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高年级语文测试命题及复习指导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7 18:3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高年级语文测试命题及复习指导建议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汪燕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就以这一评价新要求为理论依据,致力于小学高年级语文考试命题改革,并以命题新思路为指向,研究复习新策略,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

一、研究与评价要求相适应的命题新思路

我们的命题以知识与能力、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为导向,以实践性、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为主要原则,来全面考察小学生在第三学段语文素养的积淀。

(一)夯实基础,加强语言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而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坚持以考察学生的听说读写尤其是阅读和作文能力为主,使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经历一系列语言实践,达成基本阅读方法的掌握和基本阅读能力的形成,从而促进语文实践能力的发展。如下面4道阅读题,阅读材料选自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课文《鲸》第4、5自然段:

1.填空。

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鲸的________________和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鲸的祖先也生活在陆地上”,除了这一点,还

有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也说明鲸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2.下面两句话各采用什么说明方法?将这种方法填在括号里(两种方法不重复)。

(1)须鲸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呢。(    )

(2)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

3.“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句中带点的词语“主要”去掉后,意思一样吗?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4.根据节选内容,以一种鲸(如,齿鲸或须鲸)的口吻自述吃食和呼吸情况。

这四道题是根据五年级上册“抓住说明性文章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的学习目标而设置,用来考察学生抓住说明文要点、了解知识点、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掌握、对说明文用词准确的表达特点的体会等。

作文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种语文实践能力。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目标,我们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为主要评价指标,考察学生写说明、叙事等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还有读后感、建议书、简单的研究报告、活动计划和总结等各类应用文的水平。

我们还特别重视写字这项语文基本功的养成。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要求“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我们要求学生抄写名联、诗词或特定语段,抄写内容一般选自教材中能引发学生感受或要求熟读成诵的,并给出横格子,由此考察学生能否在正确、端正、整洁的基础上做到行款整齐。

(二)凸显人文,重视积累和感悟

因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所以,考试命题应该延续了教学中“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的要求,为学生积累语言和感悟语言拓宽空间,使他们在经历积累和感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评价、自我发展。

我们采用填空、判断和选择题等多种形式,内容有的紧扣每组课文导语和文后的思考和练习;有的来自于资料袋、交流平台、日积月累等回顾性栏目;有的涉及综合性学习领域,以此来考察学生对课本知识、课内语言材料积累的丰富性。如:

填空题:1.毛泽东评价鲁迅是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我想这样评价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常常用“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提醒自己要多读书、读好书。

3.课本中有一些描写“雨”的古诗,请写出三句带“雨”字的诗句。

考察积累必然需要一定的识记,但方法并非只有背诵或默写,我们给出一个相对宽泛的语境引导学生搜索相关积累,灵活运用,这有利于发展思维,展示学生多彩的学习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所以,我们让学生独立阅读一篇新材料以考察其感悟能力。材料的选择重在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爱美,使考试过程成为一次启迪心灵和丰富人生体验的精神之旅。而“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因此,我们采用“短文+选择题+少量主观题”的方式,利用课外材料精心设计能体现“兴趣”“创意”“体验”“速度”等“阅读”中高综合度的答案选项,并巧妙设计问题情境,以反映学生个体“理解”“鉴赏”“评价”等“阅读”的独特性。如,在阅读了测试资料《校长向我道歉》一文后的选择中有两题为:

1.文中的安德烈是──

A.一个不知道害臊、不懂得与人为善的学生。

B.一个留级生,不但很笨,还是个流氓。

C.一个受到老师歧视,产生自暴自弃和对立情绪的学生。

D.一个经常要跟老师对着干、训斥校长的学生。

2.文中的校长是──

A.一位自己无能而经常找学生家长告状的校长。

B.一位善良,爱学生的校长。

C.一位不好好钻研教育学,管不好教师和学生的校长。

D.一位想把工作做好但都不成功的校长。

主观题是写一篇不少于80字的片段(以下两个题目中选择一题回答)。

①安德烈是个留级生,班主任说他“不但很笨,还是个流氓”。看了他随心所欲写的那篇作文,你认为他是“笨”还是“不笨”,为什么?写出自己的理解。

②文章末尾写道:我打开门,走到台阶上,他往旁边挪了挪,我挨着他坐了下来。我和校长会说些什么?请展开合理的联想,试着写出两个人的一段对话(方式自拟)。

显然,选择题与文章的主旨紧密相关,能考察学生对文中主要人物性格特点的正确把握;主观叙述题二选一,思路开放,联想空间大,不仅使学生有话可说,还能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感悟写出有个性的阐释。

(三)放眼现实,体现生活风貌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命题应该努力实现“向生活开放、向社会开放”,注重语文知能的生活化运用,以实现书本经验与社会实践的沟通、学生经验世界和其成长需要的沟通。譬如,我们结合国家的时事、社会大事件、现实生活选择阅读材料,使学生感受新鲜而蓬勃的时代气息,学生在考试中通过阅读《青藏铁路揭开西藏发展新篇章》《从黎明到黎明──神六5日九大经典瞬间》等来领略祖国经济、科技全面飞速发展的新气象,实现在社会大环境中、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我们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些具体教学建议,命题注重“内容的开放”。如,下面的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命题:

作文:下面有2个选题,请任选一个完成。

1.看懂漫画,根据漫画的意思编一个有趣的故事。(另一幅卜劳恩的漫画作品,图略。)

2.回忆你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之间曾经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把这件事情写下来。注意写真事情,表达真感情。

我们秉承教材习作内容的开放特点,制订灵活、自由、宽泛的习作要求,设计能面向学生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其生活积累的习作提示,使其能诱发出学生丰富的生活回闪和情感起伏,让学生人人有话可说,有情可表;同时,我们也注重作文过程“思维的开放”,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的评价要求,我们对那些独具个性和创造性的作文,给予较高等级的评价。

二、探索与命题新思路相适应的复习策略

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我们大胆创新,探索出了以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为导向,以实践性、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为主要原则的命题新思路。考试评价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势必统帅和指导着其他教学活动的实施。命题改革势在必行,复习课当然不能走老路。我们要改变“多练以求掌握”这种单一的复习观念,树立“夯实基础,注重语文实践;加强自主,培养语文能力;养成习惯,积淀语文素养”的复习目标,以探索与课程改革评价新要求、命题新思路相适应的复习新策略。

(一)把握学段要求,凸显复习重点

我们全面梳理整册教材,明确教材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这五个领域的学习目标,同时摸清学生学习状况。复习课做到围绕单元目标,教学思路清晰,精心安排课堂练习。特别注意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不任意提高要求,切实巩固和提升学段要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上册8组课文读写重点
组别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上册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会如何进行观察、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感受
体会借景物或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抓住说明性文章的要点,了解基本说明方法
学习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描写抒发情感
抓住并体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把握主要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了解汉字文化,热爱和正确使用汉字
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学习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
搜集、整理、欣赏和朗诵诗歌,学写童诗
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学习较快地阅读,揣摩真实具体地表达情感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

(二)优化复习方式,强化积累和运用

复习课的任务是温故而知新,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也尽可以推陈出新,以激起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材中的选文内涵丰富,文体各异,语言各具特色,复习课上就可以让学生再读这些优秀作品,为厚实积累和学以致用提供可能。一般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引导再读,第一种是以再悟课文片段,课文中有的段落之前没有详读,复习课上就可以用来检测学生相关知识与能力的掌握及运用;第二种是变换课文类型,即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去精读那些略读课文或自选课文。

我们还活化复习课形式,让学生的认识和感悟在欢快的游戏、紧张的竞赛、自主的交流等各类有任务、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中得以深化和拓展。譬如,为落实背诵和默写,我们组织经典语段诵读会、美文楷体字比赛,复习过程就是自主而愉快的活动筹备过程;为了巩固课内知识和学习方法的积累,我们组织开展“语文百事通大讲堂”,让学生结合资料查阅来补充讲解教材中“资料袋”“日积月累”“课外书屋”“交流平台”等栏目里的知识;为了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我们设计并组织班级“开心速读”竞赛,教师充当主持人,在大量的获取信息、快速整理和分析信息的同时发展思维,再获能力。

(三)加强整合训练,积淀语文素养复习课要帮助学生形成或加固知识与能力的建构,而这种建构要求个体必须经历自主探究。因此,我们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努力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机会,引导他们去归类记忆、寻找规律、整合知识,以加快对知识结构的整体把握和有序储存。

我们特别注重各领域知识和能力、语言实践和人文精神的整合训练。一般的,我们以阅读文章或片段为复习载体,把字词句等基础知识、阅读和习作等领域的学习目标联系起来,使之互相渗透,并融入其中。而设计好既富人文内涵、又涵盖读写重点的练习,则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既锤炼语文实践能力,更有助于学生深入地多元地解读文本,促使其表达独特感受。这种以阅读为核心,融“双基”于一体的整合式训练,能大大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当然,其中还要关注与习惯、态度、情感、方法与过程的整合,共同促成学生在相应学段语文素养的积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相信,以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新要求为指引,来研究命题新思路,探索复习新策略,一定能够使语文考试真正成为评价语文学习的客观工具,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动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作出实际的贡献。


2008-11-30  摘自《小学语文》2007年第12期

下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 22:30 , Processed in 0.12325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