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建议[基地-校]评报指导老师:评报要侧重挑刺,下手砸砖要既准又猛!![寻例]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1: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曾铁:2012年下半年上海《文汇报》“问题文章”简析
  这里是2012年下半年上海《文汇报》61篇"问题文章"分析,请批评。
  51、7月1日8版"'妈妈的怀抱'有风险"文,其中"发生碰撞------宝宝会以自身体重30倍的冲击力冲出",不妥。应是"----宝宝受到的撞击力大小约是自身体重的30倍"等;"宝宝""以-----冲击力冲出",有违物理学(力学),此话不通。
  52、7月5日1版"'上帝粒子'终于被捉到了"文,其中"目前实验结果的确定性达到5σ,那几乎可以说CERN找到了希格斯粒子",大多数读者难理解,"5σ"指的是什么?通俗、易懂是科普的要素,原文拟是"-----结果的确定性达到5西格玛,即理论物理界可确认'发现'的水平"等。
  53、7月6日6版"希格斯:有些固执的物理学家"文,其中"-----获得物理学最高荣誉沃尔夫奖",不准确。"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物理学最高荣誉,"沃尔夫物理奖"次之("沃尔夫数学奖"属数学最高荣誉);原话拟为"----获得物理学较高荣誉,即沃尔夫物理奖"等。
  54、7月10日3版"中国'人造太阳'创两项记录"文,其中"两个较小的原子核会融合在一起"不妥,这里不宜用"融合"一词。"融合"即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原子核聚变无熔成、熔化之意或过程。
  55、7月11日4版"中国梦回顾与展望论坛在京举行"文,其中"30年前----第一届学生毕业了----'77、78级现象'",前后矛盾!77、78级大学生是"文革"后两届大学生,非一届。所以,应是"30年前----第一届、第二届学生毕业了----'77、78级现象'"。
  56、7月15日5版"身绑氢气球'升空'"文,其中"由于飞行当天11个氢气球上沾满露水影响了浮力",应是"-----氢气球上沾满露水,增加了气球的重量";此时,气球所受的浮力大小,只与球的体积有关,球的体积没变,它受到的浮力就不会改变!
  57、7月16日6版"提前166分钟预警太阳风暴"文,其中"也可提醒在地球磁场较弱的极地飞行的驾驶员----",有误!地球磁场的南、北极处("极地"),其磁感应强度最强,非较弱。
  58、7月22日2版"动手动脑,科技种子从小播撒"文,有两处问题:
  1)"两颗强磁-----这些通过步行发出的电流被储备到一块4.8V的电池中"。"电流"是无法储备的,原文拟为"两块强磁性磁铁-----步行产生的电能被储备到一块4.8V的电池中";
  2)"取而代之的是在汽车和道路两侧装上了电磁感应系统,利用电磁感应发的电能来让汽车行驶"。"利用电磁感应发的电能",此话不妥;原文拟是"-----装上了电磁感应系统,借助电磁感应汽车获得了行驾所需的电能"等。
  59、7月25日5版"7.12万m3/秒,三峡水库遇最强洪峰"文,据规范,某"单位"中、英文(符号)不能混用!所以,该标题应是"7.12万立方米/秒,三峡----"等。
  60、7月31日4版"'请关注奥运,更关注伦敦'"文,其中"就是安葬英国历代君主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拟增加点内容,以免误读、误识。在此标题和语境下,原话拟为"----安葬英国历代君主和英国各界名人------大教堂"。该教堂也埋葬着许多英国的大名人,如:14世纪诗人乔叟,文艺复兴时期诗人斯宾塞;英国著名文学家、艺术家狄更斯、哈代等;还有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如达尔文、牛顿与克伦威尔、丘吉尔等。目睹了牛顿葬礼的伏尔泰为之震动,他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
  61、8月18日5版"带着宝宝去旅行"文,其中"------抱着宝宝------在时速48公里的时候,紧急刹车,一个5公斤的宝宝产生150公斤的力量",准确、到位地讲应为"------5公斤的宝宝会对抱着他(她)的大人手臂施加约1500牛顿(150公斤)的冲击力";据规范,"力"的单位是:牛顿。
  62、8月20日7版"神奇'蠕虫':能屈能伸'侦察兵'"文,其中"-----身体也能吸收冲击力",拟为"------吸收、转化动能"等;"力"不能被吸收。
  63、8月20日8版"做学问不能功利性太强"文,其中"------无线电收音机发明人马可尼"等,准确地说应是"------无线电报通信的创始人"等,"无线电收音机"和"无线电报通信"属不同的概念,二者不能混淆!
  64、8月24日4版左侧的照片(有三个小孩)之说明"------用电线圈学做小机器人",拟为"------用各种塑料导线绕制小机器人模型"等;无"电线圈"一说。
  65、8月25日2版"在实验室里模拟超新星爆发"文,有两处问题:
  1)"三个矿泉水瓶所装的海水,就可以满足一个四口之家一年的电力需求",表述不清楚;科普,应让读者了解、清楚文章所述之事!在本文语境下,有些语言仍不能省,否则,读者难理解。为让读者明白,原话拟为"三个矿泉水瓶所装的海水里的核聚变物质虽极少,但这点核燃料聚变发电就可满足一个四口之家一年的电力需求"等。
  2)"能够制造出人类生存100亿年的能源",拟为"能够提供人类生存100亿年所需的能量"等;"制造""能源"属配搭不当!
  66、8月26日4版"'好奇'号在火星初露锋芒"文,其中"提到钋元素,就不得不提到1945年美国投在日本长崎的原子弹"胖子",其主要成分是钋-239。然而,与能制造原子弹的"兄弟"钋-239相比,钋-238"性情温和",不会发生核爆炸,而是缓慢衰变放出能量,所以能制成核电池",存在错误!这里的"钋",都应是"钚"!
  67、8月28日2版"黄标车全淘汰PM2.5可降10%"文,该标题应是"黄标车全淘汰PM2.5浓度可降10%","PM2.5"与"PM2.5小时浓度"等是不同的概念,"PM2.5"是一专用术语,它不会变化!"PM2.5"与"PM2.5浓度"不能划等号。
  68、8月31日9版"仰望星空的好奇与感动"文,其中"全场所有人重温了牛顿的万有引力",拟为"------重温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或"------回忆触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场景"等;"引力""重温"不了"引力",原话属搭配不当!
  69、9月1日3版"花200年将火星改造成宜居地"文,其中火星"接近于地球的引力",应是火星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接近于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等;地球引力:施力者是地球,引力的大小非常量,地球引力还与受力者的质量大小有关。
  70.9月2日2版"沪首座'绿色智能'变电站投运"照片之说明涉及的"220KV"、"110KV",基于规范,应为"220kV"、"110kV"!
  71、5日4版"3.9秒级速风范CTS---VCoupe创造-----"文,其中"最大输出功率达556匹马力",拟是"-----556马力";基于规范,功率单位当用"瓦"!"马力"是非规范、已淘汰的功率单位。
  72、5日4版"创新标准 荣耀世界"文,其中"4570mm★1775mm★1445mm的车身尺寸",应是"4570mm×1775mm×1445mm------"。
  73、5日3版"戈壁滩深处忽现湿地'蜃景'"文,存在错误:
  1)"冷空气密度比暖空气大,令光线有较大折射率",应是"------冷空气密度比暖空气大,相对而言冷空气的折射率较大";"折射率"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光线"没有"折射率"!
  2)"------来自物体顶端的光线将比那些来自底部的光线更低,所以这些蜃景经常是倒立的,同时,天空增强了影像的错觉";此说有误!
  在沙漠里,太阳照到沙地上,接近沙面的热空气层比上层空气的密度小,折射率也小.远处物体射向地面的光线,进入折射率小的热空气层时被折射,入射角逐渐增大,光线呈凹型传播(传播方向总要向上偏一些),还可能发生全反射;由于人眼不能看到光线的曲折而是按直线追溯射入眼中的光线射来的方向看到物体的,所以,人看到这些光线好像是由他的前方射来的,于是就看到前方远处物体的倒景(倒影)。
  74、10日10版"第二十六届电视金鹰奖"文,其中"压轴颁发的最后两个奖项------",应是"最后颁发的两个奖项------";"压轴",不是"最后"!其意是倒数第二!对"压轴"的误解、误用是报刊频现的一问题,属某些大报的痼疾。
  75、12日7版"文汇讲堂"广告"大战略天平上的国家利益与安全",其中"战"字用了正楷繁体字,它当用规范的简体字!
  76、9月12日4版"学习的城市 新型的---"文,其中"国内首家以开放大学命名的高等学校--上海开放大学------",应是"中国大陆首家以开放大学命名的------"!香港早有"香港开放大学"(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OUHK),澳门也有开放大学。
  77、12日11版"四年里掌握两门学科知识"文,其中"系统掌握两门学科本科专业知识",此叙述不准确,易让人误解、不解。"两门学科知识"、"两门学科本科专业知识"和"两大专业的本科知识",内容、内涵不一样!它们不能混为一谈。如:大学物理学、新闻学是两门学科或两门学科知识,但非两个专业!"两个专业的本科知识"涉及许多学科、课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如物理专业、新闻专业,其学生要分别学习很多的本科级学科知识。所以,上述拟为:
  1)标题是"四年里掌握两大专业知识"等;
  2)"------系统掌握两大专业本科知识"等。
  78、14日10版"升降机百米急坠19人遇难"文,其中"厢体呈自由落体直接坠到地面",话不通!拟是"厢体近乎一自由落体直接坠到地面"等。
  79、20日6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玩'出名堂",其中"球体-----下滑时,由于封闭且相对(球体截面)狭窄的气道,使它在低速时就能得到足以抵消重力分量的空气阻力,",有瑕疵。重力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被"抵消",此处当用"平衡";原话拟为"球体-----下滑时,由于气道封闭且相对(球体截面)狭窄,这样球体在低速时就能得到足以平衡重力分量的空气阻力"。
  80、9月23日2版"为世界重大发现提供中国智慧"文,其中"会受到太空中磁场的影响-----只有中微子这类不带电的粒子不容易受到辐射影响",叙说不准确;这里"辐射"一词意思不清楚、指向不明确;拟为"会受到太空中磁场-----只有中微子这类不带电的粒子不受磁场的影响"等。
  81、2012年10月9日1版"最好的设备得自己做"文,其中"同步辐射光--一种电子在转弯时发出的电磁波",叙述不准确;拟为"同步辐射光--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在强磁场作用下转弯时发出的电磁波"等。
  82、10月10日1版"百万伏高压电击72小时",其中"美国魔术师大卫·布莱恩------不眠不食------持续电击",与事实不符!由有关信息可知,72小时内,大卫·布莱恩通过一管道喝加了一些特殊电解质的椰子汁,并经一导尿管排尿。所以,不能说他"不食"。
  83、10月14日7版"那些不插电的日子"文,其中"不插电,英文"Unplugged",直译为"拔掉电源插头"。"不插电生活"是指断绝现有的通讯工具联系,不使用高科技电器,回归简单质朴、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等,有点问题。"不插电",表达不确切、不妥帖,基于准确、科学,用"不用电"为宜。如是,该文标题拟是"那些不用电的日子",上述文字改为"不用电,英文"Unplugged",直译为"拔掉电源插头"。"不用电生活"是指断绝现有的通讯工具联系,不用高科技电器,回归简单质朴、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等;该文所有的"不插电",都要改用"不用电"。
  84、10月24日2版"人脸识别安全便捷 一秒测出地沟油"文,其中"太赫兹技术是一种介于红外线和手机无线电波之间的电磁波",有点问题:
  1)"手机无线电波",拟换用"微波",如此方规范、准确;
  2)"太赫兹技术是------电磁波",此话不通!太赫兹"是频率的一种数量级,属高频范畴,原话应是"太赫兹技术借助了红外线和微波之间的电磁波"等。
  85、10月25日6版照片的说明"火箭弹发射的轨迹留在天际",拟为"火箭弹轨迹留在天际"或"火箭弹运动的轨迹留在天际";"发射的轨迹",此话不通。
  86、10月26日3版"房顶绿化"文,其中"城市PM2.5严重超标-----人最多的地方,PM2.5就最高"等,拟为"城市PM2、5浓度严重超标-----地方,PM2.5就最多"或"城市PM2.5浓度严重超标-----地方,PM2.5浓度就最高"等,这样才准确。
  87、11月1日6版"强气旋'尼兰'袭印南部海岸",其中"该核电站拥有500兆瓦的快速核反应堆",拟为"----500兆瓦的快堆","快速核反应堆"不准确、科学,易让读者误解,"快堆"(快中子反应堆)才是规范的术语。
  88、11月1日7版"微创腹腔镜手术步入3D时代",其中"视频分辨率还达到1080P"与"还出现了4K的超高清分辨率"等,读者大多看不懂,拟在1080P、4K之后做点说明,以让读者识读、明了。
  89、11月2日9版"细密编织下的活态有机体",其中"----而有微小瑕疵",拟是"---而有瑕疵";"瑕疵"即微小的问题,它之前不宜再加"微小"一词。
  90、11月5日8版"李福清与郑振铎"文,其中"是在北京师大读博士生时",这有违书面语的规范,拟为"----攻读博士学位时"等;"读博士生",此话不通!
  91、11月7日6版"2亿年前巨大陨石撞击地球",其中"在岩石中厚约5厘米的黏土层中含有高浓度的铱和铂等元素,浓度是通常地表中浓度的50至2000倍",此话特别扭;拟为"----,该浓度是通常地表中这些元素浓度的50至2000倍"等。
  92、11月7日16版"你真幸运",其中"有一束宇宙射线以近似于光的速度,风驰电掣般地从大气层中穿越而过",翻译的不恰当、不妥帖;拟是"有一束宇宙射线以近似光速的速度,-----"等。"以近似于光的速度"和"以近似光速的速度",二者意义不同!
  93、11月13日16版"孕期吃薯条如同吸烟",此标题应为"孕期吃炸薯条如同吸烟",该文主题是"炸薯条"有害健康;"薯条"与"炸薯条"不能等同。
  94、11月19日《文汇学人》C版左上角照片说明"------第一所课堂全景",应是"-----第一幢教学楼全景"等;"第一所课堂",此话不通!
  95、11月20日1版"中央纪委向党的十八大的工作报告",此话似缺少句子成分(纪委向大会的工作报告,话似不通);拟为"中央纪委在党的十八大上的工作报告"或"党的十八大上中央纪委的工作报告"等。
  96、11月21日7版"从鱼的感觉感知环境变化",其中"鱼身体是一个电子场,通过呼吸和肌肉运动营造的电场。鱼的头部是负的,尾部是正的",有点问题:"鱼身体是一个电子场",此话有违物理学常识!原话拟为"鱼身体上存在着电场,它通过呼吸和肌肉运动营造电场------"等。
  97、11月26日C版"双重文化抗争的产物",其中"至1948年,大同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内有中国最早的物理实验室",与史实不符!如:上海交大物理实验室始建于1906年;徐汇公学(现徐汇中学)的物理实验室创办于20世纪初等。
  98、12月5日7版"遥控器切换有望提速"文,其中"电流如同水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波动,尤如波浪起伏,电流波动会引起电压起伏"不妥;"电流----会产生波动,尤如波浪起伏",此比喻不对!原话拟为"电流类似水流,电气设备工作时它的强弱会波动,并出现电压起伏"等。
  99、12月6日"文汇教育"E版"我们为什么该关心农药的前途",其中"我国是全球农药生产吨位第一大国"不妥。车、船等规定的最大载重量即"吨位",所以,拟是"我国是全球农药生产量第一大国"。
  100、12月7日7版"5000亿粒子中寻获几十个目标",存在以下问题:
  1)"来追寻各种基本粒子的蛛丝马迹,比如夸克、反物质";"反物质"不属于基本粒子范畴(已发现的许多反物质是基本粒子的组合体),原话拟为"-----比如夸克等";
  2)夸克"在什么条件下才会融解出来",此处使用"融解一词不妥!拟是夸克"在什么条件下才会释放出来"等。
  101、12月10日"文汇学人"A版"研习经典作品是我们认识自身的一种方式",其中"每个人都应当有一些人文学科的基础,通识教育包括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必须对这些学科都有一些知识"。"必须对这些学科都有一些知识",话似不通!拟为"-----我们必须对这些学科都有一些认知"等。
  102、12月11日1版"申城天空昨现'微笑彩虹'",其中"并折射出包括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靛蓝、蓝紫色等彩虹特有的七色光谱",此话不当。七色光谱非彩虹特有的,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就可产生七色光谱;原话拟为"并折射------蓝紫色等七色光谱"。
  103、12月13日1版"想成为科学家脚下的肩膀",其中"元素周期表不过一百多成员,但排列组合出了天文数字",此表达不清楚!拟是"元素周期表中有一百多种元素,由这些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数量则具天文数字"等。
  104、12月13日4版"朝鲜宣布"光明星3号"发射成功",其中"在近地点高度499.7公里、远地点高度584.18公里的轨道上运行",拟为"在近地距离499.7公里、远地距离------";物理学上"近地点""远地点"特指:卫星距地球中心的最近和最远距离,而非距地球表面的最近和最远距离!卫星距地心与距地表的最近距离等,二者相差一个地球半径。
  105、12月14日6版"韩方证实朝卫星绕地'正常'",读该文可知,朝鲜卫星绕地运行确实正常。如此,该标题里用"正常"不妥,拟删去引号,改为"韩方证实朝卫星绕地正常"。
  106、12月16日1版"飞越'战神'嫦娥二号刷新'中国高度'",其中"实战检验了新建成的喀什35米和佳木斯66米两个大型深空站",读后不知其意为何?35米、66米是深空站建筑之最大长度?是深空站雷达的探测波长?还是----窃以为,这类报道当说清楚、不能含糊,科技报道必须让读者明白!
  107、12月19日16版"创新要从文化根子上来驱动",有多处问题:
  1)"布鲁诺那时候搞日心说、地心说,最后烧死牺牲生命";此说不妥,属"陈词滥调"!"布鲁诺那时候"既没有搞地心说,其被烧死主因也非他认可"日心说",而是宗教观点的分歧和宗教派别的斗争。英国哲学家A.怀特海指出:"乔尔丹诺.布鲁诺受难的原因虽然不是为了科学而是为了自由构思的玄想,但他却是当时的殉难者。"A.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003年,笔者在《科学时报》发表小文:"关于哥白尼和布鲁诺问题的两点说明"。据"新"资料,它就布鲁诺被烧死之原因等,做了宣介。
  2)"---太阳电磁的发现-----",此话似没说完;"太阳电磁"是什么?
  3)"他跟牛顿是两种自然科学",此话不通!拟为"就研究自然科学的思路而言,他与牛顿不同"等。
  108、12月21日2版"饮水机使用水质合格率仅16.7%",有两处问题:
  1)"----菌落总数大于3.0×102CFU/ml,远超过小于等于20CFU/ml的-----"此处"FU"是何意?本文无说明,读者不认识。
  2)"饮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力的原理进行工作"。"饮水机是------工作",此话不通!拟是"饮水机利用大气压力工作"等。
  109、12月25日4版右上角那段用黑体字竖排的内容,其中有许多繁体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正楷汉字都应用简体字!上述行为属违法之举。
  110、12月25日8版"出租车广告屏可能成'杀手'",其中"汽车在事故中受到前冲、撞击时,头枕来吸收乘客脑部的能量,并对脑部形成相应的缓冲和保护",这段话别扭、陈述不清楚。拟是"发生事故汽车撞击、前冲时,当乘客脑袋与头枕接触,头枕会吸收乘客脑部的动能,从而对脑部形成相应的缓冲和保护"等。
  111、12月30日8版"出境旅行安全攻略",其中"X光线是一种电磁能",X光是能量,此话不妥!拟用"X光是一种电磁辐射,其能量较大"等。
  曾铁(徐汇区社区学院 200032 大木桥路434号 ydzengtie@sohu.comxhydzengtie@sina.com; 2013-1-3 14:49>

为反映当前网络语言文字使用和媒体编校质量的现状,凡转载文章,本刊对于其文字(包括其中的差错)一般不作改动。欢迎读者纠错。对于您的纠错文章,我们将择要在本刊发表,并对您表示感谢。

侯玉文 甫白:报刊常见文字差错(1)
  凯旋而归
  稿件中常见这样的用法,实际上"而归"属赘字。因"旋"和"归"是一个意思,重复了。"凯"是胜利的乐歌,"旋"是返回的意思,如"旋里"(返回家乡)。"凯旋"一词即奏着胜利的乐歌归来。加"而归"成了蛇足。
  始作俑者
  "'双代管'的始作俑者是(从)山东济南市学来的。"(见人民日报1996年5月15日"读者来信"版大样《茌平"双代管"探秘》一文)
  将"始作俑者"错当作褒义词,近年来报刊上时有所见。上例将从别处学来某种办法的人称为"始作俑者",更是完全背离了这个词的意义。
  俑,古时殉葬用的木制的或陶制的偶人。"始作俑者"是"起初用俑为死人殉葬的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意思是孔子说始作俑者"让他断子绝孙吧",原因是以土偶象征活人埋进死人墓中,以致后来形成以活人殉葬的风气。《中华成语大辞典》的解释为:"最初制作俑来殉葬的人,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据此可知,"始作俑者"切不可用于褒义。只要记住孔夫子那句切齿痛恨的诅咒就不至于误用了。也有人反用于自身的,说自己领头办了好事却不得好报,这是极个别情况下的特例。
  诞辰和诞生
  在写纪念性的文章中,往往用到"诞辰"或"诞生"。有的文章把"诞辰"、"诞生"两词混淆误用。误用的原因,可能是认为这两个词读音相近且词义相同。其实,这两个词的意义、结构、词性都有差别。这两个词中的词素"诞"都是出生的意思,不同词素是"辰"和"生":"辰"指时日,"生"指出生。
  "诞辰":就是出生的时日,是生日的敬称。词义以"辰"为主,是偏正型的复合式名词。例:"北京纪念荀慧生、尚小云百年诞辰。"
  "诞生":就是出生的意思,"诞"和"生"意义并列,是联合式动词。例:"我们隆重庆祝了新中国诞生50周年。"
  "诞辰"是一个敬词,准确的用法应该是"某某周年诞辰",用"某某周年"从时间长短上限制"诞辰","诞辰"用在"某某周年"的后面;而"诞生"和"诞辰"的用法不同,"诞生"要用在"某某周年"的前面,应该是"诞生某某周年",而不能用成"某某周年诞生"。
  首当其冲
  "农民赖泽民首当其冲,办了全省第一家私营缫丝厂。"(见1995年7月12日人民日报"经济生活"版大样《打工仔归故里》一文)
  这是由于误解而误用了成语,这个错误近几年在报刊上曾多次出现。
  "首当其冲"是说处于冲要位置,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首先遭遇灾难、损害。例句如:"欧舰东来,粤东首当其冲。"(引自《清史稿》"大抵当敌人结束他的战略进攻,转到了保守占领地的阶段时,对于一切游击战争根据地的残酷进攻的到来,是没有疑义的,平原游击战争根据地自将首当其冲。"(引自毛泽 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莘莘学子
  1997年3月24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优秀大学生士兵--公举东》一文中"莘莘学子们从公举东身上,再次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和价值。""莘莘学子们"应当是"莘莘学子"。
  "莘莘",形容众多。"莘莘学子"指"很多的学生"。
  曾几何时
  "曾几何时,女性可以是交换马匹和玉米的财产。"(见人民日报1997年3月8日"各地传真"版大样)
  此例误用了"曾几何时",类似的差错在各种报刊上时有所见。
  查任何辞书,"曾几何时"都解释为"时间过去没多久"。上例包含两重错误,一是将"没多久"丢掉了,作了相反的理解,用于远古的风习,二是丢掉了"时间过去",即由过去到现在,而作了相反的理解,以为是时间上的倒溯,所以完全用反了。
  "曾几何时"一语来自韩愈《东都遇春》诗:"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后来成为固定的词语。如"曾几何时,诸君子皆化为异物,而予亦颓然老矣"。《现代汉语词典》的例句是"曾几何时,这里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都是"时间过了没多久"的意思。
  吉林白城平安镇中学 侯玉文、甫白(宅电:0436--6184877;邮编:137002;QQ:625037305)供稿 houfubai2000@163.com; 2012-01-24 10:50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1: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云中上人:读刊十年——《咬文嚼字》印象
  不知不觉间,订阅《咬文嚼字》已逾十年。一本刊物连续订阅十年,且细读每篇文章,并作出读书笔记,这于我大约是独例。十年是个整数,按中国人的习惯,该做个总结了。
  其实,我当初订阅《咬文嚼字》完全是因为误会。十多年前,我不知道从什么渠道听说了《咬文嚼字》这本刊物的存在。看刊名,我以为这是杂文、小品文一类杂志。由于爱读鲁迅作品,因此对杂文小品文心存偏爱,遂毫不犹豫地掏钱订阅了2003年全年该刊。
  但刊物来了打开一看,却是"猴子吃麻花--满拧"。这是一本以"宣传语文规范,传播语文知识,引导语文生活,推动语文学习"为宗旨的语文刊物,与针砭时弊,以讽刺幽默见长的杂文、小品文类杂志似乎并不搭界。然而本人是一个职业码字匠--某单位的文字综合秘书,这误打误撞到还算"专业对口"。因而还是有滋有味地细细阅读。
  这一读,就感受到了这本小刊物的妙处;这一读,就因上瘾而欲罢不能;这一读,就是十年订刊十年读刊。这在我的阅读史中,可谓绝无仅有。这本32开,50页左右的刊物何以有如此魔力?一曰短小精悍,文章大多不满千字,十分钟内即可搞定,读来全不费功夫。二曰讲究理据,分析问题追根溯源,文化含量极高,且文字晓畅,生动有趣,可读性强。三曰有的放矢,针对语文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予以分析解剖,读后即可吸收营养,指导工作实践。其他还可数出数条,但列此三条就足够了,就有了长期订之阅之的充分理由了。
  这本小小的刊物既有如此多的妙处,当然不能一读而束之高阁,--如此便是资源浪费。我的办法是做笔记,把全刊的精华浓缩到笔记本里,并录入电脑,然后时常阅读并补充之。开始时笔记很简单,也就是把具有新意的词语摘录下来。随着阅读的深入,笔记亦日见丰富多彩:有了网上和其他书籍对有关问题的解读,有了对某些含义深刻的文词的摘录,有了对该刊文章的点评,有了我就一些语文问题撰写的短文。由此这刊物我是越读越有味道,如闻芝兰之气,沁香怡人,芬芳醇厚,令人口齿留香,欲罢不能。
  不过这本刊物似乎缺乏自咬之雅量。举个例子。2011年该刊第十期王宝珍文说《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是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插曲。这显然错了。我给编辑部去文,指出《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是一首独立的创作歌曲,是"文革"中难得的好歌,后收入《战地新歌》。不是任何一出影、剧的插曲。《红色娘子军》的确有一首关于万泉河的插曲,歌词曰:"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打敌人……",与《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完全是两码事。但编辑部至今不予理睬,且未见其经过任何渠道纠错。如果这是一本趣味类、娱乐类、时尚类刊物,那也就罢了。但该刊宣称"咬书咬报咬刊,咬天下该咬之错;嚼字嚼词嚼句,嚼世上耐嚼之文。"那么就不应该置之不理了。对此我非常生气,甚至一度想和该刊"拜拜"。但后来一想,和该刊总体质量相比,这也算是白璧微瑕吧,也就释然了。一本好刊,还是不要因小错而拒之。
  时序已然进入2013年,虽然刊物由当初的每期2元涨到了现在的4元,整整上涨了1倍。但我还是毅然订阅了今年全年该刊,我读刊也就进入了第十一个年头。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只要该刊涨价不要太离谱,我大约还会继续订下去,并希望能够进入第二个十年。到那时,再来回顾新十年,或许会有全新的感受。
  2013-01-15 云中上人
  转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115/09/1973356_260249137.shtml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1: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彦火:叶圣陶晚年好斟酌字句 要求文章结构严谨完整
  记得第一次去拜访叶圣陶老,已是三十三年前的1979年初秋、北京香山红叶尽染的时节,年逾93、霜雪毛发、皑亮白眉、银白胡子的他,精神仍健旺,侃侃言谈,有条不紊,葆有中国旧时文人的气派和风范。
  见面时,他向我表示,他近来阅读当前出版的书籍和报刊的错字、别字不少,这是他过去所罕见的,他还特别提到香港的报刊。叶老所阅读的报刊和书籍,还包括朋友给他捎去的香港及海外出版物。叶老忧心忡忡地说,这可要贻误读者啊!
  叶老说他在商务印书馆当过校对和编辑。商务出过不少青少年知识读物,如《万有文库》等,还有教科书,都不容许有错别字,否则便会"误人子弟"。他说,他所身处年代的出版工作,除了编辑外,校对是一项顶重要的职务,所以旧时的出版物,在封面或扉页或版权页上,都注有"校勘者"的名字,以示郑重。
  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叶圣陶与朱自清便合编了《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他强调:"就学习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既以训练读书为目标,自当要求他们速读,读得快。"速读、易读法,在西方已有逾百年历史,叶圣陶却是最早把这种现代的阅读方式介绍到中国的。
  在新文学作家中,叶圣陶是很重视社会效益和读者效应的作家。他一再强调,在教学上,教师眼中要"以学生为本位";编辑眼中要有读者,作为一个编辑,在编书前要"为读者着想";作为一个作者,在"写作之前为读者着想。写作之中为读者着想,写完之后还是为读者着想。心里老记着读者才能凭借写在纸上的文字,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达给读者,读者交心。"叶圣陶的主张和言论是很现代的。
  话得说回来,叶圣陶之重视社会效益、"为读者着想",并不是无的放矢,一味追求市场效益和迎合读者的口味。相反地,他是以严谨的编辑态度和严谨的写作态度对待的。他自己便以身作则。叶圣陶写了不少作品是针对青少年读者的,如《稻草人》、《皇帝的新衣》、《古代英雄的石像》等童话,都是言之有物、文情并茂,对中年读者来说,是耳熟能详的。叶圣陶文笔练达,文章结构严谨完整,语言均经精工提炼,他自称后期"斟酌字句的癖习越来越深"。
  叶圣陶的《皇帝的新衣》比之安徒生的同名童话,更有讽刺意义。叶圣陶按着安徒生这个故事的情节发展下去,说是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明知被愚弄,还一意孤行,颁下法律,不准人们说他没穿衣服,他不但宣布要永远穿一套"新衣",而且勒令"谁故意说坏话就是坏蛋,反叛,立刻逮来,杀!"并且说这是"最新的法律"。后来事情发展下去,皇帝不但滥杀无辜,就是连他宠爱的妃子、大臣也不放过,只是为了所谓说"错话",便要"正法",弄到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后来"老成的人",觉得皇帝太过分了,大伙儿便联合向皇帝请愿,衷诚地提出如下的要求---
  "我们请求皇帝,给我们言论自由,给我们嬉笑自由,那些胆敢说皇帝、笑皇帝的,确是罪大恶极,该死,杀了一点儿也不冤枉。可是我们决不那样,我们只要言论自由,只要嬉笑自由。……"
  你看这个皇帝怎样回答---
  "自由是你们的东西吗?你们要自由,就不要做我的人民;做我的人民,就得遵守我的法律。……"
  这则童话,对当时是很大的反讽。
  叶圣陶与弘一大师过往甚密,他的书法以清秀脱俗见称,我曾写信向他求一帧墨宝。1980年夏,叶圣陶托友人捎给我一帧条幅,那是他誊写的稼轩词中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难能可贵的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仍然写得一手工整方正的小楷,一点也不马虎,"好比一堂谦恭温良的君子人,不亢不卑,和颜悦色"(禅悦),自有一股亲和力。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描写的是黄沙岭的夜景,一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的田园风景画。1980年中国内地刚开放,叶老相信也为中国崭新形势所鼓舞,所以心情是愉快的,冀望祖国大地展现出一派和平、丰美而欣欣向荣的景象。(彦火)
  2013年03月06日11:05 来源:羊城晚报
  转自http://book.people.com.cn/n/2013/0306/c69360-20694935.html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1: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全国报纸语病略览(十五类100条精选精评)


(一)成分残缺
1.我和她以前素不相识,是通过报社山西记者杨荣才搭上关系的基层摄影专家。(《光明日报》2011年2月16日第1版)
后一句暗换主语。应改为:"她是一位基层摄影专家,我和她以前素不相识,是通过报社山西记者杨荣才搭上关系的。"
2.在执法人员要求下,主管打开调味品仓库,货架上的多包大兴货现出原形。执法人员没收所有假货,并接受进一步调查。(《新民晚报》2011年8月5日第1版)

"并接受进一步调查"偷换主语,成了"执法人员……接受调查",应是店主接受调查。
3.从1998年开始,中国各地开始了集中办学模式,农村大规模撤并学校。(《赤峰日报》2011年8月10日第5版)
缺谓语动词,"集中办学模式"前应加"推广"。

4.按照微型企业扶持政策,不仅可以享受政府一次性3万元的注册资金补贴,还可以减免10万元税收和10万元贴息贷款。(《重庆日报》2011年12月5日第4版)
"10万元贴息贷款"前缺谓语动词"获得"。
5.如此,才能破除经济发展中的幸福困局,不断实现提升民众的幸福感。(《解放日报》2011年6月4日第6版)
"不断实现提升民众的幸福感",缺少与"实现"搭配的宾语中心语(如"目标"),也可去掉"实现"。

6.听说地瓜既是保健食品又不会发胖,所以长时间里成为我们的最爱。(《吉林日报》2011年3月3日第15版)
缺兼语结构。"又不会发胖"应为"又不会使人发胖"。

7.靠墙的2个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包括文学、农业科技、法律知识等700册书籍。(《浙江日报》2011年2月4日第4版)
结构不完整,应在"法律知识"后加"在内的"。
8.在千万次的扶老过程中,出现几个彭宇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更不应成为拒扶倒地老人的借口!把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彭宇",未免过于耸人听闻了!(《北方新报》2011年9月26日第4版)
句子表意不完整。"把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彭宇'"后面应加上"当成普遍规律"。
(二)搭配不当

9.何某青去年年初在其老家一家精神病医院检查时,确诊为间接性精神病史。(《深圳晚报》2011年11月23日A12版)
主谓搭配不当,一个人不可能构成"精神病史"。
10.像李茂生一样为了理想不计付出的年轻人,在当下尤其值得提倡。(《人民日报》2011年12月12日第6版)
主谓搭配不当,"年轻人……值得提倡"不通,"提倡"改为"学习"。
11.地方政府的第一把手,或是国土部门的部分官员,很容易成为腐败重灾区。(《京华时报》2011年2月15日A2版)
官员个人不可能成为"腐败重灾区","腐败重灾区"应为"腐败多发群体"。
12.我出身平凡但我精神高贵,我非书香门第但我思想上进,我不甘平凡,更不甘平凡地活着。(《浔阳晚报》2011年11月26日第14版)
"我非书香门第"搭配不当。"书香门第"旧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人("我")与"家庭"不能搭配。
13.从教16年来,何静波始终把三尺讲台作为实践自身价值的舞台,走出了一条闪光的育人轨迹。(《吉林日报》2011年11月23日第4版)
动宾搭配不当。"实践自身价值"应为"实现自身价值"。
14.农民工歌手以及烤串杂工的歌曲所表达的积极姿态,正是这种激励的现实版本,它唤醒了更多同命人内心深处潜藏的不屈火花,传递一种困难面前依然保留希望的动力源泉。(《中国青年报》2011年9月16日第2版)
比喻句中,"唤醒……火花"、"传递……源泉"均搭配不当。
15.对于邢先生要求返还子女抚养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的主张,法院予以支持。(《北京晚报》2011年4月30日第6版)
"返还子女抚养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中,"返还"与"精神损害抚慰金"不搭配,应为"返还子女抚养费和赔付精神损害抚慰金"。
16.从当初的无路可走到如今的有路走不起,公路成了地方政府与民争利的工具,以及贪腐高发领域,地方政府、公路管理部门、公路经营者及其相关人员等,在此已结成一个深厚的利益链。(《中国青年报》2011年6月21日第2版)
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深厚的利益链"中,"深厚"可改为"长长"。
17.如果从制度上让权力不自由,同时赋予公众监督的权利,权力才可能不敢轻易胡来,至少在一切有阳光照见的地方不敢公然胡闹。(《京华时报》2011年11月23日第3版)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如果"应为"只有"。
18.在后来的生活中,不论是遇到任何的艰难、困苦,不幸和倒霉的事,卢勤都会大声说"太好了",对她而言,经历就是财富。(《保定晚报》2011年7月14日第4版)
"不论……任何……"搭配不当,应为:"不论……何种"或去掉"不论(是)"。
19.术前公证固然暴露了当前医患双方互不信任的状况,可问题是,这样做就能解决矛盾所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健康时报》2011年10月10日第23版)
"解决矛盾所在"搭配不当,"所在"的意思是存在的地方,应去掉"所在"。
(三)语序不当
20.赵学敏也早已年逾花甲,人书俱老,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他自己的风格特点。(《人民日报》2011年4月4日第4版)
多层定语次序不当,应为:"他自己的较为稳定的风格特点"。
21.医院在接到投诉后高度重视,投诉科接待员立即调查,在弄清原委后向患者家属当即道歉,承诺将严肃处理该事件,并告知家属处理结果。(《东方早报》2011年12月30日A10版)
多层状语次序不当,"向患者家属当即道歉"应为"当即向患者家属道歉"。
22.一台精彩的节目,把全场观众的情绪推向了高潮,人们不约而同地加入了大合唱的队伍,都深深地被这动人的诗朗诵感染了。(《吉林日报》2011年6月16日第14版)
状语错位。"深深地"应直接修饰"感染"。
23.这部作品以当代沪港双城的变更史为背景,以两对夫妻四个人物心理世界的演变为着力点,展现了当代都市人面对激烈冲突中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时的彷徨、迷惘和痛苦的心路历程,艺术地再现了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中华读书报》2011年6月29日第11版)
定语与中心语错位。"展现了当代都市人面对激烈冲突中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时的彷徨、迷惘和痛苦的心路历程"应为"展现了当代都市人面对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激烈冲突时的彷徨、迷惘和痛苦的心路历程"。
24.近日,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历时4个月,成功破获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2名,同时扣押食用地沟油100余吨。(《北京晨报》2011年9月14日A4版)

"近日"应移到"成功破获……"之前。

25.近两年,重庆警方一直致力于建设廉洁、高效、公正的警队,但极少数民警置警队整体形象于不顾,触犯法律和纪律的底线,这是不能容忍的。(《西安晚报》2011年2月15日第14版)
并列词语应由轻到重,改为"纪律与法律的底线"。
26.多少年来,活在当下的我等,也见惯国内大小官员出行时的威风、威严、威仪,谁敢说没有我先皇呼风唤雨、山摇地动之气派和行头。(《杂文报》2011年9月27日第1版)
并列词语应由具体到抽象,"气派和行头"应为"行头和气派"。
27.当年,法国政府决定给他颁发一枚勋章,以表彰他在微生物方面研究的杰出贡献。(《人民日报》2011年5月31日第7版)
第2句应为:以表彰他在微生物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
28.随着食品安全问题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后,查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检测标准越来越细,惩处越来越严。(《大连日报》2011年5月30日A9版)
分句排列不合逻辑,应为:随着食品安全问题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后,检测标准越来越细,查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惩处越来越严。

29.我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爱情,不需要有爱的对象。人在这世界上必须有爱的对象,因为这是支持我们生存的力量,而是应视"爱"为一种尊重。(《九江日报》2011年9月2日A7版)
分句次序紊乱。"而是应视'爱'为一种尊重"这个分句应移到"不需要有爱的对象"之后,组成"并不是……,而是……"这样的正反对比的并列复句,表达一个完整的观点。
30.小而言之,街上有红绿灯、学校有校规,因了大家的自觉遵守,才有了安静的校园,有了交通秩序;反之,我们的孩子到哪里去读书?街上岂不成了一锅粥?(《山西日报》2011年4月26日A2版)
复杂句子中有多提分承的结构,每一组并列句子的前后顺序应互相关照(即:提在前,承也应在前;反之亦然)。开头应改为:小而言之,学校有校规,街上有红绿灯,……
(四)结构杂糅
31.姜安认为,日本的外交政策首先要服从现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出发,符合日本的利益。《羊城晚报》2011年3月8日A6版)
要么说"首先要服从……",要么说"首先要从……出发"。
32.据法院认定,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28岁的女子袁焕香伙同29岁的女子王小芳,以北京朗润通天贸易有限公司的名义虚构产品功效,谎称能帮助受害人小强变性为由,以推销保健品或支付费用为名先后骗取其17万余元。(《京华时报》2011年10月6日第6版)
要么说"谎称能……",要么说"以……为由"。
33.经济发展环境的营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参与各方共同努力,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如何作为。(《湖北日报》2011年11月10日第4版)
应为: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或:但关键在于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如何作为。
34.近日,长宁区法院一审判决雇主郭娟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新闻晨报》2011年6月3日第A28版)
主动与被动杂糅。"长宁区法院一审判决雇主郭娟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应为"长宁区法院一审判决雇主郭娟犯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9个月"。
35.你要做个犟头,偏要同他讲理,他随便弄条"理由",就可以把你送进精神病院,让你活受罪,直到把你折腾成为精神病人不可。(《杂文报》2011年8月5日第7版)
"直到把你折腾成为精神病人不可"杂糅,或说"直到把你折腾成为精神病人为止",或说"非把你折腾成为精神病人不可"。
36.在中国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超过一半以上,因此,农村收入增加意义重大。(《中国青年报》2011年1月28日第2版)
要么说"农村人口超过一半",要么说"农村人口占一半以上"。
37.这一方面需要管理者在加大制度建设完善的同时,将道德约束融入进去,德法合一规范公民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公民接受道德养成教育。(《人民日报》2011年3月24日)
"加大制度建设"本来已经说完,又加上一个尾巴"完善"。可改为"加大制度建设力度",或者说"完善制度建设"。
(五)主客倒置
38.吴老非常平易近人,让我一下子拉近了与他的距离。(《黄冈日报》2011年3月9日第5版)
"让我一下子拉近了与他的距离",应为"一下子拉近了我与他的距离"。
39.以清华在学界的地位,我们不希望他们坚守清贫,但决不能把知识的殿堂引入到物欲横流之地。(《银川晚报》2011年5月26日第13版)
"决不能把知识的殿堂引入到物欲横流之地"应为"决不能把物欲横流的风气引入到知识的殿堂"。
40.除了我们展览组外,还有负责端门城楼上、下、前、后和朝房消防安全的保卫班,有向游人租用清朝服饰供在端门城楼拍照的摄像组。(《北京晚报》2011年4月24日第27版)

"向游人租用清朝服饰"应为"向游人提供清朝服饰租用服务"。

41.有的"校漂族"滞留在高校周围,为出国奋力一搏。他们知道,通往大洋彼岸的道路,往往荆棘丛生。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等待着签证的结果。那颗撒播在异国他乡的梦想种子,默默期待破土而出。(《浙江日报》2011年7月29日第17版)
"那颗撒播在异国他乡的梦想种子"主客倒置,后一句应为"那个飞往异国他乡的梦想,正将种子撒播在高校的旧课堂里,默默地期待破土而出"。
42.西大街,是我留在这个城市里最多记忆的地方。儿时的母亲常常带我来这里访亲,后来我读书,就在一箭之外的城墙脚下。多少个夜晚,我的脚印几乎能将这条大街上每家铺子的门槛磨平。(《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5月17日第7版)
第一句应为:西大街,是这个城市留给我最多记忆的地方。
43.另外,应对餐饮企业实施"一票否决"。餐馆如果私自将"地沟油"卖给其他机构或个人,一经发现,将被停业。(《法制晚报》2011年9月21日A6版)
"地沟油"概念用错,应为"餐厨垃圾"(生产地沟油的原料)。餐馆产生的是餐厨垃圾(需要卖出),所使用的是地沟油(需要购进)。
(六)一面与两面不相应
44.一个社会是否美好、和谐,不仅要靠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还要看人们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光明日报》2011年6月8日第16版)
"是否美好、和谐"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一面与两面不相应。
45.因此,不妨让网络用语再沉淀一下,经历时间的检验之后,再去粗取精地取舍那些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网言网语,为现代汉语注入新鲜健康的血液。(《光明日报》2011年6月8日第2版)
"取舍"是两面,"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网言网语"是一面,二者不相应。
(七)自相矛盾
46.在被我严词谢绝后,两个老实人再三感谢我,并希望我以后对她儿子继续"关照"。(《法制日报》2011年2月13日第16版)
"严词"与"谢绝"矛盾。去掉"严词",或将"严词"改为"婉言"。
47.1932年1月28日深夜,驻沪日军借口一名日军失踪,向上海第19路军发起猛攻。以蒋光鼐为总指挥、蔡廷锴为军长的19路军主动回击,"一·二八"淞沪抗日的战幕惨烈揭开。(《北京晚报》2011年4月30日第29版)
"主动回击"自相矛盾,应为"奋起回击"或"奋起还击"。
48.今年出版的《红轮》中文版第二卷(《一九一六年十月》)全面反映了十月革命之前俄罗斯社会内部的真实情况,援引大量原始资料,还原一个不为人知、又被世人歪曲的俄国近代史(《北京晚报》2011年6月6日第21版)
"不为人知、又被世人歪曲"自相矛盾。"不为人知"可改为"鲜为人知"。
49.李艳是一名钟点工保姆,本来就没有积蓄,没想到被雇主诈骗4万元。(《新闻晨报》2011年6月3日A28版)
"本来就没有积蓄"说得过于肯定,与下文缺乏照应。可改为"本来就没有多少积蓄"或"本来就没有什么积蓄"。
50.黄仕宇一本《万历十五年》,寥寥十数万言,将散落于时光长河中之琐碎一一拾掇,娓娓道来(《上饶日报》2011年4月8日第3版)
"寥寥"与"十数万言"互相矛盾。
51.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在日常频繁的社会交往中,你对新结识的某一个人突然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反感。其实你压根儿不认识也不了解这个人,而且这个人对你很热情很友好甚至很尊重,另外,这个人也并不歪鼻斜眼面目可憎。(《广州日报》2011年6月16日B7版)
"不认识"没有道理,上文说已经"结识"了,怎么还不认识呢?删去"不认识(也)"。
52.一者,现实生活中确实可能存在公众情绪相互感染、相互激发的情况,经由互联网的强大动员,一旦发生一起公共事件,则整个社会的关注立刻聚集起来,蔚成声势。(《中国青年报》2011年12月23日第6版)
"确实"与"可能"矛盾。
(八)指代不明
53.粢饭摊的摊主是老保姆的同乡,她早就拉我过去与他认识,并关照说:"这是我家妹妹,你给她的粢饭一定要多放些糖!"(《文汇报》2011年5月21日第8版)

"她"指代不明,应为"老保姆"。

54.近日,一则《12岁女孩遭变态男强暴,30厘米木棍插入下体》的新闻稿件被各大媒体竞相转载,其手段之残忍,影响之恶劣,引起广大读者热议。(《三湘都市报》2011年6月7日A11版)

"其"指代不明,应为"该男子"。

55.前不久,一位事业有成的妈妈十分焦虑地找到我,说她的小女儿出生不久就送给她姐姐了,因为她姐姐没孩子。现在小女儿长到15岁了,把她当仇人,学也不上,整天闹,闹得她姐姐家日夜不得安宁。(《齐鲁晚报》2011年3月19日A20版)
"把她当仇人"中"她"指代不明。如果是指这位妈妈,就要改为"妈妈";如果是指她姐姐,就要改为"她姐姐"。
56.特别在作者描写主人公孙少平奋力打拼从不退缩的时候,由此而让我的心中萌生出一股幸福的感觉。(《北京晨报》2011年7月31日A21版)

"由此"的"此"指代不明,是指作者对主人公的描写,还是指主人公的打拼精神?

57.自1947年至今的60多年,从"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到共和国大练兵时宋世哲40秒40发40中的精准枪法,驻在厦门的这支部队先后涌现出39个英模单位,79个英模人物,走出了200多位省部级以上领导。他们用生命、鲜血书写了对共和国的忠诚,英雄感天动地,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解放军报》2011年5月17日第2版)
人称混乱,同一对象,在同一句话中,先用"他们",后用"你们"指代,应将"他们"改为"你们"。
(九)并列不当
58.一般地说,我们吃下去的植物、蔬菜和水果,在它们的细胞壁里,都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新民晚报》2011年1月25日第26版)

"蔬菜和水果"都属于植物,"植物"可改为"谷物"。

59.她聪明,就像她的名字"永久的智慧",几乎所有的女红她都会:烹饪、刺绣、织毛衣,做绢花和洋娃娃,编中国结和跳交谊舞。(《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1月26日第8版)
跳交谊舞不属于"女红"。
60.但不能因此就说永修的港口码头没有安全隐患,虽然春运、两会、五一、七一等重大节日,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港航永修分局辖区内的安全仍然让我们全局所有的人放心不下。(《九江日报》2011年10月27日第A7版)
春运、两会都不属于"重大节日"。
61.11月18日,2011聚焦杭州都市经济圈大型联合采访团来到嘉绍大桥施工现场,来自中央和地方的多家媒体记者用镜头和笔触再现了大桥的成长。(《嘉兴日报》2011年11月20日第2版)
"镜头"与"笔触"并列不当。镜头可泛指摄影记者的工作方式和报道手段;笔触却不是指文字记者的工作方式和报道手段,而是指书画、文章等的笔法和格调,通常含褒义。二者在概念上不对等。"笔触"应改为"文字"。
62.《此时花开》里有洋洋洒洒上百行的长诗,有数行短诗,也有反映时代和社会生活的新诗,任意地表达着自己的思想情感。(《大河报》2011年11月28日A23版)

"长诗""短诗"与"新诗"是交叉关系,不是并列关系。
(十)否定不当
63.难怪屈原不誉美"她","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难怪李清照不赞颂"她","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吉林日报》2011年11月23日第7版)
否定不当,去掉前后两个"不"。
64.找到了仇官的根本原因,就该对症下药,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廉洁从政、廉洁执法的氛围,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不愁党风、政风得到进一步的好转,不愁医治不了这种仇官的社会病。(《黄石日报》2011年3月9日第5版)
意思说反了,应为:"就不愁党风、政风得不到进一步的好转"。
(十一)歧义
65.两个友人的女儿已经退休。(《文汇报》2011年6月26日第8版)
"两个友人的女儿"有歧义,既可理解为"两个友人的/女儿",又可理解为"两个/友人的女儿"。根据上文"已故老友的两个女儿看望老王夫妇来了",可知第二种理解才是对的。应改为:友人的两个女儿。
66."爷爷很喜欢听戏,尤其爱听尚小云、谭富英的戏,以前家里有很多爷爷和他们的合照,但都在'文革'中烧掉了。……"(《每日新报》2011年4月23日B13版)
"很多爷爷和他们的合照"应为"爷爷和他们的很多合照"。
67.上街购物时遇见了几个单位附近有数面之缘的居民。(《南方都市报》2011年6月12日AA31版)
"几个单位附近有数面之缘的居民"有歧义,应为"单位附近几个有数面之缘的居民"。
68.当周靖的舅妈接过爱心款时非常感动,她告诉记者,目前,周靖的病情并没有太大的起色,而周靖的母亲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女儿,日渐消瘦。(《盐城晚报》2011年8月17日A8版)
"日渐消瘦"有歧义,不知是指周靖(女儿)还是她的母亲。
69.1789年,法国大革命,法国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时,里面的7名犯人中,就有两位是精神病人。(《潇湘晨报》2011年10月10日A3版)
猜测作者的意思,"里面的7名犯人中"应为"里面的每7名犯人中"。
70.4月16日,四川省南江县东榆镇岳家桥发生一起车祸事故,一行人被一辆越野车撞死。(《三秦都市报》2011年4月22日第2版)
"一行人"有歧义,应为"一个行人"。
71."一般三个月到六个月,粗茶淡饭的休闲餐厅就可以开始盈利,平均来说,这样几家餐厅的中餐上座率能达到80%以上,晚餐的上座率接近100%。"(《湖北日报》2011年5月31日第12版)
"中餐"一般指中国式的饭菜,这里应改为"午餐"。
(十二)表数不清
72.今年七月,珠海市香洲区曾责令工作人员对民办学校私设学前班现象进行明查暗访,调查显示约有近六成以上民办小学有私设学前班行为。(《珠江晚报》2011年12月8日第3版)
"近六成以上"表数不清。
73.落水的阿婆看上去年约八九十岁,她的衣服湿透了,似乎有些怕冷。(《东南早报》2011年10月17日A4版)
"八九十岁"本身是约数,不需再用"年约"。
74.据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介绍,去年本市共采血142吨,相当于70万单位,献血人数达到了40.7万,而今年上半年,献血人数同比下降了3.64%,献血量下降了5.16%,7月、8月的下降更为明显,超过了10%以上。(《北京晨报》2011年8月19日A6版)
"超过(了)……"和"……以上"表数功能相同,只要用一个。
75.但经费问题使司徒雷登无法实现这种想法,而且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几乎伴随他整整二十多年的燕大生涯。(《羊城晚报》2011年2月3日B3版)
"整整二十多年",到底是"整整二十年",还是"二十多年"?
76.有研究表明,被动吸烟者比吸烟者所受危害更大,每天平均1小时的被动吸烟就足以破坏动脉血管,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几率比常人多出6倍,每年因被动吸烟而死亡的人有10万。(《中国青年报》2011年6月1日第2版)
"每年因被动吸烟而死亡的人有10万",这个数据的范围不明(我国的,还是全世界的)。
(十三)重复累赘
77.确定一切准备好了,才准备安心睡觉。(《长沙晚报》2011年1月24日C3版)
两个"准备"重复。去掉后一个"准备"。
78.在某动物保护组织组织的一次公益活动中,这位性感妖艳的女士在众目睽睽之下全裸,喊出了"宁愿全裸,也不穿皮草"的豪言壮语。(《佛山日报》2011年11月19日B11版)
两个"组织"虽然词性、含意不同,但字面重复,前一个"组织"可改为"机构"。
79.惟其如此,只有严格执政和严格考核,这件造福于民的德政工程才能从根本上落到实处。(《常德日报》2011年7月26日A2版)
"惟其如此"与"只有……"表意重复。
80.今年3月8日15点左右,被告人钱某因感情问题,在上海市松江区宝胜路33号,即一公司宿舍楼219房间,与被害人陈玲(化名)发生感情纠纷。(《东方早报》2011年11月26日A3版)

"因感情问题……发生感情纠纷"叠床架屋。

81.高句丽族是我国东北地区最为古老的古民族之一,是东北地区秽貊族系中的一支。(《天津日报》2011年2月14日第13版)
修饰语与被修饰语重复,"最古老的古民族"应为"最古老的民族"。
82.友兰湿地公园沿唐河西岸南北展开,曲径连通小桥,花树拥抱广场,河水映带左右,分外秀丽和秀美。(《大河报》2011年11月28日A23版)

"秀丽"和"秀美"表意重复。

83.2月28日,"第11届音乐风云榜年度盛典"发布会在北京举行,那英再度蝉联主席。(《浙江日报》2011年3月3日)
"蝉联"包含了"再度"的意思,去掉"再度"。
84.一句赞美,不仅可以能改变心情,还能改变环境,实验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北京晨报》2011年12月2日A4版)
"可以""能"两个能愿动词功能重复。
85.说实在的,圈内人士应该十分清楚,中国的语文教研员及其他们所掌控的语文学会是语文应试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杂文报》2011年11月6日第6版)

"及其"包含了"他,他们"的意思,去掉"他们",或去掉"其"。

86.而且不是一两个业内人士"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而是大家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相互心照不宣。(《中国青年报》2011年8月23日第2版)
"心照不宣"包含彼此、相互的意思,"相互"应删去。

87.有的则对提出批评意见的群众耿耿于怀,甚至予以打击报复、穿小鞋,使本来很正常的事变得不正常了。(《宜春日报》2011年1月26日第3版)
"予以"完全是多余的"官话"。
88.以广东的社会组织为例,尽管该省的社会组织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但统计显示,85%的社会组织还未承担政府转移的职能,91%的社会组织还未得到政府的购买服务。(《成都商报》2011年11月24日第12版)
"社会组织"重复太多,第一句完全可以说成"以广东为例"。
(十四)关联词误用
89.所有的经济、贸易、文化宣传或者社会管理无不因为信任危机而减缓了速度。(《光明日报》2011年5月17日第2版)
"或者"误用,应为"以及"。
90.狗患依然成为事实,那么就需要标本兼治。(《齐鲁晚报》2011年5月19日A2版)
"依然"误用,应为"既然"。
91.附近居民普遍认为,这里的马路虽然不宽,但是路况复杂,所以隐患更多,需要更好的监督规范。(《北京晚报》2011年5月21日第6版)
误用转折。路况是否复杂与马路宽不宽没有必然联系,应为"这里的马路不宽,加上路况复杂,所以隐患更多"。
92.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仅靠学校教育,只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三位一体,共同为孩子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文汇报》2011年5月31日第5版)
关联词不能照应(关联词缺失),应在"共同为孩子……"前加"才能"。
93.尤伦斯既是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收藏者,但更是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投资者。(《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4月15日第7版)
"但"应删去,原文是递进关系而无转折关系。
94.很多结了婚的女人,大多都以老公、孩子、家为自己的生活中心,但是唯独没有了自己。(《宜春日报》2011年3月27日第10版)
句意没有转折,以老公、孩子为中心,当然没有自己的应有地位,"但是"应删。
95.事败过程史书上有详细记载,号称十三岁就杀过人的秦舞阳,果然是个废物。(《中老年时报》2011年3月9日第6版)
"十三岁就杀过人"在古人看来应当是个英雄,没想到是个"废物",此处含转折,"果然"应为"竟然"。
(十五)比喻不伦
96.光亮亮的大脑勺和我一年级时写的作文一样,到今天也没变过,更没有随着年月而突然多了几根头发。(《羊城晚报》2011年3月8日)
本体与喻体缺乏相似点,或相似点不明确。"光亮亮的大脑勺"是一目了然的,在理解上一点问题也没有,本来不需要比喻,而"一年级时写的作文"虽然不是什么深奥的事物,但其特点模糊不清。
97.一阵高亢的歌声,仿佛刺向苍穹的箭镞,逐渐变得辽远、苍茫……(《人民日报》2011年6月16日)
比喻的延伸部分不合理。把"歌声"比作"箭镞"可以,但箭镞怎么会是辽远、苍茫的呢?
98.他们把芬芳施予他,须内心有一颗小太阳。(《新华日报》2011年3月4日)
比喻的逻辑关系不合理。如果上文用"芬芳",下文就要用"一朵灿烂明亮的花";如果下文用"一颗小太阳",上文就要用"能量"之类。
99.山西文化建设的春天来了。这必将是一段披荆斩棘的破冰之旅,也必将是一段玉汝于成的坚韧之旅,还必将是硕果累累的辉煌之旅。(《山西日报》2011年4月26日)
"披荆斩棘"与"破冰之旅"这两个比喻在逻辑上不搭配,"披荆斩棘"是形容陆地上的行为,"破冰"是(结了冰的)水面上的行为,二者组合不协调,不能将修辞贯彻到底。如果没有合适的喻体可用,只说"艰难卓绝的破冰之旅"就行了。
100.要想彻底整治,归根到底还是要从立法和行政的层面着手,扼制行政乱收费背后的权力之手,加大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力度,给权力这匹野马配上法治之鞍。(《湖南日报》2011年6月23日)
"给权力这匹野马配上法治之鞍"是个复杂的比喻,包含了两个小比喻:把权力比作"野马",把法治比作"鞍"。将权力比作"野马"是恰当的,因为权力如果缺乏制度的监督就会失控,就会被滥用,从而给人民带来危害。但是把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比作马鞍就不恰当了。马鞍的功能是配合马的奔跑而不是对马进行约束,可将"鞍"改为"笼头"或"缰绳"。
  2012-01-01 10:31 斯路花语-江西九江-中学语文-陈林森博客
  转自http://www.neckwear.bokee.net/bl ... wblog.do?id=9803880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1: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蔡维藩:浏览2011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随笔
  中国政府庄严承诺?
  2011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圆百姓安居梦--黑龙江推进保障房建设纪实》开头说道:"2011年3月,中国政府庄严承诺:今年全国要新建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
  事关国计民生,这确实可以说是中央政府的庄严承诺。但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来讲,这是表示要承当国际义务解决世界居民的住房问题,还是要回应国际舆论,一篇典型的国内新闻报道中,需要庄严使用"中国政府庄严承诺"的口气?
  网上找到2011年1月的相关报道,只是"近日,权威部门公布了2011年保障房建设目标:1000万套"、"记者了解到,2011年全国计划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等说法。也不是2011年3月。时间都说法不一,怕是不够庄严吧。
  一个人能被打成什么集团?
  2011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24版头条《耕堂荷韵布衣人》一文说道:"李之琏被打成'右派'和'安子文叛徒集团',孙犁却跑了去,赠书赠币慷慨相助。"
  安子文从1956年到1966年"文革"爆发,一直任中组部部长,后来的所谓"六十一人叛徒集团",也不以安子文冠名。不知所谓"安子文叛徒集团"是怎么回事,史上可有记载,这里不是讨论政治问题,姑且不去说它。
  只是从语文角度来说,一个人能被打成什么叛徒集团吗?
  时序、因果要表述清楚
  2011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24版《茶之道》一文说道:"皖南事变,叶挺蒙冤五载出狱,两人在山城重庆促膝茗话……"
  对于不熟悉这段历史的读者来说,只能理解成叶挺蒙冤五载,因皖南事变(或在皖南事变时)出狱。这可就是非颠倒,闹出好大的笑话来了。
  原意或许是"皖南事变,叶挺蒙冤五载,出狱后两人在山城重庆促膝茗话……"
  是被投诉人来调解吗
  2011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2版头条《遭遇虚假广告怎么办》报道:"前不久,山东枣庄市民王先生去银行存款时,有工作人员称其可以购买新型"理财产品", 收益高、风险小,他遵照建议购买了5万元。事后才发现这所谓的"理财产品"根本不是存款,而是保险。如果提前取款,不仅没有收益,还要扣除相应的费用。王先生十分生气,立即向当地消协进行投诉。""枣庄市消协与保险公司多次调解,保险公司最终承诺,到期后按当时银行存款利率付给王先生本息,并给予王先生6000元补偿。一桩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众所周知,从常理上来说,调解需要由第三方来主持,这里的保险公司应该是连带被投诉人,怎么反倒成了"枣庄市消协与保险公司多次调解"?
  "和解"是双方间的行为
  2011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11版头条《海南医调委 解开医患矛盾死结》中说道:"患方来调节,最想知道的是医疗事故原因及下一步怎么办,我们就用医疗和法律的专业知识引导他们和解,把道理说透。
  文中用到的"我们"和"他们",后语要搭前言,这里的"他们"只能是复指时指代"患方"。而"和解"是医患双方之间的一种行为,只有一方是无所谓和解的。
  如果说成"引导他们去寻求和解",或许可以说通。
  近四十年里无偿献血?
  2011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14版图片新闻报道:"就是这样一个对自己如此'吝啬'的人,却在近40年里,无偿献血156次……"
  我国法定"无偿献血",始于1998年。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各地方制定的公民义务献血条例遂告废止。《献血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此前的提法恐怕只能是"义务献血"。
  将《献血法》施行以前,尤其是立法以前的公民献血行为,也称为"无偿献血",显然是不了解或忽视了这一段历史。
  笼统地说成"在近四十年里,献血156次",可免此虞。
  哈尔滨不是市政府
  2011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圆百姓安居梦》转14版后报道:"哈尔滨、大庆、双鸭山等13个市政府对所有项目都倒排工期……"
  哈尔滨只是个市名,单称可以表示哈尔滨市。"市政府"已经是一个内部结合紧密的词语。说"哈尔滨、大庆、双鸭山等13个市",表意清晰。但说"哈尔滨、大庆、双鸭山等13个市政府",却很别扭,因为哈尔滨等还不是"市政府"。
  "县市"表示什么?
  2011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11版头条《海南医调委 解开医患矛盾死结》中说道:"全省18个县市各设一名兼职调解员,多是司法系统的的工作人员。"
  作为行政区划单位,我国的市分为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3级。在特定语境下,"县市"可以表示县和县级市,恰当的写法应是"县(市)"。这里的"全省18个县市",其实所指不明。
  据海南省官网资料,"至2010年底,全省有2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4个县,6个民族自治县,1个经济开发区,1个办事处(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县级);基层设置183个镇,23个乡。"表明海南全省没有18个县(市),所谓"全省18个县市",可能是包括了两个地级市,而县和地级市行政级格不同,不能搅在一起来说。而且海口市属于"设区的市",设有4个区,这4个市辖区,也是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怎么还在说"村长"
  2011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5版《光明温暖了眼睛》报道:"村长罗追告诉记者……"
  十几年了,多有人频频呼吁,现在不应该再有"村长"叫法。这个历史上的称谓,如今早已事过境迁,不能再把"村民委员会主任"称为"村长"。可有些报人却还不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
  "村民委员会主任"习惯上简称"村民委主任"、"村委会主任",进一步简称为"村主任"。由于历史上习惯于叫"村长",且汉语中双音词"村长",比村民委主任、村委会主任、村主任叫起来更加简单顺口,现今在口头上仍有不少地方称"村长",甚至当下一些口语化的文艺作品中,也都这么说。村长之说,可以说是事出有因,可以理解却并不规范。
  不容置疑的是,"村民委员会主任"是法定称谓,报纸上没有特殊需要(如描述历史上的事或文学作品中刻意以口语刻画人物)则不应再称村长,尤其是眼下的新闻报道。
  新华社在其公布的第一批新闻报道禁用词中,曾明确指出:"'村民委员会主任'简称'村主任',不得称'村长'。"这也是若干年前的事了。《人民日报》的采编校审人员中,到如今还有人不知道,令人惊诧。
  老生常谈:头上何来"紧箍咒"?
  2011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圆百姓安居梦》转14版后报道:"'头上戴了个"紧箍咒",保障房建设丝毫不敢放松。'双鸭山市委书记李显刚一脸严肃。"
  在国人妇孺皆知的《西游记》中,观音菩萨手中有金紧禁三个箍儿,第十四回中,紧箍儿先与悟空戴了;第十七回中,禁箍戴在黑熊怪头上,收了守山大神;第四十二回中,用金箍儿缚了红孩儿,收为善财童子。紧箍咒:"《西游记》里唐僧用来制伏孙悟空的咒语,能使孙悟空头上套的金箍缩紧,使他头痛,因此叫紧箍咒。比喻束缚人的东西。"(《现代汉语词典》)显而易见,紧箍咒只是咒语,听得见或许还听不见,但一定是看不见摸不着,并非实物紧箍儿本身,如何能戴在头上?
  说不该分不清紧箍儿和紧箍咒,早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谁知却至今仍有不知情,包括诸多报人。
  "紧箍咒"多喻贬义,此处反其义而用之,不失为一种修辞手法,也无可指摘。但又说戴在头上,采编校审人员却不该失察。
  不要再使用"几率"
  2011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6版《我们时刻准备着》报道:"要切除他的纤维瘤,有一半的几率会引起大出血……"
  什么叫"几率"?"概率的旧称。"(《现代汉语词典》)概率:"某种事件在同一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表示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叫做概率。例如在一般情况下,一个鸡蛋孵出的小鸡是雌性或雄性的概率都是1/2。旧称几率(jīlǜ)、或然率。"(《现汉》)"旧称'或然率'、'机率'、'几率'。用来表示随机事件A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称为此事件的'概率',常记为P(A),其值介于0和1之间。概率论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与概率有关的各种问题。例如,一只口袋里装两只黑球、一只白球、一只红球,这四只球的大小、形状、重量完全一样。现从口袋里任取一球,'取得红球'的概率是1/4,'取得白球'的概率也是1/4,而'取得黑球'的概率是1/2,'取得黄球'(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0,'取得不是黄球'(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辞海》)
  "概率"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规范名词。据全国科技名词委专家介绍,规范使用科技名词有八项原则,其中包括协调性原则。如probability这一概念,在数学中定名为"概率",而在物理学及其他学科过去多数定名为"几率"或"或然率"。其实"概率""几率""或然率"说的都是一回事,已统一按其主学科数学定名为"概率"。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前称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于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和管理的权威性机构。国务院明确批示:经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单位应遵照使用。原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原国家教委、原新闻出版署曾发出联合通知明确要求,各新闻单位要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宣传名词统一的重要意义,并带头使用已公布的名词。
  有鉴于此,文中应使用新词"概率",不该因循守旧厚古薄今。
  插头插座要分清
  2011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5版《光明温暖了眼睛》报道:"卓嘎小心地从木柜里拿出小搅拌机,插上插座,开始打起酥油茶了。"
  如今家用电器太多,竟使人反倒弄不清楚原有的最基本的电器概念了。插座:"连接电路的电器元件,通常接在电源上,跟电器的插头连接时电流就通入电器。"(《现代汉语词典》)"插上插座"是怎么回事?如何动作?往哪儿插?
  这里应该说"插上插头",或说"(把插头)插到插座上"。插头:"装在导线一端的接头,插到插座上,电路就能接通。也叫插销。"(《现汉》)
  这属于一般的生活常识。
  这里不该说是"囊括"
  2011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11版头条《海南医调委 解开医患矛盾死结》报道:"据了解,医调委专家库已囊括575名医学专家、75名法学专家、25名保险专家。"
  囊括:"把全部包罗在内:囊括四海(指封建君主统一全国)|这个队囊括了田赛的全部冠军。"(《现代汉语词典》)意思是很清楚的,通常也是这么理解和是用的。
  海南虽是小省,但也不至于全省只有"575名医学专家、75名法学专家、25名保险专家"吧。换个角度来说,一个处理只要有效防止发生的医疗事故就可以不设的医调委的专家库,根本不可能也完全没有必要包罗全省的医学、法学、保险专家。所以这里的"囊括"用词不当,词不达意。新华网此前报道:"医调委副主任张辉广介绍,自成立之日起,医调委就建立起强大的专家队伍,挑选和聘请了575名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学专家、75名法学专家、25名保险专家,共同参与医疗过错鉴定、患者法律援助、保险赔付等工作。"明确说是"挑选",可见不是囊括全部。
  就准确理解和正确使用词语来讲,即使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囊括",也要划定一个范围,不能凭空囊括。比如,"囊括全省575名医学专家……"
  走廊里挂满法规条文?
  2011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11版头条《海南医调委 解开医患矛盾死结》报道:"除了办公室外的走廊里挂满与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相关的法律条文,医调委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会议室墙上悬挂着的'海南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专家库'。"
  法律条文是法律的分条的说明文字,本身没有物化,是抽象的文字,不是具体的物体,没有形象,无可展示,不能"挂满"走廊。这里说是"挂满",没有说是"贴满",估计或许是"挂满印有法律条文的镜框"。
  接下来,说到"会议室墙上悬挂着的'海南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专家库'"。而"专家库"也非实体,不能悬挂。如果将文中的引号改成书名号,表示以此为名的那个文件,而文件可以理解成物化的文本,庶几可通。
  注意介词结构的完整
  2011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11版《离异夫妻探望子女权难落实》报道中,有这样一句话:"法官在审理案件发现……"
  认真读下来,只凭语感就不难发现,这句话中好像缺少点什么。"审理案件"不是具体的场所,使用介词"在"应有相应的方位词,可以说成"在审理案件中发现"。如果不用这个介词结构,说成"法官审理案件时发现",应该也是可以的。
  注意句子的主语
  2011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9版头条《15条生命消逝再敲警钟》报道:
  13日21时,记者在徐医附院病房外见到了受伤学生的家属宋新峰。他的两个侄女,8岁的宋婉莹和6岁的宋梦莹都在12日的事故中受伤。
  宋新峰介绍说,两个女孩的父母在内蒙古包头做生意,平时与爷爷奶奶一起住。
  谁与爷爷奶奶一起住?文中本意是要表示"两个女孩"平时与爷爷奶奶一起住。但到了具体的文字表达中,却只能是"两个女孩的父母"。
  "在内蒙古包头做生意"和"平时与爷爷奶奶一起住",本应是各有主语的两句话。而如此一口气说下来,后一句不另赋主语,只能理解成两个女孩的父母平时与爷爷奶奶一起住。这就事与愿违词不达意了。
  "吸取传统"不合搭配习惯
  2011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5版头条《支部建在"网格"上》报道:"网格化管理后,要保障管理的力度和实效,就必须吸取我们党'把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
  传统:"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现代汉语词典》)传统怎么吸取?
  "吸取传统"不符合通常的动宾搭配习惯。
  熙熙攘攘的车流人流?
  2011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6版《郑州今夜不寒冷》报道:"看着熙熙攘攘的车流人流,家人泪眼相向,一筹莫展。"
  熙熙攘攘:"状态词。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人流:"像河流似的连续不断的人群:不尽的人流涌向广场。"(《现代汉语词典》)水往低处流,河流有流向。而人来人往,各自去向不同。这就不便用"熙熙攘攘"来形容人流。
  用来形容车流已经偏离本义,而且车流的方向性更强,组成车流的连续不断行驶的众多车辆前后有序,既不会车来车往,看起来也并不热闹。
  再有,这是描述寒冬深夜11点多在郑州街头寻找走失老人是情形。那季节、那时辰,真不知会有几多"熙熙攘攘"的场面。
  少了介词"对"
  2011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5版《"月亮信使"在行动》一文说道:"作为投递员,信件地址不详、书写有误的'死信'可谓司空见惯。"
  "死信"自是"死信",即使是"活信",自身也无感觉,只因为它不是人,不会司空见惯什么。"死信"也好,"活信"也罢,都是被邮递的邮递对象,无论如何也不会"作为邮递员"。
  文中缺失介词"对",这话应该是:"作为投递员,对信件地址不详、书写有误的'死信'可谓司空见惯。"(2012.01.02)
  (蔡维藩)13804081101@163.com; 2012-01-02 16:49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1: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蔡维藩:坚持不懈提高报纸编校质量——读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随笔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是该报的《文荟》副刊,《文史遗痕》《文化视野》《艺海人心》《心灵有约》《每周一书》等5个栏目,一共刊发5篇文章。阅后觉得从锲而不舍加强编校工作的角度来说,似还有一些值得探讨和商榷的问题,在这里分为若干小题列于后。
仍然说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
  大使馆设有领事吗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刊载的《美轮美奂 光芒四射--读刘玉山的海伦·斯诺夫人铜像》一文说道:
  南犹他州州长、雪松市市长、中国驻美大使馆领事,均出席欢迎会并讲话。
  由于文后特别注明"作者为著名评论家",也就只好说读后不解文中所说的"中国驻美大使馆领事"是何职。
  大使馆是"以大使为馆长的使馆","使馆人员包括:外交职员(馆长、参赞、秘书等);行政和技术人员(使馆办公厅主任、译员、会计等);事务职员(司机、传达员、维修工等)。"领事是"一国根据协议派驻他国某城市或某地区的代表"(《辞海》)。我国法规除有"为确定外国驻中国使馆和使馆人员的外交特权与豁免,便于外国驻中国使馆代表其国家有效地执行职务"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外,还单独制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其中特别说明"'领事官员'是指总领事、副总领事、领事、副领事、领事随员或者领事代理人。"参照这样的解释,恐怕是没有"中国驻美大使馆领事"一职,或许还不该有如此称谓。
  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官网,驻美使馆的机构设置中,确有"领事部","职能:负责领事工作。承担领事保护和协助工作,依法维护在美国的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承担海外侨务工作,联络在美国的华侨、华人及其社团组织;承担领事证件工作,依法办理签证、护照、公证、认证等业务。"不设领事,现职负责人是一位参赞。
  辗转查到与文中所述事情相关的消息,分析后认为,那大概是指一位中国驻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
  1976年平反?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头条《沈鹏与聂绀弩〈马山集〉手稿研究》一文说道:
  (聂绀弩)"反右"中被错划成右派,"文革"中被打成"现行犯革命",1976年平反……
  有资料称,聂绀弩1955年卷入"胡风事件",被隔离审查;"反右"中被错划为右派,送北大荒劳动;1960年回北京,同年摘掉右派分子帽子;1967年又以"现行犯革命罪"被关押,后被宣判无期徒刑,1976年获释;1979年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撤销原判,宣告无罪,同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改正错划右派。
  不论这个资料是否准确,文章所说"1976年平反"都忽略了一个重要历史事实--著名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1978年12月召开的。
  海伦·斯诺夫人何时来到中国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载有《美轮美奂 光芒四射--读刘玉山的海伦·斯诺夫人铜像》一文。文称海伦·斯诺夫人"抗日战争时期来到中国,并创作《续西行漫记》,以同情中国抗战的立场和充满感情的笔触,最早向世界报道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救亡图存的正义战争"。这样来叙述,可能会使读者产生一些误解。
  据人民网报道,1931年8月,23岁的海伦·斯诺从西雅图来到上海,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任秘书,并与埃德加·斯诺相识、相恋,1932年与斯诺结婚。1933年春,斯诺受聘于燕京大学,斯诺夫妇在北平安家。这期间,他们积极支持和报道北平学生的"一二·九"爱国运动,也曾多次帮助进步人士避难脱险。1936年埃德加·斯诺访问了陕北,回北平后,海伦·斯诺帮助丈夫整理大量文字和照片资料,协助他出版了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1937年,海伦·斯诺夫人历尽艰辛访问延安,写成《续西行漫记》。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相继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中国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7月7日,日军向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发动进攻,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从此开始全国性抗日战争。对抗日战争的起始,无论怎样算法,海伦·斯诺夫人都不是"抗日战争时期来到中国"。
  说到东征与北伐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头条《沈鹏与聂绀弩〈马山集〉手稿研究》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聂绀弩先生是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古典文学研究家,1903年生于湖北京山,曾参加北伐战争……
  "聂绀弩(1903-1986) 中国作家。笔名散宜生,湖北京山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参加东征。翌年就学于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1927年回国。"(《辞海》)《辞海》称北伐战争即1924-1927年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大革命"。但人们通常具体指1926年共产党提出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主张,广东国民政府发表《北伐宣言》,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到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这一段历史。
  这样,说聂绀弩曾参加东征,似更加准确。
  首席运营官不是首席执行官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都灵大学的鹰与马》一文中,有这样一个自然段:
  当年的北大才女崔瑾作为北大国际关系专业的毕业生,去申请百度的职位,那时百度才刚起步,跟她说要来的话只能做前台。崔瑾答应了,并坚持做了下来,现在,她已经成为一名首席执行官。
  所述之事,查有出处,见之于2011年9月26日《中国青年报》12版《给未来的你--李开复在2011级大学新生学习规划讲座上的演讲》。文称:"在豌豆荚团队有一位北大的才女,名叫崔瑾。她的经历最让人感叹的一点是,她作为北大国际关系专业的毕业生,非常想学习创业。她先是去申请百度的职位,当时百度才刚起步,没有合适的职位,就跟她说,要来的话只能做前台,她答应了。今天,崔瑾经过在百度/奥美/谷歌的积累,学到了很多做事、做人的方法。她今天能够成为豌豆荚的首席运营官,很大程度来自毕业那一天的决定。"
  从见报时间顺序上来分析,《鹰与马》一文中那一段,应该说是脱胎于《给未来的你》一文。这就引发出一个问题,到底是"首席执行官"还是"首席运营官"?
  《辞海》中收有"首席执行官",而"首席运营官"没有出条。网上的资料称,首席执行官,英语缩写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是在一个企业中负责日常事务的最高行政官员,又称作行政总裁、总经理或最高执行长;首席运营官,英语缩写COO(Chief Operating Officer),是公司团体里负责监督管理每日活动的高阶官员。COO是企业组织中最高层的成员之一,监测每日的公司运作,并直接报告给首席执行官。在某些公司中COO会同时兼任总裁,但通常COO还是以兼任常务或资深副总裁的情况居多。不论这种解释准确与否,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首席运营官不是首席执行官。
  令人不解的是,首席运营官怎么就会变成了首席执行官。从办报的角度来说,留给人们的启示是,如果编校过程中查证、核对一下相关资料,便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聂绀弩是现代人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头条《沈鹏与聂绀弩〈马山集〉手稿研究》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聂绀弩先生是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古典文学研究家……
  聂绀弩生于1903年,1986逝世。
  在我国文学史分期上,当代指从新中国建立到当前的时期,现代多指五四运动到现在的时期。为有别于当代,现代也指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建立前夕的时期。有时候不便于严格划分,便有"现当代文学"的说法。
  聂绀弩是现代人。
  关于杭州人的"幸福指数"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杭城踏月》一文说道:
  据资料显示,杭州人的"幸福指数"比周边的县市乃至国内许多大都市要高。
  不知道是什么资料显示出这样的结论。与此相关的资料可见之于杭州市政府官网:杭州市已经"连续7年被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这大概就不止是"比周边的县市乃至国内许多大都市要高"了。
  "拍一拍旅途劳顿的风尘"及其他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杭城踏月》一文说道:
  他放下案几上的书卷,拍一拍旅途劳顿的风尘,挽起衣袖投入到筑堤的人流中去了。
  文中的"挽起衣袖",所述动作真实具体,容易理解。可"拍一拍旅途劳顿的风尘",就不那么好理解了。风尘:"比喻旅途的劳累:风尘仆仆|满面风尘(旅途劳累的神色)。"(《现代汉语词典》)"谓旅途辛苦。如:满面风尘。尚忠贤《柳毅传书》第三折:'你索是远路风尘的故人。'参见'风尘仆仆'。"(《辞海》)"谓行旅艰辛。《艺文类聚》三二汉秦嘉《与妻书》:'当涉远路,趋走风尘。'《玉台新咏》九范靖妻沈氏《晨风行》诗:'念君劬劳冒风尘,临路挥袂泪沾巾。'"(《辞源》)风尘仆仆:"亦作'仆仆风尘'。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劳累。《痛史》第八回:'三人拣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风尘仆仆,到了此时,不免早些歇息。"(《辞海》)三本权威辞书都没有像有的辞书那样从字面上解释"风尘"为"被风扬起的尘土"。既如此,"拍一拍"恐怕是除不掉"风尘"的。
  再有,既然是"比喻旅途的劳累",再说什么"旅途劳顿的风尘",恐怕是叠床架屋同义反复了吧。
  从修辞的角度来说,接连用"放下书卷""拍一拍风尘""挽起衣袖",似也可以算是一种排比。这样,"拍一拍"与"挽起"用的都是原义,"放下"也该照此办理。而"放下案几上的书卷",不是"放下手中的书卷",却不知是怎么回事。书卷已经在案几上,还要往哪儿放?如果要通文理,那"放下"便不是取"放"的本义,而是其引申义"搁置"了。这便形不成排比的效果了。
  "湖光山色的黛影"?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杭城踏月》一文说道:
  我不禁想象在月光映照下的西湖边,白居易凝重的目光深沉地注视着为他前来送行的杭城百姓,在阵阵挽留的呼唤中,他恋恋不舍地跨上白马,用心把湖光山色的黛影和百姓的一片真挚摄入低吟的诗囊,和着他的忧思缓缓踏上漫漫长途。
  好一段优美的文字,如泣如诉,真挚细腻,感人至深。诗一般的散文语言,本来是只能独自意会那营造出的意境,究竟能领会到什么程度,要看个人的悟性了,从字面上其实是较不得真的。但对其中"湖光山色的黛影"句,却百思而不得其解,也只好不揣浅陋,在此求教于诸君。
  湖光山色:"湖和山相映衬的秀丽景色。"(《现代汉语词典》)宋吴自牧《梦梁录·历代人物》:"杭城湖光山色之秀,锺为人物,所以清奇杰特,为天下冠。"明无名氏《渔樵闲话》一折:"诗兴豪,酒量陶,湖光山色景堪描。"
  大自然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秀丽景色是光与影的造化。而"黛影"呢?这"黛",是最初读鲁迅《故乡》中"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才领略的。黛影也只好释解为黑影。月光映照下,山自然可以显出黛影,可湖光山色呈何种黛影?湖光山色是一种秀丽景色,景色其实是一种心灵的体验,因个人心境而异,说湖光山色的黛影是一种景色倒也无妨。可其秀丽何在?
  "带有信息量的照片"?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展示京剧的风采》一文说道:
  为了使《全书》具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可读性,需配有大量精美并带有信息量的照片。
  信息量是个新词语,应该是指信息的数量,通常可以说信息量的大小多少。必须注意到的是,正如降雨量不是降雨本身一样,信息量已经不是信息,不能把信息和信息量混为一谈。"带有信息量的照片",其实是讲不通的。
  进一步说,就是说成"带有信息的照片",也还不合事理。一般来说,照片是视觉信息的载体,必然带有这样那样的信息。难道还有不带信息的照片?那恐怕就不成其为照片了。
  如何亲笔寄信?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头条《沈鹏与聂绀弩〈马山集〉手稿研究》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紧接着,我又接到他亲笔寄来的回信……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亲笔"是一个独立的词,列有两个义项,其中作副词时,义为"亲自动笔(写)"。
  信须写,写好要寄。写可以亲笔,所谓"亲笔信"即此之谓也。寄信也可以亲自投入邮筒,是一种简单体力劳动,多走几步路而已。但寄信确实用不着"亲笔",此举与笔无涉。
  如果说成"我又接到他(寄来)的亲笔回信",好像更通顺一些。
  "复合"与"重新复合"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杭城踏月》一文说道:
  鲁迅在1924年曾写过《论雷峰塔的倒掉》,无疑为压镇塔下的白娘子与许仙重新复合埋下了伏笔。
  文中所用"复合"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合在一起;结合起来",《辞海》不单收"复合",却收有复合板、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力学、复合词、复合镀层、复合肥料、复合函数、复合加工、复合井壁、复合麻醉、复合命题、复合膜、复合侵染、复合群丛、复合三段论、复合式直升机、复合税、复合丝、复合纤维、复合氧化物、复合运输、符合杂交、复合制、复合制导、复合装甲等诸多词条。可见"复合"虽有"结合"义,但在语文实践中并不用于生活中的男女结合。
  退一步说,如果表示男女已经结为夫妇,却被强制分开,尔后又得以恢复,也不便说什么"重新复合"。这样来理解的"复合",已含恢复义,即变成原来的样子。说成"重新复合",岂不是再"复合"一遍?
  时序颠倒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杭城踏月》一文说道:
  (白居易)同全城百姓一起构筑民心的长城。从此,后人的诗句在延续,而白居易却在几年以后乘着他的大白马踏上新路。
  相关事情的时间顺序表述得很清晰,有"后人的诗句在延续"在前,而白居易"踏上新路"于后。这可就让人难以理解了。
  后人:"①后代的人:前人种树,后人乘凉。②子孙。"(《现代汉语词典》)无论是取哪个义项,所谓"后人的诗句在延续",都不会发生在只"几年以后"的"踏上新路"前面吧。
  "蘸湿"与"沾湿"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杭城踏月》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他抛却个人的荣辱悲欢,挽起刚被墨汁蘸湿的袖口……
  蘸:"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蘸水钢笔|
  蘸糖吃|大葱蘸酱。"(《现代汉语词典》)不是说不能蘸湿袖口,而是说"蘸"表示一种有目的的短暂动作过程,有始有终,时间短暂,带有主动性。因而不会有理智健全的人有意在墨汁中蘸湿袖口。
  袖口被墨汁染湿了一片,多半是运笔写字作画时过于投入,于不经意之间出现了并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文中应该是"沾湿",沾:"因为接触而被东西附着上:沾水。"(《现代汉语词典》)袖口"被墨汁沾湿",恰好表明不小心使袖口接触到砚池中的墨汁,墨汁附着其上。
  "镇压"与"压镇"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杭城踏月》一文说道:
  鲁迅在1924年曾写过《论雷峰塔的倒掉》,无疑为压镇塔下的白娘子与许仙重新复合埋下了伏笔。
  文中所用"压镇"一词少见,《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中都不收,查询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结果为零。
  看一看鲁迅当时怎么说。相关的几句话是这样的:"钵盂埋在地里,上面还造起一座镇压的塔来,这就是雷峰塔。""我的祖母曾经常常对我说,白蛇娘娘就被压在这塔底下!""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要么说的是"镇压",要么说的是"压",唯独没有用"压镇"。
  是"去"不是"来"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头条《沈鹏与聂绀弩〈马山集〉手稿研究》一文说道:
  1966年"文革"初期,我以中学红卫兵身份来北京"大串联"。
  报纸刊发该文时,在作者名后特意注有"(山东)"字样,在文后也注明作者系"胶州湾书画院院长"。这提示作者是以这样一个角度来行文的。
  这就涉及一个动词的准确用法问题。来:"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来往|来宾|来信|从县里几个干部。"(《现代汉语词典》)作者身在山东,如果现身北京,是"去",不是"来",哪怕说的是历史上的事情。
  是"捡"还是"拣"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头条《沈鹏与聂绀弩〈马山集〉手稿研究》一文说道:
  1966年"文革"初期,我以中学红卫兵身份来北京"大串联"。在北京第六十五中学的"四旧"堆里,我拣到了一本"线装本印谱",因自幼爱好篆刻,就将这本印谱偷偷带回了家。
  故事重谈,所谓"'四旧'堆",该是当年红卫兵"抄家"的"战利品"。无论是否有人看管,那都不是旧货摊,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是不会任人挑来拣去的。
  此处宜用"捡",作"拾取"解。
  "页""面"的混乱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头条《沈鹏与聂绀弩〈马山集〉手稿研究》一文说道:
  每页正面是秦玺小印,反页是蝇头小楷手抄的古体诗。
  这是一篇专门谈书的来龙去脉、今生今世的文章,这里虽然说到的是手抄本,但也是书。书分页,一页即一面,所以不应该有"每页正面"如何的说法。并无反面,何来正面?若真有两面,那究竟是一页还是两页?
  说完正面,就又莫名其妙地出来"反页"说法。一张纸两面印刷,形成两页,说有正页、反页,未尝不可。可刚说完"每页正面"如何,接下来就说"反页"怎样,怎么"每页"还分正反页?
  就这么点儿事,可就是没有说清楚。
  一个"的"字引来的麻烦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头条《沈鹏与聂绀弩〈马山集〉手稿研究》一文说道:
  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一本有着如此复杂背景的诗稿,竟然能奇迹般地得以保存,可谓不幸中的万幸,因此,一经尹瘦石先生的鉴定,便在文艺界引起不小的反响。
  这里用到的"一经"是副词,副词是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而不能修饰或限制名词的词。"尹瘦石先生"后面加上了一个结构助词"的",表明这是定语。定语是名词前边的表示领属、性质、数量等的修饰成分,这就表明句子中紧随其后的"鉴定",在这里是用作名词的。而副词是不能修饰名词的。因而可以说,"一经尹瘦石先生的鉴定"一语属于病句。
  都是"的"字惹的祸,说成"一经尹瘦石先生鉴定","鉴定"照旧作它的动词,副词"一经"修饰动词"鉴定", 搭配得当、语义清晰,稳稳当当、百病不犯。但却节外生枝、惹事生非。非要加上那个"的"字干吗?
  说说"据……显示"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杭城踏月》一文说道:
  据资料显示,杭州人的"幸福指数"比周边的县市乃至国内许多大都市要高。
  "据……显示"如何,是传媒中的常用语,受众早已习以为常。
  但仔细分析语法,这里的"据……显示"后面,是显示的对象。"据"是介词,"据……显示",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介词结构。而从整个句子来看,谁显示呢?不知道。"显示"的主语没有了。
  汉语中常有主语隐现的情形,或主语相同的各分句都无主语,或省略一个主语,或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全部省略主语,等等。比如:"劝
你不要去找它了,即使找着了,对你也没有用处。"头一分句省略了主语"我",第二分句又省略了主语"你",而第三分句则省略了主语"它"。但"据……显示"如何,并不属于这样的情况。
  其实文中多加了一个介词"据"。如果不加,不是意思很清晰、语法结构很完整么,为什么非要说"据……显示"不可呢?
  也可以保留"据",那就要去掉"显示"一词。
  一个标点引发的困惑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展示京剧的风采》一文说道:
  书中设置京剧发展史、表演艺术、舞台美术、艺术造型、流派人物、剧目、综合等8个部分……
  数来数去,这里一共列出了7个部分。说成"……综合等8个部分",有点儿令人不解。
  助词"等"可以表示列举未尽,如"北京、天津等地",提示还有其他。可以用在列举后煞尾,如"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四大河流",在一个不落地列举全部后,标出总数量。
  文中列出7个部分后,总括说"等8个部分",就不能说是在列举后煞尾,只因列举不全。这就会让人产生疑惑,俗话说"宁肯落一屯,也不要落一人",八之有七都不厌其详说了,怎么就差那一个?行文上有什么避讳吗?如果是要表示列举未尽,显然不必列出7个。
  对照一下原书,竟豁然开朗,原来在"流派人物"中间缺失一个必不可少的顿号,应该是"流派、人物"。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小觑不得,忽略不得,行文中不可掉以轻心。
  "详实"宜作"翔实"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展示京剧的风采》一文中,有"资料详实"说法。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翔实"列为主条,释义后标注"也作详实"。"详实"为副条,不释义,只注"同'翔实'"。
  按首选原则,在"翔实--详实"一组异形词中,应首选"翔实"。
  略说"锔"与"锯"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展示京剧的风采》一文说道:
  又如人名、剧名的用字问题,传统戏《锔大缸》中的"锔"一直被误写成"锯",我们在《全书》中进行了纠正。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锯"有两读,读jū时,注"同'锔'(jū)①",即"用锔子连合破裂的陶瓷器等:锔盆|锔缸|锔锅|锔碗儿的"。《辞海》称,锯(jū)"通'锔'。如:锯碗"。
  《锯大缸》改成《锔大缸》,是得体的。但简单说"误写"和"纠正",却有不当。
  略说情与景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杭城踏月》一文说道:
  自然的情,人文的景在此交汇,后人的口口相传,使得杭州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杭州,而是幸福的荟萃之地。
  诗一般的散文语言,在文字上是较不得真的。但确实理解不了什么是"自然的情,人文的景"。
  人常道:触景生情。前因而后果,由天地到人性。这就倒使人联想到"自然的景,人文的情"。
  未解原文原意,或许是修行不到,悟性不足使然,那就实在怨不得作者。
  "县市"指的什么?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杭城踏月》一文说道:
  据资料显示,杭州人的"幸福指数"比周边的县市乃至国内许多大都市要高。
  作为行政区划单位,我国的市分为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3级。在特定语境下,"县市"可以表示县和县级市,恰当的写法应是"县(市)"。文中自然不是这个意思。不加说明,通常所说的"市",指地级市。市大于县,如果要表示市和县,也不能说成"县市"。
  症结在于,不能拿杭州市来与县相比,不在同一个层级上,难以论短长。
  关于一段引文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头条《沈鹏与聂绀弩〈马山集〉手稿研究》一文说道:
  王蒙评价他的诗说:"现在,中文圈中聂的旧体诗是一座奇峰。从伟大的中华历史来看,这样的诗篇也属空前绝后。屈原的《离骚》当然绮丽繁华,忧愤沉郁,但没有聂的芜杂中的真挚,俚俗中的古雅,纷纷世相的真切刻骨,荒唐经历的难信堪惊。"(《聂绀弩旧体诗全编》序)
  没有找到原书原序,从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先生推荐该书的文章中辗转得来,王蒙的原话是这样的:"现在,中文圈子中聂绀弩的旧体诗是一座奇峰。从伟大中华历史来看,这样的诗篇也属空前绝后。屈原的《离骚》当然绮丽繁华,忧愤沉郁,但没有聂绀弩的芜杂中的真挚,俚俗中的古雅,纷纷世相的真切刻骨,荒唐经历的难信堪惊。"
  对比之下,发现有四处不同:两处"聂绀弩"在报上是"聂";一处"伟大中华历史",在报上是"伟大的中华历史",就"中华"与"历史"来说,"伟大中华"的搭配似比"伟大历史"的搭配更常用;"《离骚》当然绮丽繁华,忧愤沉郁,但没有……"句,在报上是"《离骚》当然绮丽繁华,忧愤沉郁,但都没有……"这个"都"字让人有点儿莫名其妙。
  未能直接见到白纸黑字的王文,这里所说不足为据,只是提供一个参考。
  关于一个评价
  2011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12版头条《沈鹏与聂绀弩〈马山集〉手稿研究》一文说道:
  沈鹏先生的博大胸怀和高尚人格的点点滴滴,在当今书坛和诗坛上是难能可贵的。
  从点点滴滴中反映出来的博大胸怀和高尚人格,自然难能可贵。这应该是一个全面的准确度评价。但只是说"博大胸怀和高尚人格的点点滴滴"难能可贵,显然是话没有说到家,意思没有准确表达清楚。(2012.01.09)
  蔡维藩 cwf_mail@163.com; 2012-01-09 20:32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1: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2: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jszywz.com/thread-70420-1-1.html
河南教育报刊社《小学生学习报》编辑部与公益网站《教师之友网战略合作协议书

http://www.jszywz.com/thread-70420-1-1.html
[湖北评报基地]老师与报社编辑部同志交流专帖-2014.2.17--7.1

http://www.jszywz.com/thread-70420-1-1.html
小语教研员管季超点评[基地-校]评报帖=专帖[2014。3。--7月]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0422&extra=page%3D1&_dsign=20dd7a37
《小学生学习报》编辑部致[湖北读报用报评报基地]管季超先生的信=★附:三主编关于评报方式的建议信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87
★ ★对 话:跨 越 时 空,平 等 交 流


》》管季超:关于[基地]各校评报工作的几点说明:

1,评报工作,是《小学生学习报》信托给我区300位受赠读者的。既然接受信托,就不能辜负信任。认真组织读报评报,是我们作为受赠的一方,应该做到的。

2,高中低共300份赠报,连送半年。报社方面承诺会按我们分解的数量直寄各校收件人。如未及时收到,各校应向我通气。

3,如果受赠学校未按约定在《教师之友网》本专栏各校《评报专帖》上传读报评报的图文信息,管季超会通知报社方面停止赠报,并于本网公开说明。

4,评报的具体形式,各校自行选择,可以百花齐放,不作统一要求。希望能把学生老师家长三个角度的评报意见及时上传。要特别重视学生读者的评报意见。

5,评报时,要实事求是地表达意见。泛泛的感谢之词夸奖之词不须多!建议目光平视,侧重给报纸找毛病,真诚地提建议。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004&extra=page%3D1&_dsign=f4f51ff0
6,[管季超工作室]所属网站群各网站的注册要求和网管风格各不相同:

   《教师之友网》要求必须用实名注册,注册信息要真实可核查,持严谨的学术化网管风格;
   《师慧园》论坛则宽容网名注册,宽待网友帖文,持宽管包容的生活化网管风格;
    《教师生活365》主站和《中国教育评论网》则只接纳申请加盟合作者;
    《中国教研员论坛》可为各地县区级教研员义务开专栏。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4: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探索网络时代-报网互动-新范式
通过[基地]校师/生/家长
及时获得
读者读报感受/
评报意见
传播学术信息,搭建[编者-读者-作者]交流立交桥
办最好的学生报纸
做最有眼光的读者和作者
http://bbs.yingbishufa.com/forumdisplay.php?fid=101
豫鄂连线,精彩无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18:03 , Processed in 0.66918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