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一类 这一个 每一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7 12:0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一类  这一个  每一位




潘文彬

这一类·这一个·每一位

听孙庆博老师教学《恐龙》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酣畅之感。孙老师的课堂是扎实的,灵动的,氤氲着浓浓的语文味道。学生在孙老师的课堂上是自由的,舒展的,享受着语文学习的快乐。静心思忖孙老师的教学,给我带来了诸多的启迪。

一、阅读教学要关注文体,彰显“这一类”的特点

《恐龙》是一篇说明性课文。阅读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要点,理清顺序,了解基本说明方法,以彰显出说明性文章的教学特点。孙老师熟谙此道。在教学中,孙老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能够紧扣文体的特征,点引学生通过朗读、体悟、对比、想象等方式,自然而巧妙地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把握课文的说明要点,揣摩、领悟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教学伊始,孙老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聚焦课文重点——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画出课文所写的恐龙种类。然后,相机追问,把阅读引向深入:“说恐龙的形态是千奇百怪的。那么,课文描述的这五种恐龙各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先把描写这五种恐龙形态的词句用波浪线画出来,然后再细细地朗读、品味。最好能用一两个词简要地概括出每种恐龙的特点。”这样,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自主阅读,潜心会文,在默读勾画、提炼概括、朗读品味的过程中,触摸课文的语言,体会恐龙的特点,自然而立体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更为重要的是,孙老师不止于此,他还追问:“作者是怎样把这些恐龙的特点很生动描写出来的呢?”如此设问,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一步揣摩课文的语言,领悟课文的表达,自然而全面地把握课文的“言”。这些环环相扣的追问,看似随意,实为教者的匠心独运。其实,这些追问对于阅读说明性文章来说,是至为重要的环节。因为只有如此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地追问,才能够切实地让学生沉潜于文本之中,学语习文,理解语言,揣摩表达,得意得言。而这,顺应着的是说明性文章的特点,彰显出的是“这一类”课文的教学共性。

二、阅读教学要聚焦语言,教出“这一个”的味道

《恐龙》这篇课文语言简练、准确、形象、生动,是一种富有特色的语言现象,是独特的“这一个”。教学中,孙老师尤为关注这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聚焦语言,揣摩文字,教出了说明性文章独特的味道。这里,我们不妨来看这样的片段:

师:雷龙有什么特点呢?你是从哪些词语或者句子中体会出来的?

生:雷龙很大。我是从“庞然大物”这个词看出来的。

师:(板书:庞然大物)你知道雷龙有多高、多大吗?(生:不知道)雷龙的脖子有8米长,整个身体站起来比我们上课的四层教学楼还要高呢。知道雷龙有多重吗?(生:比六头大象还要重)一头大象有上万斤,普通雷龙的体重都要超过六七万斤。(生发出“啊”的惊叹声)大吗?我们一齐来读这个词——

生:(齐)庞然大物。

师:它走起路来,轰隆隆,轰隆隆,听起来就像打雷一样。怎样才能把雷龙“又大又重”的特点读出来呢?请同学们试一试。(生练读)

师:你来读,让大家感受一下?

生: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师:同学们都认为你读得好。你能介绍一下你朗读的经验吗?

生:在朗读时,我注意“庞然大物、六头大象、雷鸣一般”几个词。

师:你的经验很值得大家学习,像他这样我们一齐来读——

从这一片段,可以看出孙老师具有强烈的语文意识,他对《恐龙》这篇说明性文章的“这一个”的语言现象有着敏锐的感觉和深切的体悟。因而,在教学中,能够聚焦语言,引导学生在比较、想象、朗读、体验的过程中,理解语言,品味语言,体会课文用词造句的精准妥帖,揣摩课文语言文字的情味感和分寸感。如此教学,彰显了说明性文章的语言特点,教出了说明性文章的语言所具有的独特的魅力。而这,对于理解感悟说明性文章的语言来说,甚为重要和必要的。因为只有如此聚焦语言,揣摩语言,才能够让学生在反复咂摸语言的过程中,品出“这一个”的真味,悟出“这一个”的真谛。

三、阅读教学要面向儿童,发展“每一位”的语言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要面向儿童,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真真切切地让儿童在学语习文的过程中,历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智慧。基于此,孙老师能够面向每一位儿童,立足儿童的实际,充分发挥文本的例子作用,着力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发展“每一位”儿童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教学中,有两个环节,很值得玩味。

环节1:学生在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把握了课文的要点,领悟了课文的表达之后,孙老师出示了这样的填空:“我是       龙,我长得         (什么样)。”来让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恐龙。一石激起千层浪。这道填空激活了学生的思绪,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上,学生兴致盎然地介绍着自己喜爱的恐龙,生动形象,绘声绘色,笑语盈盈,好不快乐。如此教学极富童真童趣,自然而巧妙地让学生在转换角色的介绍的过程中,既内化了文本的语言,又实现了个性化的表达。这样的教学怎不让人叫好称绝!

环节2:几位同学介绍之后,孙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从几个同学精彩地介绍中,你发现这些恐龙的名字和形态特点有什么联系吗?”在孙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发现“这几种恐龙都是根据它们的外形特点来给它们起名字的”。而后,孙老师出示3张恐龙图片让学生观察,根据它们的形态特点试着给它们起个形象的名字,并把它们介绍给大家。学生在观察、练说“穿山甲龙”的之后,孙老师相机进行示范,出示了自己描写的“鼠龙”的文字让学生阅读、揣摩,启发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说明方法来修改自己的介绍。这样的教学既朴实又扎实,有效地实现了为迁移而教的教学意旨。

从以上两个教学环节,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孙老师始终把发展每一位儿童的言语智慧作为自己教学的核心追寻。因此,他眼中有儿童,因而,他的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充盈着儿童的情趣,张扬着儿童的个性;他心中有课程,因而,他的课堂散发着语文的味道,展现着语文的张力,张显着语文的魅力;他手中有方法,因而,他的教学关注着学法的指导,强化着语言的迁移,培植着语言的智慧。而这,正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核心的价值追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8 11:28 , Processed in 0.10408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