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赵长天 李其纲:“新概念”与“80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21 08:2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赵长天 李其纲:“新概念”与“80后”
来源:山东大学邵逸夫馆一楼报告厅 作者:赵长天、李其纲 发布时间:2005/11/21

一,赵长天(40分钟)
1,“新概念作文”出现背景——《萌芽》在90年代出现的困境
   《萌芽》于1956年7月1日创刊,到90年代,随着整个文学的边缘化走向了低谷。92年邓小平南巡后,作家也卷入了商品化的大潮,《萌芽》受到冲击。为使“《萌芽》是为青年人而办的杂志”的口号名副其实,96年1月,编辑部请苏童来写稿,但效果不大,青年人还是不太喜欢看;后又找到中学老师推荐中学生写,但这些学生往往将其写成了应试作文,仍不太理想。
    在此背景下,李其纲提出举行作文比赛,“新概念作文”由此产生。
2,“新概念作文”的思想灵魂:
   “新概念作文”的“新”其实并不新,只是对作文来说,它是“新”的,但对“文学”来讲,它其实并不“新”,因为文学要求的是写真的东西,这与老师要求的不同。
我认为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办的很成功,它发现了韩寒这样优秀的、具有创造力的孩子,这次大赛让孩子的创造力充分地发挥出来了。
    创作就应在一种自由状态中把你对人生的感受表达出来,而不要被指导为“怎样写”,借鉴前人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关键是如何将自己的内心的东西表现出来,最好的小说应该是感受最强烈、最深切、甚至是最痛的东西,这是“新概念作文”的思想,因此,“新概念作文”避免模仿,拒绝太功利的作品。
3,“新概念作文”的追求——文学应超越功利
    随着社会朝越来越功利的方向发展,人们以“有用性”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其实文学是个复杂的东西,它大概可以称为“无用之用”,文学可以让你的生命变得有意义,让你的痛苦得以稀释:现代社会中人最可怕的东西——孤独感已越来越强烈的为现代人所感受,而文学恰是可以与你的灵魂沟通的对象。
    我们希望通过“新概念作文”把年轻人吸引到文学中来,告诉年轻人文学是什么,文学其实是很有意思的。我们希望与年轻人贴近,在《萌芽》中让孩子说出很多家长、老师不让说的心里话。
4,“新概念作文”的作用之一 ——促进文学素质的提高
    很多东西是在潜移默化中起作用的,比如文学。如果你具有了感受美的能力等修养,这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很有用;我们大部分的工作其实是在交往,只有很好的了解“人性”才能很好的交往。
    因此,文学不应当是工具,它应是一种素质修养。
主持人点评:
    赵长天的发言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即:经过几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新概念”形成了自己的灵魂,这就是突破边界、自由、创新;文学应超越功利,川端康成对文学的看法“怠惰者的寄托”正说明了这层意思;文学不是工具而应是素质,“新概念作文”大赛促成了这种素质的提高。
二,李其纲(40分钟)
    首先,我是以一个“暧昧”的身份来陈述我的问题的,因为我对40、50岁的批评家及青年文学家相当熟悉,我可以做一个“前辈作家”与“80后”之间的“桥梁”。
1,“前辈们”看“80后”
   “80后”与“新概念”有天然的联系,“前辈们”承认“新概念”是对语文生产力的一种启发。“语境的缠绕、语义的苍白”是“前辈们”作家写“八股”的最大的心痛,而“新概念作文”大赛的青年作家的“奔放的精神”给了“前辈们”作家全新的感受。
2,“新概念大赛”对《萌芽》发行量的影响
    《萌芽》的发展走了一个“马鞍形”的路线。80年代初,《萌芽》的发行量大约是34万册,可谓是《萌芽》发展的黄金时断,整个社会挤上了文学的“独木桥”,种种原因促成了这一现象:传播工具的匮乏、稿费的丰厚……当时的文学在其中寄托了太多的“乱码”。
     到90年代,《萌芽》进入了“悲惨”的境况,受市场化的影响,文学走向了边缘化,《萌芽》也开始走下坡路,“新概念作文”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出现的。
     到今天,《萌芽》的发行量到了50多万册。第一届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发刊200万套,我们的文学人口大大拓展,这些文学人口大部分还是高中生。
3,“前辈作家”、“80后作家”看市场
     市场经济来临以后,它用一只看不见的手掌握、支配人才培养体系,进入80后,“前辈作家们”面对市场竞争不过郭敬明等作家,他们看到了市场的残酷性,因此,相对而言,“前辈作家”喜欢将文学与市场对立起来,但“80后”作家并不这样,余华的《兄弟》尊重了市场,引起了某些“前辈作家”的反感。
    那么,存在一种既是文学又是市场的文学吗?
    如果有的话,我认为有三条道路可走:一条为“海明威”模式,在刊物上连载小说;另一条为“巴尔扎克式的”道路,达到“百科全书式的”高度,同时又有迎合市场的一面,这是一条悲苦的道路;第三条也即我最主张的道路——“瓦雷里”的道路,这是一条很困难但又很让人敬佩的道路。
    对此,我认为“人不可能为面包活着,但人没面包不行。”
4,“前辈作家”、“80后”看文学
   “前辈作家”对文学往往持一种“文以载道”的观点,他们的作品往往没有性别意识,中年批评家也往往看重文学的功能。
    对此,我认为:文学不应当仅仅发挥其功能,文学是“混沌”,文学的功能应存在于广义的模糊中。
    但“80后.”的作品可能没有英雄主义的激情,但却绝不缺少青春的激情,可能没有政治的道路,但却绝不缺少人生的道路,虽然“80后”的作品还存在着粗糙、粗砺、厚重之感,它需要沉淀,毕竟“绚烂之极归于淡”。
主持人点评:
   “17年”到“80后”,文学出现的“反弹现象”是由当时不正常的环境产生的,“文学生态”其实就是要保持文学环境及结构的平衡,文学种类应该是多样的,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我们才能谈文学的多元化。
同学提问:
1,问:我们的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赵长天:现在教师中存在的问题是不读作品,好的老师除此之外,应该对艺术有敏锐的感悟能力。
2,问:大学期间学习的东西会对我的创作产生怎样的影响?
赵长天:在大学期间千万别学条条框框而失掉了自己。
3,问:有的作品有“华丽的外表”而有的作品有“厚重的内容”,您对此偏重有什么看法?
赵长天:华丽的外表及厚重的内容都与阅历有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阅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挑战,但最后反映的都是人的困惑,从《萌芽》的角度讲,它必须走过自己该走的阶段。
4,问:您对外界有人宣称的“郭敬明抄袭”有何看法?
赵长天:模仿、借鉴对初学写作者讲是一个可以原谅的错误,但如果成名后,再去借鉴、模仿则是不允许的。
5,问:我在自己的写作中经常无意识的写到忧郁、暴力等较黑暗的东西,我要改变自己吗?
李其纲:要忧愁就忧愁吧,要哭泣就哭泣吧,但请轻轻的,轻轻的。
6,问:现在郭敬明、韩寒等人的作品很畅销,这是否会影响《萌芽》的发行量?
李其纲:不会的,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7,问:《萌芽》是不是只发表写到忧伤、黑暗的作品?
赵长天:《萌芽》不仅仅是将人引向社会的黑暗面,但《萌芽》反映的社会黑暗面是确实存在的,或许人生本来就是悲剧。
李其纲:《萌芽》里面也有很“阳光”的作品,“人半是天使半是野兽”、“他人即是地狱”这些观点与对人的理解有关,其实文学不在于你些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去写。人是复杂的,可以分裂成多个自我,看你站在哪个角度去看,文学反映复杂的人,对象的复杂决定了文学的复杂,文学应是丰富的,不应仅仅将忧伤、黑暗加在“新概念作文”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0 17:17 , Processed in 0.11560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