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类是语言的俘虏:破案新利器——语言习惯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7 18:2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类是语言的俘虏:破案新利器——语言习惯分析
[2006-12-12]
  对一个人的语言习惯的分析,可以成为破案新利器。因为,对一段语言文字进行科学分析后,能够得到的信息也许跟指纹或DNA鉴定得到的信息一样清晰明。西班牙《趣味》月刊最近刊登一篇题为《开始招供》的文章,要点如下:
  2002年检察官当庭揭穿了斯图尔特·坎贝尔关于其侄女丹妮尔·琼斯被谋杀时他不在现场的证词。刑侦人员对坎贝尔利用丹妮尔的手机发送的一条短信进行分析后找到了证明坎贝尔犯罪的关键证据,从而证实了他是真正的杀人凶手。坎贝尔怎么也不会想到区区100多个字就把他送进了监狱。
  也许坎贝尔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我们每个人日常对话中的语句结构和内容几乎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一条匿名短信的标点符号和语法也许足够确认出发信人的年龄、性别和所在位置。有一点可以肯定,法庭语言学专家每天都会利用文字和话语之间的细小差别来帮助破案,近十年来在这种手段的协助下,专家已经准确无误地辨识出许多恐怖分子和犯罪分子。
  詹姆斯·菲茨杰拉德等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研究专家经过多年来对无数份匿名文字材料的分析和辨认后指出,我们每个人在拼接和拆解语言的时候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表达的时候有自己的语言特征。没有哪两个人使用语言的方式会完全相同。
  曾与菲茨杰拉德合作侦破过许多案件的语言学家唐·福斯特指出:“人类是自己语言的俘虏,因此对一段文字进行科学分析后,能够得到的信息也许跟指纹或DNA鉴定得到的信息一样清晰明了。”也正是利用了这种刑侦技术,菲茨杰拉德和福斯特侦破了美国历史上特别重大的“大学炸弹客案”,案犯凯辛斯基因为蔑视现代科学发展而在18年间将邮包炸弹寄给美国各大院校和研究所的科技领域知名教授,造成26人伤亡。
  在长时间散播恐慌之后,“大学炸弹客”手写了一份长达100页的“反技术宣言”,并威胁要求媒体发表该文章,否则就炸毁一架飞机。当局同意了他的要求,发表了该文章,并希望这篇文章能带来一些新的线索。1996年警方逮捕了特德·凯辛斯基,他的弟弟在看到那篇手写文章后揭发了他。联邦调查局搜查了凯辛斯基的家,找到了他的所有文章和信件,然后与“反技术宣言”进行比较后确定作者是同一个人,这样确凿的证据足以给凯辛斯基定罪。更不可思议的是,福斯特甚至判断出了凯辛斯基最喜爱的杂志是《科学美国人》月刊和《星期六评论》,他受波兰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文字影响很深。
  这其中的奥妙究竟是什么呢?法庭语言学专家在比较发表的文章以及在凯辛斯基家找到的文字资料的过程中试图找到相似的语言习惯。这中间包括对词汇、隐语、专业用语、方言甚至标点符号的辨识。同时也不会放过文章的格式、结构等方面的任何细节。如果所掌握的证据是录音带等口头资料,那么还要注意语言的节奏、发音、停顿、口音以及词与词、字母与字母之间的间隔。
  当对语言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专家们得出了许多结论。比如一个事件中的感官细节越多,对其叙述起来的速度就会越快。还有当人在撒谎时,开场白一般都会比平时要长。这些就是一些专家通常所说的“潜意识信息”,是我们在进行交流时思维留下的连续痕迹。当然新的交流方式也应包括在内,比如电子邮件或是手机,都是刑侦人员调查的对象。英国莱斯特大学的语言学家蒂姆·格兰特和法庭科学家金·布雷克不久前开始了业界第一项专门针对手机短信的刑侦研究。格兰特说:“手机短信是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在使用语言方面十分不规范,很少有人按照正规的语言习惯发短信。这种不规范也使得识别发信人的方法与以往产生很大不同。”此外,专家们还将研究在人们接收自己朋友圈的短信后对自身发短信的风格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语言学专家和法学专家们的另一项职责是分析审讯和口供中的语言结构。此外,专家们还拥有许多先进技术可以鉴别出模仿的签名和伪造的文件。他们甚至还能通过录音带识别出参与对话的人。
  当要判定一篇文章是否为剽窃的时候,也需要语言学专家的帮助。他们的结论在法庭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是什么使一篇文章能变得独一无二和具有原创性?怎样确定它的特点?尤其是到达怎样的相似程度才能判定两篇或更多的文章为抄袭之作?巴塞罗那庞培法布拉大学的法庭语言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特雷莎·图雷利也许可以回答这些问题。她在这一领域的丰富经验使其参与到了卡门·福莫索控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卡米洛·何塞·塞拉抄袭的案子中。最终研究结果表明抄袭指控并不成立。
       来源:新华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 17:12 , Processed in 0.10202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