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北孝昌作家刘国琼《闲闲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4 21: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闲闲集》跋
刘国琼


        近来读书昏昏欲睡,少有能治这瞌睡虫的。钟叔河先生是例外。先生文字随意的引用与点拨学识俱见。说的是远古人事情,却分明是近在身边。看似鸡毛蒜皮,难得血性流淌,处处见得浪里白条的身影。这样文字耐读,一读再读而不坠。《念楼学短》“真是应该选入小学和中学的语文课本的”。如先生所说明人庄元臣《叔苴子》一则寓言,照抄先生的 今译如下:
       八哥鸟生长在南方,南方人捉过来经过调教,它就会“讲话”。
       其实它只是在模仿人的声音,翻来覆去,叫的都是学来的现调子,仅此而已。
       庭前树上的蝉正在高歌。八哥听了,讥笑蝉发不出人的声音。蝉便说:“你学人的话虽然学得像,却完全不是自己的声音;我所唱的,却是我自己的歌呀!”
       八哥于是感到了惭愧。从此以后,就不再学着人讲话了。
       如今学别人口吻随大流作文的这帮人,大约是不知道惭愧的八哥鸟投胎的吧。
今译这则寓言之后,先生还说了许多很有见地的话,意思是这样好的寓言“真是应该选入小学和中学的语文课本的”。选没选那是另一回事。先生未必较真,读者也未必在意,把握着教材权力的人们也是无可无不可吧。实在是:风有风声,雨有雨声,麻雀有麻雀的声音。如先生言不必要“完全按‘先圣’、‘昔贤’的调子说话,做一只八哥鸟”。
又如书法里盛传的:人各有体。有安置王羲之老婆身上的,有安置王献之老婆身上的,有安置米芾老婆身上的。这样子张冠李戴也并无什么恶劣后果,就是为了说出那句教化的话:学习书法,你有你体,老婆有老婆的体,你王羲之王献之米芾总不能比划笔画老婆的身上,让人不得安睡。至于老婆无心的话点化一代又一代书法宗师那是另当别论的。
人各有体,人各有声,这是一种常识吧。常识的事情做起来也真难。从前,猪慢慢长,鸡慢慢养。鱼有鱼道,虾有虾道,盗亦有道。万事万物,是有操守的。日子悠闲无惧 。
       这里的文字积年有日,是自己的体,自己的声音。照圣贤法则的法眼看来:可能不伦不类,可能平仄不通,可能贻笑大方,可在我是那只“惭愧的八哥鸟”投胎,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户口难以改变。即便是那只说人话的八哥,也难得拼爹吧。至于书名“闲闲”,原本无任何的意思要说,非要说:一则是闲暇时光里的涂鸦;二则是无意于用的抽屉文字。不是那只八哥鸟说的人话,也不是高翰林说的好文章“字字都有来历”,跟庄子的名言“大智闲闲,小智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更八竿子打不着。
       这本闲言闲录的小集子能呈现诸友面前,承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刘学明先生襄助、胡兰兰耐心编校,多谢魏宝林兄治封底印以及韩绍贤棣的装帧设计,特别是王顺华先生的水墨小品,让此集得以月借日光,在此一并作谢。


2#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2: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地址:现代人为何要阅读经典?作者:家庭学校
通过阅读经典提高心智的10种办法

(博主之言:读了一个美国家庭学校网站上的这篇文章,深有同感,这与我们出版《美国语文》及其他经典读物的想法很有共呜。便花点时间翻译出来,供大家参阅.由于时间关系,文字没来得及修饰整理,望谅。)

 
   前些日,我看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关于阅读的统计数据。根据Jenkins集团的一项调查, 42%的大学生毕业后从没读过一本别的书。在过去10年里,大多数人只是阅读印刷的畅销书,很少有人阅读经典。尽管人类的智慧传承往往通过经典阅读而受益,但现在很多人似乎忘了这一点,这实在有点让人感到不幸。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可以提高你的心智,并让自己获得更多优势。下面的10个方面,指出了10条帮助你获得成功的经典阅读的方法:

  1.丰富你的词汇
  当你阅读经典著作时,你会碰到不少生词,这些词现在并不被人们经常使用。为什么要学这些大多数人不常用的词语了?其中有一个作用,就是让你自己突显出来。当你掌握更丰富的词汇时,你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内有更多工具的工具箱。大量的词汇,能让你在说话和写作时更加精确而丰富地表达自己。你也能更加细致地与人交流,并且让人感觉你拥有更高的智力水平,在你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你会因此而获得一种优越感与优先。

  2. 提高你的写作能力
  阅读经典,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好办法,当你品读这些经典之作时,你不由而然地吸收了文中的语法与作者的写作风格。既然要学习,为何不从最美最好的东西开始学习呢?那些了不起的作者,都有一种征服读者心灵的力量。经过长时期间的阅读经典,我发现自己的思想开始与原作者保持镜面效应。这种阅读的影响力会延伸到写作之中,帮助你构思清晰而有韵味的句子和段落。

  3. 强化你的口语水平
  成为一位良好的说话者,与成为一位好的写作者是相辅相承的。二者都会让你变成一位良好的思考者。阅读和学习经典作品,能教会你清晰而有风格地表达自己。当你拥有更好地能力来把握英语这种语言时,你说话也变成更有说服力了。让人听起来更有智慧,而不仅仅是在面对他人发声。

 4. 带给你新鲜的点子
  这里把新点子与那些已经离世几百年的人扯到一起,是否有点可笑?而我正是从这些经典之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一些新的想法和主意。当你面对竞争时,这些新想法或许更有价值。现在人们都偏爱读那些博客文章或畅销书。于是人们的思维变得粗浅而重复。难怪人们很难找到那种原创思维的感觉。阅读经典,可以提高你的创造力,并帮你找到一些新鲜的话题。

  5. 让你充满历史的视野
  很多人每天只读报纸,最多再读些当代作家的著作,在我看来,这些人便是戴着高度近视镜之人。他们的思考依赖于所生活时代的偏见和潮流,因为他们从没走出眼下的圈子去听去看。一个人不受他人思想和经历的影响而看待问题,往往会出现片面而有局限。
   历史上确有一些大智大慧之人,他们的思想和品格影响人类一个世纪以上。他们的著作得以流传下来,这便是人类思想的珍宝。
  没有什么比现代主义者的势利更需要加以克服的了!

  6. 具有教育意义的趣味
   阅读是充满趣味的,其中的关键是要克服最初阶段的词汇障碍。不过这没你想象的那么困难。即使那些最具挑战性的作者,也使用有限的词汇。跨越最初的学习曲线之后,你会发现经典著作与现代作一样简单易读,而且更加令人刺激。许多经典之作之所以流传下来,也在于其趣味与价值。许多电影制作商一直根据老经典来创作,因为它们具有最好的内容性。

  7. 让你学会深层思考
  如果你不想仅限于日常谈话,掌握经典知识,这是最基本的。在畅销书榜上,有一部分关于人历史的图书,即使在10年内,也不会象99%的畅销那样很快从榜单上消失。阅读经典,能让你更深层地欣赏并领悟作者的思想,而不是认为一切理所当然。不时引用亚里士多德、伏尔泰等名家的思想与语言,肯定能让你引得一场辩论。

  8.变得更加有效地阅读。
  我刚读完Cormac MacCarthy写作的《路》这本书,这本书获得了普利策奖,这之后我又读了《洛丽塔》,不无被这本书所震惊。真正的好书不会每年都有。如果你读当代文学,你就像在一个被稀释的池子里一样汲取东西。为何不将自己最宝贵的时间用之于读那些最中之最的经典呢?

  9. 让你发出一种明显的声音
   如果你是一位作者,或一位博客作者,忽略经典是一大错误。这对你写作自己的题材没有什么好处。不管你写作什么内容,应该让自己写出的东西更有说服性,并发出一种自己的声音。做到此点的最好办法就是跟随大师学习。我看了几篇推荐的优秀写作的范本,它们全都是博客文章,便不由觉得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已经读了不能再多的博文了!花点时间阅读经典,会给你带来更多边际收益!

  10. 吸收到永恒的思想
  以现代人的傲慢,我们可能相信,技术能改变一切。事实上,生活于今世,跟生活在前年以前没有什么两样,经典著作带给我们更多的份量。它们带给我们能直接用之于生活的信息,不相信我说的吗?那就试着读读《富兰克林自传》吧!阅读经典,能让我们对人类条件更加深刻地理解,并更深层地思考现代生活中的问题。
 
  当然,我这里并非想攻击所有现代的东西,只读经典而忽略现代作品,与只读现代之作而不读经典,二者同样愚蠢。我想表达的是,要将历史智慧与未来创新有机结合在一起,二者是不可分离。
  阅读经典也是一种廉价的爱好,你可以从图书馆方便借阅,即使是新版之作,也会比很多书便宜不少。






3#
 楼主| 发表于 2014-4-17 22: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4#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5: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5#
 楼主| 发表于 2014-4-24 00: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6#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21: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羊城晚报专访张北师大教授张柠一木心:被高估的文学大师
  谈木心
  木心,本名孙璞,1927年2月14日生于浙江乌镇,1982年定居纽约。他读书、绘画、写作,他在纽约给陈丹青、曹立伟等一群中国艺术家上课,讲世界文学史讲了五年。
  2006年起,在陈丹青的推介下,木心的作品得以陆续和大陆读者见面,读书界甚至将2006年称为“木心年”。2011年12月21日,木心逝于乌镇,逾百名年轻读者从各地赶来,表达哀思。
  2012年底,木心逝世一周年之际,陈丹青公开了十八年前的木心讲义,并将他在纽约听课时的五大本笔记一一录入电脑,交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逾千页的《文学回忆录》。最近,该出版社又推出《木心纪念专号》,“专号”分上中下三辑。一些报刊也连篇累牍地刊载木心的作品,对他进行集中报道。有媒体将木心称为“被遗忘的文学大师”。
  与此同时,也有学者认为木心的影响力纯粹是陈丹青一厢情愿的推介结果,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并没有所说的那么高超,甚至认为他的行文间流布着一种“酸腐”气。究竟木心的文学价值如何?为什么今天我们在谈论木心?当我们谈论木心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现在对木心的评价过高
  羊城晚报:据陈丹青介绍,木心先生开始写作,是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恢复密集写作,是在八九十年代。他说木心“可能是我们时代唯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张柠:从文学价值来看,我认为现在对木心的评价是过高的。陈丹青对木心的这个评价,应该是有边界的。仅从语言的角度来看,可以这么说。但换个作者,作品里出现既古典又现代的词汇和知识,也完全可以。现当代的东西中融入古典知识要素,这是从文字和词汇层面来看的。
  但从文学角度来看,木心的文字当然没有“衔接古今”这么高的地位。“文学”有其自身的要求,“语言”不过是“文学”的直接呈现形式。语言的表现力固然重要,但语言结构、叙事结构和意义体系之间的关系,是文学评价的重要尺度。木心是画家出身,人文素养和文史哲功底不错,但这和文学没有必然的关系,不能说人文素养好,文学创作就一定很好。
  羊城晚报:有喜欢木心的人认为,他的魅力在于他的“自成一家”,他太特别了。甚至还有观点认为,说我们都不配读木心。你认为木心的文学价值何在?张柠:木心的散文集、诗集、小说集我大致看过。较好的如《琼美卡随想录》,也只是些随感录式的东西。鲁迅的《热风》也是随感录,有很强的总体性和针对性,从文明批判和社会批评的角度唤醒国民,是现代启蒙的声音体系中的强音符。木心的随想录的特点,是超时间的生命感受的表达,带来的好处是,他创作时代的读者可能觉得不错,今天年轻人读来也觉得可读。他的随想有很多对先贤哲人观点的转述和零星点评,尼采的转一点,蒙田的转一点,把这些东西串在一起,像是生命感悟的“串烧”,名人观点的“串烧”。这种串烧再加上他比较清晰干净的文字,读者很快就能理解和接受。因此他有可读性,有市场,但这不代表他有多高的文学价值。木心的作品不能满足对文学阅读要求稍高的读者。
  他诗歌中的机智、机灵、幽默还是有点可爱的。不过他的诗歌跟他的随感录很相似,因而是分行的“随感”,不像诗歌。
  羊城晚报:他的小说呢?有当代小说家在微博上评论木心的小说“矫揉造作没有人味”。
  张柠:拿《温莎墓园日记》来说,不能算小说,只能算是“故事”。故事(story)和小说(novel)是两个概念;前者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文类,后者是一种现代文体。木心的小说基本上像故事。但和标准的“故事”又不一样,有很多抒情成分,自己跳出来的时候较多,不像个讲故事的人。既有故事的外形,又有散文的笔调;既不是现代的小说,也不是传统的故事,又不是标准的散文,我只能称它为“特写”。
  总体来说,木心不擅长诗歌,也不擅长小说,最擅长的还是随感,但他个人过多地跳出来议论时,让人有点厌恶。一位作家在表达过程中太注重自我,好像要将每个词汇、每句话,都变成一串项链,挂在自己脖子上。
  木心的文字有点“老清新”
  羊城晚报:你前面提到木心的文字还是不错的,你认为他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张柠: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语言没有1949年以来其他中国作家所受到的政治化的影响。为什么当代年轻读者会喜欢木心这类文字?因为看多了“红色经典”,还有那些过强意识形态和政治色彩的文字,遇到去意识形态化的文字,读起来反而很舒服。这几年台湾作家的作品在大陆比较畅销,比如白先勇、朱天文、朱天心,甚至胡兰成,大陆读者觉得这样的作品新鲜,里边没有政治化的东西,吸引读者也是有道理的。
  羊城晚报:其实木心的随感非常适合在微博上传播,短小、机灵,读者喜欢他和现代的传播媒介有关系吗?
  张柠:现在流行“小清新”,木心有点“老清新”。小清新的特点是,直接面对物来议论,而不是对物所处的历史脉络和人文环境进行总体把握。比如,看见一朵开放的花,传统现实主义的写法,首先是环境描写,然后再写这朵花。但小清新是,没有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直奔这朵花。比如这朵花开得真美,摘回家放在花瓶里,然后我睡觉了,第二天醒来发现水干了,花死了,我哭得一塌糊涂。花的命运本身变成了历史事件,但没有告诉你这朵花在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的遭遇。
  小清新最典型的特点是,瞬间感受物的历史。日本人叫“物哀”。看着一朵樱花绚烂地开在树上,落在地上,化入泥土,这是花的历史,避免了对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的把握。木心的东西就有这样的味道,他的随笔可以称为“老清新”。“老清新”跟他年轻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关,就是大上海的小布尔乔亚生活。
  其实木心这种小机灵也蛮好,就像是风铃一样,叮当作响,很惬意,但“木铎金声”才令人震撼的,不是风铃的那种叮叮当当。
  陈丹青过分推崇说了外行话
  羊城晚报:谈论木心不得不谈到陈丹青,一直是他在不遗余力地推荐木心。
  张柠:我们不去猜测这背后的动机,比如师生之谊什么的。实事求是地看作品,陈丹青推崇木心的文字,这没问题。除了读读鲁迅那些严肃的、冷峻的文字之外,读读木心这种软而轻的文字也可以。但是,从推崇木心,变成认为木心是文学大师,是有问题的。
  羊城晚报:这让我想起董桥。先是说,你一定要读董桥;然后是,你不一定要读董桥;再然后是,你一定不要读董桥。现在我们谈论文学,是不是都特别喜欢捧杀和棒杀?
  张柠:这可能是出版商为了达到宣传效果的说法。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可能比较热衷于关注短时段的事情,也就是“事件”。中时段的叫“局势”,长时段的就是“历史”。我们讨论问题,要关注不同时段里的效果。
  作为短时段的出版新闻事件,要达到的时尚阅读效果。但不要急于把这个东西变成中时段或是长时段的东西。时尚阅读要放入文学史,那当然要很谨慎。一定要读懂和一定不要读某某某,这些都是新闻事件而已。
  羊城晚报:微博上不少人转发陈丹青前阵子接受采访的视频,有作家对他在视频里关于文学的表述有不同意见,甚至是尖锐的批评。他说自己到了一定年纪后就不读小说了,因为不再需要小说来提供阅历。
  张柠:陈丹青关于小说阅读的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他本人作为画家,有很好的艺术感觉和人文素养,在大原则问题上的看法也正确。接受采访时估计他没有做太多准备,他谈论阅读,尤其是文学阅读,不是作为文学内行在谈,更多是从一般读者的角度谈,甚至于他作为艺术家应有的敏锐性,在这个对话中也不见了。
  文学传递的不仅是经验,传达经验甚至是次要的。真正的文学,不是讲故事,不一定传递经验,更重要的是唤醒你坏死的经验。一个人活得越长,他的经验被钙化的可能性越高,文学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唤醒”,重新激活你钙化了的僵死了的经验。
  文学作品中甚至会出现有没什么现实逻辑可言的经验。难道能说活到四五十岁,有很多人生经验,就可以不再读文学作品了?
  谈非专业话题容易出问题
  羊城晚报:陈丹青作为公众人物有一大批粉丝,尽管他对文学的这段看法有失偏颇,但还是有大批年轻人都追着他,相信他的品位。
  张柠:当他变成公众人物,经常裸露在公众面前,就很容易出问题。公众这个群体非常庞大,同时也包括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当这些人带着专业知识背景,去看你作为公众人物如何谈论某个专业问题,就会发现漏洞。公众人物在书斋里可出现在公众领域,谈论非自己专业领域的话题时,就很容易出问题。
  就好比大家在公园里围观一只猴子,猴子身手麻利,捉虱子一捉一个准。当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猴子开始兴奋,翻跟斗,但一翻跟斗,猴子屁股就露出来了。
  羊城晚报: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喜欢陈丹青?
  张柠:因为陈丹青讲常识。我们在各个领域培养了很多所谓的“精英”,但忽略常识,甚至反常识。他讲常识讲得比较好,很生动。这也是我对他印象不坏的原因。但我们刚才谈论了很多话题,还是谈文学专业的问题。所以会觉得他有漏洞,但常识问题他是讲得不错的。
  羊城晚报:颇为吊诡的是,他以讲常识而被大众喜爱成为公众人物,但现在他在文学领域推荐木心,而且得到了相当多读者的认可。
  张柠:公众需要导师,公众人物就是公众的导师。用一个优秀的大脑,去替代众多的大脑进行思考、判断、选择,成本相对较低。但也有问题,那就是我们上面所谈论的。我倒是希望我们的教育目标,去要培养众多能够独立思考、判断、选择的大脑,而不是一个万能的大脑。
  议心木
  Yes
  别把木心
  造成文学的神
  @沈浩波(著名诗人、出版人):我只读过木心的诗歌,觉得该说两句。1、木心的诗歌,文学格调不高,过于文人了。2、文人气、才子气等,是文学的天敌,莫把文人当文学,别给文学穿长袍。3、警惕文人趣味,警惕趣味化,应是文学的常识。4、陈丹青先生在很多领域成就卓著,但对文学的鉴赏,文人趣味过重。文人气和痞子气都是品格不太高的文学,本质上都是文学精神不纯的表现,从某种程度来讲,甚至可以说是一回事,都是文学之外的东西占了上风。
  @漫游者粒子(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梁艳萍):同意。别把木心造成文学的神样。读过木心的书,有些见识,才子气、文人气重,文学味淡。文学史讲座特别是日本文学,也有知识的错误——很奇怪,丹青先生出版时为什么没有校订,编辑也没有校订?
  @深圳陈寅(深圳特区报总编辑):绝对同意。木心、董桥等等是一路的,不喜欢。
7#
 楼主| 发表于 2015-6-11 21: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地址:地方文学研究的文化意义作者:张大为
刊于《理论与现代化》2012年第5期
地方文学研究不仅具有通常意义上的文学和人文学术研究的性质,由于它自身的属性,它也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或者说,在这方面有着比较突出的表现。这就要求人们不仅仅将它看成是现代学术建制当中一个学科或一种学术取向,而且也要将其放置在整体性的文化视野来考量它的文化地位和文化担当、文化影响和文化功能,这样不仅对于地方文学研究本身的功能作用可能得到一种客观公允的评价,而且对于地方文化的资源、结构和构成也能有一种全新的认识。
一、地方文学研究是一种对于文化资源的深度发掘、发现和整理,具有一种文化拓展意义。地方文学研究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将一个地区、地域与文学作品、文化名人联系起来,更不仅仅是对于该地区的文化资源的一种“争夺”,而是对于这种地区性文化资源的一种深度发掘和发现。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体现在吸引眼球、争取外在的经济效益上,而是对于地方文学研究和该地区的文化空间和文化积淀具有双向的拓展、深化作用,因而具有长远的社会历史意义。过去人们常常误认为曹禺话剧中的场景发生在上海和一些南方城市,后来的一些研究表明,这些戏剧场景的原型,可能就是天津这座曹禺出生和成长的城市。人们之所以将它误认为是上海等城市,不仅仅是文学研究上的失误,而且也表明了人们(包括天津本地人和本地研究者在内)对于天津和天津文化缺少深入的了解和认同。将天津的城市景观和城市形象与现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经典名剧联系起来,不仅为天津这座城市增加了许多文化的光彩和内蕴,而且也是正确、深入地考察曹禺的创作和作品本身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但事情显然还不只是如此,很多深层的联系,仍然有待于地方文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比如,曹禺的剧作中究竟有多少东西是与一方水土、这一文化环境具有或显或隐的内在关联?孕育曹禺及其剧作这一文化环境的深层特质我们有多少研究和了解?曹禺的作品怎样表述、提升、改变、影响了这一文化境况?从这二者的相互关联中,究竟可以搭建出怎样的一种文化空间、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从这种文化上的深层联系和深度关系入手,在处理包括作家作品、文学研究在内的文化现象与某个地区、区域的地理空间关系时,也就使得人们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更加开阔与多样。通常意义上的地区归属和地理联系,也许只是一种外在的关系,更有意义的显然是文化的联系和文化上的归属。由此,也可以终止许多诸如由作家籍贯等引起的归属争议。但文化归属的认定,恰恰不是一个简单的籍贯考证就能做到的,而需要一种深广的学理支持。这也正是留给地方文学研究的任务及其文化意义所在。
二、地方文学研究将文学与人们的文化生活、生存形式连为一体,发挥了文化中介的作用。人们常常通过文学来认知和理解一种文化、一种生活,又通过文学研究一方面理解文学和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参证文化法则和生活方式,文学研究应该是处于文学艺术和生活二者之间的东西。波德莱尔的象征主义诗歌,是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的“首都”——19世纪巴黎的人们的生活样态、生存情状进行的深刻的写照,揭示了在资本主义全盛时期,那种被商品和物质崇拜所深度异化的人们的生活本质。然而,从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如果没有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本雅明对于波德莱尔的深度空前的阐释,无论其他批评家对于波德莱尔有着怎样精彩的、富于“艺术性”和“美学”观点的解读,缺少了本雅明解读的波德莱尔,终究带有一种致命的残缺和贫乏。通过本雅明对于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的简洁精准和意味深长的定位,19世纪巴黎的“拱廊街”,与波德莱尔、本雅明从此不分彼此地成为一体性东西,共同见证着一种资本主义全盛时期都市生活与生存形式的样版。反过来,我们也通过本雅明的波德莱尔研究这一“中间”和“中介”形式,通过它所勾连着的艺术和政治经济学理性这两个端点,来想象、理解和还原那个时代和那种生活形式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再比如,今天的人们说到湘西,说到凤凰古城,总是与沈从文的小说分不开。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了沈从文的小说,那片土地将会丧失多少灵异色彩和文化光晕。但这个文化湘西的繁荣昌盛和深入人心,恐怕也同学术研究领域对于沈从文的不断发现和认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沈从文研究热潮有关系。因此说当代地方文学研究促进了湘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生活,恐怕也不能说是太过夸张。迄今为止,在一种“现代的”学科建制和学术体制的遮蔽下,人们对于文学研究尤其是地方文学研究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功能尚且缺少深入、全面的的认知。地方文学研究的学术理性、学科构成的文化弹性和文化辐射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发挥。
三、地方文学研究对于文学的“本质”和“概念”的具体化作用,促进了文化生态的健全与繁荣。当文学的“本质”成为一个问题,人们对于文学的共识已经丧失时,地方文学研究是文学“本质”具体化的一种重要路径,是对于文学生存方式和文学生存状态的一种重要揭示。这也就是说,地方文学研究并不只是国族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的延伸和补充,地方文学研究由于它自身的属性和目的,可以呈现出文学的更为具象的文化肌理和生存法则,是一个更加鲜活的文学的“本质”切片。地方文学研究以其“例外”的挑战和“边际”的属性,颠覆那些似是而非的“本质”共识和表面条理的宏大叙事,这往往使得在国族文学、中国文学研究中成为(从不被反思的)预设前提与先验法则的观念死结、学术惯例“问题百出”。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比如,地方文学之为地方文学的“地方性”本身,其实就是地方文学研究当中一个最为生动的问题意识和问题性指向,因为在此前提下,地方文学的“边界”问题,将不只是从一个简单的根据(如行政区划、作家籍贯等)出发空洞地“划界”的结果,而应该是具有学术深广度的学理探究和表达的结果;“全国性”作家对于“地方性”的超越与“溢出”,“地方性”作家之为“地方性”的写作与接受的文化心态、文化条件、文化内蕴,不是一个应该被漠视或无动于衷地对待的“事实”,而正是地方文学研究需要不断去激活的总体性的问题视野;一些“边际”作家的流动性和归属困难,乃至作家的流动对于其本人与地方文学的影响,不是一个扰乱我们的问题框架和研究成规的恼人因素,对于它的持续性的学理化聚焦,正是地方文学研究的最重要的实质性内容之一;对于作家作品接受与评价的区域落差背后的文化因由,地方性的文学土壤、文学群落的独特文化氛围,不是熟视无睹地接受下来就可以了,而都是地方文学研究视域的“内部”问题,需要加以持续的“陌生化”和学理化解释……所有这些都不仅是文学研究本身的学术规则和思维惯性的根本性扭转,而且也是对于包括文学的写作、传播、接受等在内的文化秩序整体性的重新呈现、重新理解和重新规划,地方文学和地方文学研究,由此终将成为文化生态中充满活力的那一部分。   
总而言之,地方文学研究并不因为它的“地方性”而变得卑微、渺小、可有可无,它与国族文学、中国文学研究之间,不是一个人们出于想当然所认为的简单地承接与具体而微地模仿的关系。它由于其自身的特质,仿佛更加接近于文化作为生活方式、生存状态的本原性意义,从这样一个层次上重新理解地方文学研究和地方文化的关系,对于地方文化研究和当地文化的发展建设,是一种思维方式上的双向的更新与开拓。由此出发,恰如其分地看待地方文学研究的文化地位和让地方文学研究充分发挥其文化意义,是此中的应有之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15:12 , Processed in 0.10685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