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代一流语言学家:南邢(福义)北陆(俭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7 21:2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代一流语言学家:南邢(福义)北陆(俭明)

邢福义
目录
简介 生平 著作 研究项目 论文 奖励 国际会议和讲学 主要代表科研成果
简介  邢福义,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汉族,生于1935年5月,海南乐东县人。主攻现代汉语语法学,也研究逻辑、修辞、文化语言学和相关的其他问题。
生平  195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中文专修科,留系任助教。1978年,由助教越级晋升副教授;1983年,晋升教授;1988年起,担任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研究所所长;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现代汉语专业博士生导师;1995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9年,出任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系主任;2000年起,担任教育部百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为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语言学科组副组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会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湖北省语言学会会长。
著作  在《中国语文》等刊物发表文章300多篇,在商务印书馆、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单位出版著作37种,其中个人独著13种。其语法研究,可以概括为五个着力点:其一,着力于隐蔽规律的发现;其二,着力于结合逻辑研究语法事实;其三,着力于学术"据点"的建立;其四,着力于理论问题的思考;其五,着力于研究路子和研究方法的探索。
  1997年以来,出版的代表性著作为:《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文化语言学》增订本(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汉语复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汉语语法三百问》,商务印书馆2001年;《邢福义选集》,东北师范大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现代汉语语法专题》(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研究项目     
邢福义教授

近三年,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复句系统和复句句式》,国家社科"九五"研究项目;《现代汉语课程体系的改建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国家教委高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研究生素质教育问题研究》,湖北省教委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汉语句法机制多层面探究》,教育部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现代汉语句法语义的"普-方"比较研究》,国家社科"十五"重点研究项目。
论文  1997年以来,发表的代表性论文为:《"很淑女"之类说法语言文化背景的思考》,《语言研究》1997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8年第3期);《汉语语法结构的兼容性和趋简性》,《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12期);《V为双音节的"V在了N"格式》,《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8年第2期);《汉语小句中枢语法系统论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8年第7期);《关系词"一边"的配对与单用》,《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9年第3期);《说名词赋格》,《李新魁教授纪念文集》,中华书局1998年8月;《?quot;兄弟"和"弟兄"》,《方言》1999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0年第3期);《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3期;《"最"义级层的多个体涵量》,《中国语文》2000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0年第6期);《说"V一V"》,《中国语文》2000年第5期;《小句中枢说的方言实证》,《方言》2000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1年第3期);《语法研究中"两个三角"的验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1年第2期);《小句中枢说的方言续证》,《语言研究》2001年第1期;《说"句管控"》,《方言》2001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1年第9期);《表述正误与三性原则》,《湖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1年第7期)。
奖励  1995年,所著《语法问题发掘集》获首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所著《邢福义自选集》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保??鞅唷断执?河铩坊竦谌?旄叩妊?S判憬滩亩?冉薄M?辏?黄牢???逃?低忱投?7丁?998年,所著《汉语语法学》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又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1998年3月,澳门回归前夕,到澳门参加国际会议,会上宣读的论文后来获得澳门理工学院《理工学报》唯一的一个优秀论文一等奖,1999年8月在德国汉诺威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期间正式接受获奖证书和奖金。以"澳门理工学院供稿"的名义发表的报道说:"邢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语言学家,在语言学教学与研究的园地上,辛勤耕耘了几十年,其成就与贡献有口皆碑。他的论文见解独到,对目前和今后的汉语教学与测试颇具指导意义。此次获奖,实至名归。"(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78页)2001年,论文《小句中枢说》获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国家社科规划办2009年5-6月成果鉴定等级公布,主持的国家社科重大课题“现代汉语句法语义的普一方比较研究”结题,成果名称为“汉语语法普方较视”,鉴定等级为优秀。这个项目的份量很重啊,许多“重大课题”都很难结题。
  1999年3月,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在华中师范大学创建我国第一个以母语汉语为教学和研究对象的语言学系。国内外包括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单位的许多语言学家来信祝贺。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在一封长信中说:"贵校成立语言学系,喜不自胜,逢人必道,闻者无不抚掌。""此乃中国语言学将兴之征","语言学系自当大有作为"。
国际会议和讲学  多次出国出境参加国际会议和讲学,去过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日本、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担任深港澳语言研究所学术顾问兼咨询。2001年,应聘担任新加坡教育部华文教材顾问,当年5月赴新加坡第1次履行顾问职责。
主要代表科研成果  作者:邢福义 成果名称:《语法问题探讨集》 学科:语言学 类型:专著
  作者:邢福义(主编) 成果名称:《现代汉语》 学科:语言学 类型:教材
  作者:邢福义 成果名称:《语法问题发掘集》 学科:语言学 类型:专著
  作者:邢福义 成果名称:《邢福义自选集》 学科:语言学 类型:专著
  作者:邢福义 成果名称:《语法问题思索集》 学科:语言学 类型:专著
  作者:邢福义 成果名称:《汉语语法学》 学科:语言学 类型:专著
  作者:邢福义(主编) 成果名称:《文化语言学》增订本 学科:语言学 类型:专著
  作者:邢福义 成果名称:《汉语复句研究》 学科:语言学 类型:专著
  作者:邢福义 成果名称:《邢福义选集》 学科:语言学 类型:专著
  作者:邢福义 成果名称:《汉语语法三百问》 学科:语言学 类型:专著
  作者:邢福义(主编) 成果名称:《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 学科:语言学 类型:教材
  作者:邢福义 成果名称:《词类辨难》修订本 学科:语言学 类型:专著



扩展阅读:


陆俭明

百科名片   陆俭明

陆俭明,男,1960年留校任教至今。 工作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 所在教研室:现代汉语、研究领域:现代汉语 研究方向:现代汉语句法、现代汉语虚词、对外汉语教学、中文信息处理以及中学语文教学等方面。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曾任)自1981年以来,曾先后应邀赴美国、日本、泰国、新加坡、韩国、挪威、德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葡萄牙、加拿大、越南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澳门等17个国家和地区或任教,或进行合作研究,或进行学术访问。



[table=95%]
中文名:陆俭明
国籍:中国
职业:教授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代表作品:汉语成语小词典,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




目录
最新简介(更新至2009年9月) 基本信息 开设课程 学历工作经历 社会兼职 著作 编著(2005年后未列出) 论文 译文 序文 科研项目 获奖情况最新简介(更新至2009年9月) 基本信息 开设课程 学历工作经历 社会兼职 著作 编著(2005年后未列出) 论文 展开


最新简介(更新至2009年9月)  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等17所海内外大学的荣誉教授。曾任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长(一届   
陆俭明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连续两届)、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连续两届)、北京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基本信息  姓名:陆俭明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35年11月5日
  出生地点:江苏省吴县
  工作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
  所在教研室:现代汉语教研室
  教学、研究领域:现代汉语
开设课程  担任过的课程
  语法修辞【外系课程/中文系工农兵学院】
  写作【外系课程】
  现代汉语语法专著选读【本科生】
  现代汉语【本科生】
  语法分析【研究生】
  现代汉语虚词【本科生】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本科生/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生/浙江师范大学】
  汉语语法【美国斯坦福大学】
  古代汉语语法【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生】
  中文阅读与写作【美国斯坦福大学/韩国延世大学】
  现代汉语语法【新加坡教育学院】
  语法专题【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研究生/韩国延世大学研究生/韩国汉阳大学】
  现代汉语语音【日本姬路独协大学】
学历工作经历     
陆俭明教授

1955.9-1960.7.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
  1960.9.-1979.6 北京大学中文系助教
  1979.6.-1980.8.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
  1980.8.-1985.9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1985.9.-现在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6.7.-现在 现代汉语博士生导师
  1981.6.22-8.28 应邀赴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东亚系讲学 1986.7.1.-9.30 应邀赴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东京大学等进行学术访问与研究 1986.9.30.-10.17. 应邀赴香港大学进行学术访问
  1986.12.30.-1987.4.12. 客座教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东亚系
  1988.2.7.-2.19. 应邀赴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进行学术访问
  1989.10.4.-10.9. 赴美国夏威夷大学参加第22届汉藏语言学会议 1989.12.25.-1990.1.2. 赴新加坡参加世界华文教学研讨会
  1991.11.-2.9. 应邀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华语研究中心讲学
  1991.8.25.-10.26. 应邀赴挪威奥斯陆大学东欧和东方学系讲学
  1992.11.4.-11.27. 应邀赴日本出席日本中国语学会第42届全国大会,并应邀赴日本大东文化大学讲学
  1993.9.1.-1994.1.18. 客座教授,韩国延世大学中文系
  1994.12.25.-1995.1.6. 应邀赴台湾出席第四届华语文教学研讨会 1995.2.25.-8.31. 客座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 1995.6.26.-7.4. 应邀出席北美第七届汉语研究会
  1995.11.22.-11.29. 应邀赴日本出席日中汉语教师学术研讨会
  1996.7.13.-7.21. 应邀赴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讲学
  1996.8.11.-8.25. 应邀赴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审阅华文教材并讲学 1997.4.-1988.3.31. 客座教授,日本姬路独协大学外国语学部中国语学科
社会兼职  北京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所长
  北京市社科联中文评议组成员
  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长
  国际汉语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
  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
  北京市语言学会副会长兼常务理事
  新加坡教育部华语规划和发展署华语顾问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语委研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
  全国高等学校自学考试中文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力语言学奖评奖委员会委员 吕叔湘青年语言学评奖委员会委员
  浙江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多所高等学校中文系兼职教授
  《语言学论丛》、《当代语言学》(前《国外语言学》)、《北京大学学报》、《世界汉语教学》、《南大语言文化学报》(新加坡)编委,《语言文字应用》、《汉语学习》、《中国语言学论丛》顾问
著作  汉语成语小词典(集体编写),商务印书馆,1958年。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集体编写),商务印书馆,1982年。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虚词,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年。
  现代汉语句法论,商务印书馆,1993年。
  陆俭明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现代汉语,(集体编写),商务印书馆,1995年
  现代汉语基础(合著,并兼主编),北京线装书局,2000年6月。
  现代汉语基础自学辅导(合著),北京线装书局,2001年7月。
  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陆俭明选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与沈阳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陆俭明

2003年。
  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重排本),商务印书馆,2004年。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编著(2005年后未列出)  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任副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语文现代化和汉语拼音方案(联合主编),语文出版社,2004年。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与沈阳联合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师教学用书(与沈阳联合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论文  (近300篇,以下列出主要篇目):
  1. 现代汉语中一个新的语助词“看”,载《中国语文》1959年10月号。
  2. 对《关于“和”的用法》的一些意见(与侯学超合写),《中国语文》1961年2期。
  3. 关于“无论、不论”的用法(与侯学超合写),《中国语文》1961年5期。
  4. “的”的分合问题及其他,载《语言学论丛》第5辑,1965年。
  5. 谈谈跟“的”字有关的几种语病,《中国语文》1979年3期。
  6. 汉语口语句法里的易位现象,载《中国语文》1980年1期。
  7. “还”和“更”,载《语言学论丛》第6辑,1980年。
  8. “程度副词+形容词+的”一类结构的性质,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2期。
  9. 关于汉语虚词教学,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4期。
  10. 汉语语法研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载《中学语文教学》1980年11期。
  11. 论左右句子意思的因素,载《新疆大学学报》1980年4期。
  12. 分析方法刍议,载《中国语文》1981年3期。
  13. “更加”和“越发”,载《语文研究》1981年1期。
  14. 关于定语易位问题,载《中国语文》1982年3期。
  15. 析“像……似的”,载《语文月刊》1982年4期。
  16. 副词独用刍议,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年2期。
  17. 由“非疑问形式+呢”造成的疑问句,载《中国语文》1982年6期。
  18. 关于定语和状语的区分,载《汉语学习》1983年2期。
  19. 汉语中表示主从关系的连词,载《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3期。
  20. 关于零句和整句,载香港《语文杂志》1983年11期。
  21. 虚词,见《现代汉语讲座》,知识出版社,1983年。
  22. 副词独用考察,载《语言研究》1983年2期。
  23. “的”字结构和“所”字结构,见《语法研究和探索》(1),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24. 现代汉语里的疑问语气词,载《中国语文》1984年5期。
  25. 由指人的名词自相组合造成的偏正结构,载《中国语言学报》(1985)总第2期。
  26. “多”和“少”作定语,载《中国语文》1985年1期。
  27. 汉语语素和汉字,载《中文自学指导》1985年3期。
  28. “名+在+名(处所)”结构作标题,载《中国语文》1985年4期。
  29. 关于“去+VP”和“VP+去”句式,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4期。
  30. 虚词研究浅论(与马真合写),见《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31. 关于时间副词(与马真合写),见《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32. “大”“小”不齐,载《普通话》丛刊第一集,1985年。(笔名陆珍)
  33. 百灵鸟上了啄木鸟的当——既≠即,载《普通话》丛刊第一集,1985年。(笔名进明)
  34. 周遍性主语句及其他,载《中国语文》1986年3期。
  35. 试论句子意义的组成,见《语言研究论丛》第四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
  36. 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情况考察,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4期。
  37. 说“年、月、日”,载《世界汉语教学》1987年1期。
  38. 名词性“来信”是词还是词组?,载《中国语文》1988年5期。
  39. 双宾结构补议,载《烟台大学学报》1988年2期。
  40. 至今还值得借鉴──纪念《马氏文通》出版一百周年纪念,载《汉语学习》1988年第5 期。
  41. 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作用,见《语法研究和探索》(4),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42. 关于动词、形容词重叠式的词性,载《汉语学习》1989年2期。
  43. 十多年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管见,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2期。
  44. 十年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管见,载《国外语言学》1989年2期。
  45. 关于“它所写的文章”的切分,载《语言学通讯》1989年1-2期。
  46. 说量度形容词,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3期。
  47. “V来了”试析,载《中国语文》1989年3期。
  48. “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载《汉语学习》1990年1期。
  49. 述补结构的复杂性,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1期。
  50. 汉语句法成分特有的套叠现象,载《中国语文》1990年2期。
  51. 谈句法歧义现象(与马真合写),见《汉语论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52. 变换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载《湖北大学学报》1990年3期。
  53. 表疑问的“多少”和“几”,见《王力先生纪念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
  54. 90年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趋势,载《语文研究》1990年4期。
  55. 语义特征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载《汉语学习》1991年1期。
  56. 现代汉语时间词说略,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1期。
  57. 现代汉语不及物动词之管见,见《语法研究和探索》(5),语文出版社,1991年。
  58. 现代汉语句法里的事物化指代现象,载《语言研究》1991年1期。
  59. 80年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理论上的建树,载《世界汉语教学》1991年4期。
  60. 汉语句法分析方法的嬗变,载《中国语文》1992年6期。
  61. 汉语词类问题再议,载日本《现代中国语文法论集》1992年11期。
  62. 试论制约句子意思的因素,载新加坡《华文研究》总第4期,1992年。
  63. 汉语句子的特点,载《汉语学习》1993年1期。
  64. 朱德熙先生在汉语语法研究上的贡献,载《汉语学习》1993年3期。
  65. 关于汉语词类的划分,载韩国《人文科学》69、70合辑,延世大学校出版部,1993年。
  66. 关于词的兼类问题,载《中国语文》1994年1期。
  67. 影响汉语句子意思的因素,载韩国《中国文化研究》(大邱大学校中国文化研究所编)1994年第3辑。
  68. 同类词连用规则刍议,载《中国语文》1994年5期330-338。
  69. 关于新加坡华语规范化问题,载新加坡《联合早报》1995年6月16日19版。
  70. 新加坡华语语法的特点,载新加坡《南大中华语言文化学报》创刊号,1996年。
  71. 关于语义指向分析,见俞士汶、朱学峰编《计算语言学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
  72. “名词+动词”词语串浅析(与马真合写),载《中国语文》1996年3期。
  73. 《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介绍,载日本《东方》1996年第187期。
  74. 汉语语素和语形,见《古田教授颂寿记念·中国学论集》,汲古书院,1997年,日本。
  75. 关于语义指向分析,载《中国语言学论丛》总第一辑,1997年。
  76. 有关汉语分词的几点意见,载《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2期。(笔名“进明”)
  77. 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与马真合写),见余霭芹、远藤光晓共编《桥本万太郎纪念·中国语学论集》,内山书店,1997年,日本东京。又见《汉语学习》1997年第1期和第3期。
  78. 对外汉语教学和配价语法理论,载《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第1期,又见《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79. 希望《现代汉语词典》精益求精,《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2期。
  80. 现代汉语系列化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中国高等教育》1997年9期。
  81. 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要思考的问题,载《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第4期。
  82. 成年人怎样更有效地学习汉语?(在大阪帝冢山学院大学的演讲,12月5日),载日本《中国文化论丛》第7号,1998年。
  83. 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与郭锐合写),载《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第4期。
  84. 改进中学语文教学之管见,载《中学语文》1999年第3期。
  85. 卷首语,载《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1期。
  86. “这是……”和“这个是……”,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年2期。
  87. 关于汉语词汇教学的问题,载日本《关西汉协通讯》1999年第一期。
  88. 关于汉语词类的划分,见吕叔湘等著《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年。
  89. “着(·zhe)”字补议,载《中国语文》1999年第5期。
  i. 关于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研究之管见,载《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4期。
  90. 新中国语言学50年,载《当代语言学》1999年地4期。
  91. 汉语言文字应用面面观,载《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第2期。
  92. 汉语的应用研究是汉语本体研究的试金石,载《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第2期。
  93. 中国语教学中的词语教学问题,见《荒屋劝教授古稀记念·中国语论集》,日本白帝社,2000年。
  94. 为什么可以说“她是王刚的老师”,却不能说“*他是王刚的教师”?,见首都师范 大学语言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办,刘利民、周建设主编《语言》第一卷,2000年。
  95. 一部别具特色的法律语言研究专著,《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第3期。
  96.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
  97. 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本体研究的试金石,见张德鑫、靳光谨编《对外汉语教学回眸与思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10月。
  98. 也谈中学语文教学,见钟晓雨主编《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i. 跨入新世纪后我国汉语应用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中国语文》2000年第6期。
  99. 关于句处理中所要关注的语义问题,《语言研究》2001年第1期。
  100. 现代汉语时量词说略,载《语言学论丛》第23辑,商务印书馆,2001年。
  101. 博士生培养杂议,《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1期。
  10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公布是我们国家的一件大事,《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第2期。
  103.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法浅议,见王本华编《纪念张志公学术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4. 要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审视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6期。
  105.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问题,载戴昭铭、陆镜光主编《语言学问题集刊》第一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
  106. 中国语语法教学中需关注的语义现象,载日本《中国语学》2001年总第248号。
  107. “VA了”述补结构补议,《汉语学习》2001年第4期。
  108. 现代汉语应用研究,见《面向21世纪人文社会科学100个重大问题》,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9. 新加坡华语句法特点及其规范问题(上),《海外华文教学》2001年第4期。
  110. 新加坡华语句法特点及其规范问题(下),《海外华文教学》2002年第1期。
  111. 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2期。
  112. 英汉回答是非问句的认知差异,《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13. 再谈要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审视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第6期。
  114. 再谈要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审视语文教学,见何国祥主编《语文教育的反思》(2001年国际语文教育研讨会论文集),香港教育学院语文教育中心,2002年。
  115. 再谈“吃了他三个苹果”一类结构的性质,《中国语文》2002年第4期。
  116. 乔姆斯基句法理论与汉语研究,《外国语》2002年第4期。
  117. 汉语句法研究的新思考,《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六辑,商务印书馆,2002年。
  118. 新加坡华语句法特点及其规范问题,见李元瑾主编《新马华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新加坡,2002年。
  119. 关于递系式,见《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
  120. 关于句处理中所要考虑的语义问题,见“北大论坛”论文集编委会《21世纪:人文与社会——首届“北大论坛”论文集》2002年P.88—106。
  121. 关于分类,载首都师范大学语言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办,刘利民、周建设主编《语言》第三卷,2002年。
  122. 不断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外汉语教学动态》创刊号,2002年。
  123. 当今语法研究的走向,见吉林大学《语言文字学论坛》(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24. 中国语言学的发展需要《语言科学》这样的园地,《语言科学》创刊号,2002年。
  125. 中国大陆50年来的汉语语法研究,见《两岸中国语文学五十年研究之成就与方向》(韩国中语中文学第1回国际学术发表会发表论文集),韩国延世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6. 坚持多元论,加强理论意识,大力开展汉语言语运用的研究,《修辞学习》2003年第1期。
  127. 大力开展汉语言语运用的研究,《长江学术》(武汉)2003年第三辑。
  128. 英汉回答是非问句的认知差异,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研究的跨学科探索》,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9. 谈谈汉语虚词研究,《澳门理工学报》(澳门)2003年第1期。
  130. 关于汉语虚词意义的研究,Newsletter of Humanities Studies in New York(《纽约人文通讯》创刊号,2003年。
  131. 语法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见北京语言大学编《继往开来——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52周年座谈会记实》,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
  132. 句处理中排歧问题补议(与王黎合写),见孙茂松、陈群秀主编《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133. 对“NP+的+VP”结构的重新认识,《中国语文》2003年第5期。
  134. 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和展望,见翟汛、萧素秋主编《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2003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汉学出版社,2003年。
  135. 语义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作用,见徐波、孙茂松编《中文信息处理若干重要问题》,科学出版社,2003年。
  136. “百年诞辰”还是“诞辰百年”?《咬文嚼字》2003年第8期。3000字。
  137.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 理论的解释,《外国语》2004年第2期。又见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4年第5期。
  138. 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载《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第1期。
  139. 关于汉语方言语法调查研究之管见,载《语言科学》2004年第2期。
  140. 词的具体意义对句子意思理解的影响,载《汉语学习》2004年第2期。又见苗传江、杜燕玲主编《第二届HNC与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海洋出版社,北京,2004年。
  141. 要对广大读者负责,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4月15日第3版。
  142. “规范”二字须慎用,载《博览群书》2004年第7期;《语文建设通讯》(香港)又以《“规范”易成误导》在2004年第77期上转载。
  143. 应启动辞书准入制,见邢东田编《拯救辞书》,学林出版社,2004年。
  144. 有关词性标注的一点意见,在《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2期。
  145. 要重视交代词语或句法格式使用的语义背景,载美国2004年Newsletter of Humanities Studies in New York(《纽约人文通讯》)
  146. 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见丛铁华主编《汉语教学新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7. 确定领属关系之我见,载《南大语言学》第一编,商务印书馆,2004年。
  148. 吕叔湘与“《现汉》风格”,载《光明日报》2004年8月12日 版。
  149. “句式语法”理论与汉语研究,载《中国语文》2004年第5期。
  150. 有关被动句的几个问题,载《汉语学报》2004年第2期。
  151. 对外汉语教学一得,载《海外华文教学》2004年第4期。
  152. 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见中国应用语言学会编《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科技联合出版社,2004年。
  153. 汉语走向世界的一些思考,见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编《语言研究的务实与创新——庆祝胡明扬教授八十华诞学术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
  154. 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载《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1期。
  155. 汉语走向世界的一些思考,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56. 华文教员应有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载《华文教学通讯》2005年3月15日第二版。
  157. 21世纪对外汉语教学,见李振清、陈雅芬、梁新欣主编《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回顾与展望——庆祝赵智超教授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3-42页,台湾师大书苑发行,2005年3月,台北。
  158. 关于建立“大华语”概念的建议,《汉语教学学刊》2005年第1辑。
  159. 要重视讲解词语和句法格式的使用环境,《对外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
  160. 汉语语法研究的必由之路,《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3期。
  161. 对外汉语教员应有自尊自重意识,《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4-1期。
  162. 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见崔健、曹秀玲主编《对韩(朝)汉语教学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年。
  163. 汉语教员应有的意识,《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第1期。
  164. 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6卷。
  165.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是以不让读者可放心使用的词典,《中国与教育与研究》(韩国)创刊号,2005年8月。
  166. 谈谈言语学,见李宇明等编《言语与言语学研究》,崇文书局,武汉,2005年。
  167. 要重视特征的描写与研究,《长江学术》2006年第1期。
  168. 继续坚持并发扬学术引航的好传统,美国《纽约人文学刊》2006年号(总第四卷)。
  169. 语言研究目的浅议,《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2期。
  170. 开展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词汇语法研究(与王黎合写),《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
  171. 词汇研究很难也很重要,见《词汇学理论与应用》编委会编《词汇学理论与应用》p.1-3 ,商务印书馆,2006年。
  172.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中的几个问题,见《词汇学理论与应用》编委会编《词汇学理论与应用》p.266-275 ,商务印书馆,2006年。
  173. 句法语义接口问题,《外国语》2006年3期。
  174. 语文教育之症结与出路,香港《中国语文通讯》2006年第77期2-14;同时在大陆《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3期刊用。
  175. 坚持语言文字规范,促进汉语的国际推广,《现代语文》2006年12期。
  176. 语文教学的定位问题,《中学语文》2006年2期。
  177. 汉语走向世界的一些思考,见谭慧敏主编《汉语文走向世界》,南洋人文丛书,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巴方文化创作室,新加坡,2006年。
  178. 有关被动句的几个问题,载邢福义主编《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9. 语言研究的突破与创新,载云贵斌主编《语言学名家讲座》,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180. 中文教育该怎么定位? 载《语文研究语创作》第十卷,2006年,香港浸会大学语文中心。
  181. 《商务馆学汉语词典》评述,载《文汇读书周报》“辞书广角版”,2006年10月27日第10版。
  182. 要重视语言事实的挖掘与描写,载《汉藏语学报》2007年第1期(P.18-26)
  183. 信息时代语言文字规范标准问题,载《语文信息》2007年第2期。
  184. 极富创新性的方言词典,载《中华读书报》2007年2月14日第4版。
  185. 当务之急要给语文课程定好位,载《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1期(1页)。
  186. 再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建设问题,载《长江学术》(94-95页),2007第2期。
  187. 当代语法理论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之管见,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7-104页),2007第3期。
  188. 语法研究的走向,见邵敬敏、张先亮主编《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三)》(6-14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89. 语文教学定位应定在哪里?,载《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第3期。
  190. 要重视汉语书面语教学(《世界汉语教学》创刊20周年笔谈会),载《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3期。
  19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本体研究和汉语本体研究,载《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3期(94-97页)。
  192. 吴县老东山话里的“阿VP?”疑问句,载《语言学论丛》第三十五辑,2007年。
  193.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教学必须重视书面语教学,载《对外汉语研究》2007年第三期。
  194. 从量词“位”的用法变异谈起,《语言科学》(P.33-35)2007年第6期。
  195. 怎样把握虚词的意义,载《语文建设》2007年增刊。
  196. 华文教员应该有的意识和能力,载《世界华文教育》(P.41-44)2007年创刊号。
  197. 从量词“位”的用法变异谈起——中国语言学发展之路的一点想法,见陈燕、耿振生主编《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发展之路》(P.154-158),语文出版社,2008年。
  198. 构式语法理论的价值与局限,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P.142-151)2008年第1期。
  199. 关于汉语修辞研究的一点想法,载《修辞学习》2008年第2期(P.1-5)。
  200. 汉语修辞研究深化的空间,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P. 28-33)。
  201. 《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教学,载《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增刊(P.58-63,2008年6月30日出版)。
  202. 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建设及其本体研究,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5期(P.359-361)。
  203. 关于汉语句法、语义研究的新思考,载日本《中国语学》第255号,2008年(P.217-225)。
  204. 关于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和本题研究,见蔡建国主编《中华文化传播 任务与方法》(75-8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05. 汉语教学的新变化、新问题、新任务、新意识,载《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5-10页)。
  206. 隐喻、转喻散议,载《外国语》2009年第1期(P. 44-50)
  207.以科研引航使汉语教学事业健康地向前发展.《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 03期
  208.当代语言学理论与汉语教学.《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 03期
  209.构式与意象图式.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 03期
  210. 论立法语言规范中的技术问题,载《修辞学习》2009年第3期(P.17-23)。[第二作者]
  212. 构式 语块 汉语教学,见蔡昌卓主编《多位视野下的汉语教学——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8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13. 以创新理念推进中国语文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载《语文建设》2009年11期(P.29-39)。
  214. 词汇教学与词汇研究之管见,见吴伟平、李兆麟编著《语言学与华语二语教学》,香港大学出版社,2009年。
  215.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继续坚持并发扬学术引航的好传统,见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现代汉语词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商务印书馆,2009年。
  216. 再谈要加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基础性研究,载《华文教学与研究》(原《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9(4):47-52
     
陆俭明先生2010年8月朱陆会议学术报告
[1]


译文  吴语情貌词“仔”的语源(【美】梅祖麟),载《国外语言学》1980年3期。
  汉语语义单位的排列次序(【美】李英哲),载《国外语言学》1983年3期。
序文  1《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序,北京语言学院出
  版社,1992年。
  2《语体语言教程》(段业辉著)序,1993年。
  3《陆俭明自选集》跋,1993年。
  4《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沈阳著)序,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
  5《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韩文译本)序,1994年。载汉语学习》1994年6期。
  6《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沈阳、郑定欧主编)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7《语言文字论集》(新加坡林万菁 著)序,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汉语研究中心,1996年。
  8《华文教学应走的路向》(新加坡周清海 著)序,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1998年。
  9《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第二辑)(袁毓林、郭锐 主编)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袁毓林 著)序,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11《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袁毓林 著)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2《汉语语法变换研究》(方经民著)序,日本白帝社,东京都,1998年。
  13《新闻语言学》(段业辉著)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14《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日文译本)序,2000年。
  15《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沈阳 主编)序,语文出版社,2000年。
  16《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詹卫东著)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对外汉语教学回眸与思考》(张德鑫、靳光谨 编)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10月。
  18《现代汉语动词语义计算理论》(靳光瑾 著)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19《现代汉语名词研究》(王珏 著)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20《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研究》(徐杰 著)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1《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沈阳、何元建、顾阳 著)序,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载《汉语学习》2002年第2期。
  22《泰语语法新编》(裴晓睿 著)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3《北京话里的“着(·zhe)”字新探》(刘一之 著)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4《乔姆斯基的形式句法——历史进程与最新理论》(石定栩 著)序,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年。
  25《现代汉语词类研究》(郭锐 著)序,商务印书馆,2002年。
  26《汉语标题语言研究》(尹世超 著)序,商务印书馆,2002年。
  27《语言理解与认知》(崔希亮著)序,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年。
  28《汉语语义结构研究》(李芳杰 著)序,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29《法庭问答及其互动研究》(廖美珍 著)序,法律出版社,2003年。
  30《汉语句法引论》(徐丹 著)序,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
  31《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和探索》(戴昭铭 主编)序,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32《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朱彦 著)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3《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熊仲儒 著)序,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
  34《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野》(袁毓林 著)序,商务印书馆,2004年。
  35《汉语教学与汉语拼音正字法》(许福吉、冯志伟 著)序,新加坡,2005年。
  36《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刘丹青主编)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37《嘻哈说唱学汉语》(卢毓文 编)序,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年。
  38《“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语为例》(甘瑞瑗著)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9《隆回湘语动词句式的配价研究》(丁加勇著)序,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0《商务馆学汉语词典》(鲁健冀、吕文华编)序,商务印书馆,2006年。
  41《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吴海波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42《语言非范畴化——语言范畴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刘正光 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43《商业汉语口语研究——现场促销语言调查与分析》(张黎 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44《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研究》(张普 著),商务印书馆,2007年。
  45《韩国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钱玉莲 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6《〈庄子〉动词配价研究》(殷国光 著),XXX出版社,2008年。
  47《四种媒体新闻语言比较研究》(段业辉 著),XXX出版社,2008年。
  49《言语交际学重构》(刘焕辉 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
  50《实用医学汉语·语言篇》(朱徳君、程乐乐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51《全国优秀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论集》(赵晓非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52《基于认知的汉语计算语言学研究》(袁毓林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53《汉语词类划分手册》(袁毓林 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年。
科研项目  1.汉语词类问题研究,1986-1990,“七五”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朱德熙牵头,本人参加。
  2.现代汉语词语语法信息库,1986-1990,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
  3.面向汉语理解的短语信息库的构造,1995.1-1997.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俞士汶牵头,本人参加。。
  4.现代汉语句法语义研究,1997.1-1999.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本人主持。
  5.宋代名家诗网络检索系统,1996-1997,与台湾元智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合作项目,本人参加。已完成,在华盛顿大学演示得到广泛好评。
  6.现代汉语语义指向研究,1999-2000.5,社科基金项目,沈阳主持,本人参加。
  7.图象、语音、自然语言理解与知识挖掘(国务院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子课题“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动词论旨结构系统和汉语词语语义分类层级系统研究”,主持并参加,2000-2003年。
  8.汉语语义知识的形式化模型及语义分类系统研究(申报教育部重要研究基地项目),主持并参加,2000-2003年。
  9.大规模中文树库建设及其应用研究(项目号是:06JJD740001),教育部社科司文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7-2010)。(以本人名义申报,詹卫东具体承担)
获奖情况  1978年,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
  1992年,论文《“V来了”试析》和《“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荣获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1996年,以陆俭明牵头申请的《现代汉语》教材荣获国家教委教材一等奖。
  1996年,以陆俭明牵头申请的“现代汉语系列化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教学成果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7年,以陆俭明牵头申请的“现代汉语系列化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教学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8年,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本人第三研制者)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99年,以陆俭明主持的主干基础课程“现代汉语”获北京大学优秀主干基础课。
  2002年9月,由陆俭明主持的“现代汉语”课程获北京大学优秀课程称号。
  2002年9月,获得北京大学2001-2002年度教学优秀奖。
  2003年9月,获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03年9月,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一等奖。
  2003年12月,《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丛书》(内含《陆俭明选集》获得第六届国家图书奖。
  2003年,由陆俭明主持的主干基础课程“现代汉语”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5年9月,“汉语和汉语研究”通识课程教学和教材建设(北京大学)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
  2006年12月,《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荣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08年学术活动 
     
陆俭明教授出席学术活动2009年

2008.01.04.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会议(国谊宾馆)。
  2008.01.05-06. 应邀出席“望道修辞学论坛”(复旦大学),作大会专题报告,题为“关于汉语修辞研究的一点想法”。
  2008.01.11. 上午,出席商务印书馆“中青年语言学文库基金”入选项目评审会。
  2008.01.11. 下午,出席“北语名师对外汉语教学口述史”项目启动仪式暨项目论证会。
  2008.01.12. 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16届年会与会论文提要评审会。
  2008.01.17-18. 应邀出席“世界华文教学研究生论坛”(暨南大学化文学院),在会上作专题报告,题为“华语教学的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
  2008.01.21.-02-16. 应邀赴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文学院讲学。
  2008.01.28. 应邀去泰国皇太后大学文学院访问并座谈。
  2008.03.01. 应邀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作报告,题目是“语言已经成为一种非物质资源”。
  2008.03.16. 应邀在首都师范大学作报告,题目是“怎样读书做学问”。
  2008.03.20-22. 应邀出席“第二届国际认知语义学研讨会”(苏州大学),在会上作题为“也说隐喻和转喻”的主题报告。
  2008.03.21.下午应邀在苏州科技学院作报告,题目是“语言已成为一种非物质资源”。
  2008.03.22.下午应邀在苏州大学文学院作报告,题目是“关于构式语法理论”。
  2008.03.22.晚上应邀在苏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座谈。
  2008.03.24.上午出席教育部关于语言普查调研咨询会。
  2008.03.26.下午应邀在北大教学论坛作报告,题目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及教学策略的变化”。
  2008.03.28. 应邀在首都师范大学作报告,题目是“研究意识和研究工作”。
  2008.03.28. 应邀参加北外刘润青教授博士生预答辩。
  2008.03.29.上午出席北外刘润清教授的博士生论文预答辩。
  2008.03.30.-04.02. 对《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审稿(杭州师大)
  2008.04.03.-05. 应邀访问浙江大学海外文华学院。
  2008.04.07. 下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秘书处会议(北语)。
  2008.04.09. 下午,北京语言大学外语学院方立教授博士生资格考试。
  2008.04.11.-16. 应邀赴云南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访问。
  2008.04.19.北京语言学会年会(北京语言大学),在会上作主题报告,题目是“汉语研究的目的和当前研究任务”。
  2008.04.20-21. 出席国家教委语信司举行的“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上发表论文《<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教学》。
  2008.04.26. 出席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
  2008.04.28.-05.03. 应邀赴南昌大学文学院访问,做学术报告,题目是“关于构式语法理论”。
  2008.05.09.-11. 出席《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审稿会(怀柔)。
  2008.05.15.-16. 高考语文审题。
  2008.05.17.-18. 高考语文审题。
  2008.05.19. 出席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答辩。
  2008.05.22.-23. 应邀赴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国外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的邀请,前往访问,出席一次座谈,作一次学术报告,报告题目是“构式语法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2008.05.24. 晚,出席古川裕博士论文答辩。
  2008.05.25. 出席《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审稿会(香山别墅)。
  2008.06.06.-08. 应邀赴苏州访问。
  2008.06.10.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秘书处会议。
  2008.06.12. 下午,出席计算语言学研究所俞士汶博士生资格考试暨开题报告。
  2008.06.17. 上午,出席北京语言大学举行的“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启动暨‘汉语国际推广下的首都留学生教育研究’研讨会”(西郊宾馆)。
  2008.06.25-26. 应邀出席南京大学社会语言学实验室成立五周年庆祝活动,在25、26日先后做两次报告——“词语间语义关系的多重性”和“语法研究的新思考”。
  2008.06.26-28.出席由上海财经大学、日本一桥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联合主办的“当代语言学理论与商贸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海财大),作专题报告,题目是“当代语言学理论与汉语教学”。
  2008.06.30-07.03. 应邀访问宁夏北方民族大学北方语言研究院。
  2008.07.11-12.应邀出席全澳中文教师联会第14届年会,在会上作专题演讲,题目是“进一步以科学态度对待汉语教材编写”。
  2008.07.14-16. 应邀出席“语言的描写与解释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胡裕树先生诞辰90周年”,在大会上治此病做学术报告,题目是“构式语法与意象图式”。
  2008.07.21. 应邀去北京语言大学给“台湾华语师资学术交流团”做学术报告,题目是“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与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和知识结构”。
  2008.07.28. 出席“环球汉语”学术委员会会议,审视“环球汉语”导航片。
  2008.08.06.上午,出席北京语言大学申请进入211工程的预评估会议。
  2008.08.20.出席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在京会长、秘书长会议(汉办)。
  2008.08.21-23. 出席武汉大学文学院徐今博士论文答辩。
  2008.08.25-27. 出席“第六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在会上作主题报告,题目是“汉语教学的新变化、新问题、新任务、新意识”。
  2008.08.31-09.03. 出席并主持在杭州举行的“世界汉语教学第七届理事会”。
  2008.09.05-06. 应邀出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举行的“《语言与语言学百科全书》出版主题研讨会”,作了题为“《语言与语言学百科全书》(第2版)所体现的思想与精神”的发言。
  2008.09.08.下午,出席北京大学中文系学术委员会评聘会议。
  2008.09.19-21. 应邀出席外研社在大连举行的“第四届商务汉语研讨会”,在会上作了题为“进一步以科学态度对待汉语教材编写”的主题报告,最后做会议总结发言。
  2008.10.07.上午,出席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的“北京市语言学会重阳老人座谈会”。
  2008.10.08.下午,应邀在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作题为“当代语言学理论与汉语教学”的报告。
  2008.10.09.晚上,作为支持单位的代表出席由商务印书馆《汉语世界》杂志社、中国长城学会组织的“长城‘汉语之夜’国际文化活动”。
  2008.10.10.上午,出席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吕叔湘青年语言学奖评审会”。
  2008.10.11.上午,出席中央民族大学《汉藏语学报》编委会。
  2008.10.13.下午,出席北京大学发展战略座谈会。
  2008.10.25. 应邀出席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推广与汉语研究’学术报告会”,在会上作题为“当代语言学理论与汉语教学”。
  2008.10.13.下午,出席北京大学发展战略座谈会。
  2008.10.31.下午,应邀在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做学术报告,题目是“当代语言学理论与汉语教学”。
  2008.11.08.下午,应邀在烟台大学汉语言文学院做学术报告,题目是“汉语教学、中文信息处理与当代语言学理论”。
  2008.11.08.晚上,应邀在鲁东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做学术报告,题目是“汉语教学的新变化、新问题、新任务、新意识”。
  2008.11.09.晚上,应邀在烟台大学文学院做学术报告,题目是“语言已成为一种非物质资源”。
  2008.11.14.晚上,应邀在肇庆学院文学院做学术报告,题目是“时代的发展促成
  语言已成为一种非物质资源”。
  2008.11.15-16. 出席“2008汉语语法南粤论坛”,发表题为“也说隐喻与转喻”的学术论文。
  2008.11.18.下午,应邀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做学术报告,题目是“加强当代语言学理论学习,推进汉语走向世界”。
  2008.11.25-26. 出席日本樱美林大学孔子学院评议委员会(东京)。
  2008.11.30.应邀在清华大学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心做学术报告,题目是“进一步以科学态度对待汉语教材编写”。
  2008.12.03.出席教育部语信司举行的“语言资源的实时监测与规范引导”研讨会。
  2008.12.07-09. 应邀出席于海南省海口市举行“亚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题为“语言教育、语言学习与国家的发展”的学术论文。
  2008.12.11.晚,应邀在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作学术报告,题目是“语言教育、语言学习与国家的发展”。
  2008.12.12.上午应邀出席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建院30周年庆典。
  2008.12.13.下午出席北京语言大学外语学院方立教授的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和中期资格考试。
  2008.12.14.晚上出席并主持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
  2008.12.15-17.出席并主持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即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
  2008.12.19.上午应邀在珠海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做学术报告,题目是“汉语教学的形势、问题和任务”。
  2008.12.21-22.应邀出席由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联合主办的“不同环境下的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全体会议上作题为“当代语言学理论与汉语教学”的学术报告。
  2008.12.29.上午应邀出席在商务印书馆举行的“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揭牌仪式”。
  2008.12.30.应邀出席在教育部举行的“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会议”。



参考资料
  • 1 北京大学中文系[url=http://baike.baidu.com/view/644376.htm#ref_[1]]  [/url]


扩展阅读: 开放分类: 名人学者语言学家北京大学现代汉语

[/td][/tr]
[/tabl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5 12:27 , Processed in 0.12488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