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一点诗学文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8 05:5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一点诗学文字
四川也人
(1):诗起源于快感本能么?
1.我读的是朱光潜著《诗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这本书不是我买的,是前几天到重庆,在朋友孔有君的书柜里发现的。我看他的书有些是两本重复,其中就有《诗论》,我就建议把“多余”的让我“收购”。这样,我就分文不出,收回了一袋子书。
一个多动的心灵,静下心来看朱光潜的《诗论》,我有不少的赞叹。在序言里,有如下信息:
在欧洲时我就草成纲要。1933年秋返国,不久后任教北大,那时胡适之先生长文学院,他对于中国文学教育抱有一个颇不为时人所赞同的见解,以为中国文学系应请外国文学系教授去任一部分课。他看过我的《诗论》初稿,就邀请我在中文系讲了一年。抗战后我辗转到武大,陈通伯先生和胡先生抱同样的见解,也邀我在中文系讲了一年《诗论》。我每次演讲,都把原稿大加修改一番。(第2页,《抗战版序》)
原来朱先先就凭这本书可以在北大“混”到饭吃,想必真的不错吧。至于上面文字中提到的“中国文学系应请外国文学系教授去任一部分课”,我以为胡适、陈通伯这些家伙,还真有主见。理由,我也说不了多少。就如我们有点知识的人,多想读外国书一样。这似乎也不必再说理由。
2.现在只读了10页。印象是:朱先生的治学,文理相当严谨,思想也相当明晰。下面这些话,我以为有必要记下来:
中国向来只有诗话而无诗学,刘彦和的《文心雕龙》条理虽缜密,所谈的不限于诗。诗话大半是偶感随笔,信手拈来,片言中肯,简练亲切,是其所长;但是它的短处在零乱琐碎,不成系统,有时偏重主观,有时过于传统,缺乏科学精神和方法。
诗学在中国不甚发达的原因大概不外两种。一般诗人与读诗人常存一种偏见,以为诗的精微奥妙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如经科学分析,则如七宝楼台,拆碎不成片段。其次,中国人的心理偏向重综合而不喜分析,长于直觉而短于逻辑的思考。谨严的分析与逻辑的归纳恰是治诗学者所需要的方法。(第1页,《抗战版序》)
3.第一章是诗的起源。朱先生认为,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据不尽可凭,其理由是,这种作法建立在以下两个根本错训的观念之上:
一、它假定在历史记载上最古的诗就是诗的起源。
二、它假定在最古的诗之外寻不出诗的起源。(第3页)
朱先生认为,“诗的起源不是一个历史的问题,而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诗起源于人的天性欲望,也就是朱熹在《诗序》里所说的:(人)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欲望,是人的本能,再细说,这欲望本能又一分为三:表现本能(抒情)、再现本能(模仿)追求艺术形象(形式)快感的本能。
我对朱先生的诗的本能起源说,基本同意。但是,对上面的“一分为三”,不是很满意。朱先生的分类是:人——欲望本能——表现、再现、艺术形象快感。而我的想法是:
人——欲望本能——快感——表现、再现、形式制作。
我这样变化的意思是,写诗,无论是表现(抒情)、再现(模仿自然)还是追求纯粹的艺术形象,其动机都是为了追求快感。用尼采的话来说:诗人写诗,是性欲的驱使。(大意)这与弗洛伊德的学说也是一致的:文艺创作是一种性能量的转化或升华。在这个转化中,诗人体会到快感——最少也是减缓或疏导或释放一种心理压力。
(2):忽视节奏,是否有情可原?
《诗论》认为,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在最初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古希腊的诗歌、舞蹈、音乐三种艺术起源于酒神祭典。(酒神,是繁殖的象征)中国学者对于边疆民族诸部落的研究,所得到的歌乐舞同源的证据更多。澳洲土著人所唱的歌词字句往往颠倒错乱,不成文法,没有什么意义,她们自己也不能解释。歌词最大的功用在应和跳舞节奏,意义并不重要。(7、8页)
“诗歌、音乐、舞蹈原来是混合的。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在原始时代,诗歌可以没有意义,音乐可以没有‘和谐’,舞蹈可以不问姿态,但是都必有节奏。后来三种艺术分化,每种均仍保持节奏,但于节奏之外,音乐尽里向‘和谐’方面发展,舞蹈尽量向姿态方面发展,诗歌尽量向文字意义方面发展,于是彼此距离日渐其远了。”(10、11页)我之所以把这段文字原文引用在这里,乃是与我对一个词语近来非常关注有关,这个词语就是“节奏”。
《诗论》还谈了诗歌所保留的诗、乐、舞同源的痕迹。朱先生认为,重叠、迭句、衬字和章句的整齐(格律)都是证据。重叠,是应和乐舞的回旋往复,有时也是互相唱和(对唱)。迭句是每章收尾都用同一语句。衬字因为乐调曼长而歌词简短,歌词必须加上“衬字”才能与乐调合拍。格律也是为了牵就乐舞的节奏;因为它与乐舞原来同为群众的艺术,所以不能不有固定的形式,便于大家一致。与格律有关的韵,也是为了把几段音节维系成整体,免致涣散,相当于徽调中的锣,鼓书听鼓板,澳洲土著歌舞中的袋鼠皮。(11、12页)朱先生这么说的意思即是:诗、乐、舞同源,同源就得同节奏;而诗与歌舞同节奏的具体方式,就是重叠、迭句、衬字和格律(含韵)。
诗、乐、舞三位一体,节奏是其灵魂,也可以说灵魂在音乐里面。这里似乎可以这样说,赏析古典诗歌,欣赏其节奏美(音乐美)应当是合理的。但是,对于诗歌解读——对于古诗的节奏美(音乐美)的分析是有些棘手的。我这样说,基于如下理由:
一、节奏美(音乐美),终归是靠听觉来接受的,用言语描述,用脑子思考毕竟不是好办法。也就是说,对于节奏美的,可以赏,但似乎不宜析。赏可以是唱或诵读。析,只即是用分析的言语(解读诗歌节奏)。这么看来,如果真的要分析古诗的节奏,也最多是“点到为止”。
至于马正平教授编著的《高等写作学引论》中,提到“起承转合”也是节奏美的表现,(该书146页),我以为把“起承转合”当作节奏考察时,仍然也只能是“点到为止”。(反倒是,对于古诗内容的解读,“起承转合”大有可为,它似乎是古诗的结构密码)
二、由于诗节奏起源,与群唱有关(“在起源时,诗歌是群众的艺术”〈诗论>12页),古典诗歌的节奏多有共性,少有个性。节奏最少个性的是律诗和绝句,词也同样是少个性,因为字数句数都是“死”的。节奏缺少个性,故人们在解读时,往往不可能在这上面用力——一个诗论者,谁愿意老说重复的话呢。这么说,诗评者忽视古诗的节奏解读,似乎“有情可原”。
但是,这里提出几个问题:
一、对于诗歌教学,如果忽视诗的节奏,是不是同样“有情可原”呢?
二、现代人的写作,置节奏于处种地位?
三、如果说,现代写作当有现代节奏,那么现代节奏该是什么?
(3):呵,又见隐喻
我承认,在许多时候,面对真理,人是麻木的。古人的“朝闻夕死”,似乎是说闻道不易,我承认这的确已是人的局限了,但人的悲哀不止于此。在我看来,还当加一条,闻道而若春风吹马耳,见道却两眼茫茫。
我当然也在这种局限之中。就如我在7年前读到高辛勇《修辞学与文学阅读》(北大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版),这本书里提出的“解构主义”“比喻”“对偶”等语词语,都曾让我眼睛发亮。但是,这本书——7年前专门从邮路购回的北大系列中的一本——对我的影响,似乎也仅仅如此。好在,我此时正要写这里的文字时,翻到此书,发现,我最近一段时间要寻找的,就在这本书里。
我说的是,这本书与我要思考的“比喻”有关。今天才发现,“比喻”的秘密似乎多在这本书里。但是,我这里暂不谈这本书里所论的比喻。(这是我今晚要认真思悟的)
这里,让我还是说说朱光潜《诗论》中提到的比喻。
朱先生说,诗有游戏的传统。“文字游戏不外三种:第一种是用文字开玩笑,通常叫做‘谐’;第二种是用文字捉迷藏,通常叫做‘谜’或‘隐’;第三种是用文字组成意义很滑稽而声音很圆转自如的图案,通常无适当名称,就干脆地叫做‘文字游戏’亦无不可。”(19)
朱先生行文的逻辑我以为是这样的:人有快感本能——所以要做文字游戏——游戏又分为三种(谐、隐、纯粹游戏)。
朱先生论第二种游戏“隐”(隐语)时,把猜谜、六书的“会意”、符谶、梦、童谣、字谜、比喻(及起兴)、歇后语、双关等全部纳入了。先先生真是了得,用一个“隐语”的箩筐,就收拢了大大小小许多条鱼。这里,我关注的是,这个箩筐里收入了“比喻”。
比喻,有的文论著作也说成“隐喻”。而朱先生这里的箩筐叫“隐语”。大箩筐里的鱼,有一条叫比喻或隐喻。我以为,朱先生对隐语之中的谜语心理背景的分析,用于比喻也是恰当的:
“这谜语作者说,他看出事物中一种似是而非、不即不离的微妙关系,觉得它有趣,值得让旁人知道。他的动机本来是一种合群本能,要把个人所见到的传达给社会;同时又有游戏本能在活动,仿佛像猫儿戏鼠似的,对于听者要延长一番悬揣,使他的好奇心因悬揣而愈久强烈。他的乐趣就在觉得自己是一种神秘事件的看管人,自己站在光明里,看旁人在黑暗里绕弯子。就猜谜者说,他对于所掩藏的神秘事件起好奇心,想揭穿它的底蕴,同时又起一种自尊情绪,仿佛自己非把这个秘幕揭穿不甘休。悬揣愈久,这两种情绪愈强烈。几经摸索之后,一旦豁然大悟,看出事物关系所隐藏的巧妙凑合,不免大为惊赞;同时他也觉得自己的胜利,因而欢慰。”(30页)
不要小看这平易近人的文字,或许“大家”的文字就是在平易中见内容。这里没有“陌生化”“读者意识”,但这内容,何尝不是言“陌生化”和“读者意识”。更重要的,你要想让自己的文章让更多的人知道么(言之有文,行而可远)?你想让自己的写作和别人的阅读都有兴趣么?——秘笈都在这段文字里。这是须把上面文段中的“谜语”换成“比喻”或“隐喻”就可以了。
也许,茨威格、钱钟书(《围城》)、朱大可等先生已深知隐喻的奥秘,所以,他们的文字非常“合群”,并传达给了广大的社会。
附:朱光潜的一些精采片断
1.诗歌在起源时是神与人互通款曲的媒介。人有所颂祷,用诗歌进呈给神;神有所感示,也用诗歌传达给人。不过人说的话要明白,神说的话要不明白,才能显得他神秘玄奥。(28页)
2.我们如果仔细玩味蔡琰《悲愤诗》或是杜甫《新婚别》之类作品,或是写自己的悲剧,或是写旁人的悲剧,都是“痛定思痛”,把所写的看成一种有趣的意象,有几分把它当作戏看的意思。丝毫没有谐趣的人大概不易做诗,也不能欣赏诗。(26页)
3.诗人用比喻,不过把这种粗俗的说“俏皮话”的技巧加以精炼化,深浅雅俗虽有不同,道理却是一致。(33页)
(4):比兴
关于比兴,我以为叶嘉莹说得最好:
如果我要用比较现代化的说法解释比兴两个词,我要说比的作用是由心及物,兴的作用是由物及心。西方现象学说人的主体意识接触了客观的现象以后,你日常的生活的一切感受,都是这两种作用,就是你内心意识与外物的现象交相感应的结果。或者是由物及心,或者是由心及物。(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月12月版,19页)
这个解释把比兴的区别,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出来了;并且这里似乎也对现象学有了涉及。(现象学是否包含这个意思:主体意识接触客观客现象后,会产生交相感应)现在,我想明白,由心及物与由物及心究竟是何种交相感应。
在我现在看来,由心及物之“物”,与由物及心之“物”是有所不同的。由物及心的“物”,应当是谈一种视觉观察和联想。因为,面对物,我们要产生心,总得要眼观才可能。那么,对于写在纸上的文字由物及心(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应当是这种观察及联想过程的描述。
由心及物之“物”显然也不是在作观察了。由心及物,一定是一种写作过程,是一种修辞过程,是由意到言的转化。由心及物之“物”,是一种虚构之物,一种意象。这种意象,是诗人在记忆中搜寻出来的。比如,本来要想说剥削者,但不直说,却在记忆中寻找出一个“象”:大老鼠(硕鼠)。
也就是说,由心及物,就是由意到象。这里的“物”就是象,是想象之象,记忆之象,是虚象,是虚物。由物到心之“物”是客观之物,是实象,是实物
可问题又出来了:写出来的诗,常常是象在前,而要实际描写的事物在后,那在前的象,我们如可断定它对是虚象还是实象?这里朱光潜的说法或许可以参考:
所引事物与所咏事物有类似处,如“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例,这就是比;有时偏重情趣,所引事物与所咏事物地情趣上有暗合默契处,可以由所引事物引起所咏事物的情趣如“蒹葭”例,这就是“兴”。有时所引事物与所咏事物既有类似,又有情趣方面的暗合默契,如“关雎”例,这就是“兴兼比”。(朱光潜《诗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9月版,33-34页)
在朱光潜这里,相似性(类似处)与情趣暗合成了识别比兴的两条线,并且这两条线还可能重复兼得。看来,叶嘉莹的分别看似明了,但显得过于粗陋了。这种粗陋说法,使读者最终还是很难识别一句诗究竟是比还是兴。如“关雎”,说“由物及心”也可以,说“由心及物”也可以——这样,心物关系就不能自圆其说,毕竟,由心及物与由物及心是两种相反的走向两种相反的走向,如何能兼得。而“关雎”又确实可以说是“兴兼比”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1 19:49 , Processed in 0.12212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