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儿童文学立场的语文教材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2 03:5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儿童文学立场的语文教材观

文章作者:朱自强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0·1C
  一、语文教材非儿童文学化典型案例解析
  当然不能说目前的儿童文学语文教材中一点真正的儿童文学都没有,但是,在整体形象上,语文课本中编入的儿童文学教材似是而非。有些作品看起来像是儿童文学,其实却不是真正的儿童文学,因为它们缺乏真正的儿童文学所具有的趣味性、艺术性、思想性,因而缺乏语文教育的价值。
  我这里想通过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儿童文学教材来展开讨论。
  美国作家艾诺·洛贝尔“青蛙和蟾蜍”故事系列是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其中的故事《等信》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可庆幸的是它进入了小学语文教材编写者的视野,可叹的是,它在进入教材的过程中遭受横切竖砍的删改,被异化成了非儿童文学的作品——
小雨蛙等信
  兔子先生来了又走了。小雨蛙很失望,因为没有人写信给他。小树蛙知道了,回家就写了一封信。第二天早上,小树蛙到小雨蛙家去,他说:“你今天会收到信啊。”可是小雨蛙不相信。到了中午,兔子先生真的送信来了。小雨蛙拍着手说:“真的有我的信。”他打开信念着:“小雨蛙,你好吗?写这封信给你,希望你天天都快乐,祝你天天开心,小雨蛙上。九月十七日”小雨蛙看完信说:“这是我收到的第一封信。”小树蛙说:“这也是我第一次写信啊。”他们都开心的笑了。
    (小学《国语》二年级上册,台湾康轩文教事业版)

寄给小青蛙的信
  小松鼠和小青蛙是邻居。小松鼠看见小青蛙一脸不高兴地坐在井边,就问他:“青蛙,你有什么事不开心呢?”
    青蛙说:“我天天坐在这里等朋友的信,可是一封也没有,我很伤心。”
    小松鼠听了青蛙的话,马上回家,写了一封信。信封上写着:“松树林5号,青蛙收。”
    小松鼠跑出屋,碰到蜗牛,对蜗牛说:“蜗牛大叔,请你替我把这封信送到青蛙家,好吗?”“好呀!”蜗牛乐意地说,“我马上去。”
    小松鼠跑到青蛙家,青蛙正躲在房间里哭呢。小松鼠劝他说:“别难过,今天你一定会收到好朋友的来信的!”“不,不会的!”青蛙说。
    小松鼠跳上窗户,看见蜗牛还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爬行。“一定有!因为是我给你寄了一封信呀!看!信在蜗牛大叔那里,他来了!”

  “谢谢你!”小青蛙高兴极了,飞一样跳到蜗牛面前,接过信,立刻打开大声念:“亲爱的青蛙,我要告诉你,我是你的好朋友,我天天想念你……”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上海教育出版社版)
    熟悉原作的人都知道这两篇教材变得多么面目全非。对一千二百字的原作进行删改之后的教材,只剩下二百字和五百字,不仅流失了丰富的思想、艺术含量和珍贵的语文信息,变得短、小、轻、薄,而且充满了阅读障碍,难以构成真正富有成效的学习。下面谈谈这两篇教材存在的几个问题。
    第一,情境的模糊、混乱。这是两篇教材共同存在的问题,尤以《小雨蛙等信》严重。“兔子先生来了又走了。小雨蛙很失望,因为没有人写信给他。”兔子先生到哪儿来了?从哪儿走的?地点模糊不清。为什么“兔子先生来了又走了”,小雨蛙就“很失望”?因为没有清晰交代原因,读者只有莫名其妙,要到读了下文的“兔子先生真的送信来了”,才知道兔子先生是干什么的。“小树蛙知道了,回家就写了一封信”,小树蛙是怎么知道的呢?仍然没有明晰的交代。
    在《寄给小青蛙的信》里,小松鼠见到青蛙是在“井边”,他“马上”跑回家,写了一封信,交给蜗牛大叔去送,接着,他本该到井边找青蛙,可是却直接到了“青蛙家”,而在原作里,地点一直是在蟾蜍的家里。我认为,教材没有必要安排“井边”这一场景。另外,小松鼠和小青蛙本是“邻居”,却有送信的蜗牛“还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爬行”这样的描写,这两个“邻居”离得是不是太远了。
    我觉得在小学二、三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要素一定要写得非常具体、清晰,学生才能够理解,才易于记忆。
    第二,缺乏生动、细腻的心理过程描写。在原作中,青蛙对朋友蟾蜍的关心是通过行动,特别是通过心理细节来表现的。他写好信,交给蜗牛后,就跑到蟾蜍家,把午睡的蟾蜍叫起来等信,他“望望窗外”,“蜗牛还没有到”,“又望望窗外,蜗牛还没有到”,再“望望窗外,蜗牛还是没有到”。结果,蟾蜍奇怪了,问“你为什么老是往窗外看?”青蛙说,因为“我”在等信哪。给蟾蜍的信,却变成了自己在等,青蛙想让好朋友开心的急切心情跃然纸上,儿童的心理世界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但是,很遗憾,在删改的教材中,这些能够培养学生细腻的感受性的极有价值的语文学习资源都流失了。
    第三,教材失去了原作的幽默感和趣味性。按照皮亚杰的学习认知理论,在学习的过程中,第一个环节就是学习兴趣的唤起。使用没有情趣、没有趣味的教材,想让孩子产生语文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是很困难的。诗有“诗眼”,其实,文章也有“文眼”。《等信》的文眼就在蜗牛身上。青蛙的“急”和蜗牛的“慢”,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有了这种对比和反差,幽默感和情趣就出来了(同时,人物的性格和关爱主题也得到了凸显)。可是,《小雨蛙等信》把蜗牛换成了兔子,《寄给小青蛙的信》把原作“等”了四天才等到,改成了“飞一样跳到蜗牛面前,接过信,立刻打开”,原作的意趣全失,变成了劣作和平庸之作。
    总而言之,删改后的这两篇教材(特别是《小雨蛙等信》)是难以预测和理解的,缺乏趣味性的文章,其语文教育价值与儿童文学原作相比有天壤之别。
    我在《小学语文文学教育》一书中,曾经指出小学语文教材在改写《丑小鸭》《小蝌蚪找妈妈》等儿童文学名作时出现的严重失误,提出了“当不改则不改”“改写者必须是业内高手”“态度必须负责而谨慎”三个原则。洛贝尔的《等信》就是进入教材时“当不改”的作品,一改就是错。
    二、语文教材非儿童文学化选文问题
    删改儿童文学作品,这只是小学语文教育非儿童文学化的表现之一,除此之外,在选文上也存在严重问题。通过对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教材的研究,我认为,小学语文教材对儿童文学资源的利用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第一,儿童文学的文类不全、资源流失的问题
    譬如说民间童谣、民间童话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是普遍的缺失。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失误,因为民间童谣、民间童话既拥有独特的、儿童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语文价值,又是民俗、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譬如说对待幻想文学的暧昧态度。我们现在不仅提倡素质教育,还倡导创新性教育,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可是,小学语文教材却不够重视幻想文学的价值。小学语文教材里出现的基本都是拟人童话。拟人童话除了小狗小猫讲话,并没有超越现实的幻想要素。我认为出现这一状况与现行小学语文教育理念有关,目前小学语文教育是以灌输知识为本,具有知识至上主义或者是理性至上主义的色彩。如果是以培养想象力、创造力为本,那么,就必须多选入《神笔马良》这类幻想故事。
    还有幽默文学的缺失。幽默是人的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应该在童年时代就根植在孩子们的心中。我们的教育的一个重要失误就是永远板着脸孔,表现在语文教材上就是太严肃,把幽默文学排除在外。
    还有动物文学的缺失。也许有人说,小学语文教材不是有《野生的爱尔莎》这样的课文吗?可是对一个长篇作品进行缩写,最后变成一篇几百字的课文,还能说它是动物文学吗?为什么不选择篇幅合适的动物文学进入教材呢?动物文学是生态文学。有了文学的生态教育,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就更为完整和深入。
    总之,我粗略算了一下,儿童文学的文体应该不下二十种,但是,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文体却十分有限。
    第二,儿童文学经典、优秀作品的缺失
    现有教材,表面看起来儿童文学的数量不少,但是,很多篇章是似是而非的“教材体”儿童文学。所谓教材体儿童文学是指教材编写者根据自己的某种儿童文学感觉,为教材编写的文章,其中也包含删削的儿童文学名著。语文教材应该选入的是自然天成的美文。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应该到浩如烟海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去精心挑选文体、篇幅都合适的经典、优秀作品,直接收入教材,以改变目前小学语文教材“短小轻薄”的不良现状。
    三、儿童文学在语文教材中被“异化”的原因分析
    1.对儿童文化的理解存在问题
    我认为,在人类为儿童创造的所有文化中,儿童文学最和谐地解决了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运用儿童文学,可以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和谐融合搭建宽阔的桥梁。但是遗憾的是,我们的语文教材编写观念往往背离儿童文化,使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出现障碍。
    儿童文化是天真的文化,儿童文学是天真的艺术。但是,《小雨蛙等信》违反了这种天真。譬如说,为什么要把邮差由蜗牛改成兔子?我觉得这是用大人的理性的、功利的、知识的逻辑来看待事物所造成的。兔子跑得快,当然应该当邮差,蜗牛那么慢,怎么能当邮差呢。这反映了语文教育中,成人的逻辑和孩子的逻辑之间的冲突,这也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
    不要以为儿童文化的“天真”是浅陋的、没有价值的。尼采的精神三变一说中就认为,人在变成坚忍的骆驼、富于勇气的狮子之后,还要变成幼儿,因为幼儿的天真无邪可以开创一切。面对《等信》这样的作品,我们成人的确应该学一学青蛙的“天真”。
    2.对儿童语文学习能力的判定存在问题
    从乔姆斯基、史蒂芬·平克这些顶尖语言学家的著作中,我们知道,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有巨大的语文学习潜能。语文教育就是要致力于使用有学习效率的好文章把儿童的语文潜能激活。
    《等信》在台湾和大陆的教材中被删节成二百字和五百字,恐怕是因为教材编写者认为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小学生不能阅读长度为一千二百字的文章。可是,在儿童文学化程度很高的日本的小学教材中,是全文一千二百字悉数收入的。这体现了对儿童阅读能力的不同评价。在儿童的阅读现实中,未上学的五、六岁的儿童以听大人讲述的方式阅读一千多字的故事是毫无问题的,然而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我们却低估儿童的阅读能力,教学不是向上提升,而是向下俯就。
    另外,教材的短小轻薄恐怕还与应试教育的打算有关,因为短文章好背,字和词都能学会,容易评估,容易应付考试。
    将删改教材和原著两相对比,显而易见的是篇幅长的原著容易学习和理解,因为它具有具体的情景,有鲜明的性格、幽默的情趣、可预测的情节。
    3.自下而上的文章观
    刘勰的《文心雕龙·章句》篇中有“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为章,积章而成篇。”当代的语文教育研究者接受了这种自下而上的文章观:“文章是由字组词,由词组句,由句组段,积段成篇的。”
    自下而上的文章观对教材编写有着深刻的负面影响。如果认为文章首先是由字组成,有了字就能组成文章,就会按照选定的生字、生词来拼凑文章。这不符合好文章的写作规律。事实上,在这种文章观之下,产生了所谓的教材体的“文章”。教材编写者根据需要写进教材的生字、生词去编写文章,于是不自然的、缺乏灵性的文章才纷纷出来。
    当代阅读学理论认为文章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说,文章的生成是先有要表达的意义(思想、情感等),这个意义高高在上,统领着语言的任何安排,从而使文章成为有意味的、完整的形式。
    在学习生字、生词方面,如果选入的自然文章是符合小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经验的,那么,就会把阅读所需要的基本的字词纳入语文学习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材存在的上述问题,我认为,要取得语文教材编写的进步,至少有两项重要的工作要做。
    第一,应该为人文性注入新的元素,即将儿童文化中对儿童认知生活、精神成长有重要作用的人文元素,注入语文教育教学之中,使语文教材真正具有儿童特点。应该重视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的有机融合,使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成为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互动融合的和谐的场域。
    第二,应该强化儿童文学经典意识,学习自然文章。要注重选取自然的经典和名作,学习自然天成的优秀文章。经典和名作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儿童文学。从文体上来说,儿童文学有儿歌、童诗、童话、寓言、故事(历史名人故事、生活故事、动物故事)、小说(现代小说、动物小说、科幻小说)、散文、传记、游记、日记、科学小品,等等,如果综合开发利用,是语文教育最为丰富、有效的资源;另外,在古今中外的成人文学中,也存在着适合儿童理解和接受的、具有高度艺术性的作品,如果站在小学儿童审美经验和能力的立场上,经过精心筛选,会使小学儿童在语文学习中,及时领略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
    (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4 20:53 , Processed in 0.11889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