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教育中的八个大于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8 00:3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庭教育中的八个大于号(全版)
黄怀宁
一、理念>方法
    当今家庭教育的最大弊端,莫过于不论是年老的祖父母还是许多年轻父母,其教育思想还停留在凭感觉、摆权威或是随大流、赶时髦的摇摆状态,大多数人在头脑中一直没有一种稳定的教子思想和方法,对孩子的教育往往缺乏一贯性和长远观点。这是家庭教育中所有问题的核心,我们的父母最最缺乏的就是能够支撑孩子一生的哲学理念,基本上都是在方法技巧上作文章,获得的只是一鳞半爪的破碎的东西。
    从理念上,现代家长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园丁型的,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这种家庭的孩子特别容易成功,但父母最难,因为它要求父母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这是现代人本主义的;第二类是懒汉型的,不懂教育,也没什么责任心,不管不问,靠天收,这种家庭里的孩子一样有成功的可能,这是传统自然主义的;第三类是倒帮忙型的,不懂教育却特别有责任心,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一分钟也不停止对儿童的戕害,大量失败的孩子都是由这类家长制造出来的,这是扼杀人性的主义。
    三种理念也就是三种思维方式,孩子优秀就优秀在思维方式上,成功从父母开始,就是从父母的理念开始,
我要说:理念比方法重要一万倍!
(教育思想、理念与教育方法相比较,是“道”与“术”的关系。“道”永远高于“术”,方向永远比方法更重要;“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为什么而教”永远比“怎样教”重要。思想之下可以有无数个方法,但在同一问题上往往正确的思想只有一个。方法是通向“罗马”的大道,但这个大道不会只有一条。为什么要去罗马呢?是因为有一个思想、认识、理念在指导着,影响着。所以思想、理念是关键而不能有误的。新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以人性人格为向导,以人生为向导,以成功人生为向导。
在教育孩子上我们必须要有基本目标。这个最基本的目标就是要让孩子的一生健康、快乐和幸福。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一种完整的肉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伤残。”可见健康不单是生理上的,更是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同时世卫组织还提出“三良”作为判别心理健康的标准:即良好的个性、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处世能力。换一种说法,就是三大支柱性指标:自主、和谐、希望。
而培养自主性人格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作为个体的人,他能在多大程度上主宰自己的命运这就是自主。它是心理动力,是人成长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全世界有多少教育机构和研究所说不清,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使教育最大程度地合乎儿童的成长规律从而培养出独立自主的人。能自主,意味着能够自主性地适应社会和处理个人的心理问题,能自己找到自己必须认识的东西,能继续自我教育,能自我挖掘天赋、发展才能,能够自我行动……只有自主性人格才能使其向着健康,向着创造,向着自由,向着终极目标。人又是社会的人,他必须生活在群体中,其人际关系是否健康、和谐决定着他的成败。健康不仅仅是状态而更是趋势。人这个社会化的个体其特征不仅在于意识,更在于意识到自己在成长,意识自己有未来、有希望。你对未来寄予什么样的态度决定着你的一切处世行为,这就是希望,它是一个人心中的太阳,因此一个觉得生活毫无意义的人哪怕是百万富翁也谈不上健康。如果一个人在个体性、社会性、未来性这三个支柱性指标上都得高分那就是超健康的人,人生成就期然而至,自然也就幸福。没有健康就没有成功,也就没有幸福的人生。)
二、兴趣>知识
    由于缺乏最高理念,于是一些次要的东西便成了根深蒂固的理念,比如知识就是力量,许多父母都被这一巨人的声音所蒙倒,现在行不通了,运用知识才是力量,知识也不会自动地改变命运,出色地使用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许多父母还在逼孩子走一条老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自己想学,而达到这个境界只有一条途径:兴趣。如何出色地使用知识,答案仍然是兴趣。
    兴趣是什么,兴趣就是求知的天然欲望,就是好奇心,知识不重要,求知才重要啊。从心理学上讲没有一个人不爱学习,关键在于学什么怎样学,如果把求知的欲望给培养没了,那还唱什么戏啊。
    求知途径是:兴趣──爱好──痴迷,父母的任务就是帮助和引导孩子走到这一步,孩子至此就有了脱颖而出的优势,优势就是人生大势,没有优势那就等着平庸。
(60年代,我们特别重视拥有知识。到了70年代,我们发现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于是提出一个口号叫“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无疑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但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又认识到,还有比能力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是学习、做事的情感动力所在。知识是教不完、学不尽的,今天该传授的知识即使缺漏了,明天还可以补上,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年幼时就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兴趣,那么,明天他就什么都没有了,自然也包括能力。)
三、状态>能力
    智力是许多父母脑海里另一个根深蒂固的信仰,于是不惜一切手段造神童。高智商的人解决问题容易一些,但不等于成功就容易一些,世上有多少事非智商180不能做呢?只要智力正常,就足够成功了。现在许多父母已经意识到最终还是能力重要,所以看重素质教育,并且接受了情商概念。我在这里不用情商>智商,是因为这两个概念太专业了,大部分人对它的理解都比较模糊,而“状态” (即表现在学习、做事等行动上的情感动力和意志力。如信心、兴趣、志向、理想等)更形象,它比能力更重要。
    我们都有一种体验,一旦衰弱或生病,你的眼神、声音、动作、食欲全变了,而一旦恢复,又神清气爽,理想的云帆又高悬起来,这就是状态。在体育运动中我们也看到,运动员不在状态时,便出不了成绩。能力不重要,如何出色地发挥能力才重要啊!
    许多儿童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天真灵气,活泼、浪漫、欢笑在他们身上已不复在在。作业本前磨蹭,奥数班上瞌睡,钢琴课上发呆,现在的中小学生三分之一以上厌学,是他们智力不行吗?不,是他们根本就不在学习的状态!唠叨、逼迫、打骂、讽刺、父母之间的争吵早让孩子蔫了,孩子既不能吸收,也不能发挥,完全是一种病态。不在状态,奢谈什么成长,什么未来!说真的,成人身心疲惫已经够不幸了,如果从儿童开始就是身心疲惫的状态,就是机械的状态,父母把孩子带到世上做什么啊!
    孩子状态好,比什么都重要,一好百好。有父母说起孩子,“要他学习就死了,要是做怪事马上就活了”,找到状态谁都会活的,哪里让他活哪里就是他成长的方向!
    我们都渴望回到童年,不就是渴望童年的状态吗?请父母们相信,大凡一个能作出成就的人都是永葆童心的人!保护好孩子的童真状态是父母的责任!
(我们所以向往儿童生活,是因为儿童生活充满情趣和活力。童年能尽情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智慧。其智慧充满着灵性,是感性化、情趣化、诗意化的,原始人式的。儿童感受灵敏,想像丰富,能凭想象而自由大胆地进行创造。童年的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其学习是主动的,游戏式的。而游戏追求的是过程的快乐,是一种心理满足的实践。有了这种良好的情感动力作支持,他们自然对学习乐此不疲。因此教育儿童就要保持好童心和灵性,不要等到几十年后再去寻找赤子之心。保持童心就是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保持童心也是保持了他们的幸福感。)
四、品德>分数
    当把教育的一切技巧和方法都撇开后,发现最核心的还是人为什么会成为人的人格问题。能力、专业、学识主要是帮助我们解决做事的问题,但不解决做人的问题,你很难有做事的机会,或者是做不长。中国传统的教育,“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当其冲就是成人,一切从修身开始,这是人生最低目标。
    人格中个体性的一面最重要的品德就是爱劳动,社会性的一面最重要的品德就是同情,引深为博爱。
    马克思说“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真是天才的哲学论断。人是活在意义中的动物,所谓意义就是价值,价值是如何诞生的?劳动中得来,任何有欣赏价值的或值得拥有的东西都是因为凝聚着劳动。只要劳动中我们才学会真正的感恩和责任,我们的孩子得到太多免费的东西了,于是什么东西都没有价值,最终人生没了价值。
    从心理学上说,马克思的话一样是天才的论断,劳动是内在需要,是人跟世界最原始的联系,被剥夺劳动的人失去的不将是价值而将失去人格,成为心理健康最低下的人。另外,剥夺劳动也就是阻止儿童社会化的进程,同样造成心理健康低下或扭曲。
    美国的家庭教育可用一句话来表达:“给孩子制定一个家务劳动计划”。父母每周一次贴出要孩子干的家务劳动内容,检查完成情况,给予家务报酬,使孩子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劳动是中国父母最看不到的地方,中国父母能看到的就是“作业做没做”“考了多少分”。被母亲逼学习而杀死母亲的少年犯徐力他只自豪两件事,一是给一位孤寡老人做过饭,一是在母亲生病时搬过煤气罐。
一切恶劣品德从好逸恶劳开始,如果父母正在培养这样的人,那,这个家庭也就差不多了!
五、空间>爱心
    卢勤总结现在的孩子有“三大三小”: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生长的空间越来越小;住房的面积越来越大,心灵的容积越来越小;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学习的动力越来越小。说到底“三小”是“一小”:心灵空间的狭小。
    《一生的保证》这本书把空间原理作为重要的成功哲学原理。人生活在自然空间里,我们的成长就是对空间的进军,我们又生活在心灵空间里,我们的成长还是精神体验的扩大,这两大空间的拓展才能支撑起一个人真正健康地成长。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爱孩子啊,可爱心带来的却是亲子关系的一片紧张,不满者有之,怨恨者有之,仇恨者有之,仇杀者有之,中国人的亲子关系处在从含在嘴里怕化了,到家破人亡的两个极端阶段。正是这个原因导致心理营养不良、心灵枯萎、心理夭折而离开正常的社会生活,在心理咨询中遇到的太多太多了。
    司马光说“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不知教也!”许多父母以各种理由把孩子捆在学习上,告诉孩子未来社会多么多么竞争,孩子几乎没有自由,除了疲惫的学习,任何体验都被“爱心”斩断,没有体验哪有思维的成长?哪有空间的扩展?当孩子最终对一切都无所谓时,父母无回天之力,心理咨询也同样异常艰难,一位十六岁的中学生说“我不知道什么竞争,我现在就不想竞争了。”
    一个人的成长其实就是拓展空间和处理空间中的问题,如果孩子在这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练,它靠什么打未来?西方谚语“不要告诉我他有多少才能,只要告诉我他到过哪些地方”“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正是对空间最深刻的认识。
  空间在人格心理学上也意义重大,人的素质多大来源于业余活动,一个人可以自由支配时他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空间味着一个人的安全范围,它带来的问题是被动、束缚、控制,这种人长大了只能做机械的事,并对爱人有疯狂的控制欲,伤害家庭伤害下一代。而和谐宽松的家庭其孩子则冒险、主动,并能与别人打成一片,很容易获取成就与幸福人生。
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你就是伟大的父母!
六、感受>道理
    当今许多父母很难忘却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他们把孩子当孩子看,是需要管束的对象;把孩子当学习机器看,是需要填鸭的对象,但绝不会把孩子当人看,是需要尊重的对象。他们不愿意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除了庞大的期望和沉重的爱心,父母根本就是蛮横不讲理,他们反而一天到晚都跟孩子讲道理。
    一份调查显示,孩子最最反感父母的就是唠叨,“一天到晚就讲些破道理”“大事小事都要讲一百遍”“从幼儿园讲到现在”,这给孩子带来什么感受?
 人是情感动物,他只相信自己的感受,从心理学上说,并不是真理照亮了我们的成长,而是感受引导着我们前进,孩子尤其如此。
  当孩子说“我饿”时,父母说“才吃的,不饿”;当孩子说“我热”时,父母说“今天不热”。除了否定孩子的感受,父母还会把更多负性情绪带给孩子。当你问玩笑地问“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孩子满脸疑惑地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他的感受是:爸爸还是妈妈做了什么坏事吗?当你说“我花那么多钱供你上学,你知道吗?”孩子的感受却是:家里的钱都被我用来读书了,爸爸妈妈为此很痛苦,我可能就不应该读书。当你说“这次考试那么差,不许玩!”孩子的感受是:我学习学不好,玩也玩不好,我是无用的人。当父母天天吵架时,孩子的感受是他们不爱我。当父母随意侵入孩子的个人空间时,他的感受是世界末日,这个世上没有属于我的东西,我是没必要存在的!
    我们都说,“好的亲子关系胜过一堆教育”,亲子关系不好是从哪里开始的?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可以说它是亲子障碍的第一杀手!不好的家庭关系给孩子带来的感受是慢性毒药,当孩子的感受被忽略被否定时也就是他的情感流动被阻断,他的沮丧、对成人的不理解、对世界的恐慌将长久地笼罩在心头,不要说学习了,他对一切都没有兴致,像软骨病一样瘫痪了,父母把心掏出来,孩子无动于衷!
  不在于你说什么,在于孩子听到什么,不在于你做什么,在于孩子感受到什么。注意孩子的感受,体验孩子的感受,肯定孩子的感受,表达孩子的感受,你就是伟大的父母!
七、习惯>神童
  我们对于奇迹的盼望可以说烙在基因里的,人类对自身奇迹的盼望那就是神童,中国人的神童情结尤其重!在生命中能与生儿育女的酸甜苦辣相比的经历实在不多,如果能生个神童的话,这一切似乎都免除了。可实际上神童的家庭可能遭遇更多的不幸,因为归于平淡本身就是不幸。
    全世界各国的神童事迹都证明了神童并不神奇。因《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而出名的德国奇才卡尔.威特8岁时运用6国语言,并通晓五门学问,尤其擅长数学。9岁进大学,16岁获博士学位。至此他成功了吗?23岁他发表了《但丁的失误》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而不是人们期盼的大科学家,这样一本学术著作奠定他是伟大人物吗?充其量“小作”而已。韩国宇宙级神童金雄熔三岁多就入汉阳大学学习,四岁到日本电视台表演,3分钟解决了一道不定积分的大学试题,全世界为之惊骇!但17岁参加高考,在录取生中他名列倒数。神童为社会贡献了什么?只不过贡献了一个奇迹现象,说明人类大脑的潜力无限罢了。
    那么真正的教育是什么?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简单地说只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点也不错,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单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上,父母都做不好,谈什么培养神童?
    可以说,父母不在培养良好习惯就是培养恶劣习惯。许多父母为孩子做好一切:大到做饭、洗衣、接送上学,小到系鞋带、削铅笔、剥蛋壳,孩子除了形成依赖的习惯,没有其他行为的机会。有些父母想培养孩子预习、复习、作笔记、按时作业的习惯,但自身文化不高而力不从心。有些父母要求太高,有些父母一味说教,有些父母自身恶习太多,都导致习惯培养的失败。
习惯意味着意志力,意味着自我控制力,意味着效率,意味着一切是自然:优秀是一种习惯。如果你真心渴望孩子优秀的话,那么就变“神童情结”为“习惯情结”:一定要帮助孩子养成哪怕是一个良好习惯!
八、关系>一切
    前面的七个大于号涉及了理念和方法,但它们最终都体现于教育的关系之中,你对子女的一切期望最终都要通过关系来传递!任何事物都是通过与其它事物发生关系而存在,一切科学研究也都是对关系的研究。
    什么是家庭?家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家庭不好就是指家庭的成员关系不好,好家庭就是好关系。当你跟孩子关系好时,孩子的教育就成功,当你跟孩子的关系很糟糕,教育就陷入困境。而且关系是内在的并不是形式上的,当夫妻关系不好时,当祖辈与父辈关系不好时,也都是亲子关系不好。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亲子和谐的教育,一切不成功的教育都是不和谐的教育。
    好的亲子关系胜过一堆教育!何哉?因为成长就是一个儿童跟这个世界联系的加深,当儿童向这个世界进军时,他首先考虑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这三大基本需要都是亲子关系体现出来的,孩子就是亲子关系之树上结的果实。儿童是在三大关系中成长起来的:母子关系、家庭关系、伙伴关系,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要提供、维护、发展这三大关系,以满足儿童的基本需要,当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孩子就严重营养不良,出现各种各样问题,心灵枯萎直至夭折,离开正常社会生活。此时任何智慧和关爱都传递不过去,任由父母伤心、后悔、惋惜、无奈都没有用。
    孩子是什么?孩子不是空白的画板,而是特殊材质的空白画板,当我们拿起“为人父母”这根笔时,就会发现画板变得很油滑,不愿接受父母想写的那些谆谆教导以及美好的期望,而且这种抵制是长期的。也就是说即使有了雷劈不断的生物基因所铸就的最博大最浓厚的亲子关系,孩子仍然只吸收他需要的,并不是任何东西都可以通过关系管道而全盘接收,强行闯入就破坏人格。家庭教育的八个大于号真正是基于人本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理解它就抓住了家庭教育的纲,实践它不仅是对孩子最大的恩典,也是自己走向成功的保证,毕竟对大部分人来说,为人父母都是生命中最有成功价值的经历!

2#
 楼主| 发表于 2014-4-28 00:47:4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倾听•对话——语文学习的精魂作者:夏明瑞
倾听——语文学习的精魂。
历史需要倾听,经典需要倾听;箫声需要倾听,清泉需要倾听;婴儿需要倾听,老者需要倾听;你需要倾听,我需要倾听。人类一直在倾听,与世界,与他人,与自我。在倾听中对话,在对话中倾听。
倾听,是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
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生命活动,对话就是不断亲近对方,在碰撞中激发心灵滋生新质。只有滋生,才能扩大相互的眼界,到达哲学解释学所谓的视域融合。倾听是对话不可或缺的一维,因而也就相伴于理解,相随于人的存在。
语文学习是学习者人生存在的一种方式。语文学习的本质是对话。“一切通过语言去弄懂世界的方式,最终都是弄懂自己的方式。”理解,都是自我理解,都是赋予自己以形式,从而把自己构造成自我。语文学习活动是铸造自我的直接方式。
语文对话的特殊性在于对话的舞台是言语形式,视域融合是学习者语感图式的扩展和丰富。语感是个体与世界的直接联系,本质是心灵的,精神的。人的成长、发展,就是他的语感不断广化、深化、美化、敏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物性的耳朵和眼睛转化、提升为“语言的耳朵”和“语言的眼睛”。换言之,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表述:语文学习,是学习者以言语形式为舞台,通过与文本的对话、自我的对话实现语感图式的同化、顺应,提升语感品质、乃至生命品质的活动。
语文学习中的倾听,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耳朵在倾听,身体在倾听,心灵也在倾听。美国心理学家H·加登纳也曾说:“一个听音乐和听故事的儿童,他是用自己的身体在听的。他也许摇晃着身体,或行进着、保持节拍地听。”身体的倾听是倾听的天然要素,是联觉的一种表现。这实质上是一种浸透着言语主体身心中的言语。
倾听可接受别人的声音,也可面对自己。儿童语言发展走向成熟的一个指标是“可以充当自己的听众”。我们不动嘴唇、也不动舌头,就能自言自语,或在心里默念一首诗,那是因为语言中的词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些音响形象。而我们确实能在默读和写作中听到言语的声音,因而倾听的所感知的声音形态包括内隐的。
倾听首先是一种态度。
对话是一场精神的探险,要实现最终的视域融合首先要进入相互的倾听状态,在倾听中进入对方。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也能一字不差地背出广告词,但他们日常的语言往往是不符合上下文的背诵出的短语及句子,通常也没什么交际价值。他们最大的特征就是对人、对社会毫无兴趣,不能进入倾听的状态。
其次,倾听指向言语形式。
语文学习是一种文学语言的倾听,特别是诗的语言形式本身的“弥漫”和“闪烁”。这种倾听可以跳进语言之河,让孩子成为语言的存在物。
其三,倾听中实现着对话。
倾听别人说话,等于自己在说——以言语者的声音撞击自己的心灵,自己的情感在共鸣中得到释放;以言语者的声音撞击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思想在碰撞中闪现火花。对话就像实现于倾听中。
倾听是理解的一种方式,倾听是对话的一种态度,倾听是一种语文能力。——认真地听、真诚地听、自主地听,是倾听的本质。
                              夏明瑞   2011年9月22日17:00   作于全国家校整合教育工作委员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10:49 , Processed in 0.14545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