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文体应“用到当用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4 01:3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络文体应“用到当用处”
——“淘宝体”引发的思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4月2日第287期 作者:汪磊

  【核心提示】网络语言是伴随网络的兴起和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是日常通用的某种自然语言的网络变体。语言有着很强的自我调节功能,网络语言也不例外。用到当用处,网络语言才能正常、健康地发展。

  “文体”就是文章的风格和体裁,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在信息时代,传统的“文体”概念与当今的网络时尚发生碰撞,诞生了时下此起彼伏的网络文体。关于网络文体,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界定。依笔者之见,应有广狭两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文体,是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以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其传播功能的文章风格和体裁,其中有传统文体移步于网络,如网络小说、网络散文等;还有以互联网为载体而原生的“电子语篇”,如网帖、博客、微博等。而本文所讨论的狭义网络文体,是指借助某一流行元素,起源并流行于网络的一种新的书写体式。这种流行元素,可以是一个突发奇想的网帖及发布者、一个艺术作品或其创作者、一次集体无意识的恶搞、一个全民关注的热点事件,等等。近年来流行于网上的“梨花体”、“凡客体”、“咆哮体”、“淘宝体”等都是狭义网络文体的典型代表。

  以“淘宝体”为例,中国百姓对“淘宝”二字并不陌生,北方民间经常会说“淘到什么宝贝”, “淘宝网”的命名,正来自于此。2006年,随着淘宝网成为亚洲最大的购物网站,一些网络词语也开始流行,如“团”、“秒杀”、“亲”等。淘宝网上买卖双方看货、询价的语言交流,慢慢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并流行于网络。常用的词语和话语形式如“亲,×××”、“×××亲”、“包邮哦”、“好评哦”等,网民将其命名为“淘宝体”。一时间,网上网下“亲”声不绝于耳,甚至开始为官方仿用。2011年7月中旬,某大学在寄发正式录取通知书之前,发送录取短信,即国内首创的“淘宝体录取通知”。另外,一些地方的警方在自己的官方微博中运用淘宝体式,其中最有名的是某地警方“淘宝体通缉令”。

  面对各式各样的“淘宝体”,公众有笑纳的,有嗤之以鼻的。这不禁引发我们思考:网络文体究竟为谁所用,为谁而歌?其实,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任何一个语言交际过程都受限于特定的交际场合、对象、信息内容和形式、目的以及效果等。

  高等院校的录取通知短信,发布主体虽为官方,而接受对象为个体,且为“90后”高中毕业生,以短信形式提前告知录取结果并表示祝贺,本身就是高考录取过程的人性化,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网络表达方式,是一种尝试,无可厚非。

  通缉令通常是某级公安机关为缉捕在逃人员而发布的命令,文本形式应属于公文,有其特定的体式。而淘宝体通缉令以“亲”来称呼在逃人员,用“优惠”、“客服热线”、“预订”、“套餐”等商用词语来串接通缉令,无疑消解了司法的严肃性,使庄重的执法带上浓厚的娱乐色彩,这也是该淘宝体很快从微博上删除的直接原因。与此不同,成都警方在街头竖起的交通安全提示牌“亲,注意避让行人哦!”、“亲,请按交通信号灯通行哦!”等,却拉近了警民关系,让市民感觉到文明上路就是自己的事,宣传、警示的效果自然大不一样。

  网络语言源于网络,但又不可能囿于网络,它和现实语言生活互动与影响是多层面的。它既不是洪水猛兽,不会造成“汉语的危机”,也不能完全代表21世纪语言发展的方向。究其本质,网络语言是伴随网络的兴起和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是日常通用的某种自然语言的网络变体。语言有着很强的自我调节功能,网络语言也不例外。用到当用处,网络语言才能正常、健康地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语言传播对现实语言生活影响的多视角研究”成果(编号:08BYY022))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2:41 , Processed in 0.08047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