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秀蓉:呵护孩子的好奇之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9 05:0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秀蓉:呵护孩子的好奇之心 

2012年04月05日  作者:柯婷 郑筱璐   来源:《家庭学校:儿童与哲学》
  在迎来 1900 年新年钟声的那一刻,瑞典女教育家爱伦 ·凯向全世界宣布,“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一百多年过去,儿童完整独立的个体价值日益受到关注和尊重,儿童教育理念也日臻完善,相关的学科陆续出现,其中就包括20 世纪 60年代诞生的 “儿童哲学”。

  儿童哲学的诞生始于美国李普曼教授的一本儿童哲理小说 《聪聪的发现》,五年之后,儿童哲学研究所 (IAPC)成立。时隔短短两年,辅仁大学杨茂秀教授将李普曼的 《哲学教室》(大陆 1997 年引进该书,译名为 《教室里的哲学》)译成中文,正式将儿童哲学引入台湾地区,并且建立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开发更适应本土环境的成人及儿童课程,通过绘本和思考故事的阅读、课堂讨论、游戏等不同形式开展全民儿童哲学推广。

  相较之下,大陆在儿童哲学开发和推广上则起步较晚。1989 年美国哲学家马修斯的 《哲学与幼童》由三联书店引入。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李普曼的专著才和大众见面。虽然在现今社会,儿童哲学仍然不为所有人了解和接受,但就如古老师所言:“哲学其实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因为对智慧的探索与合理的思考是每个人都有的理性需要,而且每个人都经过这样的思考阶段,在不同的成长时期对世界、对人生都会有疑问,而这些疑问,最后都会深入到哲学上的一些基本问题。”

  只要人们还保有批判和内省的精神,哲学就不会消失。只要儿童教育的探索还在前行,儿童哲学无疑将是反思当代教育的一剂良药。

  家庭学校:对大众父母来说,哲学是高深的东西吗?儿童哲学是可以让他们触摸到的事物吗?

  古秀蓉:哲学其实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因为对智慧的探索与合理的思考是每个人都有的理性需要,而且每个人都经过这样的思考阶段,在不同的成长时期对世界、对人生都会有疑问,而这些疑问,最后都会深入到哲学上的一些基本问题。比如:成年人努力在追求幸福的生活,可是随时都会遭遇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这样的问题,还有中国哲学史上经常谈到的 “义和利”的取舍等等,都是常谈常新的哲学问题。哲学是围绕问题的思辨的学问,哲学家们围绕着这些问题,根据合理的思辨方法来展开论证,著书立说,成就很多智慧学说。对于大众来说,这些各家各派的哲学理论看起来是比较深奥,但是对这些哲学问题的思考,是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的,只是,哲学家们用了哲学学术的话语方式来论证,成了这一方面的专家。也正是这样,哲学作为一门 “爱智慧”的学问,是每个人都能够接触的。儿童哲学是结合儿童天生的好奇心,和儿童一起探讨他们感兴趣的哲学大问题。在欧洲,就是常说的 “做哲学”(do philosophy )的传统;在美国,集中于思维训练,发展成一门专门利用哲学探究来训练儿童进行合理思考的儿童哲学课程(philosophy for children ),这个课程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有推广,台湾和大陆这边一般谈的 “儿童哲学”就是延续了这个意义。不过在学界,儿童哲学还有两层更为理论化的意义:一层意义类似于 “儿童的哲学”,就是结合着来自于儿童的朴素哲学探究,梳理出儿童对很多哲学问题的看法,形成朴素的儿童的哲学视界,有时候,这个领域也就是学者们所讨论的 “儿童的精神世界”,去解读儿童对很多哲学问题的看法,同时也从哲学层面去解读儿童的世界。再进一层意义则是 “童年哲学”,“儿童期哲学”,即从哲学层面来解读童年,解读儿童期。前者侧重于呈现儿童自己的关于哲学的声音,后者侧重于哲学层面的解读。

  家庭学校:有些父母希望了解儿童,了解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用了一些比较奇特的方式,比方说星座。现在很流行用星座来分析人的性格,很多年轻的父母也喜欢用星座来分析自己的孩子,甚至会特别在意让孩子在哪个月份出生,从而具有某个星座的特质。请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古秀蓉:对星座问题我没有专门研究过,所以不好说,但是从了解孩子和分析孩子来说,我建议还是尽量先抛开很多从出生就定下了的命相、星座、生肖之类的先见,尽量从孩子自己的现实表现上去观察,去回应。尊重孩子,是尊重孩子的现在,尊重孩子的发展可能性,而一切和生日相关的信息,都是已经发生的,是过去时。父母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加入自己的星座偏好,可能会有 “皮革玛丽翁”似的期待效应,但同时也可能会忽略孩子的真实表现,曲解孩子,影响孩子自由发展的可能性。

  家庭学校:那您觉得,让父母来了解了解哲学是什么,了解儿童哲学是什么,对于父母自身和亲子关系以及小孩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能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吗?

  古秀蓉:父母了解儿童哲学,最重要的就是能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能够将他们对世界、生活的各种看法表达出来,舒缓他们对一些哲学大问题的焦虑心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人类个体的孩童时期,就像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早期文明时期一样,很多哲学上的根本问题都是从这个时候发端的,比如 “我从哪里来?”“天之外是什么?”“为什么有好人有坏人?”“什么是死亡?”之类,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我们成人习以为常,但对他们而言是无限新奇的东西,这种时候,都有可能和成人进行哲学对话,这都是他们在进行智慧的探索。而了解儿童哲学,知道和孩子进行哲学对话的方法,就能够呵护孩子的好问、好奇之心,促进他们的智慧探索,促进他们合理地进行思考。

  家庭学校:父母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做什么努力呢?如何将这种习得融入和孩子的接触和教育中?

  古秀蓉:对父母而言,最需要做的就是倾听儿童自己的声音,鼓励儿童自己对于这些哲学问题的探究,并积极地配合儿童,与儿童形成哲学对话,促进孩子合理地思考。儿童遭遇哲学问题,通常是来源于他的好奇心,来源于他对日常世界的疑问,父母需要呵护的,恰好就是这种提问精神和对话精神。比如每个孩子都会问 “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有些父母觉得要告诉孩子个体生命产生的生物学知识,但因为涉及性知识,又感觉尴尬,不知道从何讲起,这种从生物科学角度的回应已经有很多童书帮忙了,比如 《小威向前冲》这本图画书,还有其他一些科普类图画书。但是有时候孩子问这个问题,除了想要了解生物科学层面的这个具体的 “我”的肉体从哪里来,还想了解 “我的妈妈从哪里来?”“我的妈妈的妈妈从哪里来?”——最后你会发现他关注的其实是 “第一个人从哪里来?”这就问到人的起源问题了。你就不能仅仅从个体生物科学角度来给答案了。面对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儿童哲学的态度首先是理清楚孩子问题的背后他所关注的对象,是对自己存在的担忧,是对自己生命的好奇,还是对谁是第一生命的穷究不舍。有时候,我们成人自以为是给出的科学答案看似解了孩子的疑惑,实际上却堵住了孩子的嘴,让他无法再深入探究下去,因为科学知识是递进性的,很多高深的知识让孩子望而却步了,他被父母给出的科学术语吓坏了,听不懂,父母也很少能讲得深入浅出。这种时候,最好的办法恰好是哲学探究的办法,将问题抛回给孩子,鼓励他就这个问题讲讲自己的想法。其实,每个人在提问的背后,也都隐藏了自己的答案和态度,孩子也一样。父母需要做的,恰好是理解孩子的提问,摸清孩子的态度,关注孩子所关注的问题的角度。

  家庭学校:能举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儿童和哲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吗?

  古秀蓉:刚才已经说过,儿童作为人类个体的早期发展阶段,可能会提出人类发展早期阶段所提出的那些朴素的哲学问题,对世界万物的各种朴素提问。另外,儿童对日常生活的新奇感,和哲学家们是一致的,哲学家经常干的事就是对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质疑,试图拨开现象看本质。所以,我常说,儿童是本能的哲学家,他要适应环境而成长,自然而然就会探寻生活世界的规律,会质疑,提问,并探究,形成自己的智慧。而且,儿童还是审美意义上的哲学家,因为儿童经常将哲学探究、智慧探索当成游戏,很多时候表现为语言、概念的游戏,没有功利心的,纯粹好玩、好奇的游戏精神,自觉地去做哲学游戏。比如,儿童对时间的概念很模糊,除了白天和黑夜的区分非常明显外,我们常说的 “几点”对他们而言太抽象了,他们会自以为聪明地将闹钟拨晚些,想让自己多玩玩,这是他们不知道时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区别;甚至有个孩子会发牢骚 “早和迟不是什么东西,不像桌子、椅子这些一样,人们干吗服从它,干吗那么怕它”。  




2#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05:05:34 | 只看该作者
 家庭学校:儿童对于日常的思考和提问,有时候常常会令父母感到困惑且不知如何应对。您曾说过,父母可以用三种方式来应对。能详细谈谈这三种方式吗?
  古秀蓉:这是以前写过的一段关于和孩子如何用哲学谈话的方式去谈生死问题,主要是侧重于情感交流的三个步骤:

  第一,理清问题,抱着同情心去体会和理解孩子的感受。感同身受地去理解儿童生死提问背后表现出的对生命现象的好奇、惊讶、焦虑和恐惧,使他们能在情绪上得以暂时疏解,情绪的认同感常常是交流的第一步。生命现象,在不同的情境下,在孩子心中引起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所呈现的问题和对策也不一样。

  第二,直面问题,体验情感。这就必然使成人自己要抛开对死亡问题含糊其辞不敢直面的胆怯心理,也不能再认为死亡这些终极问题因为与日常生活和世俗追求无关而回避它,而是自己也要郑重地重新面对这些自己幼年时期也提过的哲学大问题了。最能体现你对交流的真诚态度的莫过于你也关注他正关注的问题。在直面问题时,作为教育者,你也许会做科学知识方面的准备以便应对他的好奇,也许会做思索的态度的准备,重新把自己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抽身出来,体验和思考这些生与死的人生大问题。

  第三,交流问题,和儿童进行推心置腹的真诚的平等的谈话。生命的成长和发展是有阶段的,在初生、成长、壮年、老年、死亡等生命五个阶段中你和孩子明显地处于不同的阶段,就算你在人生路上已经是匹 “老马”,也不能否认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对生命问题的体验和思考。要知道,个体的生命体验永远是个别化的,一个幼年健康的母亲永远也无法得到身体孱弱的孩子的生命体验,你们最好的关系是 “忘年交”一般平等的交流。在交流中,作为 “识途老马”你所能给予的就是你自己曾有过的体验和思考,而不是直接以 “教化者”的身份将你的人生教训、科学知识灌输给他,不能勉强他走你规划的人生之路,或者接受你对生命的认识以及诸多复杂抽象的科学知识和世俗知识。

  家庭学校:父母在和孩子的这种碰撞和交流中,能获得什么?

  古秀蓉:如前所述,父母可能获得的是:将自己从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的节奏 中拔出来,重拾自己当年对这些问题的探究热情。敢于面对自己平时不愿也无暇、不敢深究的哲学问题,并且,敢于在孩子面前呈现自己的无知,因为在所有的哲学问题前面,没有最后的标准答案,只有过程性的对话。其实,父母能收获这些,亲子关系自然就是民主的、平等的,不会是专制的、权威的。

  家庭学校:与儿童进行哲学对话时,对话者需要了解和注意的是什么?恰当的对话心态又是什么呢?

  古秀蓉:投入地重视谈话的过程,不要关注问题的标准答案,也不要试图给出标准答案。

  家庭学校:李普曼在《教室里的哲学》一书中认为,一、二年级的孩子的哲学启蒙,多在于语言能力的获取,并特别注意儿童日常会话中已经含有的各种推理方式,同时也强调通过对话接触多种观点,增强感性认知,提高分类和区别的能力,以及思考情感的合理性。而到七、八年级,才涉及逻辑和道德的相互关系,集中讨论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针对这样的教育序阶,您的看法是?

  古秀蓉:儿童哲学课程的创始人是李普曼,他带领他的儿童哲学团队在创立这门系统性的哲学课程时,是参考了大量的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资料的,儿童的哲学能力和关注点在不同的年龄段的确有不同的发展表现。但是,儿童的发展是整体性的,不是单一的、片面的,每个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表现,所以,作为训练课程可以进行单一主题训练,但是对孩子发展的关注必须是整体性的,密切结合孩子的生活情境的。

  家庭学校:能谈谈您了解和接触到的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情况吗?

  古秀蓉:儿童哲学促进中心在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有分部,积极推广儿童哲学教育。大家都很认同儿童哲学的理念,并且在操作上也肯定儿童哲学利用故事引出哲学对话的方法,只是在选材上,最初儿童哲学的那套系列小说教材并不是特别适用于所有地区,因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很多涉及文化的关系,很多国家都积极在开发最适合自己学生生活背景的教材资源,比如丹麦就用很多自己的童话作品。同时,儿童哲学促进中心针对学前和小学低年级也开发出更为普及的“思考树”系列小故事。

  家庭学校:您也是一位家长,从自身的背景出发,您会特地在家庭教育中融入专业知识和态度吗?希望您可以和读者分享一些心得。

  古秀蓉:当然会融入专业知识和态度,这会让爱比较理性,有时候也是事后诸葛亮,因为知识无穷尽,出事了才去进一步寻求答案。

  如果说要分享的话,体会最深的就是能多点孩子的游戏精神,特别体现在对待时间的问题上,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尊重孩子的时间体验,尊重孩子的游戏时间,尊重孩子的游戏精神。

  家庭学校:您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您的孩子有一些什么特质呢?

  古秀蓉:呵呵,经常博弈,是够民主的。懊恼的是自己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来说服他,也常无奈,来自于成人世界的乱七八糟的无奈。

  家庭学校:现在的年轻父母都面临着412的家庭结构,从您的角度看,这种结构会带来哪些利弊呢?年轻的父母要如何面对这种趋势呢?

  古秀蓉:可能家庭结构本身不会有什么利弊,相对而言,多子女家庭也有利有弊。而且,从孩子赢得的资源看,应该还增多了。但实际上,孩子现在的话语机会也不是特别多,相反,科学性的、求知性的、高控制的、标准性的对话更多了,孩子忙于学知识技能性的东西,思考的时间少了,这样孩子自由探究的哲学精神和好奇心可能会减少。有时候,哲学是闲暇者的学问,主要是指有时间去思考些离生活有点距离的问题,需要游戏精神的,而忙碌的孩子们和成人们,缺的可能就是用于思考的时间。

  古秀蓉,1997 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00 年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2007 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毕业。现在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任教,研究方向为儿童文学、儿童哲学和儿童伦理教育。著有《理解情境:走近幼儿的伦理视界》,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1 16:39 , Processed in 0.0937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