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玄坛村皮影戏班主陈绪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8 18:1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皮影戏的默默守望者
                                      -----记玄坛村皮影戏班主陈绪伦
                                          

   刘继智
  曾经在乡间活跃一时的国粹民间艺术---皮影戏,因为受到电视、网络、现代歌舞艺术的冲击,渐渐地面临着消失和灭绝的危险,大悟县宣化店镇玄坛村皮影戏班班主陈绪伦在谈到皮影戏往日的繁荣和热闹,今日的被冷落和疏远,心里就不是滋味儿,他不无感慨地说:“谁来保护、发扬、光大这门民间艺术,传承皮影戏艺术的精髓呢?”皮影戏向何处去,皮影戏如何生存和发展,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去探讨和深究!
  今年72岁的陈绪伦出生在大悟县宣化店镇姚畈村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他自幼酷爱艺术,喜欢唱山歌,吹竹笛和唢呐,天资聪颖、勤学向上的他,由于家庭出身不好,没有继续深造的机会,但他却一生与皮影戏结下了不解之缘,皮影,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每谈及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自己带领的皮影戏班,他总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好像心里有许多的话要说,但一下子又不知从哪儿说起,脸上充满了荣光,是皮影,滋润了他的人生、他的生活;是皮影,带给他无穷的乐趣。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正在读小学的陈绪伦,就对皮影戏这门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喜爱文艺,喜欢唱歌跳舞,由于家庭是地主成份,常常受到别人家孩子的欺凌和打骂,性格有些倔强和偏激的他,没有伙伴,他就喜欢用竹子作出唢呐的形状,在家里吹笛,用鞋样纸雕出一张张的皮影,在松油灯下表演给邻居大妈大婶们看,学着皮影戏的唱腔开始演唱。后来,父亲因为一次医疗事故成了神经病,本来就家境贫寒的他更是雪上加霜,平日里没有别的快乐,皮影戏便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
  那个时候正值文化大革命,像皮影戏这种民间艺术是被禁止的。陈绪伦凭着小时候的印象、凭着小时候看皮影戏偷学的唱腔、唱词偶尔也哼它几句,久而久之,便也能够熟于心;没有皮影,他就用鞋盒纸自己学着雕刻皮影,用铁丝串联起来,用竹竿吊着皮影在松油灯下演唱,时间久了,这个爱好便与他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爱皮影,爱得近乎痴迷的程度,甚至连老师上课之时,他都在抽屉里摆弄着自己雕刻的皮影,有一次竟然被老师发觉,没收了他的皮影,还把他狠狠地批评了一顿,罚了他的站,但他却仍不改悔。
  后来回生产队参加劳动,劳作之余,他就在家里制作各种各样的皮影,皮影的制作工序比较复杂,原料可以用牛皮、羊皮、狗皮、驴皮等,先要削皮去毛,然后再用石灰水浸泡七八天的时间,再把浸泡过的皮子钉在墙上拉平、晾干,比较好的皮子就可以用来做人物头像;比较一般的就用来做身子和手脚,那个时候,没有削皮子的专用刀,他就用钢筋棍截断打造成雕刻刀,用细铁丝把头像和身子、手脚串联起来,然后再上光漆涂上油彩,就成为了各种各样的皮影。
  陈绪论介绍说:熬过的光漆涂上之后,这样制作出来的皮影才亮光,涂彩的时候,要照着人物特性分别涂上各种颜色,另外,一定要注意红黄绿白颜色的搭配。
  皮影的模型制作好之后,接下来就是穿领口丝、打眼、上手签、命签,胸口签等。
  说到皮影的套件,陈绪伦老人就特别来了兴趣,他说:“皮影一套共60件,一套可以卖100多元,那个年代,本地和附近的罗山红安有20多个皮影戏班子,一年制上几套就是几百元。那个时候一天的工分只有0.32元,一年下来还不足100元,而我在业余时间制作皮影就能够获得几倍的工分值!”说着,他就笑了,笑得很甜蜜。
  上世纪70年代末期,因为有人告发,当时的大队便没收了他制作的皮影,他心如刀绞,非常郁闷,而且还住了53天的学习班,白天烧窑,夜里学习、写检讨,检讨写了十多次还是过不了关,那被没收的皮影后来却堆放在大队部的仓库里烂掉了。
  70年代末期,政策稍有好转,他于是又暗暗地制作皮影,夜里偷偷地在家里制作,下雨天的时候就躲在生产队的窑棚里制作。有一天,一位看水的老头叫李家戴,他在无意之中发现了我躲在窑棚里制皮影,感到十分惊讶,陈绪伦当时也很害怕,生怕他到大队部去告发,哪知李家戴却说:“你放心,我不会告诉大队的,你做,我给你放哨,如果有人来,我就大声咳嗽两声,你就把东西藏起来!”陈绪伦听了这句话,感激得差点流出了泪水。
  那一年,他制作出来好几套皮影,一年就挣了800多元。
  1979年三中全会之后,他才由地下正式转到地上,开始大胆制作皮影了。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8 18:17:24 | 只看该作者
 有一天,河南铁铺的皮影师傅来买皮影,陈绪伦于是给皮影戏的师傅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他要在皮影戏班里学习两年,给戏班制作的皮影不要钱,河南的皮影戏班师傅看他那股执著劲,便一口答应下来。
  两年时间,他从学唱轻声韵开始,后来到婆罗韵,一直到皮影戏的24种唱腔都能够学得滚瓜烂熟。
  人说:三年能学成庄稼汉,十年难学成一个艺人,何况高深而变化莫测的皮影艺术呢!只有慢慢的磨砺,细心揣摩,方能水到渠成。陈绪伦在皮影戏演出过程之中摸爬滚打几十年,如今已经成为享誉乡里的民间艺人,其中的酸甜苦辣可想而知。
  陈绪伦介绍说:“皮影戏的艺术是一门清唱艺术,是前台和后台配合默契较强的艺术,前台为表演,后台就是锣鼓家业,出场的人物可分为生、旦、净、丑,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场景唱法也不一样,动作也不一致,要符合人物性格、要依据具体情节的转换而转换,要做到合情合理才是。另外,书中和唱本的原词最难唱,要自己依据不同的情况改编,临时还要搞一些插曲,以取悦观众。前台的表演还要指挥好后台的锣鼓手,指挥时只能够用动作来传递信息,显示出音乐如何配合,合手为敲锣鼓,八字为出场,摆手为敲慢板,举手为吹唢呐,后台一半戏,音乐配错了,戏就无法唱了!”
  陈绪伦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皮影戏真的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
  后台的打击乐有五种:锣鼓、小锣、手锣、木鱼、马锣。
  还有云阳、板鼓、唢呐、箫、瑟等。
  皮影戏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是用词汇演唱的艺术,群众容易接受,而且贴近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人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大悟县玄坛村开始组建皮影戏班子,当时的黄先根书记亲自挑入选,把陈绪伦聘请到玄坛村当皮影戏班师傅。那个时候,皮影戏班子一共有十多人,几乎一年365天有200多天的时间都有戏唱,最多的一次是唱《封神演义》,一唱就是30多天。玄坛皮影戏班子行走于河南罗山、新县,湖北大悟、红安、广水等地的好几个乡镇,最远的到过红安华家河、七里坪地区演唱;最火红的一场曾经拥有观众达两千余人,把个场子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简直就是水泄不通。
  每每谈及那个时候的辉煌,陈绪伦老人就面带红光,就沉浸于对往日美好的记忆之中。但是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面临电视、网络等媒体艺术的影响,皮影戏就大不如从前,便每况愈下,请的人少了,看的人也寥寥无几。
  “冷落,真的是特别的冷落!”陈绪伦不无感慨地说。
  现在,玄坛村皮影戏班子还存在,一共有五个人,陈绪伦当箱主,李宏进为后台三样【锣鼓、小锣、手锣】手;赵炳昌为旦角和生角和丑角;潘权江为唢呐手;黄承良为板鼓手。目前,只有遇到特别的喜庆日才能够演出一两场,一年下来还演不到十来场。
  去年,陈绪伦破格收了一个女弟子,她叫汪秀勤河南罗山周党人,角色为小纤手。
  谈及未来的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陈绪伦老人不无忧虑地说:“我着实有几个担忧:一是国家扶持力度还不够,乡镇缺乏支持力度,将来这种民间艺术恐怕很难生存下去,因为随着工价的升涨,一般的农民难以承受演出的费用;二是国家应该出台一些政策,用资金补贴的方式来扶持这种民间艺术;三是缺乏必要的观众,皮影戏要改进,需要资金,皮影戏班大都属于民间的自发组织,无力承担起皮影戏改进的所耗资金。”
  但陈绪伦老人目前最大的担忧是:一旦自己将来离开了人世,玄坛村的皮影戏班子可能会面临散伙的危险,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没有过硬的接班人,这种民间艺术将可能在乡村、甚至在中国慢慢地失传。
  作为中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皮影戏艺术,你的出路在何方?你何去何从,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
  【432824湖北省大悟县黄站镇中学刘继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1 01:14 , Processed in 0.10579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