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94|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感书法大讲坛之一:陈忠康讲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9 11:5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件目录
引  言
一.书法的基本形式.
二、书法形式的基础内容及训练.
第一章  准确的临摹.
第一单元  临摹中准确性的客观标准.
一、图象观察方式与非图象观察方式.
二、图象观察的内容.
三、准确性的客观标准.
四、线条练习.
第二章  临摹中的表现.
第一单元    意临的表现性.
一、意临与实临的关系.
二、意临与风格的形成.
三、“取舍”的原则与“变异”的原则.
四、“意临”与表现性的学习.
五、表现性语言分类.
六、练习.
第二单元  空间形态的形式要素.
一、线的方向及分解训练.
二、线的长度及分解训练.
三、线的位置及分解训练.
四、练习:.
第三单元  笔墨形态的形式要素.
一、线的形状及分解训练.
二、线的质感及分解训练.
三、用笔与笔法的分解训练.
四、练习.


4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12:05:07 | 只看该作者
现代的审美都是喜欢模糊神秘的东西,喜欢破烂的碑,当然破烂残缺的东西能给书家更多的发挥空间。曹全保存最清楚,却不受人待见。透过刀锋看笔锋,通过刻石以后的字,获得另外一种创造性。还有,当代都喜欢“老”一点的审美,所谓古意,其实是有话语权的人都年纪很老了嘛,年轻的也当不了评委。(笑)

关于我的学生:
  我五六年前在浙江温州等地带过一些学生,他们都比较成功,在全国展览中屡屡获奖。成功的来源于温州的文化氛围,我主张苦练基础,注重读书,注重经典,不要太关注当代人,不读书就不要学书法,这样学下去是没有希望的,没有理解力是不行的;另外,做学生要有叛逆性,要敢于反对老师,通过我变成你的台阶,把我说的能否定掉,用你们自己的理解悟到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成了。

4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12:04:47 | 只看该作者
  横,不要写的一划而过,一滑而过,牵丝牵带要过脑子,要讲究,写不好容易让人觉得没力气。草书最容易骗人,给外行看不懂嘛。大草还是要慢,尤其是转折处要慢,不要粗暴的转折,不讲理的转。

    会与不会又是矛盾,没基础的苦练基础还好,有了些基础就容易找流行,得想怎么远离摆脱江湖气。太巧了就缺少大气。

    晋人用笔发力和唐人是不一样的,晋人锋利锐利,唐人敦厚理性。

    结构和笔法不要对立起来,理论上不存在先后,有结构即有笔法,结构是静态的,笔法是动态的,二者并非是桌面和桌腿的关系,要用综合的理解。

    小字怎样转换大字?字写大了结构要变,结字也要变,大字要慢,写大字要用“势”,历代书法家写大字和小字是不一样的,米芾、董其昌写大字和小字很不同,并非一种笔法,大家要在原帖里仔细去理解分辨。把兰亭不要变,写大了就一点不好看,二王本身就是小字。现代人写大字写小字笔法几乎一样。
3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12:04:31 | 只看该作者
结构要大巧,不要小巧,变化的套路不要一般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套路要阴险,拙中藏巧。调皮和庄重怎样的合理调配,是大家应该注意的。

     当代隶书的大家我自己首推鲍贤伦,他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拙”,真正的大气,写碑不要故作苍老状,于右任。伊秉绶线条很润,线条要通透的,嫩的,松和的,不要像麻绳一样的,以润求辣才是高级。

    “俗”,有些字安排很俗,没过脑子,什么是俗,多数人都这么写就是俗!

     沉着---痛快,静和动,是一对矛盾体,要静的不呆,动的不流。
3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12:04:08 | 只看该作者
方不是高境界,圆才是高境界。

    章草:平复帖那种麻辣的感觉其实是有害的,(就像麻辣烫吃多了上火,干燥----笔者加评),宋克的及奏章要学,马一浮、沈曾植变化很丰富。章草最容易简单化,不能媚飘,古趣庄重的东西多一些才耐看,书写性要强。

     这位同学学赵之谦的,还不错,请问你学书法整个多久了?
     答:一年多;
    学赵之谦多久?
     答:一上午。
    啊,这不是说相声吧,一上午能写成这样,不是人才是天才!我向你学习!(笑声掌声)
3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12:03:50 | 只看该作者
这位同学的苏体写的很沉着,稳健很淡定,你学苏体多久,答,半年多。好啊,够神速。苏体有自己的套路,他学过颜,学过王,要注意把握,学一个人应该弄清楚追溯他的源头,这样可以事半功倍。

    重墨:重墨不能突兀,写草书不能太花,处处变招,结果没有主次和主脉。

3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12:03:33 | 只看该作者
隶书,静穆绵厚才是其精神,“大巧若拙”,伊秉绶的从容淡定,写出的线条老中带嫩,金石气绝不是把毛笔哆嗦做出来的,清人的隶书友大字真迹,绝对值得借鉴,否则靠几种残破的汉碑刻石肯定误导。写碑一定要写出苍茫大气,跟帖学比起来,帖的媚趣应该避之,做到“大朴不雕。”

    这位同学写八大的,八大的书法,是牺牲了用笔的两端变化,而突出结构的变化,如果你既要追求毛笔的表现力的丰富变化,又要追求结构的多样变化,那写出的就“花”了,缺少了统一,又碎又花,没了主次。

    枯笔:书法的音乐性,节奏性,不能简化笔墨,越到枯笔行笔速度越要慢下来,否则就是草率不讲究,没有行笔直
3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12:03:16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陈忠康精彩语录:
    学习古人,初学“宁谨勿肆”,学古脉络清晰很重要,开始一定要像,地道,目标就像复印机一样的功能和效果。石开写篆,就是把自己当成汉代的工匠。

    现代人的所谓风格,即是:古人三分+当代四分---自己毛病四分=自我风格。

     珠圆玉润才是高境界,静穆是最难得的;大字要慢下来写,当代大字为什么写不好,就是用写小字的快节奏来写大字,一划而过,一刮而过,怎么能有沉厚大气之势?

3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12:02:59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3月15日,陈老师最后一节课点评大家的作业,作品全部拍照输入电脑,投影仪下逐篇点评,大家的习作形式水平差别多样,老师很耐心,很到位的点评,让我们明白不足,取长补短。每个同学都得到了药方。我在下面用心听,玩命记,恨自己不会速记,但还是贪心地记录了老师的主要评语,因为是针对每篇作品说,所以,我记录的就有些“碎片化”信息,跟微博一样,但我相信,这些片言只语,比起长篇大论的高深理论文章更一针见血,更切中要害,覆盖面更广。所以回来赶紧整理出来,也有我自己稍稍的理顺成分,也算是用心了。
3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12:02:42 | 只看该作者
四、练习
    练习一:
    任选《书谱》一页,先进行读帖,观察那些笔画是中锋写出的。那些是偏锋写出的,有些笔画中、偏锋合用,请根据其程度归入其中一类。
    A.在一张纸上,只临写其中的中锋笔画。求笔画的位置、伸展角度、比例、线形状、线质感符合原帖。
    B.在另一张纸上,只临写其中的偏锋笔画。要求笔画的位置、伸展角度、比例、线形状、线质感符合原帖。
    练习二:
    任选楮遂良《雁塔圣教》一页,在一张纸上,只临写其中的横画。要求笔画的位置、伸展角度与方向、大小比例、线形状(尤其是起笔和收笔处)、准确符合原帖。
    练习三:
    临写王羲之手札,如《丧乱》、《二谢》、《奉橘》、《平安》、《姨母》、《寒切》等。要求线形状、方向与角度、转—折的内角与外角准确符合原帖。类似的练习大家应当大量地进行,书法的形式训练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把字当字看”,一切书写的结果都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一个视觉形式,我们对古典作品的学习首先就是对古典作品的形式构成的细微的分析和研究。形式分析能使我们目光敏锐,发现一般人没有发现的形式变化(宋以后书家就没有写出晋唐法帖的形式变化和技巧)。实际上尽管这种方式是西式的,但却合乎中国的古老传统:庖丁解牛讲究的就是“目无全牛”,我们则是“不把字当字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0 16:29 , Processed in 0.09398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