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名校的百年钩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3 11:2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名校的百年钩沉(张启明)
2014年03月13日 来源:甘肃日报 张启明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史者何?”是“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修史以“原始察终”为宗旨。修史必先要彻查遍览相关档案、史志、著述和互联网的资料,勾陈散乱于各种历史资料和文件中零星但却关键的信息、数据、史实。清末和民国时期的资料,全部来自于史志和历任总教习、校长的遗著,相关的著述、评论和回忆文章,重要者均全文予以收录。鉴于清末、民国时期的特殊情况,乃将纪传、编年融于一体,并插入相应照片。总之,非如此不足以填补其空白、反映其历史真貌及其辉煌,非如此将无法保存几近湮灭或即将散失的珍贵历史资料。
  因此,《清末民国时期的兰州一中》首先是一本资料荟萃。她涵盖了迄今业已发掘、发现和搜集到的有关兰州一中历史的资料,像《刘古愚遗稿》还是第一次公开面世。据目前所知,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是先生第一个明确、完整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观点。意义重大,异常宝贵。经查,先生的这一观点,早于此前被认为第一个提出类似观点的张謇至少一年多。张謇,字季直,号啬庵,祖籍江苏常熟,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他1904年提出了“谋体育、德育、智育之本基于蒙养的思想”。
  其次,她又是对历史资料深层解读的结晶。只有充分解读史料,才能探求真谛,并使述有点可据,叙触类旁通,做到全面、充实、确凿,以历久弥新,有利科学发展。有些特殊或重要的部分,则采取“实录”的办法,以避免歧义和误解。而有些重要资料、史志有歧义者,必多方慎查、比对辨析,务使确凿可信。难以敲定者,或并用,或存疑。
  其内容大致包括领导班子、组织机构、学校规模(包括班级、师生)、办学理念、经验和成果、杰出人物、校园发展变化、存在问题等方面,并注意其传承与发展。其办学理念、经验、成果,均以事实和数据纵横对比,予以印证,力戒克隆、叠加,力争如班固赞司马迁《史记》时所说:“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再次,因为她填补了兰州一中辉煌历史最重要时期的空白,也是历史研究者可以信赖的参考,是广大校友数典继祖、慰藉母校情结难得的精神大餐。
  最后,她还是一本难得的传统教育的珍贵教材,不啻为长校者、治学者、从教者及莘莘学子的良师益友,有助于我们深入探究兰州一中历史的变迁和优良传统的渊源,正本而清源;有利于我们以史为鉴、资政育人、践行盛世治史之根本目的。新中国成立前的兰州一中,特别是清末的甘肃高等学堂,是甘肃现代学校教育的始祖、是兰州一中优良传统的渊源。一中悠久历史是不断积累、沉淀的过程,也是不断革新和与时俱进的过程。在学校历史发展长河中,各阶段都在书写特定阶段的历史,她可以使校史增辉,也可以使校史蒙辱。但她向好的总趋势依然是中坚和主流,而且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继续铸造着辉煌。编写《清末民国时期的兰州一中》的目的,就是昭示前任的创造与业绩,召唤后继者的承传和创新。
  (《清末民国时期的兰州一中》,张启明著,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7 08:02 , Processed in 0.07221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