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6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编读往来]的一些佳例-----管季超网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1 00:2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设计版面好比设计艺术品(编读往来)
http://paper.people.com.cn/smsb/html/2006-07/25/content_9850237.htm
本报美编 吴妍
   《生命时报》 ( 2006-07-25 第22版 )
  第145期《生命时报》的“读者公园”刊登了一封内蒙古读者的来信。信中读者在表达对报纸的喜爱之情外,也提出一些良好建议,其中包括对版面的一些意见。看到这些字句,作为美编,我心底暖洋洋的,因为连报纸的版面设计都能关注到,不能不说这样的读者是我们的“铁杆儿”支持者。  
 从创刊最初,《生命时报》版面设计风格就在追求统一、规整中又有变化的风格,强调版面视觉中心。我们的头版以大图片、粗线框营造视觉重点,希望让读者在报摊浏览的几秒钟时间内,就能迅速辨认出我们的重大新闻。在里面的版面中,我们所有的设计都服从于内容要求,风格各不相同。
  做美编这两年多时间以来,我在跟年龄从二三十岁到七八十岁的读者沟通过程中,学到了不少新鲜的观点,对设计出更好的版面也更有了信心。设计版面好比设计艺术品,诚恳希望大家多为我的工作提意见和建议。▲


《生命时报》 ( 2006-07-25 第22版 )
2#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0:28:11 | 只看该作者
编读往来20110118

http://www.csstoday.net/bianduwanglai/5460.html

2011年06月30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
  来  (湖南读者)

    我是一名语言研究爱好者,在中国传媒大学拿到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硕士学位后就改行了,但一直关注着这个学科的发展。语言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目前国内的刊物多晦涩难懂。我始终认为语言学是和社会,也是和我们人类自身联系最紧密的学问,但很遗憾国内一直缺少这样的报纸。直到2010年看到贵报的“语言学”版,我便一直期盼着下一期的“语言学”版,你们的学术文章,学理性强,问题意识强,作者可靠,更关键的是,让我们这些读者看得懂;你们的那个叫“烛言灯语”的小栏目更是我给小孩灌输语言知识的“教科书”。我建议能否定期做一些语言专题的策划,成组的文章也许更有震撼力。
  往  宋晖(语言学版编辑)
    感谢您对我报和“语言学”版的关注。诚如您所言,语言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作为学术文章发布的平台,我们力求使发的文章能够看得懂、信得过和用得上。“烛言灯语”这个栏目办了一年了,效果非常好,我们下一步希望在新词语上有所突破。专题策划,这个主意很棒,我们也有所考虑,我们会适时推出,类似“法律语言学:中国与世界”的专题文章,同时也拟对一些著名语言学家进行访谈。


3#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0:29:22 | 只看该作者
编读往来20110120
http://www.csstoday.net/bianduwanglai/5461.html


2011年06月30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来 陶家柳(江西读者)

    《中国社会科学报》去年12月28日开辟了人文社会科学各个专版,邀请所在学科的专家总结该学科在2010年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不足,突显了《中国社会科学报》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无可替代的地位,同时,在不长的篇幅中,让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各个学科的大概内容。如经济学,现在特别强调数学的应用,且有一览众山小的趋势,作者指出“现在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并不反对在经济学中大量使用数学,而是呼吁经济学的发展要更多地使用原理而不是数学”。学者总结2010年法学研究热点时,举了“减少死刑罪名”、“醉驾、飙车”、“看守所改革”等,使普通读者也能对我国法学研究现状有清晰的认识。又如,作者指出我国国际关系研究在2010年似乎陷入了困境,体现在研究方法上,传统的考证、史料学方法不被重视,思辨的方法运用又不够娴熟,研究资料也不够丰富,使国际关系研究进展不大。
    总之,这一期专版内容极为丰富,含金量很高,《中国社会科学报》有了一个好的收官,期望今年能够奉献给读者更好的作品。
  往 怀 畅(本报编辑)
    非常感谢读者朋友的支持。本报2010年刊发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危机的文章,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作为一门伴随改革开放逐渐成长起来的新兴学科,国际关系学的发展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目前,国际关系学科出现的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术思考与中国日益增长的国力的不平衡。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已经到来,能否提出基于中国视角的认知世界、解释世界、理解世界的理论框架是时代对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发展提出的要求。作为一名学术编辑,希望与学术界专家学者一起,为这一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贡献力量。


4#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0:30:59 | 只看该作者
栏目精当,品牌意识强

http://www.csstoday.net/bianduwanglai/17753.html


2012年07月20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333期

  《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辑部:

  我是贵报的忠实读者。自2009年创始至今,贵报影响日隆。办报三载,无一时不在精进。在预学术大流、倡学界风范、秉学科要义、持学者箴言方面,贵报甚得读者心思。

  作为一名社科管理和研究人员,我常于工作间余,端报在手,捧茗一盏,品读之,缜思之,不亦乐乎。或许是身份使然,诸版之中,我尤喜“资讯”版,想来原因概有二点:一是栏目精当,品牌意识强。该版栏目设置,一切以学术为准绳并坚持为学术服务,做到了稳中有变、变中在理,实现了塑造好品牌、传递新资讯、占据制高点的目的,也极好地反映出编辑和记者的独到匠心和人文情怀。二是信息宏富,指导意义大。该版定位准确、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在综揽并融汇哲学社会科学方方面面的同时,又不失学术新闻的时效性与厚重感,能让读者各取所需、各得其用,实是了解国内外社科发展动向、科学研究前沿等的重要窗口。当然,该版长处尚有很多,此处不一一点过。

  长期以来,贵报在社科资讯发布方面给予僻处西部边陲的云大颇多关心与支持,展示了我们的风采,鼓舞了我们的士气,谢意真是无以言表。唯愿贵报早日以学术本位走向世界!

  云南大学社会科学处

  陈小华

  

责任编辑:哲思

5#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0:36:09 | 只看该作者
读者:这样的“编读往来”温暖人2014-01-22
 来源: 现代快报 





读者:这样的“编读往来”温暖人
编者按:昨天,我们刊发了编读往来稿件《互动,有你更精彩》,南京读者汪兴福的来信引起一些读者的关注。现选编两封来信,再次聚焦报纸与读者的互动之道。感谢读者诸君对现代快报的关心与肯定,也向稿件未被采用者表达真诚的歉意。
编辑同志:
读了《互动,有你更精彩》,我觉得感动和温暖。经过笔者近年来阅读现代快报和向现代快报投稿,证实贵报是一份有责任感、有良知,对社会、对读者和作者负责任的都市报。确实贵报在采用稿件上,尤其是社评版用稿上,基本上做到了以文用稿,而不是以人用稿,做到了好中选优,做到了尽可能地采用“新面孔”作者的稿件,使社评版不仅好看,而且给人以启发。最后,我借贵报一角,衷心地祝愿贵报越办越好,读者越来越多!
盐城 韩虹婷
编辑同志:
看到汪兴福给编辑的信后,我也有一点想法想在此表达一下。


我退休已经八年,没事喜欢写写稿子,南京几家报纸,我都喜欢投稿。由于我过去是老师,所以在电脑操作上要比一般老人好得多,打字排版技能掌握得较好。投稿希望能命中这是正常的,我很理解每一位作者的心理。但你投的稿子再多如果不符合编辑的要求也不行。我也有汪老的经历,有时一连投出好多篇没有被采用,我就反复思考自己写稿的思路如何能和编辑磨合。这正是自己要总结经验的地方。我看过几本有关评论的书籍和权威人士的论述。我的经验是:平时一边写,一边提高自己,不断地修改、通读多遍稿子、消灭语法错误,保持稿件的完整性。知不足就努力改进,我常常是写写再歇歇,然后再多看看书给自己充电,就有一种厚积薄发的感觉,往下写起来也很顺手。投稿首先要有好的心态,报社用了我的稿子我当然开心,即使不用也得到了一种锻炼自己的机会,这也是一种健身啊。南京 宇振林



6#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0:38:56 | 只看该作者
关  于  召  开
《烟台教育》2013年度编读恳谈会的邀请函

各位 通讯员老师:
谢谢您对我刊一直以来的深切关注和积极支持。2013年是《烟台教育》的十周年华诞,为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总结十年来刊物的经验和不足,经研究决定于2013年6月27日上午9:00在烟台市教科院(莱山区新星北街5号附1号)514会议室召开《烟台教育》2013年度编读恳谈会。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本次会议。请您认真审阅2012年各期《烟台教育》,为我们提出现存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发言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附件:邀请人员名单
《烟台教育》编辑部
2013年6月8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0:40:18 | 只看该作者
纸质媒体受众互动版面发展分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450bf01000d7c.html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高贵武

随着大众传播观念的不断发展,加之受到新媒体的竞争冲击,现代传播理念正由过去的传者本位向着受者本位过渡。为了体现和贯穿这一理念,媒体,尤其是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对受众参与传播过程日益重视,纷纷采取各种方式吸引受众通过互动方式参与传播,如热线、短信、留言、发贴子、论坛等等。但与广播电视与网络媒体热络的受众互动等比较起来,纸质媒体,特别是传统大报的受众互动(突出表现为“读者来信”、“编读往来”等版面)却多少有些萧条甚至还出现了萎缩的局面。纸质媒体,特别是报纸媒体究竟该如何体现受众互动,读者来信版到底还有无生存的价值?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还要从纸质媒体的互动版面历史谈起。

一、纸质媒体受众互动版面曾经的辉煌

其实,早在广播电视媒体及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受众互动出现以前,报纸等纸面媒体就已经开始并且非常重视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并且辟有与读者进行直接互动的读者来信版。远的不说,仅以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人民日报》为例。在建国初期的历次改版中,人民日报都非常重视满足读者的多方面需要,如在1956年改版社论中,人民日报就曾明确提出“尽量满足读者多方面的要求,这是我们的天职·······人民希望在报纸上多看到一些,我们也应该多采集、多刊登一些”。正是在人民日报的影响和带动下,尽管当时报纸的版面还不像今天这样丰厚,但几乎全国各地的传统大报都纷纷设有读者来信版,及时反映读者的呼声,有的甚至成立专门的群众工作部,负责读者来信版的编辑工作,与读者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局面。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各类党报的读者来信版更是在社会上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读者来信版甚至几乎成了当时能够局部反映群众意见的晴雨表,许多读者拿到人民日报后都是先看读者来信版,读者来信版也一度曾经特别辉煌。[ii]

二、纸质媒体受众互动版面的现状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的晚报开始重新崛起。由于晚报的市民化定位,其在内容上更容易与百姓贴近,更能反映百姓呼声,于是社会上开始有了“有事找晚报”的说法,像人民日报这样传统大报的读者来信版多少受到了冲击。再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尤其是中央电视台舆论监督节目《焦点访谈》的开播,更以其犀利的舆论监督意识成了老百姓反映心中呼声、甚至为老百姓“伸冤昭雪”的主要阵地。于是,大多数传统大报的读者来信版面再一次受到巨大冲击,不可避免地衰落了。此时,不仅读者来信版在报纸版面中的地位日益下降,处于可有可无的发展境地,甚至有的报纸干脆取消了已存在多年的读者来信版,如山西日报便在1999年改版时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常常不能接触到问题的深处”为由正式取消了读者来信版。[iii]而那些没有被取消的读者来信版似乎也已退化为“鸡肋”,处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

大多数传统大报读者来信版的衰落,甚至个别报纸读者来信版的消亡似乎并不代表报纸的读者来信版真的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更无法证明纸质媒体就不需要受众互动。非常有意思的是尽管一些报纸的读者来信版没了,但受众互动的作法在其他版上却是遍地开花,尤其在一些新兴的都市类报纸、甚至一些新锐杂志上,不仅随处可见受众互动版面的影子,而且能够感受到其勃勃生机:在这些报纸上,受众互动版不仅没有消亡,而且似乎格外受重视,不仅增加了版数,而且不是被排在报纸的二、三版,就是按照国际惯例被放到了报纸的首页等重要位置,如新京报的“社论/来信”以及南方人物周刊的“来信”等等,都显示出读者来信版所代表的平面媒体受众互动的兴盛,甚至一些杂志,还把由受众参与传播投票排行榜做成了知名度甚高的品牌。

纸质媒体受众互动版面所呈现出的这种两极分化的局面无疑是耐人寻味的,它除了从一方面说明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作为一种不可阻挡的现代传播潮流同样适应纸质媒体,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传统报纸媒体(特别是党报)在受众互动版面上存在问题。从新兴都市报受众互动版面的热络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受众互动对报纸发展而言并非过时,而是依然非常重要,传统报纸读者来信版的衰落只能说明其在编辑运作上存着某种失误或不当。

三、婚质媒体受众互动版面发展的必要策略

1、增强受众互动版面的时效性,促使受众互动版面常规化和品牌化。

从新兴都市报在读者中影响较大的受众互动版面目前的情况来看,其受众互动版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互动版面在时效性上较之传统报纸的互动版面都有较大改善,而且正呈现出一种日常化和品牌化的趋势。如这些报纸上的“热线”等版面不仅是这些报纸不可缺少的构成单元,而且每天都固定的出现在报纸的某几个版面上。如新京报等报纸为了扩大其读者来信版的影响和品牌,不仅每天出版,而且往往在出版之前就已将相关热线开通及讨论的主题提前告知读者,使读者尽早知道版面主题,能及早作好参与互动和阅读的准备。而新京报的社论/来信版等等也是每天雷打不动地出现在相同且是重要的位置。久而久之,想着在这些版面上发言,或从这引起版面上得到自己期待的互动也就成了读者的某种习惯。而相反人民日报等报纸的读者来信版则还一直未能形成日日见报的局面,“时效性较差”,[iv]甚至有些报纸的互动版面,如检察日报的“编读往来”一般要隔三、四周才会出现一次。如此漫长的出版周期,不仅使这类互动版面上所刊内容的时效性大大折扣,而且不容易强化读者对这类版面的认识和期待,更不能使之成为读者中的品牌。如检察日报的“编读往来”,虽然也相对固定,但因为每隔三周甚至一个月才出一版,读者不仅不会惦记关注和阅读这样的版面,甚至在他们面对这样版面的时候,早已记不清版面上内容所指的新闻或稿件,当然也就觉得索然无味,更无法使受众互动版面本身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或是给予某种阅读的期待了。

2、与新媒体实现深度融合,充分利新技术满足读者的及时性需求。

读者来信版要实现实效性的关键突破,除了要缩短出版周期,固定这些版面的位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与新媒体实现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新媒体所能提供的时空上的无限性。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一个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通过其技术革新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即时开放的信息平台,而这恰恰是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等平面媒体所不具备的。[v]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报纸等传统媒体也都开始纷纷“上网”,借网络的优势来不断拓展报纸的互动功能。如许多报纸不仅仅是将报纸自身内容放到网上,而是利用网络开通了许多与受众进行互动的渠道。通过网络即时收集受众对于报纸内容的反馈意见,并将其中的部分有代表性的意见摘发在最新出版的报纸上,或者每当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干脆直接利用网络组织讨论或进行报纸阅读情况的即时调查。通过借助网络,报纸受众互动版面不仅大大提高了互动的即时性,解决了报纸受众互动版面因周期影响的不足,满足了新媒介环境下读者求新、求快的新的心理需求,而且解决了报纸版面有限的制约,拓展了报纸受众互动的空间。如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版上不仅有读者的手机短信留言,其网上论坛“强国论坛”就因因大大满足了受众即时互动的新需求,而成了人民日报在新技术条件下与受众进行即时互动的代表,而且在受众中享有很高的品牌价值。

3、拓展和调整互动功能,满足读者受众的话语表达等多样化信息需求。

一位曾经在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工作多年的编辑在总结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失落的原因时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读者来信版承担了许多本不应该由它来承担的舆论监督任务。[vi]此话不假,从新闻媒体所负担的社会社会功能来看,舆论监督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而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舆论监督对促进读者来信版的发展确实功不可没。传统大报的读者来信版在上世纪80年代具有广泛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其版面上刊登了反映群众呼声的批评报道。在当时批评报道还未曾像今天这样常规的情况下,敢于说出老百姓心里话的读者来信版受到欢迎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然而,在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空间日渐扩大,尤其是电视等强势媒体的舆论监督已然深入人心之后,读者对报纸读者来信版的功能期待显然也在发生着变化。在受众的冤屈已经可以通过越来越多、越来越直接的渠道得到满足时,受众更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充分表达意见的空间,也越来越想知道当一个事件、现象和问题出现时,来自自己身边与自己身份地位都相同的人的声音,因而他们需要报纸为之提供更多的话语空间。因此,纸质媒体的受众互动版面要取得新的发展,无疑应该跳出“为民伸冤”的传统狭窄定位,受众互动版面也不应再仅局限为“读者来信”,而是应该积极拓展和调整报纸互动的功能,真正满足读者的话语表达、自主决策、自我展示、生活所需甚至游戏娱乐等多样化的心理需求。而这一点上,一些新兴都市报无疑做出了成功的尝试,京华时报的声音、新京报的来论就是较为有利的证明。

4、体现服务意识,通过加强服务的针对性凝聚受众。

除了满足读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体现强烈的服务意识也是当今乃至今后报纸互动版面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现代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服务受众,尤其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给予受众某些实质性的服务日益突显为媒体的一项重要功能,也越来越受到了媒体的重视。为了能够切实满足受众的服务需求,纸质媒体所能提供的服务内容也在不断扩大,从传统的天气预报、票务信息到今天的穿衣指数、出行参考、理财方法、停电通知、休闲娱乐······凡与百姓日常生活密要相关一应生活资讯,可谓无所不包,而这些服务也因为能够给受众生活带来某些实用性的帮助而日益受到受众的欢迎。作为离受众最近的版面,报纸受众互动版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对读者的服务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读者来信版就应该立足读者、面向读者,“从读者中来、到读者中去这一工作方法,应是读者来信永远遵循的准则”,[vii]通过服务将报纸与读者紧密联系起来,成为连接媒体的和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当然,读者来信版要体现服务意识,也并不意味着服务的泛化,而是应该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在这一点上,新兴都市报的受众互动版面也有着有益的探索。以北京青年报的《本市·热线》版为例,读者在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如遇到“茶托”怎么办、女儿得了罕见病怎么办等等,北京青年报的“2020帮您找”、“2020帮您问”都会给出具体的解答,体现出较强的服务针对性。

5、加强策划、主动出击,改变与受众互动的盲目性和零散局面。

从大多数传统媒体报纸的读者来信等受众互动版面所设置的栏目或所时刊登的内容来看,内容零散、议题不集中甚至带有某种程度的盲目性亦是制约其版面发展的一个因素,以检察日报的编读往来版为例,此版上一般设有“交流”、“咬文嚼字”、“新闻观察台”、“采访心理”、“读者评报”等几个栏目。这些栏目的稿件在内容上大多来自一般读者的自发来稿。由于是不加组织的自发来稿,这些稿件多少显得零散和随意,也因为这种随意和零散所造成的指向性较弱而无法成为多数读者关注的热点。而要解决这一问题,较为可行的办法就是要编辑加强策划能力,主动出击,有意识地设置读者关注的焦点,如“可以设置一个读者公共讨论区,每期设置一个议题并提前告知读者”,[viii]即可以有意识有主题地策或是和组织一些议题,并将这些议题告诉提前告知读者,或者可以由读者点题或根据对读者需求调查来列出读者普遍感兴趣的话,这样就可以使受众互动版面的主题变得相对集中,也容易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如新京报的“热线”版面在每刊登一期内容的同时,都会将下一次将要讨论的话题同时公布,以提醒读者参与讨论。而编辑这样有意识地进行某些议题的设置,既保证报纸在舆论引导方面的主动性,也可以调动受众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6、突出版面的读者定位,增加读者与版面的身份认同

大众传播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皆已表明,传受之间的相似性可以增进传播的效果。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受传者更愿意与自己地位不相上下的人的影响。这被看作是说服传播中的“认同策略”。[ix]受众互动版或读者来信版,顾名思议就是专门用作刊登读者写给编辑部来信的版面,因而版面上所登稿件的读者身份是此类版面区别于其他版面的重要方面,但在仔细研究当今许多报纸的读者来信版后却不难发现,此类版面上往往充斥着大量非读者写来的也根本不能称之为信的稿件,有的报纸的此类版面干脆就是报社通讯员园地,刊登的多是报社通讯员在阅报和写稿工作中的心得,有的甚至成了通讯员与编辑进行业务交流的探讨的园地,与受众互动版面的主旨相距甚远。仍以检察日报的“编读往来”为例,在每一期的版面上都可以看到的“交流”、“采访心得”等栏目,从名称看即明显属于通讯员来稿,显得与真正的读者已无多少关系。而在其他的栏目,如 “新闻观察台”、“读者评报”、“评析” 等栏目所刊的稿件中,也只有作者的名字,而无作者具体身份的介绍。这种作者身份的未知性,读者一般也不可能由于身份的认同而增加对报纸的亲近和喜爱。因此,在读者来信版上刊登的稿件,不妨清清楚楚地标明作者的真实身份,如北京青年报、新京报来信(论)版所登文章的作者一般都会标明是农民、学生还是公务员等等,让更多读者通过与作者之间身份和地位上的相似性就可以增加对报纸的认同和喜爱。毕竟,“受众参与传播过程,是当代传播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营造良好传受关系的重要条件。”[x]



--------------------------------------------------------------------------------

转引自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第99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ii] 刘宏,《读者来信版的变迁》,中华传媒网。

[iii] 叶佑平,《为何取消<读者来信>版》,《新闻采编》2002年第2期。

[iv] 温冬开,《<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批评报道研究》,《新闻大学》2000年冬。

[v] 屈金轶、江建文,《论互动传播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南京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6期

[vi] 刘宏,《读者来信版的变迁》,中华传媒网。

[vii] 阿相,《从读者中来到读者中去——浅谈如何把握<读者来信>版的报道思想》。

[viii] 周艳霞,《拓展读者的话话空间——读者来信版的现状分析与建议》,《今传媒》,2006年第1期。

[ix] 毕一鸣,《语言与传播——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新论》,第257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x]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第231页,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8#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6:01:31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084&extra=page%3D1&_dsign=90770bb5

寄  语
语文生活,诗意人生。
——主编王琦
语文像一口古井,看似平而浅,实则精而深。当我们渴了,从中掬水,才发现,她藏着千年文化的香、神州精神的淳、先哲智慧的深……掬得越多,发现越多。愿《语文报》成为这第一瓢水,助读者发现这口井,亲近这口井,爱上这口井。
——康雪蓉
享受语文,享受学习,享受生活,愿《语文报》成为点缀你美丽生活的一束花。
——武永亮
《语文报》——语文教育的园圃,愿您芳华常驻!
——吕培铭
芬芳过后,赞美也不过是芜杂的喧嚣。而立的她,更需要冷静的审视与思索。幸得与她同岁,愿执子之手,与子共勉。
——王海燕
报纸简介
基本信息
▲读者对象:面向所有即将走向中考的学生。
▲周报,每周四出版。四开八版,套色印刷。
▲定价:每份1.00元;半年价26.00元;全年价:52.00元。
▲邮发代号:21-14
▲通讯地址:(030024)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收投《语文报》信箱中考版编辑部
▲编辑部电话:0351-6378134  6378180  E-mail:zkb@ywtd.com.cn
▲编辑部成员:王琦(主编)吕培铭  王海燕  康雪蓉  武永亮  范志峰
▲订报咨询:0351-6378118  E-mail:dbrx@ywtd.com.cn)

办报宗旨
我们不是为了给考试的题海多添一瓢水,而是提供穿越题海、划到成功彼岸的轻舟和双桨。落脚在中考,着眼在人生,尽展语文的文化之美和对人生的启迪作用。
内容特色
切实为中考服务。中考版研究、解析中考语文试题,分析中考命题规律与趋势,给考生切实的备考方法与解题策略。注重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积累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长期发展。
重要活动
“全国中考语文试题研究中心”诚聘研究员
全国中考语文试题研究中心是本报的专业指导机构,热忱欢迎各位专家、老师加盟,凡具有以下资格者均可应聘:
(1)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命题专家;
(2)全国各省、市、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3)全国各地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4)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十篇以上论文的中学教师。
应聘方式:将个人材料一份、一寸照片一张寄至本报“全国中考语文试题研究中心”。
联系地址:山西太原市迎泽西收投《语文报》信箱中考版编辑部  邮编:030024
联系人:晓燕  电话:0351-6378134  6378180  Email:why@ywtd.com.cn
读者评价
评价一:四大专号为我所需。一为寒假专号,突出练,考点各个击破;二为暑假专号,突出读与写能力的提升,抓住分值最大的两块;三为作文专号,辑录各地中考作文,解析满分要诀,分析误区所在;四为文言专号,讲解题型,梳理考点,赏析和演练融为一体。这四个专号实用而到位,为我们的备考提供了系统的指导。
评价二:想读者之所想,报纸编排打提前量。四个专号与正常期的报纸均提前出版。对专题考点的梳理,对十多套试题的考前热身,我们完全来得及去读,去做。
评价三:系统性的考点梳理,全面而精到。根据试题的几大板块,中考版对各个考点分专题,逐一梳理,力求详尽,精讲精练。这张报纸的确是我们备考所需,备考必需。

感人故事
采几束暖暖的阳光
《语文报·中考版》于2003年1月创刊,迄今已五年半。五年的时光将这张报纸打磨得初具规模与品位,市场的反应与读者的认可便是对她的评价与喝彩。
回顾五年来的成长之路,我们的内心充满感激:领导的信任,作者的支持,读者的关注;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一份份真挚的情谊,一帧帧难以忘怀的画面。那些动人的细节与情感,便如照耀在中考版这片青青河畔的阳光,历久而弥新,芬芳而温暖。
儒雅的领路人:放手型管理
一个优秀的团队,必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在中考版,这个核心就是主编王琦。在他的眼里,没有下属,只有同事;没有要求,只有期待。在这里,每个编辑的成长,离不开他的指导与点拨,常常是要言不烦,但精当到位,一下子让你眼前光明心里敞亮,问题迎刃而解,认识得到提升。
对每个编辑的选题策划、编辑思路等,王老师从不设限: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尽管提出来,大家一起碰撞,也许一个好的创意就碰出来了。在他的鼓励下,我们就这样不断推陈出新,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和展现。中考版这张报纸在大语文的旗帜下呈现出多元的格局和特色,便得益于此吧。
他爱读书,识见广博而深刻。在他的影响下,我们每个人都给自己开列了必读书目,随时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可以说,他的这种濡染比说教更有力量。
是良师益友,更是可亲可敬的兄长,感谢我们的领路人,是他的放手给了我们自由发展的空间,给了我们成长的动力。
和谐的团队:每一个都重要
不以自己的喜好取人,彼此尊重和信任,平等交流,友好相待。在主编的带领下,中考版一直向着和谐、高效的目标努力。
2003年1月创刊时,三人建起一份报纸:主编王琦,编辑张勇耀、王海燕。在紧张的筹备阶段,完成了报纸定位、读者调研、选题策划、思路论证等一系列繁重的前期工作。由于定位准确,报纸一问世就受到了专家的认可与读者的好评,首期发行量即突破30万。其间,勇耀承担和付出的很多,她在以前做刊物时即积累了丰厚的资源与经验。创刊伊始,她在很大程度上分担着主编的压力,中考版重大选题策划,寒暑假专号的体例拟定、约稿审稿等重要工作都是她来完成的。曾是中考版的开创者、建设者,曾是中考版的大梁——勇耀,虽然后来被别的报纸“挖”走了,但她为报纸所做的一切将永远定格在中考版的史册。海燕的特点是细致,善于学习。她打理的两个写作版有声有色,和作者的交流、读者的互动进行得都不错。中考版另外还有两名编校:小韩和小许。她们在校对过程中,对文字把关很严。中考版的编校质量之所以在一开始就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跟她们的付出是分不开的。
半年之后,也就是2003年7月,一位新的朋友加盟到中考版这个团队:吕培铭。小吕读的书很多,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出手很快,他的到来给中考版注入了新的活力。他接手阅读版后,信息量与文化含量明显增加,常常给人意想不到的收获。
同年8月,一位兼职编辑以爽脆利落的文笔风格成功应征,加入中考版,承担起第8版的编辑工作。他就是闫文水。因为一些原因,他最终没有成为我们中的一员,但他所做的,中考版不会忘记。与他一样无缘进入报社的另一位编辑是李书萍,苏州大学文学硕士,她在中考版只待了六个月,但她的谦逊、敬业、温文尔雅,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2006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的春天,中考版的中坚力量——勇耀决定去另一家报社。勇耀的走,对编辑部来说,是一大损失,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整张报纸的策划、统筹,重大选题及专号的体例拟定,这些重头戏总要有人来担当。小吕和海燕,顿时感到肩上的责任加重了。没有足够长的学习时间,新一年的编辑选题论证即将开始,小吕和海燕就这样进入新的角色,共同承担起勇耀原来担负的所有。也是在这一年,编辑部迎来两位“新人”:武永亮、康雪蓉。永亮内敛含蓄,小康温婉细腻,两个人以新的思维方式和个人色彩,为中考版注入新的活力。
还有一个人应该提到:范志峰,中考版的美编——报纸的美化者。2005年他加入中考版,以精致的图形处理和线条符号来表达独特的设计理念,中考版的版面设计因为这一份表达而别致、醒目,不仅真正实现了图文并茂,相得益彰,且明显区别于同类报纸,具有标识、防盗印功用。值得一提的是,志峰之前的零点设计公司曾精心打造出我们的创刊号,并以市场上没有的低价格坚持为报纸做设计将近一年,为中考版的形象定下基调,功不可没,在此深深致谢。
在一个平等交流的集体,每个人都是轻松愉悦的。有任务,大家一起完成,群策群力。老编辑自觉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新编辑虚心学习、积极探索。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在更换,但凡是来到这一站的同仁,都在这里洒下汗水,播种真诚,奉献出满腔的智慧与热情。中考版,一年52期,至今已逾300期,这场接力赛中,缺了哪一个都不行。中考版的成长光谱中,每一位同仁都是一束不可或缺的光芒。
专业的作者:风格多元  各具特色
教辅类报刊的竞争日益激烈,对一张报纸来讲,质量是生命线,而保障这条生命线的便是广大的作者。中考版拥有这样一支高素质的作者队伍:由语文专家、教授、博士、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组成;他们或学识渊博谈吐不凡,或见识高超妙语如珠,或风趣幽默涉笔成趣,或钟情语文满含热诚。他们对中考版倾注了极大的关注,他们与中考版的编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如果说中考版是语文浩瀚天空的一隅,那么照彻这一隅的,就是这些可爱的作者,每一位即是一颗闪耀的星星。
余映潮:感谢你,浪费我的时间 余老师,是语文教育专家,同时也是语文类报刊的顶级作者,他的繁忙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但每次向他约稿,他都会亲切地说:“海燕,谢谢你浪费我的时间。”而每一次回稿,他总会比我给他的时间提前,我知道,这多半是因为他的“立即”准则:
“立即”,就是让自己快点做起来。
“立即”,就是简洁,就是快速,就是极有自制力。
“立即”应是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立人方式;“立即”带来的是效率;……(节选自余老师短文《立即》)
余老师的这种“立即”精神,正是我们年轻编辑应当认真学习的啊。与余老师的交往是愉快的,让人长见识的。
杨舜山:如此虚心,如此谦逊 杨舜山老师是有名的特级教师,全国中语学会会员,湖北省中语学会理事,恩施州中语学会理事长。如此多的头衔,如此高的声望,应该很难约稿吧,至少会有一两次闭门羹吧?带着一丝惴惴不安的心情,拨通杨老师的电话,杨老师却答应得很爽快,还说《语文报》是大报,要我们给恩施的命题提提意见。所有的担心一下子释然,后来更与杨老师成为忘年交。
黄厚江:你这么热情,叫我怎么推托? 江苏知名的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的日程安排得很满,接到约稿的邮件,他回复:真的很忙。但你的热情,不容拒绝。嗯,看来热情是具有感染力的,以后应当继续保持。
宋晓民:深夜从复旦网吧发回稿件 2007年的暑假专号写稿任务重,要得急。恰巧老宋又是最忙的时节,听课、出差、开会、研讨,接下我们的写作任务,其忙碌可想而知。到最后交稿时,他果然还在上海开会。编者自愧“编辑有时很讨厌,一道催稿似一道索命符”;他回复“不是啊,是我不好,拖了你们的进度”。那晚催稿后,11点多钟,晓民发来短信:稿件已在复旦网吧发出。一时心潮涌动,难以言表,唯有回复:回来请你吃饭。
王延学:惊人的写稿速度 有次寒假专号的文言稿,约了一位作者,临到交稿,他说人还在医院。我们一边祝愿他早日康复,一边发愁稿件怎么整。抱着试试看的念头,我们打通了王老师的电话。跟他讲明情况,说按照他的稿件质量,可以晚一点回来,给他一周的时间。三天后,王老师的稿件回来了。十几万字,要选文,要分析,要命题啊。小吕惊呼:您的速度令我辈惊讶,对您的崇敬更是如长江水滔滔不绝啊。
罗小军:难忘的“雨花大道18号” 初做写作版编辑时,看惯了老师们千篇一律的点评。忽一日,收到一位署名“罗小军”的作者寄来的考场作文荐评稿。作文的题目是《雨花大道18号》,文章写得动人,形式也很别致,而最难得的是点评的文风很特别:没有概念化的总结,只有诗意化的描述;没有干巴巴的条分缕析,只有围绕文本的亲切而形象的对接。以文笔之美走进中考版作者队伍,小军恐怕不知道他的“雨花大道”曾在一个小编的心中激起涟漪一丛吧。
黄琼:既是作者,又是编辑  在所有的作者当中,黄琼的身份很特别,因为他还是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编辑,曾为中考版的创刊、发展作出过许多贡献。尤其在写作方面,他一直在关注着报纸的选题、策划,常常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编辑一起探讨版面构想、栏目拟定、组稿方向等,这些具体而微的帮助恰似春雨,“润物无声”,令人感怀。那些“幕后”的付出,不正是我们应该铭记的吗?
……
还有很多令人感动的人与事,这里仅是随意拣选几朵记忆的浪花。文笔拙劣,挂一漏万。就让我们几位编辑真诚地向这些可亲可敬的作者深鞠一躬,说声:谢谢您了。

今天写下这些文字,心中遍植感恩的花。它们摇曳着,彼此呼应着,摇落阵阵芬芳,唤醒沉睡的记忆。在中考版这块土壤上,感人的花朵谢了又开,我想就如那首歌中所唱: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每个帮助过我们的人,每个给过我们批评和鼓励的人,都值得我们感激。
花朵虽凋,芳香仍驻;往事已逝,此情绵绵。

作者之声
因为优秀的作者加盟,中考版尽显前瞻实用特色,得以更好地服务读者;因为他们的支持,中考版的视野更开阔,脚步更坚实。站在巨人的肩上,自然就看得更远。感谢他们,将智慧与才情在这里绽放;感谢他们,将热情与真诚在这里洒播;感谢他们,一直是我们强有力的后盾。
我和语文报
陕西宝鸡市教研室  曹公奇
最早认识《语文报》是二十年前在学校任教时。后来,在《语文教学通讯》上发表了一些文章,才与报社的编辑开始有了一些交往。
真正与语文报社交往频繁、关系密切是在《语文报·中考版》创刊以后,中考版编辑们的热情和敬业精神,一直感染着我。在我心目中,编辑是神圣的,我始终对编辑怀有一种崇敬心理。但在交往中,中考版编辑的热情、谦逊和严谨,既使我感到亲切,又使我更加敬佩。所以,无论我再忙,只要是语文报的稿约,我一般不会推辞。现在,我是中考版的特约编委,有幸和余映潮等大师并列一起,这是荣幸,也是责任。
除此之外,我和语通A刊、语通B刊、初中版、高考版、中华语文网等也有着一定的联系,特别是语通B刊,在2003年第10期上,把我列为“封面人物”加以报道,更是对我莫大的鼓舞。
多年和语文报社的交往中,我与报社许多领导、编辑都有着良好的交流与合作,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见过他们中的一位,但他们将永远是我的良师益友:任彦均、徐永平、刘远、王琦、王海燕、张勇耀、康雪蓉、吕培铭、王建锋、王华林、邢小雷、张水鱼、李晋钰、李梅、李建宇、李少华、梁耀辉、刘应伦、陈树廷、李德捷、郭良……
我是语文报社的读者,也是她的作者,现在是,将来也会是的!

附作者简介:
曹公奇,陕西省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现任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兼中学语文教研员,宝鸡市中语会秘书长。曾被《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3年第10期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年第11期专题报道,《作文导报》《语文报》也曾做过介绍。
近年来,参与、主持过多个国家级、省级课题的研究,多篇论文获国家级、省级一等奖,发表教育教学文章近200篇,主编、参编教学用书70多种。

诚挚的祝福
江西九江市教研室  陈德淼
《语文报》而立庆典,我心中特别高兴,为她的美名日盛,也为她的辉煌前程,敬上一杯诚挚的祝福!
她是我职业生涯的旅伴,我是她三十年的忠实读者。不仅自己读,还推荐给学生读。后来担任语文教研员,更是向辖区师生极力推荐。不是为了别的,就因为报纸的可读性强,内容新颖,格调高雅。中考版创刊以来,应编辑之约我曾为报纸写过一些关于阅读指导、训练与考查的稿件,我同报纸的距离更加亲近了。我意识到,只有读懂她人文日新的思维,熟悉她与时俱进的身影,才能为她提供合格的稿件。我从报纸的美文佳作中寻觅,从编辑们的短信、电话和电子邮件中寻觅,从编辑方案和相关资料中寻觅:寻觅我心飞翔的方向与力量,探求那信任、鼓励与肯定中的责任和智慧,汲取报人敬业的精神营养,感受编辑们的渊博与严谨。我已届退休之年,又多了几位值得信赖、堪为楷模的编辑朋友,是一大幸事。能为中考版的大花园添一丝绿意,是一种幸福。每当我看着考生捧着《语文报·中考版》爱不释手,报人的关怀助长了考生攀登高峰的信心和勇气,心中乐滋滋的。
我编写并享受着快乐!
祝愿《语文报》的事业如日中天,祝愿编辑朋友幸福无疆!
附作者简介:

陈德淼,退休前为九江市语文教研员,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四十余年,发表、出版作品百余万字。曾为江西省教科所兼职研究员,全国中考语文试题研究中心研究员,《语文报·中考版》特邀撰稿人。退休后任九江市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我与“中考版”的情缘
甘肃省兰州市三十七中  王延学
从1992年12月在《语文报》发表《关联词语理解易误点举例》,到参与编写“中考版”2008年暑假专号,屈指算来,我与《语文报》相交已有17个年头。其间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太多太多的感动,太多太多的收获,说不完,道不尽。
2003年,《语文报·中考版》应运而生,当时,因我参与甘肃省中考语文命题,于是就对这份理念前卫的报纸投去了更多关注的目光。主编王琦的才学、识见,编辑小吕、海燕等的热情、好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有几件小事需要特别提一提。
《语文报·中考版》诞生不久,我曾将一篇题为《听女儿仿写》的小随笔寄给主编王琦,他对那篇小文大加称赞,称赞文中的例子,称赞行文的风格。不久,该文发在中考版4月份一期报的第1版,并冠以“家教手记”。能对一篇文章作出有理有据、要言不烦的点评,这无疑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眼光。作为一家报刊的主编,这种学识、眼光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一份报纸的品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编的审美眼光。
去年暑假前,我女儿有感于当年的黄埔精神,写了篇《让梦想热烈燃烧》,自我感觉很好。于是我将其给了一家报社的编辑,过了一段时间,我问结果,那位编辑很抱歉地说:“稿子让主编给卡了,说文章的观点不太恰当。”这种结果实在大出我的意料!女儿说这是她最喜欢的一篇文章,争取要在高中毕业之前发表出来,她能从中汲取到一种力量。很偶然的一次机会,我跟编辑康康聊天,于是提及那篇文章,想听听他们的意见,并请她转给王琦老师。几位编辑都不约而同地称赞该文写得有激情,感动人。不久,即收到王琦老师的邮件:“柏琪的札记写得真是不错,文笔自不必说──那是一贯的准确生动,史料上的剪裁得宜,已是让人刮目相看,最可贵是极具史识,──能在纷纭的历史沉积里探讨黄埔精神,这本身就别具只眼,而将黄埔精神和戊戌变法、黄花岗起义以及鲁迅的弃医从文联系起来,进行史学考量,则体现了披斩历史苍茫的才情,小小一文,才学识兼备,不易也。也幸在当今之中国,这样的锦绣文章才不会被曲解,此亦时代之进步也。转眼,柏琪已是由一个初中的小丫头变成了高三的大姑娘,依然不变的是才情,我跟编辑部的同事说,以后可以注意这个名字,她会不同凡响。”因笔误,写错了女儿的名字,因此,随后我又收到了他的“又及”:“两次将‘柑琪’的名字打错,我只能解释为,我不仅希望她有柑橘一样的甜美,还有经岁寒而后凋的高洁了。”顺理成章,在王琦老师的推荐下,该文很快发在了2007年末的《语文报·高考版》。
尽管我跟几位编辑未曾谋面,但感觉很是投缘。跟他们在网上聊天,感受到的是人间的温情,是年轻人锐意进取的朝气。他们总是很及时很慷慨地给予我的文章以比较高的评价,还隐约记得海燕编辑写给我的两句话:“一路上有人喝彩,开心吧!”“开心着你的开心!”
2008年第一场瑞雪降临之时,我曾收到过一条很动人的手机短信:“天地间有一种东西叫雪,从天而降,落地而化;人世间有一种东西叫爱,自吸引中诞生,升华中融合;朋友中有一个是你,始于偶然,止于永久!”将它送给我生命中重要的精神支柱──《语文报·中考版》,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附作者简介:
王延学,中学高级教师。甘肃省兰州市三十七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兰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甘肃省教育厅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学语文学科审查组核心成员,全国中考语文试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你是在太原吗
湖北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    黄  琼
  2003年暮春时节,因为公干,我去往长江日报社。来到报社门口,刚一下车,就听到手机铃声响了,一看,“025”打头,是江苏南京的电话。一接通,电话那头,自称是《考试》中考版的金辉。我知道,金先生是该杂志语文栏目的负责人,一位很敬业的编辑。
话题由“祝贺你,黄老师”开始,然后邀请我在当年中考结束之后第一时间里为他们的杂志写一篇试题评析的稿子,接着赞扬我投给他们的稿子写得好。
我心里纳闷着,金老师祝贺我什么呀?是祝贺我被他们选中成为特约稿的作者,还是祝贺我的稿子写得好呀?这些似乎都不大适合用“祝贺”一词啊。
这是,金先生又开口了:“黄老师,你是在太原吗?”我心里更是糊涂了:虽然我向往山西、向往太原已久,可是我从来没有到过山西,更别说身在太原了。
我连忙问道:“金老师,您怎么会问我在太原呢?您不知道我在武汉工作吗?”电话那头,金先生似乎一惊:“您不是出任了《语文报·中考版》的编辑吗?这可是一份前途无量的报纸啊。”然后,他从编辑的角度,谈了创办四个月来的《语文报·中考版》的特色和优势,谈了这份报纸的光明前途。
哦,原来是这样——2002年10月,应王琦老师之邀,我为即将创办的《语文报·中考版》做了一个版面设计和栏目设计的方案,向他们推荐了第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作者。可是,在我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情深义重的语文报人给了我莫大的荣誉和意外的惊喜:从创刊号起,他们就把我的名字署在了《语文报·中考版》编辑栏里。金先生祝贺的原来是这件喜事啊。难怪,近几个月来,原来交往的一些文友有时改称我为“黄编辑”呀。蓦地,我突然感觉到了《语文报》的影响可真大,刚刚创办的中考版不仅快速占领了市场,也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
我笑着告诉金先生,我并没有为《语文报·中考版》承担具体的编辑工作,只是帮助写作版的编辑搞搞策划,负责给报纸提提建议什么的。我也告诉金先生,我不在太原,但是,有一大帮学识高、责任心强的专职编辑在太原。他们,才是《语文报》的中坚。
附作者简介:
黄琼,供职于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致力于写作和中考问题研究,先后在百余家报刊杂志上发表教研文章约800篇(件),多篇著作被中国人大报刊资料复印中心《中学语文教与学》、人民网、新浪网等转载;编制的中考模拟试题经发表后,部分被引用为中考语文试题。策划和主编了《中(高)考作文90秒突破》等约30本作文和阅读备考精品图书。为湖南少儿出版社策划和主编的“高中生最佳范文”丛书(全套共5本),得到广泛好评。
现为全国语文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常务副理事长,被聘为山西《语文报·中考版》特约编委、吉林《作文与考试》杂志顾问等。
互动精益求精  追求精品第一报
四川丹棱县教研室  黄志伟
在与《语文报·中考版》编辑的交往中,感受最深的便是他们精益求精的办报精神和对读者高度负责的态度。
2007年中考后,笔者在细致研究了全国各地的中考题后,撰写了10多个专题并及时发给了《语文报》编辑。编辑收到邮件后,很快就给了电话答复,明确表示哪几篇可用,哪些暂时不能用。紧接着对所要刊用的稿件分期分批进行了互动式的修改,其中《修辞,语文考卷上的“轻骑兵”》一文是可以说是编辑花费了不小的心血才得以发表的。笔者的初稿是3000余字,经编辑修改后只有2000多字,简洁而利于阅读和应用。
初稿题目为“修辞,‘修’而不能‘辞’”,虽然巧妙,可不大适合初中生,编辑改为“修辞,语文考卷上的‘轻骑兵’”,浅显通俗而易懂。初稿的开头一句初稿为“从语言表达来说,修辞决不是可有可无”,编辑老师把此句修改为“从语言表达的实际功用来说,如果说标点在句中不可或缺,那么修辞则是有胜于无,有时甚至是妙不可言”,既具体又有文采。更可贵的是编辑从读者阅读的角度出发,对全稿进行了较大修改。原稿是把所举的不同题型的题目的答案列成一览表,因此未说明解题思考,不利初中生阅读和理解。编辑在定稿中的6个典型题目后面分别增加了“小编助解”,让读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而有所得。如5题的“小编助解”为:本题考查对联拟写能力,主要涉及对偶修辞的理解与运用。下联中要填入的部分应与上联中的“商贸繁荣”句式一致,词性相对:“商贸”系名词,“繁荣”系形容词,二者构成主谓结构;一一代入,唯有“人文鼎盛”在词性与结构上相符。这样的点拨自然能让读者轻松地阅读而提高。
这样的修改还有很多,不能一一列举。虽然每一处都是细节的调整,但编辑必须反复阅读选文,细心思考才可能达到如此的境地啊!
卜算子·咏中考版
山东济南历下区教研室  张宗达
诗前序:宋代的李之仪有词《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我把这首绝佳好词“恶搞”一下,代表我对语文报,对《语文报·中考版》的感情。

          君住黄河头,我住黄河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黄河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笔者现居济南,语文报在太原,正好一个黄河头,一个黄河尾,“君心”“我心”心是相同的、相通的,那就是一颗振兴中华语文的赤胆忠心,对语文教学的一副火热心肠。
在语文教研的路上,有语文报,有高水准的编辑,既不感孤独,也不感迷茫,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追求,那就是实践大语文的理想,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附作者简介:
张宗达,现为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局中学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济南市中语会理事,全国中考试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喜好读书写作,曾在《齐鲁晚报》《济南日报》《语文报》《中国教育报》《当代教育科研》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多篇。


读者反馈
读者反馈一:
中考选择中考版,绝非偶然
王琦老师:您好!
贵报全体编辑老师的辛勤耕耘又迎来了丰硕的收获,我区非实验卷(作者注:贵州铜仁地区非课改中考卷)约有100分的试题与《语文报·中考版》吻合,在共同分享丰收喜悦的同时,我代表德江考区的师生向贵报真诚地道一声感谢!
——罗鹏(教研员)  贵州德江县教育局教研室
读者反馈二:
取法乎上,以少胜多
作为贵报的读者快二十年了,连续五年都带毕业班的我和中考版更是有了感情。现借贵报一角,谈谈我和学生的深刻体验。
取法乎上,以少胜多。初三学生为了应对中考而买一些“秘方”“兵法”之类的大部头,或者是一套套试题集,无奈地陷入茫茫苦海已是一种普遍现象。我和学生们除了使用语文课本,就只选用了权威教辅读物《语文报·中考版》。大家的负担几乎消逝了,而中考方向和目标却更明确了。轻装上阵备战中考,这是每个考生制胜的法宝。
披沙拣金,各个突破。《语文报·中考版》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专题性很强,它有效弥补了新教材板块教学的不足,使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得到夯实。我们常用“三步法”进行专题突破:第一步是认真领会报纸的知识讲解把握其实质;第二步是找出所使用的教材中的联系点使课本与报纸融为一体;第三步是及时全面地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专题体系。
实战演练,踌躇满志。在中考复习中进行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绝不能陷入到题海战术中去。《语文报·中考版》为我们提供了针对性、前瞻性和权威性很强的经典试题。在打破“为做题而做题”偏颇观念的基础上,我们认真对各类试题进行演练,关键是对题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学生还在报纸上设计了“我来评试题”栏目,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
轻松的学习、理想的成绩让我们深深感到《语文报·中考版》是毕业班学生的良师益友。
——彭辉(一线教师)  四川省开江县永兴中学
读者反馈三:
一报在手  应考无忧
语文考试结束,学生走出考场,满脸舒心的微笑。不少学生抢着说,试卷中的很多题目平时都训练过。的确,打开2006年黄冈中考试卷,我发现有些题目或材料,平时真是训练了。说到这儿,真的很感谢《语文报·中考版》,备考过程中,学生复习的材料,有不少是从中考版上选下来的,无意中搭上了中考“信息快车”,获益匪浅。
复习备考中,《语文报·中考版》的指导,针对性强,全面而系统,重视能力训练与培养,而且都是全国名师主讲。老师用得放心,学生学得扎实。
——张敦礼(特级教师)  湖北黄冈英山石镇中学
读者反馈四:
结识中考版,何其幸运
光阴荏苒,屈指算来,与《语文报·中考版》已有四年的缘分,自从带毕业班结识它以来,就一直对它情有独钟。
遇见中考版是老师们的幸运。它系统而全面的“专题辅导”,减少了老师备课的压力;新颖而规范的“模拟试题”,节省了老师出题的时间;紧扣时代脉搏的“时事直播间”,使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触摸外面的世界;轻松而亲切的“中考聊天室”,使我们在闲暇之余聆听同行们的心声……在朴素包裹下的它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犹如一个纯朴而又富有的人。我喜欢。
认识中考版是学生们的幸运。温馨的“祝福心语”、睿智的“哲思妙语”、丰富的“素材金库”、真诚的“考场话吧”……无一不触动学生敏感的心弦。那短小犀利的杂文,用平实而通俗的语言解读着深刻的哲理,感召着学生向往和平与美好,带给学生的是醍醐灌顶般的顿悟。当学生遭遇挫折失败时,那全面系统的“考场经验指导”,又为他们打开了另一扇窗,使学生思考、感悟,以此不断丰富、提升自我。
紧张而忙碌的时间里,有《语文报·中考版》同行,真好!
——刘云(一线教师)  湖北省远安县实验中学
读者反馈五:
来年还用中考版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我曾多年从事初三语文教学工作,因而也就与《语文报·中考版》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年(编者注:2006年)中考过后,我惊喜地发现在我市(山东聊城)中考语文试卷第三大题现代文阅读中,第二部分议论文阅读《宽容是一种爱》(作者肖复兴),和《语文报·中考版》第179期6版文本研修室所选阅读材料竟然完全相同。尽管考试题目不完全一样,但由于读过原文,学生普遍反映做得不错。这一切都得归功于《语文报·中考版》,是她给了我们一个好成绩。我想说:来年我还想用好语文报!她永远是我们的好朋友,好帮手!
——宋玉柱(一线教师)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中学
读者反馈六:
大语文观,帮我们应对开卷考试
近几年来,湖北恩施州语文学科的中考都是开卷考试。中考是指挥棒,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不局限于课本,要视野开阔。教师在复习备考中必须树立大语文观,而《语文报·中考版》就是教师备课桌上的好导师。
信息时代,各种报刊杂志和辅导用书瞄准中考,让人眼花缭乱。《语文报》作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报一直走在语文教学的前列,以大语文观指导中小学语文教学,相信它一定会给明年的中考有更多更好的帮助。
——张文辉(一线教师,恩施工作站负责人)  湖北利川市文斗民族中学
读者反馈七:
中考版,感谢你为我摆渡
我真的很感谢《语文报·中考版》,它帮了我一个很大的忙。我的语文成绩原本很一般的,处于中上水平,初三刚开始时我很害怕,担心语文成绩将会影响到中考,我可能因此与重点高中无缘。烦忧之际,老师向我们推荐了《语文报·中考版》,我的人生得以改写。
语文老师说2005年的中考阅读题有一整道题是跟中考版6月份刊出的完全一样。于是我便像发现了沙漠的水源般精心阅读《语文报·中考版》,成绩很快进步了。当老师说我在质检中考班里第一时,我惊喜得想大叫。之后,我竟然每次都考第一。老师看到我的进步很满意,我也很兴奋地说都是《语文报·中考版》的功劳,老师还幽默地说:不是好东西能介绍给你们?
不知道《语文报》有没有高中版的,我还会继续订的。
不多说了,希望你们的报纸越办越好。
—— 一位走过中考的学生  shouhutiansh@qq.com

9#
发表于 2014-3-25 10:06: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


1,如果你要了解《小学生学习报》湖北读报评报基地校[班]的动态,请到这里[实名注册]: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311



2,如果你是家长/学生,想与《小学生学习报》编辑直接对话,讨论问题,请到这里[网名注册亦可]: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87



3,如果你愿意以网络呈现方式记录你的课外阅读指导的教学实验,请到这里[建议实名注册]: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94



4,如果以校为单位上传学生习作,[管季超工作室]最少有3个网可提供给你网络发表途径[均请实名注册]: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308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64

http://xnjyw.haotui.com/forum-13-1.html


5,如果你要了解[管季超工作室]四大网媒的分工,请耐心看完这个帖子: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004&extra=page%3D1&_dsign=f4f51ff0



6,如果你是教师达人或想向我们推荐,请在这个专栏实名注册后发言: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93




10#
发表于 2014-3-26 20:13:30 | 只看该作者
半步庐闲话

——孝感美术界前辈潘直亮先生访谈录

■孝感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管季超


    按响门铃,潘老师打开家门。
    “到我的画室聊吧?”潘老师说。
    潘老师和夫人程惠钊老师一人一间画室。
    在孝感的这个新居室里,程老师的画室小一点儿,紧邻着卫生间,题额为“雅不雅斋”。
    潘老师的画室靠里间,要大一些,约有20多个平方,题匾为“半步庐”。
    隔着画案与潘老师对坐品茗,开始了教师之友网》“人间访谈
/非虚构写作计划”的第一次访谈。

                                    ※                           



“半步庐”的来历

    ■管季超(访谈者,以下简称“管”):您的画室为何名为“半步庐”?
    ★潘直亮(受访者,以下简称“潘”):到我画室来的人,大多都会问到这个问题。
    这个画室斋名最初是完全写实的,苦中作乐,附庸风雅吧。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住在孝感日报社老宿舍楼,五六十平方吧,那时的住宅面积都小。那么小的面积,当然就不可能有条件单有一间画室。我找来报社印刷厂夹新闻纸的一块木板,在靠南的阳台上支起一张画案。书刊杂物一堆,容身之处确只“半步 ”。是完全写实的,并无深意。
    那时候生活条件差,又没有空调。夏天热得够呛,蚊虫又多,要在这间“半步楼”里作画是又受热又挨咬。
    这个画室斋名取好之后许多年,一位江苏画家来信说,潘老师啊,取得好啊。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您的这个斋名在含蓄中蕴涵深意,非同凡俗啊!
    其实,我还真没想那么多。经他一提醒,似乎也有此意味,我天生鲁钝,虽经努力,少有成就。但还算勤奋,虽不能像别人那样三步并作两步走,昂首阔步,但我半步半步向前移,也还能不断有所进步。


    ■管:您现在有这样宽敞的画室,早已不“写实”了啊?
    ★潘:季超啊,这都是拿纸(画)换的。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管:我记得早年一位艺友八十年代在孝南文化馆的那间小画室,用一张厚卡纸题写着《知足知不足斋》。
    ★潘:这想他的意思是指在生活享受上要知足长乐,在画艺上要永不知足,虚心向学。



早年的习画经历

    ■管:潘老师,我非常想知道。您最初最初的时候,是么样喜欢上画画的呢?
    当教师时间长了,凡事都爱从教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
    譬如我本人,父母都不会画画,从小学到高中毕业,都没有上过哪怕一节正规“美术课”,但是因为在五六岁时,从同桌一位男生那里,得到一卷烟厂用来作烟盒内层包装的透明纸,蒙在“小人书”上画,产生了最初的兴趣。印象中鲁迅爱上美术也是这样开始的。后来又接触到几位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社会上的人士,父亲的朋友啊或二哥的知青朋友,慢慢就喜欢上美术了。在“二师”读书时,还成了学校“美术兴趣小组”的组长,为学校校刊设计封面啊,为墙报画刊头啊,获得好评,兴趣也就固定下来了。
    ★潘:季超,你这个问题提得好。
    我出生在汉阳农家。父亲去世很早,我还在摇窝里时,父亲就辞世了。祖父也是在壮年时就病故了。
    母亲是24岁时生的我,难产。接生婆说:你们是救大人还是救伢儿?当然是要救大人。后来总算是顺利生下来了。我不到一岁,又长了十几个恶疮,成天在摇窝里哭。
    唉,农家的孩子都是贱命啊!
    今年我整七十了,这是老天的眷顾,我挺知足。现在国家的情况是越来越好了,我们俩老得享盛世之福,平平淡淡开开心心享受晚年吧。


    ■管:幼时受过磨难的人,凡事都会想得开些。
    ★潘:是的。小时候,祖母、母亲带着我艰苦度日。
    过去,农村妇女都有一本“鞋样子”。用草纸缝成一个像现在大开本的杂志那么大一个纸本本,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花样儿”。
    儿时的我,会用烧而未尽的细棉杆,在地上,在“鼓皮”(老式房子的木板壁)上乱画。

    ■管:这是您自己发明的炭条啊?
    ★潘:“(笑)对木炭条,农家娃儿自己发明的木炭条。我就用这种“炭笔”画鸡啊狗啊牛啊看到什么画什么。当然不会很像。

    ■管:我想也不会画得太好,但总归是能看出画的是什么。
    ★潘:在我祖母她老人家眼里,她的孙子是神童,是画家。我无论画什么,她都会拉长声调夸赞:我的乖孙啊,画得冽像!母亲也会边纳鞋底,边笑着鼓励。

    ■管:您祖母读过书吗?
    ★潘:旧社会只有富人家的女儿才可能进家塾念书啊。
    祖母是文盲,母亲也只认识很少一些字。

    ■管:我觉得您祖母是了不起的教育家啊。她深知教育的真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鼓励是让儿童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的一个好方法。
    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指这样一种情形
    ★潘:虽是农家孩子,但是三代独苗,疼爱得很。祖母和母亲在我9岁时,把我送到湾里一位老先生的私塾去念书。

    ■管:这位老先生——。
    ★潘:这位老先生是本家长辈,据说早年在四川当过县太爷的,是我们当地的名儒啊。

    ■管:进入私塾之后,您还画画吗?
    ★潘:读书时是学识字,学写毛笔字,老师是不教画画的。我记得进私塾的那一年得到一本连环画书,叫《宝莲灯》。我照着这本“娃娃书”来画,应该说画技又有长进了,兴趣也更浓。

    ■管:穷乡僻壤之地,如何得到这样一本书呢?
    ★潘: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族中一位长辈,邻居,他在汉口当大厨师。可能是看我痴迷于画,携回相赠的。

    ■管:从教育的角度说,这位厨师是您个人成长史上的“重要他人”。获得这本“小人书”,是您个人成长史上的“关键事件”。
    ★潘:在私塾读了快两年吧,祖母又把我送到公办的新式小学堂念书。这下可让老师为难了。

    ■管:是不是不会算术?
    ★潘:看来你对教育史是很熟悉的。正是如此!
    私塾教古文,教毛笔字,所以我的国文不错;私塾不教算术,就跟不上。
    幸好,这个班是把不同年级的学生放在一间教室来上课的,倒也不很要紧。

    ■管:应该是“复式班教学”。现在只在偏远山区还存在这种教学班组织形式。
    后来呢——?
    ★潘:后来升入中学,就在蔡甸的汉阳一中(解放前叫“汉南一中”)就读了。

    ■管:前年我在族中长辈管用和先生家玩时,用和先生跟我说,他在汉阳一中教过书。
    ★潘:管老师那时正在学校任教,虽然没有直接教过我,但对我走上美术创作道路,影响很大。




一生都有贵人相助

    ■管:这影响是指——?
    ★潘:记得有一年,管老师在《长江日报》上发表了一组诗配画作品,报社寄来稿费30元。季超啊,你要知道,那个时候工资都很低,30元是巨款啊!整个汉阳一中,整个蔡甸镇都轰动了!我才知道,画画发表了也能赚钱!而且有这么多钱!于是就崇拜管老师,仿佛自己也受到莫名的鼓励,习画更勤了。
    大概在1961年前后吧,管老师夹了一卷黃土纸,送到我家里来,我正在发愁画画没有纸,喜出望外啊!


    ■管:我想,用和先生注意到学校里有一位喜欢画画的学生。用和先生本人最初也是想上美院当画家的。退休之后,用和先生大部分精力用于画画。我在他家中看过近百件原作,山水画,很多作品上面都有题诗。
    ★潘:我这一生都 有贵人相助啊。
    高中毕业返乡后,我和另一位同学回到湾里。当地的领导让我在民办小学担任常务副校长。一边工作,一边坚持习画。1962年,开始尝试美术创作。
    当时的孝感地区下辖16个县,汉阳属孝感。1964年,我在《孝感报》第一次发表作品,稿费是两元钱。季超哇,两元钱在当时不得了哇!当时物价是很低的。

    ■管:1976年我在永新中学初中部读书,每天早上上学在后湖边买一只大烧饼,是5分钱。
    ★潘:那时候壮劳力9分钱一个工,有时劳动一年,到年底,算下来,还可能倒差队里的钱。我一张画能有两块钱稿费,好大一笔钱啊!
    于是我既向《孝感报》投稿,还向其它一些报刊投稿。差不多每月都有若干幅作品发表,每月都能收到报刊社寄来的稿费,每次来了稿费单,队里的会计都会高举从山上一路叫着我的名字一路冲下来,会计是我本家哥哥,他比我还兴奋。这对我刺激很大。

    ■管: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
    ★潘:对呀!过去我们讳言物质鼓励的力量,羞于谈钱,这个观念是陈腐的。
    我后来有意识地创作一些图文相配的“革命故事”,署名都是“汉阳高庙公社独山大队贫农社员潘直亮”。在《湖北日报》、《湖北日报·农民版》等都发表过。
    因为画的稿费比文字稿要多,以后就写得少,画得多了。
    前不久在香港拍卖公司“重现”的一张大画《千军万马齐上阵》,也是60年代“文革” 时抽调到老孝高——。

    ■管:如今的市委党校。我过去供职的老东门中学当时叫“一附小”,紧邻着。
    ★潘:抽调到老孝高办展览时画的。当时孝高学生都停课闹革命去了。”

    ■管:“老孝高,曾经是一代人的美好记忆。可惜昔日的校史实已中断,易地重建之后的“新孝高”,是否还能延续昔日的辉煌,不好作评。
    ★潘:我在边当“贫农社员”边画画的那个阶段,有一个人,对我影响也很大。《湖北日报》社老美编中流老师——。

    ■管:武汉画院第一任院长。
    ★潘:对!中流老师是正宗美院科班出身的高材生啊。
    大约在6768年吧,中流老师和陈方既老师等人被作为“牛鬼蛇神”打倒了……

    ■管:陈方既先生“文革”后转向书法理论研究了。
    ★潘:中流老师在《湖北日报》整版刊发过配文的“革命故事”连环画,久仰大名。那几年,中流老师每年都有两次到我们大队“住队”采访,劳动锻炼,就住在我家里。

    ■管:这请教起来几方便啊!
    ★潘:有件事,我印象很深。中流老师有一次看我画牛,马上指出我的牛尾巴画得不对。牛用劲儿时,是应该将尾巴夹紧的。高扬起来,那不是用 劲,是打苍蝇。

    ■管:古代画史上也有过类似的故事。
    ★潘:中流老师还详细给我讲牛蹄与马蹄的区别。一个城里人,比我们乡里人还清楚家畜,怎不叫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那一段时间,得中流先生点拨,画技进步很快。

    ■管:学校老师工作很忙啊?何况您还是学校领导。
    ★潘:农村小学,农忙时必须要放假,农闲时开学上课。我在放假时可以画画,那时还尝试过用画画的形式写日记。

    ■管:绘画日记。用画面记录当日生活,配一点点文字?
    ★潘:是的。很小的一个本儿,用白纸订成的。
    六七年间,在各类报刊发表了500多件单幅或多幅的画作,渐渐也有了些名气。
    中流老师还每年通知我作为“积极业余作者”到汉口江汉路红旗大楼去开一次会,或短训几天。
    在向《孝感报》投稿过程中,得到报社一位老美编的指导和关怀……

    ■管:是黃池轩先生吗?
    ★潘:是。黃池轩先生是《孝感日报》创报之初的10个人之一。
    因为经常向报社投稿,黃老师也经常给我复信。从1964年第一封信到1967年黃老师被“打倒”,前前后后共有几十封信。(潘老师起身在书架旁边一只旧木箱内翻找,被我劝止)我前些年订成了一本,以后找出来给你看吧。
    那时候交通不便,打电话也不方便,我也还没见过老师。前后共收到几十封信啊!

    ■管: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大多都这样!
    邹韬奋先生办新闻,都亲笔给读者复信的。
    我高中的语文老师给我们改作文也比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得多。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似乎人们对职业的神圣感、责任感反而淡漠了。
    ★潘:1970年《孝感报》复刊之后,报社开始向我老家商调,希望我能到报社工作。当地政府也想留,这样直到1971年初才调到孝感来。
    这中间湖北美术出版社也想调我去。

    ■管:我想应该是与查加伍先生同一批吧。
        1997年到2003年,我应查加伍先生之邀,参加了该社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小画家》月刊特约责任编辑工作,经常碰面,经常通电话。
    查老师97年夏天还专门驱车来孝,到我家里来看我的藏书。《小画家》创刊时,他是美术教材编辑室主任,后期升任湖美社副社长。
    查老师和您的经历类似,早年也画过许多连环画,他的《江湖百业图》是杰作。




连环画创作与孝感市美协成立之初的若干记忆

    ★潘:报社的工作是比较忙的,上班时间也不能画画。
    我在初到报社工作期间,从1971年到1986年,共画了50多册(套)连环画。
    ■管:我们做伢儿时叫“小人书”。从70年代到80年代初是连环画创作的高峰期。连中央美院都有“年连系”,年画和连环画。
    ★潘:老程(程惠钊老师)在“年连系”读过书,贺友直先生亲自教。贺先生当时借调中央美院工作。最早出版的一本是1972年画,1973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根据张为同名小说改编的《风雪红梅》,第一版印数20万册。


    ■管:印数那么大,稿费不少吧?
    ★潘:没有稿费,只寄了10本样书。领到稿费是八十年代的事了。1979年吧,上海人美社寄来320元。《茁壮成长》连环画,100多幅,平均一幅两块多钱,也算是不少的一笔钱了。单位的女会计拿着稿费单在我办公室门口喊:“潘—紫—亮—你的稿费,洌多哇——。
    (讲到这里,潘老师放下茶杯,绘声绘色地描摹女会计说话的神态。我忍不住地笑)

    ■管:潘老师,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当今活跃的中年以上国画、油画人物画家,早年都是画过连环画的。
    (讲到这里,我随手拿起桌上潘老师的一本早年的连环画作品,封面彩图就正好是现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徐芒耀先生,著名油画家。)
    我很想问问您,您后来是怎样由连环画创作转向国画人物画创作的呢?
    ★潘:一是被迫的放弃。连环画在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衰落,出版社开始印少了。二是主动的选择。连环画尺幅小,要眼力。单幅国画人物则不同,既能作笔会的应酬,对眼力的限制也少些。从某种程度说,毛笔宣纸也更能抒性情,艺术涵量也高些。
    慢慢也就转过来了。
    早年孝感市美协办展览,我拿的都是国画人物画。

    ■管:很想请您谈谈早年孝感地区(市)美协的情况。我那些年在老东门中学当团委书记,当班主任,教语文,因为不会打麻将,业余兴趣就是看字画,一直追着美协的展览看。直到1997年,市美协举办《迎香港回归画展》,我作为评委之一受托写画展评论,才开始较多了解市美协的工作。
    ★潘:“孝感地区美术家协会”是由当时的地区群艺馆美术专干华文权先生牵头成立的,1987年,华文权先生申请成立“美协”时,主管单位不同意叫“美术家协会”,文权先生力排众议,最后定名为“美术家协会”,这是要胆气和眼光的。
    “美协”的牌子是请在京的湖北籍名书法家王遐举先生题写的,也是文权先生去请的题字。
    我是美协副主席,原孝南区文化馆美术专干钟志一先生是秘书长。后来彭方同志也进入“美协班子”任副主席,钟志一先生任副主席兼秘书长。
    华文权先生调武汉工作后,我当选“美协”主席。
    那时候“地区美协”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画展,在烈士祠啊,董永公园啊,孝感宾馆啊,孝南文化馆啊,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拨一点钱,想办法拉一点儿赞助,凑起来,就办一个展览。

    ■管:我记得在孝南区文化馆展厅举办过《花鸟画展》和《梁岩人物画展》。
    ★潘:美协是群众性的艺术团体,为大家筹展,都是尽义务,作奉献。

    ■管:当时还看到过一份小报《孝感美术》。
    ★潘:8开小报,每期印200份,共出了3期。当时全地区的美术协会员共80多人。




退休之后,和程老师客居广州的生活

    ■管:您能说说退休之后,和程老师一起在广州的艺术生活吗?
    ★潘:谈不上艺术生活,我们俩老都是画画的。老程(程惠钊老师)过去也当过美术教师。


    ■管:我的高中同学周淑梅、黎明,和参加工作后结识的朋友孙子昭,巴炎智、孙献初等人都是程老师那时的学生啊。
    ★潘:南方气候好,宜于养老。
    卸下工作担子,闲暇时间就多起来。
    在广州,我们经常看画展,也接触了一些高手。
    看到高手之作,免不了就生敬畏。有很多年轻人,很厉害呀!画得好啊!我们老家伙们也服气,也乐于与他们交流。
    后来我们选择的住所,紧邻着广州最大购书中心。

    ■管:我去过3次。这个购书中心分类很细,光“散文”就细分了十几个书架。”
    ★潘:我每天晚饭后,到书店看一小时书。朋友开玩笑说,书店是为你老潘开的。

    ■管:您二老到广州之后,第二次赴台办展,到马来办展,赴法游,我们在孝感的晚辈是一直关注的。
    ★潘:我们第一次赴台湾办展时,还在职,手续办下来很不容易,得国家文化部批才行。我们首次赴台办展,据说是省内画家赴台办展的第一例。

    ■管:见了陈立夫?
    ★潘: 起初不敢见。他老人家的办公室主任释出善意,不见也总不大好。

    ■管:整个见的过程多长时间?
    ★潘:连头到尾半个小时吧。
    客套了一下,谈了些闲话。
    我们送老先生一幅画,老先生为我们题了四个多字:“止于至善”,再送一本书《成败之鉴》。
    告辞了。

    ■管:我看深圳电视台介绍,陈老先生退到台岛之后,失宠了,受过些苦。他是主张统一,反对台独的,对传统文化也有比较深的造诣。
    ★潘:在两次办展的过程中,在台湾的湖北乡亲们对我们非常友好。我们住在湖北同乡会,半个多月,经常有湖北老乡设宴相邀。离台时,我们夫妇的答谢宴,也是王遐举先生的弟弟王轶猛先生抢着买的单。

    ■管:毕竟是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两岸人民交往多了,情感会更深,共识会更多,更有利于走向统一。
    您近年的人物画创作,在题材上一直是古典人物,您是怎样考虑的呢?
    ★潘: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市场有需求;二是距离产生美,古典人物想象空间更大,寄寓更深。
    譬如近年我画的《酒香千秋》长卷,高一米,长38米,从中国有造酒业以来历史故事中,遴选上百个故事,再从中精选出24个故事 ,一个朝代一个故事, “李白斗酒诗百篇”、“苏东坡举杯邀明月”等等,买家很喜欢,我也画得有兴致。这里面有传统文化,耐品啊!

    ■管:程老师专注于古代仕女画的创作,色彩更艳丽些,宜于居室张挂,应该是很受欢迎的。
    ★潘:南方的艺术市场较内地市场发达,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都有受众和买家。

                                           ※                           




    在“半步庐” ,与潘老师对坐闲话,谈了整整一天。
    中午,陪二位前辈共进午餐。
    在过马路时,潘老师一手拦住我,怕我误闯红灯,一手下意识地搀扶着程老师。
    潘老师说,希望你们年轻的一辈更加努力,真诚地对待生活,相信生活也不会亏待真诚地对待地她的人。
    如沐春风的一日闲话,潘老师给我上了教益多多的人生一堂课。


2010.10.于孝南教研室
闲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06:51 , Processed in 0.15047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