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何伟:中国是个有意思的地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27 05:2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何伟:中国是个有意思的地方

作者:何伟,石剑锋

这些年您回到了美国,写一些和中国无关的文章。在中国做采访和其他地方有何区别?

  何伟:写美国的题材,读者都知道这些故事的背景,尤其是《纽约客》的那种读者层次。但是给美国人写中国题材文章,他们不知道这些故事的背景,所以需要给他们简单的介绍。但对我来说,不管写中国还是其他地方,最重要的还是写人物,写有意思的故事。所以在我看来,写作的区别其实不大。

  在美国,采访管理非常严格,要采访美国一个地方,我需要提前很长时间进行预约,在丽水,我经常是直接去了,他们其实是比较公开的。当然,采访中国政府官员特别难,我的采访申请,也可能不被接受。但是在美国,你申请去采访官员,他们一定要给我答复,否则,他们知道,我写文章会提到,我问了政府,但是他们没有回复,这样的叙述会让他们难堪。

  在中国采访普通民众,要比美国简单容易。丽水没有太多外国人,他们对我也有好奇心,他们想知道,我是谁,为什么在这里,所以认识他们比较顺利。另外一个区别是,中国人比美国人话少,他们不太爱说话,所以需要花更多时间去采访。书里面丽水那个工厂,我去了好多次,那个“罗师傅”,我采访他很多次,他才告诉我关于这些机器的故事。在美国,如果你认识这个人,他马上就会告诉你所有事情,他们还特别喜欢说自己的生活。这是传统的问题,跟政治没有关系。

来源: 东方早报 | 来源日期:2011-03-27 |


      《纽约客》前驻华记者何伟(原名彼得·海斯勒)有三本关于中国的著作《江城》、《甲骨文》和《寻路中国》,前两本曾在台湾出版,《寻路中国》则是他唯一一本在大陆出版的作品。尽管是个美国人,但何伟却在中国拥有相当多的读者,他在《纽约客》上的每一篇文章几乎都会被中国读者及时翻译成中文。与“主流”驻华记者不同的是,何伟向西方读者展现的中国,不是给他们指点江山的激扬评论,而是冷静地讲述着转型中的中国故事,以及各式各样的普通中国人,与宏大的政经话题反而一直是若即若离。

  在《寻路中国》中文版正式出版之前,书中有一句话已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当美国的新兴城镇刚刚开始成型的时候,第一拨居民往往是商人和银行家,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律师。当人们还在住帐篷的时候,当地的第一份报纸已经刊印。最先修好的永久性建筑物一般是法庭和教堂。”“然而,中国的新兴城镇里存在的,只有商业这一样东西;工厂、建筑材料供应点、手机卡销售商店等等。自由市场决定着发展初期的雏形,娱乐项目很快就出现了,却很少有社会组织现身此地。”做中西比较是不是一个外国记者观察、记录中国的重要方面?

  何伟:为写这本书,我经常去浙江丽水。去一个地方,你要了解它的背景,要跟其他地方做一些比较。我们美国有所谓拓荒史,我就看美国历史中那些小镇都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有些地方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有二三十个人,但却可能会有教堂,有一份报纸,这份报纸专门报道本地新闻。我去丽水的时候,当地也有报纸,中国每个地方都有报纸,但这些报纸不报道开发区的事情。我去了那么多次开发区,一次都没见到记者。我也在丽水遇到很多人,他们对宗教是感兴趣的,但他们也没想到要盖个教堂。你看美国历史,那时在西部也是很蛮荒、艰辛,但也有法律、社群等,而这些对一个地方是很重要的。

  但做中西比较是很容易被标签化,而且中国人特别在乎你们西方人怎么写中国,骂或赞都可能让中国人不满意。您怎么看?

  何伟:做这样的比较是要非常小心,尤其是要考虑哪些比较不合适,比如美国某些东西可能是不适合中国的,不能因为美国有中国没有所以就说中国比美国落后,不能这么说。但是,刚刚那个比较是挺合适的。我们到一个地方进行开发,什么是最早需要建立的,是需要考虑的,难道只能是商业吗?我开始写书的时候,很少被翻译成中文。可是,近几年,如果我在《纽约客》上发表一篇文章,很快就有人把它翻译成中文,这是很重要的。

  你说的那种心态也是很自然的,而且现在中国读者对外国人写的东西的心态比以前好多了。以前他们常常认为,我是中国人,比你们外国人更了解中国,你们有什么资格批评中国?现在中国人能接触到越来越多外国人关于中国的文章,这很好。美国也不喜欢被批评,欧洲人常常写文章批评美国人为什么要卖枪等等,我们美国人也会说,“欧洲人不了解美国。”实际上,我们美国人应该接受欧洲人的批评。这个比较同样也适合于中国。从外来人视角看一个社会,告诉他们这个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其实是好事情,美国和中国都需要这个。美国与中国都因为其自然条件的原因,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封闭的,所以需要别人告诉我们他们的观点。

  您这本书毕竟是给外国人看的,现在西方人到底喜欢怎样的中国故事?

  何伟:西方读者对中国在传统上还是有些偏见,这个还没有完全改变。三四年前,我去探望姐姐,她有个女儿在读小学三年级,他们让我去班上给他们讲中国。然后我问:“你们都有什么问题?”有学生马上就问:“在中国他们吃狗吗?”“中国父母会杀死女婴吗?”我感觉很糟糕,怎么两个问题都是这样子的。美国记者经常会写些关于中国最极端的故事,然后让美国读者误以为这是普遍的。其实我在涪陵教书的时候,也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有本书是讲美国和美国社会的,有一部分是关于美国宗教,我要向学生介绍这部分内容,里面讲到了一个关于宗教的极端例子。然后学生就有疑问,美国宗教是这样子的啊?可是,这些极端例子并不能代表真正的美国社会。但另外一方面,这些学生都是来自四川偏远的地方,对外部世界还不太了解。作为老师,我很难受。

  我的意思是说,进口一个极端情境的故事,作家、记者、教师要讲清楚那个背景。对我来说,我的目标是给美国读者一些关于中国的基本背景,而不是告诉他们什么是最不好和最好的事情。书比较好,因为可以比较长,我也能讲清楚。可是,文章就比较麻烦,很多内容没办法写进去。所以通过书,比如我写的关于中国的书,可以了解很多关于中国的背景,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成功或者失败的。

  普通西方人怎么看您关于中国的文章?

  何伟:我得到的反馈有很多,有人会感慨,“看完这本书,我很高兴自己是美国人,没有生活在中国。”但是,这种评价不是我写作的目标,但我没办法控制读者的看法。大多数读者看完这本书会觉得,中国是个有意思的地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也钦佩中国人的某些特质比如勇敢、爱冒险等,而美国人则比较保守。他们看这本书,也感觉出来中国比较务实。这些信息当然跟他们之前接收到的中国信息不一样。很多人对我说:“我一直觉得中国到处都是公安。但是看完这本书却发现,并不是这样的。”这也是我在封面上放这个玻璃纤维警察的目的,就是说在中国很多地方是没有权力机构管的,是市场和普通人自己管。美国人一直觉得,中国不是个好玩的地方,因为报纸呈现的中国一点都不幽默,很严肃,看完这本书就发现并不是这样。

  我想我的读者应该还不是普通美国人,而是文化层次比较高的读者,他们想要了解中国到底是什么。政府官员是不会看我这本书的,他们可没有耐心看完这本书去了解中国,他们要的是简单的条条框框,而且都是关于中国政治和政府的。他们最理想的材料是,告诉他们四个月内中国可能发生的事情,一二三四这么几条就可以了。或者拿出对策,我们美国哪些东西对中国最重要,一二三等。他们不需要人物和故事。

  在美国总部的编辑和上级一般会建议你们这些驻华美国记者写什么?他们感兴趣的中国话题是什么?

  何伟:传统上,最感兴趣的还是关于政治,这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冷战恐慌有关,这样一种冷战思维延续至今。另外,他们还觉得中国的政治很奇特,这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也实行自由市场经济,这样一种情况让他们很困惑。美国人关心的是,中国这样一种政治体系会如何走下去,将来又怎么改变?这是美国人非常感兴趣的,他们很想了解中国以后的发展。我是记者,我个人认为这不是最重要的,我还是喜欢写那些我能碰到的人、我能采访的人,他们的生活、思想等等,我不要去预测什么。

  我老是说,作为记者你是去一个好多人都去过的地方,还是去一个新鲜的、没人去过的地方采访?如果一个地方有一个新闻题材,好多外国记者去了,会很麻烦,比如说会有警察保护。而去一个外国记者没去过的地方,那采访就不会遇到太大难题。比如在这本书里提到一个地方叫榆林,我去的时候,警察希望我离开,因为我一个朋友已经写了一篇关于榆林的文章,搞得那里的政府很焦虑,对记者尤其警惕。再比如,我这本书里很大篇幅是关于丽水的,对外国人来说,丽水是什么,他们一无所知,更没有向外国人介绍丽水的文章。所以,我在丽水的采访毫无阻碍。

  当然那些热门话题,每个同行都在采访都在写,我也得完成任务。比如北京奥运会,我写了两篇,一篇是关于北京申奥成功的,一篇是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奥运会时我不是跟记者一起去看奥运会的,我是跟魏子淇(注:《寻路中国》中主要人物)一家人买票去看的,他们告诉我关于奥运会的感受。我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说,就算去那些所有记者都会去的地方采访,也可以写出有意思的东西,主要是别跟其他人一样采访、写作。当然我跟其他外国记者不太一样的地方是,他们有很大的写稿压力,需要马上写出来,而我没有这个压力,我每年只要写三四篇就可以了。所以我可以为了写一篇文章,在一个地方待很长时间。

  另外,中国人可能不太了解而出现误会的地方是,西方编辑对记者的影响。编辑都不是在中国的,他们在纽约或者其他地方,他们会给记者压力,要求记者写什么。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当出现一些群体性事件时,我们都觉得没什么意思,也都清楚这些事情没有什么报道价值,做这样的选题很无聊,也希望别写这些东西,但是我们的编辑就认为,你们需要写。我有一个朋友是《纽约时报》的,他说,“我要是不告诉编辑那个选题,今天早上三点半他就会打电话给我,所以我还是先简单写一下,免得早上接电话。”第二天,其他报纸编辑也会给驻华记者打电话说,《纽约时报》刊登了什么什么新闻,你们需要写。但其实记者们都知道,很多情况下这些事情很没意思。编辑们在美国,对中国只能想象或者是延续着以前的思维。幸运的是,我的情况跟这些新闻记者不太一样,如果我说不想写,还是可以顶住压力的。

  您曾在中国那么多年,跟中国普通人接触下来,他们对外国记者有怎样的看法?

  何伟:我觉得一般老百姓也不会刻意去想,你是不是外国记者,但是他们可能觉得美国媒体是批评中国的,是反对中国政府的。美国媒体确实重视政治和人权选题。其实每次我在做采访的时候,我都会公开自己的身份,给他们我的工作名片,他们知道我是干什么的。我去了很多偏僻的地方,在那里他们没有太多关于记者和外国的概念,他们很奇怪我是哪里的,为什么在这里呢?有的时候他们甚至还会问我,你是汉人,还是蒙古族或维吾尔族?他们对美国媒体是没有什么看法的,但是在北京,大家都知道情况。有时候我采访几十个人,他们会对我说,如果我利用这些采访记录写什么反对中国政府的文章,可能会给他们添不必要的麻烦,要求我别直接写什么。但是在丽水的经历很有意思,他们的老板紧张的是另外一些事情,他们怕我不是真记者,怕我是个做生意的,怕我是来刺探他们生意的商业间谍。我带罗师傅( 注:《寻路中国》中主要人物 )吃饭,喝了几瓶啤酒,然后他的老板特别紧张地问他,你们去了什么地方,谈了什么。为了消除对方的疑虑,我就把我的文章、书给他看,让他相信我就是记者,不是做生意的。在丽水,他们不关心政治。

  您在采访中,是如何处理和那些信访、告状的人关系的?

  何伟:在三峡的时候,有人对经济补偿不满,他们告诉了我这些经历。但是我也知道,就算我写了也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所以有些无力感,这让我感觉很不好。其实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本地媒体和人物来帮助他们,外国人没办法帮助中国人解决他们的问题。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是,他们会告诉我一些消息、材料、证据之类,然后还会问,“你写的是在中国还是外国发表?”我说:“是给国外写,但是会被翻译到中国来。”但他们的反应很有趣,就是不希望在国外发表,因为他们认为这么做就是在卖国,这样很不好。然后我当着他们的面说,“好,没问题,我就不写了。”他们还是不相信,非常紧张,然后我当着他们的面把采访材料撕了。我对他们的处境也很同情和理解,但是你看,他们对外部世界不太了解,不了解外国的新闻是什么,也不知道中国的新闻是怎么操作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30 03:35 , Processed in 0.18053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