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班主任工作顾问]专栏6年来一直关注‘班主任专业化’问题

  [复制链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09:19 | 只看该作者
松滋市实验初级中学班主任陈小林
  一、时尚引领,润物细无声
  努力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学生得先喜欢老师,才喜欢老师所提供的教育。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老师尤其是一位班主任首先要养成的教育能力!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的陈老师深谙其道。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注重了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特别重视开学第一课。他说每次和初一新生第一次见面,他总要精心准备,因为第一印象几乎等于唯一印象。或是一份份精美的礼物,或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或是一场妙趣横生的比赛。在学生或惊或喜的目光中,在一张张开心的笑脸和一只只高举的手臂上,陈老师知道,他又一次赢得了孩子们的心。二是把微笑的光环戴在每个学生身上。他常说:“把微笑投给优生,是锦上添花;把微笑投向落后生,是雪中送炭”。他知道,孩子们需要欣赏,他更知道,孩子们需要鼓励!所以,他的面上总是含笑。三是注重营造春风拂面的课堂气氛。当孩子们课堂上疲惫时,他会及时和孩子们做个游戏,唱个歌,说个笑话,做做课中操,甚至来个小魔术。从不让学生感觉枯燥单调,却时时有春风拂面之感。四是特别注重向孩子们学习,与时俱进。课余时间,他会和孩子们聊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唱“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在QQ上用“火星文”聊天,一起写微博。陈老师经常说:作为老师,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学生懂什么,感兴趣的是什么,你要不断地与时俱进。若真那样,师生会立刻成为朋友,教室会立刻成为乐园,你会立刻觉得和小孩一般大,谁也不觉得你是老师,你便成为真正受欢迎的老师了。
  积极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陈老师认为:班级活动是最好的育人方式,可以十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德商、情商、智商、心商、胆商和志商。校内活动他特别注重时尚性。从2013年春季开始,他在班级相继开展了“多彩时光伴我成长”活动,内容包括: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诵读大赛、猜谜语竞赛、“出彩实中人”才艺展示、“天才知道”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模仿电视,紧跟时代节拍,学生饶有兴趣。课外,他带领学生到松滋白云边酒厂、松滋城东工业园参观考察,然后编选出探究性“调查报告”;到超市认真调查塑料袋的使用情况,指导学生写出精美的小论文;他还利用周末组织学生看球赛、划旱冰,到乡下摘桔子、烤红薯、踩甘蔗。俗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经常鼓励家长利用假期多带孩子出去游历,陈老师的学生说:“只有走出去了,才知道世界有多大,而行走中经历的点点滴滴,都会在日后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
  热心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陈老师常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孩子适合做桔子,千万别因苹果红艳而逼他做苹果。学生小慧因车祸几乎丧失了学数理化的能力,他了解到她爱写作的习惯后,为她送名著,耐心指导她写文章并发表,读高中后还一直关注她的发展。后来孩子考上武汉的大学并留校担任了编辑工作后,一直感谢陈老师为她的人生打开了另一扇成功的窗;正在北京电影学院读大四的学生小龙,初中成绩并不突出,陈老师看他模样俊,普通话也还行,热心地和孩子的爸爸一起制订了孩子的成长计划,鼓励孩子学表演,终于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平日里无论班里有多少学生,只要说起每个孩子有什么特长、能力,陈老师总是如数家珍,总能在家长最无助的时刻,给予家长和孩子适当的鼓励,支持和引导。教师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在陈老师的身上体现得尤为充分。
  同事们常说,陈老师一身时尚,看上去一点也不像已是不惑之年。其实,陈老师不仅外表时尚,而且内心时尚。他的“时尚” 带给学生的不只有耳目一新的惊喜,更有润无细无声的滋养。
二、智慧耕耘,桃李自芳菲,
  亦勤亦懒,做班级管理的智者。陈老师除担任班主任工作外,还长期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他说:“我不愿做苦行僧似的班主任,”他一直把做一名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民主、科学、智慧型班主任作为自己毕生不懈的追求。他说:老师教育学生光有爱是不够的,爱是教育的基础,但不是教育的出路,爱要讲民主、讲科学。于是,他的班级管理工作颇具特色,常常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他率先在班级中设立“班主任助理”制度,边扶边放,代行班主任职权,学生中出现问题大多由学生自己解决,形成学生自我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他积极探索特色班级创建思路,创建的“小蜜蜂”班,让所有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人人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整个班级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和谐局面。
  了解宽容,做学生心灵的歌者。“孩子的行为背后,总有他认定的想法,试着了解他,不要急于批评他。”在班主任培训会上,陈老师这样说。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他始终坚持解宽容的原则。小龙是初三从外校转到陈老师班上的学生,因打架受伤住院被原校劝退,陈老师通过和小龙交流,了解到他不听话的根本原因是他酷爱篮球,而父母却因怕耽误学习而不支持他。于是,陈老师让他担任了班级“篮球委员”,并且指导他积极组队训练,参加学校的篮球比赛,而对他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总是能够包容和理解。融入新班级没多久,孩子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叛逆的行为变少了。他终于被评上了班级“十大明星”,中考时还顺利考上了“松滋一中”。当有老师问及陈老师在转化问题生方面的窍门时,他说:学生不听老师的话是因为老师没听学生的话,老师要为学生的心情负责,好心情造就好孩子,好心情造就好教育。
  张驰有度,做学生学习的鼓者。陈老师所带的平行班总是被评为“学校优秀团队”、“优秀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学生学习主动性强,成绩优异。问其原因,陈老师归功于这两个方面。一是特别重视学校活动的开展。他说:“每当学校举行大型活动,便是凝聚人心,提高班级精气神的好机会”。于是,歌咏比赛,他认真组织排练,总能斩获头奖。运动会开幕式,他排练的筷子舞让师生惊叹。异彩纷呈的主题班会、家长会,总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事们一致感叹的是:陈老师的“鬼点子”实在多。其实,这种种行为的背后无形中给了学生以暗示:身在学校,身为学生,万事都不可马虎,学习也要这样认真对待!二是特别重视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他经常对学生说:心灵上的贫穷是最大的贫穷,一个不认真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创造力的民族。于是,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成为班级活动的主旋律。学生们从书中吸取了知识,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把学习当成一件好玩的事情,但又非常认真地去做,真正达到了用玩的心态实现成长、成才、成人的目的。2009年,陈老师所带的班级有5人同时荣录华师一附中,十多人被荆州中学、沙市中学录取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进取不倦,硕果满枝头
  注重形象,做学生的表率。“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德育是一个隐性过程。每天,他都要让自己的衣着干净、整洁甚至时尚,这是在影响学生外在的形象对一个人很重要;碰到任何一个同事,他总是主动打招呼,这是在告诫学生:懂得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每天课间,他总要亲自领着孩子们跑操,这是在让孩子们知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陈老师始终面含微笑,这是在告诉学生任何时刻,拥有一颗阳光的心态很重要……“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处处是楷模。”陈老师如是说。而学生也总是以能在陈老师麾下为傲。
  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气场。现在的初中生“难管”、“不好管”是每位初中班主任的共识。但陈老师却被领导老师评为“最有威严和气场”的班主任之一。陈老师说:他的气场从学习中来,从教育的自信中来。教师是舌尖上的功夫,精彩的语言让人如痴如醉,平淡的语言让人昏昏欲睡,为了修炼自己的表达能力,陈老师常年坚持说普遍话,每时每刻都提醒和校正着自己的表达。在荆州市高效课堂演讲比赛中,一举夺得一等奖第一名;在全市开展的课内比教学活动中,他还应邀参加了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团活动,并为全市提供了公开课《香菱学诗》,均获得如潮好评。为了提高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水平,他自费订阅了《班主任之友》、《班主任》等杂志,一直坚持关注并购买魏书生、李镇西等班主任名著,读书笔记做了一本又一本。所撰写的五篇班主任论文相继在《班主任》等报刊杂志发表,在课外访外家活动中撰写的家访手记和教育案例也接连在省市获奖。为了更好地胜任班主任工作,他三次赴北师大、大连等地参加国家级班主任培训班,两次担任松滋班主任培训班主讲教师,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的每一位班主任老师。在不断的学习中,陈老师的人格和才气均得到了大家尤其是孩子们的认可与欣赏,许多家长慕名要求将自己的孩子放到陈老师班上。无形中,他成了松滋大街小巷都要交口称赞的名师。这些赞誉,给了陈老师教育的自信,更为他的教育树立了威严,营造了气场,学生对他,自然只剩下服帖和喜爱!
  钻研教学,从不满足现状。陈老师不仅是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还是一名十分出色的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领域里,他积极思考,认真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风格。他曾相继荣获“湖北省课堂教学展示课一等奖”,荆州市教学竞赛、说课竞赛一等奖,并多次为松滋市、荆州市提供教学示范课、观摩课。他辅导的学生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作文竞赛一、二、三等奖,十多篇教学论文也在《新课程》、《读写算》等杂志发表。在教学上,他除了扎实认真做好备、教、批、辅、改、析等环节,还特别重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积极参加学校课题研究,在历次大型考试中,学生成绩均名列学校同类班级前列。2012年、2013年相继被评为“湖北省优秀语文教师”、“荆州市明星教师。”
  “风华正茂之初,捧着一颗心来;桃李满园之时,不带半根草去。”面对荣誉,陈老师没有丝毫的沾沾自喜,他说:“教育要和学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为了学生未来,我愿更加努力!”
  愿时尚、智慧、进取的陈老师在铺满鲜花的班主任之路上走得更远更辽阔,成为众多班主任的领航者!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08:54 | 只看该作者
宜昌市远安县职教中心学校班主任张君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是对教师辛勤工作的真实写照,而对工作在山区小县,长期从事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张君沛老师来说,将他毕生精力默默地奉献给教育事业,正是他不懈的追求。
一、甘于奉献,扎根职业教育
1995年7月,张君沛老师大学毕业就分配就到远安县职教中心参加工作至今,他把十八年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职业教育。中职的教育工作是辛苦而又平凡的,由于偏见,中职的学生和老师被社会看不起,老师们面对的是经过中考淘汰,失意、落榜的学生,他们文化基础薄,行为习惯差,家长对学生不抱希望,放松要求,疏于管理,老师是苦口婆心的教,劳心劳力总不见成效,针对这种社会普遍现象,张君沛老师十八年来,始终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将满腔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当学生的行为习惯得以扭转,学生对学习重新燃起希望,他感到了莫大的欣慰。
他热爱中职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尽职尽责,对工作无怨无悔
张君沛老师参加工作就担任中专班的班主任。面对参差不齐的中专班学生,他勤下班,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身心,关心学生的疾苦。许多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没有学习目标,学习上失去动力,生活中也缺乏自信。针对这种现象,他帮助学生分析社会的就业需求,强调知识的重要性,阐明成材的道路何止读大学一条路,同时教导学生,要树立自信和自尊,让学生清楚,中专班学生只是在部分科目的学习比不上其他同学,在课余活动和专业技能方面并不比别人差。鼓励他们在体育运动、文娱活动、技能竞赛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让他们树立了自信,懂得了自尊,也坚定了继续学习的信心。
为了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张老师以校为家,“舍小家,顾大家”。2004年,张老师3岁的儿子发生意外,造成头被砸破,大腿骨折,看着儿子吊着腿、头绑着绷带,声嘶力竭的哭闹着,他犹豫了:儿子是多么需要爸爸在身边照顾和安慰呀,然而一想到班上那几十号的学生,他义无返顾地返回学校。儿子体弱多病,在他成长的十多年,张老师从没有因为儿子请过一次假。可是自己的学生病了,不论是白天,还是半夜,他总是亲自送他们到医院,看病、拿药、打针,不厌其烦的照料着。学生邓春花在校外出了车祸,她第一个想到的是班主任——张老师,送她上医院,检查、拍片、拿药,等一切安顿好,家长才从乡下赶来。学生陈鸿雁半夜胃病复发,一个电话把张老师从睡梦中叫醒,连夜骑车送她上医院,找医生、看病、拿药、打针,等学生止住疼安定下来,天也亮了,张老师又匆匆赶去学校,督促其他学生上早自习。见张老师跑前忙后彻夜不眠,学生和家长连声道谢,但张老师只是淡淡的说,这是一个班主任应该做的。他总是说,这些学生父母不在身边,我就是他们的家长,必须担起这个责任。
三、细心呵护,做学生的知心亲人
在班主任工作中,张老师不仅是学生生活中的家长,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知心亲人。在“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中,全班所有学生都是张老师关爱的对象,在带2012届高三毕业班时,班内的孤儿、单亲学生、贫困学生、留守学生较多,这些学生又是他格外关注的学生,也是他重点走访的对象。
孤儿陈鹏,7岁失去父亲,9岁失去母亲,一直由爷爷、奶奶照护长大,在他读高中时,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也无力种田,成了村里低保户,且爷爷长期卧病在床,而奶奶耳聋,沟通和交流都很困难。从高二成为陈鹏的班主任后,张老师四处奔走,想办法解决陈鹏的在校费用问题。张老师积极找学校团委,为陈鹏申请特困补助,免除学费,又联系社会爱心人士,进行爱心捐助,还找到县林业局,将陈鹏作为扶持对象,通过多方帮扶,基本解决陈鹏在校的所有费用,让他能安心学习。在陈鹏高三上半年的年底,与他相依为命的爷爷因病去逝,对他打击很大,对学习产生很大影响,张老师及时找到他,进行深入的谈心,让他将悲痛化为力量,使他鼓足学习的热情,生活的勇气,并尽快从低沉中走出来。在他十八岁生日那天,张老师买来生日蛋糕,在全班给他过了一个意义非凡的生日。
贫困学生陈爱玲、邓艳,生活非常困难和节俭,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张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找到学校,申请为她们减免学费,申请每月的生活补助,让她们安心学习,最终都顺利考上长江大学。留守学生是现在农村存在普遍现象,家长疏于管理,学生缺乏亲情,在每次放假前,张老师都会细心询问学生回家的去处,若家中没有人监管,他总会热情的邀请学生到他家休假,张老师经常督促留守学生与家长通电话,及时向父母汇报生活和学习情况,而张老师也经常把家长打给学生的电话传递给学生,张老师的电话成了留守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感情热线”。
四、严爱并存,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2003年,学校中途安排张君沛老师接手高二计算机专业班班主任工作,这个班在高一换了两个班主任,班上打架、闹事的学生不少,个别学生还多次进过派出所。接手这个班后,就有同事建议开除几个“刺头”,煞一煞歪风。但是他说:“一个学生对这个班级而言,也许是几十分之一,但对家长而言,却是百分之百的希望”。学生在学校较单纯的环境都学不会做人,走上社会,更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把学生过早的推向社会,这是对学生、对家长的极度不负责。在接手这个班后,他从班风抓起,树立先进的典型,营造正确的学习气氛,形成良好的班级舆论,遏止班上的歪风邪气,并对学生兴趣进行积极引导。
“调皮生”——曾辉、孙盼、王海涛,喜欢打篮球,就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校篮球队,课余多打球。“四大金钢”——赵鑫、曾华、王俊、赵成强,不爱学习、没有特长和爱好,上课讲话睡觉,课余抽烟、打牌,还不服从老师的教育,甚至与老师顶着干,张老师就耐心的进行说服,课余引导他们玩,将他们往正确事情上引,告诉他们起码的做人道理。好几个学生,都够得上纪律处分,甚至是开除学籍的处理,但张老师对他们总是抱着宽容的心态。他总是说,对每个学生,做到不抛弃、不放弃。留这些学生在班级中,虽然加大了班主任的工作量,但对学生成长、家长的希望来说,这点苦也是值得。因此在他所带的班级中,从没有因违纪开除过。在他的耐心教导下,学生们有了正确的追求,积极的爱好,学会了做人,并顺利完成学业。很多学生在毕业后,总念念不忘张老师的谆谆教诲,感谢老师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
五、身体力行,做学生行为习惯的表率
2010年,学校决定在高二年级中成立一个实验班,在确定班主任人选时,学校领导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张君沛老师,正如学校领导说的“学校还有谁比他工作更敬业的,实验班交他让人放心”。在接手实验班后,张老师抓学风、正习惯,树目标,提出“实验班要做全校的表率,做什么事情都要拿第一”的口号。
每天他比学生先到校,晚上学生就寝后,他最后一个离校,整天扑在班级工作中。他勤下班,抓课前几分钟,要求学生每天比别人多挤出一堂课的学习时间,珍惜现在的学习时间,正因为有了紧迫感,学生对学习有了更高的积极性,在整个学年都保持着良好的学风。除了学习,他还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了解学生的疾苦,特别是在高考前一个月,学生的心态不稳,情绪也较低落,为了激励学生,张老师跟他们说:“最后一个月,我陪大家一起学!咱们一起冲过这黎明前的黑暗,共同迎接高考的胜利!”于是,他每天都早早到班里去,晚上坚持下了自习再回去。班级成了他的家,家反倒像一个暂时歇脚的地方了。以致于学生在张老师晚查寝时,感动的说:老师你也早点儿休息吧,我们会表现好的,您放心吧。毕业后,学生在QQ空间留言到:“难忘高三岁月,每天清晨是您在教室门前等我们上学,虽然累,但我知道您是为我们好,谢谢您老师。”
在班级卫生工作中,张老师不仅安排和指导工作,并身体力行,亲自示范,协助学生进行卫生清扫工作。因此在班级卫生中,所有学生都能齐心协力,尽职尽责。
在运动会上,虽然烈日炎炎,学生有些燥动不安,张老师一直坚守在班级内,头顶烈日,与学生一起观看赛事,作为班级的领队,他不仅指挥运动员比好赛,还带领班级学生呐喊助威,与学生一起共荣辱,同进退,一起分享比赛的快乐,让学生觉得班主任永远是和学生在一起的;面对优秀的成绩,学生欣喜的说,“老班,你是我的偶像”。 在他的带领下,班级接连被评为“安全文明班级”,不论是学习,还是第二课堂活动,各项成绩一直名列年级第一。在2012年高考中,所带班级50人有33人考取本科,创学校历年最好成绩。近几年张老师一直担任对口高考的班主任工作,他经常对人说起的是:我的工作要对得起学生,要对学生负责;
六、钻研教学,作专业教学领头兵
张老师在多年的计算机教学中,认真负责,业务精干,先后承担中专班教学,成人电大计算机教学,和学校的各类计算机培训工作,他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过硬的业务水平,一直受到全校师生和社会的好评,先后被评为“学科带头人”、校“首席教师“、县“骨干教师”。
作为计算机教研组长,在他的带领下,不断探索计算机教学方法,丰富校计算机竞赛活动,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开展的有声有色。在他无私的指导下,一批青年教师成长为计算机教学的强手。年轻老师由衷的说:“张老师,在教学中,您是我们的老大哥”。
2004年开始,对口高考中计算机作为公共课纳入统考,对口高考班从最初的3个班发展到6个班,从最初的公共课到计算机专业课,没有前车之鉴,逐渐摸索出高考经验。张老师同时带多个班,上多门课,教学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常常累得抬不起胳膊在黑板写字,勤苦的工作终于收获累累硕果。
在全省高职统考中,2006年获宜昌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7年和2008都获宜昌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获宜昌市教学成果三等奖,2012年获宜昌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年被县教育局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师德标兵”,2010年获市级“优秀班主任”称号,2010年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2011年评为宜昌市“中小学明星班主任”,2011年被评湖北省职业院校“优秀班主任”
人生“四十而不惑”。已过不惑之年的张君沛老师在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待扬鞭自奋蹄”。在远安职教这座菁菁校园,在教育教学这块芳草地上,愿做一头“孺子牛”,辛勤耕耘,开拓创新,定会托起一轮又一轮新的太阳。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08:28 | 只看该作者
十堰市竹溪县丰溪镇中心学校苏定国
苏定国,58岁,竹溪县丰溪镇中心学校教师。先后被评为“十堰市年度师德先进个人”、“十堰市师德标兵”、“竹溪县优秀教师”、“竹溪县二星级教师”和“竹溪县丰溪镇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数年来,在各类专业期刊杂志发表专业论文数篇。在从教的33年里,他默默耕耘,扎根于乡村教育的土壤,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乡村的孩子们,用自己羸弱的臂膀、无悔的青春演绎着人间的大爱。
投身教育,用奉献书写青春华丽篇章
苏定国,1980年毕业于湖北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后被分配到竹溪县丰溪镇马家坝小学任教,随后几年一直辗转于条件极为艰苦的村级小学任教,后因教育教学成绩突出,84年被调往丰溪镇泗水小学全面负责,直至89年调入丰溪镇中学从教至今。这一干就是30几年。从一个教学经验稚嫩的年轻教师,逐渐成长为教学经验丰富倍受师生好评尊敬的优秀教师。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他不追名逐利却甘愿清贫。在给学校老师分便利房的时候,与年轻同志相比,他论何种资历都应分得条件稍好的房子,但他从不不计较,把方便留给他人,自己的房子却条件最差。87年被评为小教一级,可调入初中将近十年没有晋升,问起同事的工资都是一千元左右,而他工作这么年才八百多元,曾经心里也有过迷茫徘徊,但为了学校这个大家庭,总得有人吃亏、吃苦。这是他的做人原则:多奉献,少索取。
他在每一个阶梯上攀爬的时候,每逢遇到困惑和难题,总爱从书中找寻答案,上网搜索相关资料,直到满意为止,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对于语文课,他积极地探索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乐”中接受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他用大量阅读的方式,扩大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另外,他对每个学生都关爱有加,为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并和家长建立联系网,进行家访。他的努力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更让学生们深深地喜欢上这个年轻极富热情的老师。
关爱学生,用美德铸就高尚品质
教育艺术之树只有植根于爱的土壤,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苏定国对本班的学生倍加呵护,对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也不忘献上一份爱心,尽一份微薄之力,铸就教师的美好形象,展示教师红烛一样的伟大人格。
曾经有一位失去父亲而母亲又多病的学生晓兰,聪明伶俐,由于家庭不幸,学费生活费来源非常艰难,几度辍学在家,在校时也只能吃一顿饭,苏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曾几次跋山涉水几十里动员晓兰入学,并无偿的给他资助学费、生活费,病了给晓兰请医生,送水送饭。为了能让晓兰顺利完成学业,苏老师不辞劳苦找各个相关救助部门,为晓兰解决了初中最后一年的学费,终于让晓兰顺利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晓兰被苏老师这种无私而有伟大的关爱感动的留下了感激而幸福的热泪。
2008年毕业生晓雯父母外出打工,姐姐读竹溪一中,长期一人在家,没人照看,除了紧张的学习,还要洗衣做饭,料理家务,压力很大,几次产生了放弃学习的念头,苏老师经常耐心的开导他,并且经常免费用自己的电话让晓雯与父母取得联系,还鼓励她要在逆境中奋起,并要求她向读一中的姐姐学习,争取考上县一中,经过苏老师的帮组开导,使她消除了内心的孤独,改变了学习方法,并全心投入学习,成绩直线上升,毕业时考取了郧阳一中。2010年毕业的小峰,父母多年在外打工,一直靠爷爷奶奶照看。离学校较远,上学期间就住离家较近的亲戚家,缺少关爱,自认为学习无望,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长期迟到,学习松弛,纪律涣散,不爱伙群,在班上经常捣乱。针对晓峰的情况,苏老师多次走访,正面沟通,经多方结合教育,晓峰转变很大。最后终于考取了一中,是关爱使他创造了奇迹。其实作为执教几十年的优秀教师,像这样帮助过的留守儿童,各种心理障碍的学生连他自己都不记得了......
在苏老师眼里,作为一名教师,对待自己的学生,不一定要太关爱,也不一定要有豪言壮语,只需一句温暖的话,一个体贴的举动,他就会终生难忘,并能促成他健康成长,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归根到底一句话:只有教师有良好的师德,学生才有美好的明天。
恪守职责,用无私谱写人间芳华
对于一生的教育事业,苏老师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是问心无愧的,但对于自己的母亲却弥补不了他终身的懊悔和伤心。任教几十年,父母双亲过世一共请假六天,爱人出车祸请假三十五天,送儿子去北京上大学请假一个星期,除了这些不可抗拒的假期,他基本都是一心扑在本职工作上。2001年,苏老师年迈的母亲身患重病在弥留之际,几次对他说,自己恐怕不行了,能否请几天假,陪母亲几日。但由于他当时正带初三毕业班,实在无法抽身,为了不让母亲失望,一连二十几天,他都是下晚自习后回家陪母亲,天不亮赶到学校给学生上课。但母亲永别之时他仍没能送她最后一程。
高度的责任感让他时时处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言行举止都身为学生楷模,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学生,用责任教导学生,用温暖体贴学生,用爱心关爱学生。
薪火相传,用师魂引领职业风尚
作为一名普通的山区一线教师,多年来苏老师一直肩挑着学校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尽管教学任务繁重,但他仍然脚踏实地,一心扑在教育工作上,从无怨言。苏老师一直患有严重的胃病,医生多次告诫他要休息治疗,但当他看到那一双双苛求知识的双眸,他硬是坚持不请假忍痛扛着坚持在三尺讲台上,这一站就是几十个春秋。有一年正遇中考前期,他的胃病发作疼痛难忍,本想请假到县城检查,但是一想到紧张的复习,如果耽误势必影响学生的中考成绩,于是他断然决定中考后检查,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有时候上午打针下午上课,不打针就是吃药,家里的中西药随时备有几大包,别人的医疗卡无处用,我的医疗卡不够用,尽管这样,但他从不叫苦,从不埋怨,从不撂挑子,从不以自己的事情影响学生,而是把本职工作干得尽量完美。待苏老师检查病回来后,学校领导同事都很关切的询问病情,那个时候苏老师已经查出有了很严重的胃炎,充血、水肿、糜烂。他的学生听说后都感到惊讶,他们不相信一项看似身强体壮的苏老师,竟有严重的胃病。他的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的影响了几代学生,使学生养成了不怕困难、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
回望苏定国三十三年的教育历程,他用自己的青春为山区孩子照亮生命的导航灯;他三十三年如一日,坚守在山村讲台,用毕生所学点燃无数农民家庭的希望;他用爱与责任谱写教育事业,演绎一个个感动人心的故事。
“站着是一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倒下了就是一支粉笔,粉身碎骨无怨无悔。”他把自己全部的爱奉献给了自己钟爱的事业和挚爱的学生,奉献给那些需要用爱的阳光和雨露来滋润的人们!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08:01 | 只看该作者
随州市淅河二中班主任熊国栋
做一件事难,始终如一地做一件事更难;做一个班主任难,把班主任工作做到极致更难.从教17年,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15年至今。15年如一日,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播洒爱心,用心经营,争创特色。随州市浙河二中班主任熊国栋,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对班主任事业的执著,用智慧和爱心诠释了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爱心浇灌,塑心灵.
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熊国栋用全部的爱心善待每一个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的,都倾注所有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就应该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用爱心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他全身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倾注了更多父亲一样的爱,极力塑造学生健康、阳光、积极的心态,帮助他们愉快地生活,快乐的学习,为他们的未来奠基,为他们的人生奠基。利用“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熊老师每年都会走访完我班的每一个学生,并作好记录,整理好档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学习中的实际困难,做他们的贴心人。2012届有一个叫孙健的学生,刚接手,熊老师就发现他很特别,眼神和其他学生完全不一样,眼光散离,有一段时间表现的很叛逆,精神萎靡不振,还小事不断,大事不犯,找他谈心,他总是沉默不语,好像心事重重,有所顾忌。熊老师简单地安慰了几句后,决定利用休息时间一探究竟。那个星期六的上午,天空飘着毛毛细雨,按照学生提供的信息,就是找不到那个“柿子园村九组”,几经曲折才知道那个地方早已经改名,但仍找不到孙健这个人,经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孙健和他母亲是租住别人的房子,而他的身世更是让人揪心,孙健的父亲在他刚满月的时候抛下母子二人,至今查无音讯,孙健的母亲为此有些精神恍惚。而孙健的母亲又无一技之长,靠在路边擦皮鞋维持母子的生计,而这一段时间又卧病在床。得知这一情况,熊老师也心急如焚,简单地安慰了母子二人后,给他们买了一点营养品,匆匆地赶回了学校,并向学校书面汇报了这一情况,为孙健申请了生活救助,在班集他发动了“爱心捐助”,私下告诉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注意,在帮助孙健的同时,一定不要伤害他的自尊。如今的孙建同学终于走出了自卑变成了一个阳光、开朗、活泼、健康向上的学生,目前就读于烈山中学,还担任班干部。用教师的爱和智慧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心灵,这是我的追求,也是一个班主任的幸福。
备战中考,树信心
近五年来熊国栋一直担任九年级的班主任,九年级是学生的世界观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同时,面临着毕业、升学等实际问题,随着课时和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有的学生甚至会感到迷惘,对前途失去信心。因此,在学生临近毕业班前夕的思想工作显得更加复杂和重要。在这个学期里,他的班级管理工作从三方面实施:首先,加大了对学生自主自理能力培养的力度,通过各种方式,既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品质,积极、健康的升学观;又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把教育和娱乐融入一体,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中考的主角,自己在中考备战中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有信心冲刺中考;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规划、料理、调控自己,合理、科学地安排时间,正确、有效调控各个学科,不仅如此,他会适时地疏导、引导学生宣泄自己的情绪,不带情绪上课,不带包袱学习,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每一个学生轻装上阵。班主任的管理代表的是学校的管理,不论班主任如何和颜悦色都带有不容质疑的权威性,也难免有不被理解和接受的时候,这时,班干部的作用就显现了,学生“自主式管理”作用就是大神通了.班干部通过协调,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接受班主任的指导,又及时向班主任反馈班级情况和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并且随时解决、处理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思想动荡的问题上,把情况及时与他通报。他们分工管理班级的各项事务,同时又是一个团结合作的整体,这样双管齐下,上下齐心,总能把学生中出现的不好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让每一个学生始终像铆足够劲的发条,信心百倍地备战中考。2011年该班有个胡祖亮的同学,七八年级时成绩总能排在年级前五十位左右,到中考的前一个月突然下降了几十位,有点丧失了信心。“春风”班长(做同学思想工作的干部)及时与他沟通,发动全班,特别是他要好朋友的作用,成功地打消了他的顾虑,最后顺利考上市一中.长期的班主任工作让我认识到:让学生带着信心上路,一定能够走向胜利的终点站.
开拓创新,创特色。
15年来,在班主任这块泥田里摸爬滚打,在工作中,做个有心人,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风格和特色。以“纪律、学习、思想、品德、习惯”作经,用“爱心、精心、用心、真心、细心”作纬,构建班级特色运作模式,创建的“学生自主式管理”,已经形成自己、学校的一大特色,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多次受到学校的肯定,在学校举行的“班主任工作论坛”中多次作过经验交流,在第一期的“班主任论坛”中,他的“学生自主式管理的构建和运作”受到所有班主任、学校领导、中心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第二期的论坛中我的“‘天下第一碗’与’当街第碗’”仍然好评如潮,其中提出的“如何让自己的班级管理做出特色”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并引出了下一期“班级特色创建”的大讨论.他的“学生自主式管理”已经形成自己的理论,并逐渐成熟,多少年来,我班的学生纪律有保证,学习有信心,生活有规律,成绩有方法,在历年的班级量化考核中总能遥遥领先,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得益这种管理模式.因为业绩突出,多年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并且教学成绩突出,特别是近四年来,中考成绩遥遥领先,受到学生、家长、学校的肯定。看到这些成绩,我由衷地感受到了一个教师的责任和幸福.从我班走出的学生,总会受到高中老师的好评,他们一致认为:学生的素质过硬,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善于管理,心态阳光,乐观开朗.
博采众长,重品质。在平时的工作中,虚心好学,不断学习先进的理论,改进工作方法,通过国培和各种培训充实、完善自己的特色。虚心向身边有经验的、工作有创意的班主任请教,特别是全国优秀班主任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并活学活用,边学边用,不断改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在高效课堂中,积极探索小组合作模式,也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利用高效课堂的舞台,利用“课内比教学”的平台,踊跃展示自己的班级特色和教学水平,大胆尝试,不怕跌倒,勇于探索,虚心听取评课老师的意见,不断开拓,让自己的课堂“动”起来,让学生“活”起来,让教学效果一天天好起来,所以我充分利用“课内比教学”的契机,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艺术.并借机锻炼自己,在中心学校、区教育局开展的“大比武”活动中多次获得好名次.工作之余,不断充电,学习全国优秀班主任先进的管理经验,全国特级教师优秀的教学艺术,结合自己的工作和教学实际,深刻反思,认真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
积极研究,出成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积极撰写论文,在市开展的“德育工作探讨”中获一等奖,曾获“湖北省作文研讨”论文二等奖.由于业绩突出,曾多次获得中心学校、区教育局授予的“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07:29 | 只看该作者
鄂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班主任吴军琴
爱,是人世间最朴实、最纯洁的情感。正因为有爱,从18岁到40岁,吴军琴在特殊教育岗位上一呆就是22个年头。22年无私奉献,燃烧芳华,点亮了一个个残疾孩子心中的明灯。她撰写的教学论文、制作的课件多次获国家、省、市级一等奖,先后荣获鄂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优秀指导老师、湖北省先进女职工工作者等荣誉。

孩子们需要,就是她留下来的理由
吴军琴1992年6月毕业于鄂州市师范学校,同年7月到鄂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工作。
吴军琴在师范学校学的是普教,她深知跟聋哑孩子相处,不懂手语就寸步难行,离开学还有近2个月时间,吴军琴悄悄做起了准备工作。但要熟练掌握手语,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那么多会话,都得靠十个指头来表达,而且一段时间不用就会忘记!“再难,也要熟练掌握手语!”吴军琴暗下决心,并找来一本《中国手语》,按照书上的说明反复训练,有时为了一个简单的手势,要练习上百次。光自学还不行,得有老师指点,这样才学得快,学得好。她自费拜师学艺,请当时鄂州手语“说”得最好的一位老师作指导。为了检验学习效果,吴军琴在家里干脆用上了手语,正儿八经的一招一式,把家人逗得忍俊不禁。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两个月的刻苦学习,她终于熟练掌握了手语。
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血,吴军琴走上了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讲台。然而,现实与吴军琴所想象的形成了极大的落差。当时,市特殊教育学校位于城郊的旷野上,到市区有10公里车程,四周人烟稀少,学校几乎成为“孤岛”。这里,夏天酷热难耐,蚊子特别多,冬天北风强劲。不仅如此,学校由于经费紧张,教职工宿舍连有线电视也没有安装。这都不算什么,最难的是上课,吴军琴那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在这里几乎派不上用场,即便是讲“小鸟从树上飞走了”这么简单的句子,对那些没有任何语言基础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也非常困难。作为老师,你既要是画家,会画小鸟和大树;也要是表演家,会用肢体语言让他们知道什么是“飞”,什么是“走了”,否则单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你是无法讲清楚的。有时候,讲一遍、两遍、很多遍,理解能力差的孩子还是不懂。微笑,比划,再微笑,再比划,每天重复着简单枯燥的生活,爱心和耐心无休止地透支,吴军琴坚强地挺了过来。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劳动强度,考验着像吴军琴一样的年轻教师,一批批年轻教师来了,又一批批离去。看到很多同事纷纷调走,吴军琴的心里很不是滋味。1995年,市里一家小学看中了她的执教水平,准备挖走她。吴军琴要调走的消息不胫而走,她一走进教室,孩子们就把她围了起来,用她熟悉的手语对她“说”:“老师,不要走!我们离不开你,我们需要你!”看着眼前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真挚,吴军琴鼻子一酸,眼泪情不自禁地溢出了眼眶,她点了点头,答应了孩子们的请求。
“孩子们的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我没有理由离开他们!”回想21年坚守,吴军琴感概万千。

于细微处,母爱无处不在
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胜于母爱。它是放射着人性光芒的理性的爱。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理性的爱,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作为一名班主任,吴军琴老师在生活上关爱学生,在学习上关心学生,在心理上关注学生。
由于鄂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由于来自全市各地,学生基本上是住读。吴军琴和学生一样住在学校里,每天晚上,吴军琴老师都要去宿舍巡查几次,冬天看看学生的被子有没有盖好,夏天看蚊帐有没有关好。刚进学校的学生不会洗衣服,吴军琴老师手把手的教学生。冬天,学生的手冻得冰冷,连手语都打不了,吴军琴老师一个一个把学生的手放在自己的身上捂热。这些都不算什么,最难的是学生生病。特教学校在搬到新校以前,是在农村,距离市三医院虽然不远,但是没有车可以到医院,特别是晚上,更没车。
有一天,一个男孩子因比较顽皮,在大扫除时不小心把手摔成骨折,当时这个孩子没对老师说,等到晚上,吴军琴老师巡查寝室时,发现了这个孩子躺在床事不停地抽泣,她走近一看,孩子的手又红又肿,她耐心地询问后才知道事情的经过。当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可孩子的情况不允许拖延,她决定送孩子去医院就诊。但是怎么去呢?吴军琴想了半天后,去附近的邻居家借了一辆自行车。天又黑,又没有路灯不敢骑,她把学生放在车后座,推着自行车摸索着往前走,直到有路灯的地方才骑上自行车,匆匆地赶到了医院。医生拍片后,诊断是骨折。当医生为孩子打石膏、上夹板时,孩子疼得满头大汗,吴军琴的眼泪也随着流下来,她心疼的同时更是自责不已,埋怨自己不细心没有看好孩子,让他遭这种罪。她哽噎着央求医生,一定要帮孩子治好。为了担心孩子再次受伤,吴军琴小心翼翼地推着他走回了学校。她耐心地嘱咐孩子医生所说的注意事项后,看着孩子慢慢地入睡,她才深深地呼了一口气,拖着沉重地步伐离开寝室,此时已凌晨2点多了。
吴老师以前教的学生中有一个女生叫吕欣,在读四年级的时候,吕欣的手被车撞断了,吴老师把吕欣送到医院治疗。在治疗期间,吴老师每天下班都要到医院看吕欣,吕欣的手刚做手术,她怕吕欣痛,陪着吕欣说话,聊天,分散吕欣的注意力。有一天晚上,吕欣妈妈忙,很晚都没有给吕欣送饭,吕欣感到很委屈,在病房里哭,吴老师知道后,帮吕欣做了鸡汤面,又一直陪着吕欣,直到吕欣睡着后才回家。为了不让吕欣感到寂寞,星期五放学,她把班上的同学带到医院看吕欣。吴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点点滴滴如无声细雨,滋润着孩子的心。
范尧峰有一点口语基础,转学到吴军琴班上时,吴军琴很担心没有语言环境,范尧峰的口语能力退步。为此,吴老师每节课为范尧峰创造说话的机会,自己讲课时也放慢速度,力求口形清晰,方便范尧峰学习和模仿。一年多来,范尧峰的口语能力有很大进步,家长也非常放心地把范尧峰留在特教学校。
吴军琴还广开言路,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望子成龙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作为家长,能把孩子交给学校,是因为他们相信学校能把他们的孩子培养成材。但是吴军琴认为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长的配合,因此,为了能够促进这些特殊学生的学习,她想方设法“广开言路”,随时和学生家长进行联络和沟通。一方面可以多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家庭环境,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促进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对班主任工作的了解,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吴军琴利用节假日和双休日对学生进行家访,她细致地了解了班上所有孩子的基本情况,“留守儿童”、“单亲学生”、“贫困学生”她都了如指掌,努力用爱心感染着每一个孩子。在这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的基础上,家长和她双管齐下,一起督促学生学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学生都是聋哑孩子,住在学校时,他们平时就缺少父母的关怀和教育,吴军琴平时更是注重与他们谈心,分享他们进步的喜悦,消除他们遇到挫折的忧伤,积极树立他们生活的信心,为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特别是聋哑孩子,父母和孩子无法交流,更是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造成孩子不知道节约,乱买零食的习惯。不仅如此,学生还学会了攀比。
有一年春节过后,有一天上课,吴军琴走进课堂,发现一个叫胡琴的孩子在哭。吴军琴询问了胡琴哭的原因,原来孩子刚刚谈论春节期间爸爸妈妈给自己买了哪些玩具、新衣,而胡琴家庭条件不好,爸爸妈妈什么都没给她买,甚至连新衣服都没有,孩子们都嘲笑她家穷。吴军琴那天刚好穿着一件旧衣服,就安慰胡琴道:“你看,老师也没有买新衣服啊。你的衣服虽然是旧的,但是很干净,老师很喜欢。”借着这件事,吴军琴对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思想教育。教育他们要体谅父母,不攀比、不浪费。衣服不必是新的,穿着干净、整齐更受人尊重。并表扬胡琴乖巧,能体谅父母的难处,号召孩子们向胡琴学习。通过这次思想教育,吴军琴发现孩子们都懂事多了,再也没有互相攀比、嘲笑的恶习。
聋哑学生由于本身的残疾,在慢慢懂事之后就会感到自卑,特别是现在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许多的正常人大学生找工作都很难,更何况残疾人?他们认为自己是残疾人,不如正常人。常常会情绪低落。吴军琴经常开导学生不要妄自菲薄,并通过带领学生观看残奥会、《海伦凯勒》来感受残疾人并不比正常人差,只要自己努力。吴军琴经常给学生讲一些残疾人自立自强的故事,帮助学生重塑自信。特别是吴军琴曾经教过的一位学生考上大学后,更是给其他的学生增加了信心。吴军琴还经常引导学生与那些自立自强的肢残人士相比较,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开导这些聋哑孩子不要自暴自弃,至少我们有手有脚,至少我们有眼睛可以看世界,我们可以坐在学校里学习,相对如那些肢残、盲人、贫困山区缀学的孩子,我们不是幸运的吗?别的残疾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一定也可以。经过吴老师耐心教导,同学都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当好班主任 带出积极向上班集体
吴军琴从事特殊教育一线教学21年,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17年。她用心做好班主任工作,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班主任必须善于组织和管理学生。作为班主任,要做的工作多而繁杂,每次布置黑板报吴军琴都会适当指导,让学生参与,她所负责的六年级班风正、学风浓,精神面貌昂扬向上。在文明班级评选活动中,多次获得流动红旗。表现在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兴趣广泛,比如围棋比赛、绘画比赛等,多次获奖。学生劳动习惯良好,每次大扫除,学生主动打扫,特别是范尧峰同学,每天早晨和大扫除时,将大垃圾桶洗得像新的一样,点点滴滴,都能看出班主任工作做得细。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因此吴军琴老师十分重视培养班干部。她让班上的几个孩子每人负责一项,有学习委员,卫生委员,纪律委员等,每人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学习委员负责检查家庭作业,上交作业,检查课文背诵;卫生委员负责检查孩子们个人卫生,教室卫生,清洁区卫生等;纪律委员负责对孩子们平时在校情况作纪律监督。吴军琴每天都向小组长打听检查情况以及时管理。吴军琴时时强调,一个人不但要学习好,管理能力、领导能力也不能缺,每月吴军琴让孩子们毛遂自荐,参加班干部的竞争,激励孩子们的上进心、自尊心。
作为班主任,无论是在知识技能上,还是在行为品质上,都必须具备以身示范的能力,班主任也是教师,还应是教师中的精英。所以在职在岗期间,吴军琴参加了各类培训,有校本培训、计算机培训、职业道德培训,法制培训等。她还自学了汉语言文学专科、本科全部课程,并且取得了相应的学历证书。此外,她还阅读了一些优秀期刊,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小学班主任》、《辅导员》等。
长期以来,吴军琴坚持研究学科教学,认真落实“备、教、批、辅、考、研”等教学常规,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虚心学习,大胆创新。自特教学校在每个教室安装了电脑以来,吴军琴就开始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制作课件的方法,提高自己制作课件的水平,利用课件提高自己在课堂上的效率。

吴军琴在工作中时刻谨记陶行之先生的一句话:“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她积极引领残疾学生乐观向上、自强不息,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最美丽的火花。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06:57 | 只看该作者
恩施巴东一中马海林

   大学毕业后,他没有选择经济发达地区,而是选择了少数民族连片地区、国家级贫困县——巴东县,选择了他的母校巴东一中,志愿拖入到家乡的教育事业中。从教十几年,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勇于进取,兢兢业业地、无私无怨地在教育教学的一线耕耘着。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广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他始终能从全局出发,勇挑重担,班主任和教学工作认真细致,形成了严谨踏实、开拓进取的作风。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教学质量高,为清华北大输送了8名优秀学生,超过百人被“985”工程大学录取,为巴东一中在恩施州教育教学质量评比中连续十多年位居第一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巴东一中政教处主任,他积极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尽自己所能,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学校德育工作,达到在学校乃至更大范围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为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教育理念
   马老师以“习惯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作为班训,以“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名校意识”来激励学生。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在班委会的组织和带领下学生讨论、制订、通过了《班级管理细则》和《寝室管理细则》,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他特别注意精细化管理,全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所带的班级年年被评为“文明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
   马老师经常告诫学生:人生没有一次经历是多余的,只要愿意付出创造性的劳动,每一次经历都可以增长才干。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主动承担班级、学校乃至社会的工作。
   在学校的“三节两活动”中都有他所带班级学生活动的身影。在“巴东一中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活动月”中,同学们积极参加书法展、摄影展、征文比赛,认真排练爱国主义歌曲合唱比赛,在各项赛事中,都有获奖的同学或项目,多次被授予“优秀组织奖”。在体育节中,参加大型团体操的同学达80%以上,同学们认真排练,积极出谋划策,比如:图案的设计,队列的变换,音乐的提供等(他曾担任大型团体操导演和音乐编辑五次);没有参加团体操排练的同学则积极为同学服务,制作班级标志牌、体育知识宣传展牌、体育小报(《山鹰起飞的地方》)、志愿者服务等。在文化艺术节中,英语风采大赛、校园十佳歌手、演讲比赛、大型文艺晚会等各项活动中,他认真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认真排练,班级同学都获得过至少二等奖以上的奖励。在科技节中,他指导学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进行小制作、小发明等,2009年学生的小发明“手摇式划线器”、2012年学生的实验改进“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改进”分别获得了恩施州第4届、第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为了形成纯正的班风、浓厚的学风,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充分张扬每个学生的个性,他经常变化活动课的形式,如通过“如何正确处理同学关系”、使学生明白早恋的危害,通过“如何有效学习”共享学习心得、通过“感恩父母”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等等。班团活动课 《感恩父母》在2011年10月全国班团录像课评比中获得全国一等奖。
   马老师班上的学生总是自信满满、处事泰然、勇于展示。他以独特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一切皆有可能!譬如说,为了改变理科生语文成绩不是很理想的状况,在每天下午英语听力结束后安排了一段时间用于语文阅读,同学们可以把自己感觉很优秀的文章和大家一起欣赏,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习兴趣,而且很多励志类的故事对学生也起到了教育作用。他还把励志类的故事编成一本书,教育学生发奋图强,励志成才,天生我材必有用。为了树立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在教室粘贴了“用斗志、不屈的心战胜不可能”,“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到了最后一刻也不放弃”,等励志标语,来激励学生向困难发起挑战,只要努力了,一切皆有可能。

二、工作方法
   马老师对班主任工作始终怀着满腔的热情,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早上6:00到校,晚上11:00到家,以校为家,时刻以一种研究的心态去观察、思考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帮助学生找到其人生发展的“最佳增长点”,并创造机会使之得到最好的发展。
   作为班主任要学会尊重学生。多年来,他通过抓好班风与学风建设,使学生们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下健康成长,他们好学,乐学,懂得尊重别人,与人合作,他特别注重培养一批优秀、能干的班干部,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乐于助人等好品质。他喜欢与学生交心谈心,从家庭情况到学习生活,时常聆听他们的倾诉,然后给他们客观的分析,让他们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他特别注重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和斗志的鼓舞,因为他深知如果学生是行驶在高考这条征途上的一辆汽车,那么老师则是征途上的加油站。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欣赏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年来,时常碰到很调皮的学生,甚至连家长也没办法,他会主动跟他们交朋友,利用课余时间多跟这类学生交流,鼓励他们参加擅长的活动,一有进步马上表扬,发挥他们的特长,并用爱心去熏陶他们。老师只有放下身段,主动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学生才可能把内心的想法和你交流,你才会了解学生的真正情况,从而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成长。
   马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热心、耐心和信心,“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2011年秋季学期,刚接手班级时,班上有一位男生——谭卓然,他从该同学高一的班主任那里了解情况时,说他很调皮,不爱学习,很不好管理。高二到他班上之后,他对该同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发现这个学生性格古怪,比较孤僻,不和同学交流,几次月考成绩也都很糟糕。他多次找他沟通交流,了解学习、生活情况,他都不开口,即使表态也只是点点头。多年班主任经验告诉他:这个学生家庭可能出了问题。马老师通过多方了解,终于弄明白了他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性格。谭卓然的父亲以前是巴东三中的一名语文教师,在12年以前,他的祖父因公伤寻求解决,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答复,他父亲不顾及他母亲的感受,走上了维权的道路,长达十年之久,他先后辞掉了工作,潜心钻研法律。在这期间,他父母经常因为意见向左打打闹闹,甚至达到了闹离婚的地步。他了解这个情况后,对他进行了及时的心理疏导,经常和他进行发自肺腑的交流和沟通,让他放弃包袱,不要因为家庭原因影响自己的美好前程。经过耐心细致的教育,该同学心态明显好转,学习更加刻苦了,到高三拼命的去学,成绩有了较大进步,可能是出于感恩吧。在2013年高考中他顺利的进入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为了变换不同的教育形式,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马老师自费从中央电视台购买了《艺术人生》、《大家访谈》、《开讲啦》等栏目的部分光盘,利用活动课观看,利用伟人或名人的成长足迹从正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例如:同学们在观看了《钱伟长》之后发现,原来伟人在考大学时物理只考了5分,后来居然当了科学家,我们在学习上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呢?在观看了《大山里的自助餐》之后,同学们感慨,原来还有条件那么差的学校,连住宿、吃饭的地方都没有,这些孩子怪可怜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在观看邹越的演讲《让生命充满爱》时,许多同学泣不成声,有同学表达了对父母、老师的愧疚之意,学习生活等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老师善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完善自己。马老师坚信: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而每一朵花原来也都只是一种草,班主任工作的创造性,就在于让每一棵草都能开出灿烂的生命花朵。
  以爱博爱,关注特殊困难学生。
  马老师始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弟妹看待。对于那些家庭困难、学习困难、病痛学生、问题学生他总是特别关爱,从生活物质、思想感情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给钱给物,让他们感受到班级的温暖,感受到班主任的温暖。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如果没有热诚而执著的关爱之心,就没有学生的拥戴、家长的满意,也没有领导的信任、同事的钦佩,更没有社会的认可、群众的口碑。这是他对教师职业的领悟,对他所挚爱事业的诠释,对班主任生涯的概括。诚如罗曼·罗兰所说:“你要播撒阳光在别人心里,那么你心中首先要有阳光。”以心才能发现心,以爱才能博得爱!
  有来自沿渡河镇的一个男生,名叫王俊,相貌清秀,学习勤奋,生活简朴但很少言语,高一担任他的班主任,马老师就注意上他了。通过跟他的交流,得知他父亲患有肝癌,家庭的重担完全落到了他柔弱的母亲肩上,家境贫困,上学的学费也是借来的,因此感到压力很大。了解这个情况后,马老师一边有意识的经常跟他聊天,开导他鼓励他,让他放下思想包袱全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一边积极向学校团委反映他的情况寻求资助款项,并时不时从家里带些食物水果给他,渐渐的,他越来越开朗,跟老师越来越亲近,成绩也越来越好,还获得了学校的助学金。在2009年高考中被武汉理工大学录取,前段日子,他很兴奋的给班主任打来电话:“马老师,很感谢您在高中三年对我的教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现在已经和华为签约了,月薪六千,这与您的关心爱护分不开,请您注意身体,祝您工作顺利,万事顺心”。
  
三、班级管理特色
  马老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为此,他非常重视班级文化生态圈的构建,一方面我积极参加《构建和完善高中德育管理体系研究》、《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等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一方面积极探索、研究班级管理模式,从个体目标、岗位职责、民主选举、考核监督、学生评价等五个维度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通过班风建设、教室布置、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薰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升华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注重班干部队伍建设研究,在个体目标上他特别注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注重学生的精细化管理,在逐步内化为学生品质的基础上,我进一步组织学生讨论、制定了《班干部岗位责任制》,再让每个学生根据自身条件,挑选适合自己的岗位,参与岗位竞选,人人各得其所,各尽其用,基本上实现了“两驾马车齐头并进,三个层次职责分明”的网络化班级管理模式。
  注重学生自主管理研究,教是为了不教,管理是为了不管理。为了增强学生自主管理的有效性,马老师还建立了班级管理考核制度、班务日志,从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工作责任心、工作能力、自身形象等五个方面对第一、第二层次的班干部进行阶段性考核,期中、期末各一次,考核后及时跟有关人员交流,反馈考核信息,以帮助班干部成长。班干部平时要注意观察、记录同学们的闪光点,积累期末写评语的原始材料。既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也培养了学生公平、公正的道德意识。
  注重学生自主活动研究,马老师经常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活动:成立了各科学习兴趣小组,同学之间“一对一结对子”,每周活动一次,让学生教学生,同学之间既增进了友谊,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成立了各科研究性学习小组、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同学们在开展活动中,既学到了许多课外知识,也培养了合作意识。
三、自觉充电和传帮带
  马老师在追求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努力追求自身的发展,这正好符合我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他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理念,并在教育实践中养成了思考、总结的习惯,养成了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先后完成了班级管理《构建班级文化生态圈》、《班级管理中的目标意识》、《让校规看守校园》等论文。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他尽其所能指导青年教师,例如赵万江、马开红等一批优秀的年青班主任涌现出来,何泽蛟、黄瑞、靳永畅等年青教师正发展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他能从大局出发,无私奉献,毫不保留。值得我们大家推广学习。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06:30 | 只看该作者
孝感市孝昌县第一初级中学班主任刘菊芬


有一首歌曲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道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有一种情感最为美丽,那就是师爱。有一位女教师,以最高尚的师德、最隽永的师魂、最深沉的师爱铸就了一座坚实的丰碑,矗立在学生们的心中,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她,就是孝昌县第一初级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优秀班主任,语文教师,先进党员刘菊芬同志。
从1992年9月踏上三尺讲台至今,刘菊芬老师已经在教书育人这一方天地里辛勤耕耘了二十二个春秋。她痴迷于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她把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在学生面前她给自己定位四种角色:行为的表率、授业的老师、慈爱的母亲、亲切的朋友。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刘老师以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和率先垂范的言行,实践了孔子的话,兑现了“为人师表”的庄严承诺。
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刘老师坚持带学生晨跑。 “身教重于言教”,只要天气晴好,每天朝读前,于熹微的晨光中,她总要带领学生在四百米的跑道上跑上三四圈。去年,她担任七零三班的班主任,督促学生晨跑时,简直是困难重重。学生刚刚进入初中,身体素质参差不齐,少数学生娇生惯养,跑一圈气喘吁吁,跑两圈怨声载道,能够坚持跑完的寥寥无几。面对这种情况,她没有厉声呵斥,也没有听之任之,而是陪伴在学生身边,不停地给他们打气、加油,鼓励他们坚持就是胜利。天有不测风云,晨跑不到两周,她的脚在下楼梯时不小心崴了,走路都有点吃力。可是每个清晨,她依然强忍着钻心的疼痛,一瘸一拐地奔跑在学生的身边。看着老师艰难前行的身影,动辄请假不跑的学生少了;跑一圈就停下不跑的学生少了;而坚持跑完三圈的学生越来越多。一个月后,全班七十五位同学都养成了晨跑的好习惯。而刘老师因为不间歇的剧痛到医院检查才知道,伤处已经发展成了陈旧性骨折。
在坚持不懈的晨练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012年9月28日,在孝昌县组织的“博士湾”杯万米长跑比赛中,刘老师带领班上五十名同学参加,不仅都坚持跑完了全程,而且还有九位同学分获二、三等奖,她也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
不仅仅是晨跑,每天的日记,她同学生一块完成;班上制订的奖惩制度,她与学生一起遵守;早到班,晚离校;服装得体,举止文明;勤俭节约,廉洁自律……她以自己的一举一动、身体力行为学生竖起一面美德的镜子。
她的品行节操,如一面镜子,无时无刻不对学生有着耳濡目染的深远影响。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她以积极上进的精神状态来鼓舞学生,以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来引导学生,以平和谦逊的处世原则来打动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她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她坚决不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刘老师的人格魅力感召下,她的学生一个个讲文明、懂礼貌,正直善良,诚实守信,她所教的班级班风良好,年年被学校评为优秀班集体,她也多次被评为孝昌县优秀班主任,她无愧于学生“行为的表率”。
“学高为师”,在二十二年的漫漫长途中,刘老师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她从来没有停滞过求知的脚步。工作之余,她经常出入图书馆,查阅资料,精读名篇名著,深钻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勤作读书笔记;还自费订阅了《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研究》等杂志。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的甘霖,通过各种途径充盈着自己的源头活水,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堂下,她是潜心钻研的求索者,课堂上,她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老师。她的课,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既生动形象,又幽默诙谐;既紧扣文本,又联系实际,如春风拂面,似行云流水,给学生以知识的熏陶和人文的享受。她,在探索中前进,在学习中成熟。
多年来,刘老师所任班级语文成绩一直处于同年级前列,2007年、2010年中考她所代的班级语文平均成绩分别达到101.5、99.8分,居全县之首。她所讲的公开课《爱莲说》、《山中访友》获县一等奖,2001年《秋魂》获市二等奖,在2008年的孝昌县中考语文备考会上,她设计的作文复习课获一致好评;她设计的教案曾多次获县级一等奖;2012年十月,她的说课《在沙漠中心》获市级一等奖;2013年她的作文课《心动不如行动》获省级一等奖。
作为学科组长,她精心组织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带头上课,认真听课,积极评课;督促并落实每月的教学常规检查,把检查践行到实处细处;为了激励老师们紧跟新课改步伐,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率先垂范,踊跃参加每一次教学大比拼和论文比赛,成绩斐然。她创作的论文《引生活之水,浇作文之树》获国家级二等奖,《请留住阅读教学之根》、《我是一名幸福的园丁》等获省级二等奖,《走出作文创新的误区》、《中学语文教学“三重三轻”要不得》、《把握小插曲,激活语文课》等多篇论文获市级一等奖,《廉政进课堂,清风满校园》获县级一等奖;《与学生携爱奔跑》、《如何做一名优秀的领航员》、《山寨版书迷》等多篇文章发表在《孝感日报》、《孝感教育》上。
刘老师不仅是学生行为的表率,授业的老师,在学生心中,她更是一位严慈相济的母亲,一位平易近人的朋友。
她以理性而智慧的爱引导着每一个学生。处理学生早恋这一敏感的问题时,她从不横加干涉,恶语相向,而是娓娓道来,循循善诱;学生逃学到网吧玩游戏,她没有粗暴处理,而是陪学生一起上网,并用QQ聊天这一特殊的让学生感觉亲切的方式接近学生、与学生交流,用亲情、友情、师生情来感染学生,让学生远离虚幻的网络空间。
她以平和宽容的师爱包容着每一个学生。刘老师牢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批评更强烈”。无论学生做错了什么,她都表现出极大的理解和信任,不厌其烦地深入了解具体情况,耐心细致地聆听学生的心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宽容的恩爱引领他们走出泥沼,迷途知返。
她以真挚而无私的师爱呵护着每一个学生。几乎每个周末,她都把班上的留守孩召集到家里改善生活,烧水让他们洗澡,给他们洗晒衣物,看着他们干干净净地坐在桌边,把满满一桌饭菜消灭精光,她脸上浮现出了欣慰的笑容;不止一次,她从菲薄的收入中拿出钱来接济那些家庭特别困难、生活费都没有着落的学生,多则数百,少则几十;有好多次,她给生病的学生买药,为衣着单薄的学生置办棉衣、手套…….点点滴滴总关情!刘老师用关心、耐心、细心在学生和自己之间搭起了一座爱的彩虹!
她以平等公正的师爱善待每一个学生。一次次蹲下身子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一回回手牵手肩并肩朋友般的真诚相处…….“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应当矜怜”,她把更多的爱给了那些落在队伍后面的学困生。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扬的话语,一个温暖的笑容,一次耐心的讲解……一点一滴的关注和呵护叩开了学困生心灵的大门,刘老师的爱让学困生不再孤单、自卑、彷徨,他们重新迈开了前行的脚步。她曾经带过一个叫许坤的男生,是九年级时从外校转来的。成绩差,而且抽烟、打架、沉迷网游,经常逃学去上网。父母束手无策,对刘老师说:“我们已经无能为力了,只希望他混个初中毕业!”家长放弃了,可是刘老师没有放弃,她一次次找许坤倾心交谈,一回回上门走访,还多次找到网吧。十一月的一天,暴雨倾盆,晚自习时申阳又没来,打电话也不在家。刘老师推出自行车,又开始了各个网吧的搜寻,等找到老街的一处网吧时,她全身都湿透了,因为天黑看不清路,摔了一跤,裤子擦破了,腿上鲜血直流。正在网络上玩得如火如荼的许坤,看到老师这个样子,当时就哭了,“刘老师,我再也不上网了!”
校园内,处处能见到她与学生促膝谈心的身影;校园外,也时时能看到她匆匆前行的步伐,每个学生的家里,都留下来她的殷切期盼、谆谆嘱托;每个家长,都忘不了她对学生的一片深情、满腔关爱。无怪乎,学生称她为慈母,家长敬她为良师,社会上也是赞声一片。她用爱心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家长的信任,即使毕业了,一些家长还会经常打电话来,同她谈孩子的情况。每年教师节,她收到的贺卡和短信不计其数;寒暑假登门拜访的学生更是一拨接一拨;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曾来信评价她的教育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1997年,刘菊芬老师被评为孝感市优秀教师;1999年、2003年、2006年、2009、2012年曾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2003、2004、2005年连续三年在县级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2012年被评为孝昌县首届名师;2013年她被评为孝感市首届最美教师。
刘老师只是一位普通的教师,她既没有惊天动地的话语,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然而,她却以无尽的热情、忘她的精神,书写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演绎着对班主任工作的深情,诠释着对学生的热爱!她的办公桌上摆着这样一句诗:唯有痴心如火烈,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正是她人生和心灵的真实写照!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06:04 | 只看该作者
荆州监利县柘木中学陈海平
走进监利县柘木中学校园,常常老远就会听见阵阵宏亮、悦耳的声音从教室里飞出——那是陈海平老师在高效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精彩点评的声音。难怪他的学生都这么说:“听陈老师讲课,就像喜欢音乐的人走进了音乐的殿堂,让你充满神圣感,让你享受快乐与激情”。其实却很少有人知晓,每次讲完一堂课回到办公室,陈老师的身体会有好一阵的难受,因为他的胃炎很厉害,手术治疗都三次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总劝他在上课时声音放低些,或许这样身体不会那么受累。可陈老师总是说:“唉,没办法,养成了习惯,走进教室人就精神起来了,胃也不疼了,讲课的声音自然而然地慢慢大起来,控也无法控制”。
一、“耐得住平凡,才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耐得住平凡,才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陈海平老师总是这样告诫自已。他的学生中有好几位在南方学校干得很不错,多次写信或来校邀请老师到他们工作的学校去工作,月薪至少是现在的二倍,可陈老师总是以我喜欢这里平淡的生活为由婉言谢绝学生们的美意。班主任工作琐细繁重,都是些平平凡凡的工作,但又不同于一般平凡的工作。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左右着学生的视线,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的学习、生活、健康,同学们在学校的饥寒冷暖,喜怒哀乐都在陈老师的视野里。几十年的班主任工作,陈海平老师深有体会地说,班主任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品德知识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要比学生做得更好。五十出头的陈老师仍然坚持每天早晨第一个到教室迎接学生们,晚就寝待学生们睡安稳后才回家。天冷了,学生床上的被子是否暖和;天热时,学生是否睡得香,学生生病了吗?手头钱还够用吗?同学间有了小磨擦,陈老师会在班上讲个小故事,作业本上留句言,“小不忍则乱大谋”或“同船过河,五佰年所修”之类的短语,学生们心领神会,未等老师谈话,矛盾早已化解。有些学生毕业很多年后还把陈老师在本上的留言工工整整地压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时时激励、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这些平平凡凡的工作也成就了陈老师不平凡的业绩。十年高三班主任,有八年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有七年被评为监利县“高考先进个人”,所任班级高考成绩连续8五年被评为学校“优胜班级”。
二“我的眼里无差生”
“我的眼里无差生”。把每一位学生放在心上,这是陈老师做班主任的信念。二OO八级学生张硕在微博里这样写道:“他从未说过放弃的话,也从未对我们有所埋怨,他总把一句话挂在嘴边:‘教育不仅是教人,更是教人怎么做人。’平凡的他却从事着不平凡的职业——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教师。有人说,师恩像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我还要说,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荡,无法估量。是他给了我大山般屹立不倒的信念,是他让我拥有大海般坦荡宽广的胸怀。他,就是我的恩师,我心中最崇敬的人——陈海平老师。”张硕在读高三时一直品行较差,常常白天睡觉,晚上外出上网,对高考散失了信心,陈老师硬是到寝室陪他睡了一个星期,不但改变了他上网的坏习惯,也教育他重新回到了人生的正确轨道上。第二年复读,张硕同学终于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转差工作一直是陈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断探索的话题,也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些被贴上“差生”标签的问题学生总能在陈老师眼里闪现出亮眼的优点,他总能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抓住恰当的教育时机。在课堂上,他很善于照顾“差生”的情绪,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自己的闪光点和成就感。他常对年轻教师们说:“差生”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有时,教师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激发学生心中无穷的力量。教师的爱最具吸引力,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所以,我们应主动接近学生,用爱去包容他们,去感染他们。2009级有一位女生在寝室偷了同学一部手机,被偷女生发现后,告到陈老师这里,要求学校对这位女生进行处分,陈老师思量过后冷静下来:这个学生一向品行优良,为什么会干这种事呢?他一边与该生进行交流,一边做被偷学生的工作。如果轻率地给一个处分,显然她的心灵就会受到伤害,而且会成为一个历史污点背一辈子。处分不是目的,挽救教育学生才是目的。于是陈老师和德育处沟通后,决定不把这事张扬出去,但私下对那个学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这件事后,这个学生就像换了个人似的,知恩图报,努力学习,大学毕业后,现已任职某公司财务总监。
二十四年的班主任工作,陈老师不知给予了多少困难家庭子女物质上的无私援助和精神上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有多少空巢学生从陈老师那里架设起与远在外地的父母沟通的桥梁,弥补了久违的父爱和母爱,从而安心地学习和生活;又有多少离异家庭的子女,通过陈老师调理与疏导消除了不健全的家庭所造成的心理负担,融入到和谐的班集体。在他眼里,爱是平等的,无私的,没有等级,没有优劣,没有差异,爱所有的学生,时刻努力以一个教师真诚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怀每一位学生。
三、“班主任工作也要与时俱进”
班主任工作既辛苦又具有挑战性,从早上校门打开那一刻起,就要围着学生转。学生德育,班级纪律和卫生,学生间小磨擦,与家长沟通等一大堆烦琐的事情让班主任应接不暇,这就需要班主任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做到与时俱进。“班主任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这是陈海平老师经常自勉的一句话。
班级文化建设,一直是陈老师在做班主任工作中探讨的主题。班里的每一名学生对班集体有着深深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耀感,陈老师定期在班上开展读书月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真正让学生在有益身心的活动中意识到自己是班级不可或缺的一分子。班级的各种事务都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商量决定的。例如班级财务,卫生环境的维护,班级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文明纪律情况的考核等。事情虽小,却能让学生在商量的过程中感受到民主的气氛和主人翁的地位。陈老师总是用一双欣赏的眼睛看待学生,“今日之星”“风云榜”“班级好风尚”等评选活动,使班级文化在这些活动中凝集升华,学生在活动中学生承担,认识自我,懂得信赖,每天在幸福中提升自己,温暖他人,班级因团结而精彩。
国家富裕了,家庭幸福了,学生们在家长的“关爱”下大操大办自己的生日宴。有的家长爱子心切,为了给孩子送上生日礼物,千里迢迢回家一趟,导致学生生日一个比一个铺张。生日宴上抽烟饮酒,负面影响极大。学校多次严肃查处但收效甚微,有的学生甚至公开抗议,生日是自己人生中重要的节日,用自己的钱庆祝有何妨。陈老师利用感恩教育课,组织主题班会,讨论“生日是什么”、“怎样过生日会更有意义”。从熟语“儿的生日,娘的苦日”说起,教育学生纪念生日,就是为了教育自己珍视母爱,不忘养育之恩。学生们终于明白,原来过生日并不一定要大吃大喝一餐,给父母挂个电话会更有意义。于是,每到班上同学的生日,陈老师都会在清晨送上一个小本子,上边写上祝福的话语,并督促学生给自己的父母打个电话。有的同学被陈老师的举动激动得偷偷流下热泪。在陈老师班级影响下,学生生日宴终于叫停。
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身体生理发育的变化时期,心理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常常出现情感上的激荡,对异性的兴趣也随之增强。情感上的激荡,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倾吐对象,就会出现心理压抑,焦虑和忧郁。再加上青春期学生对异性的好感,他们往往找异性坦露心扉。陈老师针对学生特殊年龄的特别表现,每学期都专门在班上组织同学们开诚布公讨论男女生早恋巧应对等心理辅导。陈老师首先肯定青春期学生对异性的好感,是一种美好的情愫,不是严格意义的“恋爱”,它是开在青春期少男少女心底一束最美的花,只能默默的呵护。并自编教案应对早恋“三忌”印发给全体班主任学习讨论:一忌通知家长,二忌简单粗暴,三忌满校风雨。这一招果真有效,班上几对“爱侣”偷偷找到陈老师坦露心扉。心中的疙瘩终于解除,学习也更上劲了。陈老师从工作中也深深体味到,只要每个教育者能以宽容的态度和合理的方式加以引导,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的观念和方法来解决学生问题,既能引领学生健康的成长,也会收获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快乐美好的情感体验。
二十四年班主任,二十四个春秋。陈海平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就这样默默地奉献着。两鬓早已苍白的他收获到的是县“师德模范”“优秀教师”,多次荣获“优秀班主任”光荣称号。每次谈到获奖感言,陈老师总是说,“我还得先感谢我的学生们,是他们成全了我。”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05:34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班主任刘红
1990年踏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刘红老师, 25年来,连续带了三届大循环,始终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学生,以愉悦的情怀拥抱学生, 以赏识的眼光培育学生,
以多姿的体验锻造学生,培育了一朵教育的奇葩——饱含深度的关爱、追求亮度的培育、讲究创新力度的师德“三度”,因而,她所带的班级成为学生幸福的家园,成长的乐园。而她本人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湖北省十大师德标兵”、“湖北省劳模”、“武汉市功勋班主任”、“武汉市首届魅力教师”……

饱含深度的关爱点亮着学生的心灯
作为一名二十五年的班主任,她始终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学生,以愉悦的情怀拥抱学生,这样饱含深度的关爱点亮着学生的心灯。
三年前,她刚接新班五(5)班。不久,她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到龙龙家家访!她进门后未及就座就主动观察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询问孩子平时的学习时间、学习习惯,然后指出孩子书桌摆的物品过多,建议减少书桌上的物品摆放,并指导家长将书桌移到窗前。接着,她特意关注了孩子家的书柜,对大部分的书籍都持肯定态度,对其中一本课外书提出意见。随后,她还特意送两本好书,一本是《你在为谁读书》,另一本是《如何改掉孩子的99种坏习惯》。刘红还根据自己的育子经验与家长做了交流。孩子的成长经验显示,指导家长对正在或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如何做好一些生理和心理上的辅导!临走,家长送刘老师出门。刘老师就他家门在建设大道旁边,每天要过大马路上学,反复叮嘱家长注意安全。最后刘老师鼓励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树立信心,相信有老师的引导,有家长的配合,一定能让孩子有很大的较变和提高。
这次家访后,家长在《家访手记》中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这次家访拉近了家长与老师的距离,让我们从忐忑不安,心有顾虑,到信心倍增,心生感激,让我们对刘老师及学校的教育充满期待,也让我们认识到,家庭教育不只是监督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不只是对孩子叮嘱、打骂、批评。家庭教育是一种良好的氛围,是学校教育外的必要补充,是让孩子有自尊,有自信,懂感恩,能宽容,并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学习。我们会继续努力教育朝着这个目标坚定的前进。”孩子则是这样评价老师的“在刘老师的眼里只有优秀和杰出。”
去年,她接手新班二(2)班,多次到明明家里和他爸爸进行交流,消除种种疑虑,建议进行常态化管理。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必然存在的过程,不必过度的恐慌。 如果给孩子造成巨大的焦虑、压力,并不利于他的成长和错误的改正。家长这样感叹:“刘老师是我和孩子的良师益友,帮助孩子和我共同成长”。
时至今日,毕业三年的慧慧还经常念叨她的刘老师,慧慧的妈还记得刘老师第一次到她家来家访的情景——家住8楼,晚上,楼道没灯,没电梯,她气喘吁吁地爬上来。像这样夜访的事还真不少,那次接到蕾蕾奶奶的告急电话,刘老师忙放下饭碗赶到蕾蕾家,一忙就忙到晚上11点,当时奶奶不放心20多岁的刘老师独自一人回家,执意带着孙子打的送刘老师回家。在车上,三人开心地聊着,的士司机指着刘老师说:“这是孩子的妈妈吗?”奶奶说:“这是老师……”的士司机感慨地说:“像这样的老师真是难得……”
像这样一个个家访故事在刘老师的教育生涯中只是一个个寻常的片段。她那细致入微地呵护,深入浅出地剖析,温暖和煦地沟通,常常让家长感到安心、放心、舒心,更让家长感到教育需要方法,更需要乐观期待!
  追求亮度的培育凝聚着人格的魅力
她连续带了三届学生,她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心态十分的阳光,这得益于她以赏识的眼光培育学生,使学生发挥出了可贵的亮度。
在送走了又一届毕业班后,刘老师接手了五(5)班。这是一个“出了名”的班,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班级特别散漫。对于一个有太多的负面影响的班集体,在和家长及学生第一次见面时,她送了一份《见面“礼”》。
五(5)团队的同学及家长:
大家好!我是五(5)团队新老师,我叫刘红。我将担任本团队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我始终相信师生之间的情缘是人生中美丽的情感。今天,有幸成为你们的老师,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在接下来的几百个日子里,我将和大家朝夕相处,齐心协力,携手共进。
目标是前进的动力,一连想了好几天,如下的团队奋斗目标,你们觉得怎样呢?
团队目标——做最棒的自己,争最优的团队,夺傲人的佳绩。
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我期待着!!!
如何做最棒的自己呢?给大家几条建议:
☆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
☆ 他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
☆ 一本漂亮的作业本就是汗水的结晶、思维的火花、绚丽的名片、人生的缩影。
☆ 静心预习,认真倾听,自信发言,耐心复习。
也许,你会有更好的建议,因为你已有丰富的经验,我有足够的理由这样相信——五年级的学生,是学校的大哥哥大姐姐,是榜样!对上面的五句话,任选一句,写下自己的只言片语,这是今天的语文家庭作业。写完之后,不要忘了评价(合格   优秀    杰出)。

你们的“老”朋友:  刘红
                                  2011-08-26
慢慢地,这个班级发生了诸多的变化。瞧,在校园“大家唱,大家跳”活动中,同学们发出了可贵的亮度,集体舞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六(5)班的毕业典礼后,亭亭的妈妈则写了这样一篇手记:
“带着严谨和勤奋求学,带着正直和善良做人,带着温暖和爱心生活……”在班主任刘老师深情的叮咛中,六(五)班的“同心圆梦”活动临近尾声,但是很多家长眼里含着泪光,久久不愿放下手中的照相机。
最后一次班级集体活动,家长们都来了,五班的孩子平时听说非常淘气,但是,今天的班会,家长们看到的是孩子们做数学题的聪慧;孩子们在电子白板上畅谈旅游见闻,仿佛小小旅行家;孩子们激昂地诗朗诵;孩子们热情的歌声;孩子们高超的魔术表演;家长和孩子一起大声说“我骄傲!”……这就是传说中的五班吗?今天,家长们更多感受到的是热情的学生,温情的老师……
想到骤然一别相见不易,五班老师动容的叮嘱,感动着孩子和家长。“同心同德,圆梦成材”,正是这份理想,五班的老师才能够避开商品经济大潮的喧嚣、纷乱,在孩子们纯洁无暇的眼神中求得心灵的平衡,守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清贫。
想到成长不可阻挡,学生们表演节目时的一举手,一点头,一句话,彼此之间就在目光相触的一瞬间都融入了感情。
“携手育人,同心圆梦”活动成功地举办,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校园生活的美好,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师的深情,学生的阳光……
作为家长,深深感谢!

讲究力度的创新彰显着育人的艺术
刘红老师在班级管理中采取目标激励,增强了学生归属感、团队感。实行岗位责任,增强了学生自觉性、主动性。自主管理,增强了学生约束性、创造性。她更善于挖掘家长资源,组织了多彩的活动。
镜头一:自主管理——培植责任意识
开展“一日队长制”、“值周队长制”的活动,培养孩子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责任心。她让全班同学参与班级管理,这样班级不只有一双眼,有68双眼;不只有一双手,而有68双手;不只有一种思维,而有68种不同的想法。“值日队长制”按学号采取轮流制,值周班长则是值日班长中的优胜者来担任。很多同学经历了这次活动,感慨很深。有的说,原以为“当官”挺好的,哪知道蛮辛苦的,但我从中体会到管理者的艰辛,很不容易。也有的说,唉,要是中队没有我,那会乱成什么样,从中体会到管理者的快乐。同时,班级的评比活动栏——《小小岗位——大大责任心》评价体系,使团队成员的责任心逐渐蕴含在他们的心中,积极向上的种子也在迸发。
镜头二:习古老文化——烙印心灵
在欣赏古老的文化艺术时,同学们被古老的文化所震撼、吸引。剪窗花这一古老的艺术如何在幼小的孩子身上留下烙印呢?我聘请了一名学生的奶奶当我们的校外辅导员,教孩子们剪窗花。每个月,请奶奶利用班会的时间教孩子们剪纸。慢慢地,这一古老的文化在孩子们的一剪刀、一剪刀下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图案。同学们你帮我,我帮你,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合作中互助,竞争中激励。窗花、编织、蜡染等古老的文化让同学们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每次边剪纸,同学们边将垃圾放在塑料袋里,讲文明的习惯已养成。
镜头三:参观机场——编织蓝色梦想
开展“亲情携手、编织梦想”活动。为了让孩子们和父母的心在更广阔的天地中交融,刘红决定组织学生参观天河机场。参观那天,家长运用模型对飞机飞行原理进行讲解。学生们在停着的旧飞机上,走进机舱,围在驾驶室里听飞行员讲飞机的操纵;登上塔楼,遥望飞机的起落,近观塔楼指挥员通过雷达对飞机远距离的指挥;教室里的航空知识抢答赛……这一幕幕,激荡着学生的心胸,鼓励着家长的信心,一个个蓝色的梦想就此诞生。
镜头四:“小树共存”——播种放飞希望
通过校外辅导员的联系,她在班级开展了《让绿色走进我们》的主题活动,邀请两位华农的学生向同学们演讲了环保的重要性。其中的一个问题:会不会出现水比油贵的情况?学生纷纷答道,当水资源遭到破坏时,会出这样的情况,显然学生的环保意识大大提高。植树节当日,同学们在她的的带领下,到校外张公堤去植树。飞舞的蚊虫、泥泞的道路阻挡不住孩子们兴奋的心情。种下杨柳,悉心呵护,也放飞了希望——我们和小树共成长。
镜头五:“2012春节晚会” ——让科技与智慧同行
元月八日,她组织学生参加由中国科协、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等联合举办的中国首台科技春晚——《2012龙年科技春晚》。在谐谑与踢踏《糊中漫步》的节目录制中,学生们见证了玉米粉搅拌成玉米糊的全过程,看舞蹈演员在玉米糊糊上跳踢踏舞怡然自得,学生们惊讶不已;看小丑滑稽表演沉入玉米糊中不可自拔,他们又乐不可支。在互动环节,学生们通过动手体验,方懂得了玉米糊糊属于非牛顿流体,承受的剪切力越大,越显示出固体属性的道理,所以快则钢,缓则柔。正如这台晚会的主题——“欢乐与智慧同行”,学生们在欢乐中开眼界长知识,同时也激发学科学的兴趣。
镜头六:“显微镜下的世界” —— 领略了这个微观世界。
     去年10月份,刘老师邀请家长委员——郑妈妈和她的博士生们走进二(2)班。她们带来了显微镜、可爱的兔子、温顺的小豚鼠。教室里顿时沸腾了,一双双眼睛顿时充满了神采。郑妈妈制作精美的幻灯片,把同学们带进一个神秘的微观世界。显微镜把纳米一样微小的世界放大到学生眼前。学生们发现原来我们的身体是由亿万个各种各样的细胞组成的。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颜色、形状和构成,真是太神奇了!就像学生变成了一个纳米小人,到细胞世界进行了一次奇妙的旅行。

“嫣红”工作室传递着职业的幸福
2007年2月,刘红被评为江岸区首届首席班主任,用她的名字命名了“嫣红工作室”。作为区嫣红班主任工作室的负责人,她牺牲大量课余时间与区内的青年班主任教师研讨,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为江岸区培养了一批师德高尚、素质全面的青年班主任。正如团队成员所说:“这里已是青年班主任成长的加油站,这里已成就骨干班主任的再成长。工作室有飞扬的激情,育人的责任,前行的幸福,未来的展望……”如今,嫣红工作室已被评为市区先进班组。
连续两届担任了武汉市远程辅导的刘红老师,辅导了近两百名学生。在最初的培训阶段,刘红老师充分运用留言板和学员沟通。另外,刘红老师还充分利用班级QQ群对学员进行指导,让浮躁喧嚣的心慢慢沉静下来,共同分享班主任远程培训的快乐。下面采摘几朵浪花来一起回味:
2010-10-13 21:24:23
我们四班的老师真是不错,从一篇篇文章中不难看出对这次学习充满了热情、期待,收获更是精彩纷呈。作为辅导老师,很是感动和钦佩!愿我们这一群喜爱班主任工作的伙伴们,用智慧碰撞,用激情交流。
2010-10-18 22:05:56
首先要感谢熊娜老师为有疑问的老师解惑!老师和家长沟通的确很难,不同的家长需要用不同的方法,但真诚是最重要的,日久天长他会明白你的心!你那颗爱孩子的心。当发生小摩擦时要冷静,想想这背后的原因。其实,现在的家长也挺不容易的!
紫风铃(1214074275)
22:38:54
以下是我在学习中,印象较深的几句,与大家分享:“教育是技艺、更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用我们的热情和生命去拥抱。”
“如果一个人有爱,为所爱的人付出,那他就是幸福的人;如果一个人所爱的人也爱他,那他就是最幸福的人。”
……

汗水走过的地方,就会开放出娇艳的花朵。面对班主任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她常说:有幸成为班主任是一种幸福,让班级成为学生喜爱的家园,成长的乐园则是幸福中的幸福。


9#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05:03 | 只看该作者
鄂州市鄂城区杨叶小学涂婷
涂婷,女,30岁,鄂城区数学学科带头人,鄂城区“德艺双馨”教师,鄂州市优秀共青团员,鄂州市“十大巾帼女杰”候选人,湖北省普通话测试员,全国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只要全心全意爱学生,学生也会同样爱你”,靠着这个信念,涂婷的人生字典没了“困难”二字。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她以13年的工作实践,深刻诠释了这个信念。
一、爱心 坚守农村三尺讲台
2002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 涂婷来到了鄂州市最东端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杨叶小学。刚到杨叶小学,涂婷被眼前的情形惊呆了:操场泥泞,桌椅破旧,污水遍地……本来有着一般人看来更“划算”的选择,她却偏偏挑选了教师这条路,面对艰苦的环境,涂婷既难掩失落又平淡视之,她回忆道:“下课后,一个圆脸小女孩怯怯地走到面前,递给我一颗沁着汗水的红枣。小女孩手心沁着汗,那颗枣已经被她拽得变了形,我的心顿时被融化了。学生们纯洁的眼神和发自内心的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成为了当时引领我最大的力量。”
从教十三年,涂婷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在幕后“乐为别人作嫁衣”的她,似乎不习惯讲述自己的故事。她从抽屉里掏出工作笔记,对这些凝固在字里行间的故事,更加熟悉和乐意倾谈。
2007年9月,学校领导安排她担任六年级(2)班班主任,明知这是个有名的乱班,但她还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两周之后,她的心便凉了半截。逃课、抽烟、打架……问题层出不穷,而最让她头疼的便是“调皮大王”刘东。刘东的父亲是一位建筑包工头,常年在外,母亲溺爱有加,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刘东沾染了很多不良习气。涂婷几次找他谈话,他仍然我行我素,有时上课竟然坐到了课桌上抽烟。涂婷开始动摇了,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甚至埋怨校领导为什么将这个烂摊子交给她!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几乎让她选择了对刘东的放弃。
2008年1月15日,天又阴又冷,班上有两个学生没有来上课。最后,涂婷在一处废弃的楼房里找到了他们。几经询问,两个学生才道出实情,是刘东向他们收“保护费”,不给就要挨打!                                                      下午三点,涂婷回到学校,找到刘东,刘东不但不承认,还扬言一定要好好地教训教训他们。说完,就怒气冲冲的离开了学校。涂婷深知刘东,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决定去刘东家一趟。
此时,天色已晚,又刮起了北风,且飘起了雪花,她冒着风雪骑着车去了刘东家。开门的是刘东的妈妈,当涂婷问刘东是否回家,她妈妈却爱理不理的说没有。涂婷将上午发生的事情告诉刘东妈妈,刘东妈妈先是不屑,后是愤怒,最后她咆哮着说:“我们家有的是钱!孩子不会向别人要钱!当老师的怎么能坏了孩子的名声!”涂婷还想解释,她却将涂婷重重推出门外,哐当一声关上了大门!此时,涂婷的大脑一片空白,她感到空前的屈辱,木然地站在飘零的雪花中,任屈辱的泪水横流!回到家,她躺在床上,除了后悔还是后悔!她后悔接手这个“落后班”,后悔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更后悔选择农村教师这个职业,他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却恪守职业道德,凭着天良心管教孩子,错在哪里? 她不奢望得到家长的尊重,但却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
深夜十二点,涂婷仍然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这时,手机响了,刚一接通,就听到电话那端的女人边哭边说:“涂老师,是我,我是刘东的妈妈,刘东天黑一回家,就被两个骑摩托车的小青年强行带走了,他爸不在家,他奶奶急得晕了过去,求求你,求求你帮帮我,帮帮我呀!”     
挂了电话,顾不上拿伞,涂婷推着自行车就冲进了风雪中。外面早已是白茫茫一片,当时她已怀有四个月的身孕,但她顾不了这些,一种无形的力量使她在风雪中飞奔。她边骑边想,刘东此时会在哪里?网吧?游戏机房?她沿街一家一家的寻找、呼喊,但始终不见刘东的踪影。此时,已是凌晨三点多钟,恐惧、寒冷、疲劳一齐向她袭来,她几乎坚持不住。当她敲开最后一家游戏机室时,终于看到了刘东。灯光下,他跪在地上,脸上青一块紫一块,两个小青年还在对他拳脚相加。她冲过去,用力推开两个小青年,大喊一声:不许打!两个小青年知道她是刘东的老师,便说刘东欠他们三百块钱不还。涂婷赶紧从身上摸索着凑齐三百块,并告诉他们以后不准再找刘东,否则就报警。两个小青年拿到钱就悻悻的走了。涂婷扶起伤痕累累的刘东,为他轻轻擦去脸上的血迹。此时,刘东的泪水如断线的珍珠,他一下扑在涂婷怀里大哭起来:“涂老师,我对不起您,您还要我这个学生吗?”涂婷此时也克制不住的哽一声,直到最后泪流满面,不可自抑:“刘东,你永远都是我的学生!”
    经历这件事情后,刘东从此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除了搞好自己的学习之外,还协助涂婷开展班级工作。班纪、班风迅速好转。学期末,这个班被学校评为先进班集体,学生的小学升初中成绩也名列全镇第一。如今,刘东已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每年的教师节、春节他都会为涂婷送来节日的问候。
    回忆往事,涂婷的脸上浮现出幸福羞涩的微笑,她说:“感谢十多年的班主任岗位历练,感谢我的班级和我的学生,因为我和孩子们一起共同成长着,我时时感受着这种成长的幸福和快乐,我常常庆幸自己这辈子当了老师,庆幸遇上了这些可爱的孩子。因为有了他们,我的生活和生命才更加充实。”
二、细心  最美“爱心妈妈”
     怀着一颗激情的心,涂婷始终用心温暖学生。每一年,她都要记几本工作笔记,每一页都圈圈点点,记录着她教过的每一位学生家庭情况、学习状态、心理变化、回访记录。“今天,李吉的家里没人,记得下回要补上……”“袁畅爸爸重视孩子学习,欣慰……”“严小玲父母离异,与奶奶相依为命,难怪沉默寡言……”十多年的班主任经历,数不清去过多少家庭,做过多少次家访,十多年用过30多个家访本,摞起来半米高。
    涂婷班上有个叫李青的学生,她的母亲早逝,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只能自己照顾自己。在一篇作文里,涂婷细心地发现了这样一封信:“妈妈,我又想你了,昨天我跑到你的房间,找出你穿过的衣服闻了又闻,熟悉的味道就仿佛你就在我身边。妈妈,白天在学校与同学们在一起,我强作笑脸,可是你知道吗,每到夜晚我就躲进房间钻进被窝里无声地哭,这样的夜晚不知过去了多少个…妈妈,你临终前要我要认真学习,照顾好自己,这些我都能努力做到,可唯独不能做到的,就是我不能停止对你的思念啊……”看到这里,涂婷一边流泪边一自责,她暗自下决心,要让每一位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李青学校离家远,她就常常让李青到自己家里吃饭。每逢节假日,涂婷都打电话联系上李青的爸爸,让父女俩说说话。李青生病了,涂婷干脆把她接到家中,照顾她打针吃药,把亲手做的饭菜端到她的手上。李青依偎在涂婷的怀里热泪盈眶地说:“老师……我没有妈妈了,您就做我的妈妈,好吗?”
每天天还没亮,涂婷就早早起床,安顿好孩子,常常顾不上吃早饭,就去了学校,等夜晚回到家,已是暮色十分。多年来,她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了学校,留给了学生。
2010年,涂婷3岁的女儿严重烫伤,被送到黄石市第五医院住院治疗,看着女儿被烫伤的腿,她心如刀绞,她多想陪在年幼的女儿身边,抚慰她呵护她,可学校的孩子们怎么办?涂婷请来老家年迈的婆婆在医院照顾女儿,自己又回到学生们身边。一个星期后,女儿腿部伤口因为护理不周引起感染,被送到武汉治疗,留下了永久的伤疤。面对医生的批评、家人的责怪,涂婷愧疚难当。可等女儿病情稍有好转,她又回到了学校。
涂婷用母爱和师德, 诠释着一位普通人民教师的立体形象,被乡亲们亲切的成为最美“爱心妈妈”。
三、真心  职业赋予神圣使命
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涂婷体会最深的是:“只要你全心全意爱学生,学生也会同样爱你”。她更像是慈母,在班级管理中,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成长”的育人理念,给予每一位学生切实的人格尊重。2011年涂婷班里来了一个很特别的男同学,他的父亲游手好闲,时常惹是生非。一些班主任怕他带坏班里其他孩子,不愿意要他。最后,涂婷把他接到了自己的班里。刚入学时,他上课乱说话,下课打架,让同学们望而生畏。涂婷与他的接触中发现,他不仅乐于助人、而且动手能力也很强,用木头做出的小坦克,小汽车惟妙惟肖,而且还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涂婷主动接近他,诚恳的指出他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对他提出具体的希望和要求,为他创造在同学们面前展现才华的机会,树立他的威信,用各种方式引导鼓励他。经过多次家访,和家长实现了平等沟通,在涂婷的爱心与真诚的感召下,这位学生彻底改掉了不良习惯,还被评为学校优秀学生干部。在获奖感言中,这位同学说道:“是涂老师让我重新认识了我自己,做一个更加好的自己!”
2011年元旦,杨叶小学六(1)班教室里格外热闹,此刻这里的联欢会达到高潮:全班同学整齐地站在教室里,他们每人手里都捧着一盏闪光的红烛,深情地注视着他们的班主任,齐声说:“涂老师,我们爱您!”烛光把教室映得通红,此情此景,让涂婷热泪盈眶。透过泪水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诚挚的面孔,她感到无比欣慰,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教师是多么的幸福。
    涂婷积极探索符合农村教育实际,适应农村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总结提炼出“爱心、细心、真心”“三心”教育法,课内是老师,课外当益友,学习中是老师,生活上是慈母,对学生关怀备致。她想方设法让留守儿童体验亲情,倡导成立班级学习互助组,让留守孩子与优等生结对子,相互学习交流共同进步,让留守孩子体验集体学习生活的温暖和乐趣;她善于转变后进生,用“反向偏爱”对待后进生,于细微处献爱心,让学生重新认识发现自己,使学生受到传统和朴实的教育;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她用“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少埋怨,多理解;少指责,多尊重,用爱的温暖化解学生心中的坚冰。在历届的学生中无一人辍学,无一人违纪。2009年,她撰写的论文《打造班级文化,培育健康人格》获得鄂州市班主任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2005年,她在鄂城区十一个乡镇3000多名教师中作师德巡回报告,反响强烈;2012年,在鄂城区庆祝教师节大会上,她作为优秀班主任代表,向800多名教师作经验汇报,鼓舞人心。
    在工作实践中她逐步形成了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灵活善变的教学方法,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踏实严谨的教学态度等教学特色,调动了学生的自驱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在近五年杨叶镇举行的年级数学竞赛中,她所带的班级连续五次获第一,在近三年杨叶镇举行的六次数学期末统考中,她的班五次获得第一,所带学生也多次在省级和国家级数学竞赛中获奖。涂婷个人也荣获鄂州市“课内比教学”比武竞赛数学组一等奖、鄂州市教师师德演讲比赛第一名、鄂州市农村教师普通话暨才艺大赛第一名、湖北省小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辅导员奖、湖北省教学课件制作大赛三等奖、湖北省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大赛铜奖、湖北省第三届农村教师普通话大赛第一名,《楚天都市报》作以《奇迹,数学老师获全省教师普通话大赛第一名!》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这就是涂婷,她永不疲倦的,在边远农村学校奉献青春,收获快乐,记录着一位农村普通教育者的顽强心路;她以永不磨灭的理想,一片丹心,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展现了教师的神圣使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8 11:03 , Processed in 0.20799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