解低下的,我没工夫细细交谈,就尖锐指出问题就行了。他爱想就自己好好想,不爱想就拉倒。
我不抱着改变所有人的想法,有些人真的不配做教育的,这些人,只有一个好的制度对他们淘汰才是解决之道。但在没有这个自由教育体制之前,对教育来说,是很悲哀的事情。
而且,有的人对人品我也未必看好(以下是具体的例子,略)。
一面两面的见面,并不说明啥,人见面也是有伪装的一面。有些人的做法一出,即看出人品,比如那个观点不悦就对我使出下流手段的家伙。然后删了自己原贴,过滤了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到别的网站污蔑我辱骂他。这种行为我就可以断定他人品不好。有些底线是不能破的。
K:好的,明白了
海之韵:我明白你的意思。但其实没必要顾忌那么多,有的人就是被别人刺激了才知道发狠学。或者不知不觉还是有改变。
“不会讲道理,也包括没有讲道理的习惯、意识和修养,所以讲道理,不仅是一种智识,也是一种修养和风度。但这风度一定是内在的,并不看表面。有的人讲话似乎很优雅,却毫无道理,有的人言辞激烈,处处愤怒,甚至有时候还骂人,但句句在理。”
这是我一个朋友昨天说的。
有的人说话很温和,你看昨天的一些评论,语气是好。但是真是愚得很啊。  我为啥不客气地回复?因为愚蠢本身就是邪恶的,不要以为愚蠢就是认知上的,人品好就行。那只是平庸的好,结果上,愚蠢带来的结果非常可怕。而且缺乏大德也会导致愚蠢,说明大德可能是有所匮乏的。(贴到这的时候,我想补充下,这个大德最重要的,就是对真理的诚实和虔敬吧。有些轻佻是骨子里,而不是体现在话语上。)
愚蠢之邪恶,王小波早都揭示得清楚。也直指中华民族文化的要害。
这回你理解我说话为啥狠了。当你发现问题越深,你越觉得难以忍受。 如果想不狠,只好视而不见吧。
而且有些人是需要刺激的。
K:理解这种感受,如果对方觉得不对等,那是他的感受,不是我的态度。我的想法是,别把一些本来还想转变自己的人吓跑了。人家把头探出来,不是让你敲的。虽然有时候敲一下能醒过来。但可能把更多的人吓得不敢伸出头来了。
海之韵:这个你可以坚持自己的做法。但是我现在和你不太一样。我不怕别人吓跑。能跑的,也许本不是同道。而懂你的,也不会跑。你看我如此犀利,还是有不少朋友公开或者默默在支持我。
而且,只有你执着地坚持,你才会遇到心性卓异的人和他们建立其深度的联系。否则也遇不到。思考和表达,只坚持一点,求真。说真话。这样是同道的自然会被吸引。不是的,以此得到筛选。 如果有别的考虑,就会影响求真。  
我们又不是为了交友,又不是选举为了得到更多选票。
K:哈哈,同意这个说法。不过我还是坚持表达最好也注意一下。
海之韵:这些人也许会跑了,但同时你也可能因此会收获更优秀的人。跑的不足惜,而收获的却可称恩遇。
注意一下是对的。但是问题指出时不能含糊。
K:很多心理问题也是品德问题
海之韵:心理咨询对个人肯定是有用的,只是这个作用不能夸大。因为有些是精神深层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会表现在心理上,但是解决必须从根上来,而不能单纯心理学地解决。
K:问题是生活中那样的人是绝大多数吧 怎么办?
海之韵:我最看重诚实,如果见解不深,诚实可以信赖就值得交往。日常生活中又不是处处都学术。但是网上基本都是谈教育,谈各种问题,所以这种争论就多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21:42 , Processed in 0.12384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