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尹大为:我所知道的木心先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4 12:3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尹大为:我所知道的木心先生

时间:2014年12月22日 作者:尹大为 来源:文汇笔会

木心先生故去已整整三年了。​仍记得,噩耗传来那几天,我常兀然呆坐,恍恍惚惚。有木心先生的世界,和没有先生的世界,似乎毕竟是两样的。今日太阳独好,先生再也看不到了。​三年里,曾经几度想提笔写些纪念的话。

一想到先生“睿利”的目光,想到先生写过的那些怀念林风眠、席德进、张爱玲的名篇,珠玉在前,怎么也写不下去。请原谅学生的才薄与疏漏。​有些人,身前声名显赫,身后门庭冷落,作品也随风而逝。有些人,活着默默无闻,死后声望日隆,为人膜拜,如梵高,如巴赫。还有些人,才智超群可惜命运不济,身前身后都乏人知晓。木心先生比起他们来算是幸运的。只是老天考验他太久,无数不幸换来大幸,大半辈子隐姓埋名,晚岁十数本著作终于得以出版……

这些年,先生终于开过多次纪念会、研讨会,出过两本纪念专辑,众多素不相识的年轻读者来读先生的书……热热闹闹。但我,只想在心里建一个小龛,放上先生的相片,默默地怀念。

​知道有一位叫做“木心”的神秘人物,大概是1999年。当时我们所能见到的报刊上,还从来没见过这个名字。后来在各色“江湖高人”的口中,得知了这位隐匿在纽约的木心先生点点滴滴的离奇“传说”,似乎完全像是一位武侠世界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独孤求败”。之后借到了几册木心的书,都是台版,繁体竖排,开本疏朗,当时可是稀罕物。

翻卷展读,和我过往的文学阅读经验全然不同。他是个文字的魔术师,把我们习以为常的汉字,拆开来,重新排列组合,升华出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我们不仅看,还郑重地复印下几篇长文,时不时翻出来回味。当时我还只是个刚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小年轻”,要论怎么读懂是谈不上的。​那些年木心先生一直在被劝说回国定居,但老人似乎一直在犹豫。

2003年春,那时去乌镇旅游的人远没现在这么多,木心故居就缩在东大街上,一堵三人高的白墙,两扇黑旧铁门长年紧锁,走来走去的行人如不注意,根本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木心最早的关心者问来来往往的邻人,“可认识一位叫孙牧心,孙仰中的?”老翁、青壮都茫然摇头。对门那家的老太太,搬只破藤椅出来晒太阳,她年逾七旬,应该算是健在的镇上较早的住户,一问,也是1949年后嫁来此地,对孙家花园的往事已不堪了了。钥匙来了,我们推开暗淡的大门,好一派破败荒凉的景象。

时值阳春三月,万木生发,园中却阴晦异常,杂草丛生,苍苔遍地,小楼半颓,间杂外间拖来的废弃小船与木料,老墙上残留着斑驳支离的红漆标语,砌了一半又敲掉的赤膊新墙,一切似乎像极了荒废已半个世纪的鲁迅笔下的“百草园”。

据说“文革”时此地被征作为工厂,现刚请出。看不出原来住宅的格局,闻不到故人生活的气息,怎一个“乱”字了得。只有园中残存的小楼上遗落的木刻纹饰,龙吻,花卉,依然挺健,提醒着我们这里曾经有过的生气与光耀。真不敢想象这就是才智独绝、心气高贵的木心童年生活过的地方。

小院的一头有扇无门的小“门”,出门即是煌煌隆隆的高速公路,车来车往,好不喧闹,与小院的清寂、杂乱、落伍形成鲜明的反差。我忽觉,在半个世纪锐不可当的时代洪流中,木心所构建的心灵家园,几经摧毁践踏、折磨灭顶,但它却仍“抱残守缺”,委曲求全,犟头倔脑,傲首兀立。——死是容易的,难的是活下去。他形容林风眠先生:“意志之强,耐力之深,坚持以不死殉道”。他也同样如此。时代改变不了他。​如今木心故居重建了,新屋垒起,一扫旧日颓景,值得庆幸,但我却怎么也忘不了那已然消失的故园。

我仍固执地认为,这才是木心故居真正该有的模样。​又过了两年,木心先生回国了。

那天,我和妻子也去浦东机场接机了。车至机场苦等几小时,飞机终于着陆,我们忙奔上二楼俯瞰出口处内景。传奇的“神仙中人”木心先生,终于推着小车施施然踱出来了。先生穿一件钓鱼马甲,乍看似与平常老头无异。介绍,握手,他疲倦而欣喜,脸上是糯糯的微笑,或许是和生人少有接触,似乎总带着一丝小女孩般纯真的羞怯。​当晚,他们下榻在一朋友的欧氏别墅,我和作家陈村、孙甘露等诸位老师去见他。

再见木心先生,显然已精心打扮过,一身浅灰色粗细条纹西装,白色簇新的衬衫,琥珀领带,银戒,配上一头微卷的银发,让人眼前一亮。我们带去多本他的台版著作(当时还没大陆版),央他签名。他含笑摸出钢笔,欣然为我们一一签来。墨水经过长途颠簸,似乎郁结难驯,一笔下去,断断续续,似乎暗示着先生此刻复杂又跌宕的心境。

其中有一本,应是“05春”,他提笔写成了“50春”,经我们指出,他察觉后笑而不改,照样递过来,足见先生的通透。我心里暗想,如果先生能活到2050年,那该多好啊!​

先生说的沪语,是“老法”上海话。悦耳,生动,气度高贵。他妙语如珠,烟不离手,直让我们听得目瞪口呆又笑得前仰后合。和他笔下的严肃文字迥然不同,没想到他是个“滑稽人”(沪语中指幽默的人)。

说起笑话,张口即来,还能模仿各色人等的不同口气,节奏层层推进,把我们绕进去之后,突然又甩出一个短包袱,满堂粲然。他倒不似一般说笑话的人自己不笑,他边说,边自己也笑得投入,好像他也是头一回听到的听众一般。

​我问先生,学写文章该看些什么书?他又摸出笔,裁了张纸条,缓缓写下几个俊逸疏阔的繁体字:“论语(言文对照)/地粮(纪德 盛澄华译)。”写完,递给我。他悠悠地解释道:“白话文要写得好,必须精通文言。看外国译本要挑译者,译者不佳,神采全无。”前几天,我翻出先生的著作重读,一翻,蓦然掉出这张久违的小纸条。我横看竖看,拿在手里把玩。

《论语》,还有之后他让我读的《世说新语》,似是中文传统博大之根,《地粮》代表的则是西洋文化之气脉,两者交融生发,既是一把通向木心文学宝藏的钥匙,也似乎是先生对未来中文文学创作前景的某种预言。(先生把自己的居所取名为“卧东怀西之室”,应该也是这个意思)原来,先生和我的第一次见面,即把一本独家“武功秘籍”塞到了我的手里。而愚钝的我,当时竟然懵然不知。

​第二天,我和妻子陪着先生四处逛逛。午餐,我选在老锦江楼上,让老人重温久违了的上海菜——听说先生在纽约一个人,每天胡乱吃吃,已多年没吃过家乡菜了。菜点了一桌子,其实他吃不多,但每个菜上来,他来者不拒,连叫好吃,高兴得像个孩子。饭后,他提出去北四川路看看。我知道,这是他生活过多年的地方。我们打了个车。

开行不远,经过石门二路,我忙问先生:“‘文革’时您被关过的地牢,就在这附近吧?具体在哪个位置?”“哎……”接下去便是沉默。我后悔自己的唐突。​车至四川路,下车闲逛。一路走,一路听先生闲聊,似乎永不疲倦。聊什么呢?自然是文学,艺术。我见过一些大艺术家,莫不如此,一见面三句不离艺术。(比如焦晃老师,曾经听他平日与人闲谈,说着说着,他下意识开始观察身边人物的动作,揣摩哪些特殊举动可以为我所用。)我说,看了书中那些对他的评论,还是觉得台湾的郭松棻说得最好。先生深以为然,认为我“有眼光”,“识货”!

评价先生的文字,我是没有资格的。我只能浅浅地感觉到先生的“七十二变相”,一会“纵接古今”,一会“笑谈东西”,一会“嬉笑怒骂”,一会“装疯卖傻”,但这些都不是他的本相。我能体会到,先生骨子里是极沉痛的。显现在文字里,是《此岸的克利斯朵夫》、《双重悲悼》、《飘零的隐士》……先生说,他和贝聿铭相比,人家的每一步都踩对了,而他,每一步都踩错了。他写林风眠先生的挣扎,写张爱玲的孤寂,何尝不是在写他自己?​先生的脚力有些虚软了,不知是时差未倒,还是老熟之态。上下街沿,跌跌撞撞,需我时不时在旁搀扶。

先生和我外婆同庚,毕竟也是位近八十的老人了。路过乍浦路,我记起先生住过几十年的旧居应该就在附近,我很好奇,提出是否去看看?他含笑满口答应。才过两条马路,他便推说走不动了,不去了。是近乡情怯?抑或不愿勾起惨痛的往事?还是不情愿让晚辈看到他曾经住过的小楼,可能是如此破败寒碜?

先生可能不这么想,他永远要在旁人眼里保持一种优雅的风度吧?他常说,“呈现作品,隐退作者”,抑或也是这个意思?​时已微热,走走已然出汗,路过小摊,我问先生要不要来支紫雪糕?他毫不犹豫说要,开心得像个孩子。我们边走边吃边聊,他说得多,吃得少。风大起来,紫雪糕上的奶油不知不觉融化了,滴下来,落在他的棕色麂皮皮鞋上。他赶紧站定,慌忙掏出纸巾,把脚搁在街沿的栏杆上,猛力擦拭,反反复复。我帮不上忙,只得呆呆在一旁看着。我劝他说,等我们回去,拿水冲一下就好了。他说,麂皮难清理,不马上擦,会落下斑点,再洗就难了。他还是反复擦,痕迹还是在,风吹得他银发散乱,狼狈,落魄,看着心酸。不知怎么,我一直记着这个画面。汪曾祺先生曾对周围人说:“你们别把我当不食人间烟火的‘半仙’。”木

心先生在我心中的真实形象,从来不是那个被众人塑造出来的西装笔挺,举着烟斗,含笑“布道”的“大师”,而是这个背风屈身、狼狈擦鞋,虽满脑文学艺术,但不得不被生活反复捉弄、被迫低头的可怜又可敬的老头。​

先生没住几天,即回美国。怕他一个人寂寞,我也常常给他打电话。远隔重洋,电话一头传来遥远的先生的声音,迟缓而空洞,愈发显出他的寂寞。我们通起了信。他不用电脑,我们全用手写,然后寄出,飘过茫茫太平洋,两个星期,才到对方手中。虽然慢,也是一种久违了的古典式的享受。​开始时,我没轻没重,几天一封,拉杂写来,不知所云。

先生的回信较慢,二三月回一封,但字斟句酌,言辞恳切,无涂改痕迹,应该是改了才誊清的。起初,他纸大字疏,也会说些客套话。之后,师生之谊日深,纸越来越薄,字越来越小,洋洋洒洒一写几千字。纸是正反两面都写,甚至用过半透明的拷贝纸,字小到两粒米大小,大概是为了节省邮费,足见先生的俭朴与拮据。他写字似用极细的绘图笔,字迹扁而方,灵遒,耐看,“字极真朴,字字有美感”(先生写林风眠语)。

我秉性愚钝,又素来不是文学圈中人,他却不弃驽劣,手把手教我怎么写信,怎么读书,读什么书,怎么写文章……

抄几段吧:​“先谈谈怎样写信:1.信纸宜用一个规格的,不可忽大忽小忽厚忽薄。行草遵古碑帖,勿自出主张,使人无从揣摩。2.对并辈小辈可用‘如晤’,对长辈应用‘尊前’。3.勿忘页码。4.‘撰安’宜并辈,不宜长辈。5.学生不能用‘晚’,晚,是一般的泛称。师生之间亦不宜用‘顿首’、‘拜’(俗用‘叩上’,今可免去)。最不可疏忽的是具名之下要加某月某日,俾查考。‘乙酉夏日’者,大错。”​——这是对我辈不懂写信格式的“棒喝”和细致的叮咛。​

“你要改正改进的是,在行文中去掉那些油滑的东西,这是新潮的曲学阿世,国内大概都是这样的‘脚碰脚’,一见面,满嘴江湖切口,生活中可以作为手段来打诨,文字上要干净,而高雅的极度的幽默,就可以把痞子流氓压下去(知识就是力量)。我为你喝彩,好样的!”​——一针见血地指出我文章的毛病。可惜,我至今还没全然去除。​

“因为我受过许多屈辱,所以很喜欢现在有人给我一点荣誉,凡出于理解的赞美我是接受而感恩的。……你们对我文学的爱好,我是看作一代精英的文化生态的呈露的,在观念上,我为未来而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不免有软弱的一面,即希望有几个年轻人在我身旁。而你有鉴赏和评论的才具,又有办理实际事物的才干,将来可以为我(其实是为艺术)做很多事的。”​“华格纳只见过贝多芬一面,……最后说:‘以后,当你痛苦的时候,请想起我……’,我们将来相处的日子,一定是欢快的,而整体的意义却是悲壮的,因为我临老归乡并非自愿,这是西方不可能给我制作壁画的机会,只好回来经营‘木心艺术馆’,现在还是一个‘梦想’。你说得对,我的画是把我的快乐和悲伤寄托在里面了。我的文学,不仅抹掉一己的身世,连同我的哲学、哲理 ……”​——先生难得在作品中袒露心迹,而这在我看来,实在是近乎哀鸣了。  

据说先生对于读者来信基本不回,却能为我开“私塾”,写下这么多字,实在是我此生的荣幸。​先生终于荣归故里,壮志得酬,夙愿已了。各种光环纷至沓来,我为先生高兴。但我素不喜热闹,宁愿关起门,静静地与这些无言的信素面相对。信上的字,密密麻麻,洋洋洒洒。今日再读,仿佛一个字一个字跳将起来,幻化成先生那熟悉的糯糯的沪语,幽幽地,又在我耳边响起。

​2014年12月6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5:47 , Processed in 0.08551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