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55|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生活365》网创站者管季超答曾巍同志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7 00:5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生活365,朱文,2.5x2.5






《教师生活365》网创站者管季超
     曾巍同志问武汉市东湖路翠柳街1号书法报社《书法报-硬笔书法》编辑部曾巍同志


38#
 楼主| 发表于 2014-3-15 14:30:38 | 只看该作者
37#
 楼主| 发表于 2014-2-4 18:17:16 | 只看该作者
一、书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功用
     
二、如何欣赏传统书法
            
三、中国传统书法字体的分类
           
四、正书类书法作品的赏析与拍卖
  
五、草书类书法作品赏析与拍卖
     
六、中国传统书法鉴定基础知识
36#
 楼主| 发表于 2014-2-1 17:44:27 | 只看该作者

  或问学书宜学何体,对以有法而无体。所谓无体,非谓不存在某家风格,乃谓无某体之严格界限也。以颜书论,多宝不同麻姑,颜庙不同郭庙。至于争坐、祭侄,行书草稿,又与碑版有别。然则颜体竟何在乎?欲宗颜体,又以何为准乎?颜体如斯,他家同例也。(书法)启 功

35#
 楼主| 发表于 2014-1-31 21:52:57 | 只看该作者
[转载]写字 梁实秋

在从前,写字是一件大事,在“念背打”教育体系当中占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从描红模子的横平竖直,到写墨卷的黑大圆光,中间不知有多大勤苦。记得小时候写字,老师冷不防的从你脑后把你的毛笔抽走,弄得你一手掌的墨,这证明你执笔不坚,是要受惩罚的。这样恶作剧还不够,有的在笔管上套大铜钱,一个,两个,乃至三四个,摇动笔管只觉头重脚轻,这原理是和国术家腿上绑沙袋差不多,一旦解开重负便会身轻似燕极尽飞檐走壁之能事,如果练字的时候笔管上驮着好几两重的金属,一旦握起不加附件的竹管,当然会龙飞蛇舞,得心应手了。写一寸径的大字,也有人主张用悬腕法,甚至悬肘法,写字如站桩,挺起腰板,咬紧牙关,正襟危坐,道貌岸然,在这种姿态中写出来的字,据说是能力透纸背。现代的人无需受这种折磨。“科学”已经废除了,只会写几个“行”“阅”“如拟”“照办”,便可为官。自来水笔代替了毛笔,横行左行也可以应酬问世,写字一道,渐渐的要变成“国粹”了。

当作一种艺术看,中国书法是很独特的。因为字是艺术,所以什么“永字八法”之类的说数,其效用也就和“新诗作法”“小说作法”相差不多,绳墨当然是可以教的,而巧妙各有不同,关键在于个人。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概拘谨,如果伸胳臂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如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近于“五百斤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的倾斜古怪,才和他那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公的字就应该是那样的端庄凝重,才和他的临难不苟的品格相合,其间无丝毫勉强。
在“文字国”里,需要写字的地方特别多,擘窠大字至蝇头小楷,都有用途。可惜的是,写字的人往往不能用其所长,且常用错了地方。譬如,凿石摹壁的大字,如果不能使山川生色,就不如给当铺酱园写写招牌,至不济也可以给煤栈写“南山高煤”。有些人的字不宜在壁上题诗,改写春联或“抬头见喜”就合适得多。有的人写字技术非常娴熟,在茶壶盖上写“一片冰心”是可以胜任的,却偏爱给人题跋字画。中堂条幅对联,其实是人人都可以写的,不过悬挂的地点应该有个分别,有的宜于挂在书斋客堂,有的宜于挂在饭铺理发馆,求其环境配合,气味相投,如是而已。
“善书者不择笔”,此说未必尽然,秃笔写铁线篆,未尝不可,临赵孟《心经》就有困难。字写得坚挺俊俏,所用大概是尖豪。有时候写字的人除了工具之外还讲究一点特殊的技巧,最妙者无过于某公之一笔虎,八尺的宣纸,布满了一个虎字,气势磅礴,一气呵成,尤其是那一直竖,顶天立地的笔直一根杉木似的,煞是吓人。据说,这是有特别办法的,法用马弁一名,牵着纸端,在写到那一竖的时候把笔顿好,喊一声“拉”,马弁牵着纸就往后扯,笔直的一竖自然完成。
写字的人有瘾,瘾大了就非要替人写字不可,看着人家的白扇面,就觉得上面缺点什么,至少也应该有“精气神”三个字。相传有人爱写字,尤其是爱写扇子,后来腿坏,以至无扇可写;人问其故,原来是大家见了他就跑,他追赶不上了。如果字真写到好处,当然不需腿健,但写字的人究竟是腿健者居多。

3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16:48:07 | 只看该作者

















3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04:05:00 | 只看该作者
3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03:56:08 | 只看该作者
3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03:53:38 | 只看该作者
孝感道中
                     清·杨彝珍
        云拥春潮势,天悬晚雨声。
        孤烟浮市远,落照傍山明。
        树影围残垒,溪流绕故城。
        时平无战伐,日暮尚心惊。

        杨彝珍[清](1805~1898)字湘涵,一字性农,别号移芝,湖南武陵(今常德市鼎城区回龙桥)人。其父丕复,曾作石门县训导,著有《舆地沿革表》、《武陵县志》。杨彝珍从小接受庭训,好学不倦,19岁中秀才。道光十年(1830)参加湖南乡试,他和左宗棠,吴敏树的试卷,都以不合时趋,为房师所摈弃。主考徐法绩,奉特旨搜遗卷,得到他们三人文章,大为赞赏。三人同时考中举人。彝珍以古文见长而风行天下。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改兵部主事。彝珍工诗古文,著有《移芝室文集》及《紫霞山馆诗钞》,传于世。

3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03:53:18 | 只看该作者
应山至孝感道中
                      清•姚鼐
        山光异远近,间若重楼花。
        行人度高下,起落波中槎。
足迹未辨郧随国,半生左史窥浮夸。
义阳关南出鸟道,纵观苍壁澄朝霞。
野田茅屋秋未冷,高藤翠木樛相加。
千峰南尽出江面,一鸟东可投吾家。
上游势已据荆郢,左肱曲更招蕲巴。
胸吞云梦不芥带,囊括汉国无离𠇗。
宜有奇才表荆楚,不然深谷逃麇□。
惜哉我行不得遇,翩翩且逐投林鸦。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8 19:49 , Processed in 0.16100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