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命题指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7 11:1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命题指瑕
鄂冠中
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备考已日趋周密,有的教师甚至暗自得意------今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总该大丰收了吧?然而,高考结束学生依然是一片叹息,阅卷结束得分依然是一片“狼藉”。问题究竟出在哪了?
诚然,师生的教与学不可能了无瑕疵,但问题也不能一味归咎于教学。高考试题,评判的载体本身,的确也存在着不可忽视弊端甚至是错误,必须“引起疗救的注意”。本文对2013年各省市高考诗歌鉴赏题作了相关分析。
一、文本选择深浅无当
究竟选择多难的诗歌文本作为考题材料是一个永远没有标准的问题。尽管名义上有考试说明、教学大纲作依据,但谁能说清诗歌的“浅易”程度到底是什么难度?说白了,选择的标准仅存在于命题专家的心里。
而命题专家多为高校教师,有的还是古代文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他们鉴赏评判的起点和视角与中学教学实际之间相差甚远。专家学者理解一首古代诗歌,有关于作者生平、时代特征、创作倾向、流派特点等多方面的信息作潜在铺垫,而这些铺垫在专家学者看来是理所应当知晓的背景信息。可事实上,这些恰恰是考生理解上的空白地段。在考生眼里,诗歌作品常常是独立体,即使他们懂得通过同时期作家、同时代特征、同流派风格等信息对诗歌文本作迁移解读,但这种迁移还得建立在对古代文学(甚至是古代历史)全面整体了解的基础之上,考生的知识范畴和认知水平远没有广阔深刻到这一步,何况他们还处在考场紧张的气氛中呢?所以,高考诗歌鉴赏题的文本选择还需更趋理性、更贴近中学教学实际。以四川卷《九日和韩魏公》为例: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考生对苏洵的了解仅限于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二十七,始发愤”,《六国论》的作者,长于策论。对其生平遭遇和宦海沉浮就不甚了解了。而解读这首诗有两个难点:一是苏洵为什么慨叹“最不才”“老曲台”?这是解读本诗的要害所在。苏洵虽治学起步晚,但也曾名噪京师,可最终还是名重而官微,“书虽成于百篇,爵不过于九品”(《老苏先生会葬致语》)。这是考生难以知晓的,题下也未注明。二是为什么苏洵赴韩丞相之宴后会“寒无睡”,且要“自把新诗百遍开”?这又与韩琦的原诗《乙已重阳》中流露的自己久居高位、宾朋满座的富贵气相关,这也是考生不知晓甚或即便知晓也难以领会的。
理科试题若太难,答对者凤毛麟角,立时会成为众矢之的。而语文试题本身缺少鲜明的难易评判标准,加之教师“自尊”,深怕露拙遭人耻笑,因而所选材料再难再晦涩也无人质疑。笔者认为,倘若所选诗歌文本太难,试题应该交代必要的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和相关的文化常识,让考生在一定的理解平台上去展示诗歌解读水平和解题能力,切忌盲人瞎马,一头雾水。这是对考生负责,也是对高考负责,对国家民族负责。一旦文本太难失去了信度,考查也就失去了意义。
2013年类似考题还有湖南卷《钓船归》、全国卷Ⅱ《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辽宁卷《竹轩诗兴》等。当然,也有反向情况,如浙江卷《秦中吟?歌舞》,文本理解难度偏低。
二、命题思维错乱庞杂
高明的试题在命题思路上是十分讲究的,基本原则是遵循诗歌理解的一般顺序“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抒了什么情感”来命题,这样可以点面结合,前后瞻顾,全面准确检测考生的诗歌阅读能力。命题思维合乎理解规律,还有利于考生“以题解题”,即在原有理解基础上通过试题本身的引导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这就是人性化命题了。违背这一准则的考题也不鲜见,主要问题有:
1.重复考查。
一道题在内容、手法和主旨等重要考查点上只究一点,不及其余,造成考查的“资源浪费”现象。例如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蜀》,原作略,所设两题为: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第一题是炼字题,答题重点在表现手法上及其表达效果上;第二题答题重点不在“抒发情感”而在“怎样借助想象之景”上,即要说清作者想到了何遁山人归蜀后的哪些情景,而这些情景又与此时的何遁山人的情感有哪些关系,所以仍在表现手法上着意。两道题的思维聚焦点是重复的。
2.不着边际。
高考诗歌鉴赏题究竟想考查考生诗歌阅读哪些方面的能力?无非是读懂文本,审清题意,理性作答。在这个似乎不该成问题的问题上,有的试题命制实在令人难以恭维。如江西卷《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原作略,所设两题为:
(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第一题概括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是从意象的一般意义上概括还是从《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作品具体语境入手概括?其指向是模糊的。即便按惯例从作品具体语境入手来考虑,那至少还得考查作者采用这三种意象的意图何在,并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说明等。遗憾的是,这道题简陋突兀,让人不明就里。更有甚者,第二题要求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令人更加难以琢磨命题人的意图,似乎是考查考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可这两个典故也太生僻了!
3.三差五错。
诗无达诂,对一首诗歌的理解有差异本属正常。但在命题时要选取公认的、没有异议的点切入,切不可马虎了事。以天津卷《鹧鸪天·送廓之秋试》第3题为例: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这首词采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吗?从标题看,这是辛弃疾送范廓之参加秋试时的赠别之作,上阕写的是范廓之参加秋试的情景和结果,下阕描绘范廓之秋试中举后的豪情壮志和轻松心情。显然,上下两阕内容都是作者的想象和期待,无“实”可言。这种写法在古诗文赠序中也极为常见,如韩愈《送董邵南序》等。“虚实”既无法落实,不知试题中“虚实相生”从何而来?
三、标准答案难孚众望
答案的制订是命题的收口之作,也是最关键的步骤。可惜,在高考试题答案中还是见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答案。
1.言不及义。以江苏卷《醉眠》第1题答案为例:
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
标准答案: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含意”的解释是:(诗文、话语中)含有的意思(多指隐含的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以此再来审视考题标准答案,说出诗句的“含意”了吗?答案仅仅说出了诗句的表面意思。笔者认为,诗句的含意要从作者突出“山静”的目的上考虑,这既是作者对闲适惬意生活环境的赞美,也是作者对曾经喧嚣尘世生活厌倦的流露,两相对比,透露出作者心中隐隐的不平之气。可见,原答案并未说到问题的根子上。
2.词不达意。以安徽卷《秋斋独宿》《和韦苏州<秋斋独宿>》第2题答案为例: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标准答案:“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了环境的凄冷。
试题所给标准答案不能说不对。但题中“赏析”这一要求使答案不能止步于此,“赏析”是分析题中较高层次的要求,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品赏出“味道”来。“赏析”修辞手法比“说说”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要求更高。笔者认为,本题理应将修辞手法的运用与作品的内容主旨结合起来考虑:“山月皎如烛”是“夜半鸟惊栖”的原因,是引发“独宿”人孤独之情、思乡之意的重要媒介物;“冷晕侵残烛”是“鸟”(作者言志所托之物)“惊”的背景,“侵”字用拟人手法更突出了“惊”“寒”情感形成的环境氛围。
3.逻辑谬误。以浙江卷《秦中吟?歌舞》第2题答案为例:
赏析这首诗对比的艺术特色。
标准答案: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领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②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
本题答案形式上分别从结构和艺术效果两方面入手考虑,但究其本质,显然还是一回事:“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是相同意思的不同说法,这在逻辑上是重复。此外,答案中出现“铺垫”一词也让人费解,铺垫所涉的两个事物有主次之分,如用甲事物铺垫乙事物,乙事物为主甲事物为次。而对比所设的两事物为平等关系。本诗中所用表现手法确实对比,既强调对统治者骄奢侈靡的揭露批判,也强调对底层民众的同情哀怜。“铺垫”也是一处隐含的逻辑错误。
四、设题构想呆板机械
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质量还体现在试题的整体命制构想上。近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命制构想机械呆板的模式化弊端一直未得改观。正因为有“本”可循,备考才有的放矢,愈演愈烈。如此备考的严重后果是重“技”轻“能”,诗歌鉴赏能力的考查初衷难得显现。倘若设题角度和命题形式年年有变,打破备考的思维惯性,岂不是很理想吗?
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以台湾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试题的命制来观照大陆试题就会发现,台湾诗歌鉴赏考题没有固定模式,完全因诗因题因人(命题者)而设题,新颖活泼。如2012年台湾“指考”国文考科第21题:
下列诗句中,藉由江水表达“物是人非”之慨叹的选项是:(标准答案为CE)
(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C)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D)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E)青春衣绣共称宜,白首垂丝恨不遗。江上几回今夜月,镜中无复少年时。
此题为不定选选择题。创设构想并不十分高明,但命题形式“立意指向+备选诗作”与大陆“诗选+命题”的模式大相径庭。该题考测主旨相近诗歌的比较阅读能力,所涉信息量大,思维容量更大。只有熟悉诗作的作者、创作背景、创作意图或准确理解诗句字面意思和内涵者才能作出准确判断。这样的设问方式简洁明了,它使考前任何的备考策略都难以奏效,备考的唯一途径就是切实提升诗词作品的实际解读能力。
2.千金买户,八百买邻。
与台湾卷客观题考查形式不同的是,近年大陆卷一直以主观题考查为主。这种考法更能考量考生的理解力,但是一旦将试题模式化,主观题就失去了考查的优势了。笔者认为,高考试题间相互借鉴,互通有无也不失为聪明之举。如部分省市采用的点评题形式很好,值得推广,可惜如此设题在2013年的考题里很少见。如江苏卷《醉眠》第3题:
《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就前人在某一问题上的看法,要求考生对其评价再作点评,思维深度自然更上一层楼,而且不管考生对于评价是赞同与否,都得结合诗作说明理由,根据所述理由的深浅、与诗作的结合程度来判定得分。
笔者还推崇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中的结构分析题,如今年新课标卷I《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第4题:
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影子表演,后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立足于文本结构命题,但考查的终极指向还在对作品主旨的探究上。诗歌鉴赏题也能在作品结构的内在关联上做文章,如考查词作上下两阕情感上发展变化过程或抑扬关系,律诗考查四联间的内在结构关系,尤其是前三联与尾联间的关系。这样的结构考查也得以对作品主旨的深刻理解为前提,重在考查深入理解和评品鉴赏能力。
3.以往鉴来,开云见天。
摆脱命题构想呆板机械的另一条通道是到过往的高考试题中寻求灵感。有时候,“穿新鞋走老路”未必是走歪路,更不是走死路,倒能另辟蹊径。现今的高考诗歌鉴赏命题不妨再到“老路”上感悟、寻觅一番。如1988年全国高考题第8题:
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分别选出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词。(标准答案:①D、②A、③C、④D)
溪涨清风①面,月②繁星满天。数只船③浦口,④声笛起山前。
①(A)吹   (B)掠   (C)袭   (D)拂
②(A)落   (B)圆   (C)明   (D)上
③(A)傍   (B)依   (C)横   (D)到
④(A)声   (B)有   (C)几   (D)一
表面看似乎是一道炼字题,经仔细分析发现,它的设题构思很精巧,它将诗歌的意思、意境、格律融合在一起,围绕诗歌考查的核心设题。另外,相同语境中的近义词辨析,还彰现了浓烈的语文味。
观摩研究现成试题的模式仅仅是开阔眼界、打开思路的“引子”,解决高考诗歌鉴赏题命题模式化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上。我们期待日臻完善的高考新试题早日呈现在人们面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6 06:02 , Processed in 0.24918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