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文多写,表达教学新思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3 16:5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一文多写,表达教学新思维作者:曾扬明
表达本位 思考
一文多写,表达教学新思维
福建  曾扬明
一题多作,曾经成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教研成果。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书面作文进行批改后,学生依据老师的评点重新写作。这样一来,克服了老师评改流于形式,学生对老师的评改“不屑一顾”的弊端。在阶段内,这种“一题多作”的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对这种做法也会产生的疲劳。笔者在此基础上,尝试了另一种“一文多写”,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缘起:学生的表达何为?
一次,和一位对语文课外阅读颇有研究的中学老师闲聊。他告诉我,除了让学生阅读书本外,还阅读经典影片,然后写影评。学生写影评,何种方式?我欲求之一得,他告诉我,从思想内容上、对人物的认识上或对情节的构思上指导。当时,我就质疑,长期这样做,容易出现审美疲劳,内容上也易千人一面,且增加学生的负担。这位语文老师的做法我也在反思,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所言,在同一棵松树面前,木商看到的是松树的实用价值,科学家探究的是松树的成长规律,艺术家则持欣赏态度。对同一件事,我们可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其评价所表达的范式也不一样。就如黄山的松树,可以从考古的价值角度研究它的科学价值,可以从艺术的角度去审美,还可以从旅游的角度言说它的经济价值。要是让学生去写作,大多都会依松树的艺术价值去构思表达,忽视他的旅游价值。实际上,学生写作的角度,受我们老师的指导角度所左右,忽视儿童多角度观察和思考的思维价值。写影评也是如此,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引导学生思考,比如从音乐设计,导演艺术,服装道具,色彩运用,编剧等角度引导学生表达,其中,适当讲解些电影艺术的知识。
从这个话题联想到我们的阅读教学,特别是我们的小练笔,往往局限在文本空白处,引导学生想象练笔,这种形式占据了我们小学语文课大部分课堂。然而,学生笔下的内容要么受作者原文意图所牵制,要么还是原有的表达经验,学生的言语能力得不到生长。再看我们的作文教学,一个题目,全班往一处想,千人一面。可见,我们不能忽视儿童表达的品质。学生表达何为?这是我思考的起源。
尝试:多角度写故事,也精彩!
近年来,我倡导读写一体化,多角度来指导学生读与写,读中有写,写中促读,真正的以“语文课”教语文的东西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晏子第二次回击“侮辱”的故事为例,我先让学生读完这个片断,明白这是楚王第二次侮辱晏子。然后,创设一个情境——晏子巧妙的回击了楚王,他回到齐国后,向齐王汇报这个故事,依据文本的情境,进行写故事。
学生笔下的故事是这样的:
晏子带着胜利的喜讯回到齐国,立马拜见齐王。齐王非常高兴,摆酒迎接晏子凯旋回归。晏子对齐王说:“陛下,楚王想凭我的身材矮小,说齐国怎派我这样的人去访问楚国。我将计就计,说上等人访问上等国,中等人访问中等国,如果楚王说我下等人,我就访问下等国。”齐王听到,笑得前府后仰,直竖拇指。
师:你讲的故事,只是把课文的故事重复了一遍,如果要体现齐王对晏子的敬仰,就得把晏子回击楚王的关键词表达出来,谁再来补充?
生1:我认为楚王对晏子的态度要讲出来,如“瞅了晏子一眼”,“冷笑一声”要写进去。
师:为什么?
生1:因为这两个词最能体现楚王对晏子的蔑视,齐王才懂得晏子当时的处境。
师:对!讲故事,要有声有色,入情入境。
生2:我认为,齐王一定还会问晏子,楚王当时会有什么表现?
师:对,楚王有什么表现呢?
生2:晏子故意笑了笑,楚王也只好陪着笑。还有晏子用了夸张、打比方的方式来对付楚王的侮辱。
师:请你帮这位同学补上晏子对付楚王的智慧。
生:晏子回国后,得到齐王亲自迎接。在会议宫里,齐王问晏子:“你是用什么办法来驳斥楚王的?”晏子拂了拂袖子,风趣地说:“我除了按楚王的话将计就计进行推理外,还例举了“挥汗如雨”、“摩肩接踵”的办法来说明我们临淄人多,楚王只好陪着我笑了。”
师:对,齐王与晏子这段对话有价值,体现了晏子在楚国智慧的表现。
(意图:让学生转换视角写作,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转述故事的能力,同时,转述中引导运用原文中经典的词或句,如“瞅”“冷笑”, 除此,晏子夸奖首都临淄人才济济时,运用了推理、夸张、打比方的方法。“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摩肩接踵”三个成语的运用,可谓是水到渠成。)
师:假如这个故事由你来讲给爸爸听,你会如何写?
学生笔下的故事:爸爸,您听过《晏子使楚》的故事吗?晏子来到楚国,楚王看晏子身材矮小,便侮辱他,说,“你齐国都没人了吗?怎么派你这样的人来出国访问?”晏子机智,知道楚王侮辱晏子,便立马回击,用打比方的事例——挥汗如雨、摩肩接踵,体现了首都临淄人多。晏子还按楚王的思路进行推说:“上等人访问上等国,下等人访问下等国,你楚国是下等国,只好安排我下等人来访问了”。爸爸,你猜,楚王怎样啦?哈!楚王只好陪着晏子笑笑,因为楚王无言以对。
师:不同的听者,讲的故事也不能一样,讲给齐王听,一定要以尊重,汇报的方式来讲。讲给父亲听,就可以以自豪的方式来讲述。可见,不同的听者,不同的表述办法。
《晕子使楚》中楚王对晏子的三次侮辱,可以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例,转述写故事,从而让学生在表达中理解晏子的智慧,既不脱离文本的主要辞句,如,“瞅”,“冷笑”,又习得文中推理、打比方,夸张的言语方式。最主要是的是,在转述故事中,不同的读者对象,转述的方式有不同:一是语言方面的要求,面对齐王和面对父亲,其运用语言的方式不一样;二是立场不同,一个是汇报工作,一是闲聊故事;三是设计的场景也不一样,学生要能有针对性地发表看法,表达要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才能保证实际效果。
一文多写,在作文教学中,主要是依读者对象,从不同角度来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五年级下册习作四——读《鲁宾逊漂流记》,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学会生存”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学会生存”为题的习作,可以写给自己的长辈读,汇报自己学会一种生存的本领;也可以写给自己的同学看,交流在逆境中“学会生存”的本领;还可以写给失落的朋友看,在失落时如何学会生存。
这样的习作,我的学生在标题上就有所改变:我已学会生存——致父亲的话;学会在逆境中成长——写给我身边失落的朋友;在困境中成长的故事——与同学交流如何“生存”……
这样的作文指导中,我让学生从多角度选择素材,同样一件事,因为读者对象不同,写作的角度应也不一样,表达的语气,运用的句式应有所不同。特别是在立场方面,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表达侧重点,写给父亲,一定是通过自己的故事,告诉父亲,学会了在困境中成长。而写给身边失落的朋友,则要以劝慰的方式,以说理为主的形式进行表达。这样的写作,远远超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初衷,对学生表达的思维品质的形成应产生深远的影响。
思考:教学生用语言“做事”
言语教育的关键,应当是学习者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说的,教会学生用语言“做事”。这一点,美国具有权威的教育文献《英语教学纲要》规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根据不同的听众而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学习向别人呼吁并能说服别人的技巧。还有,日本的语文教学目标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场合,恰当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实际上,我们中国的语言交际中,也是这样,在不同的场合,同样一件事,要呈现不同的表达形式。比如,我们教材中《松鼠》作为儿童看的文学作品,就带着一种特有的温情,把松鼠拟人化,漂亮,驯良,乖巧,让松鼠给读者留下最美好的形象。如果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松鼠”就是专家撰写的专让面向大众的科普类作品,其主要意图是向读者介绍“松鼠”的有关知识,努力做到客观正确,其文体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从这来看,我们“一文多写”的训练,不管在阅读教学中还是在习作指导中,至少有以下课程价值:
1、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品质。所谓表达品质,就是学生个体在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智慧。学生的表达品质是和他运用语言同构共生的,一个人的词汇语义丰富了,他的思想和情感就比较精致,细腻,句型辞式丰富了,他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就可能比较灵活、多样,富有个性。在我国古典籍中早就记有“言智必及事”,即顺利地处理事务就是一个人智慧的表现。我们的学生在一文多作中,就是培养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应对不同的语文运用能力,就如晏子在应对楚王一样,充分表现了他的言语智慧。
2、真正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所谓的学生会运用语言文字,不是鹦鹉学舌,而是学了课文中的语言,在不同的情境中,都能内化为自己的行动(用语言做事)。要真正会用语言文字,包含两层用意:一是能正确规范地用好文字,科学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二是能艺术性地运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创造性的运用文字,让文字诗意化,抒发自己的心灵。一文多作,就是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灵活处理课文中的文字,采用不同的表达范式,达到“学”以致“用”,依不同的读者需要,或科学规范的表达,或表达诗意化。
3、学会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交际。一文多作,改变了情境,重视读者的对象,因人而异进行情境交际。就比如,让中学生给三年级的小同学写一封信,介绍牙刷的好处,就要用三年级的同学能接受的语言,要有生机,能够收到说服的效果。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有表示态度的能力,且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保证实际的交际效果。
一文多作,训练要求学生多角度思考,表达多样化,显然有利于克服学生的厌倦情绪,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良好习惯,真正培养学生运用文字“做事”的能力。
此文发表于2013年3期《小学语文教学》,刊发时略有改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6:18 , Processed in 0.10434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