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关写作教学的三个小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9 01:2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关写作教学的三个小故事
宁波鄞州中学    毛刚飞
                   (一)收到了学生的一封信
早上,回到办公室,看到办公桌上有一封信,没有邮戳。我觉得奇怪,于是打开了信,原来是一位我在教的女同学写给我的。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前几天我布置了一篇话题文章,作文交上来后,我批阅她的的作文;应该说她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同学,文章写得不错,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她写的内容同话题根本没有关系;这其实也是她近几次作文经常有的问题;为了给她一点感觉,因此我毫不留情地给她打了25(60分是满分),并且作了“作文完全离题”的评语。
也许这有点伤害了她,所以她特意写了一封信。她在给我的信中有这样的话:“我一直写着自己想说的话,我一直不喜欢跟着别人思维走的人云亦云。我一直尝试着给我的阅读者眼前一亮的那种不同感觉的文章,我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主见,自私地将文章视为生命中的一部分。”“我知道我的文章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散、乱主题不明确,可是这是我的思潮,因为不系统目前它杂乱无章.另一方面,因为文章有时候太过自我,常会背离题目朝它的反方向发展""我想你就是那些不能欣赏的多个中的一个吧!而我觉得奇怪,明明你自己是喜欢那种自我\个性写出真实自己的作文,怎么考场上又是另一番模样呢?难道分段式的写作真的很好吗?难道总是引用名言\华丽铺排的文字真的很美吗?我想你自己也许在心里打个大大的问号吗?那你又何必向我们推崇这些嚼之无味、千篇一律的议论呢?""你莫笑我狂妄,我只是笑你我可悲.你的可悲在于你无法正视自我,无法摆脱尘俗事宜,不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我的可悲在于有生之年我的文字竟要死在你的手里,它们是我的血,我的光,我的生命之一,我自由而奔放的个性绝不容忍它被束缚."
     其实从上面的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她是一个有想法的女同学.也许我是主观了一点,或者至少肯定一下她的优点,没想到引起了她那么强的反响.但是另外一个角度说,她这个同学也太个性化,这样的同学更应该让她有时体会一下挫折的味道,否则,过于自以为是对她的发展根本没有好处.我绝对不是一个思想保守的人,我也很欣赏有独特个性的作文,我在平时也是这样要求的.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那就是话题作文还是要有一定的规范.话题作文说到底还是戴着镣铐跳舞.无论怎么样,总有一个底线:那就是不能架空话题,谈论的内容只能是话题.作文毕竟不是精神的漫游,不能自言自语.
    第四节是语文课.我没有带书本走进了教师.我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个性".我说假如话题是个性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提炼哪几个观点.学生发言,概括,最后有了以下几个思路:张扬个性;惟有不合众嚣坚持自己独立的思想才是真正的个性;跟着个性走;个性的"内方外圆";"个性的张扬应该考虑到社会伦理道德;个性,其实还很遥远;个性还是要有点约束,我酷,我个性.有个性才有价值;个性,爱你真不容易等等.在说到"有个性才有价值"这个点上时,我说每一个同学都应该选择自己的爱好,写自己熟悉的内容.譬如你喜欢音乐,你就可以说有个性的音乐就有价值,如果你喜欢绘画,你就可以写绘画需要个性,同样在文学、电影、足球、服装、房屋设计、汽车等各个点上你都可以写有点专业味道的文章,这样你的文章才会有真正的个性.在这些发言中,其实多多少少体现了同学对个性的理解.我说这些角度提炼都是很妥当的,因为都是围绕着话题而思考的,这是话题作文的最基本的原则.找到了一个切入口,你就可以按照你熟悉的内容写相关的文章.
    我说话题作文是有它的限制,但是并不是说话题作文不能体现个性,相反好的作文就应该体现自己对这个话题的独特的理解.但是,也不是有些同学所想的,爱怎样写就怎样写,我看那位写信的同学低下了头,她未必接受我的观点,但是她应该明白,今天讨论这个话题是由她的信引出来的,这也可以说是我对她的信的另外形式的回复吧.
(二)到底是谁失语了
     走到教室,学生给了我他们刚出的班刊,封面设计不错,装帧漂亮,文章的质量也有可圈可点之处。这里面的文章我大多熟悉,或者可以说我是第一个读者,因为很多文章就是从随笔里挑选出来的。从体裁上说有诗歌,有散文,有小说,有时评。从语言风格讲,有的明快,有的幽默,有的含蓄,有的玄幻。这些大大小小的文章多少也反映了他们这大半年来的青春年华,记载了他们的痛苦迷茫欢乐和追求。这些个性化的语言,独特的表达方式也是他们激扬青春的一个见证。我想有朝一日等他们再来看这本集子的时候,肯定会有另一种感受吧。
    我就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学生在写话题作文的时候有一种“失语”的感觉。这种失语表现在写作中没有自己的思想,差不多的腔调、差不多的行文方式甚至是差不多的材料和思路。这并不仅仅体现在一个班级里,准确地说体现在一个时代的中学生。我去批阅过两次高考试卷,我发觉原本最能体现个人情致的作文却最没有个性化,很多学生不能写成一篇象样的文章,即使象文章的也很少有创意的作文,大家都进入了这样的一个怪圈之中。拼命地凑几个相类似如司马迁、苏轼、李白、杜甫等例子。有的事例可以说几乎可以套用历年的高考作文,而那些所谓的满分作文也多多少少都是这种模式,还美其名曰“文化底蕴厚”。我认为这种现状自然和个性化的社会是不相符合的。
      何谓作文?作文应该是最能体现写作者感情和思想的载体,作文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个体现,应该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精神实践。但是现在感情被阉割了,很多同学不写记叙文,即使写记叙文也没有自己生活的体验。写议论时看起来是有点感情,但仔细地审视会发觉是在说套话、空话,很难有自己对话题的独特生命体验,很难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我认为好的作文就应该有自己的情感,哪怕写议论文,在文章中也包含了自己的情感判断。好的文章应该张扬着自己的思想,有思想才会有真正的品位。情感和思想应该比语言更重要,一种是语言稍微粗糙一点,但是有自己的真实情感,有自己的独特认识;一种是语言看起来很精致、漂亮,但是没有自己真实的情感,没有自己独特的观照。如果要我选择,我宁愿前一种。我始终认为作文并不仅仅是文字形式那个层面的东西,我觉得作文应该是同人的思维方式甚至是同做人方式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学生缺少一种创造,我们的有些机构中多了一些很讲形式的人,我认为多少是同这种作文模式是有关的。
    我们曾经有过失语时代,譬如文革,那时文学最为苍白;当政治驾临文学之上后,文学自然会异化。我们现在的文学现状应该是色彩缤纷的,那是因为作家们用自己的独特的生命体验用自己独特的言说方式在诠释着社会和人生。但是为何那些最有青春气息最有梦想最有憧憬的中学生却失语了?我想问题肯定不是出现在学生那里,肯定是我们自己有责任,肯定是我们的作文导向陷入了一个误区。我想失语的肯定是我们,是我们把个性丰富的学生变成了同样的腔调,这是可悲的,更是可怕的。
高考作文是在不断地改变着,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到话题作文到新材料作文的变化,确实有了不少进步,但是不能不说的是高考作文有太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我想作为高考的命题组成员应该更多地思考高考作文对社会的引导作用,应该让学生真的能够在考场激扬自己的生命、放飞自己的思想,应该更多地防止让学生写宿构文的可能,应该在批阅时有一种正确的导向,应该更多地考虑作文中有没有学生真实的生命体验有没有自己个性化的思想,应该对以前认为很优秀的八股式的堆砌作文降格处理。因为说到底,作文应该是生命的冲动的外化,应该是个人才情和魅力的一次集中的亮相。
但愿我们的学生不要被迫失语,但愿高考的写作会真正成为学生展现才智放飞青春智慧的一个天地。
(三).在不断的修改中提升作文水平
理科试验班有一位名叫王奇胜的学生,总体成绩很不错,说是考名校的种子选手,但语文不好,每次考试只有90几分,他写的作文涂改很多,把他叫来后,他说写作文时头脑中只是一个一个词语出现,而不是一句完整的话,听他平时讲话,也总是结结巴巴的,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我明白如果这个学生语文不过关的话,那么他的名牌大学的梦有可能破碎,这个学期段里进行教师和学生的结对帮助,我选择了和他结对。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许他的语文成绩会有所进步。
    开学后写了一篇半命题作文这也是一种……”,他写的题目是这也是一种享受,他写的内容是回归到大自然其实也是一种享受。一开始交上来后,显然不行,文章空洞,没有具体的事例,而且存在着文体不统一的问题,我把他找来,对他说了我对这个话题的认识,可以从那些方面开挖生发,我说譬如可以从古典文学方面如山水田园诗着手,可以从梭罗等外国事例印证,可以从现实方面思考等。交流后,他说回去重写。第二次交上的时候,我一看,还是不行。尽管有了相关陶潜、王维、孟浩然等事例,但是他就在这三个方面平行展开,文章少了一种对现实的关注,少了一种思维的推进之美。我又和他交流,告诉他文章得有起承转合,得有现实的思考,得有一种整体的结构匀称观念。他主动说我再去写。
   第二天早上,我到了办公室,看到我的办公桌上放着这个同学的文章,我一看,非常高兴。同学对文章有了较大的改动,在现实部分里他引用了淘宝网总裁马云进山悟道的事例,还引用了西方的谚语上帝创造沉静之美,世人寻找虚浮之乐作反面思考。稍作字词的修改后,我在班级里读了他的文章。我讲了这篇文章三易其稿的故事,我告诉同学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只要有信心,每一个同学都能写出比较好的文章,我还告诉同学,与其没有目标地写了几篇文章,还不如把一篇文章真真写好,因为在不断修改不断锤炼的过程中,同学会对文章的结构、思维的推进、语言的表达等有更好的理解。 读完同学的那一篇文章,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2010年高考成绩揭晓,该同学语文考试119,顺利考上了浙江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23:00 , Processed in 0.11165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