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代散文作家作品选读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20:53:18 | 只看该作者

种甘蔗

                     张子保                     

农谚说:“九九杨落地”,这话确实不错。立春之后,万物苏醒,正是种植甘蔗的好时节。父亲已在院子里备好猪粪和人尿粪混合在一起的农家肥,我用架子车把农家肥拉到地里,用铁锨把农家肥撒在地里,再把地打成畦埂,我用铁锨在去畦埂上挖个坑,父亲边在坑里放甘蔗苗,边在坑里浇水,水浸干之后,我们又用手把甘蔗苗撑紧,然后填土。我们干了一上午才将活干完。劳动虽然辛苦,但想到秋天丰收的景象,我们心里就不觉得苦了。 春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像银线一样砸进土里。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这话确实不假,一场春雨过后,甘蔗长势喜人,远远望去,就像一块绿色的地毯,铺在平展展的土地上;又像一片碧绿的海洋,一阵微风吹过,甘蔗叶与叶相触发出沙沙的轻响,就像贝多芬醉人的乐章。站在地边仔细端过,一棵棵甘蔗像一个个身着戎装的士兵,精神抖擞地整齐列队欢迎我的检阅,我像将军一样心里充满了自豪感。望着绿油油的甘蔗苗,我的心劲的像猫娃添的那样舒服。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早上还是阳光明媚,上午刮龙卷风,飞沙走石,电闪雷鸣,周围边大树拔地而起,转眼间,鸡蛋大的冰雹从天而降,噼噼啪啪地敲打墨绿色的甘蔗苗上。雨过天晴,龙卷风.冰雹摧残这碎片的甘蔗苗,我难过极了,心想这下完了,今年秋末的收成未指望了。
甘蔗苗被龙卷风.冰雹袭击之后,我的心情坏透了极点,我躺在床上睡懒觉。父亲赶快叫我起来到集市上去买化肥尿素。我起床撅着嘴说:“爸,甘蔗苗被龙卷风拔地而起,又被冰雹打烂了叶子,买化肥尿素有啥用?”父亲说:“傻孩子,甘蔗不但不会减产,如果管理措施到位还有望增产的可能,我们今天抓紧除草施肥。”我听了父亲的话,马上到集市买二袋化肥回来到地边  ,听父亲的指挥把化肥倒进猪粪池里,用铁锨搅拌搅拌,然后我和父亲给那二亩地甘蔗苗除草施肥。村里的人将信将疑,持观望态度,村民们在村子里打牌。惟独我一家在地里忙活。在我父亲的 劝说和带动下 村子里有一部分人也给农作物除草施肥。我们正在热火朝天给甘蔗苗施农家肥的时候,突然,村东头过来一位八十多岁的张学仁,手里牵着羊绳子在大路边放羊,看见我们却说:“别瞎忙乎了,我那么大年纪从来没有见过龙卷风和冰雹打烂过后,不会减产,活着的甘蔗苗都很少有啊,我劝你们别要在地里除草施肥了,浪费功力和肥料。”说完话,张学仁牵着羊走了。我听了张学仁的话,我犹豫不快起来。一屁股瘫坐在地下。父亲却说:”别听他,要相信科学。”经过一天的忙乎,我们终于把农活干完了。
立秋之后,甘蔗丰收了,我和父亲忙着用铁锨收挖甘蔗,打成捆入地窖。每逢集,我和父亲用架子车拉着甘蔗到集市上去卖,有时批发给人家,自己留一架子车甘蔗 卖。父亲算一算帐:今年比去年多卖一千五百多元。我们心里荡漾着丰收的喜悦,父亲正剥着甘蔗叶子,对我说:“多亏没有听那个老古董的话,否则,怎会有这么多收获。父亲不知我的收获更大。我想:甘蔗被冰雹.龙卷风袭击之后,仍然能够不屈不饶的顽强生长,最后取得丰收,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旦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我们又怎能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呢?

  


62#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20:54:09 | 只看该作者
      绿 韭菜
                                晓 瑞
    韭菜是全家人爱吃的一道日常佳蔬。我家虽然才有3号人,可口味难调,女儿因为零食花样太多了,到吃饭的时候往往挑三拣四,我和老婆顾恋原先家庭的生活习惯,也有许多差异。韭菜因其价格便宜,几乎全年都可以上市,它本身有点呛味,但不怎么明显,而且又不是那种特别怪异的东西,吃着很清爽。就好像人或者其他的事物,可别十全十美,有点小缺点,才让人喜欢。
  有人总结说,但凡我们口口声声叫嚷什么的时候,其实就是人们缺少这种东西,非常需要它。譬如绿色环保放心食品之类,这么些年都在倡导,国家花力气规范,可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现在我们能见到的绿色食品越来越少。还好我生活的地方是个小城市,虽说有群众大棚育菜,可老百姓自种的也多,韭菜则因外销量低或其他原由,没成规模和种植,所以我们这儿想吃韭菜的话,不必担心污染,大可放心地买,放心地享用,这也是一种意想不到的福份。
韭菜的吃法有很多种,拌菜、炒肉、炒鸡蛋等等,消耗最多的地方当然是夜市场了,涮韭菜、烤韭菜,每家摊子都大量供给。我更钟意于拌吃。把韭菜捡好洗净,给它蒸熟,或焙也行,蒸的吃着软烂、丰富,焙的焦香无比。由于知道我们爱吃,妈妈时常从农村老家带一些来,而女儿则高兴得欢呼雀跃,因为妈妈一般都会带着小孙女一起做菜,让她择菜、刮姜,和她说话,女儿新奇又亲近,是她最开心的时刻。距离产生美,还是贴近才有亲情感,这个有点难以判断。不过我还是偏向于人应该多接触自然,和它产生感情。于是每逢假期,我就把女儿送往老家一段时间,让她去感受大自然的亲切和美好。而这时,自然而然地,我心里开始怀念小时候的生活来。
我是在高中毕业后才离开农村老家的,可真正的在农村生活,还是十一二岁以前,因为中学时代基本上住学校了。记得家里有两块菜地,妈妈精心伺弄的那块在家门外不远处,那儿就着一条小沟浇水方便,距离家又近,随时地可以去采菜。菜地只有七八平米的样子,妈妈留出个角落种韭菜,宽就那么两步左右,长约三四步的样子。韭菜成行栽种,共有六七行,长得墨绿墨绿,一丛接一丛,像翡翠般可爱。它们的根茎嫩白嫩白,简直就像是温润的玉一样。当你需要的时候,便来到菜地,左手握住韭菜,右手拿把镰刀,贴着地齐齐地割。每次割一行就够吃了,下回又割旁边的。韭菜需要施肥,草糞或糞水就可以,另外还需勤浇水,十来天至少浇一次,那么它割后个多月就刷刷地长高长肥,且又鲜又嫩。在这么个绿意的田园,韭菜割了长,长了割,竟成了我们饭桌上的常客。每次到菜地的时候,总有很多小虫子围着人转悠,好像是欢迎它们的小主人到来,同时面对自然绿色去采摘新鲜,那美好的心情总是更占上风,甚至比吃饭还更有瘾。当我用刀割韭菜,听着那滋滋的清脆声音时,便有种融入自然的舒畅。那时菜地里还有苋菜、茄子、葱蒜、辣椒等等,里边既有辛勤的劳作,亦有大自然的馈赠,这些绿色的有机食品充实着了我们的身体,扮靓了我们的生活!
  小时候羡慕城市人,想着要是能进城里去,又有一片小小菜地,自己种菜自己采吃,那该多好。只是,儿时的梦想实现一半,我虽说进了城,却无力拥有属于自己的那片菜地。也许当我真有的时候,早已失去了儿时的心情。梦往往更易失落,失落的不是梦的可能而是梦想的本身。如今的我偶尔地会冒出自己种菜的愿望,身边朋友也曾有过这样的表述,但是往往这想法瞬间便被我们自己给捏碎掉。庆幸老家隔城好大段距离,田地不会被钢筋水泥恣意霸占,我的孩子依旧可以回去感受各色植物的生机和树苗们共同成长,院子里的海棠总是在春天怒放出最美丽的容颜,而一溜排的兰花无论是寒意的冬天或炎热的盛夏,总向人展示着绿意盎然。还有那青青绿绿的韭菜,随时地可以拿来放上餐桌。我们这儿有句歇后语叫青辣椒拌韭菜——看不出。我最喜欢的是将韭菜蒸煮后切成段,放些姜、盐、青椒,就这样简单地拌吃,有点甜!
  当我们亲近和融入大自然,就会感受到清新和惬意,也会懂得世界上很多简单的东西其实也最宝贵,比如绿色韭菜,还有那生长韭菜的土壤……
——————————————————————————————————————————————  【作者简介】晓瑞,男,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家园文学网驻站作家。发表有中篇小说及各类短文数十万字,散见于《文化月刊》、《经典美文》、《云南日报》等。

63#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20:54:39 | 只看该作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序王文超著作《足迹》
                                              钟积松  
     王文超先生是海南省乡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是我十几年的老文友了。在上世纪末,我主编《新世纪诗词选》时,读到他投来的不少诗词作品,并予以入编。当我们创立海南乡土文化研究会时,他第一批入会,被选为常务理事,一直向会刊杂志《南国诗文》投稿。从此以后,我们便成了莫逆之交。
   年前,老友王文超先生向我透露他的心声:他准备把三十几年来发表的诗文作品收集起来了,打算出版一本书,书名叫《足迹》,嘱我为此书写个序。
   呵呵,我闻之为他高兴,当然也答应为他的著作《足迹》写序了。但要写好这本书的序,我又犯愁了。因为王文超先生不是文人出身,要从文人角度去写,不符合事实。他对我说,有人给他一个雅号,叫“石匠诗人”。顾名思义,就是打石出身的诗人。可是,他投给《南国诗文》编辑部的稿件,不仅仅是诗作,还有大量的实践文章呢!
   譬如,发表在《南国诗文》、《海南日报》等报刊杂志和网站上的文章就有《论“罕见灾害频繁发生”之前因后果》、《揭开桥塌山崩滑坡泥石流之谜》、《论咀叽与病毒》、《严重干旱和难测狂风暴雨其前因后果》、《废旧电池的污染问题可以根治》、《壮丽山河现状堪忧》、《人工降雨隐患无穷》、《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生态平衡》、《综合治理南渡江保护海南母亲河》和《孜孜游子心救救母亲河》等篇章。其中《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生态平衡》、《综合治理南渡江保护海南母亲河》还分别荣获“庆祝海南建设生态省十周年征文三等奖”和海南省关工委颁发“优秀作品奖”。
    从此看来,王文超先生何止是一位“石匠诗人”?我觉得评价一个人,仅从他的“雅号”去评定,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从他的精神境界去考量。那么,王文超先生的精神境界是什么呢?让我久久捉摸不准,难以下笔。
    我想起海南有句俗话说:“三岁看大,四岁看老。”上面说过王文超先生不是文人出身,他是哪种人呢?他的简介告诉说,他是福建省南安人,生于1954年冬,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农民工。自1976年1月至1982年8月,在福建永安维尼纶厂(矿山)采矿,当班组长,代理现场指挥,是一名技工。为了提高矿石产量,他认真研究岩层结构,开始对环境保护有了初步的意识。1982年10月,他到海南来谋生。当过石匠,做过建筑工,任过定安工程处负责人,现为私企定安鸿升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那么,他便是从工务商的人。

   王文超先生既然是这样的人,又如何跟诗文攀上缘呢?他说,他从小喜欢古典诗词,传统文学艺术。他利用工休饭后时光,读完《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还有唐诗、宋词等。博览群书之后,他就感觉到视野开阔,写作素材甚广,便也练练笔,舞文弄墨起来。他把自己平时创作的习作积存下来,有机会便拿出来发表。
   王文超先生进行诗文写作,不是坐在书房里苦思冥想的,而是到野外去,到工地去,到民间去,发现题材,针对问题来写作的。上面列举他所写的文章,哪一篇不是他到实地去写的?他写的诗,也是这样的。当他亲眼目睹故乡一地双溪合流之处,环境被严重破坏时,就感慨地吟道:“双溪合流成晋江,虽历坎坷稻花香。而今环境遭重创,累及子孙受祸殃。”他的其他诗作,如《防洪堤》、《丰州大桥》、《西溪口》、《古镇今昔》、《玉英桥》、《洋美水坝》、《仑苍桥》、《南安大桥》、《垃圾场》、《梧山》、《博鳌行》、《古西溪》、《荀江桥观潮》、《护城堤》、《庐山行》、《游龙川》等等诗作,也是到实地去体会吟咏的。
   写到这里,我想起宋代著名诗人陆游一首诗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总是不遗余力的,即使这样,也是从年轻开始就下苦功夫且不断努力,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自己亲身的实践。
   我觉得陆游这首名诗,好像是对王文超先生说的。王文超先生不是科班出身,但他能够创作诗文作品,是因为他年轻时就下苦功夫研读古典诗文,是因为他自己能从亲身实践中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现在他年近六旬,创作的诗文作品就要结集出版了,的确值得可喜可贺啊!可谓“少壮工夫老始成”,“绝知此事要躬行”!
   权为序。
64#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20:55:33 | 只看该作者
与电话有关

罗昭伦

母亲的电话

我们家安上电话,对于我和妻子来说只是高兴,而对于母亲来说,便是十二分的新奇了。母亲别说打电话了,这还是头一回看见电话机呢。

母亲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没念过书,大半辈子待在农村,世面见得不多。住到城里来,是因为要帮我带我那可爱的双胞胎女儿。

母亲内心是不喜欢城里的生活的。特别是不喜欢墙上贴的画,不喜欢花花绿绿的地板,更不喜欢进厕所找不到一点厕所的“感觉”。她说,城里人住的房子就像火柴盒。她尤其不喜欢隔壁邻居一起住着却老死不相往来。有一天,母亲问我:“对面那家人姓啥?怎么不见来往过?”我对她说:“我也不认识呢。”母亲这时候就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和惊讶。

平日里,母亲最喜欢的去处便是阳台。黄昏的时候,她就倚在阳台的一角,朝着家乡的地方呆望。那时候,夕阳照在母亲的脸上和花白的头上,便有了些许凄凉的感觉。

我知道母亲是孤独的。那种孤独来自她对一种生疏生活的无法介入。我尤为理解母亲的孤独,但我又实在不愿从自我构建的幸福生活里失去平衡。这个时候,我发现,每个人在自己与母亲选择时,人性就会显出某种残忍。

我写字台上那部精巧的乳白色电话,不时地鸣响。当然都只有我和妻子的电话,在电话那头出声的人,没有人认识我母亲。我乡下的弟兄们也没有条件给母亲打电话。偶尔,母亲也接电话,但往往是“喂”了一声后,便把电话递到我和妻子的手上。当我与人通话的时候,母亲便呆呆地站在一旁,好奇地看我拿着话筒说话,然后眼里是一片旷远的失落。

有一天,我突然像明白了什么似的,待对方挂上电话之后,我把声音提得高高的,对着电话说:“我母亲身体好着呢,谢谢你对我母亲的问候……”这时候,我发现母亲的眼睛亮亮的,脸上的皱纹一下子舒展开来。虽然那一瞬间母亲的孤独在我心里更加浓重地弥漫开了,但我分明找到了母亲在期待什么了,就像我能懂得一只在精致的鸟笼里禁闭了许久的鸟在渴求什么一样。

一天上班,同事聊天时说到母亲。我说,我母亲喜欢嗑瓜子,喜欢听川剧,还喜欢说一句口头禅:“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让我没想到的是,几天后的一个黄昏,我家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我接过电话一听,便急切地叫道:“妈,你的电话,是找你的电话!”

“真的?!”母亲闻声跑过来,用惊喜而疑惑的眼神望着我,讷讷地竟不敢靠前接。我把听筒塞进母亲手里,一字一顿地说:“妈,找你的,你的电话!”母亲把听筒靠近耳畔,母亲捧着听筒的手在微微颤抖……

我默默退出房间,走到母亲经常呆呆伫立的阳台上,面对家乡的方向,泪流满面。

恼人的幸运号

当我在电信局办理电话装机手续时,根本就没想到要一个吉利点的号码。交完款后,服务小姐朝我莞尔一笑,把一叠单据递了过来。我往袋里一塞就往外走,全然不在意什么。

装机后,我猛然发现,电话号码的尾数是868。左邻右舍都夸我有本事,选了个好的电话号码,据说是“发哟发”的谐音。

在名片上印上住宅电话号码,联系工作或者见到亲朋好友时,恭恭敬敬地递上一张,对方细细一瞧,都会笑着说:“吔,发哟发,这电话号码不错嘛!”“哼!你也信这个电话号码吉利呀?”常常弄得我十分尴尬。“家财万贯,家人顺利,家业发达……”这些,何人不想呢?但光凭一个电话号码就能实现吗,岂不是天方夜谭。既然不信,怎么会拥有如此吉利的电话号码呢?任凭我怎么解释,别人就是不相信。

电话,本会给家庭带来便利和快乐,但因为“868”,却给我增添了不少烦恼和忧愁。

寒冬腊月,三更半夜,一阵电话铃急响。于是,冒着寒冷披衣下床去接电话,对方不管三七二十一,兴奋地放连珠炮:“张经理吗?公司急需的货已经运到重庆,明天上午到……”明知与自己没关系,但对方说的是急事,又不敢贸然搁下电话,只得颤抖着双腿,抖着嘴唇向对方说明打错了电话。待重新钻入被窝,已是两脚冰凉,牙齿直打架了。真是作孽呀。酷暑盛夏午间,正躺着迷迷糊糊进入梦乡,“嘟噜噜”的电话铃声又把我的美梦撕得粉碎。懒懒地拎起话筒,对方劈头盖脑就是:“李厂长,我儿子的工作问题怎么还没落实哟,你看要等好久……”听到这里,气得我愤然搁下电话。刚转身,铃声又大作,不接,又怕坏了“厂长”的名声,耽误了人家孩子的前程,只好再次拎起话筒向对方解释打错了电话。接完电话,瞌睡虫早已跑到九霄云外去了,浑身疲惫不堪。只因电话号码沾上了“868”,与那些上了台面的厂长、经理、局长、科长、主任,或云里雾里的大款挂上了钩,找来诸多烦恼,真让人哭笑不得。

斟酌再三,还得去求助于电信局的那位服务小姐。心想:哪怕是“514”(我要死),也不要868(发哟发)。谁知,服务小姐又是款款一笑,说:“罗老师,我当初送你‘868’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你好记,并无其他恶意。别人想要这么好的电话号码,我还不一定给他呢。再说,打错电话是常事,并非是电话号码有‘868’的缘故。”一席话,说得我心里暖烘烘的,满肚子的话只得囫囵吞下,免开尊口算啦。

在服务小姐的建议下,我在床头安装了耳机。嗨!这一招还真灵验,确实减少了我许多的麻烦。当然,这幸运号码仍然没有给我带来幸运之事,错拨电话的事还是经常发生。不久,我只好硬着头皮再去电信局找那位服务小姐,东说西说,才给我重新更换了电话号码。


--------------------------------

【作者简介】罗昭伦,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重庆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文学创作以散文、小说及报告文学为主。著有散文专著《万盛风光散记》、《与山水共舞》、《醉在花丛中》。曾有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材《新语文读本》、中学生健康成长必读书系《最优美的游记散文》、《全国散文作家精品集》、《2010年度中国报告文学精品集》、《美哉天下●中国旅游散文优秀作品选》、《检察文学优秀作品选》。曾任四十二集文献专题片《电视人文地理志——重庆》文学统筹。

65#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20:55:57 | 只看该作者
  乡村短章
                                        许声军
                                     田  园  春  景
     春天来了,大地复苏。草木秀,百花荣,农人抓紧播种下珍珠般的颗粒,不过几天,发芽、拔尖,像银笋、像金针,披露顶珠以庄严的姿态矗立在田园里,在阳光下、在春风中,很快长出嫩叶,受阳光的调理,迎空气的涤荡,进行光合,制造养分,产出叶绿素,极快就给田野披上了软茸茸的绿装,暖暖的微风吹拂,似婴儿荡漾着稚气的喜悦,引人欢快,扣人心弦。
     一株株幼苗,一片片翠绿,把乡村田园打扮得分外妖娆。各色花儿次第盛开,红的、黄的、紫的、白的……,在碧翠绿叶的衬托下,缭人眼乱,更加鲜艳;在和煦阳光的照耀下,万紫千红,繁华似锦;在融融春风的涤荡中,婀娜多姿,娇态百出。枝头,布谷频唱,报春吉祥;花间,蝴蝶飞舞,蜜蜂欢唱;空中,春燕俯冲为之欢翔,蜻蜓起落为之喜悦。
     瑞气淋淋的田园春色,点染着心中的希望,激发着人生的热情。

                                           林  荫  山  道
    乡间崎岖蜿蜒的林荫山道是乡下人踩出来的。一条山路,幽静而漫遥,默默地记录下乡下人柔肠百转的心。山风把山道染成了绿色,在林荫山路驻足,任凭思绪飞翔。轻抚林荫道旁的花草,闻嗅醉人的芳香,深情依旧,陶醉痴迷,惆怅离别的情殇,叹息缠绵的卿芳。
    耕耘了一天的农人带着喜悦的心情收工回来,扛着锄头、挑着簸箕,在乡村的林荫山路上漫漫地走,含羞的草儿直率地探出脑袋来,兴奋热情地招呼着,花儿淘气地露出可爱的小门牙,深深地吸一口气息。霞光映红了乡村人黝黑的脸庞,他们谈说带笑,似乎忘记了整天的劳累,其身影被落日的余晖在乡村的山路上拉得很长很长。
                                           乡  间  小  溪
    清澈的乡间小溪是山村的命脉,从村庄旁边蜿蜒流过,一阵微风轻轻吹来,镜子般的水面泛起了一层层波澜,偶尔,有些小鱼、小虾浮出水面,呼吸了大自然的空气后,又一头扎进溪水中,鱼儿、小虾的嬉闹给平静的水面泛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溪边那些椰树的影子,就像大蛇一般在溪水中弯曲的蠕动。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会儿,涟漪就慢慢地消失,溪流又恢复了平静,水中椰树的倒影仍清澈可见。
    农人劳作归来,困了,喜欢坐在溪边闲聊,洗手濯脚,消除疲惫。男人们踩着清凉溪流底下的鹅卵石,把溪水挑到田园里浇菜;女人们在小溪边浣被洗菜;小孩子在溪水里嬉戏,或捕抓撞到脚背上的小鱼、小虾,无限的喧嚣喜乐是他们无忧的童年。
                                          
                                          村  头  古  井
    村头的古井。盈盈井水,默默不语。有时还会有燕子飞过来停息,衔来百花染红的春天,片片坠落于秋的枯叶在金闪闪的阳光下,以诡异的话语,诉说着山村的旧事。
  沿着古井壁上的青苔,握住岁月磨光的井绳,恍如握住了洗衣姑娘的纤纤素手,山村古井边的女子,起伏的身影让我整夜失眠。独对乡村古井那枚深邃的目光 ,曾经让我忧伤 ,透过那枚深邃的眼光 ,也看到了自已的过去和将来。被井水溅湿的寒月,躲在往事里,聆听片片花瓣于春日凋谢的回音。
    山村古井沿的绳痕依然证明着乡村曾经的辉煌。只需要一个驻足,那生命纷繁的触须,就会伸进某个黎明和黄昏,便曳出一段既凄凉又美丽的爱情。
                                             
                                             农  家  老  屋
    无论外面的世界任何变化,农家老屋依旧厚道忠诚地坚守在乡村瘦水秃山中,每天太阳翻过山顶都把金灿灿的光线撒向农家老屋宽敞的庭院,古榕和农家老屋是仿佛的年纪,顶天立地伸展出千百条榕枝与老屋在青了又黄、黄了又青的季节变换中相伴相守,风风雨雨几十载。
    农家老屋百年不变厚厚的石墙同简单的椽子房梁支撑起千万片布满青苔的瓦片,老屋屋顶的青瓦上常有翎毛洁白的鸽子停驻,喉咙发出"咕咕咕……"的嘀咕声,浅红的椽,任随它们猫手猫脚的走过去,"扑棱棱"的一声,已扬起翅膀飞向瓦蓝瓦蓝的天空,回旋着,最末,消遁在天际边,把我带回懵懂多梦的童年。
66#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20:56:29 | 只看该作者

乡村趣事散记

张煌新

一  山村吆喝声

天刚蒙蒙亮,故乡山村就会响起人们十分熟悉的一些吆喝声。晨风始拂,窗棂挡不住的吆喝声遥遥入耳,久而久之,村里的客家人仿佛成了习惯的生活旋律。吆喝声成了人们的“闹钟”,成了一种晨仪,一日不闻其声,好似缺失了一个熟悉的音符。

故乡山村的吆喝声,最多的还是叫卖声,大清早,卖水豆腐的吆喝声,卖早点的吆喝声响彻山村,叫一声走几步。吆喝声虽然声调不高,但颇有特色。一字一句声调不同,不是单纯的道白,而是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律。吆喝声有腔有调,像唱又像说,这是名副其实的小买吆喝声。

山村的吆喝声很有规律性,清晨,传来的吆喝声叫卖的都是些菜、肉、酱、油之类,还有早点吃的豆腐花,糕板。到了中午山村传来的吆喝声,都是些修修补补的小艺人,那低呤慢唱的吆喝是这些艺人的独有品牌,从吆喝声中能悟到他们手艺的高超。夜幕降临,家家电灯初亮,山村里便会响着另一种清亮的吆喝声,那声音会抬高八度,不紧不慢,舒缓悠扬。这些吆喝声多半是女人,这些女人小商贩肩挑夜宵,糯米板、汤圆、粕粑等应有尽有,既好食又便宜,其香其味,真让人咂舌不已。叫卖的女吆喝声在山村久久回响,直至深夜。

山村那温馨的吆喝声,还有许许多多,其风格各有千秋,编奏出一曲生动的韵律,回荡在客家人的生活中。这些吆喝声日日如此,风雨无阻。若是日久未听见到那熟悉的吆喝声,人们便会叨念:“这么多天怎么听不到那吆喝声了?”那有板有眼的吆喝声,还真有一定的韵律,常常引起一些人跟着学舌,更多的人感到极有意思,一听到吆喝声便报以一笑,开心极了。

时间长了,老家山村的吆喝声也多了,不仅只是那叫卖声,也有出于公益需要的吆喝声。这是一种独特的吆喝声,傍晚,当人们劳作一天回到家中时,山村伴随着几声“当当”的铜锣声,使有人在吆喝:“大家小心火烛,小孩别玩火”。

每逢山村有什么事情发布,或者有什么事情发生,山村便会有吆喝声,告诉人们要注意什么,明天又该做些什么。

故乡山村的吆喝声,充满着温馨,无不映衬出客家人生活的淳朴、悠然与平和,以及对生活的执着和热爱。时代在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也在不断更新。那旧时的吆喝声渐渐地淡出了客家山村,也淡出了客家人的生活,留给他们的是绵绵的回忆。

二  乡村童趣

老家人居住地多在依山傍水的地方,乡村里好一幅田园风光的美景,肥田沃土,山青水秀,小河在村前穿越而过。

要说到老家乡村的童趣,山村中的小河里便是童趣最多的地方。平日里,小河静静地流淌着,河水流过细软的沙子,不留一点声响,清澈的河水里小鱼成群游来游去,好不悠闲自在。抓小鱼是儿童在夏秋早晚时最快乐的事。热了,累了,三五成群便结伴相约在乡村前面的小河里,脱光衣服,扒开一些沙子,整个身子光溜溜地躺在浅浅的河水中,偶尔还露出“小鸡鸡”,或者互相追逐着打水仗,毫不在意大人们的嬉笑,有时一些客家妇女看到他们的放肆,便用小石打起河中的水花,表示大人们在笑闹,他们的狂闹,他们也跟着大人们傻傻地笑。

最令小孩子们凑热闹的场面,就是下了大雨后的傍晚,他们跟着大人壮着胆子聚到小河边看洪水,他们看着大人们挥锄头排洪水,看着人们用长竹竿打捞从上游漂来的树木,大人们隔着河,大声呼唤对岸干活的家人,或者放学回家的学生,嘱咐他们小心洪水,要注意安全。儿童们把大人的呼唤当作玩耍,也学着大人们,一声声地向着河对岸放声高喊,声音叫得越响越高兴。

乡村的童趣,还有放学后的家务活,他们把帮助父母干农活是一种玩耍,放牛、摘茶、蒸猪食、带小弟妹等都有玩耍的乐趣。

孩童们最喜欢最有乐趣的事,还有在插秧前的那段时间,他们可以在晚上提着灯火到田里抓泥鳅,捉黄鳝。这段时间一丘丘水田耙好了,田泥又烂又平,田水不深也不浅,,一脚踩下去凉爽沁人。泥鳅、黄鳝在泥土里躲了一天,天一黑都溜出来游荡,这时,恰好田里没有秧苗遮掩,这正是捉它们的好机会。孩童们一手提出火把一手拿着鱼叉,捉着泥鳅或者黄鳝一条条往鱼篓里放,几个小时之后就能抓上一两斤,高高兴兴地回家向父母报功。

老家乡村后面的山不高也不低,山上长满了高高的松树、杉树,上山摘松果、采蘑菇又是孩童的乐事。有时,他们也到山下的小溪里捞取小虾、捡石螺,有时也给在山坑里干农活的大人们送饭、送茶,上山下山、山前山后都留过孩童的足迹,响过孩童们的笑声。

乡村的童趣在夏天又是一番风景,孩童们很会自寻娱乐,夜幕降临,月亮爬上了天空,孩童们不约而同地先后来到村前的余坪里,他们做游戏、捉迷藏,开心的笑声回响在夜幕下的乡村田野。到了秋天,秋高气爽,这时孩童们会自制风筝,三五成群站在乡村的山头里,或者村头的余坪中,尽情地放飞自制的风筝,谁的风筝放得最高,谁就是最高兴、最开心的人,孩童们都会为他喝彩,一声声高叫声伴伴着一阵阵鼓掌声,回响在乡村的田头地尾之中。

三  乡村凉亭

凉亭是老家山村的一道风景,是客家人生活中的一座庇护所,凉亭经过天长日久的风雨吹淋和日晒,有过多少情深意长的故事,凉亭在老家人心中永远挥之不去。

所谓凉亭就是建在乡间小道或者崎岖弯曲山道上的亭子。它给过往行人避风挡雨和歇脚乘凉。因此,老家人称凉亭是一个安逸的地方。

旧时,老家人出远门或者赶集,都是靠步行,尤其是肩挑货担,在大热天走起路来十分艰辛。于是,凉亭就成了过往人歇脚的最好地方。老家山村里每隔十头八里路便有一座凉亭。特别在那荒山野岭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凉亭便成了人们最好的庇护所。

凉亭的建筑构造形状多数为六角、八角和四角,柱子为木质,凉亭顶部多数是瓦片来挡雨遮日,亭子内边周围装上木板作为櫈子供人歇息。整座亭子设计精致,布局合理,形状美观,座落在山间田野或者崎岖弯曲的山道之中。

相传,客家凉亭还有一个民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客家良民常年做挑夫,一年到尾天天在崎岖弯曲的山路上,肩挑沉重的松脂艰辛地行走,常常受到风雨交加的袭击。为了养家糊口,这位客家挑夫不知经受了多少风吹日晒和暴雨的吹打。久而久之,挑夫的艰辛感动了神仙,决定搭救这位善良的挑夫。一天风雨交加,乌云密布,大白天变成了黑夜,雷呜闪电。那挑夫肩挑重担艰难地在山上一步一步地行走,由于风大雨急的吹打,再加上疲劳过度,那挑夫昏倒在山上,还不时发出一阵阵呻吟声。

神仙看见了挑夫的处境,于是,化装成一位山民拿着布伞,扶起挑夫撑伞为他挡雨。一会儿挑夫苏醒了,挑夫睁开眼睛见自己给人扶着,还撑着雨伞为自己挡雨,连忙跪在地上一连叩了好几个头,并连声说着:谢谢你的恩德!

神仙看着客家挑夫离去的背影,生出一片怜悯之情。第二天,那神仙便在客家挑夫昏倒的地方,造起了一座风雨亭,专为过往的挑夫和行人避风挡雨。后来,这事在客家山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称那亭子是“神仙亭”,也有的说那亭子是“好心亭”。不管怎样说法,亭子在客家山村的人们心中永远是挥之不去的风景。

自从有了这个民间传说之后,老家人都把建亭子看作是一件善事,是好心人。到了后来有许多善心的客家人,为了给村里人做件好事或者留个好名声,便乐意在山间乡道上建个凉亭,为人提供片刻休息乘凉,若遇到突然下雨,也好让行人有个挡雨的地方。当然,也有一些凉亭是集体捐资兴建,也有的是村里出资而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凉亭也在不断地革新,新建的凉亭不仅外形美观,而且从原来泥土木质作原料,改变成水泥钢筋构造,凉亭的柱子上还刻上图案和对联,小小的凉亭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过往行人不仅在凉亭里歇息,而且还能在亭子里领略到富于哲理,让人回味无穷的文化知识。

故乡的山道田野,处处都有大大小小不一,形式多样的凉亭,它长年累月迎来送往,好似一位充满爱心的长者,永远为人提供避风、挡雨、遮日的安逸场地。

四  山民捕蜂

捕蜂,故乡的山民称“收娘蜂”。娘蜂是客家人对所有野蜂的统称。捕蜂指的是摘取蜂巢、蜂蛹,取之蜜糖等。捕蜂是一项充满乐趣又有冒险的活动。

每逢“七月节”。暑气渐消,蜂蛹成熟,住在山里的客家山民,便进行捕蜂活动。这时节,经过紧张的“双夏”农事,客家山民身体等方面精力普遍透支,极待休养生息,尤其根据季节特点寻求不寒不热气,不温不火的营养补品,配合节日短休和加菜等方式进行调理补益,在旧时客家山民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依山靠山,从山中取之有益的补物,蜂蜜就是理想的补品物。

客家山民居住的山里,除了有茂密的松杉木竹外,四季也有鲜花野果,到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生态环境,最宜各种野蜂筑巢,繁衍生息的地方。

客家山民捕蜂通常是三五成群地行动,他们穿上自己编织的土布黑色衣裳,带着镰刀锄头,水桶等工具,踏着落日余辉朝着捕蜂的地点开拔。

夏天天气炎热时,蜜蜂往往是成群成批地离巢出洞,在洞的周围“聊天纳凉”。这时,捕蜂的山民将挑来的水远远泼向洞口四周,群蜂认为雨从天而降,乖乖地先后纷纷入洞,待蜜蜂全部入洞后,将点燃的火把快速地推向洞口。此时,蜜蜂被烧得头焦翅毁,趴倒在地,无法再飞。即使有个别蜜蜂侥幸冲出火网,也无法伤害山民,只有仓惶夺路而逃。

把蜜蜂制服后,客家山民便放开手脚,一锄锄地将蜂窿挖开,将硕大的蜂巢取出,然后担回家中进行慢慢地取蛹、掏蜜。

捕蜂是考智考勇,惊心动魄,不乏险象,但又充满乐趣和愉悦,奇异与刺激。捕蜂时节是客家山民取“宝”和饱享口福的时候。

蜂蛹、蜂蜜食之令人神光气旺,身体恢复,实乃难得的营养补虚和除咳妙品,又是餐桌上珍稀美味佳肴。正因为这样,客家山民才甘愿乐意冒险捕取。

五  扇子纳凉

过去用扇子纳凉是老家人的主要工具,每到炎炎的夏日,扇子伴着勤劳的客家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暑天,扇子在故乡客家人心中永远也磨灭不掉,且打下深深的烙印。

不要说远古的年代,就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扇子在老家人的夏天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那个经济落后的年代,电风扇,空调机在客家人心里还是一个谜,连见也极少见过,当然就谈不上用了。

那时,每逢炎热的夏天,夏夜的闷热把人们赶出了房间,不论男女老少,人人手拿一把扇子,提着板櫈、竹椅不约而同地来到屋外的余坪里,坐在外面静静地纳凉。人们手拿扇子轻轻地摇着,扇来扇去,一阵阵凉风使人顿时惬意多了,也凉快多了。

老家人扇子纳凉有许多故事,也使人有许多的联想和回忆。炎热天,那被炎炎赤日烤了一天的暑气,便满屋都热的难爱。这时,带上扇子,搬张竹床躺在屋外,扇着凉风,仰望着天空的月亮和星星,又不时看着屋四周流动着的莹火虫,那莹光一闪闪地流动,就让人心静了许多。再闻着身边早稻的花香,听着田间传来的虫鸣和山边处传来的鸟叫声,顿时就觉得海阔天空。人心惬意了,再加上扇子的一阵阵轻风,暑气顿时全消,心静自然凉了。

每到暑天的夜晚,都爱三五成群或者一家老少坐在屋外,手执扇子纳凉,大家在一起边乘凉边聊天。老公公会边轻轻地摇着扇子,边给后生讲叙漂洋过海的故事,也会给后生们讲叙客家人的历史,从中原一直谈到迁徙南方的艰难历程。

老婆婆谈的是自己的经历,她将扇子一摇一摇的,时而为自己扇风,时而为孩孙扇风。一边摇扇一边讲述自己自从嫁到这屋之后所经历的事,把一点一滴的轶事讲得头头是道,孩儿们听起来还津津有味。老婆婆的故事讲完了,夜也深了,人也凉爽了,于是,大家各自进屋休息了。

客家壮汉坐在屋外,边吸着旱烟边摇着扇子,有时独自在静静地思索家计,或者计划明天的劳作。有时也会和大家坐在一起,摇着扇子纳凉,给大家讲叙自己走南闯北的所见所闻。

大娘,嫂子们摇的扇子都用花布锁了边的,她们摇起扇子来轻轻的来回,也会眉飞色舞地谈论一些生活趣事,谈得来劲时还不时发出一阵阵大笑,真是有趣极了。

在摇扇纳凉的同时都爱谈天说地,说古论今,讲神讲鬼,说长道短,永远有讲不完的故事,有趣的是一夜一个故事,每晚谈的事情不相同,人们听起来挺有味道,不打瞌睡。为什么有讲不完的故事呢?这大概是那扇子一摇一摇的缘故吧。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历史的长河终于流到了现代文明的今天,如今,人们生活水平起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空调机、电风扇早已进入百姓家。旧时,客家人用来纳凉的扇子早已退出了舞台,古朴的田园风味淡了,现代生活气息浓了,那古老的扇子成了老家人的回忆,有的把它当成收藏品,有的将它变成装饰品摆在厅堂。

      六  山村洗衣场

故乡山村依山傍水,清清溪水如弹竖琴,微微山风阵阵清凉。山村处处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山是青翠的,天是青蓝的,白云下面一户户散居的客家人家,在浓郁的乡土气息中安居乐业,而一座座分布在山下河边的客家居民,又给整个山村增添着神奇般的景致。

山村是在早晨的雄鸡齐鸣中苏醒,它挂着晨露的晶莹,披着夜雾的薄纱,用淡薄的光亮轻轻地唤醒林中小鸟,小鸟又在鸡鸣之后用清脆的嗓音,以明亮动听的声音唤醒着山村。于是,山村就会冒出浓浓淡淡的炊烟,鸡悠然地拍打着双翅走出屋子,男人们刚出大门,先伸一个懒腰,然后看一看天色,再卷一支喇叭筒旱烟,坐在屋门坪,深深地吸着旱烟,边抽烟边计划着一天的劳作。女人们则提着篮子,到自己的青菜园里采摘还挂着露珠的青菜,然后做一顿早饭。

山村处处都是一个动听的故事,尤其是客家山村“洗衣场”。它的故事最多最动听,被喻为客家女人们倾诉、说笑的场所。

山村都座落在有小河的地方,既傍山又依水,河水从村前缓缓流过。老家人很会就地“取材”,在河边用石头筑起一条长廊,专供村里人用来洗衣服或洗刷其他东西,久而久之,山村里的人便称为“洗衣场”。

每天清早,村里的妇人们都会拿着昨天更换的衣服,从各个村屋里来到洗衣场,各自蹲在河边的长堤上,洗刷着昨天劳作时穿过的衣服。山村的洗衣场不仅仅是洗衣服,而且成了议论谈说人生趣事的场所,诸如乡村百姓间的生老病死、婚丧吉庆、衣食住行等等,同时,一些被人们说成是不正经的趣闻、丑闻、奇闻也在这里议论着。妇女相聚在洗衣场,边洗衣服边说笑,在这里她们有好多跟男人不敢说、不便说、不能说也不准说的难于启齿的话,便可信口开河,她们不仅敢于研讨女人自己的隐私,也敢大胆说说男人的秘密,当说到一些假正经私事时,便一齐嘻嘻哈哈开怀大笑,在热闹的气氛上来时,她们敢大声说出一些粗话、脏话,从中发泄一下久久藏在肚中里“不该说的话”。

姑娘们要是也到洗衣场洗衣服,她们便会远离妇女们,她们知道妇女们有时一说就不可收拾,特别是一些“下流话”,她们听起来极不好意思。这些姑娘们相聚在洗衣场,谈说的都是一些生活趣事,极少说些“不该说的话”,爱干净的姑娘们提着一桶桶花花绿绿的衣裳,来到洗衣场用纯熟灵巧的手,来回搓几个回合便搓出一堆皂泡,把衣服清洗得干干净净,不时喧起欢声笑语。如若小河边爬来几只螃蟹,夹得足趾生痛,姑娘们不时拨着小足,当手儿一阵生痛,就恼怒地拍打着,顺势拾起石头往水里扔,石落水中溅起一阵水花,落在溪里,落在姑娘们身上,这时又引来一阵大笑。洗衣场里的水是清灿灿的,倒映出水流生气盎然。

[作者简介]张煌新,深圳市基层文化工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文学》《四川文学》《南方日报》《散文百家》《散文选刊》等报刊发表散文80多万字。

67#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20:56:54 | 只看该作者
          讲究一生的人

                                                文/爱相随  
     父亲在腊月十九住院,正月初六的早上六点安祥的走了,这个讲究一生的人留给我的是无尽的怀念。
    记得在七十年代的老家,能够拥有一块手表那将是非同寻常的事情。四哥就在地头捡到一块手表,父亲一时寻找不到失主,就敲盆走街串巷寻找手表的主人。在爸爸的理念里,不是你的东西,就不要据为己有。
    刚来东北那会,老家人不定期的邮来一些海货,老爸就拿出在生产分公粮的办法,用称不偏不向的分出六份(五个子女)。虽然我们常说五个手指伸出来还不一般齐,父亲力所能及的做到公平公正。
    父亲坚决不提倡子女给他们过生日,他说过生日与红白喜事不是一回事,红白喜事需要人捧场,年年过生日,这是给儿女增加负担,随礼的人背后会讲究你。
    父亲从来不亏欠别人,你对他一个好,他会回报你多个。谁给他点东西,他都会加倍的偿还。为了不增加父母的负担,我曾拒绝过父亲生前很多要去看望他的好朋友们。
       。。。。。。。
    今年的春节,父亲也是在医院里度过的。大年初二下午,可能自己感觉不好,就强烈的要求从医院回家,他说有话要回家跟我妈说,本想等初三医院下的药点完就回家。父亲有些迫不及待,医生也对父亲下了心肺衰竭,已没有治疗价值的提示。父亲的支气管破裂,支气管需要止血,而心脏又需要溶血的矛盾中父亲的病情不容乐观。看到父亲状态也越来越差,我们拔掉没打完的药,紧急用“120”接父亲回了家。到家,父亲状态明显好转,告诉母亲把儿女亲家及冲儿女来医院看望他的礼钱悉数还给儿女,以便于儿女将来还礼,还有住院期间儿女花的钱要原封不动的退给儿女。。。。。。回到家父亲有一下午的的好状态,晚上用吸管喝水,突然无力了。
     等待三千里之外,八十一岁的三叔及三叔家我的哥哥,还有大爷家的嫂子们来(年前的腊月二十五,八十八高龄的大娘也走了)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是令人心碎的。从初三开始,父亲说话就不是很清楚了,而三叔他们的车票却是初四下午的两点钟,到这边的时间是初六早上。怕父亲等不到三叔到来的时间,全家人是一遍一遍的看表,一遍一遍的念叨:这时间怎么这么慢啊,大嫂总做着快跑的姿势,希望火车快点到,我则一遍一遍的跟父亲念叨:“爸,你是一个讲究的人,你一定要遵守诚信,等着三叔,你可不能让我们以后讲究你啊。。。。。。”父亲清晰的回答:“我知道”!随后又陷于深度睡眠。尽管大家七嘴八舌,怕父亲的状态等不到三叔,只有我坚信父亲一定能!火车终于在晚点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在凌晨三点钟到达了目的地。见到日夜思念的弟弟及侄子,侄媳们,父亲有一肚子的话却说不出来了,伸出手,什么都明白,谁都认识,却说不出话了。短短相聚三个小时,父亲在早上六点钟安详的,平静的离开了这个用父亲的话说“心满意足”的世界。
    生命中我们讲究一时,不难;而做到一世讲究,不易。父亲用“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告诉我们要做个一生都讲究的人。
68#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20:57:15 | 只看该作者
  春 天的 邀 请(外一章)                             ——写在女儿安静如上小学之际
                                    安 少 华

    女儿静如已过了六周岁生日,以虚岁而论,年龄有八。去年秋季没有让她上小学,一则担心她不能适应小学生活,一则担心她不能照顾自己。后经一番考虑,最终决定在开春后,让女儿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上。既然要上小学了,有些话就不得不对女儿说说。
    首先,希望女儿能够在校听老师的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每一位老师都会无私地关爱自己的学生,竭尽全力地去培育祖国的花朵。希望女儿能够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诲。上了小学,学习环境变了。学校里面的各种规章制度,班级当中的各项纪律条文,希望女儿能够尽快适应,并且遵守。在校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快乐地成长。
    其次,希望女儿能够在家听父母的话。上小学了,寓意着又一次地成长。在你生命中的每一天,父母对你的成长倾注了关爱之心疼爱之情,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你。由此也“培养”出你一些任性、懒惰、浪费、不讲道理、不讲卫生、不够大度、缺少宽容等坏习惯。上了小学,需改正的要改正,应摈弃的坚决摈弃。要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陶冶高尚的情操,要尊老爱幼,勤俭节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要有爱心,要懂得感恩。希望女儿在家里能够健康地成长。
     再次,希望女儿能够勤奋学习。通过学习,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才干,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还可以懂得做人的道理,获得为人处事的经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不可战胜的。只是还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为中华之崛起需要读书,为帮助他人需要读书学习,为自己将来幸福地生活也需要读书学习。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中,希望你能够快乐地学习。
     最后,还是希望女儿能够珍惜现在“衣食无忧”的生活,努力培养精神生活的“健康快乐”,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关爱下,幸福地生活,幸福地学习,幸福地成长。
     寒冬已然过去,春风融化了冰冻的河流,吹开了沉默的大地,万物开始苏醒,开始拔节。春天敞开了怀抱,邀请你我他,邀请每一个如花似锦的生命。一年之计在于春。可爱的女儿,希望你把握好这大好春光,在知识的百花园里,及时耕耘,及时播种。其实,我也深信:一颗幸福快乐的种子在这春天的土壤里正悄然萌发。

                                            门槛
                 
    出门的时候,不小心被高高的门槛儿绊了一下,我被重重地摔倒在地。门牙碰掉一颗,左手腕尖尖地疼。我紧闭牙关,眼里噙着泪水,爬在原地一动不动,等待母亲过来扶。谁知母亲走过来,竟蓦然地说,爬在地上干什么?起来,又不是小孩子……把那颗牙扔到后院墙角去。
   我娇弱的心震动了一下。我无语。
   我觉得委屈。
   可是没办法,我不得不忍着疼痛按照母亲的话去做。
   那以后的几天,我的脸绷的紧紧的,发誓不再理母亲。
   一个风雨后的黄昏,从图书馆出来的我,踏着泥泞,匆匆往家赶。刚刚拜读过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我意犹未尽。低头匆匆赶路中竟与迎面拉车的老人撞了个满怀。老人踉踉跄跄后退几步,幸好未摔倒。我赶紧连声向老人道歉,老人只是微笑着示意了一下,便摆开架势准备前行。
   车上堆满了废品,老人瘦小的身躯佝偻着,显出一种非常吃力的样子。老人用一只粗糙的手紧抓着辕木的一端,脖子上套着一根绳子,整个身体向前倾,而就在这时,我猛然发现老人的另一只袖管空空的,随着老人身体的挪动轻轻地摆动着。他竟是一位独臂老人!我的怜悯之心顿生!
   “大爷,我帮你一把吧?”我说。
   “不用了。”大爷有点倔强。
    出于同情,我还是在车后帮着推了一段路。
    路口分别的时候,老人显然一副很感激我的神情。
   “谢谢你,小伙子!”老人嘴里喃喃着,顿了顿,老人又说:
   “小伙子,好好学习啊!不要像我这样受一辈子罪;还有大爷告诉你,这世上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只有迈不过坎的人!”老人说这话的时候,有一脸沧桑和自足感!说完,老人拉着车子走了。
    我驻足原地,望着老人逐渐模糊的背影,反复吟诵着老人刚才说的话,心潮久久不能平静。多么顽强的生命啊!这就是普通老百姓,这就是典型的中国老百姓,他们不要求更多,只求平凡与自足。
    于是我想到了海明威笔下的那位打渔老人。这两位老者对待生活的态度是多么的相似啊!他们敢于正视现实,直面挫折,坚强而隐忍,跌倒了再爬起来,凭着自己不屈的灵魂同命运战斗着。他们是平凡的,而又是伟大的!
     我终于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了!
——————————————————————————————————
【作者简介】安少华,自由撰稿人、高中语文教师。原籍忻州代县。创作的文学作品散见于香港《大公报》、《语文报》、《内蒙古文学》等国内数百家报刊杂志以及电台、电视台、中华语文网等媒体。此外,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百余篇,曾主编河北大学版初中语文新课改实验教材的教辅书三部。连续三年荣获山西省高考语文“优秀评卷教师”称号。散文代表作《生命恋歌》被《全国散文作家精品集》收录,创作成绩被《中国时代文艺家名典(1949年—2011年)》收录。出版小说散文集《恋语随风》(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一部。发表各类作品一千二百多万字。现为中国散文学会写作中心创作员,《内蒙古文学》签约作家,《作文周刊》社读写辅导员兼特约编辑,《青年生活导报》社记者,《百家》杂志特约编辑,《创新作文》杂志特约编辑,《山西青年报》志愿者。现工作单位:李林中学。通联:
69#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20:57:43 | 只看该作者

石为琴枕水为弦半村烟起半村眠

——散记那些渐行渐近的山里乡亲们

□四川大学 90后作家 王黎冰

山里人/挣脱贫困的缰绳和闭塞的门槛/爬上山的肩膀遥望远方/很想很想/很想把高速公路拉一条到门前/很想把城市广场做成农家的小院/很想把大街霓虹拴在崎岖的田坎/很想把商贸超市摆成村口的小摊/很想很想/把城市的繁华/悬挂在村寨的栅栏

                                           ——摘自高原老农诗歌《山里人》

一说到山里人,我身边的人定会说,无非就是那些住在山区的人嘛。

对于山里人,我们这儿有人又叫其为山里人家,山里人与山里人家是难以割裂的。

要说山里人家,一般是指原始风貌保存完好的小山村,文人们总是这样描绘他们:古树老井山花、小桥流水人家、原始手工作坊、村童私塾,凸显出凝聚历史的古村落文化;瓜棚荷塘、水车石磨、草屋篱笆、茂林修竹、栈道山亭,使古朴的小山村更添魅力,让人陶醉在“山深人不觉,犹在画中游”的意境——碧水,绿树,青山,白鹭,构成山里人家清新田园画;羊咩,牛哞,鸡鸣,犬吠,谱就山里人家自然交响乐。

小时候听老爸说,山里人就是城里人和坝里人对那些住在山区的人的称谓,可老爸总是把山里人叫做山里老表。

那为什么又叫他们为山里老表呢?原来,老爸上高中时,一个同学是山里人,他热情地邀请老爸去山里参加其亲戚的一个婚礼。老爸很纠结地说,你山里那么多亲戚,我怎么称呼他们?同学莞尔一笑:嗨,那简单啊,见到男人就叫老表,见到女人就喊表婶,大小不论,随时通用……这话让老爸哈哈大笑,从此他就在文章里把山里人通通称为山里老表了。

记忆中,老爸总是说,早年的山里老表很能干肯吃苦,会打猎采药种庄稼,但他们却一直很穷,周身是穿巾巾挂绺绺(四川土话,意为衣服破烂),饮食是吃上顿愁下顿。山里老表住得单独又偏僻,十里八里没一户人家,那时候借一勺盐巴也得走上半天。

最最恼火的是,山里老表年岁大一些的都是“睁眼瞎”(文盲),有些年轻人也识字不多——没处上学,上了也没有用。我在初中时写的随笔《点亮深山小女孩的心灯》,就是反映他们幼小一代的现状。

故而,不管在山里拥有翻山越岭、降龙伏虎本事的精明人,一走出大山,就立即变得呆头呆脑的。现如今,很多人不把他们叫住山里老表,又改称为“山仔”,这贬义的称呼,还是影射当年没见过世面的山里老表。

我还记得,山里老表一旦上过城,就有了一辈子讲不完的稀奇事——而在几十年前,单就上过城的本身,就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壮举啊!

山里老表爱抽叶子烟(旱烟)。爷爷生前有句话:“住在老林边,吃的是叶子烟”,让我把山里老表与叶子烟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山里的汉子们都是一支支“老枪”,当然不是法国女演员罗密·施耐德主演的那部电影《老枪》里收拾德国鬼子的老式步枪,也不是民国川军背在背上的那支烟枪,而是人人神气十足地手持一根叶子烟袋,成天吞云吐雾。据说,那时候连没有出嫁的妹娃子和鼻涕打横揩的细娃儿也理直气壮地抽,抽得一口牙黑黄黑黄的,浑身一股难闻的叶子烟骚气。

一到晚上,山里老表每人一根长烟袋,就像他们家家自制的一支打猎用的鸟枪,神气十足,威风凛凛,大家围坐一团抽着叶子烟摆起古今中外的龙门阵,有的是道听途说,有的是胡编乱造,不一会儿一间大屋子就像香火鼎盛的寺庙一样烟雾缭绕,萦绕不绝。

一个曾是山里老表的后代对此满不在乎,一再说抽叶子烟算什么,还说起了清朝忠臣李鸿章在国内国外也抽那玩意儿呢。

他说,李鸿章也跟山里老表一样爱抽叶子烟,于是他的痰就多,以至于他每到一个国家,人家就为他特别准备一个痰盂。有人说中日马关谈判时,日本的首相伊藤博文就想到了李鸿章的这个细节。

李鸿章一直为“多痰”所困。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曾说:“(李鸿章)补褂外面,齐腰系着一根皮制腰带,上面挂着钱包和一些小袋,袋子里装着他的扇子、鼻烟,以及诸如此类。有一只袋子装的是一个袖珍痰罐,他不时地伸手取过来向里面吐痰。”都怪那时候科学不发达,我们的总督大人不知道“抽烟危害健康”。

当时西方发达国家在正式场合,特别是有女宾在场的情况下是不抽烟的。

李鸿章不管,这个老烟枪到哪儿都爱吞云吐雾。

精明的比利时国王讨厌他抽烟,但是为了“销售”比利时枪炮,人家灵机一动说:“李总督不在此列”。说的时候,国王脸不红心不跳。

俄国人就没有这么好的修养,俄国财政大臣维特看到李鸿章抽烟吐痰,当时不便发作,晚上回来全记了下来。

后来,这个俄国的“中国通”在自己的回忆录中狠狠地“直笔”了一下李鸿章的抽烟恶习:“李鸿章静坐着吞云吐雾,他的侍者们很肃敬地替他点烟,端着烟袋,从他的口里拿出来,又放回去。很显然,李鸿章是想拿这种种隆重的排场来使我对他的尊严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不过在我这方面,我也使他相信,我对于所有这些排场丝毫没有在意。”

这些传说,是真是假不敢断定,不过山里老表的后代对抽叶子烟的掌故还是了解不少啊。

山里老表喝酒也像抽叶子烟一样普及,他们对啤酒、果酒、红酒等并不“感冒”(川语,感兴趣之意),仅仅对那种度数高,入口又苦又辣的包谷酒情有独钟。

我感兴趣的,是山里老表行的酒令。

行酒令,是饮酒时为了活跃气氛、助兴取乐、劝人多喝的一种游戏,起源甚早。

《左传》一书里,就有饮酒时“歌诗”、“投壶”的记载。

我国酒令形式多样,诗歌、投壶、谜语、对联、猜拳、报数……等等,都可作为酒令。

行酒令时,推一个为令官行令,余人听令,轮流诵诗、猜谜、对对联或做其他游戏,违者或负者即被罚饮酒。

但见,山里老表手端大土碗,一边咀嚼老腊肉,一边喝着老白干,真真是“兔子是狗撵出来的,话是酒撵出来的”,一碗酒下肚后,他们便猜拳行令高唱情歌,颠三倒四说现编的四言八句(顺口溜)——

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人行走进绵州,

三进三出真勇敢,

四世同堂真好看,

五朵金花任你选,

六连山要如云天,

七品芝麻是小官……

其间,豪爽的他们还会豪迈地说,不喝酒的山里老表没得,只有一碗老白干下喉,胸中就像熨斗熨烫过一样,平展展地舒服极了。

每每此刻,山里老表所有的烦恼和忧虑都化成了一个个酒嗝,从嘴巴很潇洒地排放出去了……他们还会如此宽慰自己:山里老表一辈子就在山里头了,还苦挣苦熬地求个啥子哦?

也许是山高天寒之缘故,山里老表都喜欢在头上缠绕着一根长长的布帕子,层层叠叠成很大的圈,让人感觉他们是不是有些头重脚轻。

爷爷告诉过我,上了年纪的山里老表是一定要裹着布帕子的,大热天也不取,像城里人一年四季佩戴的眼镜和棒球帽一样。

是什么原因,至今我也没搞明白。

第一次见到的山里老伯是爷爷的大徒弟郭伯伯,他从我爷爷那里学会手艺后去就遥远的大山里工作,退休后就一直寻找他的启蒙师傅——我爷爷,终于在他年近耄耋才从山里一路寻来我家。

郭伯伯这年龄,我是应该叫他爷爷的。可因为他是我爷爷的大徒弟,他的辈份只能跟我老爸一样,叫他叔叔那太不像话,斟酌了半天,大家一致同意我叫他郭伯伯。

他是个很高很结实的老头,身板也还挺直。我想,假如郭伯伯年轻50岁,再穿上一件体恤衫和牛仔裤、运动鞋的话,便很符合而今眼目下城里美女们选择帅哥的第一标准——够酷、深沉和大气。

细细地端详郭伯伯,他面容憔悴,脸颊、双手、脖子都像质地很差一碰即碎的变质老化的塑料,头发灰扑扑的,衣服干净利落款式却远离时代久远,脚上是一双在古董店里才能寻到的轮胎皮做底的草鞋。

郭伯伯走路依旧很快,说话高声大嗓门,但就是不爱笑。

为了好好招待自远方来的山里老表郭伯伯,我们不仅备上了很多好吃的菜肴,而且全家还动手包抄手(北方人叫馄饨,南方人叫云吞)。

因为我爷爷乐呵呵地告诉我一个秘密,郭伯伯年幼时最喜欢吃抄手,可那个年头很难吃到,于是他认为抄手是天下最好吃的东西。年轻时的郭伯伯曾多次问爷爷,蒋介石是不是天天坐在煮抄手的锅前,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吧?爷爷不好回答,只能点头同意。

我们忙碌之时,郭伯伯独自坐在一边抽叶子烟,继续与爷爷摆一些山里的龙门阵,他们说得开心惬意,不断有愉悦的笑声送入我的耳鼓。

“郭伯伯,您怎么不帮我们包哦?”我发问道。

“我只吃得来。我们那里不产麦子。”说完这话,郭伯伯两眼盯着地下,自卑地喷出一口浓痰,顺便还吐出了一口清口水。我知道他真的是太想吃这顿抄手了。

郭伯伯临走时,爷爷和老爸硬塞给他十斤面粉和十斤挂面,让他带回家去,从此以后我再未见过他,只是他的儿子给我说过,郭伯伯在回山里后不久便去世了。

爷爷说他是一条山里的硬汉子很硬气很义气,只不过因为一家老小人口太多而贫穷了一些,但那些窘境不能怪罪于他。我不知道其他山里老表是否也像郭伯伯一样。

四川人爱说:人这一辈子啊,不经过三穷三富,是不得到老的。自从我见到山里老表郭伯伯十多年后的“5.12”大地震发生了,善良而多难的山里老表开始离别家园进城了,他们在灾后重建的日子里或做生意或投亲靠友或安家落户,从封闭的大山深处进入了广阔的大世界,他们的日子也渐渐地“活”起来。

那时,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用实际行动关注着我们这儿的极重灾区——山里老表家的生存状态。

在我们这个城市的安置点里,山里老表极其难得地见到了总书记胡锦涛、总理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破天荒地与武打巨星李连杰、成龙面对面交流、合影,现场聆听歌星孙楠、祖海、李玟等歌星的熟悉歌曲。尽管走出大山的山里老表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但他们还是力所能及地到工厂、私营业主那里做一些事,维持基本的生计,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安稳、平静的生存空间。

突如其来的地震过去快四年了,灾后重建项目已经竣工,山里老表依依不舍地离开城市,回到滋养他们多年的故土,快快乐乐地开始了新的生活。

山里老表并不笨,他们从以前从大老远跑进山里收购山货的城里人身上悟出了一点门道,又从几年的城市生活中发现了一些要津:山里老表平素当萝卜白菜一样吃的香菇、木耳、猴头、核桃花一定很值钱,要不好似精明猴子一般的城里人怎么肯用大价钱换他们的普通山货呢?

其实,这些信息啊,山里老表早就晓得了。

山里老表想起了当年,山里还是有胆大的知道城里人爱山货,于是极个别的山里老表提着半麻袋山货进城里摸摸深浅。

当山里老表踏着月色一跛一拐地走进家门时,首先是骂龟儿子城里人赚钱的心肠太黑,然后笑眯眯地从布口袋里掏出给细娃儿们的白生生的馒头和黄灿灿的油条,然后是给婆娘的鲜亮亮的花布。

于是不久,不管是年轻的妹娃还是半老婆娘,都无一例外地穿上了大红大绿的新衣裳。

山里女人一穿上鲜色的衣裳,唱着大胆得令人心跳的情歌,使得山里的汉子们第一次恭维起自己的婆娘来。

是哦,人是树桩,全靠衣妆!

再后来,山里老表做山货的生意越大,山里婆娘们的打扮就更出彩,她们便羞答答地走进了城里人的视野。

她们目睹了花花绿绿的城里人和穿梭往来的汽车,她们漫步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琳琅满目的时装店,从大大小小的商场里购买了一大堆光彩照人的衣物。

偶尔,山里的女人成群结队地行走在柳枝摇曳的江岸,看见直插云霄的热电厂烟囱里喷出的一团团白白的烟,看见人民公园里竖立的哈哈镜里自己灰溜溜的形象和一张嘴就露出的黑黄黄的牙齿,竟生出无法排遣的自卑来。

再后来,山里老表的山货生意越做越大,钱口袋愈来愈涨鼓,形象也逐渐发生了改变。

那些十来岁的小孩子也流出大山,也敢左顾右盼地在城市的街道上招摇了。

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口袋里装着带过滤嘴的香烟,手里把玩着那由洁白而焦黄的香烟,直到指头上的汗水把它浸透得乌黑……

山里的女孩子不再去碰叶子烟和香烟,她们不仅穿上了时髦的衣衫,通身弥漫着百合花一样的香喷喷气息,而且走路也不再大步流星,学着城里女人那样款款地扭出了一些女性别致的韵味……

听说,山里老表现在也通晓了山货的产供销,实行了规模化经营,郭伯伯的儿子竟然还成立了羌山名贵山货专业合作社,那些日渐看涨的山货成为他们的独一无二的拳头产品和远近闻名的金字招牌呢。

前不久,我偶然碰见了郭伯伯的儿子,还是想父亲那样高高大大,头发也花白花白的,脸上的皱纹也不见得少,可他年龄快花甲了却并不显老,山里老表那种猎人般的明亮眼睛里,闪烁着对生活的满足和自信。他穿着浅色的夹克衫,一条帅气的牛仔裤,脚上是能登山爬坡的名牌登山鞋。

“城里人真是聪明啊,做出的衣服穿起合身不说,硬是好看呢,又气派又精神。”见我惊异地打量他,郭伯伯的儿子就玩笑似地笑着说,笑声比郭伯伯当年在我家吃抄手时还要响亮与惬意。

他告诉我这次进城是办理专业合作社的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的,他还担任着总经理这一职务呢。他还大声武气地说:“几年前的大地震破坏了山里的一切,现在公路也修好了,也连接家家户户的油渣路,平坦得很哦,输电线、电话线也畅通了,山顶还设立了基站,手机信号也好得很,我们这几年接二连三地办起了山货、药材、木材加工厂。我们那里还产煤,资源丰富,货真价实,规模也在不断增大,你说我们山里遍地是宝,还怕不赚钱?要不了几年,呵呵……”

我忽然想起,不久前从山里做生意回来的城里亲友说过,如今经历了大地震摧残的山里老表胆大心大!再印证郭伯伯儿子对我讲过的豪言壮语,现在的山里真的是日新月异,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当时不解的是,郭伯伯的儿子竟把挺顺口的“山里老表”改换成了还有些拗口的“山里乡亲”了!

细细想来,原来如此啊。

70#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20:58:19 | 只看该作者

菅 薇

清晨,这座朴素的小城,下起了小雨,令它充满了温馨的气息。

雨飘洒着,淅淅沥沥,轻轻掠过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挥动着翅膀,舞动着丝带,摇曳出了一片新绿。那饥渴的大地今天已勃勃生机,那干燥的天气今天已丝丝凉意。那跳跃的音符,旋转出多少优美的旋律。

雨中,我凝望着,那是戴望舒悠悠雨巷的油纸伞,丁香般的美丽,寻觅……

我走出来,轻轻的吸了一口气,这是一片清新的土地。是谁,滴湿了我的衣,是谁撩拨了我纷飞的思绪。

悄悄的品味着那雨中的诗句,细细的体味着那浪漫的景象,用心聆听雨的声音。

——————————————————————————————————————

个人简历:菅 薇  女  1975年重阳节生人,爱好音乐、文学与管理。

有作品在《中华文艺传承》、《今日文艺报》、《散文选刊》、《中国江西》、《西部文苑》、《青春文艺》、《当代文学》、《保定晚报》、《儒博》、《神韵》、《淮风》等各种报刊发表,并获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6 03:53 , Processed in 0.11841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